📖 ZKIZ Archives


《專家指點》跟對領導者 投資戰鬥力三級跳 找資訊靠集體 做決策回歸個人

2014-06-30  TWM
 
 

 

投資,是一種修鍊,一個人修鍊或許行得通,其實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則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究竟該如何選擇投資學習團體?

你適合集體決策或單打獨鬥?

撰文‧施禔盈

台灣股市的資訊透明度在全球數一數二,相對也衍生出資訊爆炸的問題,令人無所適從。強調集體成長的投資學習團體,是克服資訊爆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何選團體?沒利益瓜葛,共同成長快社會上訴求共同成長的團體琳瑯滿目,但絕大多數的投資團體,還是停留在單方向與被動式提供明牌的投顧會員或股友社形式。參加投顧會費動輒數萬元起跳,甚至十幾萬元,能不能賺錢完全操之在運氣(虧損居絕大多數),會員不僅無法獲得任何投資知識與觀念的成長,還往往落入集體從眾的謬誤陷阱而不自知。

許多投資人也會選擇諸如財報分析班、技術分析班、籌碼分析班等課程,強化自己的投資知識戰鬥力。前文「投資的轉折」讀書會成員之一的王冠為,也曾花數萬元參加技術分析班。他說:「上投資課程的確有幫助,但上完課不等於你會投資了,就像通過分析師證照考試的人,不等於就是投資贏家!」畢竟,投資要獲利,不光只是專業知識準備而已,還要能形成特殊的觀點、做好資金規畫以及情緒控管,缺一不可。

股神巴菲特說:「好的投資系統是極為稀有、珍貴的,我們不會輕易與他人分享!」因此,對一般投資者而言,能夠激盪並形成一套可操作投資邏輯的學習,不外乎就是彼此沒有利益瓜葛的投資成長讀書會。王冠為、「台積電團體」成員或「嗯汎理財投資團隊」的星大、晴尹等人,皆是因為在讀書會淬鍊出一套投資邏輯,成為自身財富三級跳的最大契機。

專長投資行為研究的世新大學財金系教授郭敏華指出,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投資,得要對總體經濟、個體經濟(產業走向)、個別公司的基本面及股價技術面,了然於胸;「四個面向都一樣重要,一個人的力量卻是那麼有限,所以如果能夠集合不同專業的人才,抽絲剝繭,自然可以得到比較精準的投資決策。」如何避盲點?不流於形式,領導要夠力郭敏華進一步解釋,投資決策除了蘊含「理性面」的成分外,還夾雜了太多的「人性面」元素。「一旦一群人聚在一起,原先個人的『理性』決策,很容易『走味』。之後,變為人際互動下的結果。」從心理學觀點來看,一篇由學者Daniel and Titman於一九九九年所發表的論文即指出,人之所以從眾,基本上是源於不安全感與避免後悔,特別是當決策情境充滿不確定時,更需要其他人意見的支持。由於風險性資產的評價,在本質上,就是一件高度不確定的艱難任務,投資人對於參考他人意見存在殷切需要,是十分自然的事。

於是,做投資決策時,一般人很容易被群體中個人魅力突出者,或與個人關係特別密切者所影響,「類似的情況很難避免。」郭敏華強調,「所以利用集體的力量去評估市場各個可能的面向很好,但最後做決策時,還是得靠自己,由自己形成最後的判斷。」過去績效一級棒的基金經理人、現在以個人投資為主的陳冠升,分享集體與個人決策的優缺點,「群策群力顯然比單打獨鬥可以掌握的面向廣,但缺點包括流於形式,為了報告而報告;而大鍋炒的結果是,很多人怕做錯,不敢提出創新看法,而且中規中矩的分析比起個人的大膽挖掘,也少了些許熱情。」例如,陳冠升最近發現PC換機潮湧現,押注了許多標的,也確實掌握了「先機」;但他明白像這樣「機動性」的投資抉擇,在一般集體決策制的法人圈,不容易辦到。當然,單兵作戰易顧此失彼,「這時候只能抓重點了,而且要懂得取捨。」另外,陳冠升也認為,集體決策要產生力量,領導者是關鍵,「如果看不出方向,抓不到趨勢,與個人決策又有何兩樣?」曾於法人圈任職的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則表示,不論採取集體決策,還是個人決策,最高原則是,一定要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投資流程與系統。

「投資是很個人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個孤獨的抉擇,終究買賣敲單是由自己的手指頭按下,最後還是要由自己承擔所有的後果。」林成蔭強調,所有人一定都要好好認識自己,如此才能找到適合個人的方式。至於如何找到與自己最速配的投資模式,一開始不妨參加投資社團,相互砥礪,「但真的要慎選,類似報明牌的股友社沒什麼學習的空間,混雜在其中,不過是原地踏步。」最佳規模?六至七個人,維持高效率因此,慎選好的投資社團參與其中,大家要想的是如何獲取更多訊息,將決策盲點降至最低,之後,真的在從事交易時,就要端出真本事,加入個人判斷,投資實力才能精進,若只是依附別人,只會越來越茫然。

至於一個運作良好的投資社團,郭敏華認為,最佳人數為六至七人,因為再多的話,討論時間拉長,就難以維持高效率,而且人數一多,當中一定會存在白吃午餐的成員。

總之,獲取或分享龐雜的投資訊息時,可仰賴集體的力量,但做決策時,則要回歸個人決策。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主見,又沒有意願學習成長的人,則集體決策或個人決策都無需考慮,「最好的方式,是去買指數或基金。」郭敏華提出中肯的建議。

投資路上,群體作戰優於單打獨鬥團隊合作 PK項目 單打獨鬥在同儕壓力下,學習較有效率。一同討論、成長的學習,趣味性亦較高。 知識管理 單獨學習較無壓力且隨興,但需要有很強的個人紀律。

可拓展資訊來源管道、不同戶頭的開戶券商,就會有更豐富的產業與個股報告。分工合作下,投資打擊範圍更廣。 資訊管理 資訊來源單一、片面,個人精力也有限,只能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股票。

團體討論容易去異求同,抹殺個人創意,或被團體突出者牽著鼻子走。 觀點管理 個人發想的創意性較強,常有異於大多數人的突出觀點。

團體討論有助於制定出較理性的進出策略,恐懼或貪婪的情緒也可藉此紓解。 情緒管理 大漲或大跌的喜悅與挫折感必須單獨承受,情緒發洩欠缺出口,容易做出衝動或不理性決策。

藉由夥伴提醒,避免陷入當局者迷的謬誤。停損比較砍得下手,也比較有耐心等大波段獲利。 風險管理 陷入風險時容易當局者迷,導致停損優柔寡斷,停利操之過急。

資料來源:綜合專家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