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沈南鵬談中美之差:美國沒有陌陌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89
    其實在這過去十年裡,中美的創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像了。

    十年以前,中國很多創業者都是在學習或者揣摩美國的商業模式。那個時候,中國創業的領域和美國也有些不太一樣,中國有不少更偏向於傳統行業和現代服務業。但是就在最近5到10年裡,中國創業的行業與美國越來越相似,原因是科技尤其是信息科技的發展在兩個國家很像似的。我們看到過去十年裡,最重要的一個科技革命化的話題,那就是移動互聯網。兩個國家都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為這個消費市場服務的科技應用,變成了這兩個國家同樣的創業主題。

    另外,我們看到,雖然一批新的中國創業者還會去揣摩和學習海外好的商業模式,但是更多今天的創業者的想法,來源於自己對國內市場貼切的認識,和對用戶習慣的熟悉,從而產生了中國本土獨特的商業模式。甚至這些商業模式將來可能走到海外去。我們最近看到的一些成長很快的企業,比如陌陌--這些商業模式在美國並沒有,而是在中國創業環境當中看到用戶的需求。他們的商業模式比較獨特,有可能會走出國門,收到海外用戶的歡迎。當然這些發展背後的背景是如今中國創業者逐漸成熟,今天的創業者成長環境優於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在第一批創業者,儘管當中很多人也是有IT背景,或者海外留學的背景,但是畢竟以前都沒有做過互聯網。他們去創業的話,學習海外的商業模式是挺自然的。但在最近的幾年當中,我們看到的一些創業者都是已經在互聯網公司中摸打過多年的人,他們已經對用戶、對產品有了很多實戰當中的經驗。所以他們在創業時,能夠更快地把握中國用戶的需求和痛點,對市場的感知會更準確。這也是今天的創業者與十年前的創業者不同之處。這樣一種創業者的特徵,相信未來在中國,將有機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企業,那是原創的想法和一個巨大的本土應用市場的結合。

   在中美兩國市場,有一個相同的現象: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不少優秀企業的崛起的時間越來越短,所花費的成本越來越低。而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無線互聯網的發展確實已經鋪墊了很多基礎設施,所以今天去開發一個應用,如果能抓住用戶的痛點,那麼你所需要的成本並不會太多,短時間就能夠發展起來。

二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規模效應加速。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很快地達到一個規模,這也是得益於平台的成熟。很多企業就是在幾個月的時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千萬級用戶的產品,而這種現象,在過去的互聯網時代是無法想像的。在美國我們看到的現象也是一樣的,例如Airbnb、Dorpbox、Uber這些公司的成長歷史,都是短於在第一代互聯網的公司的。這個想像還是令人可喜的,因為我們看到了,技術能夠讓優秀的產品進一步放大,能夠讓優秀的企業快速成長起來!

中美創業者的距離

    我感覺中國創業者在互聯網應用方面,並不見得比美國的創業者差,而且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具有全球視野,很多公司可能一段時間後就會考慮把產品做到海外去。如果真的要說我們還有落後的地方,那應該是在企業級應用領域。這個領域在美國和對C的應用可能是四六開或者五五開,B2C佔據了半片江山,剩下的是企業級應用。而在中國,企業級應用發展還是很慢的,可能只佔據了15%到20%的規模甚至更小。而這個現象並不是因為創業者本身,還是由於中國市場本身的條件所限制,因為中國產業化的成熟度相對還比較弱,發映在企業級應用裡面。

    雖然我們在對C的應用領域,還不能說趕超了美國的創業者,但是幾乎處在一個同步前進的狀況,而且越來越多的應用是很獨特的,是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而開發的,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企業都是典型的代表。美國市場也有自己本身的特點,他們也出現一些針對他們市場的產品。比如Airbnb,要是放在中國可能就不會那麼容易發展起來,因為中國信用體系相對還比較弱。中國的創業者和美國的創業者似乎處在一個同樣的發展階段,在創業者很多特徵上,比如年齡、眼界視野等方面都很有可比性。

在採訪沈南鵬以前,i黑馬曾對外徵集外部對他的關注點,熱心的網友的提出了以下問題,沈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問題一:投A輪和投B輪的方法有何不同?

沈南鵬:我感覺投資A輪和投資B輪在根本上都是一樣,包括天使投資也是如此。在一個公司相對早期的時候,不管是天使輪、A輪或者B輪投資思路是相近的。那個時候,公司每有太多財務數據可以看,更多的判斷,是要看業務的大方向和團隊的執行力,這兩點至關重要。

雷軍用「風口浪尖上的豬」來形容很貼切。業務上的大方向正確很重要,看看公司所做的事是不是站在行業發展最好的勢點上。太早了可能不行,晚了也不行。看看背後的行業推動力是不是足夠大,是不是有足夠大的空間讓企業高速發展。

第二個就是對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判斷。有創業經驗的,或者有在大互聯網公司工作背景的創業者更會有優勢,當然我們也會看到一些草根創業者也有很好的發展。具體到一個項目的判斷標準,這個標準是沒辦法用尺子量化來做的,恐怕更多的是一門藝術。

問題二:BAT也來做投資,狼多肉少,創業者真的不夠了嗎?

沈南鵬:其實從十年以前開始,資本在中國一直是不缺的。但是好的創業者,一直以來不容易找到。並且這些好的創業者,也需要時間去打磨成長。我們看的今天很多創業者不少都有過一次或兩次以前的創業經驗,好的創業項目不是能夠催生出來的!我感覺,互聯網發展畢竟有了十多年的歷史了,已經培養了一批很有經驗的創業者和在中大型互聯網企業的有經驗的從業人員。中國人有一點,和美國硅谷看到的是類似的:很有創業精神!願意去嘗試將自己的好的想法變成一個產品,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優秀的創業者團隊會不斷湧現。當然投資行業競爭很激烈,如今像BAT這些大公司也在積極投資一些早期項目,但是每個基金都有一些自己不同的角度,側重的領域也不同。所以在未來的競爭當中,相信大家都能投到一些好的創業者。

內容整理:李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