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讓天下沒有難賣的鋼材」 找鋼網的B2B生意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79
過去三年裡,大量鋼材貿易商或逃走或倒閉或破產,這給曾向他們提供不少貸款的銀行們陷入困境,更打亂了鋼材市場原有的貿易體系。行業驟變之時,原有的產業鏈會打亂,正適合有著新模式的「新鮮人」加入。i黑馬分享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找鋼網就是這樣的「新鮮人」。2012年5月方上線,以免費撮合鋼材的賣方與買方交易的方式,進入鋼材交易市場,迅速成為鋼材買方的重要入口;隨後它挾買方以令鋼材生廠商,直接與鋼廠簽訂協議代為銷售鋼材,既因此獲得佣金收入,又得以打通產業鏈的上下環節。

時至2014年5月23日,找鋼網成立兩年,已經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機構先後有真格基金、險峰華興、經緯創投、雄牛資本、紅杉中國。2014年4月,找鋼網為38家鋼廠售出16萬噸鋼材。其創始人兼CEO王東預計,2014年找鋼網將直接售出100億元的鋼材。加上撮合業務,找鋼網2014一共將銷售超過2000萬噸鋼材。

這家崛起於行業危機中的B2B企業,目前小荷初露尖尖角,已經改變了不少鋼材貿易從業人士的習慣,並讓不少鋼廠開始嘗試著新的銷售方式。它能更進一步,重新界定鋼材貿易市場的生態嗎?

撮合交易:成為買家入口

當鋼材從供不應求轉為供過於求,鋼材價格連年下跌,代理商與中間商,買斷了上游的鋼材未必能賣出去,賣出去也未必能賺錢。從某種程度上說,「鋼貿危機」出現了。


2011年上半年的王東,雖然不曾預計接下來會爆發嚴重的鋼貿危機,卻看到了未來中國的鋼材產能會過剩,在跟一些業內人士交流後,更為堅定了這一判斷。


那時王東任某鋼材網站的總經理。該鋼材網站做行業內的資訊與廣告,盈利模式類似於鋼材業的百度。他擔任這一職位已兩年多,待遇不錯,也有股權。當時因為四萬億刺激計劃,所有鋼廠一片熱火朝天,鋼材貿易渠道日子滋潤,很多從業者用反覆質押倉單的方式,從銀行貸來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他領域。


基於鋼鐵產能會過剩的判斷,王東認為未來傳統的買斷式銷售無法為繼,而將轉為「寄售式」(或代銷式),鋼鐵B2B企業會有機會。於是提議公司股東,讓該鋼材網站介入鋼材銷售領域,但推動未果。


2011年下半年,鋼貿危機初現。當時身在鄭州的王東,聽到上海幾家全國知名的鋼材貿易商都倒閉了。他果斷辭職趕赴上海,希望在上海來推行他看好的模式。上海不但是全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鋼材交易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也適合新模式出現。王東在一家鋼鐵互聯網公司短暫待了三個月,最終還是決定自己創業。


2012年,王東與原中國鋼材網的副總、銷售總監一起創辦了找鋼網。三人仍任「原職」:創始人兼CEO、聯合創始人兼運營技術副總裁與聯合創始人兼銷售副總裁。5月,找鋼網上線。


找鋼網開始做的事情很簡單,做一個網站,這個網站可以讓代理商將要出售的鋼材的信息掛在上面,服務商則可以在上面搜索需要的信息,看到合適的雙方可以聯繫並達成交易,這一過程免費。一批鋼材的信息傳遞都是一張excel表單,所以這需要特別的搜索條件。


找鋼網在其中擔任的角色就是代替原來中間商的角色。所不同的是,原來的中間商是從代理商手中買下鋼材,再出售給服務商。中間商賺取差價的同時,也承擔鋼材跌價的風險。鋼材價格上漲時它們的商業模式成立;鋼材價格處於震盪下行時,卻是找鋼網的天下。


做好網站後下一步是推廣,找鋼網聘用了一些鋼鐵互聯網從業人士、一些原來的傳統鋼材銷售從業人士。他們有自己的鋼鐵貿易圈子,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宣傳找鋼網。其時,上海瑋佳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楮愛明,就是在一個鋼鐵貿易的QQ群裡看到這一信息,並嘗試在找鋼網採購鋼材。


楮愛明很快發現,從找鋼網買到的鋼材,和其他渠道一樣都是那些廠家生產,但比傳統渠道便宜——因為找鋼網相當於代理商向服務商直接銷售,省了中間商那一層的費用。楮指出對於下游來說,同樣產品但價格最低的渠道天然有最大的吸引力,「哪怕每噸便宜十塊都是差價」。


2012年底,找鋼網一天撮合成功1萬噸的鋼材交易。由於鋼材交易都是企業之間在交易,他們需要通過銀行公對公匯款,所以與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找鋼網只在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交易。也就是說,它當時一個月撮合交易20多萬噸。


當模式清晰、團隊穩定的找鋼網去融資時,幾乎無往而不利。2012年1月,王東拿到險峰華興與真格基金投出的天使輪投資,從他見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和險峰華興,到最終兩家各投500萬人民幣並到賬,時間不到一個月。


2013年1月,找鋼網又獲得了經緯中國的500萬美元投資。


地利:全國擴張與地面銷售團隊


2012年的找鋼網,可以只專心在上海市場做撮合交易。2013年的王東,卻必須考慮華東市場。這一年,他資金充足,先後開出南京、無錫、杭州、松江四個分公司。


幾個分公司幾乎是輕鬆複製了上海模式,撮合交易的規模穩步上升。


左長青一語點破找鋼網擴張迅速的重要原因:找鋼網在每個地區都招聘了10到20個銷售人員。他們原來都有傳統鋼鐵貿易的工作經驗,加入找鋼網後,能迅速找到當地的服務商,通過電話或網絡的方式,告訴他們找鋼網目前有怎樣的鋼材在出售。左認為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在找鋼網之後,也有其他鋼鐵電商出現,但他發現在找鋼網能更快地將掛單的商品賣出,但有的電商甚至兩個月都賣不出一噸鋼材,後者就是只做信息平台,而無地面推廣人員。


王東的考量是,B2C企業會通過網絡廣告、引流等方式吸引新客戶;但B2B企業的目標客戶,往往是固定人群,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讓熟知這個圈子的人去向固定人群來推廣。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他不是用提成的方式來激勵銷售經理,而是一個銷售經理的客戶越多,就可以成為越高級別的銷售人員,對應的底薪不一樣。而銷售人員到一定級別後,可以轉為產品經理,或者有資格競爭擔任分公司經理。


產品經理掌管著某一區域某一品種的信息,如上海地區板材產品經理,就熟知這一區域板材的供需情況、價格走勢,供需情況可以細化到不同廠家提供的板材是錳多一點還是少一點,這直接決定了材料最終的軟硬度,而這又對應著不同客戶的需求。產品經理的收入與期權都高於同級別的銷售經理。


王東做撮合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讓找鋼網成為服務商的入口。當這一平台匯聚著無數小服務商時,他就可以直接跟鋼廠談判。


2013年3月,江蘇華偉和徐州金虹成為找鋼網的直營客戶。找鋼網直接幫它們賣出鋼材,並根據出售鋼材的品種不同,收取20到40元不等的佣金。在談合作條件時,王東堅持用「保值代銷」模式,即他不是向鋼廠買斷這批產品,而是鋼廠每天定價,找鋼網按照這個價格銷售給服務商,並收取一定的佣金,佣金則是事先談好的。


5月12日,江蘇華偉特種薄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偉特薄公司」)總經理陳衛池接受採訪時指出,在找鋼網銷售中合板,開始一個月的銷量是1000、2000噸,到目前接近1萬噸,佔其產能的20%。傳統銷售模式下,華偉特薄公司在上海有三家代理商,三家都有三個小的客戶群,在找鋼網銷售後輻射面廣了很多。


陳衛池提到,他們把一些要銷售的產品信息掛到其他電商時,效果就沒這麼好,有時一兩個月都沒人來問,偶爾有時來問也過了一個星期,而這個時候這批鋼材可能已經賣出去了。所以後來他乾脆不在其他鋼鐵電商掛出這些信息。


於是,到2013年底,找鋼網每天撮合4萬噸交易,撮合交易方式一直免費。到2014年4月,已經有38家鋼廠直接與找鋼網簽訂銷售協議,都是「保值代售」方式。2014年4月,找鋼網替38家鋼廠售出16萬噸的鋼材。王東預計,2014年全年,找鋼網將售出市值100億噸的鋼材。


2014年初,找鋼網獲得了雄牛資本與紅杉中國領投、險峰華興、經緯創投跟投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約3500萬美元,用於支持找鋼網的全國佈局。今年,寧波、武漢、重慶、天津、廣東樂從分公司成立,鄭州設點,成都、瀋陽、西安則都派人去籌備成立分公司。


而王東想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全國擴張,而是更深度的介入鋼鐵產業鏈。找鋼網的平台匯聚了很多服務商,王東希望通過這個介入「大數據」。在傳統的鋼貿體系中,每一層都只看到自己的上游和下游,所以其實鋼廠並不知道自己的終端用戶是誰,有什麼需求。


陳衛池首先提到找鋼網會幫助定價。「因為找鋼網目前來說在我的12家銷售商裡是最大的,反而指導我的定價。」以前華偉特薄公司是按月定價,而且跟著成本走,比如螺紋鋼定價跟著礦粉、焦炭走;現在華偉特薄公司每天定價,定價是會根據12家銷售商的出貨量,結合頭天晚上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來決定,因為股市走勢好,往往下游對鋼材的需求大,鋼材就會漲價。找鋼網作為華偉特薄公司最大的銷售商,反過來可以指導其定價。


這一定價方式的改變,可以看到華偉特薄公司從以前的成本加成方式定價,改變為按照需求來定價。後者更順應市場的供求情況,但前提是必須更確切地知道「需求」的情況。


當然,幫助鋼廠以銷定產,是未來的事。它需要找鋼網有更廣大的客戶群,更深度介入產業鏈,有更精準的數據挖掘。


王東想做的事情很多,他希望將找鋼網銷售鋼材的模式擴張到鋁材,將找鋼網開到國外去,並通過成立金融事業部,為小服務商提供金融服務……這些未來都能一一執行嗎?現在沒人敢打包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