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靠一顆晶片 搶下山寨半座江山
1 :
GS(14)@2011-01-23 19:04:29[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1617[/realblog]
北京资本“组团”入侵 团购网站血拼上海滩
1 :
GS(14)@2010-09-11 17:00:52http://2009.nbd.com.cn/newshtml/20100909/20100909012524787.html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9月6日凌晨零点刚过,糯米网上线了进军上海市场后的第9单 “团品”:原价176元的某保健会所减压按摩三件式套餐,现价58元,折扣低至3.3折。
就在10多天以前的8月25日,糯米网上海站开通,首日推出的58元某影城观影套餐1万套,在上午10点刚过就被全部抢完。有人质疑,58元的团购价是做“赔本生意”,对此网站负责人沈博阳回应,“不赚钱也要做。进入上海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实际上,糯米网只是最近两周上海团购领域里两股力量激烈交锋的一个缩影。近期,包括糯米网、阿丫团、美团网在内的一批背景各异的“北京帮”先后抢滩上海,掀起了团购网站之间的一场“百团大战”。
每开拓一个新的城市,必然意味着要重新建立所有的商家资源和当地用户。深入异地的团队如何运作?如何从深耕多年的竞争对手虎口夺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布局全国”绝不是像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那般潇洒,投资团购网站的资本,正试图通过尽快完成会员和营收规模的迅速扩张,以最快速度讲完资本套现获利的故事。不过,北京资本的上海故事,仍然有太多的未知因素。
“过江龙”激战“地头蛇”
在上海,类似糯米网这样的“外来势力”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本地的同行。
自从糯米网正式上线后,负责人沈博阳就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上床睡过觉,每天最大的乐趣变成了刷屏、看人数、再刷屏。上海站开张后,沈博阳更多了一个可以切换的页面继续刷屏。几天下来,他有了两大发现:一是上海人比北京人睡觉晚,“过了零点上海站的活跃度仍比较高”;二是上海地区的消费能力似乎更强,“148元的日式双人套餐在团购中算比较贵的,竟然在上午11点前就抢光了——当然,这也可能只是说明上海人喜欢吃日本菜。”
事实上,在决定进入上海地区之前,团队是做了多方面评估的。“根据估算,上海的团购消费市场大约只有北京的1/6。北京数得上来的团购网站有200多家,上海只有40来家,其中留下的市场空白也是巨大的机会。”
“好在我们及时进来了,上海地区的表现比预期中还要好得多。”沈博阳感慨说,以上海开站后推出的全部10个单子来看,半数达到了当日所设上限,其中首日团购就一炮打响的6万单观影套餐是他最为津津乐道的。
8月25日,糯米网上海站开通,首日推出的58元某影城观影套餐1万套,在上午10点刚过就被全部抢完。有人质疑这58元的团购是赔本生意,沈博阳却回应称,“就算不赚钱也要做。进入上海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不出意料,上海市场也很快给予了回击。8月26日,深耕本地市场多年的“地头蛇”大众点评网与星美国际影城携手,由旗下“点评团”推出了团购49元的更低价观影套餐,这也是点评团在本地运营两个多月以来首次尝试团购看电影,3万个名额很快告罄。9月1日,点评团又同时对上海和北京两地推出了低至2.2折的电影团购,巧合的是,该团北京站的观影套餐以6万单完美收官——这恰好与糯米网上海站的首单表现相同。
沈博阳对此表示,“在上海本土市场上,大众点评网正是我们短期内的最大对手。”
对糯米网的直接挑战,大众点评网并没有给予明确回应。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大众点评网给用户提供的是更为全面的信息及服务,“不仅仅是吃喝玩乐等团购,还有搜索和其他同城活动。”该人士同时表示,不便对其他公司及团购网站进行评价。不过记者发现,大众点评网已悄然购买了团购、糯米等字样的推广链接。
外来“团”迅速实现本地化
另一家起步于北京的 “阿丫团”已在团购网站领域小有名气,今年6月初就已在上海设站,是最早一批“过江龙”之一,同样面对着从组织本地销售团队到重新拓展商家、用户,以及与当地行业代表 “虎口夺食”的种种挑战。该网 CEO黄治华措辞委婉地表示,“商家资源是社会的、用户的,而不是单个公司的。”他认为,同样是连接商家与用户的平台,团购网站相比于提供信息及优惠券的网站而言,更接近“钱”,由于涉及到直接代收款,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对于外来者而言,如何本地化是他们同业竞争的关键。在这一方面,阿丫团就做了一件其他团购网站都没有做过的事:将市场进一步按地域细分。目前该网已将上海市按“卢湾徐汇”、“浦东新区”等分为4个大区,并各自推出最贴近当地的团购活动,接下来还计划以“商圈”、“社区”分类继续深耕。黄治华认为,阿丫团“倾向于成为一家本地化生活服务的平台”,且正在着手基于团购产品做加法,加入更多用户互动的设计。
业内人士认为,团购行业的蓬勃兴起,不仅意味着团购网站互相之间的竞争,对其他媒体尤其是原先一批区域性媒体平台来说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市场就那么大,商家的预算是有限的。团购网站的地域性很强,必将对区域化市场进行深耕,激烈的厮杀将不可避免。”
黄治华认为,尽管上海团购市场起步晚于北京,但按照现在的增速,预计半年之后上海的团购交易量将超过北京。他透露,公司正考虑把全国运营中心从北京迁至上海落户。
注意把握扩张节奏与风险
紧跟着上海站,糯米网的杭州站也在近日开通,而广州、天津、重庆等15个城市也被列入“全国一盘棋”。沈博阳认为,适合发展团购的城市有两个主要条件:有消费力的白领人群、有品质的商家。“不求铺到所有地方,做好10个重点城市就够吃‘饱’了。”
在沈博阳看来,认为“团购网站门槛很低”的观点是不可取的。“门槛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门槛,只要两三台服务器、一套模板,一个技术人员加销售人员就可以开(网站),这个很容易达到;但真正的门槛是第二个,即竞争,怎样在大众点评网、腾讯、新浪、淘宝等同一市场的地方活下来,还干得不错,才更有意义。”
但黄治华却有另外的看法,认为在团购尚不成熟的地区做第一批进入者,可以“建立初恋印象”,因此更容易占得先机。据他透露,阿丫团现在覆盖开通了全国9个城市,眼下第二阶段的目标仍是扩张,已计划包含了长三角地区的多个城市。
黄治华介绍说,这种扩张在资金实力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阿丫团在创立之初就接收了盟动力创业132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背后是一支包括晋商联合会在内的山西财团。据称,今年7月初该财团又给阿丫团追加了1亿元的储备承诺。他还给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开拓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第一期预算为200万元;开拓杭州、南京约为30万~50万;其他二级城市约在15万~20万,最核心的销售人员都要在本地组建,这些成本还不包括建站后的BD(商务拓展人员)培训,对产品线、客户线的维护,以及市场运营、客服费用。“不是光宣布建站就可以,架子搭好之后,里面的内容还要慢慢完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分析师方盈芝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很多团购网站通过不断扩张占领区域市场来争取行业领先地位,但发展这些需有充裕的资金,以及一定基数的、大范围的用户群体。资金充足的团购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当地已具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购企业或生活信息服务类网站,以迅速进入当地市场。而对于需要自身力量去开拓的团购网站,特别提醒需循序渐进,没有能力去经营的城市可暂时放弃,或者寻找有强大当地资源的合作伙伴共同经营。方盈芝建议,网站应根据现有实力把控扩张节奏,当实力有限时应先牢牢立足本地市场,而不应盲目扩张。
相关新闻
血拼24小时:团购出炉全记录
9月6日凌晨
零点刚过,糯米网上线了进军上海市场后的第9单“团品”:原价176元的某保健会所减压按摩三件式套餐,现价58元,相当于3.3折。
糯米网是千橡集团旗下新成立的网站,近日也杀入了本年度最火热的“百团大战”,而上海正是它在全国的第二站。
9个小时后
系统显示 “251人已购买”。网站客户经理朱倩倩准时踏入糯米网在上海市延安西路上的办公室,开始上网浏览口碑网、大众点评网和一些本地论坛,收集新开店铺的信息。作为销售部的骨干,她的客户关系很多都是从这些微小处做起,甚至养成了“马路边派发的传单和优惠券都要接过来琢磨一下”的职业习惯。
10:00
系统显示 “493人已购买”。每周一的例会开始,10来名员工正总结上周的拓展成绩,黑板上清楚记录着进度:左边罗列着已成功的8单,右边是5家意向客户——需要强力攻坚。
11:00
系统显示 “771人已购买”。例会结束,今天只有朱倩倩一人需要上门拜访客户,其余BD(商务拓展人员)继续找单子。朱倩倩介绍说,凡契合“吃喝玩乐” 这四个字的都是团购网站的目标商户。“新开业的店就图聚个人气,团购能帮助它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这个要求,效果比单纯打广告要好得多。因此我们的销售人员一般在发现合适商家后,会先打电话进行简单沟通,一旦发现对方不反感,销售人员就会以最快速度上门面谈,几番磨嘴皮之后,通常有相当比例的商家能最终达成意向。”
13:20
系统显示 “1327人已购买”。临近约定的时间,朱倩倩出发了,她要去的店正是当日正在 “被团购”的店家,一家新开张不久的保健会所。
刚踏进二楼大堂,老板吴淑芳就迎了上来,很惊奇地告诉她“早上8点就开始接到很多咨询电话,问的全是团购的事。”根据服务能力,吴淑芳将此次团购的上限设定为3000人,但此时她却产生了一些顾虑,“团购的人越多我越担心”,她追问道:“拿着代码来的人是不是都已付款?报名团购的人是否最终都会来店兑换?” 对此朱倩倩向她保证,团购的回款会在3个月内分3次准时给商户。记者了解到,其中的差价就是团购网站所赚取的服务费。
15:00
系统显示“1636人已购买”。在和吴淑芳交谈的过程中,朱倩倩透露,公司在推出每天的团品之外,也必须储备10单左右的余量。按照糯米网所计划的今后每天团购“不止1单”的速度来看,朱倩倩和她的同事们可能还得工作得更卖力些。
9月7日零点
系统显示“2918人已购买”,团购宣告完成。
Blekko:新型搜索 浓缩精华
1 :
GS(14)@2010-11-04 22:25:52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03/162106.html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大公司,都希望创造一个更好的搜索引擎来取代谷歌。他们失败的尝试,并没有阻止勇敢者的挑战。
最新的挑战者是Blekko,这一款搜索引擎将在周一向公众开放。
Blekko的创始人和总裁Rich Skrenta说,自谷歌开始,网络充斥了大量完全无用的网站链接和关键字,这些网络和关键词被推到了谷歌搜索结果的顶部,却无法提供任何相关的有用信息。Blekko的宗旨就是只从有用的、可靠的网站中显示搜索结果。
“我们的目标是清理网络搜索,让所有的垃圾滚出去。”Skrenta先生说。
Blekko搜索引擎对30亿它认为有价值的网页进行搜索,但只显示给定主题顶部的结果(top results on any given topic)。它调用slashtags网站的编辑列表。这款搜索引擎也尝试清理网页上的杂草,这些网页由号称内容农场(content farms)的Demand Media建立,Demand Media决定了哪些是流行的网页搜素话题,并以低薪聘请一些人向eHow.com等网站写关于这些话题的文章。
Blekko也利用垂直搜索引擎——这一款有效的搜索引擎目录来为特定主题提供结果。很多公司认为,谷歌在搜索整个网络上赢得了比赛,所以他们热衷于话题搜索。微软的Bing搜索一直致力于旅游和娱乐搜索,而Yelp是寻找本地企业的热门选择。
健康、健康,食谱,汽车,酒店,歌词,个人理财和学院,人们在可以自动看到编辑结果的7个目录之中选择一个进行主题搜索,Blekko认为这是被搜索结果污染。
在Blekko平台上,用户还可以在一个网站里搜索结果(例如,“ipad公司/亚马逊”,将搜索Amazon.com上的ipad公司)、按类别划分的狭义搜索(例如“六月/人”将搜索名为六月的人)或主题搜索。“气候变化/保守”显示了右倾网站的结果,而“奥巴马/幽默”显示幽默网站中提到的总统。用户也可以创建他们自己的、或者修改他人的关键词。
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默默建设Blekko的Skrenta先生,将他的职业生涯花在改善依托筛选网页的网络搜素。
Skrenta先生开启了开放式目录项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这一人工编辑的网站目录,曾在上世纪90年代同雅虎竞争,并在1998年被Netscape公司收购。Skrenta先生在美国在线 (American On Line)拥有三家搜索业务,并且帮助建立了人工编辑新闻网站Topix,这家网站在2005年被Gannett收购。
在某些情况中,Blekko的顶端搜索结果和谷歌不同,并且比谷歌更有用。例如,搜索“怀孕的秘诀”,10个结果中只有“cdc.gov”是两家网站相同的结果。Blekko的搜索结果大多是政府网站、非营利组织和一些知名的育儿网站,而谷歌的搜素结果则包括了 OfficialDatingResource.com。
“谷歌已经很难说是否两篇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是自Demand Media或付费50美分,还是由医生所写。”PivotNorth Capital的创始人、Blekko的投资者之一Tim Connors说,“人们在这方面已经很熟练了。”
不过,在很多其他方面的查询,谷歌和Blekko的结果还是非常相似的。Blekko的挑战在于,大多数人都很满意谷歌的搜索结果,负责三分之二的美国搜索查询的comScore公司说。
“大多数人都不会说,‘我被内容农场淹没了’。”搜索引擎工厂的总裁和行业专家Danny Sullivan说。
事实上,谷歌也可以让人们轻松地搜索单个网站,或建立一个自定义搜索,尽管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Blekko也盯住了谷歌在搜索结果排序上的不透明。Blekko则提供内部链接数量的数据,例如这些数据来自哪里,Blekko最后搜索到了什么内容。
Blekko从Marc Andreessen、Ron Conway和U.S. Venture Partners等风险投资那里获得了2400万美元。它计划像谷歌一样出售与搜索关键词相联系的广告。
一些新成立的搜索引擎企业已经被并入大公司,例如微软在2008年购买Powerset。其他的,例如2008年由前谷歌工程师打造的Cuil,则彻底失败。Blekko可能会受到垃圾信息的攻击,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搜素设置,但是Blekko表示将会有专门的编辑,来避免像维基百科那样的风格所带来的问题。
“他们会有一个有意思的网络,”Sullivan先生说,“Blekko可能会吸引一小群忠实的用户,但它不会是谷歌杀手。”
女人仔看 Tec:憤怒鳥三點登 App王
1 :
GS(14)@2011-01-01 17:16:01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824677
各位用有 iPhone的朋友,還記得自己去年下載過哪些 App嗎?估計大家都忘記了,不過有一個 App你一定會有印象,就算不是你自己玩,身邊總有朋友玩,就算沒有朋友玩,在巴士上總聽過這個 App中角色的慘叫聲,這就是《憤怒鳥》( Angry Birds)。
需滿足用家三個願望遊戲操作很簡單,就是把一些沒手沒腳的圓形小鳥,狠狠掉向偷了鳥蛋、躲在小屋中的豬。《憤怒鳥》由一家芬蘭員工人數不足 20人的超小型軟體公司 ROVIO所開發,表面看上去沒有很大賣點,卻於推出一年間,累積了五千萬次下載數目,即是大概每個 iPhone用家下載了 2次,以基本版收費 0.99美元計算,單是賬面便賺了 4950萬美元,榮登蘋果電腦《 Rewind 2010》熱門應用程式排行榜最受歡迎付費程式。這遊戲現時已覆蓋 Android、 Symbain及 facebook等作業系統。開發商更為受歡迎的小鳥,更推出多款產品如 iPhone保護套、 T-Shirt及毛公仔等。
一個遊戲 App的成功,其實很多時不在於遊戲有多精美,而是遊戲推出後,有沒有一次過滿足到玩者三個願望:成功感、新鮮感及給人滿足感。
玩《憤怒鳥》最大的成功感當然是過關,難的關數,要不斷想辦法用不同功能的鳥去攻擊,這就可能花上你數小時甚至數日去完成;另外就是新鮮感,這個遊戲每次攻擊後,小屋倒塌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新關的挑戰更是沒法估計的,新鮮感十足;最後就是頗重要的是給人滿足感,這遊戲滿足了甚麼?就是大家常壓抑着的報復心,雖然曾經有 iPhone遊戲是玩「打不討厭的人」,不過可能因為每次反應都一樣,最後玩了幾次便厭了,總及不上把小鳥大力掉出去,聽到各方慘叫及小屋倒塌那般暢快。
要成為下一個成功遊戲 App,不一定要跟足以上三點,不過高絲認為《憤怒鳥》成功要素,大概就是那三點。
高絲
2 :
abbychau(1)@2011-01-01 17:28:35我覺得一啲都唔好玩, 成功感、新鮮感及滿足感 呢d 真係事得孔明到穿哂窿
3 :
GS(14)@2011-01-01 17:30:31好多野都是有現象變原因啦
4 :
abbychau(1)@2011-01-01 17:35:19呢d 咁空泛ge 原因, 就好似考試唔識答要呃字數咁
5 :
GS(14)@2011-01-01 17:37:544樓提及
呢d 咁空泛ge 原因, 就好似考試唔識答要呃字數咁
你睇今日生果篇陸離先啦...這篇才是精華,區樂民就寫得好好,不過唔想貼太多
6 :
abbychau(1)@2011-01-01 17:39:52link ?
7 :
GS(14)@2011-01-01 17:43:206樓提及
link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4823191
阿 Sa蔡卓妍.影后再影后!
2011年01月01日
前日輕輕談了一下阿嬌鍾欣桐,今日續寫阿 Sa蔡卓妍,不管少少抑或多多。——我着意用「少少」和「多多」,因為一提到「少少」,就會想起「萬寧小妹妹」王允祈。我忽然發覺,在蔡卓妍和王允祈之間,可以抽出「少少」公因子。只不過我對「萬寧小妹妹」只能止於欣賞,從來沒有甚麼感情。即是說我對阿 Sa蔡卓妍自然有一份接近無理可喻的感情。「無理可喻」是相應於「不大喜歡阿 Sa」的人來說。我自己當然「……能夠一一去數清楚。」(對不起,自動跳出):相等於「 How do I love thee? Let me count the ways.」又用英文當然因為我在某些時候總會發作「半唐番情意結」,以至於今天當我上網查阿 Sa資料,看見她的國籍竟然是「加拿大」!我都哈哈一聲,老早麻木了!
只是,阿 Sa真的原來不算是「香港人」麼?如果鞏俐、李雲迪他們都可以「優才移民」拿香港身份證做香港人,阿 Sa其實有沒有「都有」一張香港身份證,「兼做」香港人呢?
當你 2002年憑馬偉豪《常在我心》獲「第 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2007年憑彭順、彭發《妄想》獲頒「第 11屆韓國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同年憑陳慶嘉、梁柏堅《戲王之王》獲頒「第 12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翌年再憑《戲王之王》獲「第 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你的身份真的都是加拿大人麼?
為何陳凱歌、彭浩翔、麥曦茵他們欣賞阿嬌多過欣賞你?
我對麥曦茵都「有感情」。有一天她都會請你拍一個戲麼?
(陸離)
8 :
GS(14)@2011-01-01 17:43:4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89&art_id=14823199
目 標
2011年01月01日
母親問我:「你學長笛,有甚麼目標?」
現代人習慣了做一件事情,必須有個清楚目標,例如小孩子學鋼琴,目標是十一歲前考獲八級,以增加入讀心儀名校的機會。
音樂,本是給人欣賞享受,卻在功利社會中變了質。
我學長笛,沒有定下目標,只要覺得有趣,便會繼續練習。考試?不用客氣了。從幼稚園低班開始,到成為專科醫生,大大小小的考試真太多。怕怕。
回想過去數十年,幾乎所有惡夢,都跟考試有關。上星期,我夢見自己當了醫生,卻又參加高級程度會考,打開成績單,全是優等,大喜,老師走來恭賀,並說:「你獲派第一志願醫學院,重讀五年。」重讀醫學院,豈不是又要考試?嚇得整個人彈起來。
長笛有何吸引?論結構,它不過是有幾個孔的管子,卻能發出多變的音符,低時深沉神秘,高處清脆明亮。
長笛的另一好處,是攜帶方便;若有興致,在郊外翠綠的山巒吹一曲,單是想想也覺優雅。
練習時,會否感到沉悶?音樂最奇妙的地方,是即使重複練習了二百次,仍覺有進步空間。可憐的鄰居,或許在想:「區醫生,你又不是人肉 MP3,為何吹來吹去都是同一段樂章?」
我始終是功利社會的一員,被母親問學長笛有何目標後,我不由自主地去想。
想着,想着,有了!期望在某個平安夜,我站在中環的十字路口,為途人吹些聖誕音樂。途人或只出於欣賞,或是出於同情,擲下小錢,我便拿去交給慈善機構。
(區樂民)
9 :
abbychau(1)@2011-01-01 17:45:13我係報紙睇左, 專欄呢d 野真係...麻麻地
10 :
GS(14)@2011-01-01 17:47:389樓提及
我係報紙睇左, 專欄呢d 野真係...麻麻地
油麻地定麻麻地?
11 :
abbychau(1)@2011-01-01 17:55:09後者, 唔係離題住唔該lol
好多時都係拎個名出來呃稿費
12 :
GS(14)@2011-01-01 17:56:4711樓提及
後者, 唔係離題住唔該lol
好多時都係拎個名出來呃稿費
陸離字號好老...但是唔識寫
七格格:“运营”潮流
1 :
GS(14)@2011-01-23 16:14:14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21/181978.html
新品牌如何在C2C红海中杀出重围
佳佳是个网购达人,临近春节,一家名为七格格TOP潮店(以下简称七格格)的服装占据了她的网络购物单。佳佳只是七格格的13万忠实粉丝之一。
这家创立于2006年的店铺,从2009年7月开始正式做品牌,从2009年销售额3000万元到2010年1.5亿元,完成了500%的增长,成为淘宝网上成长最快的女装品牌。
七格格的创始人曹青是1982年生人,她的创业路线是自己精心设计和规划的结果,她的成功更代表了网络品牌的未来模式:战略 品牌 供应链。而七格格也成为在红得发紫的C2C“红海”中杀出重围的典型品牌。
店铺品牌到服装品牌
淘宝网上的许多设计师品牌最初的创业,都是设计师通过网络开店,玩设计,交朋友,以此获得认同感,怡情多于商业,但在市场推动下顺便成就了品牌。从阿卡、裂帛等品牌的成长过程都可以看到这种轨迹。
但曹青不是设计师。她是国内最早的网购成员,在淘宝还没有成立时,她已经开始网购了。淘宝上店铺ID(即账号)最初是她自己的买家ID。2006年,她开始在淘宝上开店,最初花了4000元钱在批发市场淘来服装搭配好了在店里售卖。此时,她的正式职业是在父亲的布业公司做外贸。4年历练,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她了熟于胸。因此,一开始她就已经按照成熟的商业逻辑在规划自己的创业之路。
淘宝上很多品牌都由大卖家转型而来,也就是最初开店做分销,店铺做大了才开始注册自己的品牌。但曹青不同,做品牌一开始就在她的计划之中,还没有注册公司之前,就先后注册了othermix和IAIZO两个品牌。不过,从2006年到2009年间,曹青并没有真正自己的品牌之路。她利用在父亲公司做外贸的出国机会,了解服装的国际潮流。
在曹青看来,淘宝上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做分销,去找供应商供货,在店铺里销售;另一条路是自己做品牌,找工厂代工或者自己办工厂。前者是淘宝上个人创业者最普遍的创业方式,但自己无法掌控货源,只能小打小闹。而做品牌则是从淘宝店铺转向企业运营的最重要路径。
2009年7月,七格格的品牌之路开始正式发力,对公司运营进行全面规划,成立客服部、设计部、采购部、数据分析部、仓储物流部等。其中,设计成为七格格的重头。
在网上,服装品牌抓住眼球的一个法宝是鲜明的品牌个性,比如阿卡的风格是宫廷复古风,传达的是柔美的风情;裂帛主打民族风,表达了另类的叛逆。七格格抓住眼球的是潮流的冲击感。耸肩、铆钉、混搭、毛绒、色彩感……七格格应用的都是当季最流行的元素。佳佳形容七格格的服装,只用了一个字:潮!
但这一个字的品牌形象只通过平面传达给用户并不容易。曹青老公何森杰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以他为主导成立了专业的设计师团队和搭配师团队,并搭建了非常专业的摄影棚,花重金聘请了某届新丝路模特大赛的分赛区冠军DODO做模特。用曹青的话说,DODO不是最漂亮的,但是她的气质和风格经过化妆和搭配与七格格品牌浑然天成,时尚而阳光的感觉一下子就能让人记住。
主品牌 子品牌 多渠道
在对佳佳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她更多提及七格格,而非七格格店铺里的品牌。在佳佳的概念里,七格格店就是一个潮人聚集地。至于是什么品牌,她并没有过多关注。事实在网上,七格格的传播也多于品牌othermix和IAIZO。
在曹青的品牌理念中,七格格作为品牌与其旗下子品牌功能不同:七格格是汇集潮流大品牌的概念,是潮人的聚集地,是网络服装潮流的风向标。而othermix和IAIZO着重于服装本身,并且有不同的品牌定位。othermix强调束身、性感、朋克风、摇滚以及独立元素的混合;IAIZO打造的是平价大牌的感觉。这两个品牌在风格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多品牌的战略却在渠道开辟中有很好的应用。
在淘宝商城,othermix是以品牌旗舰店的形式亮相。曹青介绍,在淘宝网上,七格格也发展了一些代理商,出现在其他店铺里的,就是othermix或者IAIZO品牌。多品牌战略对于七格格来说,等于在多渠道拓展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多家电商平台都在走开放路线,这给了网络品牌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品牌还是店铺,流量及转化率都是其生命线。用曹青的话说:“哪里有优质的流量,我们的品牌就会出现在哪里。”从吸取更多优质流量以及创造更多的转化率的角度来看,多渠道背景下的多品牌战略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七格格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自己的品牌,也可以在同一平台上,以不同品牌专卖店的形式出现。
重整供应链
网络品牌的发展往往都会经历一个业务的暴涨期。业务的迅速增长与管理的短板在某个节点会形成激烈的矛盾,并爆发出来。而对淘品牌来说,供应链系统是这个过程的关键环节。七格格曾经遭遇的危机也正是供应链的危机。
七格格的运作模式是典型的“轻公司”模式,自己掌控设计和销售,制造环节由代工厂来完成。在业务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工厂与品牌磨合不到位,2009年7月至9月,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导致两个月内七格格遭受了近400个中差评。
一般的淘宝店铺,最初发货环节都由人工完成。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人工发货,如果每天有几百单还可以应付;如果每天有上千单,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每天上万单,那就是一种灾难。
在淘宝网上经营有个特点,推广给店铺所带来的瞬间流量和交易往往都超过预期。2009年12月,在一次100款7折活动中,七格格的单日销售量突破了1万件。由于是人工发货,80人团队日夜奋战,花了7天时间才把货发完。但也正因为是人工操作,错误率很高,发货慢加上错误率又招来了300个中差评。
这两件事对曹青震憾很大。对于她来说,每一个用户体验都是成就品牌的基石,其中不仅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和质量,还有消费体验。她下大力气重整供应链,首先量身定制了一套IT系统,订单、发货都由IT系统来管理。1万单包裹,通过系统管理,两天就能全部发完,出错率还大大降低。这种整合前台和后台的IT系统也是国内诸如亚马逊、京东商城等大的电商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
整合供应链的另一个措施,就是选择代工厂。曹青选择代工厂并不一定是规模最大的,而是要品质理念相一致,但一定要占有对方至少30%的生产量,以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出货时间。
重整供应链的另一个好处是数据挖掘部门与设计、生产通过系统联动起来。数据挖掘部的职责就是每天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比如热销度、翻单的可能性、买家意见等等。这些分析结果反过来可以指导设计和生产。在与工厂的磨合中,工厂慢慢地建立起适合七格格的反应机制。比如工厂目前能做到3~5天出版样,首单10天出货,翻单7天出货。翻单率达到70%以上,库存率却在3%以下,真正实现了快速潮流。
买卖宝:定位“农村新生代”的移动电子商务生意
1 :
GS(14)@2010-08-29 17:23:34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7/146027.html
對小吳來說,逛街買東西真是一件不小的麻煩事,他所在的深圳寶安區龍崗鎮到市區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時間,在他工作的飾品工廠,加班是家常便飯,一個月只能休息三四天。不過即便是業餘時間,按照公司規定他也很少被允許走出廠區。
小吳的解決辦法是用手機購物。4個月前他在用手機玩遊戲的時候,偶然點中了一個叫“買賣寶”的網站,在觀察了好一段時間之後,他決定嘗試買一件T恤衫, “反正只有幾十塊,虧了也損失不大。”而兩天后,他就在工廠大門口收到了這件衣服。現在,小吳開始考慮通過“買賣寶”這個手機上的百貨商場,解決自己大部 分的購物需求,比如買手機、MP3、衣服、運動鞋,甚至是充話費。
“去年我們銷售額在4,000多萬元,今年將超過1億元。”買賣寶網站的創立者、北京商機無限電子商務公司CEO張小瑋說,而從2006年創立以來,這家網站每年都保持著超過1倍的增長速度。
根據艾瑞諮詢《2010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報告》,2009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在除去充值、點卡等虛擬物品之外,實物交易規模達到5.3 億元,同比增長248.7%,今年將達到22.6 億元,預計到2012 年則將有望突破350 億元。移動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即將來臨。
如果你以為移動電子商務的使用者是那些手持iPhone、諾基亞N97的都市潮人,那麼你就錯了。儘管傳統電子商務網站使用者群集中於一二線大城市,但移動電子商務使用者群卻大量來自於更為廣袤的縣鄉村。張小瑋分析:“很簡單的道理,有電腦的時候人們不會選擇用手機上網,而在四線城市以下很多地方傳統互聯網覆蓋不了,但大家都擁有手機。”
“我們的用戶60%以上出生地或者活動範圍是縣鄉村,但是務農的只有3%。”張小瑋將這個群體稱為“農村新生代”,他們的年齡大多為16-25歲,出生於農村,但卻進入工廠成為產業工人或者湧入城市成為餐館服務員、保安。6月21日,全國總工會發佈的《關於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表明,全國新生代農民工大概在1億左右。“不過加上那些從事城市服務業的非農民工,總人數大概在2億-3億。”在張小瑋用戶群中,另一大塊是學生,占到20%,不過其中大學生很少,更多的是初高中生、中專生和職業學校,他們同樣集中於不發達的城市和縣鄉村。
今年31歲的張小瑋於1997年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本科畢業後在本系碩博連讀,但在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後便退學創業。最初,他以無線娛樂社區和遊戲業務切入無線互聯網行業,在和用戶的接觸中,逐漸瞭解到用戶在移動購物方面的巨大需求潛力。2006年,張小瑋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一拍即合,以蔣錫培 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殺入移動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了買賣寶。
“瞭解用戶是我們最大的核心價值。”張小瑋看來,正是用戶的巨大區別導致移動電子商務並不是淘寶或者京東商城在手機上的簡單重現。張小瑋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和自己的用戶在網上聊天,每個季度做一次5,000人次的問卷調查。此外, 張小瑋的同事每年都會上演一次“無間道”,通過去用戶工作的工廠打工,瞭解他們愛穿什麼衣服,喜歡什麼樣的手機。
農村新生代在消費習慣 上嚮往城市生活,希望享受品牌帶來的價值,但更追求性價比。小吳在買賣寶購買的第二件商品是一款金鵬牌手機,這款三百多元的手機有攝像頭、上網等功能,一樣不缺。在買賣寶的網站上,你不會找到耐克、蘭蔻、iPhone這樣的大牌,更多的是匹克、李醫生、天語、金鵬等國產中低端品牌。
巨大 的用戶差異讓張小瑋並不太在意淘寶、當當這樣的傳統電子商務廠商進入他的領域。手機淘寶上線後,張小瑋一度鼓勵自己的用戶去使用,但其中絕大部分並沒有發生過購買行為。原因很簡單,買賣寶目標使用者銀行卡的持有率還不到50%,其中開通網上銀行的就更少,更不用說通過網銀開通支付寶了。而買賣寶有90%以上 的業務是貨到付款,由快遞公司代收費。“如果是同樣的業務流程,他們成本結構和我們一樣。”在張小瑋看來,就這方面來看淘寶並沒有超越買賣寶的成本優勢
面向一二線城市人群的傳統電子商務網站進入農村新生代市場需要跨躍不小的鴻溝,其間的產品選擇、定價原則、服務標準都不盡相同。“除了共用貨源採購 和物流以外,其他都要全部重建,就像拿管理五星級酒店的經驗來管理鄉鎮旅館絕對不會成功。”在張小瑋看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一年2,000多億的銷售額 只占到社會總零售額的1%,還遠沒有競爭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京東商城、當當們的重心更多是在開拓傳統電子商務上。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iPhone、GPhone的日益普及,移動電子商務領域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但買賣寶並不準備針對這些人群改變自己的服務,“商業流通業本身就不可能產生通吃一切使用者的服務,有了百貨公司也還會有超市。”張小瑋說。
但讓張小瑋擔心的挑戰來自於用戶。隨著3G應用的正式推出和iPhone等智慧手機的大規模興起,用戶的操作習慣和對手機的認知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例如現在用戶一般看的是WAP手機網站,未來則會更多向html、flash甚至是App store轉變。
買賣寶在2009年已經跨越了年度盈虧平衡點,但變化的市場讓張小瑋決定在今年以更大的投入進行新技術和產品形態的儲備,甚至不惜失守盈虧平衡點。“今 年是真正的移動電子商務元年,但通常來說元年都不是最好的一年,要在兩三年以後才行。這是一個有機會做成一年幾百億銷售額的市場,現在只是在摸索期。”張 小瑋正在為兩年以後的移動電子商務大戰厲兵秣馬。
苹果的复古营销:“折磨”客户
1 :
GS(14)@2011-01-15 16:33:04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14/180379.html
史蒂夫·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营销策略正是与“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背道而驰。相反,他积极利用了复古营销的五大基本原则,收获了极大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企业营销一直以“客户就是上帝”为信条,以顾客为中心。但是,苹果公司的营销案例却告诉我们,现在应该进入“复古营销”时代——回到靠“折磨”顾客而不是讨好顾客,来取得营销成功的日子!
其实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极力地讨好反而使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史蒂夫·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营销策略正是与“顾客至上”的营销观念背道而驰。相反,他积极利用了复古营销的五大基本原则,收获了极大的成功。
独占性: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复古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试想一下,如果你不是一直听到苹果的东西一直那么难买,你会很冲动的马上购入吗?肯定不会,因为苹果的产品并不便宜。
神秘感:现代营销讲求坦率、光明正大,而复古营销则看重神秘、诡异的行动。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造声势: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造声势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确保这种谈论本身是有效的。苹果公司在推出iPhone系列时,当用户还没有见到产品,你就发现新闻里谈的都是关于iPhone 4与中国联通的合作关系如何紧张,移动因其推出了专门针对联通的剪卡器等等信息,引起人们热议并翘首期待这个已经快成为传说的产品。
娱乐性:营销必须逗乐,必须吸引人参与。在网络微博正火的当下,iPhone手机又充当了娱乐大众的工具。微博上超高人气的企业家、明星都在用iPhone发着逗乐的信息,信息下方还会标注此信息来自iPhone用户。
耍花招:顾客喜欢被逗弄的感觉。花招不一定要精妙,相反,非常低劣的手法可能就已经够用了。例如,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故意刁难消费者的想法可能会让营销经理们惊慌失措,但是如果真为顾客着想,就应当满足顾客的“需要”,用极具挑逗性的老式营销手法来满足他们。
乳酪店回本快 成創業新貴
1 :
GS(14)@2010-09-06 22:59:452010-9-6 HT
夏季是小食創業高峰期,自珍珠奶茶熱潮後,創業者轉戰消費額較高、短至半年可回本的乳酪(Frozen Yogurt),乳酪店於今個暑天湧現,並趁熱潮積極開分店。
「港人愛新鮮,料乳酪熱潮壽命約3年,但我們開業半年已回本,還有2年半時間賺錢。」銅鑼灣乳酪店CRUMBS老闆袁彌望說。
投資60萬 夏天日賣800杯
CRUMBS於去年聖誕前夕開業,投資約60萬元,當時只有約3家品牌乳酪店,競爭較開珍珠奶茶店細,加上乳酪價格約珍珠奶茶3倍,毋須像奶茶般需高銷量維持店舖收入。
該店的細杯乳酪售28元,大杯售32元。她表示,夏天平均日賣乳酪800杯,假日更賣逾1,000杯,大杯佔約75%;店舖又賣英國鬆餅,可補冬天收入。
「夏天70%收入來自乳酪,冬天乳酪銷量跌,鬆餅升,佔總收入各半。」小店承熱潮於上月中在旺角開逾300平方呎分店,平均日賣乳酪400杯,新張生意勝預期的銅鑼灣店,部分熟客會到新店光顧。
乳酪取代珍珠奶茶,成創業者新貴。從事金融、澳洲回流的林先生,與朋友合資近70萬元,在理工大學附近開設Holly Cow乳酪店,並由林先生的父親幫手打理。林父指,珍珠奶茶競爭大,若在旺角等貴租地區開舖,銷量要達千杯才能維本。該店面積逾800平方呎,設有20個座位。
「生意好得睡着也會笑」
新店開業2個月,已計劃開分店,正尋找逾300平方呎、租金8萬元以下的舖位。「新店首月生意一般,但第2個月營業額升逾半至近20萬元,生意好得睡着也會笑。」
林父說,現在平均日賣300杯乳酪,料大學開學後,生意更旺,並向學校提供師生優惠,亦收到學生包場查詢;他預料,乳酪純利在10%以內,料投資於半年回本。
Holly Cow以開設連鎖店為目標,店名及商標已向政府註冊。林父指,店內食品標榜健康,正諮詢營養師,計劃推出沙律、三文治等。
灣仔道最近亦有兩間新張的乳酪店,Myogurt是其中一家。老闆Christina留學回流,愛自製乳酪,有意開乳酪店。她稱,08年返港見只有1、2家乳酪店,但去年乳酪興起,故趁熱潮開店,新店7月中開張,現日賣200杯乳酪,平均消費24元。
相關文章:
低脂低卡 女士長者捧場
2 :
GS(14)@2010-09-06 23:00:03低脂低卡 女士長者捧場
乳酪除消暑外,健康亦是賣點。有乳酪店就主打低脂、低卡路里乳酪,招攬女士及長者光顧。
乳酪是由乳酪粉加入牛奶,再用機器製成。乳酪店Holly Cow負責人林先生說,該店乳酪使用高鈣低脂牛奶製作,更有益健康,故受長者歡迎。
250克賣32元 抵食吸客
另外,坊間乳酪店主要分為按乳酪重量計算收費或標準杯,市價約為15元100克,林先生以標準杯定價,收費較便宜,以「抵食」吸食客,細杯乳酪售28元(逾200克)、大杯售32元(逾250克),若以相同重量計算收費,細杯及大杯分別較同行便宜約2元及5.5元。
灣仔的Myogurt亦標榜無糖低脂,用的是脫脂牛奶及乳酪粉,老闆Christina指,低脂乳酪食材成本雖較普通乳酪貴約20%,但更健康輕盈,亦吸引鄰近白領、學生捧場。
在Openrice大受食客好評、並數度登好評餐廳十強的CRUMBS,其老闆袁彌望表示,本港最好的幾家乳酪店,味道分別不大,該店以足料留住食客。該店常被顧客讚足料,她為加快應付客流量而放棄磅重,不介意多給乳酪;另外,每杯乳酪會加兩層配料,賣相更好看,亦令顧客品嘗每口乳酪時都吃到配料。
3 :
benngai(3981)@2010-10-05 13:53:40想系香港開crumbs,求解
4 :
GS(14)@2010-10-05 21:08:583樓提及
想系香港開crumbs,求解
先想3點
1. 你有無70萬?
2. 你開了後,競爭多了,錢賺少了,回不回了本?
3. 租金會不斷提升,你能夠支持嗎?
5 :
benngai(3981)@2010-10-05 23:56:334樓提及
3樓提及
想系香港開crumbs,求解
先想3點
1. 你有無70萬?
2. 你開了後,競爭多了,錢賺少了,回不回了本?
3. 租金會不斷提升,你能夠支持嗎?
70萬我有,但是我誤知道去邊度可以同個個crumbs公司談代理的事,求解
6 :
GS(14)@2010-10-06 22:50:10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想系香港開crumbs,求解
先想3點
1. 你有無70萬?
2. 你開了後,競爭多了,錢賺少了,回不回了本?
3. 租金會不斷提升,你能夠支持嗎?
70萬我有,但是我誤知道去邊度可以同個個crumbs公司談代理的事,求解
你在內地開,可是幾十塊一本,真是得?
“黄飞红”为什么红
1 :
GS(14)@2010-12-04 22:43:32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799
一款花生产品突然在办公室人群中流行起来,出品方竟然是一家烟台的传统调味品公司,这家公司的成功之道是紧跟潮流。
朱伟发现,一种叫做“黄飞红”的麻辣花生竟然成了办公室的流行食物,身边的同事不断有人向他推荐这款产品,不少人还参与了花生的团购。朱伟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工作,是业内知名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他有一个更为出名的网络ID叫“白鸦”。
很快,白鸦也成了“黄飞红”的拥趸,不过出于职业敏感,他更感兴趣的是,黄飞红为什么会这么红?这个研究用户体验的专业人士先搜索了这款花生的相关信息,然后去淘宝、一号店、京东等网站仔细研究了销售数据和相关用户评价。9月30日上午,白鸦在自己人气很旺的博客上贴出了一篇研究黄飞红花生的文章,并在当天晚上和圈内朋友在杭州的一家咖啡馆组织了专题分析会。他的判断是:“从包装、定位到网络营销,黄飞红的背后一定有高人在做策划。”
在山东烟台,王长江在办公室的电脑上看到了这篇博客。“白鸦分析得很有道理,不过并不完全准确。”他是负责黄飞红花生的市场部经理,黄飞红花生所有的市场策划都出自他所在的黄飞红事业部。“从产品的诞生到现在,很多创意都是事业部的同事们策划出来的,基本没有借助外脑。”黄飞红事业部总监姜文博说。
黄飞红事业部是烟台欣和味达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和)5年前成立的新事业部。这个公司由一位叫做孙德善的烟台人创办于1992年,主营业务是酱油和豆瓣酱,现在已经是山东省调味品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欣和之前都是一家传统而略带保守的企业—公司创始人兼任总经理,并拥有几乎全部的控股权;公司业务只有调味品,不涉足别的行业;虽然在烟台和济南分别有5家和3家工厂,但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公司总部依然是租来的办公室。18年来,这家公司一直在调味品领域稳健发展,从未想到要创立一个全国性的休闲食品品牌。
据姜文博提供的数据,去年这款产品销售额达四五千万,今年预计会超过1亿。在成立黄飞红事业部之前,他是公司调味辣酱的产品负责人。
从1998年开始,公司总经理孙德善就开始做就地取材的产品,在考虑扩张产品线时,想先增加辣味相关的产品。黄飞红的名字就诞生在那时。欣和从事酿味业,谷物是主要原料,如:黄豆、小麦、脱皮花生等,它们外观都是黄色的,所以叫“黄”。而辣椒是红色,“黄飞红”寓意是给传统产品带来一抹红色而显得神采飞扬。
这个品牌当时推出了辣酱和花生两类产品,初期市场开拓并不顺利,后来花生产品会比辣酱卖得更好,“黄飞红”慢慢成了花生产品专用品牌。2005年,欣和将新产品部升级成了花生业务事业部—“黄飞红事业部”。两年后,欣和开始扩大花生生产线,丰富花生产品品类。
姜文博和同事们做了一番市场调查,看到这个市场上的产品大多品质一般,如果做高端的花生休闲食品,应该会有前景。2008年春节过后,黄飞红的第一批麻辣口味的花生产品下线。
事业部找到了公司内部做调味品口味测试的测试员和一些外部消费者进行了品尝。姜文博称,最初产品的口味不是现在这样,后来在花椒的多少,花生的酥脆度和脱油量等各方面都做了调整,使之符合更多人的口味。由于定位高端,黄飞红按照每盎司28到32颗的规格来选择,保证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同时,选用的四川花椒和麻椒也是市场上很难买到的品种。“为什么让消费者吃完花生后,可以用麻椒和辣椒做菜?因为普通消费者平时很难在市场上买到优质的麻椒。”
而在产品的包装上,黄飞红采取了充氮包装。和其他类似产品的真空包装相比,这会增加一些成本,但可以延长保质期。至于后来很多人津津乐道的>> 文字包装说明,也是黄飞红事业部的集体作品。“吃前摇一摇。活力晒一晒。花椒要珍藏。”黄飞红的定位是年轻人,所以从文字表述到外观Logo设计都尽量做得活泼。
这些做法,正是让白鸦觉得“高明”的地方,但这种方式也并非一开始就获得认可,比如今天被解读为“像薯片一样好”的充氮包装,一开始并不受欢迎,很多经销商认为如果消费者看不到包装里花生的样子,他们就不会掏钱购买。有的经销商认为黄飞红花生只有一款产品太单调,而且欣和也不是专门做休闲食品,花生可能卖不起来。在一开始的销售渠道上,黄飞红甚至借助过调味品产品的渠道。
在最先重点做推广的北京,开始只有两家经销商,而且它们都没有超市的渠道,不过后来证明这并非坏事,因为黄飞红花生无意中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渠道—淘宝。众多经营方式灵活的淘宝卖家和热衷于网购的年轻人引发了第一波黄飞红的流行。
黄飞红花生在淘宝上的火爆,也让事业部的销售团队知道了自己最大的客户来自哪里。这款产品虽然一开始就定位为休闲产品,但并没想到它能在办公室里流行起来。发现了这个趋势后,王长江和同事们在北京国贸地区的办公楼做了很多场的促销和展示活动。王长江发现,活动现场就会有团购,很多人买了一箱到办公室和一些同事分享,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团购了分给员工。“往往一个办公楼的活动结束不久,周边超市的黄飞红销量就会有一个上升。”
王道兵也是在欣和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他之前负责北京的调味品市场,2009年8月加入了黄飞红事业部并负责北京市场的开拓。2009年10月郑州糖烟酒交易会,北京广立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京生主动找到了来参会的王道兵,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双方很快开始合作。这家营销商有着黄飞红一直想进入的家乐福和沃尔玛渠道,而一款产品的网上流行度,也是张京生选择代理产品的风向标。
大超市引发了黄飞红花生的第二次热销。做了20多年副食品销售代理的张京生称,很少遇到预热这么快的产品。黄飞红花生在家乐福迅速成为“价格敏感”产品,这意味着黄飞红的销量长期保持在副食大类的前十名。“如果家乐福调价,沃尔玛会马上跟着调价。价格敏感产品是对一个产品最高的褒奖。”张京生认为黄飞红花生的热销主要是因为产品本身好,而且市场定位准确。
北京市场的增长也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增长,上海的销售额从一个月几万到现在100多万,而北京则增至300多万。
今年,黄飞红花生的渠道中多了一些B2C网站和团购网站,这促成了黄飞红花生的第三次热销。王道兵经常会与经销商一起去和这些网站谈判,目的是对花生的销售价格进行管控。现在,黄飞红已经有了一定的议价能力。黄飞红把销售商分成了三类,第一种是KA—供应大超市的经销商;第二种是供应网商的经销商;第三种是BC—主要给便利店供货。现在北京地区已经有了10家经销商,基本完成了经销商的网络规划。
与此同时,黄飞红在网上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就像格拉德威尔在《引爆流行》一书所阐述的理论,黄飞红的故事完全符合流行三原则—个别人物的有效传播、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的印象附着力、环境本身的威力。当黄飞红花生在辛晓琪、梁静茹等明星的微博里出现时,口碑营销的效果也就达到了最大化。白鸦在新浪微博上看到梁静茹配图发文说明对黄飞红花生的热爱后,在自己的微博上感概:“这条不到20个字的信息,能给黄飞红带来的短期直接销售额绝对超过十万,长期价值超过百万。那些做微博营销的人们,好好想想靠好的产品设计来促动明星自发做口碑传播吧,别成天虚头八脑只知道搞活动”。
黄飞红没有刻意去做网络营销。目前专职负责网络营销的只有一个大学毕业刚刚两年的女孩。和别的公司一样,黄飞红不过是做了一些谷歌、百度的关键词投放,在论坛上有一些软文和推送;而黄飞红的新浪官方微博,至今还没有获得实名认证的V标识。
“对于黄飞红的流行,我总结起来就三点,一是产品本身好,二是赶上了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大发展的潮流,三是微博这样的社会化网络的兴起。”白鸦认为传统企业早晚要接触互联网,而黄飞红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这倒和姜文博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如果一些小的地方特色产品能够好好包装一下,也能有比较大的前途。”不过白鸦觉得现在黄飞红正处于一个增长的临界点,如果想继续保持这种势头,需要一个系统的策划。
考虑到产能规划和物流便利,12月份黄飞红花生将从诞生地烟台搬到济南。关于黄飞红的最新消息是:通货膨胀严重,可能要涨价。
联系编辑:[url=mailto: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url]
文|CBN记者 陈旭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