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973年3月9日: 新世界發展(17)和大酒店(45)協議開發對方地皮為酒店



在一個股市高峰期間,總有一些重磅消息。

擁有尖沙咀半島酒店北翼及南翼(現九龍酒店)的大酒店宣佈,和已收購太古公司(19)藍煙囪地皮的新世界發展(17),發展其部分地皮興建一間最豪華的大酒店,預計在1976年完成。

同時,在該新酒店落成後,半島酒店現址會和新世界合作發展大酒店地段。計劃完成後,可以說這兩個大集團已壟斷整個尖沙咀海邊的酒店供應。但後來股市大跌,消息未尋獲,估計是告吹了。

藍煙囪地皮後來因修改規劃,因多次延誤,直至1980年完成,成為新世界中心,酒店部分為麗晶酒店,2001年出售予洲際酒店集團,近年由建生國際(224)家族為首的私募基金取得,建生國際持股約10%。2008年新世界中心開始重建,預計快將在2017年完成。至於半島酒店最後只重建南翼部分,在1985年改建為九龍酒店,次年開幕,並出售予長江實業(1),2015年重組後成為長江地產(1113)的一部分。

所以說,有資金的時候,計劃一定多,低潮時實力才見真章,才是影響執行力的時候。

1. 新世界中心

2. 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

3. 香港洲際酒店

4. 半島酒店

5. 九龍酒店

6. 新世界出售麗晶酒店公告

7. 基匯資本成功主導香港地標洲際酒店收購交易
基匯資本完成首個亞洲獨立帳戶投資交易

8. 洲際酒店73億易手 
每間房逾千四萬 貴絕全港


9. 大酒售出售九龍酒店公告

10. 建生國際入股洲際酒店交易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60

1988年7月4日: 爪哇控股賣出大新金融大廈30%股權予伊藤忠

當年這物業估值6.65億多,現在賣了100億,每年升值16%多,這是否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91

陽光100(2608)隱藏的上市故事

陽光100(2608)這家公司,看來只是一家平平無奇的上市公司,但是內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看的。

(1)創辦人

這家公司創辦人是易小迪,相信沒很多香港人了解這個名字。

但一看公司歷史,發現有「一九九零年代初,易小迪先生與馮倫先生、王功權先生及潘石屹先生等在海南共同創立中國最早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萬通實業有限公司。....

一九九二年,易小迪先生在廣西成立廣西萬通企業發展總公司(原稱廣西萬通科技扶貧開發公司)。

一九九四年,廣西萬通企業發展總公司與新加坡大洋(私人)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廣西萬通,於廣西從事物業開發。廣西萬通企業發展總公司於二零零一年由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並更名為廣西新萬通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其註冊資本由其中若干原股東注入。廣西萬通是本集團的主要前身,現仍為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的主要控股公司。
....
易小迪先生於二零零零年創立「陽光壹佰」品牌並開始以該品牌經營房地產開發業務。」

可能大家還不太明白,其實易小迪就是人稱「萬通六君子」的其中一名,他和其餘5名人士,包括現時萬通的掌舵人馮侖、SOHO中國(410)聯合創辦人之一潘石屹等在海南創辦萬通實業有限公司,後來易小迪在1995年離開萬通,並以廣西萬通企業發展總公司為其創業平台,在2000年正式把名稱改為「陽光壹佰」,為現時上市業務的基礎。


(2) 上市的過程
公司原來在2006年和潘石屹的SOHO中國差不多開始準備上市,籌備在2007年上市,並曾引入華平的投資,在2006年進行成都及遼寧的項目投資,前者純為項目投資,後者實為以項目公司抵押,實際投資上市公司優先股13.8%,並需達到4年綜合盈利27億的標準,如不達成持股比率增至18%,並要求15%內部回報率。

但後來準備上市的時刻的2008年,進入次按危機,市況不就,故延遲上市計劃,後來在2010年又重新準備上市計劃,並重訂和華平的投資協議,確立以8億人民幣投資金額,換取可換股票據及2.5%購股權,並聲稱會進入A股或H股上市,但其後也是失敗,不過錢還是償還了5億,最終在2013年選擇港股上市,並獲得批准,最終以一半換股,一半折現的方式,把所有創業投資償還,綜合來看,這幾年間,這8億人民幣的投資,最終變成約19.05億人民幣,這8年投資獲得約15%的收益,也算不錯。

綜合來看,公司雖然沒有甚麼看點,但是創辦人名聲其實很響,雖然上市表現可能一般,但未來可能會發力的。

延伸閱讀:
1.  陽光100接近IPO “慢郎中”易小迪的港股路
http://house.hexun.com.tw/2014-02-19/162271901.html


2. 樓市「陰晴不定」赴港上市潮會否重現
http://blog.tianya.cn/m/post.jsp?postId=56008809

3. 陽光100置業集團衝刺赴港上市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finance.china.com.cn/stock/xgdt/20131230/208457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87

江晨國際(1069)古惑交易(更新)

呢單交易有何古怪,雖然賣方名字轉了,但內部很多東西仍是重疊,這老闆的公司在美國的上市公司因帳目問題被美國股市除牌。未來跟大家談談。

資料:
1. 收購榮軒林業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521/LTN20120521606_C.pdf

2. 廖克勤會長走訪恆富集團
http://www.szhnsh.com/shxw/show.asp?id=790


3. 王富貴:香港恆富集團董事長
http://people.hnce.com.cn/c/2010-01-15/56795.shtml


3. China Electric Motor 上市招股書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421526/000114420410004318/v172664_424b4.htm


4. 美国罗仕证券作为独家簿记管理人完成中国电机控股有限公司(CELM)2250万美元首次公开股票发行
http://www.roth.com/files/CELM_CH.pdf


5. China Electric Motor 核數師因對銀行存款的可信度不足引對帳目有保留的公告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421526/000114420411018540/v216958_ex99-1.htm


6. China Electric Motor  被NASDAQ 除牌公告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54457/000135445711000213/xslF25X02/primary_doc.x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26

交易(2)-德祥企業(372)、香港體檢(397)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059


前文寫得不足,想補番之前德祥企業買1189可換股債的目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9/LTN200902193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7/LTN20090317544_C.pdf


在 兩個多月前,公司宣佈20合1後,1供4,每股20仙,共發行不少於538,922,480股供股股份及不多於 695,036,396股供股股份,集資供股淨額將不少於103,780,000港元至134,220,000港元,大股東陳先生宣佈按比例供股 187,413,364股,共斥資3,740萬元,其餘則由結好包銷。


供股限期是在5月14日,公佈日期是在5月21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9/LTN20090519168_C.pdf


最後發行538,951,624股,並獲1.67倍的超額認購,成功集資1.04億。

最後就發生文中的事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8/LTN20090518532_C.pdf


德祥企業(372)宣佈向,兩家離岸公司購入關連公司的可換股票據,票面值共5,820萬,作價4,839.6萬,主要因為股價5仙較調整後換股價33.9仙大幅折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328/LTN20060328060_C.pdf

細閱認購人名單,該批認購入應原為已賣殼的中策的,後因中策賣殼而被錦興收購的CEL、和黃及九家基金投資者。我相信是基金投降才賣,但如果是基金為何不出真名字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28/LTN20080728464_C.pdf


根據二零一一年到期票據之條款及條件,尚未行使之二零一一年到期票據之換股價已因 股份拆細、供股、紅利發行及配售300,000,000股本公司股份(本公司已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發表公佈)之累積影響而由每股股份0.79港元調 整至每股新股份0.339港元。除上述調整外,二零一一年到期票據之所有其他條款及條件維持不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9/LTN20090519186_C.pdf


公司稱,賣方是投資控股,所以應不是基金,今次買東西獲益者,不言而喻。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841


之前懷疑,公司是無資金需求,為何批股,後來終於知道答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8/LTN20090518493_C.pdf

397寫埋D唔成理由的理由,終止是次配股。

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八日(交易時段後),配售代理獲本公司知會,鑒於整體經濟狀況前景不甚明朗,本公司將於近期內放緩其發展步伐,尤其是在中國大陸,遂擬撤銷配售事項。


出完消息後,股價炒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0/LTN20090520388_C.pdf


星期四,公司宣佈以3.2仙,出售1.8億股確思醫藥的股票,套現570萬,持股量降至49.61%,可以知道缺水情況很嚴重,亦可以知道印公仔紙換現金的高招開始。


公司稱,現正就可能收購一家私人公司之重大權益,與若干人士進行磋商;該私
人公司從事之業務與本集團業務可產生協同效益。


可以知道,公司之前怕賣唔出股票,加上又無集資目的,在壓力下於是叫停批股。


之後,不到一天宣佈購入其他業務,已是不尋常,可見應是早前已達成協議要收購,於是找人批股,但是當時未成事。其後,公司見股價升,暫時不批股,減少股票沽壓,並快點和他們達成協議,趁機炒高股價,之後先印股票集資。


其實講到尾,這些股票都唔係做正業,正業在股票市場,那些甚麼概念只是包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5

世紀陽光(509)的奇怪交易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41

明日系的旁支-光訊控股(254)和大陶精密科技(8041)

之前講過幾間明日(760)公司,包括南嶺化工(663)和華脈無線通訊,曾在明日國際任職的劉先生正式任大陶精密科技(8041)主席,該公告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劉智遠先生(「劉先生」)獲委任代替成清波先生(「成先生」)出任董事會主席,由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生效,而離任董事會主席之成先生將繼續留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劉先生現年37歲,擁有電子工程(電腦)學士及工商管理(財務)碩士學位。劉先生有超過12年香港投資及財務管理經驗,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明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該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電子產品、線路板、光學產品、買賣及分銷電子配件及部件、買賣上市證券,以及提供貸款融資。劉先生現時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並擔任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該公司主要經營物業投資及中國戶外廣告業務。

由此可見,他有兩家公司,一為大陶精密科技(8041),二為光訊控股(254),兩家公司均為他任大股東,而這兩家公司都由它重組破產公司而來,究竟他如何取得這兩家公司?現在我們先找找資料吧,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

臭罌出臭草-中國星(32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6/LTN20080326496_C.pdf

繼多年前50合1股後,多次發股又令股本大增,合股遊戲又開始,現宣佈10合1。

通常合股後都是先炒一輪,後發股,股價下跌,又炒一輪,又發股,又跌,不停繼續此通程,直至合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9

北京建設(0925)向北控醫療(2389)注入酒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331/LTN201703311998_C.pdf

代價之一竟然是利用旗下的北京體育文化(1803,前稱瀚洋國際)的股份支付,作價是現價一半,不過近月股價慢慢由低位升了3.5倍,真是有點不知如何判斷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58

大劉買匯豐賺定蝕?


之前寫匯豐是我初次寫大股的試驗,見大家意猶未盡,決定斬多四兩。


大劉兄作為電盈及匯豐的股東,昨日表態,在多份報紙都出了頭版,我們用生果日報的文章做一個例子:


「股壇狙擊手」大劉卻對滙控充滿信心,預期滙控最多調整到41至42元, 供股價28元亦「好安全」。他更自爆,作為滙控股東已有一段長時間,「一定係100蚊樓下買,總之唔係貴,上次金融風暴前我賺40億,金融風暴後倒輸30 億,大部份都係滙豐。」


我們可以知道大劉在股壇幾十年確是名不虛傳,對股票有一定的支持/阻力概念,由前兩日林瑞芬的專欄曾表示44-45元為此股的重要支持位,即除權後約39-40元,若計及大戶出貨的上下波動,41-42元亦屬合理水平。

從這句說話,由此可以計出他大約的成本價,在1997年,匯豐最高價為278港元(即未除權的92.67港元),最低為1998年9月的131元(即未除權的43.67港元),他在最高位賺40億,最低位虧30億,上下大約70億,股價上下相差49元,即可以求得他持有的股數為:


70/ 49  =142,857,143股


即約1.43億股,亦由此可得知其成本價為


= 30/ 1.43 + 43.67   或  92.67- 40/ 1.43


= 64.67元(即未除權及拆股的193元)


可以知道,大劉所言非虛,購入價確不是在已拆股後的100元以上。


我由經濟日報找出匯控近十二年的股息:


 1997年=0.28美元  1998年= 0.31美元  1999年= 0.34美元   2000年= 0.44美元  2001年=  0.48美元 


2002年= 0.53美元  2003年= 0.60美元  2004年= 0.66美元  2005年= 0.73美元  2006年= 0.81美元 


2007年= 0.90美元  2008年= 0.64美元  

從以上可見,假設大劉由97年頭持有,他派的息足有以上的6.72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算,


即共收息:


6.72 x 7.8


= 52.41元


若不計算任何時間值及跑贏/輸大市的結果,他現時的打和點約為:


64.67 - 52.41


=12.26元


以現時的股價44.8計算,他起碼賺32.54元一股,即賺約47億。


如果以這十幾年回報計算,他每年的回報率為:


((44.8+52.41 - 64.67) / 64.67 ) ^ (1/12)


=3.45%


都尚算跑贏現時的定存,以1997年初的指數約13,000點計算,這項投資亦算是跑贏大市。


難怪唔少人話買匯豐是好過定存,大劉亦不諱言:


他表示個人會供股,旗下天發證券更預留15.6億元作為滙控的分包銷商。「唔睇好,我就唔會分包銷,就算冇人供,呢個價(供股價28元)分包銷亦好抵,要兩億(美元)其實少咗,應該要多5億(美元)。」

所以他決定繼續支持匯豐,另外亦因為他大部分資金都在匯豐,為保護他的存款,支持是應該的。但是對小股東來說,就第二種想法,詳請看前文。


題外話:


1. 新報嘗言


劉鑾雄又透露:「18年前,有人以此(組織人頭反對私有化建議)勒索我2,000萬元,要我交保護費」,最終亦無奈被屈。但他拒絕透露上述事件與昔日哪宗私有化個案有關。資料顯示,劉鑾雄旗下愛美高提出私有化華置,惟最終計劃落空。劉鑾雄亦拒絕透露勒索他的人的身分,但以「金融黑幫」形容該位勒索者,更稱「人人都知佢係邊個」,他更直言:「屈我的人已經破了產。」

邵氏上月27日獲得獨立股東大比數通過其大股東提出以每股13.35元的私有化建議,劉透露,曾有人要求他組織200個股東去反對邵氏的私有化方案,但由於他與邵氏副主席方逸華稔熟,故並沒有答允,他並強調「我們不是專門搞人、打擊人的人」

他想把賺得的幾十億變入自己口袋,故二千萬也肯付。可見他不為小利而動的作風,對他之後的投資也有幫助,亦帶來不少教訓。


另外邵氏都講掂,壞不壞大事都不太緊要。這兒可能只誇大自己的角色。


2. 劉鑾雄說涉足股場已有很長的時間,對於股價升跌處之泰然,他曾經持有一隻股票,涉及二百億元至三百億元的金額,但也沒有感到壓力。

這應是指平保(2318),亦可知其身家之豐。


3. 這一個無十年股齡以上會不懂,故星島曰:


好似我九七年金融風暴時,有家證券行倒閉令我損失了二十億股票,唔通我又同一般股民去示威?去掟雞蛋?」

結果經濟日報給了答案:


  除了滙豐外,97年曾有一間證券行倒閉(有指是已倒閉的百富勤),劉鑾雄於該行的20億元投資動彈不得,回想那時的情況,劉鑾雄說:「有人輸股票會遊行示威,我衰了會勤勤力力,面對現實,逐點逐點賺回來。」

4. 他對明報、經濟及新報的見解,新報曰:


劉鑾雄昨日表明「希望於電盈私有化建議中,掹車邊賺錢」,對持有電盈並不感到有壓力。而他購入電盈股份後,對傳媒就電盈私有化事件的相關報道均相當 關心,且對傳媒的報道瞭如指掌,果然是一位極專業的投資者。自問「以基金角度考慮」買入電盈的劉鑾雄昨日輕易指出,《經濟日報》及《明報》均有就電盈股東 名冊作出追蹤式報道。他更豪氣地笑問:「《經濟日報》的同事還有沒有問題?有問題請隨便發問,不擔心你們問題尖銳。」

笑指本報記者是專家

另外,劉鑾雄又指出亦有留意本報報道,輕易說出本報就事件三度發表社評,又以「追得很貼」來形容本報有關電盈私有化事件的報道。而本報記者向其追問問題時,他笑着稱:「你對事件亦已經係專家啦!」


新報記者

由此可見,我看過多篇關於是次私有化的文章,壹仔寫得最詳細,連地址都要「親自上門」,但是他一口都無提,可見是當時無壹仔記者,又或是他無看過壹仔啦。新報是之前他稱「老實商人」的羊先生,為甚麼他這樣說呢,大家可以細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