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鮑魚危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37.html

【導讀】被稱為「阿公」的政府部門現在不吃鮑魚了。但這並不是中國最大鮑魚養殖基地福建漳州東山島陷入危機的唯一原因。

閩東南的東山島是一個適合鮑魚生長的好地方。據統計,全國60%的鮑魚苗是那裡培育的,20%的成品鮑魚也產自那裡,年產值達20億元。眼下,鮑魚養殖這個高成本、高風險的行當,沒有以往的高收益了—新一輪的限制「三公」消費,使作為公款吃喝常備佳餚的鮑魚大受冷落。另外,鮑魚養殖品種的退化,海地的縮小,也讓漁民們深感擔憂。

「阿公」現在不吃鮑魚了

在過去兩三個月裡,那條叫「Monny」的德國種羅威納是漁排上唯一的守夜者。它已經長到90多斤,兇猛的外形和凌厲的吠聲讓陌生人不敢靠近。「晚上全靠它來管理,」Monny的主人遊太利對i黑馬說。

Monny主要得提防那些開快艇出海釣魚的「飛賊」,他們經過漁排時會順手牽羊。「一解繩子,整桶鮑魚就提走了。」

所謂「桶」,是指一種直徑幾十公分、用來養鮑魚的碗狀塑料器具,用一根固定在漁排上的尼龍繩拴住,倒扣著沉在海水裡,底部由尼龍網兜住。桶的內壁通常爬滿了鮑魚,在它們長到一定個頭且行情不錯的時候,一桶鮑魚能值上千塊錢。對「飛賊」來說,偷走它們只是舉手之勞。

按鮑魚養殖的密度控制,一桶個頭較大的鮑魚大約是一二十隻。在市場上,鮑魚是按個頭分檔計價的,個頭越大越貴。

但總的來說,「飛賊」並不是漁排最大的敵人。眼下,游太利真正擔心的是鮑魚的行情:「往年這個時候,1斤8只的鮑魚能賣100多塊錢,現在降到50多塊還沒人要。」去年底以來,鮑魚出現了一波突如其來的貶值行情,究其原因則很簡單:「阿公」現在不吃鮑魚了。

「阿公」是東南沿海對政府部門的諧稱。在傳統上,鮑魚位居「海味四珍」(鮑魚、海參、魚翅、魚肚)之首,屬於公款吃喝中的常備佳餚。「阿公」明令限制「三公消費」,雖然讓公務員的口味清淡了不少,但對鮑魚養殖戶來說,則是異常沉重的打擊。「今年能保本就不錯了。」游太利說。

游太利身上有那種典型的漁民氣質,沉默少言,但一開口聲音就很響亮—在海風中和人對話,聲音小了對方根本聽不清。六七年前,也就是他20歲的時候,他在叔叔的漁船上當水手,去台灣海峽南端捕魚。而現在,有了這處漁排,他算是獨立創業了。

海邊的人耕海牧魚,海面就是他們的土地—漁民們稱之為「海地」。游太利的海地離岸邊的漁港碼頭大約20分鐘水程,他每天都會開著柴油小舢板往返多次。

在東山,游太利的漁排規模不算大。用木板釘了30多個網箱格,綁定在泡沫墩子上,四周用六七隻200多斤的鐵錨固定,面積在700平方米上下。漁排上另外要騰出一定的空間蓋一間簡易的木屋,用來堆放器具、住宿、生火做飯。

「我們這片海區,養鮑魚的有1000多戶。我知道的大戶,有做到1000多格的。」在養殖行當,那種4.5×4.5米的網箱格,算是計算海地面積的標準單位。游太利的海地不多,但僅僅打這些格子,就花掉了十萬塊錢。

在記者見到游太利的前一天,他剛給鮑魚喂過一輪海菜。每條三四十斤的海帶用了二三十條,每條20多塊錢;1000多斤龍鬚菜,每斤1塊3。此外還有人工費。從當地包工頭那裡,游太利雇了兩個工人,每人每天工價100塊錢。

給鮑魚喂食是漁排上最頻繁的事務,喂食週期從十天左右到三四天不等。海菜的價格也隨季節浮動,在鮑魚長得最快的農曆八九月份,1斤海帶要1塊多錢,龍鬚菜則會漲到3塊。「喂一次菜最起碼也要2000多塊錢。」游太利說。

除了喂食,花錢的事還有很多,其中一個重頭項目就是在快要到來的夏天把吸附在鮑魚上的小海蠣剔掉。這是精細活,要由工人們用剪刀把鮑魚頭上的海蠣剪下來,又不傷到鮑魚。這一項費工很大,以游太利現在的養殖規模,需要三四十個人在漁排上清理一整天。

養鮑魚投入高,風險也大。和市場行情一樣讓游太利憂心的還有鮑魚觸目驚心的死亡率。東山島現在養的鮑魚品種叫皺紋盤鮑,平均成活率從四五年前的80%左右降到了現在的30%~40%。而死因則難以捉摸,「附近有一家去年這個時候放了30萬隻鮑魚,到去年農曆9月,只剩下8萬隻;可我一個朋友去年養了1萬隻,過了一年還剩8000只。」

另外,海水養殖也是靠天吃飯的行當。「颱風來的時候,整個漁排都會飛起來。」不過,幸運的是,最近七八年來,東山島沒有碰到過正面來襲的颱風。但即便是被颱風的邊緣掃過,也足夠讓人操心了。

物種起源

在東山銅陵鎮海邊的一處平房裡,記者見到了張志武。按照慣例,每天晚上七八點鐘他要把培苗池巡視一圈。他告訴記者,東山目前登記在案的培苗廠就有3000多家。據統計,東山的成品鮑魚產量約佔全國的20%,而鮑魚苗的輸出則佔了全國的六成。廣東和福建沿海的鮑魚養殖戶,通常都在東山買苗。

「現在的鮑魚苗行情,1.3公分以上才1毛1一個;去年這個時候能賣兩三毛。」一下子降價近六成,搞了十年培苗的張志武從未碰到過。

而影響鮑魚苗行情的不僅是「阿公」不點這個菜了,還包括福建北部的養殖區嚴重不景氣。去年,閩東北的連江一帶遭遇了赤潮,眾多鮑魚養殖戶損失殆盡。「很多人虧本,不干這行了。」張志武的培苗廠裡有50多口池子,長到1.3公分的鮑魚苗已經囤積六七十萬隻了。

和養殖戶一樣,張志武同樣為鮑魚苗的高死亡率擔憂。鮑魚是喜寒的生物,每年春夏之交,秋冬之交,海水水溫發生很大變化的時候對它們來說是危險時刻。但對培苗戶來說,最可怕的不是水溫變化,而是這個物種本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似乎越來越差了。張志武說,一個30平米的標準培苗池,在四五年前能產9萬個鮑魚苗,現在只能產3~4萬個了。密度大了就生病。

自東山島在1990年代初開始規模化養殖以來,這種皺紋盤鮑已經是第三個品種了,排在前面的是九孔鮑和黑鮑。

「要瞭解鮑魚,你算找對人了。」在銅陵鎮銅陵街,給記者講解東山鮑魚養殖史的翁德全說。翁德全是一名海洋生物工程師,研究包括鮑魚在內的貝類是他的專業。

197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東山水產局珠貝廠聯合成立了「福建鮑魚組」,翁德全被指定參與其中。第二年,「鮑魚組」在東山搞出了四個品種的鮑魚苗,學名叫雜色鮑。這是中國海洋貝類人工育苗的開始。當時的《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說:「中國的生物衛星上天了!」事實上,製造這顆衛星的參考資料來自日本。1965年,日本的科技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關於鮑魚人工育苗的文章。

東山的皺紋盤鮑誕生於「鮑魚組」運作的第三年,它是由從山東引進的盤大鮑和東山的雜色鮑配種而成。只不過,當時的雜色鮑以及皺紋盤鮑一直活在「鮑魚組」的實驗池裡,「縣水產局還要貼錢給老百姓去放流,搞鮑魚礁。」

遺憾的是,東山鮑魚產業的開創者並不是「鮑魚組」,而是台灣人陳鎮陽兄弟。1990年代初,陳鎮陽兄弟從海那邊來到東山,投資了一家室內鮑魚養殖場。翁德全清楚地記得,陳氏兄弟過來的第二年,曾請他去喝茶。那天上午,陳鎮陽從鮑魚池裡跳上來,坐到茶桌邊,神神秘秘地對他說:「翁先生,你要做這個才會富啊。」

陳氏兄弟頭一年賺了1000多萬元。從他們的培苗廠出來的鮑魚苗,一隻賣到一塊九毛二,價錢是今天的十多倍。

生產性鮑魚養殖和實驗池裡搞的瓶瓶罐罐是兩碼事。台灣人養的鮑魚品種,也並非皺紋盤鮑,而是從台灣帶來的九孔鮑。它有一個突出的優點:長得比皺紋盤鮑快。「最早發財的是一些和陳鎮陽兄弟打過交道的公職人員,據說他們每人都賺了幾千萬。」翁德全說。至於曾被當作「生物衛星」的四種雜色鮑,則完全被替代了,連種都沒有留下。

陳鎮陽兄弟帶來的機會稍縱即逝,那些五六年後才緩慢跟進的人們,收穫了九孔鮑的厄運。他們驚訝地發現,池子裡的鮑魚幾乎全死光了。

「這並不奇怪,就是基因的問題。海洋中野生鮑魚的存量相當少,進入規模化養殖的鮑魚,全都是人工培育的品種。規模越大,近親繁殖就越厲害,幾代之後,品種就退化了。」

在九孔鮑退化的後期,代之而起的是黑鮑。這個品種是中國北方種,按實驗數據,它要求水溫不能高於26℃,明顯不適應東山海區,再加上近親繁殖,大約三年後,黑鮑全軍覆沒。

人們又把希望投向了在本地培育出來的皺紋盤鮑。基於和九孔鮑滅絕同樣的原因,這個原本能夠在30℃水溫中生長的本地化品種,在最近五六年中,也不可避免地退化了。


不確定的未來

游太利很好客,留記者在漁排上住了一晚。當晚,海面上下了場毛毛雨,天氣預報裡的大風沒有來。

游太利的魚排所在位置,屬於當地人所稱的「內海」。密密麻麻的漁排和木屋,乍看上去和一個村落無異。在漁排之間的水道上,出海釣魚的飛艇和養殖戶的小舢板、物料船往來穿梭。而在不遠處的海岸邊,黑壓壓地停泊著幾排鐵殼漁船。

在東山,擁有一艘鐵船的人是島上真正的中產階級。一艘鐵船值400~500萬元,其中包括100多萬元的船契。所謂船契,是指漁船動力的配額。游太利說,船契價格現在越炒越高,1匹馬力要3000多元,而一條船的動力通常是600~700百匹。

跟中國沿海的其他地方一樣,隨著近海漁業的枯竭,海洋養殖和出遠海捕魚,是東山人獲得動物蛋白質的主要途徑。照翁德全的說法,這是東山人的菜籃子工程。

至於海地,既提供蛋白質,也是漁民們生計的根本。游太利現在的身份有些尷尬,他屬於銅陵鎮的城鎮戶口,不能像島上的農村戶口一樣分到海地。他的那一小片海地是租來的,價格不菲,4.5×4.5米的一個格子,租金一年要幾十塊錢。

而東山的海地正在縮小。東山的口號是打造「旅遊港口城市」,這意味著需要在海港碼頭和度假地產上大量投資。游太利告訴記者,因為碼頭要擴建,靠近銅陵碼頭的魚排將會被拆掉。「漁排不能佔水道。再說,鐵船有油污,那一帶的海水也不太適合養鮑魚了。」他的漁排所在的區域,已經被劃入開發區了。

沿海漁民失去海面,和內陸地區農民因修路、蓋廠房、城市擴張而失地很相似。東山漁民以前大都養魚,但養魚成本高,死亡率高,於是就轉到養鮑魚、海參、海蠣。這幾年設備、人工、租金、海菜價格都越來越高了。「幾頭都是壓力,」游太利說。

和魚翅一樣,鮑魚消費的國際化程度不算太高。「現在鮑魚主要還是要靠國內市場消費。」福來海洋食品公司的總經理張福來對記者說。他是東山最早一批開冷凍廠的老闆,他的廠區內有2000噸的超低溫冷庫。10多年前,在九孔鮑接近尾聲的階段,他就開始向東山的養殖戶收鮑魚。現在,他每天收進的鮑魚大約有3000斤,而庫存則達到了100多噸。

他的訂單有不少損失。年前人民大會堂曾向他預定1萬份鮑魚製成品,現在訂單取消了。在他的工廠裡,鮑魚有即食、活凍、漂燙等幾個系列,銷售的範圍也很大,「新疆、北京、東北的客戶都很多。不要以為新疆遠,運費就貴。新疆那些運哈密瓜、葡萄的貨車不想空車回去,就算不夠油錢都會幫我們拉海產品的。」

出口是另一條路,因為香港和東南亞的華人吃鮑魚是有傳統的。「只不過,和內地一樣,鮑魚在那邊也主要是用於招待。」就在記者拜訪他的前幾天,來過一位埃及客人。第一次吃到中國人做的鮑魚,埃及人覺得味道很不錯,可以賣到中東去。

張福來倒是不擔心皺紋盤鮑退化後,沒處收鮑魚了。因為,只要這種消費習慣還在,就會有人養。而且,他已經聽說,有的大養殖場正在找替代皺紋盤鮑的新品種。

和游太利告別的當天,他正準備在漁排上裝太陽能。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那裡看電視、睡覺了。這是他喜歡的生活。幾天前,他聽說東山的「海之星」冷庫組建了一支遠洋捕撈船隊,正在招聘船員,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遠洋船長的年薪不含提成有18萬元。但他沒興趣。國內有漁業專家曾說,派再多的遠洋船隊去太平洋,也比不上搞好東海的漁場。在游太利看來正是如此,他想,能把一片家門口的海地「種」好就很不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35

街坊「富臨」上市阿一鮑魚:搶我招牌!


2014-04-10  NM  
 

 

無做訪問好耐的鮑魚大王楊貫一,近日又再出風頭。

阿一鮑魚所屬、全港只有一間的銅鑼灣富臨飯店,上週入稟控告有超過八十間食肆的富臨集團侵權,但今年八十二歲的楊貫一事前原來不知情。唔單只對官司一頭霧水,阿一仲有好多嘢唔知,外間以為阿一是富臨的大老闆,咁多年來,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阿一鮑魚曾經是香港富豪身份象徵,近年它已經敵不過平民食肆,不單老鋪變成翠華茶餐廳,拿著一袋袋奶粉的強國人在港話要食富臨,的士司機會車他們到黃大仙北角油塘的富臨,那兒有大件夾抵食的五十八蚊南非鮑魚、八十八蚊龍蝦麵,食飽個肚荷包無出血的強國人,都唔知邊個係阿一。而招呼他們的街坊富臨,背後原來是個坐擁十六億物業的酒樓王國,源源不絕的神秘水源正在部署上市大計,氣勢跑贏幾條街,不忿被搶招牌的阿一都要講句:「依家佢至係大老闆。」

在Google搜尋「富臨」,率先彈出今次「富臨告富臨」案被告、無阿一的富臨集團網頁。阿一鮑魚根本無網頁,Openrice的介紹亦不見有人寫食評,它曾經是出曬名的香港地道珍饈,也是量度本地奢侈消費的指標,但原來阿一鮑魚去年已被米芝蓮搣星,講起阿一唔少人都話:「唔講真係唔記得。」

始創阿一鮑魚的楊貫一已經八十二歲,九七前後他經常見報,近年傳媒已甚少找他,突然爆出他的富臨飯店告人,阿一又再撲出,比起十年前他瘦了一圈、少了頭髮,身上西裝大了個碼顯得過時。他每天依舊回到創辦三十七年的富臨,熟客見到他仍會「一哥前、一哥後」打招呼。去年,富臨駱克道舊鋪業主,由月租七十萬元加至一百三十萬元,阿一鮑魚頂唔順要撤退,結果舖位由賣招牌奶油豬的翠華來承租,在強國自由行主導的銅鑼灣消費圈,茶記比阿一更受落。

被逼遷響警號

富臨飯店多年來都無買舖位,去年被逼遷響起鮑魚警號——奢侈消費亮紅燈。兩個月前搬到一街之隔的謝斐道信和廣場,一萬三千呎新鋪較六千呎舊鋪大一倍,月租大約六十萬元(未計按每月生意額外付租),更大手斥二千萬元裝修,但阿一嘆氣:「搬咗入來兩個月仍未回本,都唔知仲要等幾耐。」打開富臨飯店的餐牌,鎮店之寶阿一鮑魚(七頭或以下網飽)依然上萬元一隻,卻多了不同的廣東小炒,平均每碟二百多元,最抵食是午市商務小菜,任選四款家常菜式七百四十元:梅菜扣肉煲、咖喱薯仔燒雞翼、魚腸蒸水蛋、清湯蘿蔔牛筋腩等,「而家吃鮑魚的人少咗好多。」阿一鮑魚見證香港經濟起落,最風光是一九九七年,那是港人炒樓炒股的瘋狂歲月,富臨當年不做套餐,一班地產經紀日日擦鮑魚如啃碟頭飯,富臨每月平均做五百萬生意。經紀仲同阿一吹水:「食多幾十年鮑魚都得。」點知金融風暴令班地產佬敗走,但仍無損阿一的社會地位,「董建華政府安排我四出表演,話俾人知香港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鮑魚照食。」阿一之所以被特區政府睇中做代言人,皆因八六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他獲船王包玉剛推薦到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獻技,有份吃阿一鮑魚的領導人包括:鄧小平、周南、姬鵬飛、許家屯、霍英東等。鄧小平吃畢後說:「沒有改革開放,吃不到這美味鮑魚。」阿一鮑魚從此響朵兼加入政治醬醋。

阿一山雞變鳳凰

八十二歲的楊貫一在廣東中山出生,父母在他兒時離異,年少時看著兩個妹妹餓死,為了生存,只有小學程度的他,解放後五十年代初拿著祖母的五十元隻身到港,在飯店當雜工,每天洗碗、抹地、倒痰盂。後來在大華飯店轉任侍應,之後再轉到告羅士打酒家任中菜經理,七四年與食客朋友開設富臨飯店,七七年再重組股權,一直都並非富臨大股東。八十年代初經濟不景氣時,楊貫一要向銀行借錢發薪給富臨員工。後來他上陣當大廚,睇準鮑魚未有競爭者,便花當時足以買一層樓的二十萬元做實驗。他記起小時候用瓦罉煲飯,便照辦煮碗用瓦罉煲鮑魚,並用排骨和老雞當配料,結果阿一鮑魚揚威國際獲獎無數。他的事業高峰也是香港經濟最美好的日子,那時候有專車接送他上北京及出入名人豪宅煮菜,九七年彭定康回英國老家前,特地去吃他的阿一鮑魚,其他名人捧場客包括:龔如心、陳方安生、葉澍堃、馬時亨等。阿一家住杏花邨,卻對衣著十分講究,西裝恤衫度身訂做,恤衫袖口紐要用卡地亞,呔是Armani,手錶選伯爵,出入也要有司機接送。他收了數十名徒弟,兒子是富臨飯店廚師,但他未有計劃交棒。

「大陸人根本唔識食」

富臨曾經在負資產及沙士一疫跌得很傷,每晚只得幾萬元生意,但很快得到自由行打救。阿一記得,十年前強國大軍初到,他們當中不少是幹部,藉旅遊來港將帶來的一箱箱錢花光花盡,還豪氣地跟阿一說:「來香港,買要買LV,吃要吃Ah Yi(阿一)。」自由行政策出台三四年後、○六、○七年那段日子,強國人踏入富臨腳邊確是一袋袋的LV戰利品,坐低先飲幾支陳年茅台,再來四頭網鮑另加各種魚蝦蟹,埋單再逐張金牛遞上,更不忘醒多張俾阿一做貼士。阿一曾經將希望放在強國人身上,尤其同胞湧港數目有增無減,但近年阿一發現當前的自由行經濟學,已不再是鮑魚當道、也不再有所謂「奢侈品大勝」的規律,「而家來香港的大陸人乜都有,來買奶粉的又點會食我阿一鮑魚。大陸人根本唔識食,佢哋唔知乜嘢係最靚鮑魚。」

最輝煌日子已過

「過去一年,已經無乜大陸人拎住LV入來,佢哋亦好少請客,鍾意食廣東小炒和海鮮,每人千幾蚊有得落樓。食鮑魚的人愈來愈少,我阿一鮑魚賣少好多,梗係,閒閒哋每人要食幾萬元。」楊貫一說,大陸人佔富臨食客總數約四成,大多是居港熟客或遊客,中資財團因有自己的俱樂部甚少幫襯。而大陸人不再奢侈的現象,過去一年尤其明顯,時間正值習近平打貪行動發功。「鄧小平之後,我都無煮過鮑魚俾其他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全部都無食過阿一的手勢,「十多年前,都有唔少大陸人搵我北上做顧問,我又曾經同北京發展集團合作,俾佢哋喺大陸用我阿一鮑魚個名。而家我已經好少上大陸啦。」阿一鮑魚和香港人的命運一樣,在北京話事的社會大勢中,已經唔再係優越像徵。「係,阿一最輝煌的日子,已經過去。」他不願透露具體營業額,只說富臨生意,假日去到十多萬元,平日有時只得幾萬元。

阿一鮑魚富臨飯店股權

街坊富臨集團股權

阿一唔係大老闆

大眾都以為楊貫一是富臨飯店的大老闆,但其實自一九七七年成立,楊貫一並不是大股東。楊貫一目前只持有富臨飯店百分之四股權,持七成五股權的大股東,是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Well Perfect Holdings Limited,另有六名小股東。至於董事有三人:邱威廉、邱允恭、邱安妮,他們都來自同一家族。記者拿著公司註冊處的記錄向楊貫一查問時,他錯愕表示:「大股東是一間海外公司?什麼來的?」他說海外公司與邱威廉家族有關。而楊貫一由一九八一年起、即阿一鮑魚成名之前,已不是富臨的董事。富臨飯店在一九七四年成立,後來因股權變動,七七年註冊「富臨飯店(1977)有限公司」至今。翻查記錄,楊貫一當年持百分之十股權,而他當時家住彩虹邨。持百分之七十五的大股東,是家住摩利臣山道的商人符國光,其餘有六名小股東,包括他的食客,楊貫一說,邱威廉父親後來加入。四十六歲的邱威廉是上市船舶投資公司金輝集團(0137)的獨立非執董,也是美菲貿易公司董事,有做製衣生意,並為福建社團聯會成員。今次富臨打官司,由邱威廉負責,阿一事前並不知情直至收到記者電話。記者欲向邱威廉這位富臨真正大老闆查問官司,他的秘書指他不作回應。過去廿年,楊貫一是眾人眼中服侍富豪的鮑魚大王,但阿一隻一直住在杏花邨。他與家人持有阿一鮑魚控股有限公司,並透過此公司與富臨合作:「我會幫富臨買鮑魚,因為用阿一個名買會平啲靚啲,其他人買唔到。我又會趁鮑魚平的時候幫富臨買多點儲存,至於我做買手賺的,唔會超過一成。」

「上市變相廢我招牌」

對於眼前的官司,楊貫一說:「因為有人要上市,上市就一定要身家清白,唔好混淆公眾。佢唔上市無事,但一上市就變相廢咗我富臨個招牌。」阿一說,他認識被告富臨集團創辦人楊氏三兄弟,「只係行家,見面會點頭,雖然都係姓楊但無親戚關係,亦無師徒恩怨。」記者發現,被告富臨集團的網頁,放了楊貫一與廚師的合照,其中一張海報款式沒有附加圖片說明。網頁內集團董事的話提及:「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的成立,始於2002,楊生覺得鮑魚不單只是中產人士享用的,也希望帶給普羅大眾品嚐享用……」文中的楊生並無提及全名,至翻查網頁集團董事一項,提及董事是楊維,行政總裁則是楊潤全及楊基三兄弟。楊貫一說:「我哋聽啲客講,坐的士話去富臨,司機會車咗佢去對家的酒樓,有啲客人去食過平價餐就唔願返來。」富臨集團目前有超過八十間食肆,品牌包括:富臨酒家、富臨皇宮、富臨漁港,還有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富臨餅家等,大多開設在平民區例如新蒲崗、黃大仙、元朗、樂富等。記者光顧較旺的灣仔駱克道富臨酒家,侍應推介八十八元招牌龍蝦麵套餐,又指酒樓有不少大陸旅客捧場。鮑魚價錢也非常平民,餐牌上最貴的南非鮑魚,也只是五十八元一隻,全店最貴的澳洲鮮鮑亦只是數百元。記者兩次光顧街坊富臨稱要食「阿一鮑魚」,員工說:「阿一鮑魚,陶源嗰度嘛。嗰邊就食鮑魚,不過呢度都有,你想食靚嘅早啲打嚟訂,我哋都係嗰啲貨,仲抵食啲添。」記者其後來到兩街之隔、位於菲林明道的陶源酒家,裝潢明顯較高級,接待處外更掛有「鮑魚天王」金牌及多張獎狀。記者稱想訂枱,部長即慇勤地介紹最矜貴的日本八頭網鮑,每隻五千八百元,相較阿一的八頭九千九百元,陶源平一大截。記者向部長提及「阿一鮑魚」時,他卻謹慎收起笑容:「我哋唔係阿一,你係咪想要啲咩資料?」

上市參考稻香

富臨集團網頁現有四千多名員工,但楊氏三兄弟的發跡卻十分神秘,以往甚少接受傳媒訪問。本刊查冊發現,三兄弟在○四年起至今,大手斥十三億元掃物業,目前估值達十六億元。楊氏兄弟睇中的大部分是工廈商舖,並非其開酒樓的舖位,而他們亦慣於在同一幢物業連環購入多個舖位,包括:美孚新邨九個鋪、尖沙咀東海商業中心廿一個鋪、長沙灣富華廣場四十八個舖位、新蒲崗六合工業大廈十二個單位等。雖然是鋪王,但楊維申報的住址只是中產屋苑麗港城,兩、三年前仍是搭地鐵、坐的士巡鋪,近年才捨得買部凌志房車代步。酒樓業界指,富臨籌備上市研究參照有一百四十間分店的稻香(0573),而稻香主席鍾偉平亦與楊氏三兄弟友好,富臨集團曾和稻香般一樣推出「一蚊雞」吸客。但業界中人都說,不清楚楊氏為何財力雄厚,也不瞭解其水源何來,佔九成八股權的大股東又是查不出背景的海外公司。而他們用來購買物業的公司,名稱都有個「中」字,例如:中鉅企業、中冠實業、中龍香港等。週一,記者到富臨集團總部,向董事楊維及行政總裁楊基查問捲入官非及集團上市的事,但他們都拒絕回答,其後集團公關表示,現階段不作回應。記者問楊維他的創業故事,他指:「有機會可談談,但近日我很忙。」一九九二年,在深圳晶都酒店當行政總裁的大哥楊潤全,與兩弟楊維和楊基在大角咀開辦「富臨火鍋食館」,當時店舖只有十九張枱。富臨業務其後不斷擴充,二○○二年開設陶源酒家賣鮑魚走高檔路線,三兄弟在業界亦變得高調。搞火鍋變成持十多億物業的豪客,故事仍有待揭盅。

英文名「Fulum」、「Foo Lum」

今次官司的入稟狀提及,阿一所屬的富臨控告富臨集團旗下四十五間公司名稱侵權,要求改名及賠償,以及避免使用與富臨相關的中英名字眼,街坊富臨所用的英文名包括「Fulum」及「Foo Lum」。據悉,興訟後街坊富臨已提出談判和解,但阿一鮑魚企硬。大律師陸偉雄認為,這宗官司的爭拗重點,是為何富臨飯店過去廿年沒有興訟,現在卻突然出手,「坊間都有好多小商號用呢個名,你以前唔講,點解而家先出聲?如果解釋得唔圓滿,人哋可能話你默許。」他又指,雖然「富臨」二字相同,但兩店名字並非完全一樣,並已在公司註冊處登記及運作多年。他提醒,若任何人覺得被侵權,應盡快採取行動。但官司的出現,卻可能阻礙上市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4

LV睇中福記鮑魚

2014-05-07  NM
 
 

 

LV用八億港紙入股人龍店翡翠拉麵小籠包,好多人都覺得好奇怪。骻 未夠!原來,LV今年三月亦有接洽富豪飯堂福臨門,表示有興趣投資入股。據知LV就係睇中福臨門今年又攞「2014亞洲五十最佳餐廳」,更由四十八位升呢至十九位,希望藉住福臨門同翡翠拉麵個品牌走入亞洲餐飲市場。呢單刁,神女有心,襄王有夢,現階段LV就希望福臨門可以先開多幾間分店,早前已傳出福臨門今年年中會喺澳門賭場開設分店,兩者可謂合作在望。

好多中環人都發揮創意,諗緊雙方有乜協同效應,喺LV包包上印上小籠包?食飽魚送包包?仲可以整番鮑魚小籠 包。骻 LVMH原本就係法國葡萄酒及奢侈品製造商,當中LV(Louis Vuitton)係皮革製造商,而MH(Moët Hennessy)係酒品生產商,兩者喺八七年合併,不過多年嚟LV包包嘅人氣都勁過酒。其實LV去年已經擊敗Prada,收購意大利咖啡店老字號Cova,打算喺餐飲界大展拳腳,到時齊齊賣LV旗下名酒,對LV生意當然有利;而福臨門同翡翠拉麵,又可以利用LV嘅國際網絡,將品牌帶到全世界。

職場秘笈不要亂轉工

港大建築系畢業,由一個小小的項目經理,扶搖直上,升任至富豪國際(78)、百利保(617)及世紀城市(355)的董事。他每期分享不同的職場經驗及秘笈;要上位,無往不利。上一次我寫了一些香港年輕人的拚搏例子,希望各年輕人得到啟示!公司投資於你身上,就要有回報,因此你是要幫公司賺錢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或製造問題!年輕人不要動不動轉工,因為每轉一次新工,你就要從零開始,重新和新團隊建立關係,爭取新上司的信任,你在舊公司所做的一切,都等於白費。在新公司,你每做一次決策,都要清楚瞭解你的提議或決策是並沒有違反公司的思維或生意原則,磨合時期,戰戰兢兢,做事只會事倍功半,相反,在舊公司,你已熟習所有一切,做事得心應手,所以年輕人若因為少少加薪及不滿公司的點點滴滴而跳槽,實非明智。很多時打工仔因老闆太嚴厲而轉工,須知道老闆就等於你學功夫的師傅,他對你愈嚴厲,你的功夫就愈好,不然的話,日子久了,你就淪為一個二三流的角色,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對你有嚴格要求的上司,才能幫助你真正成長!有些朋友看完我寫的文章,善意批評說我有部分言論偏幫公司,但平心而論,我只是以我過去多年打工經驗,寫出自己認為要真正上位的方法與途徑,希望年輕人不要行白路或以為有捷徑。因職場在99%情況下都是多勞多得,不勞而獲的幾乎絕無僅有!我最近看了兩則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及思考。(一)一年輕人去見工,老闆問「你有什麼優點?」年輕人:「我是一個思想積極、自信及樂觀的人。」老闆:「可否舉例?」年輕人:「請問若我明天返工,公司準備好未?」真人真事,而年輕人亦真的被聘用。(二)老闆叫下屬向佛學大師賣梳,第一個伙記心想:「大師都冇頭髮,上司分明為難我,我做下去有何意思?」於是憤而辭職。第二個伙記向大師說:「你買十把梳,擺在佛寺,善心人因在戶外參拜神廟後,可能頭髮被大風吹亂,那些梳可以幫善眾整理儀容。」大師聽後,幫他買了十把梳。隔了一段日子,他又向大師說:「大師,你佛學高深,你可以將你買的梳開光及簽上大師的名字。」大師說:「為何?」那伙記說:「這些梳因有佛力罩身,買回家後,可保家宅安寧,小孩快高長大,成人事業順景,老人身體健康。」大師聽後,說:「幾錢?」伙記說:「我只賣十元一把,但梳被大師開光及簽名後,價錢則可大大提高,而大師賣給善眾也不用定價,由善眾自己決定給多少。」大師聽後,幫那伙記買了一千把梳。

錢果豐花名「傻仔錢」

高鐵嚴重超支兼延期交貨,本週一港鐵(66)主席錢果豐喺立法會回應指今次是溝通問題,令港鐵員工努力得不到認同,十分「過意唔去」。他的一番言論,認真令市民眼火爆。骻 連他的書友仔也忍唔住重提佢花名,質疑佢嘅能力。錢果豐當年喺赤柱聖士提反書院讀書兼寄宿,花名叫「傻仔錢」。話說當年的富二代難教的話,父母就會送到該校寄宿,學習一下紀律,他於七八年喺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讀完博士,返香港到有「糧油大王」之稱嘅外父黃大樁旗下的南順集團打理生意,可惜錢果豐唔太識做管理,南順系公司先後喺九六年出現虧損,九七年他亦「被辭職」。不過「傻人有傻福」,他九八年被羅致入港鐵做非執董,○三年取代蘇澤光做埋主席,一做就做咗十一年。錢果豐有份做非執董嘅華潤電力(836)近來又捲入打貪風暴之中;最近高鐵事件搞到「一鑊粥」。呢啲係咪叫路遙知馬力呢?

萬洲上市「撻Q」三宗罪

全中國最大嘅豬肉商萬洲(288),本來上星期掛牌,但到最後一刻竟然宣佈擱置上市大計。究竟衰乜?第一宗罪,自大。萬洲管理層大想頭,用勁高估值上市,集資四百億,嚇窒班基金經理,但你睇嚇個市?最後割至百五億都上唔到市。第二宗罪,自私。想抽水還債,但又慷慨派息俾股東,一二年就派咗七億,令好多投資者睇唔過眼。高盛子公司、新加坡淡馬錫,溫家寶兒子溫雲松創立嘅新天域資本同埋鼎暉投資等拋售合共七億幾舊股,擺明攞錢,綁半年做嚇樣都唔肯。雖然最終「縮沙」,但市場都唔受落。第三宗罪,自欺欺人。萬洲搵咗二十九間iBank幫手搞上市,陣容龐大,睇落好勁。但其實太多行家爭飯食,要將佣金分成廿九份,根本冇肉食,賓架不約而同放軟手腳。有傳萬洲決定等到下半年出嘅一四年業績,做靚盤數再上市。不過,班高層最緊要睇嚇個市,唔好再著「皇帝的新衣」。

金牙大狀講嘢鬍鬚曾指住和尚罵禿驢

鬍鬚曾撈過界,學人講政改;話初時見到班人撐到行曬,仲以為此乃「討價還價的談判伎倆」,到尾大家都會「作出合理的妥協」。睇清楚,至發覺極端嘅立場唔係「用來討價還價,而是已下定決心寸步不讓,甚至有了拉倒的準備」。鬍鬚曾嘅矛頭似係指向泛民,但睇真啲又唔似噃。班友連三軌方案是否缺一不可都冇共識,此又何來寸步不讓嘅立場可言?咁乜誰至係真正誓不妥協?登登登櫈,咪係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囉。佢話到明「一個立場」同「三個符合」——要根據《基本法》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普選行政長官制度要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符合《基本法》的規定、符合愛國愛港標準——係「法律底線、政治底線」。既為底線,即係冇得傾啦,請問咁又似唔似「有了拉倒的準備」呢?莫非鬍鬚曾係指住班泛民鬧老細?會唔會咁高吖?

中環人語迷你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43

5大現場追蹤》揭開兩岸農業不平等競爭 鮑魚的眼淚

2014-09-01  TWM
 
 

 

便宜的夜市烤鮑魚,讓貢寮鮑面臨滅絕危機?!

《今周刊》獨家深入貢寮、漳州現場,同步調查聯合國、日本市場進出口資料,揭開政府的ECFA謊言,發掘中國進口鮑魚快讓貢寮滅鎮,台灣鮑魚王國已被中國取代,接著鰻魚、吳郭魚、毛豆也步上後塵,台灣引以為傲的農產品王國,正逐漸消失中……。

製作人、撰文.呂國禎

攝影.林育緯 研究員.黃家慧

貢寮

人口:約1萬3000人

地理:台灣最東邊行政區,大陸洋流與黑潮交會處,海洋資源豐富。

地型:礁岩地型為主

主產業:台灣鮑養殖戶超過100戶,產值最高達20多億元,所以台灣鮑又稱為貢寮鮑。

一樣的鮑魚

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直擊鮑魚一斤一二五元,清晨的漳州市水產批發市場,滿地鮑魚大小都有,鮑魚就是從這裡準備搭船,來到台灣市場、進攻台灣夜市……。

去年台灣鮑復育抗病成功,本打算重新啟動陸上養殖池,卻因為鮑魚價格大跌,終究作罷……。

「怎麼會這樣,台灣鮑(九孔)復育成功了,價格卻一直往下掉,應該出現的日本買家,怎麼到現在還不來?」貢寮台灣鮑養殖戶張樹根踱步在東北角的養殖池,不斷地自言自語……。

場景拉到人聲鼎沸的高雄六合、輔大花園、宜蘭夜市,烤盤上正在烤著吱吱作響的活鮑魚,五顆才賣一百五十元,昔日婚宴上的高檔海鮮食材,竟然成為各大夜市的平民美食。

活鮑魚淪為夜市小吃,一顆賣三十元,「這些都是中國鮑魚,讓整個貢寮區都快要滅鎮了!」貢寮區漁會常務監事、台灣鮑產銷班長吳文益說,以前怕養不活,現在怕中秋節過後盛產季一到,產量大增,價格還會往下崩,整個東北角鮑魚產業可能因此大滅絕。

為何價格會狂跌?是誰讓台灣鮑魚流淚?原來鮑魚眼淚的背後,竟然是一場兩岸正在進行的貿易戰爭,更揭穿了政府的ECFA︵兩岸經濟協議︶謊言:「現在或未來只會開放台灣不生產的中國農產品進口,更不會傷害台灣農民。」真相是,台灣自產的鮑魚已從以前的每斤五百元降到一八○元都有人賠本在賣!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今周刊︾橫跨兩岸現場,從貢寮到漳州,再從夜市出發到調查聯合國資料,並調查日本進出口數據,發現台灣的農業王國正在一個個消失,從吳郭魚、鰻魚、毛豆到鮑魚,中華經濟研究院報告更指出,台灣擁有三千多項農業品種中,已有兩千多項透過各種管道流至中國,而且很多是農民個人夾帶的無償流入,將造成國際市場激烈競爭,未來若回流台灣,將與貢寮滅鎮危機一樣重複上演。

光環不再

養鮑優勢外流 中國鮑回頭傾銷台灣鮑魚,曾是台灣的驕傲,聯合國世界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簡稱FAO︶曾經把台灣列為世界鮑魚王國,二○○○年全球養殖鮑魚產量是二七九一公噸,以貢寮為中心的東北角總產量達二四九七公噸、產值超過二十億元,高居世界第一,且有九成是外銷出口,是台灣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貢寮區漁會總幹事林麗美說:「整個貢寮最大的經濟支柱就是鮑魚產業,養殖戶超過一百家,帶動周遭的潛水夫、龍鬚菜︵鮑魚的食物︶供應,甚至光是洗鮑魚池就有三支隊伍,每隊三十多人!」如今卻是「九九%的台灣鮑魚養殖業者面臨虧損壓力!」鮑魚養殖業者簡慶桐說。

追查貢寮滅鎮原因,從源頭找起,第一個發現竟然是台灣人教福建人養鮑魚,再回頭攻占台灣市場。仔細看台灣夜市烤的鮑魚,背後有牡蠣或藤壺,吳文益說:「這些鮑魚是搭船來的,這一年來,兩岸直航最大的貨輪中遠之星,船艙上面坐乘客,下面裝鮑魚,從中國賣到台灣來。」中遠之星來自廈門,︽今周刊︾獨家深入福建省現場,從廈門、莆田市、漳州市到漳浦。一○年小年夜,當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在福建視察台灣鮑魚養殖戶。我們找到了曾是漳州市最大鮑魚養殖場的漳州市台商協會副會長陳東和,他卻告訴我們,他已經把鮑魚養殖場賣了;接著我們又找上了胡錦濤視察的養殖場負責人||漳浦台商會長陳隆峰,他告訴我們,他也把鮑魚養殖場賣了。

陳東和回憶起往日美好時光,「是台灣人把鮑魚技術帶到中國,教他們養鮑魚!」陳東和說,他剛到中國時,鮑魚一斤人民幣幾百元,一顆鮑魚幼苗最好的時候是人民幣四到五元,一個晚上生一億多顆鮑魚苗,多好賺啊!所以那時候整個福建沿海都是台灣人的鮑魚養殖場。

技術超越

發明海上掛養 拉開兩岸養殖成本慢慢的福建人學會了技術,從小養殖場規模做起,用相對比台灣人低的成本,不到十年時間,從鮑魚種苗繁殖場到成鮑養殖場都變成福建人的,陳東和說:「從最高快五元,到現在一顆鮑魚苗只要人民幣○.○二元!」台商競爭不過當地人,鮑魚養殖場不斷賣給當地的企業。

第二個發現,中國用高科技、新技術超越台灣,進一步追問,為何台灣夜市烤的鮑魚背後有藤壺或牡蠣,台灣鮑魚反而乾乾淨淨。原來,台灣人領先世界發明鮑魚陸上養殖技術,抽乾淨的海水過濾到陸上養殖池養鮑魚。陳東和說:「福建學了台灣人的陸上養殖,接著還發明了海上掛養技術,用網子包住臉盆倒掛,三尺一串掛在海上養鮑魚!」整個福建沿海能養鮑魚的地方,都充滿了鮑魚海上掛養串。

這大大拉開兩岸鮑魚養殖成本,第一是水電費幾乎全免了,不用再抽海水過濾、打循環,第二是飼料費用大大降低。陳東和說,「以前陸上池養鮑魚,三天要餵鮑魚一次,海上養殖一個月只要養兩次,光鮑魚吃的食物,成本省了五倍!」但缺點就是鮑魚掛在海上變成活動蚵架,牡蠣、藤壺等生物會來附著在鮑魚外殼上成長,賣相就變差了,也形成了中國鮑魚的特有外形,醜陋的外形背後,卻是海洋生物養殖技術的突飛猛進。

第三個發現,鮑魚和機器人、火箭一樣是中國的國家計畫。價格狂跌是科技學術的支撐,不僅鮑魚外殼有牡蠣,牠還有名字,吳文益說:「我們鮑魚拿來就隨便養,也不管近親交配,接著繁殖下一代繼續養,但人家中國的鮑魚有名字、有編號!」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揭開另一個事實:中國竟把鮑魚育種、養殖當成和機器人、火箭、核反應爐一樣重要,均列為中國的八六三計畫︵由中國國務院批准,目標追上國際先進國家,將科學研究集中在生物技術、太空技術、信息技術、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領域的計畫︶。

郭金泉說,○一年起,中國用國家八六三計畫支持鮑魚雜交技術︵挑選世界各國鮑魚品種進行人工育種︶,建立系統性的雜交技術。○五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發出「大連一 號」雜交鮑。

原來,這是一場高科技之戰,中國鮑魚有的叫大連一號、有的叫東優一號,抗病力強又適合在中國生長,鮑魚存活率提高了近七倍、成長周期少一年、成長速度加快三○%,長得又快又好,又不容易死,所以產量大幅激增。

科技支撐

砸經費、列為國家計畫 產量大幅激增到了這裡,才發現貢寮鮑為何打不過福建鮑,論技術與投入,中國遠勝台灣,簡慶桐說:「一名廈門大學教授研究經費是台灣海洋大學教授的十倍以上,中國是這樣在發展鮑魚產業的。」根據FAO的最新統計,光是一○年,全球鮑魚人工養殖量六萬五千六百公噸,產值達到五億六千萬美元,其中,中國產量五萬七千多公噸,占世界鮑魚養殖產量的八六%,是台灣極盛時期的二十倍。

第四個發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禁奢令成為貢寮滅鎮的最後導火線,我們獨家進入中國鮑魚最大生產基地福建省漳州市的水產交易批發市場,發現一斤三十顆的鮑魚才賣人民幣二十五元,這也難怪,台灣鮑魚會出現一斤一八○元的行情。

是誰把鮑魚引進到台灣夜市裡賣,在漳州、貢寮沒有人願意說出真相,學者說:「養殖戶怕得罪專門做鮑魚進出口買賣的鮑魚盤商,他們左手與貢寮養殖戶殺價,右手從中國進口廉價鮑魚!」

出口補貼

賣價可能賠本 但出口越多就能賺越多另外,中國還大玩「洗鮑魚」賺補貼的遊戲。原來習近平禁止官員吃鮑魚,但鮑魚出口照樣補貼。

自○八年開始,福建將水產養殖業列為重點出口輔導產業,出口退稅率從五%提高到一三%到一五%,用補貼讓福建的水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於是中國鮑魚的賣價可能是賠本,但因為出口可以補貼,出口越多越賺錢。

大量鮑魚轉到國際市場來賺補貼,它攻占的不只是台灣夜市還有日本市場。鮑魚養殖業者說:「從福建搭船到了基隆港,接著用來自台灣名義,轉出口鮑魚到日本,一邊賺了中國當地補貼,一邊使用MIT名號出口到日本!」吳文益說,這樣對台灣鮑傷害更大。

這個結果揭開政府的第一個謊言,農委會說:「我國自中國主要輸入農產品項目為羽毛、木材、高粱、牛皮等原物料,我國多未生產。」實際上,貢寮最有名的就是貢寮鮑。再揭開第二個謊言,目前禁止由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有八三○項,且未再新增任何一項,充分展現照顧農民的決心,且ECFA第二次正式協商中,雙方已有共識,因此簽訂ECFA政府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農產品,對台灣農業不會有衝擊,但事實是貢寮正在面臨滅鎮的危機。

再看日本的資料,日本曾是台灣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去年台灣已經從○三年第十三名,跌出日本前二十大農產品進口國的行列,中國則高居日本市場第二大進口國。

除了鮑魚王國消失,更驚人的是,曾是世界第一的吳郭魚、鰻魚、毛豆都被中國取代,鰻魚業者永顧國際負責人吳明韋說,日本蒲燒鰻市場已被中國取代,台灣養鰻產業只能往台灣內需市場發展。(見附件消失的台灣第一)。

還會有更多的滅鎮危機嗎?︽今周刊︾獨家深入中國的台灣農民創業園,發現從○六年開始至今,中國已經設立了二十九個台灣農民創業園,鼓勵台灣農民帶著最新技術、品種到中國去投資、創業。可怕的是,這二十九個農民創業園面積相當於八.六個台灣大,放眼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用這麼大的土地面積對另一國家的農民招商,而且還有計畫性地一個創業園一個特色,從稻米、西瓜、牛奶蜜棗、甜柿、高山茶,甚至連草莓也能設立一個農民創業園,吸引台灣人進駐。

當我們深入福建莆田市仙遊、漳州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第一眼直擊竟看到台灣的火龍果、蜜棗,連台灣目前一公斤拍賣價七百元的番茄,或是不用煮也能吃的水果玉米、專門做鳳梨酥的土鳳梨,例如微熱山丘專用的土鳳梨,統統被搬到了這些農民創業園種植。用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ECFA早收清單,台灣能出口到中國的,中國全部都引進,都在當地生產。舉例來說,列為早收清單的火龍果,在漳浦是紅、黃、白肉全都種植,試問,中國能自產,又何必向台灣進口?

至於台灣這幾年價格很好的芒果,不管是金煌、愛文,在福建全都有,甚至連全世界只有台灣特有的牛樟芝,也正在福建各地瘋狂種植。為什麼中國能吸引台灣農民或是商人將台灣最新品種帶到中國去?原來,各省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只要你能引進台灣最新的東西,一是可以領取補助,二是可用廉價的方式拿到土地。當地台灣農民說:「出賣台灣越快越賺錢,有最新品種、技術就要趕快帶來!」當然,不是每個台灣人都把技術拿過去,最後和鮑魚養殖業者一樣,賣掉養殖場回到台灣。在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我們見到了三聖畜產董事長曾金雨,他抱著一頭約克夏小豬與我們見面,這是電影《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要說》電影中的主角。九七年,台灣爆發豬隻口蹄疫疫情,不能出口日本市場,讓原本依賴出口日本市場為主的台灣養豬業大崩盤,畜養數量從一千兩百萬頭大減到六百萬頭。

做出區隔

保持彈性 才能隨時反映中國市場變化曾金雨碰上台灣養豬業的困境,無法擺脫口蹄疫疫區,養豬業振興就無望,於是決定到中國漳州漳浦,但他知道在中國不可能跟普通的養豬戶拚養豬,於是改走專業育種的路線,專門培育優良種豬,生小豬賣給養豬場。

走進他的養豬場,每頭種豬都有身分證,還有所謂的排行榜,比看看哪隻豬長得快、吃得少、肉長得多,與傳統的中國豬種不同,曾金雨養的是洋種豬,他養的豬,吃中藥不打針、用優酪乳整腸胃,一天可以增加一.五公斤,還能只長瘦肉不長肥油。○八年曾金雨碰上了中國豬價大漲,一頭十公斤的仔豬,賣人民幣一千元以上,價格漲了快一倍,養豬場前面經常排滿大卡車拿著現金要買仔豬。自從開場以來,曾金雨年年賺錢。

如果留在台灣,台灣從口蹄疫區除名依然是無法實現的夢想,台灣養豬市場不斷萎縮,「還好有來中國養豬!」曾金雨說。他是我們在福建碰到少數正在賺錢的台灣農民,他的成功最重要是認清中國市場,與中國當地業者做區隔,養小豬不養大豬,而且規模不能大,保持彈性,隨時反映中國市場的變化。

台灣真正該做的是,勇敢面對真相,不要欺騙人民說中國農產品不會來台灣、不會傷害台灣,真相是台灣已有兩千種農產品被中國吸收,中國與台灣正在國際市場上演一場激烈的貿易大戰,貢寮正在面臨滅鎮危機,台灣必須盡快正面迎戰,否則下一個消滅的將是台南的蘭花、摩天嶺的甜柿,甚至玉井的芒果,台灣第一將逐漸消失殆盡。

全面複製!

—— 29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等同8.6個台灣大,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能出口到中國的,中國全都引進並在當地生產!

2006年

福建漳浦重點引進花卉、果樹、蔬菜山東棲霞重點引進施肥及蔬菜、花卉採摘四川新津農業科技孵化園、動物保健品市場和畜產品重慶北碚台灣特色園藝生產區、台灣鄉村風情觀光區、泛農產品加工區

2008年

福建漳平永福台灣高山茶種植示範廣東珠海金灣引進包括台灣大青棗等以及台灣木棉等100多個品種廣東汕頭潮南水果、蔬菜、花卉栽培江蘇南京江寧以西瓜為產業重點雲南昆明石林有機食品、花卉、中藥湖北武漢黃陂500畝草莓示範種植區200畝科技展示及草莓加工區

*江蘇無錫錫山

2009年

四川攀枝花鹽邊晚熟芒果、冬春枇杷、青皮軟籽石榴福建三明清流台灣農民創業園,唯一的對台林業合作實驗區福建莆田仙遊中國首個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業園中國最大台灣甜柿基地浙江溫州蒼南水產品加工、果蔬加工浙江台州仙居500萬隻仙居雞生產養殖基地江蘇淮安淮陰有機稻米示範區黑龍江鶴崗五道崗「北方米都」稻米加工、中草藥加工和食品藥材

*安徽和縣

*湖南岳陽縣

2010年

廣東梅州梅縣台灣農產品集散中心

*安徽廬江

*浙江寧波慈溪

江蘇鹽城鹽都脫水蔬菜、真空油炸蔬菜等江蘇南通江海蔬菜加工出口示範區、海鮮

2011年

*廣西欽州欽南

*福建泉州惠安

*福建福州福清

*河南焦作修武

備註:*表當地已成立台灣農民創業園,卻仍無台商進駐投資。

消失的台灣第一…

消失的 吳郭魚 王國

吳郭魚在民國80年代(1991年至2001年)曾經穩坐台灣出口美國第1名寶座,但2000年開始中國羅非魚(吳郭魚)出口超越台灣,成為美國的第1大,至2009年出口至美國市場的量,已是台灣的20多倍。

消失的 鰻魚 王國

台灣調製鰻魚(蒲燒鰻)在日本市場占有率由1992年的74.24%下降至2009年的4.47%;中國調製鰻魚占有率則由 21.89%上升至95.54%,顯示台灣調製鰻魚外銷市場,幾乎已被中國產品取代。

消失的毛豆 王國

1990年台灣毛豆出口創下4萬多公噸,占日本進口市場6成,1996年數量被中國超越,中國成為出口日本毛豆數量最大的國家,占世界毛豆貿易量13萬公噸的52%,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各國。

消失的 鮑魚 王國

2000年台灣鮑年產量達2497公噸,產值突破20億元,還發明陸上箱型養殖法,但根據FAO(世界農糧組織)2010年統計資料,世界鮑魚總產量65782公噸,其中中國鮑魚養殖產量56511公噸,排在第二位的韓國產量只有6000多噸。

資料來源:中華經濟研究院、聯合國FAO

農業人才多赴中國發展

—— 台灣傑出農民現今動向與強項農作

莊炳耀

台灣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動向:福建福州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

許勝驊

十大神農

動向:福建龍岩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

詹明潤

台灣神農之子

動向:福建仙遊台灣農民創業園

林國忠

養豬狀元、台灣模範農民、台灣十大傑出青年金禾獎

動向:廈門

林茂盛

台灣十大傑出農民

動向:福州

王興木

台灣十大傑出青年農民

動向:廣東茂名

李世華

台灣神農獎、台灣蝴蝶蘭產業之父

動向:湖北、江蘇

資料來源:農委會、台灣農民創業園

整理: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37

尼克松訪華的宴會菜單 駁“周總理用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的不實之詞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503

1972年2月27日晚,周恩來和尼克松在上海舉辦的宴會上。(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76年精神號”專機抵達北京,展開其首度訪華之旅。當天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松。在北京訪問數日後,尼克松一行續往杭州、上海兩地訪問。在華期間,中美雙方舉行了多次會談,2月27日下午,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揭開了中美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關於尼克松訪華的細節,四十多年間國內媒體多有披露,其中大部分內容屬實,小部分與事實不相符。筆者認為其中疑點最多的,是關於“周總理用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的故事。這一故事流傳甚廣,一些有影響的媒體也加以傳播。雖然尼克松訪華禮應隆重招待,但破冰下海捕撈一噸鮑魚,實在是不可思議。那麽,這一故事是如何流傳起來的?宴會上到底有沒有出現鮑魚呢?

冬天下海捕一噸鮑魚?

這一故事的始作俑者,是北京“×龍網特約撰稿人”金亞銀。2005年6月7日,該網發表其題為“周恩來一噸頂級鮑魚款待尼克松背後的故事”的文章稱:

1971年10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抵達北京後,與周恩來總理正式敲定,美國總統尼克松將於1972年2月21日正式訪華。一向主張“外交無小事”的周總理開始為中美談判殫精竭慮,連客人訪華期間的菜譜都要親自審定。

為了接待好客人,周總理決定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讓尼克松充分領略一番東方大國的飲食文化。當時中國品質最好的野生鮑魚就出自黃海深處,於是國務院把采捕任務下達給遼寧省,遼寧省又落實給大連市,大連市則選擇了長海縣,任務最終落實給了鮑魚資源最豐富的獐子島。

1971年12月,正值數九隆冬的季節,獐子島人民公社的領導找到當時任潛水隊長的王天勇,給他布置了這項國務院交辦的重任:必須在翌年1月底,采捕1000公斤個大肉肥的鮮活鮑魚。

聽到這個消息,王天勇當時真有點懵了,數九寒天,采捕區水溫已經降到零度以下,作業條件極為惡劣。按照老規矩,潛水隊早就收船上岸了。而且富有采捕經驗的王天勇知道,冬季里鮑魚還不知藏到哪兒去了,要采捕到這麽多鮑魚,容易嗎?

……連續幹了近10天,王天勇和他的夥伴們共采上來1500多公斤鮑魚。從中選出的1000公斤優質鮑魚裝上軍艦,轉乘飛機,順利運抵北京,如期出現在尼克松總統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當尼克松聽說這些新鮮的鮑魚采自冰封雪飄的黃海深處時,不禁為中國人的好客而感動。周恩來總理對此非常滿意,在上海《中美聯合公報》發表後,他致電遼寧,表揚大家都是中美談判的“幕後英雄”。

這篇文章只采訪了一個“當事人”,沒有其他當事人的印證,也沒有文獻的支撐,不像是一篇嚴肅的報道,本可一笑置之。孰料,該文發表兩天後,2005年6月9日,北京某大報以《捕一噸鮑魚款待尼克松》為題,對文章作了壓縮,署名“×龍”發表。

次年3月上旬,中×網轉載了金亞銀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註意和討論。同月15日,北京某報刊登了該報記者所寫的特稿《“海底闖將”王天勇與“鮑魚外交”》,情節與金亞銀所述基本一致。

2006年7月4日,大連某報發表了《三代潛水員的故事》,其中“王天勇:為尼克松訪華撈鮑魚”一節提及,“1971年年末,王天勇接到一個政治任務,需要下水采捕鮑魚。……經過一個星期的采捕,1000多公斤皺紋盤鮑帶著長海人民對祖國的深情被運往北京。王天勇後來才知道,這些鮑魚正是作為國宴主打菜肴招待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周總理也在事後對此大加表揚。”

2009年3月26日,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播出了電視系列片《中國海島》的其中一集《長海鮑魚秘事》,時間長達25分鐘。2012年6月3日,中央電視臺旗下的中國網絡電視臺重播該片時稱其“以四十多年前圍繞獐子島發生的一次深海捕撈活鮑魚的故事為敘事線索,介紹了島嶼眾多、餌料豐富的‘國鮑’產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展現了當地遠古文化遺址,並對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進行了大膽猜想與合理解讀”。

質疑的聲音

自金亞銀的文章面世以來,學術界不乏質疑的聲音。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質疑,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施愛東副研究員的論文《謠言的逆襲:周總理“鮑魚外交”謠言史》(載《民族藝術》2013年第4期)。施愛東從新聞傳播的專業角度出發,指出“這是一篇非常草率的舊聞報道。一件事關中美關系以及周恩來總理外交工作的故事,距離故事發生時間不到34年,理應采訪多名當事人,可是,記者卻只采訪了王天勇一位老人,其他只有諸如‘人民公社的領導’‘夥伴們’‘潛水隊員’‘他們’等匿名人物,除了幾位已故政治家,通篇再沒出現第二個當事人的名字”。施愛東指出金亞銀文章描述的當地氣候也不可信。

筆者認為,對所謂“鮑魚外交”的故事的質疑是有道理的。正如中央電視臺重新播出《長海鮑魚秘事》時所承認的,“那段與上世紀七十年代世界政局相關的鮑魚秘事”,只是一個“大膽猜想”,當事人拿不出尼克松訪華國宴上有鮑魚(更遑論是一噸鮑魚)出現的任何證據,相反,作為質疑方,我們現在可以拿出當年每一次正式宴會上都沒有鮑魚的有力證明。

菜單來源

從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抵達北京至2月28日上午離滬回國,中美雙方共舉行過四次正式宴會,即:2月21日晚中方的歡迎國宴,2月25日晚美方的答謝國宴,以及2月26、27日中方分別在杭州、上海舉行的晚宴。

時任香港大公報社副社長的馬廷棟,奉命以《大公報》特派員名義,對尼克松訪華全程進行跟蹤采訪,並受邀參加了上述四次正式宴會。馬廷棟保留了四次宴會的全部請柬及大部分菜單(唯獨缺2月21日中方歡迎宴會菜單)。馬廷棟去世後,其公子馬文通先生將這些珍貴的紀念物慷慨地贈予筆者。

中方歡迎宴會

2月21日晚,中方以周恩來名義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以周恩來名義發出的請柬,封面為凸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頁以紅色仿宋體書: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華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一)下午七時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周恩來

據美國加州橙縣約巴林達市的尼克松圖書館藏《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日常活動記錄》,該晚尼克松及其夫人在“韓先生”(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韓敘)陪同下,從釣魚臺國賓館護送到達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7時50分,比預定時間晚了50分鐘。而宴會結束、尼克松夫婦由周恩來總理陪同前往座駕離開人民大會堂的時間,為晚上10時15分。宴會進行了大約兩小時二十分鐘。

當晚的正式菜單,筆者未存,但有以下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

(1)被邀參加宴會的外國記者報道。

據馬廷棟報道,當晚被邀參加宴會的有隨同尼克松訪華的美國記者八十余人。翌日,香港《星島日報》刊登合眾社北京21日電稱,“中共總理周恩來本晚設宴款待美國總統尼克遜夫婦,菜單如下:竹筍蛋白湯、魚翅、紅燒蝦、鹵蛋、蛋卷、火腿、香腸、椰子雞、填鴨、杏仁餅、饅頭與水果”。

(2)中方工作人員的回憶

據當日參與接待工作的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工作人員唐龍彬回憶文章《接待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載《秘書工作》2012年第7期)記載,當晚“最後菜單定為:大拼盤、芙蓉竹筍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另有點心和水果。”

(3)美方保存的英文菜單

2012年4月尼克松圖書館的“帕特·尼克松百年紀念展”,展出了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寫有日期為1972年2月21日的一份英文菜單。

保存於美國尼克松圖書館的中方歡迎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的英文可直譯為:

開胃冷盤、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炸燜大蝦、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豆腐、糕點、水果。

綜合以上三方面的信息,2月21日晚的菜單可確認為:冷盤(包括鹵蛋、蛋卷、火腿、香腸、填鴨等)、竹筍蛋白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炸燜大蝦)、草菇蓋菜(蘑菇芥菜)、椰子蒸雞、杏仁酪、糕點、水果。

菜單上沒有鮑魚。

美方答謝宴會

2月25日晚,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答謝宴會,中方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等應邀出席。

美方的請柬當天才向中方官員及在京中外記者發出。白色的請柬足有2毫米厚,兩面凸印有橄欖色的美國總統徽章,以中英兩語書寫:

茲訂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下午七時半假座人民大會堂敬備菲筵佇候

光臨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尼克松暨夫人謹訂

 

美國答謝宴會請(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當晚答謝宴會的中文菜單上,亦印有一枚橄欖綠的美國總統徽章。菜單為:

冷盤、豆苗鴿蛋湯、芙蓉三鮮、母油鴨塊、素什錦、松鼠桂魚、核桃酪、點心和水果。

美方答謝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據外電報道,菜單由美方委托中方擬定,最後獲得美方認可。所有菜肴均由人民大會堂廚師烹調,由美國政府付賬。冷盤前菜包括鹽水浸鴨、雙色魚卷、豌豆大蝦、黃瓜、番茄及青蔥、橙汁雞牛柳、粵式燒腸。芙蓉三鮮包括海參、雞柳及大蝦,點心包括湯圓及米糕,飲料包括啤酒、橙汁、中國葡萄酒和烈性的茅臺。美方空運了15箱尼克松喜愛的加州香檳,20加侖加州及佛羅里達州橙汁和10加侖西柚汁到北京,供宴客用。

菜單上沒有鮑魚。

杭州宴會

2月26日中午,尼克松和夫人一行由周恩來等陪同由北京抵達杭州。晚上7時30分,浙江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南萍在杭州飯店舉行宴會,招待尼克松和夫人一行。周恩來等出席了宴會。

以南萍名義發出的請柬,文字考究地印在一塊貼在卡紙的綢緞上:

為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訪問杭州定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下午七時半在杭州飯店禮堂三樓宴會廳舉行宴會。

請出席

南萍

據美聯社報道,“同在北京舉行的宴會相比,氣氛要不拘形式得多。尼克松在這里講祝酒詞是隨口講,而在北京他是照事先準備的講稿講。他贊美了杭州,當他引用了中國一句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時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周總理沒有講話,但是當他隨後挨著總統就座時,他興高采烈地談話,常常仰頭大笑起來。”(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杭州晚宴的菜單,比北京兩次宴會都要豐富:

花籃冷盤、八味小碟、杭州煨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香酥鴨子、宮保雞丁、油燜冬筍、火腿川幹貝、“菊花”酥、紹式蛋包、冰糖蓮子、水果。

杭州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其中杭州煨雞(即叫花童子雞)、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等為杭州特色名菜。

菜單上沒有鮑魚。

上海宴會

2月27日上午,尼克松和夫人由周恩來等陪同乘專機從杭州到達上海。據合眾國際社當日電稱,“今天尼克松總統飛抵中國最大的城市,進行他的最後一天的訪問,並將發表他和周恩來總理擬訂的開始改善中美關系的協議的具體細節。尼克松今天下午的活動日程表上沒有什麽安排,這大概是為了有時間對公報做最後一分鐘的潤飾。據說尼克松和周在杭州時都在他們各自的住處工作到淩晨三點,同助手們商量用兩種文字書寫的公報。”(載1972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下午,落款日期為2月28日的中美聯合公報提前在上海發表。公報里美方關於臺灣問題的一段聲明,體現了基辛格式的智慧:“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晚7時正,上海市舉行宴會,歡迎尼克松和夫人。周恩來出席了宴會。菜單如下:

蝴蝶冷盤、八小碟、青豆蝦仁、掛爐烤鴨、花籃豆腐、蟹形桂魚、冬瓜盅、小籠湯包、花色甜點、豆沙湯團。

上海宴會菜單(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菜單上仍然沒有鮑魚。

晚宴於9時05分結束。尼克松一行隨後觀看了約一個半小時的中國雜技表演。第二天上午10時,從虹橋機場啟程回國。

任何有關歷史的闡述,應該依靠證據來說話。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金亞銀的文章,缺乏證據,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時任香港大公報副社長的馬廷棟受邀參加了尼克松訪華的四次正式宴會,文中三張中文菜單即其舊物,由馬公子馬文通先生惠贈給本文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62

離偷鮑魚的人遠點


為什麼你工作五年,工資還和新人一樣

總之,若想在青春最好的幾年裡,結識一群高IQ、高EQ的人,和這群人成為朋友、事業夥伴、愛人,讓他們給你帶去源源不斷的積極影響和改變,你就應該努把力,考上一所好學校。

我相信,哪怕是只有一丁點上進心的廢青,也希望與優秀的人為伍,而不是和沉浸在終日打遊戲吃老麥、自拍、偷鮑魚、Lai鮑魚、美圖、戀愛對象換不停、渾噩度日、胸無大志。

好大學,好平臺,好機遇這點其實不言而喻, 每年夏天,華爾街的幾大投行都會錄取一些大三升大四的實習生,把他們分配到投資銀行部、股票銷售與交易部、研究部等部門實習8-10周。實習生最多能拿到一筆相當於10皮的薪水,表現優秀的還能提前獲得全職錄用。

如果你是HR,在招聘的時候,當一個年輕人跑來跟你說:我想到你們公司來工作。你也覺得這孩子不錯,打算要他的時候,你要問他這樣一個問題:你到我們公司打算幹幾年?

他可能有點口震,會說:「我……我打算幹一輩子。」凡是打算幹一輩子的,你怎麼回答他?「我們這裡不招要幹一輩子的人。」想幹一輩子的人是想在這裡幹嗎?養老。所以,我們不能夠招要幹一輩子的人。

人生很漫長,互相之間也不是很瞭解,你剛到我們公司來應聘,所以對我們公司的情況也不太清楚,我希望你對你的人生能夠有一個規劃。如果你有一個規劃,你覺得最起碼能在公司幹幾年?讓他想想看。如果他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也許會回答:「四年吧。我覺得無論怎麼樣,無論發生什麼事,我最起碼能夠幹四年。」

第二個問題更重要,你要接著問他:「四年以後,當你離開我們公司的時候,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員工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四年,他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肯定不會是工資和獎金。發的那點工資和獎金早就花光了,所以那點錢對他來講只能養家糊口,絕對不是他最大的收穫。他最大的收穫一定是他自己的成長,他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他擁有了更多的社會資源,他擁有了更多的經驗,他擁有了更多的技能,他的價值觀得到了提升。

但是,為什麼員工跟我們談起任何事總是說:這件事有沒有錢?有沒有加班費或者補貼?我們過來人都知道,那點錢對一個人來講並不重要,但是我們的員工卻總是盯著那麼點兒錢,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因為沒有人告訴他,他還應該有一個更大的目標。

凡是有目標、有理想的人,才會珍惜眼下的工作,好好地工作。

確實,當一間公司養著許多閒人,它就一定是個關係複雜、無事生非、環境惡劣的地方。因為人的精力總要有個去處,如果沒事幹,就必然要會轉到人身上,而人跟人的爭鬥、算計、攀比是無止境的,一旦開始,就會愈演愈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閒人多的地方,空氣會格外渾。最大的可能是,你想做事,一群人諷刺你,你想優秀,一班人擋著你,你只能跟他們同流合污,學到一大把沒用的人情世故,最後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我一次去騰訊總部,晚上九點,燈火通明,人人都忙著自己的事。

吃飯時,大家交流的焦點也全是公司業務、行業形勢,會具體到發佈會新聞稿的一個措辭、會議現場的礦泉水擺放這種小事,但基本不會聊無關工作的閒話。他們更關心各自任務完成的進度和品質,而不是誰拿了多少錢。更熱衷討論的是整個行業的現狀和變化,而不是誰和老闆的微妙關係。

而且當大家都拿工作實力說話,人際關係就變得次要,於是你就不必在沒意義的事情上勞心耗神,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做事上,使工作變得單純而高效。

這樣的環境不但能促使公司成為一個好公司,更能促使你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忙點累點,都是值得的。累了餓了,咪上阿一食隻鮑魚,享受一下工作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93

【飲食籽】暑假注意 唔使$600任食凍龍蝦鮑魚

1 : GS(14)@2015-07-23 01:21:26

無錯!又是buffet,自問是個buffet癡,凡哪裏有新自助餐或放題推出,總愛找機會試試。最近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的Café Kool也搞搞新意思,為迎合炎炎夏日推出「海鮮放題」。



原隻上凍花蟹

鮑魚及新西蘭青口



甫來到海鮮吧,已被大堆頭的凍食海鮮吸引住,包括龍蝦、鮑魚、阿拉斯加蟹腳、新西蘭青口、原隻帶子、鮑魚及海螺等,款款新鮮且味道鮮甜,還有多款醬汁配搭,大廚建議簡單配上辣豉油便可,不會搶去海鮮的鮮味。熱葷也出色,芝士焗龍蝦、豉汁花蛤、新加坡辣椒蟹、龍蝦喇沙及冬蔭功等。自助餐分為中菜、點心、粥粉麵、燒味,印度、即叫即燒的西式燒烤,以及同樣是即叫即製的意大利粉區,種類繁多,令人心癢癢。最後還有甜品區,超過三十款的精美甜點,單是噴泉已有朱古力及抹茶兩款味道,連Häagen-Dazs雪糕也有12款口味選擇。雖然食物的味道或賣相也是穩陣派,不花巧也沒甚麼fusion、創新口味,但就以豐富及多樣取勝,埋單也不過六百元,最適合有老有嫩的一家大細。



噴泉除有朱古力味外,還有抹茶味。

甜品超過三十款,當然要每樣試一件。



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Café Kool海鮮放題日期︰即日起至7月23日(逢星期一至星期四晚市)價錢︰成人$548(逢星期一至三)、$578(星期四)記者、攝影︰黃依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17/19222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80

【專家教煮海味】鮑魚如紅酒越舊越正 點揀上品鮑?

1 : GS(14)@2016-02-03 14:48:40

炆鮑魚的方法一點也不複雜,改用電子瓦罉更不用看火。


海生行的市場策劃經理蘇妍慧說,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外出辦年貨,乾鮑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人過節必食的海味首選。乾鮑的產地有很多,分別有日本、中東和南非,以日本的品質最好。日本的乾鮑有三個品種,吉品、網鮑和禾麻。吉品最易分辨,因為只有這個品種是用線串起,吊起來曬乾,所以每隻吉品的表面有一條線,而且頭尾兩端有兩個孔,她說如果市面上售賣的吉品,沒有線痕也沒有孔就必定是假貨。吉品最易烹調,鮑魚味最濃,是初學者的首選。網鮑件頭比較大,最適合宴客。網鮑分單邊和雙邊兩款,兩者的味道相同,但因雙邊看起來更大隻,所以價錢比單邊貴近一倍。她建議自用的話,買單邊更划算。最後一款是禾麻,但由於件頭不夠網鮑大,味道也不及吉品濃郁,而且不便宜,已經少人會買。蘇妍慧說311後,已越來越少人吃日本鮑魚,他們都轉吃中東或南非乾鮑。她說中東鮑價廉物美,而且偏薄身,所以浸發時候短、易煮腍又口感軟滑。南非有網鮑亦有吉品。南非網鮑像日本網鮑一樣,邊位都很粗,但體形比日本的薄,味道不俗但品質參差,有時浸發後才發現它其實已變壞。南非吉品鮑就比日本出產的體形較修長,而且枕位較脹,外形不算吸引。揀鮑魚除了講產地,還要摸一摸,聞一聞,乾身且發出陣陣清香的魚乾氣味為上品。此外,乾鮑如紅酒一樣,陳年過變得更香醇美味,所以顏色越深越好。若嫌乾鮑動輒千元太貴的話,經濟一點的可以選購急凍黑邊鮑和青邊鮑。前者樣子雖不討好,味道又不如青邊鮑濃郁,但勝在價錢合理,口感腍滑,最適合大家庭大量食用。後者味道香濃、鮮味突出,且質地軟滑。挑選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枕位夠厚和邊位較粗就是上品。今集她教了我們怎樣挑選鮑魚,下集她會繼續教我們處理乾鮑的方法,和令罐頭鮑魚變得更美味的食譜。記者:吳宛蔚攝影:潘志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3/194767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95

【爆相爆片】破產令未完梅啟明豪嘆鮑魚白酒

1 : GS(14)@2016-07-14 08:09:47

■梅啟明(左)跟侍應傾不停,似乎是餐廳熟客。讀者提供圖片


下月8日是已故巨星梅艷芳的53歲冥壽,雖然梅姐離世已13年,但梅媽覃美金和哥哥梅啟明為了她的遺產,多年來跟匯豐信託打官司,兩母子因訟費被判破產後,梅媽呻每月3萬元生活費捱得好辛苦,梅啟明就被讀者陳先生「爆相爆片」捕獲,大前晚在銅鑼灣的海鮮燒烤餐廳,豪嘆鮑魚和白酒。



■破產的梅啟明被讀者「爆相爆片」,直擊他豪食鮑魚(小圖)飲白酒。

■下月8日是梅姐的53歲生忌,留下只有思念。


■梅媽媽和梅啟明多年來為了阿梅的遺產打官司,因訟費搞到破產。資料圖片

話好彩中獎

大前晚約8時許,梅啟明單拖在餐廳開懷大嚼,跟侍應有傾有講似乎是熟客,讀者陳先生在電話說:「佢好似成日嚟咁,見到佢叫咗兩隻鮑魚,一隻都要百幾蚊㗎,再叫咗魷魚、西班牙火腿,仲飲咗最少三杯白酒,埋單都要成600幾蚊。」前晚記者致電梅啟明了解,為何破產都有錢豪食鮑魚?他扮儍說:「海鮮餐廳?係咩?食兩隻鮑魚咁犀利,一隻啫嘛。」記者指餐廳消費好貴,梅啟明說:「抽到獎嘛,餐廳一周年,之前行過飲杯嘢,放張紙抽獎又抽到,咁咪食埋囉,又有啲禮物,紅酒、白酒呀咁,我畀咗百幾蚊,coupon有500蚊,好彩之嘛。」



失業吸空氣

問梅啟明破產令何時完結?他說:「差唔多啦,眨吓眼4年,今年到期會通知。」現在有否工作?他賴皮說:「我做你跟班啦,唉!你睇我幾鬼多人憎先得㗎,邊度有人請。」要否借錢度日?他大呻:「問人借都冇人敢借啦,明知我破咗產。」是否要梅媽照顧?他否認:「我唔使佢照顧。」問到冇工作怎生活?他說:「吸空氣囉!」另記者向大律師林作了解,他表示破產人原則上可維持一定生活質素,除非當事人在法庭頒破產令後刻意隱瞞、存有欺詐成份收起資產,花費在搭的士或豪飲豪食上,才惹犯法之嫌。而本報向梅啟明光顧的餐廳查詢,獲回覆日前的確舉行周年抽獎,但問到coupon的內容,接電話的員工表示不清楚。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14/19693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686

【美食博覽】任試15頭原隻罐頭鮑魚上限1000罐

1 : GS(14)@2016-08-13 14:50:54

美食博覽開鑼!吸引大批市民入場掃貨,多款一元優惠貨品甫開場便被搶購一空。如果搶不到「1蚊鮑魚」的話,大可多付門票15元到「美食博覽尊貴美食區」,任試15頭和30頭原隻罐頭鮑魚。海味店「好東西」今年提供來自南非罐頭鮑魚,讓大眾免費原隻任食,上限1000罐,每人限取一隻。如果想食較大隻鮑魚,檔口亦提供A4頭及A8頭鮑魚,不過,需另付100元及50元。記者現場所見,人流不算多,不用排隊便成功拿到原隻15頭鮑魚,有半隻手掌般大,質素不錯。



好東西「尊貴美食區」3B-A16美食博覽2016詳情地址: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日期及時間:8月11日-15日門票:1.美食博覽公眾館、尊貴美食區及家電.家品.博覽:每位$402.美食博覽公眾館及家電.家品.博覽:每位$25門票於指定7-11、OK便利店、快達票售票網及現場有售記者:黃映嫚、何嘉茵攝影:梁志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2/197328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