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縱覽--韓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5rcj.html
 

  相較陸地而言,海洋油氣、海上風電的開發,尤其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未來海工市場將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綜觀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從近期發展來看,液態能源還將佔據主要位置——特別是在新興發展中國家,現有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石油需求近年來一定會上升。從遠期發展來看,清潔能源必將走向主流,因此,天然氣、風能發展空間極大。

  陸地油氣的開採、風能利用已進入規模發展階段,但相較而言,海洋油氣、海上風電的開發,尤其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市場尚不成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海洋工程及海工設備供給

  海洋工程裝備從用途方面來說分為海洋油氣設備和海上風電設備。海洋油氣裝備包括鑽井設備、生產設備以及海洋支持船;海上風電設備主要包括海上風電機組以及輔助船舶。

  在鑽井設備方面,2010年,全球自升式鑽井平台數量最大,在役523座,佔59%,在建310 座,佔58%;其次是半潛式鑽井平台,在役222 座,佔25%,在建157座,佔29%;鑽井船排第三位,在役89艘,佔10%,在建47艘,佔9%;坐底式鑽井平台數量最少,在役6座,佔1%,在建無。與2008 年相比,鑽井船、半潛式鑽井平台、自升式鑽井平台及鑽井駁船增幅分別為56.3%、66.2%、64.0%、50%,顯然這四大海洋鑽采平台(船)將主導未來海工市場發展趨勢。

  FPSO 市場方面,2011年迄今全球共有8艘訂單;2010年訂單13艘;2009年訂單2艘,另有5 艘改裝訂單,新加坡的勝科和吉寶分別獲得1艘和3艘。Infield 預計,FPSO的建造,2010 年和2011 年全球將實現15艘,2012 年25艘,2013年20艘,今後5年FPSO將佔據浮式生產裝備市場65%以上的份額。

  風電安裝船是隨著海上風電市場發展的需求於2002年出現的新型船舶,專業用於海上風電的安裝。據統計,全球目前有13艘風機安裝設備,多數仍是非自航的自升式平台或起重船。

  海上油氣裝備

  鑽井設備

  主流的鑽井設備包括自升式鑽井平台、半潛式鑽井平台和鑽井船三種。

  目前,韓國和新加坡是全球深水鑽井設備的製造強國,其中,在鑽井船市場,韓國獨領風騷,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現代重工等手持鑽井船訂單高達30 艘,市場佔有率達到91%。其中,三星重工是全球鑽井船市場龍頭,2000年以來全球共建造了46艘鑽井船;三星重工獲得29艘,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3%。同時,中國也已在鑽井船領域實現突破,2010年中遠船務成功獲得1艘鑽井船訂單。

  在半潛式鑽井平台市場,新加坡處於領先地位,吉寶和勝科兩大集團的手持訂單量為10座,市場佔有率30%以上。中國也緊隨其後,截止目前,建造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台超過15座。

  在自升式鑽井平台市場,中國、新加坡和阿聯酋三足鼎立,其中,中國的手持訂單量達到23座,居於全球首位。

  生產設備

  生產設備用於開採石油和天然氣,並對油氣進行油氣分離、油水分離等初步處理,主要分為固定式生產設備、浮式生產系統、水下生產系統三大類。其中,固定 式生產設備包括樁基式生產設備、重力式生產設備和人工島;浮式生產系統包括立柱式生產平台(SPAR)、張力腿生產平台(TLP)、半潛式生產平台 (Semi-FPS)和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

  FPSO 市場,韓國在FPSO 新建市場佔據壟斷地位,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造船等手持訂單量市場佔有率高達82%。而新加坡FPSO 改裝能力超群,手持訂單量市場佔有率達到67%。日本、中國和巴西在FPSO 新建市場也各佔有一席之地。

  Semi-FPS 市場,韓國的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以及新加坡的PPL船廠是最主要的製造企業,另外還包括俄羅斯、日本和歐洲的部分船廠。

  SPAR市場,主要由美國的McDermott公司、Technip公司等佔據。

  TLP市場,總體保有量和建造量較少,主要應用於美國的墨西哥灣海域,市場份額主要被韓國、新加坡,以及美國、荷蘭等歐美國家佔據。

  海上風電裝備

  海上風電機組

  海上風電基礎通常指的是水下結構和地基。目前, 海上風電基礎結構主要有重力固定式、樁基固定式、筒型基礎結構以及近年來提出的一些新型結構。

  重力固定式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靠自身重量和壓載物的重量穩定坐落在海床上。重力式基礎結構簡單, 造價低, 抗風暴和風浪襲擊性能好, 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是所有基礎中最好的,適用於水深不超過10米的水域。

  樁基固定式包括單立柱、單立柱三樁、四腿導管架結構等, 一般適用於50米以內水深。其中, 單立柱基礎在已建成的大部分海上風電場應用最為廣泛。單立柱三樁結構類似於海上油田常用的簡易平台, 三根樁通過一個三角形鋼架與中心立柱連接, 風電機組塔架連接到立柱上形成一個結構整體, 增加了基礎的穩定性。四腿導管架結構採用的是海上油田常用的固定式平台結構, 剛度更大, 穩定性更好, 但成本相對較高。

  筒式基礎結構由一個中心立柱與鋼質圓筒組成, 鋼質圓筒由豎直的鋼裙圍成,立柱與圓筒通過帶有加強筋的剪切板相連,圓筒基礎通過負壓安裝。由於筒內泥沙的重力作用, 其承載原理與重力固定式相似, 中心立柱載荷通過剪切板分配到筒壁再傳入海床。這種結構的優點在於節約鋼材用量和海上施工時間。一般適用於20米以內水深。

  為了使海上風能利用克服海床底部安裝基礎受水深限制的缺點, 向幾百米的深水域發展, 國外出現了浮置式基礎結構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為漂浮式, 由塔架、浮體和錨泊裝置組成, 承載風電機組的浮置結構飄浮在水面上; 另一種為半潛式, 浮體結構位於海面以下, 由錨泊系統固定, 其上可安裝多颱風電機組。目前這種基礎結構還處於研究階段。

  輔助船舶

  海工輔助船舶主要負責運送人員、物資、設備,以及調查、測量、安裝、維護等工作,主要包括守護船、潛水作業船、起拋錨拖船、三用工作船、常規供應船、 平台供應船、交通船、工作船、救助拖船、物理勘探船、大型近海起重船、導管架下水駁船、鋪管船和救護船等。其中,三用工作船(AHTS)和平台供應船 (PSV)是主要船型。

  海洋工程未來趨勢

  目前,全球海工裝備市場呈現三層級梯隊式競爭格局,歐美壟斷了海工裝備研發設計和關鍵設備製造,韓國和新加坡在高端海工裝備模塊建造與總裝領域佔據領先地位,而中國和阿聯酋等主要從事淺水裝備建造,並開始向深海裝備進軍。

  在全球海工裝備製造市場,韓國佔據了一半以上份額,新加坡次之,而巴西和中國作為後起之秀,追趕勢頭強勁。2010年全球海工裝備新接訂單方面,韓國 市場份額為51%,穩居首位;新加坡次之,市場份額為19%;巴西和中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6%、10%;日本和阿聯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1%。

  油氣生產裝備:FPSO潛力最巨大

  海洋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近十年發現的大型油氣田中,海洋油氣田已佔60%以上,尤其是300米以上的深水海域,尚有2000億桶未探明的油氣 儲量。國際能源界早已形成共識,海洋油氣特別是深海油氣,將是未來世界油氣資源接替的重要區域。目前海洋石油產量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5%,預計到 2015年將提高到39%,而深海石油產量所佔比例可能從目前的7%提高到15%。

  2009-2013年全球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2712億美元)將比前五年(1914億美元)增長42%;2010-2014年全球深水油氣開發資 本支出將達1670億美元,比前五年增長37%。海洋油氣田的開採,帶動了海工裝備產業的發展。目前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年需求量約400億~500億美 元。

  鑽井裝備市場需求已開始漸漸回升,鑽井裝備訂單總量預計將會繼續增加,而裝備類型向更高規格、更大水深發展。

  後金融危機時期,生產裝備運營市場領先於鑽井裝備市場率先復甦,FPSO市場是生產裝備最重要的代表。FPSO適用於深水油氣生產,與當前深水油氣開發的趨勢吻合。

  2011年,由於油價的不斷攀升,預計全球對於FPSO的需求將會翻番,在勘探開採方面的投入將從2010年的4350億美金增加至5000億美金,其中80%的資金將投入到開採部分。預計今後FPSO將佔據浮式生產裝備市場65%以上的份額,FPSO市場有望反彈。

  國際海事協會的分析家認為,今後兩年至少有40處海上油田需要添加浮式生產裝備。今後10年,1/3的FPSO需求來自南美(主要是巴西)。巴西國家 石油公司已對8艘FPSO上部模塊的前期工程設計進行招標。巴西OGX獨立石油公司稱,2019年前該公司所涉及的產區將需要19艘FPSO。

  「十一五」期間,中國用於海上油氣資源開發的投入達1200億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海洋工程列入優先發展的五大高端裝備領域之一,中海油宣佈其 在「十二五」期間的海洋油氣開發投資額為2500億~3000億元,考慮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業的投資支出,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洋油氣開發年均投資 額有望超過600億元;將繼續開發30多個海洋油田項目。目前全國範圍內,規劃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已有20多個,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 10多艘FPSO。

  風電開發生產:需更強有力政策

  按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中國近海1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1億千瓦,2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3億千瓦,3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風能資源約4.9億千瓦。

  東部沿海地區的灘塗及近海具備風電開發的優越條件,其中江蘇、浙江兩省成為發展海上風電的重點。此外,包括廣東湛江、廣東南澳、福建寧德、浙江岱山、浙江慈溪、浙江臨海、山東長島等地醞釀海上風電發展規劃。

  根據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提出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到2015年,其海上風電裝機將達到1020萬千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2580萬 千瓦。加上遼寧、天津、河北、廣東、廣西、海南等六省開展海上風電規劃,到2015年海上風電開發潛力500萬千瓦,2020年海上風電開發潛力920萬 千瓦。

  由此可見,到2015年,中國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為15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3500萬千瓦。

  風力是環保的新型能源,海上風電應該成為大力發展的領域。但直至現在,風電成本一直偏高,沒有很好的市場化,這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與煤電相比,風電的成本要高33%~60%。風電成本高的原因在於:首先,固定資產折舊費高;其次,發電係數低。

  據研究,中國風電在綜合考慮了裝機容量、技術水平提高等因素變化的前提下,成本有逐步下降的趨勢,預測的極限成本為0.22元/kWh。而當成本到達0.25元/kWh時,風電在價格上就有了和煤電競爭的條件。

  從上網電價方面來說,風電賦稅比煤電高出很多,這使得風電現階段競爭力更弱。

  風電賦稅偏重。風力發電成本中固定資產投資約佔8.5%,按照中國增值稅抵扣政策,固定資產的增值稅不能抵扣;而火電廠燃料費抵扣後的增值稅最終稅率在4%~8%之間。雖然風電按8.5%減半徵收,但最終還是比火電賦稅重。

  因此,為有效引導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必須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降低稅費,給予一定的補貼。這樣才能真正鼓勵風電產業的發展。

  專業風機安裝船緊缺

  早期安裝海上風機主要是借助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但由於作業海況受到嚴格限制,施工效率低,起重船主要在海上風電場開發的初期進行一些示範項目的風機 安裝,進入大規模安裝後就很少被使用了。中國目前唯一一座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0兆瓦海上風力發電示範項目即採用「奮進」號浮吊進行風機整體吊 裝。

  伴隨著海上風力發電的迅猛發展,從2002年開始出現新建或改裝的專業化海上風機安裝船。英國MPI Offshore公司的「MPI Resolution」號(原「Mayflower Resolution」號,國內通常稱為「五月花」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為安裝海上風機而建造的船舶,不過,現有的海上風機安裝船絕大多數並非為海上風電機組的安裝而特別設計。據統計,全球目前有13艘風機安裝設備,多數仍是非自航的自升式平台或起重船。

  海上風機的功率越來越大及隨之而來的風機體積與重量的增加,對風機安裝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專業的風機安裝船,與海上風電成本相對較高、風機製造 能力有限並列成為影響海上風電發展的三大因素。由於風機安裝船嚴重短缺,風電場運營商開始謀求訂造風機安裝船。據英國可再生能源諮詢機構BVG Associates估計,到2020年,僅英國就會有6000台海上風機需要安裝,將需要30艘風機安裝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