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革了英特爾的命?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7/1MMDcyXzM2NTQ1Mg.html

過去三十年PC業最強大的硬件公司是誰?毫無疑問,英特爾。少了英特爾的X86架構CPU芯片,全世界大多數電腦都要「死機」。

但是眼下,這位PC業霸主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來自微軟公司的最新消息稱,微軟已與ARM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將在下一代操作系統產品Windows 8中採用ARM架構。

微 軟與ARM的合作引起了整個科技界的關注。一直以來,由微軟(提供操作系統軟件)和英特爾(提供電腦CPU芯片)結成的「Wintel」聯盟牢牢地掌控著 整個PC業,下游企業無不為其馬首是瞻。現在,英特爾鐵桿盟友向ARM示好,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英特爾在移動終端領域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似 乎是作為一種反擊,英特爾CEO歐德寧在9月14日舉行的秋季信息技術大會(IDF)上高調宣佈,英特爾將與谷歌結盟,新版本的Android系統將支持 英特爾X86架構,這意味著採用英特爾X86芯片的智能手機或將面世。在此之前,95%以上基於谷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採用了ARM的芯片架 構。

從PC業的「Wintel聯盟」和智能手機的「雙A架構(ARM+Android)」,到微軟與ARM交好、英特爾與谷歌結盟,IT巨頭們紛紛把目光瞄準移動互聯市場,「合縱連橫」的新一輪排列組合預示著一場革命的即將到來。

隨著智能手機越來越聰明、平板電腦效率越來越高,原本相安無事的PC巨頭和通訊公司開始正面交鋒,新興力量的崛起將顛覆傳統PC行業的邏輯,使得PC時代的芯片寡頭壟斷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一場大洗牌即將到來。

從「wintel」到「雙A」

對 日漸躍升為市場主流的智能手機來說,在基本通訊性能之外,輕薄的外形、整合各種多媒體運算功能市場要求,正在促使手機「大腦」——運算芯片不斷進化。儘管 英特爾已經積極研發和部署相關產品,但目前尚未出現採用英特爾架構的智能手機。在移動終端領域,ARM公司已經當之無愧成為新一代霸主。

「目前全球有95%的智能手機都採用了ARM架構,如果加上iPad2,平板電腦95%的份額也被ARM公司俘獲。」9月13日,ARM公司總裁Tudor Brown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正是得益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增長,這家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的芯片設計商近期財報連續飄紅,股價自去年開始節節攀升。財報顯示,ARM第二季度的營收達到1.9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7%,截至第二季度末,該公司簽訂了29份處理器授權協議。

ARM的成功並非偶然。過去30年,英特爾的「Intel inside」深入人心。全球80%以上的電腦使用英特爾設計並生產的CPU。英特爾利用

X86架構的專利授權以及不停換代的升級產品,將AMD、威盛等競爭對手一路踩在腳下。作為一家年輕的小公司,ARM與英特爾在PC市場上進行正面競爭無異於以卵擊石,因此從一開始,ARM便採取了迴避策略,將產品定位於移動終端的細分市場。

與英特爾的X86架構相比,ARM架構計算性能較弱,但是發熱更少、功耗更低,更適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類產品。因此,當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成為主流產品時,一直在此領域紮根的ARM率先獲得了更多市場機會。

「ARM生態系統」邏輯

事實上,無論從人力資源還是企業收益角度看,英特爾的規模都讓ARM相形見絀。另外,英特爾擁有的卓越製造能力和先進技術研發能力,仍然領先業界水準。不過,ARM帶來的威脅不僅在於ARM公司本身,還在於構築的龐大「ARM生態系統」。

ARM的商業模式與英特爾十分不同,它並不自己生產芯片。ARM只進行芯片設計,通過技術授權和收取版稅獲利。ARM的下游合作夥伴囊括了高通、德州儀器、英偉達、三星、博通之類世界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公司,這些公司每年生產銷售的ARM處理器多達60多億片。

成 熟的生態系統是ARM架構得以普及引用的關鍵,對英特爾來說,這正是威脅所在。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興起,高通這類通訊領域優勢芯片廠商也早已開始在 移動互聯領域佈局。高通今推出的雙核Snapdragon出現在20個品牌、60種以上的移動設備中,四核Krait芯片即將在2012年推出。

另 一芯片廠商英偉達近期推出的產品Tegra 2也是跨界成功的典型例子。英偉達是PC領域的優勢芯片廠商,主要為PC提供基於圖形處理的GPU芯片。9月10日,因為與英特爾授權產生糾紛,英偉達宣 佈退出芯片組業務,其CEO黃仁勳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公司將圍繞移動處理器和顯卡進行重組。

儘管這一業務在英偉達營收中比重甚大,但外界對此並不感到悲觀。英偉達此前推出的Tegra處理器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近期推出的Tegra 2處理器,被LG智能手機和摩托羅拉移動、優派和東芝的平板電腦改採用。

「這 是兵家必爭之地,每個人的目光都相當一致。」博通公司CEO麥格瑞格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PC時代的競速賽跑是單核、雙核、四核,如今在移動互聯網上的 芯片競速賽道上的玩家和遊戲規則都已經換過。博通公司9月13日剛以37億美元高溢價收購Netlogic公司。這項交易將使它更好地滿足集成的、端對端 的通訊和處理平台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一位熟悉半導體產業的人士認為,ARM的出現,打破了英特爾在CPU市場上的壟斷,並在移動互聯網戰 場上確立了自己的王牌軍角色。加上高通、德州儀器等通信芯片傳統巨頭,以及英偉達、Marvell等產業新貴,構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軍團。在這個軍 團當中,低功耗、通信功能成為屏蔽英特爾的兩大核心壁壘。

英特爾的反擊

針對ARM陣營的圍剿,英特爾正在進行絕地反擊,與谷歌的結盟便是最好例證。英特爾CEO歐德寧說,基於X86架構的智能手機很快就會問世。

誰革了英特爾的命?

艾 瑞諮詢認為,合作是英特爾進入移動終端市場的一次良好契機。2010年Android已經以38.9%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據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頭把交椅, 預計2015年其全球市場份額將繼續增長到43.8%。與全球市場領先的操作系統合作,將會為英特爾發力移動終端市場助一臂之力。

另外, 合作使得英特爾在PC端形成了「Intel+Windows」的組合,而在移動終端領域「Intel+Android」的嘗試,讓英特爾有可能在不同的終 端與領先的操作系統形成合作。而目前終端操作系統有互相滲透的趨勢,在未來的市場中,將會有很多企業效仿蘋果,實現不同終端使用相同操作系統的願望。因 此,英特爾將會進一步覆蓋未來的不同終端,為其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除了聯合谷歌,英特爾另一個思路就是通過「Ultrubook」新產品 推動傳統PC產業向移動互聯網轉型。「Ultrubook」是一款融合了筆記本和平板電腦功能的新型終端。按照英特爾的規劃,「Ultrubook」將搭 載第二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其輕薄特性類似蘋果Air薄本;安裝兩套系統(Windows8、Andriod或其他)。不超過1000美元的定價水平,令 其與蘋果薄本的價格不相上下。

新興的平板電腦正在吞噬筆記本電腦市場份額,而英特爾短時間內又無法推出比ARM更適合平板電腦的處理器,因此英特爾決定提前展開「Ultrabook」計劃(英特爾本來打算等22納米處理器明年發佈以後才開始推廣「Ultrabook」計劃)。

「對 英特爾來說,移動革命帶來的最大挑戰,並非產品本身而是思維模式的徹底變化。」一位不願公開姓名芯片廠商內部人士評價說,PC業一直遵循的通過提升芯片主 頻的摩爾定律不適用於移動互聯網市場,整合各種芯片技術以及軟件技術,達到性能和功耗的完美平衡才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如果英特爾繼續以PC的思路做移動終 端,結果很可能就像上網本一樣,「曇花一現很快消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2

【小敗局】維基百科的危機與困境:被「革了命」該往哪走?

http://www.iheima.com/thread-5009-1-1.html
如果你不止一次看到維基百科的募捐廣告,你就會意識到,這個數字時代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有多麼脆弱,同時又是多麼堅不可摧。
「讓人類所有的知識百川匯海」——這個夢想如啟明星一樣照耀在維基百科十三年的歷史之上,使之成為互聯網時代大規模知識協作的一個「奇蹟」。然而,在存量知識已經漸漸「顆粒歸倉」,而增量知識又因為支離破碎而無法撿拾,在時間線上隨著不斷的刷新朝生暮死,維基百科正在離成立之初的雄心壯志越來越遠。
  
維基百科的危機
  
《The decline of wikipedia》、《維基百科,前路何在?》《維基百科過時了嗎?》......自2012年以來,對於維基百科的唱衰之聲如野草般在網絡上潛滋暗長。從MIT Technology Review、《The economist》到國內的《南方週末》、果殼網,維基百科的遲暮景象被放在顯微鏡下逐一探討。而關於維基百科遭遇的危機,可以概括如下:
  
編輯隊伍萎縮:英文版編輯在過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在移動端毫無建樹:只有1%的內容通過移動端編輯。
  
官僚主義愈演愈烈:在維基中,流行的是「被管理員欺負的故事」以及「反抗管理員的故事」
  
激勵機制失去吸引力:Facebook、Twitter、Snapchat……層出不窮的移動應用正在奪去人們的時間和關注。
  
理想主義的光環總是容易遮蔽人們的眼睛,在進入互聯網編年史之前,維基百科先要被媒體的「祛魅」扒一層皮麼?
  
實際上,維基百科的危機並不起於近幾年,而是與生俱來。維基百科誕生之初的革命性自不必多說,然而其保守性也成為發展中的侷限。
  
「維基百科在2001年是完全合乎時宜的,但從那以後就開始過時了。」或許只有當局者看得最清,維基百科委員會蘇加德納欲言又止的話值得深思。
  
回顧維基時代,依然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2001年維基百科橫空出世時,熱情歡呼的人群只注意到了它身上散發出的青春荷爾蒙般的反叛氣息。人人都可以編輯的百科全書,將正襟危坐在人類知識頂端的那一群老頭子(例如大英百科編輯委員會)踢下去,發動「無組織」的組織力量,讓知識的汩汩細流通過千萬道互聯互通的光纜匯於一處,免費供任何人隨時隨地「取一瓢飲」。
  
2001年,互聯網還是一片蒼涼荒蕪的知識荒原,人類歷史上90%以上的知識游離在互聯網之外,被囚禁於封面、封底之間,散落於大地四方。那時候,剛成立兩年剛站穩腳跟的Google還來不及發佈其野心昭然的「Google 圖書計劃」;而亞馬遜還沒有從「高台跳水「的餘悸中緩過神來,為了用盈利證明自己而全力衝刺,無暇他顧;已經緩慢推進30年的古登堡計劃尚未積累1萬本數字圖書。而移動互聯網則在人們舉目眺望的地平線之外。
  
這個時候維基百科的「振臂一呼,云集響應」就不難理解了。互聯網早期的網民都被一種「拓荒者」的激情所裹挾,能夠為互聯網的知識大廈添磚加瓦,在這座「亞歷山大圖書館」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該是一件多麼激動人心的事。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們心甘情願做「知識搬運工」,人肉掃瞄儀,義務網絡編輯,當然還有「知識的仲裁者」——去偽存真——信息的過濾者。
  
然而,這群從互聯網的各個角落發起衝鋒的志願者,雖然成功地將專家學者們趕下神壇,卻在做著與他們相似的事情。
  
實際上,創始人威爾士遠沒有媒體報導的那樣渾身逆鱗,他不得不一次次扯掉外界給他披上的「戰袍」。他從來不承認維基百科是「自下而上」、無政府主義的,他延續了「條目」這種信息組織方式,他以「中立主義」為維基百科的生命線,追求言必有據——正是這些從舊時代繼承過來的傳統理念塑造了維基百科的形態。
  
而這些理念顯然會與「人人都可編輯」的理想難以兼容。
  
民主的困境
  
如果你想知道世紀初的網站長什麼樣子,看看維基百科就好了。它就像是一個「江流石不轉」的時間膠囊,自誕生到現在幾乎沒有變換容顏。正如魯迅所說的「在中國搬動一張桌子就會導致流血事件」,100萬編輯過詞條的維基人都把自己視為維基百科的「主人」。網站一絲一毫的變動都要經過曠日持久的討論和爭辯,就連威爾士本人也沒有權利拍板下決定。
  
2007年以來,為了應對維基百科的內憂外患,維基委員會做出了各種改進的努力:例如推出可視化編輯器,模仿Facebook引入「點贊」按鈕等,然而推進起來舉步維艱。
  
Quora上wikipedia標籤下有一個熱門問題:維基百科糟糕的用戶界面為何不見一點改進?
  
維基基金設計師Brandon Harris的回答是:
  
我們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不是私人公司。Facebook可以頂著用戶山呼海嘯的反對聲浪對網站「動手術「,而我們不能。(其他原因包括:薪酬無法吸引頂尖程序員,只能儘量僱傭志願者;370種語言,覆蓋全球的網絡架構牽一髮而動全身,「This is an enomous task。」)
  
2010年中文維基首頁改版時候,就曾有互聯網人士發起討論「設計的民主和獨裁問題」。
  
人人皆可編輯」之不可能
  
開放、人人平等、去中心化——這些被寫進《維基經濟學》、《眾包》,被視為維基百科「成功密碼」的理念在成立幾年之後開始黯淡失色,為了保證條目的「客觀中立」不得不被迫讓步、犧牲。
  
任何一個開放系統都難以避免混亂、錯訛、破壞者的闖入,枝蔓橫生,但是以大英百科為榜樣的維基百科卻無法容忍這些,需要在第一時間將雜草刈除乾淨,有無數雙挑剔的眼睛在拿著放大鏡緊盯這個闖進知識界的「野蠻人」,每一處差錯都會變成唱衰者手中的武器。
  
對偽造、惡作劇、造謠中傷、夾帶私貨等信息的生殺予奪造就了維基百科的權力階層——管理員小組,圍繞著對評判標準的爭論,管理層內部又不斷分化裂變,出現了「刪除主義維基人協會」及針鋒相對的「收錄主義維基人協會」,還有「不主張對條目價值做出一般性判斷,贊成刪除某些特別糟糕的條目但不代表我們屬於刪除主義的維基人協會」。
  
各個派別會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地方爭論不休,寸步不讓,維基百科著名的「編輯戰「由此得名。2006年底,關於該把養貓的人叫做貓的「主人」、「照料者」,還是「人類伴侶」,「貓」這一條目的編輯們爭執不下。三週後,他們展開的長篇討論足夠裝滿一本書。
  
權力階層除了意味著圍繞「編輯器」的爭奪戰,還意味著普通維基人的不平等和對新人的排斥。為了打擊惡意編輯行為,管理層推出了一系列編輯工具和繁瑣複雜的標準規範,還啟動了可以「一鍵刪除」可疑條目的「機器人」,初來乍到錯誤難免的新人一盆盆冷水迎面而來,辛辛苦苦編輯的條目轉眼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卻往往申辯無門。
  
有人建議維基百科應該更新它的格言:不再是「任何人都能編輯的百科全書」,而是「任何理解標準規範、善於社交、能繞開冷冰冰的半自動化駁回城牆而仍想要自願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人都能夠編輯的百科全書。」英文版維基百科的活躍編輯數量在2007年一度達到5.1萬以上的峰值,隨後由於新人青黃不接,這個數字一路下滑。到去年夏天,只剩下了3.1萬。
  
維基百科的管理員們當然不是故意要和新人過不去,他們只不過是一支無力一一排查千萬詞條只能「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糾察隊。長達5000字的編輯規範、層層設障的提交程序,以及成為很多潛在維基人面前「攔路虎「的wikitext編輯器,都不過是為了提高「搗亂者「的成本而已。
  
「人人皆可編輯」——維基百科的這塊基石已經搖搖欲墜了。
  
「中立主義」吃力不討好
  
而「中立主義」也正在成為束縛維基百科自由生長的一個囚籠。
  
如果說大英百科的「客觀中立」依靠業內專家的一致意見來實現,那麼對於維基百科來說,「當一個條目的內容趨於穩定,各方意見的爭鋒塵埃落定時,我們可以說它達到了中立狀態。」(威爾士語)
  
「我們贊同公平地表現每一個重要的觀點,且不去斷言哪一觀點是正確的。這便是在此種意義下讓一篇條目『無偏見』或『中立』的秘訣。「維基百科「中立觀點」條目給出了關於「中立」如何實現的官方說法。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許多人理想中的「擱置爭議,相安無事,共同呈現。
  
完全基於內容本身所表現的觀點,而將文字或內容『隔離』到不同位置或子章節的作法,可能導致非百科性的條目結構……更加中立的做法應該是將爭議寫入敘述性的內容中,而不是將它們提煉成單獨的章節,無視對方的存在。」
  
紛芸多歧的觀點「統一於」單一的文本中,這就是維基百科之所以叫做「百科」而不是「觀點PK台」的原因。這也是硝煙瀰漫的「編輯戰」的一根導火索——各方都想儘量把自己的「私貨」塞到正文中。
  
雖然威爾士希望各方觀點能夠通過理性溝通協商,達成共識,最後根據其在「可靠來源「中的流行程度確定各自在條目中所佔比重,但往往事與願違,凡是熱門的條目都佈滿了煙硝和彈痕。
  
陸港台三地青年共同參與的中文維基百科可謂是「編輯戰」極端化的一個縮影。「兩岸歷史和現實的複雜性讓爭論變得頻繁而瑣碎,就連一個方框都能成為戰場。中文維基要編一個中國朝代年表,但到1949年後,台灣維基人要求台灣並列在大陸旁邊,而且表格大小要一樣。大陸維基人則表示反對,認為應按兩岸實際面積大小來劃分。「解放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平型關戰役」等條目都成為一場場拉鋸戰的中心。戰火從單個條目演變為「罷免管理員」的治理危機,沸沸揚揚到讓威爾士一度動過關閉中文維基的念頭。
  
「編輯戰雙方如果長期無法形成共識,造成『封了就停,解了就打』的尷尬局面,怎麼辦?」這不僅僅是中文維基面臨的問題。
  
在大英百科時代,學界就某個詞條該怎麼寫達成共識並不是件難事。因為知識高度集中於一小撮專家學者手中,只要他們坐下來吃喫茶、談談天,各讓一步,大不了由委員會一錘定音。什麼,不滿意?等下一次修訂再說吧。而在互聯網時代,「茶杯裡的風暴」變成了「人民戰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一千條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隨著新信息的不斷湧現,「偏見守衛戰」將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天。「Filter bubble「更是會把人們困在一個個彼此隔離的「氣泡」內,讓偏見得到更多瘋狂生長的養料,讓人們只看到口味相符的信息,只需和氣味相投的人廝混在一起。
  
四平八穩、各方都不討好的「中立主義」已經隨著傳統媒體的沒落走向窮途末路,維基百科的「中立主義」理想的吸引力還能持續多久?
  
關於維基百科最著名的隱喻就是數字時代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浩瀚恢宏、一眼望去不見盡頭,維基百科的一切設計都圍繞著這個終極目標。在這裡,人人都只是搬運工和泥瓦匠,人們的名字都隱沒於這項工程的熠熠光輝中而渺小不可見。雖然維基人的數量達到了千百萬級,但這卻是一張「蟻群「一般的匿名社群,從中延伸不出來社交關係網——因為這裡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以條目為中心。
  
這就讓維基百科無法順利地轉型成為一個類似於Facebook那樣的高黏性社交網站,當互聯網「拓荒時期「的理想主義不再有鼓蕩人心的感召力,當「there isn't a lot of low-hanging fruit「,編輯門檻越來越高之後,如何激勵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
  
克萊舍基曾經在《人人時代》中對維基百科陌生人之間的協作力量不吝讚美,但是現在他不得不承認:時代變了。如今的人們更關注與維護以自我為中心的信息流,從點贊、互動中獲得持續不斷的瞬時激勵。
  
後維基時代的知識圖景
  
讓我們來看一下後維基時代的知識圖景是什麼樣子的吧。
  
1、圍繞人而產生。維基百科延續了傳統的知識生產方式,將知識從人們的生活中抽象、抽離出來,分門別類地歸置於一檔檔「文件夾」中,供人取用。在社交網絡及移動互聯時代,知識隨時隨地圍繞著人而產生,不能脫離生產者而獨立出來。「誰說的」有時候比「說什麼」更為重要。
  
2、碎片化而非結構化。知識的結構化是古登堡時代的產物,當書籍這種知識組織方式已經隨紙張一起走入故紙堆時,維基百科將所有相關內容都收納於一個個「條目」的做法也就隨之out了。(君不見維基百科的條目有越來越長的趨勢,很多條目已經長成了一本書的樣子。)碎片化信息並不代表著沒有價值,只是等待用大數據的方式聚合、整理、分析、使用,也會在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頭腦中凝聚、提煉為可供使用的「知識」。如果說過去的結構化知識是少數人為所有人調配好的「知識菜譜」,那麼,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原料烹飪出自己的「知識大餐」。
  
3、多種形式而非僅僅只是文字、圖表。維基百科的公益性決定了它注定沒有能力在條目中插入音頻、視頻、信息可視化等多媒體內容。離開了這些,它還如何能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彙集了人類所有的知識呢」?
  
4、不再追求標準答案。正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樣,知識不再是可以打開所有鎖的「萬能鑰匙」。想在一個條目中歸納出一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成為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比如對於自由主義、福利社會這些左右派火力交鋒的「焦點」,怎麼可能寫出一個讓所有人滿意的「標準答案」呢?這也難怪維基百科的自然科學條目的質量明顯高於政治、經濟等社會科學條目。
  
我們當然不是否定維基百科的價值,就像大多數人都會承認的那樣——它仍是我們所能擁有的最好的百科全書。只是「百科全書」這種沉重的形式已經無法在互聯網浪潮中繼續溯流而下了,而是慢慢沉降、觸底,不再前行。
  
在互聯網誕生至今的二十多年間,有無數url已經成了永久的「死鏈」,比特海中沉入最深處無法打撈的遺蹟,維基百科上早期的很多鏈接就指向這些「知識的黑洞」。多虧了維基百科為我們保存了2001年至今的互聯網信息檔案,互聯網知識庫增長路線圖(雖然形式萬年不變,但是每個條目的每一次編輯記錄卻都被保留了下來。)
  
我們不能肯定維基百科是否能一直存在下去,但是起碼到今天為止,維基百科已經成為網絡時代的「日用品「,互聯網底層的「基礎設施」,將「公認」的知識變成計算器上「=」鍵那樣觸手可及的東西。
  
而維基百科壯志未酬的事業則有待後來者接過大旗繼續走下去。
  
如何將散落在各個「圍牆花園」中的知識碎片歸攏起來,再圍繞人們隨時隨地的需求聚合起來,為人所用?如何避免信息隨timeline的刷新不斷被覆蓋、埋葬,消失不見的命運?如何激勵人們將個人知識分享出?如何讓「知識眾包」躍過社交時代的龍門,進化得更有效率、更有吸引力?
  
算法編織的知識圖譜
  
一前一後誕生於世紀之交,Google和維基百科曾是一對相生相促的好「基友」。Google用Pagerank算法讓互聯網上的浩瀚信息「排排站」,隨時隨地供人調遣使用;而維基則則通過「螞蟻雄兵」將互聯網的link機制運用到極致,編織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張縱橫交錯的知識網。維基百科的條目常常會出現在Google搜索結果的第一頁上,Google也是維基百科的贊助人之一。
  
但是,隨著「信息煙塵」越來越遮天蔽日,丟給用戶一大堆密密麻麻的鏈接的做法已經無法讓搜索者滿意,他們需要一個現成的答案,Siri、Facebook等競爭者的出現加深了Google的危機感。Google Konwledge Graph於2012年5月正式發佈,它會用「語義網」將用戶搜索關鍵詞這一點周圍的「知識譜圖」展現出來,使用戶一步到位地獲取想知道的所有相關知識。Konwledge graph被認為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核心——提供的是答案,而不僅僅是鏈接。在Google Konwledge Graph這張網絡上,維基百科只是數據來源之一。相比於維基百科在單一站點內人工編織的知識網絡,Knowledge Graph是一張更為恢弘壯麗的覆蓋整個互聯網的知識「全景圖」。
  
在維基百科這項「底層設施」之上,Google正在做超越維基百科的事情。維基百科是面向所有人的百科,而Google Knowledge Graph則會在每個人面前展現出獨一無二的知識圖譜。
  
然而,互聯網上正在誕生一個個將Google爬蟲拒之門外的「圍牆花園」,Facebook就是最大的一個。不僅如此,Facebook還正在通過把「like」、「send」按鈕安插到互聯網各個角落的做法,試圖顛覆Pagerank的遊戲規則,從而動搖Google帝國的根基。
  
正如我們在前文提到的,後維基時代,知識圍繞著人而產生,Facebook的「like」、「send」按鈕就是人們對網頁、人、地點、事物的一次次投票(當然,好友的投票會有更高的權重),直接決定了知識的重要程度和與用戶關係的遠近,、這比Pagerank把網頁按照鏈接數量的多少排序這種「冷冰冰」的做法User frendly多了。
  
扎克伯格把2013年初推出的Graph search稱之為「第一個巨大的產品」,雖然他聲稱該產品並非劍指Google,但明眼人一看便知Graph search絕不甘心只做一個Facebook站內的社交搜索,而是要用社交關係鏈重新構建互聯網的知識圖譜,為信息增加「人」的維度。Facebook在自己10億用戶的「地盤」上可以自己說了算,但是開放平台覆蓋的範圍顯然還難以企及Google爬蟲掃過的土地。扎克伯格深知「萬里長征才走了第一步」,5月6日在接受《連線》採訪時,他說「Graph Search還處在初期階段,甚至都還沒推出移動版,而大多數用戶都會通過移動端使用我們的產品。」
  
「在Facebook網站上發佈的帖子中,有5%到10%是人們向其好友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如『這段旅程中下一步我該去哪兒』或者『誰該做我樂隊的鼓手』,諸如此類。而在傳統的搜索引擎中,你是不會問這樣的問題的,但存在於我們的體系中的知識很可能將給你帶來指路明燈。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能改變人們對社交網絡的看法,也就是社交網絡不僅僅是與通信有關而已,還能帶來知識和解答問題。」在扎克伯格眼裡,Facebook顯然不只有自拍照片、流言八卦而已,它也將成為社交網絡一代的知識來源。
  
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那裡,網頁靠邊,應用當道;在那裡,圖片、視頻、位置、健康狀況等個人化的信息每時每刻都在被創造出來,分散於數十萬個封閉的應用中,令Google等搜索引擎難以染指。而Facebook的send、like按鈕則可以輕而易舉地接入應用之中,從而共享其中的海量數據。(至於Google+,Facebook的Party都已經開始了,誰還想挪地兒呢?)
  
無論是Google還是Facebook,關心的顯然都不是「人類知識向何處去」,而是如何推送出更精準直達的廣告。正如有些人哀嘆的「我們這一代最聰明的人竟然都在思考著怎樣讓人們去大量地點擊廣告」,似乎與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們有雲泥之別,但是Google、Facebook卻在無心之中繼續著維基百科未競的事業,而且走的更遠。
  
後維基時代」的知識協作
  
然而,短時期內,Google、Facebook算法所依靠的語義網還無法像維基志願者一樣在不同的信息之間建立準確的鏈接,也就是說,人類在分類、歸納、聯繫等方面複雜幽微的思維能力機器還只學會了皮毛而已。碎片化的知識已經在如雪崩一般轟炸而來,我們手中卻還沒有可以馴服它們的武器,只能不斷提高大腦這個「信息處理器」的運轉速度,連和菜頭這樣的「資深網蟲」都感到「力倦神疲」,落荒而逃了。
  
從博客時代開始,各家社交網絡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以「時間線」倒序、實時更新的信息組織方式,讓信息如過眼煙云般前赴後繼,除了滿足即時的消費需求,很難沉底下來。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因為「時間線」不需要人工的干預,不需要複雜的算法而已。
  
很顯然,在後維基時代,我們仍然需要人工的知識協作,只不過再也不會出現一個像維基百科那樣聚集千萬志願者的超大平台了。
  
Quora這樣問答網站就是為那些Google不到結果、在維基百科上查詢不到的問題的問題尋找答案。這裡就像是一個知識市集,各行各業的人交換著經驗、知識和看法。一個問題就是一群知識的集合,答案按照得票多少而非時間先後呈現。在暖暖的燈光下,流傳著勵志故事、公司內幕、行業觀察、親身科普……這裡沒有標準答案,有的是圍繞某個問題的智力風暴,呈現的是一件事情的多個面向而不是「標準照」。
  
在問題之外,Quora也在嘗試著用「領域」、「話題」、tag的方式將分散在各個問題中的知識組織起來。與此同時,因為回答問題而成為某一領域專家的用戶也會成為一個個知識的「節點」,一本本「活的」行業百科。有人曾經吐槽維基百科「最熱情,最能耗,最有時間的用戶貢獻/維護了最多的詞條,而不是最有專業知識的。」與此相比,問答網站上的專家則要貨真價實的多,絕不僅僅是精力旺盛的「搬運工」,比如關於量子力學的問題會有大學物理教授來回答,而關於Google的問題則會有內部員工來「爆料」,這些非標準化的知識是維基百科所無法提供的。
  
與維基百科相比,問答網站的社交屬性更強,每一個認真的回答都會收穫一個個「贊同」,增加回答者的聲望,從而產生比「理想主義」更為有效的激勵作用。用戶之間的互動交流不僅有助於問題持續深入的討論,形成的社區氛圍也會讓更多志趣相投的人留下來。
  
曾經一手創立了Blogger、Twitter的Evan Williams希望借Medium打破「時間線」一統天下的局面,它更像是《赫芬頓郵報》和Blogger的進化版,用主題為核心的內容組織方式來聚合內容、用用戶投票的眾包形式進一步精選內容、用精美的網站模版來加強頁面的結構化。
  
Medium就像是對這個社交為王、碎片紛飛的時代殺出的一記「回馬槍」,一次反動逆。這裡甚至不鼓勵讀者評論,讀者有話想說可以在作者的文章中添加批註——Medium的協作性正是體現在這裡。《喬布斯傳》的作者艾薩克森 艾薩克森已經在上面寫作一本關於60年代計算機文化的書,他希望借眾人之力使這本書更為豐富、準確。
  
而最近低調上線的寫作者社區「十五言」——這個Medium的「像素級」山寨者則有著更為ambitious的願景。
  
果殼網的創始人姬十三在《用十五言完成系統知識的眾包》的文章中中寫道:「前幾年曾想過做一個產品,用眾包來完成知識地圖的系統化整理。各種原因擱淺了。維基百科當然也可以完成類似工作,但維基淡化個人品牌和風格,整體注重嚴謹卻可讀性不強。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夥人,甚至是一夥沒有協作經驗的人,在優秀的產品機制組織下,快速完成一定份量的內容,既能讓讀者對這個領域的知識有全貌瞭解(系統化整理),又有一定可讀性,相當於一起出一本書。」
  
不過,從代碼原封不動照抄Medium這點來看,姬十三可能只是說說而已,並不打算當真。

文章來源:鈦媒體
作者:Lonelis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649

看騰訊來電、微博有信、阿里釘釘如何聯手革了運營商的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7/152398.shtml

2015年10月15日 新浪微博放出重磅消息,收購網絡電話應用有信,叫板運營商,企圖與運營商爭奪千億市場。早期,騰訊微信電話本率先打破了免費網絡電話的局面,利用運營商4G的高速網絡實現了用戶之間流暢通話的效果,從而各大巨頭以及創業公司都開始做起了“免費電話”的“生意”。

其中最為突出的當然是騰訊以及阿里巴巴,在微信電話本“失敗後”,騰訊繼續發布了面對用戶的“來電”免費電話App。而阿里巴巴為企業級市場研發的“釘釘”也開始補貼發力。現在又多了新浪微博,來分一杯羹。

巨頭組團死磕運營商?- 意圖明顯

早前運營商意圖要對微信進行收費,騰訊一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最終因為三大運營商聲音不一致,導致現在的結果是:聯通最先與微信聯盟,推出微信沃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最終均不得不接受微信不可阻擋的現實,甚至已經開始與微信合作。而現在新浪微博收購有信,無疑給這個暗潮洶湧的市場,更添一爐旺火。

騰訊借助微信的社交屬性,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商業入口。手機QQ與微信的組合基本上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而微信電話本、來電則是解決“實時通話”的應用,將用戶的強關系與弱關系牢牢地抓住。未來往大了說,微信就成為了新一代通信運營商。傳統運營商則徹徹底底變為管道,成為“流量運營商”,而不是“通信運營商”。很多人說,對於騰訊而言,現在差的只是一張運營商牌照。

巨頭涉足語音通信 企圖不小

微信替代了短信,用了三年的時間,互聯網電話代替傳統電話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如果“來電”再次為騰訊創造奇跡。那麽,騰訊 免費電話(基礎通訊服務)+微信(社交服務),將會壟斷整個通訊行業。

再看來一下“釘釘”,眾所周知阿里巴巴需要在社交領域打造一款核心產品,圈住用戶,並讓用戶停留在上面,以此完善自己的生態,企業辦公這一場景正是阿里選擇的切入點,以後的C端會出現另一個“微信”,亦有可能。

新浪微博收購有信,下一步的戰略就是開通微博網友的語音通話。針對幾億微博用戶開通語音通話,不難看出新浪為抓住用戶所圖甚大。

抓住用戶,等於抓住了未來互聯網下一個路口。而語音通信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必經之路。勢必這個入口的爭奪,異常慘烈。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等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服務商涉已經足其中,他們通過OTT業務進一步擴大自身領地,這時必然會蠶食運營商的市場份額。

蠶食市場份額 運營商很受傷

運營商的核心收入只有兩個:語音和流量業務。但語音收入同樣在遭遇滑鐵盧。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14年,全球各地的網絡運營商的語音和短信流量收入減少140億美元。現下,巨頭紛紛下場,開拓語音通話業務,運營商很受傷。

騰訊“來電”APP,為了避免走微信電話本的老路。它的推廣並沒有大張旗鼓,僅僅只是在QQ用戶中推行。即使如此,幾億的QQ用戶,也是個極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在上線短短的三個月中就獲取千萬的用戶,“來電”暗度陳倉式的推廣,只是為了預防運營商的狙擊。從用戶目前地增長情況來看,騰訊在快速地蠶食運營商份額。

與微信電話本相比,“來電”和“有信”對於運營商的沖擊更大。因為微信電話本是純網絡的,並沒有給運營商帶來實質性打擊,而且必須雙方都安裝微信電話本才可以使用。而來電,則完全處於自由撥打狀態。用戶想撥打誰都可以,不需要2者都安裝。加上,來電是通話默認回撥。即用戶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亦可以通話,這樣就回避了運營商。在回撥的過程中,顯示的號碼就是用戶的本機號。有信也是采取回撥的通話模式,而被微博收購之後,用戶量將得到快速發展。不管來電亦或是有信,都可以不通過網絡長時間通話,並且通話質量良好。假使語音通話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廣,且這樣的通話方式又可以避開運營商。那麽即使運營商把語音包業務,轉向數據套餐的形式,運營商的飯碗似乎依舊不保

因此,中國運營商在未來面臨來自互聯網巨頭的巨大沖擊。以騰訊“來電”、阿里巴巴的“釘釘”為代表的App將會在2016年快速崛起,依舊靠免費+服務的形式進行“壟斷”,與運營商的關系也越加微妙。而新浪微博則針對幾億用戶,開通語音通訊。巨頭之相互競爭,大量的通過服務獲取用戶,但背後卻和運營商的業務發生了巨大的沖突,但語音通話這一藍海,在巨頭不斷插足下必定血流成河,加劇行業變革。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為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38

馬雲和柳傳誌隔空對話,是誰革了傳統商業的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4/159223.shtml

馬雲和柳傳誌隔空對話,是誰革了傳統商業的命?
創業家 創業家

馬雲和柳傳誌隔空對話,是誰革了傳統商業的命?

互聯網沖擊了各行各業?馬雲說,電子商務都將被淘汰。

今天,作為新老兩代中國創業家的代表人物,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聯想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誌分別在浙江杭州、四川綿陽發表了主題演講,頗有點隔空對話的感覺。

他們在演講中都講到互聯網、新技術和傳統企業、行業的關系,提到創業家如何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挑戰,尤其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挑戰。

柳傳誌的經驗是通過建立品牌和實行不相關多元化對沖急劇變化的高科技產業的風險,而馬雲的經驗是通過大膽地想像和創造未來,成為未來的一部分來適應風險。

柳傳誌更多勸誡中國的企業家要擁抱互聯網,把握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等技術趨勢,否則將受到新技術新經濟的沖擊,守勢明顯。

有人抱怨,“互聯網沖擊了各行各業”,“電子商務打擊、摧毀了傳統商業”,馬雲大聲回擊,“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傳統的商業”。他甚至還說,電子商務將被淘汰,勸告大家勇敢擁抱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新資源,他說,未來不可怕,對未來的無知才可怕。

好了,下面大家來仔細品味這兩位企業界大佬的觀點吧。

以下為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誌10月13日在億邦動力承辦的四川2016年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的演講內容,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有刪減:

640

我以前參加過各種論壇,已經連續幾年了,一個主題都是“怎麽應對不確定性”。因為當前企業為難的地方確實是環境的不確定性太大,這里面首先是國內的“政經”環境,“政”是政策,“經”是經濟變化,比如說貨幣政策、股市狀況、匯率狀況等,都對我們的企業有影響,很多很難預測,甚至都不可預測。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很多年前,我們做一個加工型企業,好好做就是了。(現在)當匯率不斷變化的時候,(你)立刻就會感到壓力。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現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非常大。我相信美國大選,英國脫歐,還有難民問題……都會給世界格局帶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不可回避。

最近這兩年,我覺得對於我們所有的企業,對行業影響最大的應該講是科技創新和業務模式的創新。

一個企業如何去應對不確定性,去擁抱變化,把這些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能夠變成機遇,我想(這是)從創業企業家到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家,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下面,我想通過聯想發展的幾個關鍵節點,說明過去在跌跌撞撞之中,我們是怎麽樣應對這些挑戰的。

自建品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聯想是1984年成立的。我們有了一款自己的產品叫做聯想式漢字系統,當時的電腦是沒有漢字的,插上漢字系統之後電腦就有了漢字。我們憑這個漢字系統,用它作武器開始做代理,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資金,同時更懂得了怎麽去辦企業。

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完全是計劃經濟體制,完全不懂得什麽叫做企業,做代理的過程中,我們向外國企業學習到了很多做企業的基本知識。代理越做越大之後,我們下定決心要做出自己品牌的電腦,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如果在當時我們的代理繼續往大的做,可能會賺很多的錢,但是到了九幾年之後,這個企業就會滅亡。當時我們的決心和突破,今天看來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突破的時候是非常困難的。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們想生產自己品牌的電腦,國家的有關部門不給我們批文。原因非常簡單,國家已經花了很多美元,建立了幾十條PC機生產線,都做得不好,憑什麽你們就可以做得好,要給你們許可證?

當時生產電腦是要有許可證的,就這一關就把我們卡住了。我們采用的方法是,因為(聯想)是科學院的企業,拿到了幾張到香港多次往返的通行證,我們繞道香港做了一個生產小作坊。香港是不要許可證的,有了這個作坊,我們生產電腦的主機板,拿到拉斯維加斯電腦展覽會上展覽。

有關部門在整個展覽會的諾大展廳中,發現一個小的“攤位”在說中國話,而且是道地的北京話,後來發現是一家香港的公司,再具體了解,那時候我們已經一年可以賣兩三千塊板了。他們非常高興,就這樣我們拿到了生產批文。

我們做代理賺了很多錢,要樹自己的牌子。當時我們代理的電腦叫AST,在當時中國是最大的電腦品牌,比IBM還要大,但它在美國其實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如果我們打自己品牌的話,AST公司還肯不肯讓我們繼續做它的代理,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也怕一腳踩空,自己的電腦品牌做不起來,代理人家又不讓做。經過很多次的研究,(以及使用)一些談判方法和技巧等,最後我們繼續做它們的代理,同時有了自己的品牌。

1994年前後,我國知道了電腦系統、信息化系統對中國各行各業建設多麽重要,因此就把進口批文取消了,電腦進口關稅大大降低,國外電腦大批進入中國。好處是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建設一夜之間蓬勃發展起來,但對於電腦行業而言,肯定是打擊。

中國的領頭羊老大哥長城,1993年一年就被沖垮,長城品牌之後就沒有了。當時聯想品牌可以堅持下來繼續發展,在2000年的時候做到中國第一品牌,而且遙遙領先於其他的外國公司,其實中間肯定是經過了非常多的努力。

2000年正好是聯想集團電腦(業務)在中國發展很順利,(在)跟外國企業競爭中遙遙領先。這個時候,我個人有一個想法,從(19)84年我從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出來辦聯想的時候,當時的電腦行業的第一名IBM大概是500多億美元的營業額,二三四五六七名,加起來都不如它多。但到了2000年的時候,只有第一名還存在,HP惠普當時已經是第三第四名,其他的都不存在了,原因就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變化太快。高科技企業風險確實很大,要做領跑人,就得有人跟著你跑,如果幾個人同時領跑,你後面是空的,你的企業就會消亡。

不相關多元化應對高科技風險

聯想集團2000年的時候固然是中國(PC)第一,由於我們起家的時候是20萬元人民幣,資金積累非常少,要想用微薄的資金能力去攻克核心技術,或者在世界上領跑,當時我覺得是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讓企業活得長,然後該發力的地方敢於一無反顧地沖擊,我還是想走企業多元化的道路。

1998年的時候,我有一次機會到美國GE公司參加了兩個禮拜的培訓。在那次培訓中,我認識到,其實當時在美國商學院的課程都講的是要專註再專註,實際上我研究他們為什麽要專註呢?在什麽情況下多元化是可能的?我決心幹脆就做非相關多元化,我們就把聯想分成了兩個,一個是專做自有品牌的,這塊由楊元慶領導,把代理業務分出一塊,郭為領導。

我就由第一線退到了後面,和另外一個年輕的同事朱立南開始嘗試新業務。新業務就是VC。為什麽做風險投資?因為我覺得我們是一家科技企業,從小到大的過程有哪些艱難,需要什麽樣的幫助,我們都了解。再加上當時聯想上市之後手里面已經有一些錢了,於是拿3500萬美元辦了一個風投公司。辦下來之後摔了很多跟頭,總結了很多經驗,逐步站穩了腳跟。2003年的時候,(我們)辦了一家很大的股權投資公司叫做弘毅。現在,這兩家公司加起來(管理)大概有1200億左右人民幣的資金。這個資金不是聯想的,聯想只是其中15%資金的持有者。這些年做了大概有七八期(基金)了,目前也到了收獲期。

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的母公司,我們占到30%多的股份。除此之外,我們在其他領域逐漸地建立新的支柱。這種做法很大的好處是,就可以使得聯想集團敢於去拼,敢於去搏,我們作為股東就敢於大力支持。

比如說2005年並購IBM PC業務的時候,股東們投票,到底我們並購還是不並購?幾乎所有的股東全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股東之中有不少是企業的員工代表,我們主要收入、吃飯都是靠的這部分業務,如果這個企業沒了,收入就會受到大的影響。大股東科學院就聽我的看法。我們進行了詳細調查,對風險在哪里有了清楚的認識之後,決定支持楊元慶一搏,其中有一個原因是,當時(聯想的)風險投資公司已經做到了一定的程度,萬一不行的話,聯想的名譽會受到很大的損傷,但給這些員工股東的分紅應該不會受太大影響。

傳統行業如何利用好互聯網?

在傳統行業里面怎麽更好地利用好互聯網。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業務層面,互聯網能起的作用非常明顯,比如說像供應鏈,品牌宣傳。(一個)在管理層面,有了互聯網之後,管理架構可以進行調整,企業文化可以進行調整。比如現在,有的企業開始了實行層級合夥人的管理體制,我覺得其實這是有了互聯網之後才能做到的。這個企業必須要有主人,這個主人完全是上面的也不夠,怎麽能夠讓企業的骨幹員工能成為(企業)真正的主人,再讓他負責任。這種管理方式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

有了互聯網之後,可以把不太相關的業務可以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互聯支持的生態,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對於聯想來說,我們投資了幾百家公司,這些公司即使退出之後我們依然和它們保持很好的聯系,怎麽能夠形成一個矩陣,一個有利的生態系統,也是互聯網對我們的啟發。

用投資布局未來

聯想這樣的公司一定要註意一個問題,就是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

中國或世界的前兩千年,科技對人類的影響力幾乎是平的。有了蒸汽機和電之後曲線開始發生變化,有了PC機,信息化開始之後,整個曲線用拋物線的形式往上走。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聯系到一起的時候,世界會是什麽樣的?很難想象。人的腦電波可以直接控制機器人,這對軍事和生產上的影響是無法言說的,這些東西都會在在座的年輕朋友那里看得見。

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如何布局也是問題。聯想專門又設立了一個天使投資基金,拿了16個億去投這些高科技領域的企業,不僅是中國的,還有外國的。同時我們辦了一個“聯想之星”培訓班,一年有12次培訓,從中挑選最好的高科技企業進行培育。當認為是好的種子和苗子的時候,聯想的財務投資、戰略投資將不遺余力地跟上,把它做好,這是我們目前的戰略計劃。

中國明顯有互聯網的領先優勢,除了美國之外,歐洲等等跟中國差的還是非常遠。另外還有資金的優勢,很多東西在國外覺得很貴,一直沒有人動,但實際上在中國企業家眼里,其實是值得買的。中國的企業家有奮進向上的精神。有了這些東西,就可以實行市場、技術、產品、人才、資金的優勢互補。

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大家都有共識,認為發展得過快之後,影響了生態的平衡,影響了環境。但當我們有經濟實力之後,是不是可以從國外的資源中找東西來彌補我們今天環境的缺失呢?我覺得是可以的。

當我們進入到農業的時候有一個發現,在中國的土地上,有機質占的比例大概是0.2%左右。褚時健培養柑橘的土地經過多年的努力,我記得他講,測出來大概是6%到7%左右。而我們在智利買的幾個大公司,這些公司最差的一塊地有機質是12%,好的地方達到20%。怎麽利用國外的資源,使中國的土地能夠有一定的休息?其實國外的技術和中國的市場和中國的生產能力能夠結合,而且它們迫不及待地願意和中國結合,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家的機會。

以下內容為馬雲10月13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的演講,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640

“你對未來的不把握,沖擊了你的商業”

1995年我剛開始互聯網創業的時候,全世界互聯網的用戶可能不到五萬人,全世界的互聯網從業者不到五萬人。但是今天到雲棲大會參加會議的人已經接近五萬人。這21年來的變化,令全世界震撼,特別是今天全世界用互聯網的人口已經超過了20億。

十幾年以前,有一次我跟朋友在西湖邊上聊天。我說將來會有一個新的世界誕生,這個世界會被人稱之為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會有一個新的大陸,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會在網絡上發生關聯。

今天,我們真正誕生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經濟體,一個超過了20億人的強大的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基礎。

我覺得這給每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空間。三次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體力,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距離,這次技術革命將會釋放人的大腦。

每次技術革命大概都花了50年時間。前20年基本上是純技術公司的競爭、發展,而未來的30年,基本上是技術的應用。技術會應用到方方面面,社會各行各業。

最近一直有人問我,互聯網公司有邊界嗎?阿里巴巴似乎無處不在,騰訊似乎也無處不在,Facebook也一樣,你們這些互聯網公司有沒有邊界?

我說: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一百多年以前,你不能說這個行業可以用電,那個行業不能用電,電是沒有邊界的。互聯網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未來。

有人講,互聯網經濟或者電子商務是一個虛擬經濟。我不認為它是虛擬經濟,它是一個未來的經濟。很多人都在說,“互聯網在沖擊各行各業”,“電子商務打擊、摧毀或者沖擊了傳統商業”。

我認為,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傳統的商業,更沒有打擊傳統商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於互聯網。我們抓住了互聯網的技術,在上面創造出一個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那就是電子商務。

真正沖擊各行各業、沖擊就業、沖擊傳統思想、沖擊傳統行業的,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對未來的無知、是對未來的不擁抱。

所以,我並不覺得我們今天在座的每個人要擔心什麽。真正擔心的,是我們對昨天的依賴。世界的變化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未來的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

我想提醒大家,我們國家從政府到企業到各行各業,都沒有意識到這場技術革命對人類會帶來多大的沖擊。很多我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我們昨天做的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我們認為是最佳的就業機會的事情,都會被顛覆和改變。

人類將會失去很多的就業機會,人類也會誕生很多新的就業機會。

其實,第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結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次的技術革命是人類思想的解放,這次技術革命是人類智慧的開發。(結果)會誕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嗎?如果人類沒有共同的目標,那麽人類將會自己開始發動戰爭。

這次技術革命,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貧窮的問題,應該解決的問題是疾病的問題,應該解決的是環境和持續發展的問題。我想告訴大家,這次技術革命,未來三十年,每個人都有機會。

前天我在泰國參加了ACD領導人會議,亞洲34個國家和地區的元首在那。我呼籲各國要為未來的30年制定獨特的政策。其實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加上前幾天我在泰國聽說泰國的National plan跟4.0一樣,現在每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年輕人,在為自己的未來創新。未來世界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年輕人的競爭,在未來這20億人口的世界將會越來越大。

我們要為這個世界註入創新的基因,只有為世界註入創新的DNA,我們才有未來。

所以我想提醒大家,未來的三十年是每個人的機會,各國政府都必須為未來三十年制定自己創新未來發展的政策,為自己國家的年輕人制定政策。所以我呼籲各國為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制定獨特的政策,為三十個人以下的小企業制定獨特的政策。

過去幾十年,各國政府的政策都是為大企業制定的,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為小企業制定政策,那麽我相信世界將會更加美好,各國小企業,我相信機會也越來越多,以前創業你可能要錢,你可能要資源,你可能要各種各樣的關系。

未來,只要利用技術、數據和創新,人人將會有機會。以前的大企業,目的是為獲得更多的利潤,獲得更多的資源。未來的大企業,如果你想要做得更好,你必須擔當社會的責任,你必須為無數的人創造基礎設施,提供資源。

很多大企業這幾年講得最多的是生態資源,我聽見的生態資源是大家希望利用生態資源,把自己做得越來越強大。而我認為,未來的大企業必須是做一個生態環境,幫助這個生態的人活得越好。只有生態越好,大企業才會活得越好。所以大企業要為自己的生態擔當責任,真正去幫助生態里的其它企業活得更好。

不是技術沖擊了你,而是傳統思想、保守思想、昨天的觀念沖擊了你,不是電子商務沖擊了傳統商業,而是你對未來的不把握,沖擊了你的商業。

未來將出現五大趨勢,“電子商務”一詞將被淘汰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企業,其實阿里巴巴的業務里,最傳統的一塊業務被稱之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這個字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其實我們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一說,因為電子商務只是一個連接河岸兩端的擺渡的船。我們認為,未來有五個新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影響到世界,影響到我們未來的所有人。

為什麽電子商務是一個傳統的概念?純電子商務將會成為一個傳統的概念?二十多年以前,我們開始做互聯網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做淘寶、天貓、支付寶,我們到2003年才意識到未來的商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2004年我們才意識到也許我們這麽做下去,金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所以2003年、2004年,其實我在全中國做過至少不亞於200場的演講,跟無數的企業交流未來新的商業模式、新的電子商務將會改變很多商業的形態。我相信那時候絕大部分企業並不把它當一回事情。

但是今天電子商務發展起來了,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

物流公司的本質不僅僅是要做得誰比誰做得更快,而物流的本質是真正消滅庫存,讓庫存管理得更好,讓企業庫存降到零,只有這個目的,才能真正達到所有的物流真正的本質。

我相信第一個新稱之為新零售。現代都市里面,很多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或者互聯網巨大的沖擊,我個人覺得是他們沒有把握未來的技術,沒有看未來,只看到昨天,如何適應這個新的技術,如何和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如何和現代物流進行合作,如何利用好大數據。

必須打造新零售,原來的房地產模式為主的零售行業一定會受到沖擊,今天不沖擊,你活得時間也不會太長,新零售的誕生,對純線下也會帶來沖擊,我們提出第一個新零售。

第二個新制造。過去二三十年,制造講究規模化、標準化,未來三十年制造講究智慧化、個性化和定制化,如果不從個性化和定制化著手,任何制造行業一定會被摧毀。

所以從零售以後開始的第二次巨大的技術革命,那就是IOT的革命,就是所謂人工智能、智慧機器。未來的機器吃的不是電,未來的機器用的是數據,所以希望大家高度重視,所有的制造行業,由於零售行業發生變化,原來的B2C的制造模式將會徹底走向C2B的改造,也就是說按需定制。

我們今天講的供給側的改革,就是改革自己、適應市場,改革自己、適應消費者。所以希望大家千萬註意IOT的變革,未來的新制造的誕生,對我們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原來以規模化和標準化制造的一些行業的方方面面的沖擊,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

另外我們提出第三個變革,稱之為新金融的變革,新金融的誕生也會加快整個社會的變革。過去的金融,兩百年來支持了工業經濟的發展。過去兩百年是二八理論,只要支持20%的大企業就能拉動世界80%的發展。但是未來新金融必須去支持八二理論。

如何支持那些80%的中小企業、個性化企業、年輕人、消費者,以前的金融是想解決80%那些中小企業、那些創新創業者、那些消費者,但是它的IT基礎設施,原來的設計思考沒辦法完成。

誕生互聯網金融以後,互聯網金融希望解決的是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支持那些80%昨天沒有被支持到的人,所以今天新金融的誕生勢必對昨天的金融機構有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但是這個機會也是大家的。我希望能夠看到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誕生,

能夠創造出真正的信用體系,基於數據的信用體系才能夠讓全世界產生真正的普惠金融,讓每一個人,只要你用到錢,你想要錢,都能得到錢,你得到的是足夠的錢,而不是很多的錢,也不是永遠得不到的錢。

所以新金融的誕生,會給各位所有創業者、年輕人、小企業帶來無比的福祉,我相信未來的十年內,一定能看到巨大的發展,這也是螞蟻金服所擔當的責任,我們希望讓信用變成財富,我們希望讓每一個人能夠獲得金融的支持,真正出現公平、透明、開放的普惠金融體系。

另外還有一個叫新技術的誕生,出現了移動互聯網以後,也許原來以PC為主的芯片將會是移動芯片,操作系統是移動的操作系統,原來的機器制造將會變成人工智能,原來機器吃的是電,未來機器吃的是數據。未來層出不窮基於互聯網、基於大數據技術的誕生,這又為人類創造了無數的想象和空間。

還有就是新資源,過去的發展是基於石油和煤,未來的技術發展基於新能源,那就是數據,按照王堅博士講數據是人類第一次自己創造了能源、創造了資源,衣服人家穿過,你穿就會不值錢,數據是人家用過,你用會更值錢,你用過以後出去更值錢,是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所以我希望大家記住,這五個新將會沖擊很多行業。今天我們先提了,不要二十年以後說你們又破壞了我們,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沖擊和影響,把握則勝,我不希望把它變成危言聳聽的警示,而是當作改變自己的機遇,從現在開始。

政府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希望未來政府招商,以前傳統的五通一平將會變成新的五通一平,你是否通新零售,您是否通新制造,您是否通新金融,您是否通新技術,您是否通新能源。一平,就是你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公平創業的環境和競爭的環境。

如果是新的五通一平,傳統的五通一平是靠稅收政策、土地政策,我相信這樣並不公平。未來的變革遠超我們的想象,過去基本上是以知識驅動了科技革命,我想未來的趨勢,不僅僅知識的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數據驅動。

未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未來的無知

請大家記住,過去一百年,高科技的發展,技術的發展,人類眼睛是向外看的,因此我們到了月亮,我們看到了火星,我們永遠在希望知道自己要什麽。但是未來的三十年,我們是智慧驅動,智慧驅動是內向驅動,向內看。只有人類學會向內看,人類才明白什麽是我不要的東西。

過去的一百年,人類知道這是我要的,未來的一百年,我們必須學會什麽是我不要的東西,所以在座的創業者,只有知道自己什麽是不要的,你才懂得什麽是你必須要堅持的東西。

我希望大家把握住未來整個世界的趨勢,從知識驅動走向智慧驅動,從原來的規模驅動和標準化驅動,走向靈活和定制為驅動,大學教育也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知道一點,過去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來,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的二十年和三十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我們人類創造了機器,使機器比人力氣大。

我們幾乎沒有挑戰,我們人類創造了火車和飛機,大家都知道人比不過火車和飛機,速度誰快,距離誰遙遠。今天人類創造了計算機,  計算機一定比人更聰明,因為計算機不會累,沒有情緒,不會發脾氣,對它來講,它永遠只要加了數據以後,它會越來越聰明,但是計算機不可能統治人類。

過去的機器是人類的工具,未來的機器是人類的合作夥伴,我們學會和機器進行工作,我們要明白機器不可能有智慧,機器不可能有使命,機器也做不到價值觀,也不可能有很好的這套文化體系。

所以希望大家把握住這個未來,世界的變化遠遠超過大家的想象,這個想象就是我們要求的是大學必須改造原來的教育體系,原來的大學只傳授,我說“教、育、學、習”是不一樣的概念,教是傳授知識,育是傳授文化,學的是知識,習的是智慧。

我希望未來大學多關註的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如果純是用知識的話,我相信我們未來的大學生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大,因為二十一世紀以後,核心詞是創新,是想象力、是變革。未來的機器比你聰明的時候,不要沮喪,我們比機器更厲害的是我們對文化的把握,對願景的思考,我們對想象力這一方面是人類巨大的機會所在。

未來並不可怕,只要你去把握,恐懼來自於對未來的無知,前幾天有人跟我講,蠻有意思的一個話題,說霍金講人類千萬不要跟外星來的人進行溝通,因為這是很可怕,一旦進來以後會怎麽樣,大家覺得如果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大數據這麽可怕,我們是否要把握它,是否拒絕,不要跟它溝通?因為它的沖擊實在太大。

我自己覺得,外星文明,首先我認為,沒有“外星人這”一說法,如果有外星人,是把人類看得太偉大了。只有“外星文明”可能存在。它跟人長得並不一樣。外星文明,你一無所知,它了解你,你不了解它,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也許存在這樣的道理。

但是對於未來,互聯網帶動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人類是可以獲得,因為互聯網文明不是從外星來的,它是人類文明自己誕生的成果,是人類科技發展,只要去把握它、學習它,誰都不可能被淘汰,誰去抵觸未來,誰不把握未來,誰不改變自己的今天,誰一定會被歷史所淘汰。

謝謝各位,祝未來三十年,我們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小企業把握機會,創造未來,當然年紀大的人,能夠享受未來!

電子商務 馬雲 柳傳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70

一個十年門戶老編的哀嘆:被今日頭條革了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29/165429.shtml

一個十年門戶老編的哀嘆:被今日頭條革了命
創業家 創業家

一個十年門戶老編的哀嘆:被今日頭條革了命

以前是我們操控機器,現在變成機器操控我們了。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文 | 朱丹 嶽麗麗

上月,有外媒爆出今日頭條欲尋求20億美元融資的新聞,融資後估值將超過200億美元。對這家成立僅五年的公司而言,眼下正是它最好的光景。

那些曾將頭條視為競爭對手的門戶網站,卻不得不面臨一個殘酷事實:融資後,頭條將進一步蠶食市場份額,產業鏈條上的所有角色都正在被這家年輕的公司肢解,顛覆。

近日,創業家&i黑馬與一位有十年從業經驗的門戶老編聊了聊,我們權且稱其為“X”女士。浪潮之下,個體遭遇顯得渺小又無奈,親歷行業巨變後的她得出了一個悲觀結論:傳統門戶已不複存在,它們已被今日頭條打敗,這是人們不想承認,卻已無法改變的事實。

以下為“X”女士的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算起來,我進入網易已經十來年了。

早在1997年就有三大門戶(創業家&i黑馬註:新浪、搜狐、網易)的說法了,那時信息比較匱乏,起步最早的幾家自然形成了品牌,成了信息的節點,騰訊和鳳凰網算是後起之秀。

當年,網易門戶有兩個核心亮點:

一、網易郵箱可以為網易門戶導流,很多用戶在登郵箱的時候,會順便瀏覽網易;

二、2005年李學淩擔任總編輯時,建立了網易跟帖。現在看來這項創新也是相當成功的,具備文化特點和產品屬性,至今仍是網易新聞的核心。

唐巖接棒網易總編輯時,提出了“網易有態度”這個口號,這為網易塑造了“有態度”的品牌形象,也將網易和其他門戶做了差異化定位。我們都挺認可他提出的這個概念。

2012年左右進入移動端的時代後,各家門戶都在拼微博,包括網易。但在後期,網易嘴上還在講要搞微博,要跟新浪、騰訊爭個高低,實際上已經準備往移動客戶端轉型。

網易是第一個向移動客戶端轉型的門戶,抓住了移動紅利,加之口碑、產品體驗、風格都很好,網易客戶端的用戶量上升很快。一下子PC年代的競爭變的毫無意義了,此後幾年網易在門戶競爭中全面勝出。

門戶角色“平臺化”

早年間各大門戶都以轉載報紙內容為主。2008年左右,網易逐漸認識到純轉載的缺陷和原創內容的影響力。於是,我們開始拉團隊搞原創。起初的原創相對來說篇幅很短、內容很淺,主要是為了滿足用戶對信息及時性的需求。

網易是門戶中第一家開始做原創內容的,當時我們招了10多個人,力度很大。一、兩年後其他門戶才反應過來要做原創內容,大家開始了拼殺。2010年之後幾年是門戶拼殺最厲害的時候。內容方面,大家從拼速度,到拼獨家、拼深度。

網易門戶的主管、架構改變是這一兩年的事,尤其去年架構變動較大。成立了網易號,改變了過去以垂直頻道為單元的體系。最特殊的是成立了一個直播中心,將一些頻道合並在里面。

此外,網易將原來歸屬於頻道的原創內容團隊剝離出來,獨立成為工作室。這是丁磊的意見,因為網易遊戲就是這麽做起來的。

工作室有自己獨立的產品,收益、風險都自己承擔,除了通用的市場宣傳、渠道、財務、人事等,其他的都是工作室自己作主。網易比較認可這種激勵機制。總體來說,工作室相對原來頻道的架構,自主性更強,體系反應也更敏捷。

但如今,門戶已經不會把原創內容作為一個差異化競爭的武器了,只是正餐之後的“甜點”而已。

未來,內容生產將主要由專業的內容機構去做,如垂直媒體,自媒體等。門戶將主要扮演渠道和分發平臺的角色。

傳統門戶不複存在

今日頭條能起來是靠移動紅利,前幾年流量獲客很便宜,加上早期微博為其導流。那個年代幾毛錢一個用戶,今日頭條每月撒幾千萬,用戶很快就上來了。但現在,流量太燒錢,撒1個億也只是打水漂。如今若有人想靠錢複制一個今日頭條基本不可能。

此外,今日頭條建立的頭條號使它在內容源上甩開了各家。此後,門戶也都相繼模仿推出自己的產品。

2015年,今日頭條剛出來時我很不屑。甚至我一度覺得它不夠精準,一打開全是和三俗沾邊的內容,比如將美女照內容推送給一個正常男性他肯定看,這不需要什麽機器算法,人工推薦也能做到。

但去年起我開始發現它的算法確實要領先一些,因為分析的顆粒度越來越小,標簽越來越細。它會為我推送周邊的新聞,甚至會根據手機安裝的APP來推送用戶可能喜歡的內容,這太恐怖了。

對門戶來說,今日頭條剛起來時根本沒人在意。

2015年年終,管理層觀察到今日頭條的數據漲得很快,內部第一次將今日頭條列為競爭對手,但當時的心態是“將這種小網站列為競爭對手是很給他們面子的事。”2016年,今日頭條的數據直線往上飆,各大門戶都開始將其列為競爭對手,門戶對今日頭條態度的變化也是今日頭條主流化的一個過程。而今年年末再複盤,今日頭條要不要把門戶列為對手都很難說。

相比其它門戶而言,網易轉型的反應還比較快。網易門戶的口號是做華語第一資訊平臺,2016年年中則將“資訊”改為“分發”,網易的產品全面向機器算法轉型。如今,“網易有態度”也變為“各有態度”,開始強調“千人千面”。

今日頭條不是最先做機器分發的,網易也曾推進類似產品,如“猜你喜歡”、“新聞聚合”。但這些產品都是技術部門自己做的小產品,未能上升到公司層面。一是沒有重視,二是當時技術尚不成熟,單獨做一個產品能不能活下來?

如今門戶全都“今日頭條化”了。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傳統門戶已經不複存在了。

門戶轉型是一個“陷阱”

“頭條化”後,有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失去了“掌控感”。

之前,工資雖然拿的不多,但有時我會覺得自己還挺重要的。我們設置的議題、挑選的新聞、選擇的導向能夠影響到很多人,有時甚至會得到對手的認可。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

門戶“頭條化”後,編輯的主動權讓位於機器,職能開始被弱化。我們都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價值,感覺自己變成了機器運轉的螺絲釘。以前是我們操控機器,現在變成機器操控我們了。

以前發布一則新聞,它會出現在網頁哪個位置我心中有數,但現在我不知道它會出現在哪里。門戶也都放棄了由流量為指標來考核內容,因為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一個傳統門戶估值僅幾億美元,今日頭條成立幾年估值便增長為百億美元,這對所有做內容的人都是一個沖擊。他的價值已經被市場驗證了,我們已經沒有辯論的空間。

門戶已經被今日頭條打敗了,這是一個不想承認的事實,但也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我認為今後將不再有門戶這個概念,因為“門戶”意味著流量入口,如果不能成為個中翹楚,就擔不起“流量入口”這個稱呼。

過去,國內傳統新聞門戶網站能活下來五家(創業家&i黑馬註:騰訊、新浪、網易、搜狐、鳳凰網),是因為各家在價值觀和內容上有些許差異。有人會喜歡港媒風格的鳳凰網、有人則喜歡網易南方系的風格。價值觀不同,各家媒體有不同的生存空間,而門戶頭條化後,導致的結果是內核和今日頭條相差無幾,技術層面卻沒有比較優勢,最後大家都成為一個同質化的東西。最終競爭將演變為一個市場推廣的遊戲,完全拼獲客能力。

我無法預測門戶的結局。從數據上看,現在已經有門戶在掉隊了,業務規模和人員都在縮減。我認為這不單是頭條擴張造成的,而是業務模式趨同造成的。在這麽多客戶端沒有區別的情況下,用戶下載一個APP就夠了。

互聯網很多行業是沒有老二活路的,追隨者沒有前途可言。因此,我認為門戶轉型是一個“陷阱”。但門戶別無選擇。

未來,資訊平臺的競爭將會加速,馬太效應將更加明顯。如今BAT也在圍剿今日頭條,最終勝出的是否是它,也很難講。

門戶編輯 今日頭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