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票知識: 持倉和大股東抵押股票的規定


(按: 因為我也是一知半解,如果大家認為有不對的地方,請隨時指出:

今日,有位網友詢問小弟幾個問題:


1. 關於用股票行購買持倉的顯示的問題:


(1)通過證券行網上購買的股票,在中央結算系統中是登記在證券行名下,但在股份過戶處的股東名冊上,是只出現中央結算作為登記股東呢,還是會具體批露每一個投資者的詳細資料(如網上購股投資者的姓名、住址、股份數量)


(2)如果中央結算系統的股東名冊,只批露到證券行持股數,而股份過戶處的股東名冊,只批露註冊了的股東,那通過證券行網上購買的股票,不是誰也查不出來是誰在具體持有嗎?再比如,同一個人在不同證券行購買的同一支股票,在兩份股東名冊上是否能清楚的看出來?

2.關於大股東抵押股票披露的問題


(1) 大股東抵押股票,受押方視同擁有權益。那股權披露時,這些股權記在誰身上?

(2) 比如大股東A有60%股權,抵押20%給B,那年報中股權批露時怎麼記?
記成: A 40% B 20%
還是: A 60% B 20%


----------------------------------------------------------------------------------------------


回答如下:


1(1) 銀行網上購買的股票,當然就是存倉在證券行,所以中央結算只會顯示證券行的紀錄,股東名冊亦然,所以公司也不會知道你在持有股票,除非你把它直接登記在自己名下。

但如果你在股份登記處曾經登記(不一定是你現正重倉的股票),它會知道你是股東,並有你的地址,但礙於私隱問題,登記處不會知道你持有的股票數量,但是大銀行的私隱較高,不會給其他人知道,所以在大銀行持倉隱密性較高,但小證券行則不敢說,如果你認識那位經紀,他的嘴巴不小心涉露了,就會知道了。



1(2)如果同一人在不同證券行購買一支股票,在股東名冊也看不出道道,因為股東名冊只顯示代為持倉的機構的數量呢。


所以就有人建議,投資者如果持有大量某公司的股票,應該分散幾家銀行持有,因為大銀行對私隱要求高,一般莊家完全不會查到的。

2(1) 在解答問題,先參看上市條例對於大股東抵押股票的描述:


根據對10.07條,上市條例新上市後控股股東出售股份的限制稱:


「(2) 本條規則並不阻止控股股東將他們實益擁有的證券抵押(包括押記或質押)予認可機構(定義見《銀行業條例》)作受惠人,以取得真誠商業貸款。
(3) 新申請人的控股股東須向發行人及本交易所承諾,自新申請人在上市文件中披露控股股東持有股權當日起至其證券開始在本交易所買賣日起計滿12 個月之日期止期間:
(i) 如他╱他們按上述第10.07(2)條附註(2)規定,將名下實益擁有的證券質押或押記予認可機構作受惠人,其將立即通知發行人該項質押╱押記事宜以及所質押╱押記的證券數目;及
(ii) 如他╱他們接到承押人╱承押記人的指示(不論是口頭或書面),指任何該等用作質押╱押記的證券將被沽售,其將立即將該等指示內容通知發行人。
發行人從控股股東獲悉《上市規則》第10.07(2) 條附註3(i) 及(ii) 所指的事宜後,須立即通知本交易所,並盡快按照《上市規則》第2.07C條的規定刊登公告,披露該等事宜。」



根據上市條例13.17 條 : 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稱:


「如發行人控股股東把其持有的發行人股份的權益加以質押,以作為發行人(按:即上市公司)債項的保證,或作為發行人取得擔保或其他責任上支持的保證,即產生一般披露責任。發行人須詳盡披露下列資料:
(1) 所質押股份的數量及類別;
(2) 經作質押的債項款額、擔保額或支持款額;及
(3) 認為對了解該等安排所需的任何其他詳情。」



即是說,在披露上,如果在上市一年內,抵押股東並是用作個人財務用途,或是在上市後任何時間,抵押股票用作公司營運用途,大股東和財務機構均有披露,大股東股會是持股數量,金融機構則是抵押股票之數。財務機構如果持有不超過5%的已發行股本,不會在披露上出現的。


 

如果上市一年後,大股東抵押股票挪作別用,且沒有簽押,那就不用披露了。

在技術上,大股東如果在上市12個月之後,如以口頭協議好,不簽押,並把某一批股票放入特定戶口,取得一定信貸,除了證券行行內的人,大股東不能處置這批股票,這就可以避過限制,另外,如果你知道他在披露期間抵押股票,它的財力也不一定充裕呢。

2(2)如果符合以上披露條件,股權披露(其實中報/年報和它一樣,但可能會較慢),則會是:


A 60%(如是金融機構有強制認沽權利,則會顯示淡倉20%) B 20%


延伸閱讀:


上市規則第10章: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reg/listrules/mbrules/documents/chapter_10_tc.pdf


上市規則第13章:


http://www.hkex.com.hk/chi/rulesreg/listrules/mbrules/documents/chapter_13_tc.pdf


如大家有任何股票技術上的問題(不是問號碼),可以在此處詢問,謝謝!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3&tid=58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9

內地規定 左丁山




2011-1-15  AD


 

內地不時出現假 新聞,不少網站語出驚人。例如最近傳出平保A股集資,令到平保A股大跌,急忙出聲明澄清。不知是否有見及此,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推 出一個「關於加強報刊傳播證券期貨信息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內有十九條規定,包括編採人員、報刊單位之責任,編採人員之財經採訪經驗,編輯要具有五年以 上新聞經驗、熟悉證券期貨業務,記者要有兩年財經報道經驗或證券期貨經驗等等。

中國啲法例、規定、監管有時比香港仲專業、更嚴格,故此不少 環保人士都話中國之環保要求嚴格過香港,要求特區政府學習。殊不知,中國內地最識寫嘢、講嘢,至於真係要執行、推動,就永遠下有對策,法例規定空具條文。 中國新聞界與財經報道有時作大、造假,關鍵不在於編採人員之經驗與知識,而在乎收紅包,有償新聞盛行,公關人員都知,在內地召開記者會,要預先準備定利是 封。話知佢做過十年證券公司,具備十年新聞工作經驗吖,收到上市公司大老闆「貼士」,在微博放風,在報紙吹牛,有乜咁出奇呀。上述之十九條規定貌似嚴正, 實則又係成為一個控制新聞自由嘅藉口,越多規矩定下來,監控機關要人就有更多發財機會。

訓練嚴謹,具專業分析能力,並唔係分析財經,選股票 一定中的嘅保證。美國啲證券分析師行頭競爭激烈,人人資歷相當,薪水花紅吸引,理論上應該好掂喇啩?點知唔係。無獨有偶,《華爾街日報》與《彭博》同在一 月十一日發表報導,指美國分析師每年就標普五百指數成份股研究所發出嘅top buys與top sells(最佳買入與最佳沽出)往往得到出人意表嘅結果。《華爾街日報》從湯遜路透取得2006至2010年嘅華爾街分析師十大推薦股,五年回報率係 9.5%(除稅及交易成本前),實際所得無幾,如果簡簡單單買標普ETF,回報率係11.9%,如果買十隻分析師「最憎恨」嘅股,回報率竟然有 64.3%!《彭博》就查到自09年3月以來,得到最少推薦買入嘅股票竟然升咗165%。而最多推薦嘅股票只係升咗73%啫!香港情況唔知點樣呢?有資源 嘅香港傳媒不妨試做一次調查,為廣大散戶指點迷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44

公司法修正衝擊》一紙規定 引爆高質押董事資金壓力?三大漏洞 解除董事投票權限縮危機

2012-01-16  TWM




近期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公司法》日前修法通過,未來高質押董事的投票權將受到大幅限縮,但此舉真能帶來降低槓桿的效果?如果連金管會證期局局長 李啟賢都嘆道:「實務上確實很容易規避掉」,外界恐怕也不用賦予太高期待。

撰文‧劉俞青

近期在市場上最引起爭論的話題,莫過於《公司法》的修訂。去年十一月,立法院突然出重手修訂《公司法》,大幅限縮高質押董事的投票權;這道修法,有如尚方 寶劍,要將高質押的董事全數現形,但魚網一撒,所有高質押的董事就會乖乖束手就擒了嗎?答案恐怕不見得。

十一月九日的這道修法明訂,未來,根據《公司法》第一九七之一條規定,公開發行公司(編按:上市、上櫃、興櫃公司一定要先公開發行)董事股票的質押比率, 若超過原選任持股的二分之一時,超過部分將不得行使表決權;例如選任時如果有一百張持股,如今持有張數增加到一千張,設定百分之九十質押;等於有九百張股 票逕付質押,則按照新的規定,質押上限只能為選任時持股的一半、也就是五十張,因此質押只要超過五十張的部分、也就是八百五十張的股票,全部不能在股東會 上參與投票。

這個新規定一出,全市場譁然,許多律師、會計師、及股務系統近期都接獲許多諮詢電話,詢問因應之道。

事實上,台灣的資本市場經過多時的演變,逐漸產生許多奇特的現象,而以少數資金運用財務槓桿把持公司就是其一,不僅嚴重不符合公司治理原則,也為外界詬 病,因此這次才在立委丁守中提議下,以限縮投票權的方式,修改《公司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日前已經由總統公布實施。

質押第一名

辜家父子無法投票市值九十億此法一出,而且沒有緩衝期,馬上從今年股東會就要開始,讓所有高質押的董事第一時間全都緊張起來,因為根據本刊計算,只要公司 股本大、質押比率高的董事,幾乎馬上面臨強大的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最大的,莫過於同屬中信辜家的父子檔,包括父親辜濂松名下的宜高投資持股中信金,質押比率高達九九.六八%,及兒子辜仲●以名下興文投資持股開發 金,質押比率也高達九七.三四%;而父子兩人加起來,無法投票的市值高達九十億元,金額之大令人咋舌,屆時辜家必須要有足夠資金將這批股票解除質押,才能 讓手上每一張股票都有投票權。

而最近搶盡新聞版面的奇美實業負責人許文龍壓力也不輕,由於奇美實業是奇美電的董事法人,在奇美電的股票設質高達九四.○二%,加上奇美電股本大,因此奇 美實業直接持股奇美電就將近百萬張股票,換算下來,即使目前股價跌到只剩每股十三元,但光是因質押過高而未能投票的市值就高達五十多億元。

看來許文龍蠟燭兩頭燒,不僅要面對奇美電的聯貸難關,奇美實業也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

事實上,此法一出,壓力最大的兩大族群,不外乎金融與面板族群,這兩大類股的共同特色都是股本大、市值高,若有家族色彩支持,大股東的持股如果過度運用槓 桿,此次受修法的影響最大。

不過,其中也有正面的案例。例如從十一月修法通過至今,已經有人主動因應,質押比迅速回降到五○%以下,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就是一例。

辜成允名下的恆強投資持股台泥,十一月以前的質押比高達七成,如果與選任時持股相比,更高達九三.四三%,但《公司法》一通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 顯示,十一月底時質押比率迅速降到只剩三五%,即使和選任時持股相比,質押比率也只有四七.○九%,完全符合「質押不超過選任時持股一半」的規定,手上的 股票每一張都有投票權,不受限制。

漏洞一

調資金解質,挺過一天就過關但事實上,儘管這次修法是為了去除外界詬病已久的「過度槓桿」,立意良善,但市場評價卻是正反兩極;尤其日前經濟部商業司確定 計算質押比率的基準日,是以股票停止過戶日當天作為基礎,讓很多董事聽了,「馬上大大鬆了一口氣」。而眾達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黃日燦律師也說,「立法先硬後 軟,恐怕只是虛晃一招,無法達到目的。」此話怎說?假設股東會是六月二十日舉行,則兩個月前、四月二十日是股票最後過戶日,換句話說,高質押的董事只要在 「這一天」將質押比降低,過了這一天,就可以立刻回復到高質押的狀態,對這些董事而言,要請金融機構「幫個忙」,調度一天的資金,即使是高達數十億、甚至 百億元以上的額度,其實都不算難。

這些董事多半都擁有一定的社經地位,因此向金融機構調度資金的方式其實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向銀行借支信用貸款,只要利息、手續費照付,銀行承做這種極短 期貸款的風險並不高,又有錢可賺,大部分的銀行都願意承做。

漏洞二

過戶日前辭職,選上重新質押就算受限於外界關注的壓力,一時之間難以調度龐大的資金,也還有其他因應之道。有股務代理主管建議,「董事只要在過戶日前辭掉 董事,等二個月後重新選上再質押,投票權就不受限制了」。

因為這次修法的對象,僅以「公司董事」為限,並未包含所有大股東,因此只要不具備董事資格,即使質押再多,也不在規範之列。如此一來,只要在選前辭掉董事 身分,就可以迴避法令的規範,等到重新選上董事,再重新設定質押即可。

漏洞三

降低持股,質押股票掛外面另外,這次的修法因為時間上有些匆促,才讓許多董事措手不及,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直指,未來修法全面實施之後,「台灣公開發行公 司的董監持股一定會降得更低。」因為為了規避質押限制,未來許多董事可能選擇從頭到尾保持「低持股」,甚至選擇將手上的股票「不掛在董事名下」,如此一 來,法律完全管不到,對外美其名為「落實實施經營權與管理權分開」,但實際上卻只是為了閃避法令的規範;結果原本希望可以透過這次修法,降低董事過度槓桿 的本意,幾乎是消失殆盡。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李啟賢更是嘆道:「金管會早就提出建議,這次修法的角度,無論從執行上、實務上都很容易被規避,但這次修法不是金管會主導,因此我們也只 能尊重立法者。」「這次修法的法理基礎,本來就不存在,」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連煜表示,只要經營者有能力,本來就不一定要有股權,「既然連股權都不需 要,又何必管董事的財務槓桿?」劉連煜說,如果真有公司利用過度的槓桿去控制公司,主管機關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去約束,例如定期公布不符合公司治理的公司名 單等等,如果真的管制無效,小股東「最嚴厲」的制裁方法,就是把股票賣掉,不要持有這種公司,用市場力量自然去達到約束作用。

「但這次的修法只是徒讓台灣的《公司法》落後於國際之外,而高槓桿的董事卻仍可輕易在規範之外。」劉連煜說,規範董事的財務槓桿,根本是下錯藥。

未對症下藥

降低財務槓桿效果恐怕有限「一股一權本來就是天經地義。」黃日燦指出,去槓桿化不是不好,但要用對方法;他舉例,「因為是借房貸買來的房子,所以有一半不 能使用,這樣對嗎?政府發行公債花在公共建設上,就代表這項建設有問題嗎?」學者表示,《公司法》屬於財經法,本來就有其專業門檻,而且這次修法不是《公 司法》所屬的經濟部推動,而是立委提議、逕付三讀,之前沒有充分的學者公聽以及討論,或許正是修法瑕疵之處。

儘管此次修法引發許多法界專業人士不同的聲音,但畢竟已三讀通過,送請總統發布實行,因此執法勢在必行。但如果外界期待如此真能發揮降低上市櫃公司董事槓 桿的效果,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想要手上持股都能投票 誰的資金壓力最大?

手上質押股票市值排行榜

公 司 持股人姓名 持股數(千股) 目前質押比率(%) 選任股數(千股) 估計無投票權股票(千股) 2012/01/06 收盤價 估計無投票權股票市值(億元)2891中信金 宜高投資(股) 314,864 99.68% 15,935 305,894 18.95 57.97 3481奇美電 奇美實業(股) 992,421 94.02% 992,421 436,897 12.25 53.52 4932瑞 晶 力晶(股) 902,082 99.96% 902,082 450,713 8.3 37.41 2409友 達 佳世達(股) 663,599 89.71% 663,599 263,516 12.9 33.99 8307威 達 鄭麗芬 215,056 93.04% 215,056 92,565 35.5 32.86 2883開發金 興文投資(股) 650,252 97.34% 637,526 314,167 8.22 25.82 2887台新金 TPGNEWBRIDG 370,552 100.00% 311,992 214,556 10.25 21.99 2849安泰銀 Longreachn 267,296 100.00% 267,296 133,648 12.9 17.24 2837萬泰銀 SACPCG 524,403 100.00% 524,403 262,201 5.82 15.26 8101華 冠 華宇(股) 151,369 99.94% 151,369 75,600 19.9 15.04 2888新光金 新勝(股) 354,308 99.77% 354,308 176,346 8.5 14.99 9904寶 成 必喜兄弟巴拿(股) 213,265 73.90% 209,099 53,050 25.45 13.50 8307威 達 賴富源 59,395 100.00% 59,395 29,697 35.5 10.54 8056達 鴻 TPKUniversa(有) 180,057 100.00% 180,057 90,028 11.33 10.20 2847大眾銀 眾希(股) 375,207 100.00% 469,009 140,695 7 9.85 2633高 鐵 太電(股) 343,364 99.69% 343,364 170,634 5 8.53 3087翔 準 美商豐創 163,969 100.00% 163,969 81,984 10.4 8.53 1314中石化 威京開發(股) 33,435 100.00% 30,962 17,954 29.4 5.28 2206三 陽 慶豐環宇(股) 66,269 93.29% 65,109 29,269 16.9 4.95 9957燁 聯 偉喬投資開發(股) 222,591 61.96% 176,659 49,578 9.1 4.51 6239力 成 KTC-TUCorp.(有) 38,119 64.93% 36,113 6,693 64.1 4.29 1419新 紡 新纖(股) 28,379 94.08% 28,218 12,591 31.7 3.99 2515中 工 中石化(股) 112,761 95.24% 112,761 51,011 7.8 3.98 2884玉山金 歐康投資(股) 65,441 85.81% 55,999 28,157 12.9 3.63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註:「估計無投票權股票」=質押股票-(選任股票*1/2) 表格整理: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7

資訊公開透明 法令規定嚴謹 聶雲:當美國包租公比台灣有保障

2012-2-20  TWM




從小在美國長大、同時投資過台灣和美國房地產的藝人聶雲表示,比起台灣,在美國投資房地產輕鬆許多,也因為法令規定嚴謹,對跨國投資人來說,不必太擔心受 騙上當。

撰文‧何珮郁

台灣和大陸的房市正處於過熱的疑慮之中,反觀美國房地產市場,卻已見逐步打底跡象,相對具有投資吸引力。想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投資房地產,如果語言不通再 加上人生地不熟,看似困難重重,但仔細研究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遊戲規則後,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已經在台灣當越洋包租公有十多年經驗的藝人聶雲,因為從小在美國洛杉磯長大,對當地的地理環境相當熟悉,早在二十四歲時,就以貸款在洛杉磯買下了人生第一 棟房子。到台灣發展後,向來熱中房地產投資的他,在台灣投資都是以轉手買賣為主,十年來大約買賣過六、七棟房產,保守估計獲利約二成,超過千萬元。

資訊透明

美國租金報酬平均七%

「最大的利多就是谷底,最大的利空就是過高。」聶雲坦言,他操作房地產並沒有太多的大道理,只要趁大環境不好時危機入市就對了。當初洛杉磯的房子就是如 此,如今市價已從台幣一千萬元漲到一千五百萬元,出租的租金,每個月也都有台幣六萬元左右的穩定收入,換算下來,租金報酬率高達七%。而近一年來,他則開 始積極在洛杉磯尋找下一個投資標的。

同時熟悉美國、台灣房地產市場,聶雲比較兩地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比較成熟,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也明確「不鼓勵」房地產投機炒作,這一點,從近幾年 來,美國不斷降息刺激經濟,房貸的利率卻仍維持在五%左右的高位就可了解。

再者,美國走的是實價課稅的制度,價格資訊透明,大幅降低投資客炒房的空間。也正因為如此,少了被哄抬過高的買賣價格,美國的租金報酬率相對吸引人,平均 都有六%至七%左右的水準,有些區域甚至可達一○%,幾乎是台灣的二至三倍。

然而,美國幅員廣闊,每一州、區的房地產差異極大,該怎麼確保自己買到的是合理價位呢?聶雲詳細指出,在美國,每一區的房地產在興建前,政府對於該區內建 物的房型規格和每一戶的坪數大小,都會事先統一訂定,如此一來,這個區域的物件都長得一樣,價格就會很清楚地被訂定出來,落差不會太大。「但是,在台灣比 較困難的是,你不可能拿帝寶四房的產品和隔壁大樓四房的產品來做比較,雖然它們同樣都在大安區。」

法規嚴謹

越洋包租公相對有保障

另一方面,美國的房地產買賣交易制度也相當系統化,儘管每一州的法令會有些微不同,但相同的是,資訊都非常公開透明。當賣方委託仲介將物件放到網路上時, 所有跨品牌、跨區域的仲介都可以看到這個物件,也都可以自行帶有興趣的買方去看屋。而該物件過去的歷史成交價、同一區域內同樣房型的最高價和最低價等,買 方全都可以在網路上事先查詢到,這一點就和台灣的仲介制度非常不同。

更不同的是,美國的房仲業務員必須考取執照才能執業,只要繳交年費加入公會,並掛在仲介公司底下,就可以向政府申請一組密碼,替買方查詢到房屋更多的細 節,例如重大維修紀錄、買賣歷史等。

而仲介帶客戶看屋的制度則更特別。聶雲指出,賣方的仲介會先向政府申請一個有密碼鎖的小盒子,然後把這棟房子的鑰匙鎖進小盒子,放在房子外觀的某處,而每 一位仲介都可以查詢到密碼,如果要帶客戶看房子,就直接去找小盒子輸入密碼即可拿到鑰匙。

費用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仲介的佣金,每一州也不大相同,大部分的區域是由賣方全出,約五%至八%,買方則不須支付。外國人的房貸成數大約只能貸到五成, 地價稅稅率約在一.二五%至二%之間。

除了網路上資訊公開透明,聶雲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另一個小訣竅,「用Google Map一拉,你就可以站在那棟房子門口了!」去年他在網路上看洛杉磯某個海灘區的房子,該區平均成交價在一百五十萬美元左右,但他卻發現區域內有兩條街的 物件,成交價只要七十萬美元,「我覺得很奇怪,就上了Google Map查詢,才發現那兩條街就正對著機場起飛的跑道,難怪價格差一半。」如果買進之後想作為出租之用,輕鬆當個越洋包租公,當地的出租管理公司制度也相當 成熟,通常買方委託管理公司找到房客後,須付一個月的租金費用給管理公司,往後每個月的管理費用約收取租金的五%至八%,視物件、區域而定。每個月的房租 會由房客付給管理公司的信託帳戶,再由管理公司扣除管理費、房子本身的開銷等各項費用後再匯給房東。

若不諳英文,聶雲也建議,可先找美國當地較大的仲介品牌,如Remax或二十一世紀,通常可找到華人的仲介服務,也因為法令的規定嚴謹、制度成熟,消費者 在美國買賣房子則相對有保障。

「租金收入」須申報

美國國稅局針對外國人另訂有代扣預繳的法規,出租管理公司在給付外國房東租金前,會先代扣30%給國稅局,年初會寄發一份1099表格給國稅局及房東,記 載前一年的租金總收入,租金收入可以扣除相關費用,例如房地產稅、出租管理費、修理費等,至於稅率則因人而異,若無其他大筆收入,通常稅率約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9

「八項規定」泰山壓頂,酒煙禁令接踵而來 腰斬「天價煙」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912

史上最嚴格的「天價煙」限價令是如何產生的?過去五年政府對「天價煙」的調控為何陷入越調控價格越高的窘境?深陷「反腐令」的煙草行業又會如何救贖?

最嚴「限價令」

先是酒,再是宴席,這次是煙——天價煙。

2013年春節前夕,中央連續發出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後,一份新的緊急通知在煙草系統內部傳閱。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國家煙草專賣局在春節後一個月內連續兩次下發緊急通知加強「天價煙」管理,核心是卷煙價格控制在1000元/條以內。

在業內,1000元/條正是天價煙和普通煙的分界線。

南方週末記者獲悉,在國務院一些部門,目前財務已嚴格控制公款消費煙草。「如果開的是購煙的發票,那是報銷不了的。」國務院一部委辦公廳人士透露。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苑春鳴就曾建議,「可利用煙酒專賣制度,讓煙酒銷售使用專用發票。煙酒專用發票,一律不得納入國家機關部門、事業單位任何形式公務消費的報銷範圍(例外情形僅限於必要的外事場合);同時,也一律不得納入企業成本的報銷範圍。」

云南中煙一位內部人士說,現在領導開會時,打擊假煙、解決卷煙非法流通、治理天價煙都會一起拿出來談。在他看來,如果真的嚴格禁止公款消費煙草,對煙草行業的影響會很大。

事實上,限價自2012年春便已開始。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一份國家煙草專賣局於2012年3月16日發佈的《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開展「天價煙」和卷煙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顯示,「對發現社會零售商戶有明碼標價或實際零售價超過1000元/200支的銷售行為,煙草商業企業立即停止相關卷煙牌號規格供貨。」

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趙洪順亦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國家局曾組織6個檢查組,對全國58個城市的3361戶零售店展開明查暗訪。

此後,各地紛紛響應。以長沙為例,2012年9月,長沙市物價局、長沙市煙草專賣局聯合下發文件,稱卷煙標價或實際零售價不得超過1000元一條或100元一包;連續3次以上違規的,湖南省長沙市煙草部門可取消該零售戶卷煙統一貨源供應。

以享譽天價煙市場的主流品牌——「黃鶴樓1916」為例,貴州凱里一位煙草經銷商介紹,2011年,「黃鶴樓1916」每條價格在1800元左右,後來跌到1200元,如今幾乎被腰斬。

「以前也限價,但從沒有這麼嚴。」云南省一位煙草行業內部人士透露。

五年天價煙調控

史上最嚴格的「天價煙」限價令,不過由一起偶然事件觸發。

南方週末記者獲悉,就在2012年3月16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天價煙」限價令下達之前五天,當時分管煙草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批示,嚴格管理「天價煙」。起因正源於西安的「好貓」事件。

2012年2月底,《華商報》報導,在西安安東街的一家煙酒店,一條「好貓」的零售價竟然高達5600元。此後,陝西中煙辦公室主任張昊傑公開表示,坊間盛傳的天價「好貓」香煙,確為公司預備推出的產品,尚在客戶品鑑階段,並未正式上市,價格亦未通過相關部門審批。

儘管尚未正式發售,但5600元的價格仍打破了輿論的心理預期。這也是自周久耕事件後,「天價煙」又一次遭受輿論炙烤。

2008年12月,因為一包「南京九五之尊」香煙,原南京市江寧區房產局局長周久耕被人肉之後落馬。網友發現,周局長日常吸的「九五之尊」市場價高達1500元/條,他因此被冠以「天價煙局長」。

事實上,外界真正窺探到天價煙的神秘,正是始於周久耕事件。

「在2008年之前,真正的全國性的天價煙只有熊貓這個品牌。」一位從事煙草行業諮詢的人士透露。但由於其超高價格,一直有價無市。

也正是在2008年,國內上市了16個超高檔香煙新品,創下了零售價800元/條以上產品上市數量之最。國家煙草專賣局就此發佈《關於規範超高檔卷煙價格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進一退一」、「禁止炒作」、「零售價格不超1000元/條」三條意見。

超高檔煙,也即「天價煙」進入監管者視野。

戲劇性的是,正是周久耕事件宣告了第一輪「天價煙」調控破產。因為當年出台的《關於規範超高檔卷煙價格管理的實施意見》、《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切實加強卷煙價格管理的通知》均規定,零售價格不超1000元/條。

更戲劇性的是,周久耕事件反而成為南京煙免費品牌營銷事件。相關數據顯示,受「周久耕」事件的直接拉動,2010年在超高檔煙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11.44%,南京、蘇煙在超高檔煙市場分居二、三位,使得江蘇中煙成為超高檔煙市場份額最大者。

這一年,黃鶴樓甚至專門開發了新品類——黃鶴樓為了誰系列。數據顯示,2010年,超高檔煙市場總量達到了5.59萬箱,增長幅度高達88.64%。

井噴的行情逼迫國家煙草專賣局再踩剎車,該局緊急發佈《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加強對高價位卷煙生產經營和價格管理的意見》(國煙專〔2010〕294號)要求,特別是卷煙零售價一律不得超過1000元/200支。

「高層是擔憂天價煙毀了整個行業的形象。」一位煙草系統的人士透露。

控煙派「反腐」

在新一輪限價令之下,一個新的黑市正在形成。「省外品牌中,湖南中煙生產的白沙(和天下)黑市價高達2300元/條;河南中煙生產的黃金葉(天葉)有的店炒到1600元/條;云南中煙生產的云煙(大重九)也能穩在1000元/條以上。」貴州省凱里市煙草經銷商陳忠富(化名)稱。

儘管某些天價煙黑市價依然堅挺,但中央八項規定的連鎖反應已經傳導至地方。

湖北省人社廳一名人士表示,「八項規定出來之後,基本上沒什麼公務接待,接待少了,煙酒自然銷不起來。」

而對於控煙人士而言,「反腐」是一個絕佳的反擊機會。中國疾控中心國家控煙辦公室副主任姜垣向南方週末記者提到山西省陽曲縣的一個例子。2007年,山西陽曲舉行政協會議時,買到手的近6萬元的「中華煙」,經煙草局鑑定,竟然是假煙。「公款消費煙草確實很厲害。」

中國控煙協會宣傳部所超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協會曾建議制定《禁止公款消費煙草製品的規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及軍隊均不得以任何名義花費公款購買煙草製品;在一切公務活動中不擺煙、不敬煙;國家公務人員不得接受煙草餽贈,否則以受賄罪論處。

2009年,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曾致信中紀委、國家監察部,建議禁止公款消費煙草製品。中紀委隨即表示將加強對公款買煙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管,與控煙協會共同開展禁止公款買煙的相關活動。

而針對全國政協委員苑春鳴的提案,南方週末記者聯繫到中紀委辦公廳宣傳處,後者表示目前尚未有專門針對公款消費煙草的條例出台。

不過,苑春鳴在兩會期間提及的嚴格煙草消費發票到底有何意義仍值得觀察。上述湖北省人保系統的一名官員透露,「比如說會議接待用煙,隨便找個名目便可以報,比如說辦公用品。」

天價煙寒冬,煙草業救贖

「高端煙是風向標。一季度整個行業卷煙的產量只增加了5000箱,形勢很嚴峻。」一位從事煙草經濟分析的人士透露。以云煙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產量為106.19萬箱。

他還表示,一季度是全年卷煙營銷工作的重點時期,宏觀經濟發展放緩、反腐不斷深入,3月份全國卷煙銷量負增長,一季度銷量增加不到1%,單箱銷售額增長也低於10%。在這樣的態勢下,重點品牌銷量增速也進一步放緩,僅增7.5%。

煙草系統已經開始主動尋變。煙草專賣法規定,煙草的零售計劃和品種的投放由各級煙草專賣局(商業公司)統一制定,這留下了操作空間。

「作為三類煙,今年貴州是要求零售戶定貴煙(多彩)。其他品種因為國家計劃量已經定好的了,投放量多不到哪去。」貴州省凱里市煙草經銷商陳忠富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所謂三類煙,是指零售價60元每條至110元每條。

這不僅僅是貴州一省的選擇。自2013年以來,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福建、廣西等市場針對部分省外煙展開更高強度的調控,包括收緊市場份額、限制發展速度、「壓高放低」等手法。

河南煙草專賣局採取限制購進等措施來控制省外煙的發展。河北煙草專賣局要求優先訂購地產煙,落實後再由省外煙進行補充,對和地產煙產生競爭關係的省外煙設置新品進入及宣傳促銷壁壘。

福建煙草專賣局要求以2011年為基數,今年全年增量的2/3留給地產煙,1/3劃分省外煙;一、二類煙增量的10%留給省外煙,其餘增量全部留給地產煙。

湖北煙草專賣局要求將省外一類煙份額壓縮到3%,三類以上省外煙份額不得超過20%。安徽煙草專賣局要求各地市黃山品牌一、二類煙市場份額不得低於34%。

煙草的拐點即將出現。從第一季度國民經濟與煙草行業的運行數據對比來看,卷煙產銷量增長目前已基本進入停滯狀態,而市場價值總量的增長速度也大大放緩。全國煙草行業卷煙產銷量、銷售額的增長進入了「個位數」時代。

云南中煙內部人士則表示,如果反腐的力度加大,今年的形勢將更加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925

中國鐵建:超8億業務招待費符合規定 但絕對數額偏高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06

新華網5 月8日消息,近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建)2012年業務招待費達8.37億元一事引起有關媒體關注。中國鐵建有關負責人8日回應表示,相較於營業收入而言,公司業務招待費佔比為0.17%,低於相關規定,但絕對數額確實偏高,公司將把控制業務招待費增長作為重要的管理指標,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根據2012年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去年共有8家公司的業務招待費超過一億元,前8名合計達到27億元,其中絕大多數為央企,中國鐵建以8.37億的業務接待費居上市公司首位。

上述新華網報導援引中國鐵建負責人表示,2012年,中國鐵建完成營業收入4843億元,對比這個數字,8.37億元的業務接待費佔比為 0.17%,低於相關規定。

這位負責人說,「2012年度的業務招待費,就是從分佈於全國各地以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個核算單位逐級彙總上來的,每個核算單位平均約7.6萬元。」

為何一年需要花費8億多元的業務接待費?這位負責人解釋說,近年來,中國鐵建發展較快、企業規模迅速擴大,2007年至2010年營業收入年均增幅 38.4%,成長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建築業企業集團之一。由於點多、線長、面廣,而且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為生產經營需要而支付的業務招待費在相應增加,絕對值相對較大。

這位負責人稱,偏高的業務招待費問題近幾年已引起公司的高度警惕,並把控制業務招待費增長作為重要的管理指標。2012年與2011年相比下降 4.6%;2013年一季度,公司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6%的情況下,業務招待費同比下降4.9%,併力爭全年下降10%以上。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鐵建新聞處工作人員透露,對於中國鐵建8.3億元招待費的具體內容,他們將向國務院國資委及證監會提出申請。若獲得同意,中國鐵建將公開8.3億元招待費的具體構成。
什麼是業務接待費?

動輒上億的業務接待費到底包括什麼費用?《21世紀經濟報導》稱,根據上市公司財務規定,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於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對外聯絡、公關交往、會議接待、來賓接待等所發生的費用。

中鐵隧道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王夢恕說,所謂招待費,說白了就是吃飯、送禮這些迎來送往的公關費用。

前述《新京報》報導援引一名會計師說法表示,業務招待費在會計科目中指的是企業為生產、經營合理需要而發生支付的應酬費用,哪些算作招待費並無準確界定,但操作上,企業經營產生的宴請、工作餐開支、贈送紀念品開支、參觀開支以及由此帶來的交通費等都算作招待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45

印度放寬外商投資規定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774

印度聯邦內閣本週四批准一項提案,在批准了包括電信和國防建設在內的十幾個部門的外商投資規則的基礎上放寬多品牌零售行業外商投資限制,以幫助提振疲軟的經濟增長。

WSJ消息稱,上個月為刺激經濟增長,在總理Manmohan的主持下,聯邦內閣推出針對12個領域外國直接投資條件的改革措施,大幅放寬對外資的限制,涉及電信、保險、石油、天然氣和國防等重點行業。

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涵蓋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外國直接投資在該領域的投資比例上限。印度政府將電信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比例上限由原來的74%提高至100%;在保險行業,外國直接投資上限也提高到了49%。在國防生產領域,以前外國直接投資上限規定為26%,並且必須由印度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現在印度政府則表示如果投資項目能為印度引進新技術,超過26%的外國投資也可考慮

另一項則是減少投資審批環節,擴大「自動生效」的範圍,將原先需由印度外國投資促進局批准的某些投資項目改為符合條件自動生效。比如,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上限並無變化,仍維持49%的比例,但由必須經外國投資促進局審批改為自動生效。

改革還涉及資產重組、股票、電力、茶葉種植等領域。不過,在呼聲較高的民航、媒體以及備受爭議的多品牌零售業等領域,印度政府僅是在推出改革措施一個月後通過了對多品牌零售業的放寬外商投資規則。

消息稱,聯邦內閣同時還取消了禁止外國零售商入駐人口不到百萬的城市的規定。

WSJ評論稱,

印度政府的這一系列改革,是為了吸引長期的外國資本,以解除印度10年以來創低位的5%經濟增長現狀。自今年年初以來,印度不斷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通貨膨脹、經常賬戶高額赤字的狀況未能改觀。2012至2013財年印度的經常賬戶赤字達87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8%。2012年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了13.5%,從2011年的315億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273億美元。

印度政府決定自今年9月起放寬多品牌零售行業的投資對於印度經濟改革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將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以及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在現代化物流等手段的協助下有助於抑制食品通脹。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外資零售商對印度政府的這一舉措表示出興趣,但也同時指出:印度目前分散的近5000億美元的零售業市場是有誘惑力的。但印度聯邦政治並不穩定而且對於印度政府要求對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強制性規定也使得他們對在印度投資變的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72

監守自盜:SEC合規審查官違反持倉規定遭逮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626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名僱員近日被指控與一項針對SEC內部員工個人金融持倉的調查有關聯。

這位名為Steven Gilchrist的僱員被控三起關於個人持倉情況的虛假陳述。

Gilchrist在本週二上午被逮捕,隨後出現在法庭上,在繳納保證金後被釋放。

這次的逮捕行動與最近美國檢查機構以及SEC內部監督部門調查SEC紐約辦事處僱員金融持倉情況有關。

48歲的Gilchrist在SEC擔任合規審查官,他稱自己的股票持倉符合SEC的規定,但起訴書提到,他實際持有6家SEC僱員被禁止持有的公司股票。

新聞稿稱,Gilchrist面臨最高15年的有期徒刑。

SEC對僱員所持有股票有嚴格的規定,對員工的交易限制要多於其他聯邦機構,例如,SEC的員工禁止持有該機構「直接管理」的公司的股份。

新聞稿中寫道,SEC曾在2009年收緊相關規定,但Gilchrist並未將禁止持有的股票出清,他將包括花旗、美銀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股票轉移到他和他母親所持有的經紀賬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62

「薪水依公司規定」這樣說大NG

2013-11-25   TCW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公司決定錄取誰這件事情,遠比你想像中的要不科學許多。

因為從事HR工作,我被問過琳瑯滿目的問題,詢問HR是怎麼看待應徵者履歷表的:「如果我先去進修,等拿到碩士學歷再出來工作會更好嗎?」「我三十二歲才想要跨入這一行會太老嗎?」或者乾脆這麼問,究竟應徵者的學歷、經歷、在學成績、年紀、離職原因等因素,對求職的影響是什麼?

人資怎麼選人?不是找好,是別找到壞的

我的個人經驗是,這些條件都有影響,也都沒有影響。

從科學化管理的角度來看,專業的甄選過程應該是,先為職缺進行工作分析,確定這份工作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術、能力為何,然後為這些條件訂定權重和標準,在甄選中逐一確認每一個應徵者在這每一個條件的符合程度如何,最後計算出總分以決定誰被錄取。

但實務上,絕大部分的甄選標準都是一種假設。甄選的最高指導原則常常是「不要找到不合適的人選」,而不是「盡可能替公司延攬優秀的人才」。

決定誰該被錄取對很多主管而言是一個「心理歷程」,比較接近「這傢伙的專業還不錯,但上一個工作只待了一年半,說不定穩定度不夠高;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現在正缺人手、最近工作量又大,好吧,先讓這傢伙試試看好了……」這一類的決策歷程。

我的意思是,在大部分的甄選過程中,決定你會不會被錄取的程序是:先針對你的整體表現給一個基本分數,某一些項目會讓你加一些分、另外一些地方會讓你扣一些分,就這樣加加減減,用人單位主管會在心裡給你一個評價,再拿來和其他的應徵者加以比較。但你大概不會知道你的履歷表上的哪些地方會被用人單位主管拿來當作加分的項目;同理,哪些東西寫了會被扣分,也是非常因人而異的。

很多年前我加入一家公司。報到後的第一個任務,主管請我整理一下之前的履歷表,我這才發現,很多和我一起競逐這個職位的人,學經歷都比我顯赫許多。於是我開口問了我的直屬主管,結果他回答說,我之所以會被錄取,當然專業是很重要的,在幾位他認為專業符合要求的應徵者當中,我是男生,所以必要時可以幫忙搬東西,另外我在求學時期有美術編輯的經驗,而HR部門必須發行內部刊物,如果我加入就不需要再委託外包廠商排版。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用人單位主管的決策歷程,我還記得當時聽完以後有一點傻眼,對自己的自信心頓時打了幾折。

正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從很短的面談中確定這位應徵者的表現到底如何,所以很多人會參考別人的決定,預期那些在台積電工作多年的員工很優秀、在花旗參加過MA Program(儲備幹部計畫)的員工很優秀、年紀輕輕就在宏?眻o到升遷的員工很優秀、在鴻海拿到考績第一等的員工很優秀。

如果你問我,到底什麼樣的應徵者會被錄取?其實答案真的不難:你的專業知識應該比別人強、你的經驗應該比其他人豐富、你積極進取的企圖心應該讓人印象深刻……你當然不用什麼好的條件都具備,但你肯定不能什麼好條件都沒有。

面試要等多久?今天寄明天談,絕對沒可能

很多在找工作的人都會想問的一個問題是:我寄了履歷表以後到底要等多久才會接到面試通知?面試以後要多久才會知道結果?

說穿了,每家公司都不相同。

我常常會提醒一些在找工作的朋友,在找工作的人和在公司裡工作的人,對時間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不管面試一次或兩次,一個職務,也許需要安排個三到五個應徵者,然後從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每家公司的主管都有很多工作,不會只負責面試,所以面試完所有應徵者再從中間選一個人,整個面試程序若能在兩個星期內完成,我都會說是效率還不錯的了。

有時候用人單位主管會擔心被錄取的人最後反悔不來報到,所以會請人資單位先保留另外一個沒有被錄取,但表現也不錯的應徵者,等到被錄取的人真的來報到以後再發遺珠函給他。身為HR的我們,接到用人單位主管這樣的請求,其實都會有一點為難,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會想出一些說詞,比方說告訴應徵者用人單位主管最近很忙、大老闆不在,不能做最後決定……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所以從你寄履歷表到最後知道自己是否被錄取,這之間大概有多久的時間?真的很難說。

我記得以前在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時,招募與甄選的工作量沒有那麼大,公司總經理常說:「一個職缺一個月沒有人而主管還可以忍受,就代表主管不真的需要這個人力。」那時我們在遞補任何職缺都是以一個月為目標。我現在的公司規模真的很大,同時刊登在人力銀行上的職缺經常都有五十個以上,如果從職缺刊登上去到發出正式的聘雇合約書,我們對招募週期的目標是四十天,大約是六週的時間。

當然,你不一定需要六週才會知道有沒有被錄取。所以應徵一份工作到底要等多久才會知道到底有沒有機會?其實沒有人有正確答案。

薪水怎麼談判?千萬別說「尊重公司制度」

在我的工作經驗中,很多應徵者被問到期望待遇的時候,都會很謹慎客氣的說:「我願意尊重貴公司的制度。」不過很遺憾的,這是一個錯誤的回答,你至少應該在後面加上:「……但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不會低於月薪╱年薪多少。」

我之所以會說不管公司制度如何,薪資總有可以談判的空間,無論任何職務出缺,公司很少會支付給下一個人一樣的薪水,並期望他做一樣的工作。

舉例來說,行銷部門裡負責某一個產品線的行銷主任(假設他月薪五萬五千元)離職,主管往往會考慮從外面找一個資歷稍淺的人來,或從內部升遷一位資深專員來當主任,而且薪資通常會低於原來主任的薪資。也所以,勞雇雙方對於薪酬的攻防,最後達成協議的可能結果是,用人單位提供月薪五萬元的主任職給下一個人。對雇主來說人事成本較節省,對應徵者來說薪資福利較好。這樣的情節在許多公司裡幾乎時時都在上演。

對多數公司來說,薪資是一個級距,主任的月薪可能落在四萬五到五萬五,你怎麼知道公司會給四萬五還是五萬五?

我的個人經驗是,沒有人會想讓還沒來上班的員工不開心,所以,如果A主任前一份工作月薪是四萬五,而B主任的前一份工作月薪是五萬,就算兩個人都是主任,B主任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會拿到比A主任更高的薪水。換言之,如果你在面談的過程中表現非常出色,你有機會可以拿到較高薪資。

從HR的角度,應徵者應把握哪些原則和公司進行薪資談判,才不至於給公司負面感覺呢?

首先,不要獅子大開口。如果應徵者原本薪資只有四萬元,面試時卻開價六萬元月薪,那我就很想知道,這位應徵者究竟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得到五○%的薪資漲幅?

不要開出一個「等別人來殺價」的價碼,因為HR不見得有意願想陪你玩這個遊戲。對方願意出價一百二十萬,你也覺得這數字符合你的底線,但你偏要再跟對方談談看一百四十五萬,結果用人單位主管和HR討論後,決定去找另外一個條件稍差、但只要一百三十萬的應徵者。

做HR這麼久,我想這樣告訴所有應徵者,你在面談過程中為自己爭取到的每一塊錢,都不會是免費的。你是不是要在還沒有加入一家公司前,就先跟公司的某些單位把關係搞得很僵?大家應該要深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12

港交所或考慮放寬上市規定 阿里巴巴赴港IPO再現曙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518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將在未來幾周就放寬首次公開募股(IPO)股權結構的範圍展開公眾咨詢。 此前,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希望以合夥人架構赴港上市,即少數高管可提名董事會大部分成員,但香港方面表示無意為其改變上市規則。此後便傳出阿里巴巴擬轉向倫敦、美國、新加坡上市等各種傳聞。 據預計,阿里巴巴IPO的融資規模可能會超過100億美元。該公司希望,即便在公司上市後,包括創始人馬雲和一些高管在內的合夥人仍擁有董事會內多數董事的提名權。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只持有10%多一點的公司股票,但是他們仍然想通過雙重投票權的股份方式控制董事會的組成,以掌控阿里巴巴的戰略方向、捍衛公司文化,這種方式和科技巨頭Google類似。 但香港證監會此前均以違反香港“一股一票”的原則為由拒絕了阿里巴巴的這一要求。 此前港交所的態度一直較為糾結,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發文提出港交所“需要作出最適合香港、最有利於香港的決定”,並呼籲就該交易所能夠允許的股權結構類型展開討論。 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些分析師的評論稱, 這一策略明顯是想確保阿里巴巴最終在香港上市。 香港交易所去年10月表示,將考慮進行公眾咨詢,但未給出具體時間表。 知情人士稱,一份咨詢文件草案已在近幾周完成,並已在正式發布前提交給香港證監會。預計正式的公眾咨詢將於未來幾周啟動,咨詢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之後監管機構將對公眾提交的意見進行評估。 雖然擬定的公眾咨詢不一定會為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掃清道路,但分析師認為,這顯然會促使香港交易所放寬上市規定,從而使雙方最終達成妥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