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购冀东水泥遇阻 中材版图战略西移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11/HTML_F3K0VPUXXYWI.html


月10日,有消息称,中材集团已经放弃了对冀东水泥的收购,此前派驻做尽职调查的工作人员也已经悉数撤回。

同日,唐山市国资委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中材集团对冀东水泥的收购进展的确不很顺利。“中材之前对冀东有过一系列的注资承诺,但目前注资进展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导致收购项目与原计划进展不相符合。”

9月8日,中材集团董事长谭仲明在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主办的《辉煌60年·国企巡礼》高端访谈时表示,关于冀东水泥集团的重组工作,由于涉及方面很多,公司会按照对股民、对投资者负责的精神去做。至于何时有结果,现在还难以确定,有新情况,公司会及时披露。

10日,中材集团企业文化宣传部部长曹永胜对本报记者表示,关于中材集团收购冀东水泥的具体情况,“该说的谭总都说了”,收购结果以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准,弃购冀东水泥的传闻属于猜测。

收购遇阻

2008年1月2 日,唐山市人民政府与中材集团签署协议。唐山市政府原则上同意中材集团或其所属的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资的方式对冀东水泥集团实现控股。中材集团将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不少于130亿元,将冀东水泥集团打造成国内最大、世界前五名的水泥企业集团。

但 紧接着的是,冀东水泥公布了一系列扩张计划,明显加快了其扩张步伐。据资料介绍,2008年冀东水泥在河北以外就投产或拟投产10多条生产线,新建产能高 达2000多万吨,并超出了其原先确立的“巩固华北、挺进东北、开拓西北”的“三北”战略范围。此外,冀东水泥董事长张增光曾表示,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 将水泥产能提升至6000万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1000万立方米。

上述唐山市国资委官员表示,尽管3年期限未到,但中材注资承诺迟迟未兑现,加上冀东水泥本身发展良好,有自我扩张的基础。而随着冀东水泥不断发展壮大,中材集团要控股冀东水泥的代价也会相应加大。

事实上,在中材集团计划控股冀东水泥之前,中材集团的最大竞争对手、同为央企的中建材也曾“垂涎”冀东水泥,但后者与唐山市的合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而且很快就无疾而终。

2007年10月23日,在与中建材签约仅半个月后,唐山市政府又与中材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打造北方最大的非金属材料生产、研发和装备制造中心,其中包括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的现代水泥制造中心。

上述唐山市国资委官员表示,打造现代水泥制造中心的目标,对唐山市政府是个很大的重组动力;而中材集团之所以后来者居上,正是由于其承诺条件优于中建材集团。

不料从2009年开始,中材集团收购冀东水泥发生微妙变局。1月初,中材集团宣布最终决定放缓对冀东的收购,并表示重组谈判依然在进行。

上述唐山市国资委官员透露,收购遇阻的主要原因,是冀东水泥方面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实冀东水泥方面还是欢迎中材进来,因为中材毕竟是受政策支持做强做大的央企,主要是双方在重组具体条件、注资进展等方面达成一致的难度很大。”

谭仲明在国资委主办的活动间隙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并购项目上,中材集团一定要获得控股地位,从而“防止把钱投进去,自己没有控制力,投资失控”。

互搏西部市场

在水泥行业,“得冀东者得北方”的说法一直是业内人士共识,中材集团如果成功收购冀东水泥,将改写北方水泥市场版图。

除了中材集团和中建材集团在华北地区交锋外,国内水泥霸主海螺水泥同样看好华北水泥市场。但目前来看,海螺水泥具体介入华北水泥市场的消息却寥寥无几,只是到前不久被爆出在山东泗水县修建一条日产4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虽然中材集团否认放弃收购冀东水泥,但记者获悉,随着进军华北遇阻,中材集团水泥业务的扩张重点将转移至西部。

中信建投证券水泥业高级经济师田东红表示,由于中材集团和冀东水泥都有各自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且运营良好,因此,即使收购失败,对两者并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中材集团可能在华北失去了一块发展空间,但不会停止在西北地区的扩张脚步。”

6月份,中材股份斥资5.01亿元认购祁连山5500万股,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谭仲明也表示,近几年来,中材集团水泥业务突飞猛进,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水泥企业。

按照谭仲明的“控股原则”,中材对祁连山的参股仅仅是第一步,控股才是最终目的。在祁连山之前,中材集团在西北就拥有了赛马实业、天山股份两家上市公司。

田 东红表示,中材集团与冀东水泥“要么成为一家人,要么就是兵刃相见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冀东水泥在2008年公布的一系列扩产计划中,几乎都全部集中在 西部:3月,公司在四川省屏山县筹备建设一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6月,公司在重庆璧山县建设二条日产4500吨 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带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但目前,由于水泥投资过热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发改委已对全国水泥市场的投资情况展开全面调研,部分省市已暂停批建新的水泥生产线项目。

谭仲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水泥投资过热现象在全国范围尤其是在东部地区确实存在,但在不同地区情况不一样,也就是说,总体呈现投资过热,但局部地区依然存在投资机会。

谭仲明认为,目前,国家控制水泥投资过热政策对中材集团是一个利好。“如果得到合理调整,水泥这块蛋糕我们吃的时间会更长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9

底线“3000”:多晶硅西移求存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0-12/149079.html


“随着国家调控多晶硅项目政策的出台,行业将呈两重转变:一是投资门槛抬高,行业洗牌进程加速;二是未来多晶硅新建项目将更多向西部地区聚集。”10月9日,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玉安告诉记者。

9 月29日,国务院转发各省区市、部委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 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

江 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一位高管表示,多晶硅价格在今年第二季度已降至60美元/公斤的低点,一些成本高、产能只有百吨级的小项目已 经停产,更多百吨、千吨级小型多晶硅厂将在国家环保政策等监控措施下停止生产,“总体上将减少国内多晶硅市场供应,改变多晶硅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

与 国家政策相对应,大厂新建产能均以3000吨底线为主导。在中国两大多晶硅厂商中,江苏中能三期第三条5000吨的生产线已于9月底投产,年底将形成 18000吨的生产规模;赛维目前第一条5000吨生产线已于9月初建成,年底全部生产线建成后将达到15000吨生产能力。

3000吨底线

“光是3000吨/年这一个指标,就卡死了许多地方新建多晶硅项目的激情。”作为曾经多次参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座谈会及调研的人士之一,上述江苏中能高管对此直言不讳。

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该高管解释,3000吨/年指的是单线规模,而不是批一个总产能3000吨的项目,然后分期上几个百吨级或1000-1500吨级项目。一个单线3000吨项目投资20亿,没有资本实力的投资人自然无法进入。

杨玉安对这一点表示认同,称此为新上项目的基准线,以洛阳中硅为例,“我们在内蒙古包头的项目,未来单线年产能都将在3000吨以上”。

同样的情况在通威集团身上得以体现,该集团目前在四川乐山规划了10000吨的多晶硅大型项目。“一期1000吨项目在去年投产,之后的项目都达到了3000吨,符合国家政策门槛的要求。”通威集团新闻发言人黄其刚称。

然而,在国家政策落下之前,数个多晶硅项目在9月加速兴建或投产,抢占国家大限前的最后一个末班车。

在 福建,地处上杭、年产1200吨5N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已于9月底竣工;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9月5日正式投产;内蒙古锋威 硅业有限公司6000吨/年多晶硅一期1500吨项目已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黑河合盛硅业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设备安装已然完成,并计划于2011年新 建2000吨多晶硅生产线。

申银万国据此认为,已投产、部分投产和点火项目,不会受到抑制产能举措的影响,但新建和在建产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地方政府扶持下的大规模多晶硅待建项目将停止开工建设,正在建设的多晶硅项目,将由于环评、能耗等标准提高而投产延期。

事实上,《意见》同时要求:“新批项目需要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地方无权审批。”而此前除了洛阳中硅、四川739、江苏中能等少数几个多晶硅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核准外,其他省区上马的项目,基本上是省一级机关核准的。

“这意味着这种项目审批的宽松状态将不复存在。”前述江苏中能高管分析,国内其他号称规划5000吨到万吨的项目,只投产了一两条不具备规模效应的千吨级项目,“这些项目后续扩产审批将很困难,而先建后批、违规上马的项目将面临清理整顿”。

转移西部

据透露,此次国家出台的有关多晶硅的引导政策,乐山、洛阳、徐州等地被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根据上马多晶硅项目对当地电力需求的影响,使得沿海电力紧缺省份成为未来多晶硅新布点项目的严控区域。

“未来内蒙古、青海、四川等西部电力充沛、价格较低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多晶硅投资的热点,而江浙等沿海地区将在新项目的争夺中不再占据优势。”杨玉安说,洛阳中硅之所以在包头设厂,电价正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不仅仅是洛阳硅业,目前南玻集团则将4500吨的多晶硅项目放在宜昌,而国电集团将其5000吨的多晶硅项目布局于宁夏石嘴山。

与产业外迁西部同时行进的,可能是多晶硅工艺技术将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的过程。根据《意见》要求,未来兴建多晶硅项目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上述江苏中能人士认为,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还原电耗都没有达到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这个指标,“意味着今后不再审批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生产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未来只能新批其他如硅烷法之类能耗更低的新工艺”。

据 江苏中能高管透露,江苏中能将把原有一条1500吨生产线朝电子级多晶硅方向发展,另一条1500吨生产线则改造成改良西门子法,并成为新技术引进的实验 线。据了解,江苏中能仅对目前的三条各自单线5000吨的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生产线进行扩能改造,其产能年底即可达到15000吨。

不过一位 光伏行业高管则表示,目前几乎全部的国内多晶硅生产线均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故此未来国内工艺将仍以该工艺为主。“但该工艺亦有投入较大、相对能耗较高、成 本下降有一定难度等特点,未来可能是改良西门子法、硅烷法、流化床法及冶金法等一起共生、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共生的格局将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中得以体 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0

浙江限電引發硅片企業將產能西移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4/2NMDcyXzM1NTA2NA.html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對眼下浙江的頻繁限電頭疼不已。「就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度浙江省(拉閘)限電,使得我們的利潤減少了上億元人民幣。」他表示,公司正在計劃將部分硅片產能向四川轉移,從而避免今後繼續限電。

昱 輝陽光與江西賽維LDK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LDK」)和保利協鑫(03800.HK)並稱為中國三大硅片公司。2010年3月,昱輝陽光在浙江嘉善工 廠增資9900萬美元,繼續擴建其硅片產能。根據昱輝陽光的計劃,公司在2011年將有1.9G瓦的硅片產能,多晶硅產能也將達到3500噸/年,電池片 及組件產能分別為600兆瓦/年。

讓李仙壽沒想到的是,2010年下半年以來的浙江限電風暴打亂了這一計劃。

他坦言,公司共有數百台單晶爐、多晶爐,但生產過程被定義為「高耗能」,「我們硅片工廠的全部耗電量,一年加起來就是5億千瓦時,按照目前當地工業用電1元/千瓦時電價來計算,那麼我們的電費就是5億元。」

從去年四季度浙江全省限電後,公司的產能受到較大影響。李仙壽表示,去年下半年浙江地區的限電使公司的部分硅片產能無法運轉,至少減少了1億元左右的利潤。

2010年,昱輝陽光營業收入為12.0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136%,其淨利潤1.69億美元。如按李仙壽所說因為限電減少1億元淨利潤的話,則公司在不被限電的情況下,淨利潤可在1.69億美元的基礎上增加9%左右。

據 李仙壽介紹,公司已準備逐步將6家硅片廠中的一家,向四川這種電價比較便宜且不易停電的地區轉移,但今後是否會把所有硅片產能移蜀,還不能確定。由於昱輝 陽光已在四川投資了45億元用於建設6000噸原生多晶硅項目,因此加上因限電轉移過來的硅片產能,將促使公司在西部地區形成一部分的「多晶硅到硅片」的 光伏上游產業鏈。

上海一家光伏設備生產企業管理層徐先生向記者透露,據他瞭解,不少浙江硅片企業都在考慮向西部轉移,但四川未必是最好的 選擇。「如果看電價的話,四川現在的普通上網電價是0.3937元/千瓦時,而電價較有競爭力的則是寧夏(0.27元/千瓦時左右)、內蒙古西部 (0.28元/千瓦時左右)、青海(0.29元/千瓦時)。當然,企業投資西部還要參考當地的工業電價,但應該說工業電價也要比浙江便宜。」

李仙壽則表示,西部工業電價可能比浙江便宜一半。

事 實上,浙江精功科技(002006.SZ)也因限電問題倍感困擾。該公司一位高層昨天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80%以上的收入來自於光伏生產設備——鑄 錠爐,但也有100兆瓦的硅片產能,「去年第四季度,剛好我們的硅片廠搬家,所以政府限電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但今年3月份起,限電通知又來了。」

據 他介紹,公司的生產基地有硅片、鑄錠等各類生產廠,電力供應部門的限電方式是,對整個生產基地給出一個額定的電量,如超過這個額度,就拉閘限電。「硅片生 產比其他產品製造的耗電要高一些,所以面對限電的狀況,公司也會適時地將硅片間歇性停產,從而保障其他核心產品的正常生產。」他也指出,由於硅片價格跌得 不少,其毛利率並不是很高,所以停產的影響還不算很大。

有券商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一些硅片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硅片售價低於生產成本,硅片業務產能釋放率為50%左右,硅片業務在年內可能會虧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3

煤炭重心加速西移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31/100375249_all.html

  中國西部豐富的煤炭資源一直是很多投資者追逐的對象。但受制於運力瓶頸,企業雖然投資熱度很高,不少地區一直處於「圈而不探」、「圈而不開」的情況。隨著《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十二五」規劃)發佈,這種情況將要改變。

  國家能源局3月22日發佈的這一規劃提出,「十二五」煤炭生產佈局主要「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預計到2015年,西部煤炭產量將佔全國總產量的53%,生產重心將加速西移。

  針對長期存在的運力瓶頸,規劃特別強調要加快煤炭運輸通道建設,具體為:加快建設蒙西、陝北至湖北、湖南和江西的煤運通道,推進蒙冀、山西中南 部、赤錦、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等新通道,以及集通、朔黃、寧西、邯長、邯濟、通霍、太焦線擴能改造建設,提高晉陝蒙寧地區鐵路煤炭外運能力。

  如果上述規劃獲得落實,西部煤炭將出現產能規模快速擴張局面。亦有業內人士擔憂,大企業集團大幅提高產能規模或將導致煤炭產能過剩局面。

更多西煤東輸

  3月22日,在國家能源局的發布會上,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介紹「十二五」期間煤炭生產佈局調整情況時表示,未來五年將實施「控制東部、穩定中 部、發展西部」的戰略構想。這與2007年發佈的「十一五」規劃的佈局有較大區別。「十一五」規劃將新疆、甘肅和青海等西部省區列入「煤炭自給區」,「適 度」開發當地煤炭資源。

  「十二五」規劃意味著西部將向東部地區輸送更多煤炭資源。根據規劃,2015 年西部煤炭產量將達到20.9 億噸,佔全國的53%。「十二五」煤炭產能新開工規模7.4 億噸/年,其中西部地區新開工規模5.3億噸/年,佔全國的71.7%。

  「西部地區煤層埋藏淺,容易開採。隨著大型運煤通道的相繼建成,運力提高,適合擴大生產規模。」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對財新記者說。

  「十二五」規劃令在西部早早佈局的央企備感振奮。2006年,神華集團神華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新能源)獲新疆黑山礦區煤炭開採權,擬投資375億元建設年產能1600萬噸煤礦。由於各種原因,該項目遲遲未動工。

  「新疆黑山礦區今年將會開工。」神新能源規劃發展部一位負責人向財新記者透露。

  「我們在蒙陝建立了億級煤炭基地。其中已開工的不到2000萬噸,其餘的在未來幾年也將陸續開工。」中煤集團一位高管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按照1噸煤炭產能投資額600元-800元計算,「中煤在西部的投資也相當大。」

  對西部煤炭資源的投資早在「十一五」期間就已經開始佈局。根據第九屆中國新疆國際煤炭工業博覽會組委會提供的數據,2012 年國資委直屬央企計劃在新疆開工項目178 個,概算投資7243.15 億元。目前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和煤炭20 強企業全部落戶新疆。

突破運力瓶頸

  「落戶新疆的企業不少,但是,在新疆建成投產的項目並不多。運力瓶頸一直制約著企業的實質開發。」一家券商煤炭行業分析師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開發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怕開發後運不出去。

  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新規劃特別強調要加強煤炭調出與運力配置統籌,確保調運平衡。國家能源局預測2015年全國煤炭鐵路運輸需求26億噸,而鐵路方面規劃屆時煤炭運力將達30億噸,可基本滿足煤炭運輸需要。

  其中,晉陝蒙(西)寧甘地區調出量14.3億噸,鐵路規劃煤炭外運能力約20億噸;蘭新鐵路電氣化改造和蘭渝鐵路建成投運後,可基本滿足新疆煤炭外運需求。

  上述分析師認為,「十二五」規劃對鐵路運力的解決力度比「十一五」時大。「十一五」期間上億級的煤運專線幾乎沒有,「十二五」規劃提到了兩條:一條是蒙西至華中的煤運通道,另一條是蒙冀、山西中南部、赤錦、錫林浩特至烏蘭浩特等新通道。

  上述中煤集團高管透露,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的股權比例即將確定,投資到位後即可開工。

  除了新建鐵路,一些原有的煤運專線也在擴能改造。目前,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朔黃鐵路段(山西省朔州市-河北省黃驊市黃驊港口)的擴能改造遠景年運能將達到3.5 億噸至4 億噸。

  「目前順利開通了『四站一場』(原平南站、東冶站、定州西站、黃驊港站、神池南站下行場),預計2012年煤運量能突破2億噸。」神華集團一位高管向財新記者透露。

  除了朔黃鐵路改造,神華集團牽頭,先後於2010 年4月和11月成立了兩家鐵路公司,分別負責新准鐵路和准池鐵路的建設工作。這兩條鐵路的遠景年運能力均是2 億噸,按計劃將於2013 年建成通車。准池鐵路建成後,將成為朔黃鐵路上游第二條煤源集運通道;新准鐵路建成後,西端與包神線和東烏線相接,東端與大準線相連,並通過大准及准池鐵路,經朔黃鐵路直達黃驊港。

  這位神華集團高管還表示,由於新疆黑山礦將要開工,目前神華也與烏魯木齊鐵路局就合作建設烏准鐵路、黑山鐵路、神信鐵路專運線、喀什鐵路以及自備車皮調運等項目建設進行了溝通。

  此外,除規劃中提及將要新建的煤運專線,一位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目前還有一條從陝西到江蘇的煤運專線正在進行可行性調研。

產能過剩隱憂

  遠水難解近渴。上述分析師稱,規劃中和各個主要產煤省區的煤運線路,預計要到2014年才逐步實現通車,因此2014年之前運力偏緊的局面難以改變。「運力不解決,煤炭供應仍然偏緊張。」他說。

  上述中煤集團高管也表示,目前煤運專線的建設預計要到2015年才會實現,在此之前煤炭的供求不會發生較大變化。但他認為,長遠來看,隨著國內 煤炭產業投資規模不斷加大,產能迅速擴張,未來幾年新產能將會集中釋放,煤炭市場將面臨供大於求的壓力,產能過剩將會引起煤價下跌。

  中煤集團董事長兼執行董事王安在3月28日召開的業績記者會上表示,中煤集團計劃2012年將產量提升5%,未來三年內將產量提升5000萬 噸,「集團目前有四個項目將會於明年及後年陸續投產,兩個設計產能為1250萬噸,其餘兩個均為1000萬噸,2015年公司產能可達2億噸。」

  國內排名前17位煤炭企業的2015年產能規劃也顯示出產能大擴張的趨勢。根據各企業的2015年規劃,這17家煤炭企業規劃產量將達到29億噸,較2010年15.3億噸產量增長13.7億噸。

  「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煤炭生產能力將達41億噸/年,產量控制在39億噸左右。不過,2010年中國原煤產量已達35.2億噸,屆時煤炭產量能否控制難免讓人生疑。

  「十一五」規劃提出煤炭產量控制在32億噸。但「十一五」期間共完成煤炭投資1.25 萬億元,加上2011年的4700 億元,共計1.72 萬億元,按800元1噸的建設成本計算,共形成產能21 億噸。

  「『十一五』期間新增產能假如有5億噸轉入『十二五』之後投產,『十二五』期間仍將淨增產能16 億噸。加上現有煤礦產能,煤礦總產能近期過剩的問題明顯。」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稱。

  據上述神華集團高管透露,政府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煤炭產能可能過剩的問題,目前已經暫停受理新的煤礦探礦權申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