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優策略是動態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長文) 鄧元傑

http://xueqiu.com/1069456225/2551407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寫的《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版,盧允中等譯)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策略的動態性。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優策略,競爭雙方(或多方)在不斷改變策略的過程中進化,誰跟不上形勢,誰就被淘汰。

  舉個例子。比如一隻動物(比如鹿)要到水邊喝水,水是不能不喝的,但水裡有可以吃掉它的危險動物(比如鱷魚)。此時這只動物該怎麼辦?

  一個策略是:儘量忍住不喝,到渴極了的時候再到水邊猛喝一通。但這樣一次可能喝很長時間的水,給了鱷魚可乘之機。所以可以考慮另一個策略:不斷頻繁、快速地奔向水邊,喝一口趕緊再跑回來,減少每次喝水的時間。這兩種策略到底哪種更好?

  不知道。因為這要看競爭對手(水裡的危險動物)採用什麼策略了。如果對手反應敏捷,或許一次喝一口是不錯的策略,但如果對手反應遲緩,容易發現,那麼一次喝足,或許也是不錯的策略。而水中的危險動物,也在根據喝水動物的策略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早就被進化淘汰了。所以雙方的策略都是不斷調整的,要根據對方(甚至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況,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

  實際上,單個個體很難改變策略,改變了也沒什麼大用,改變策略的是基因。或者說,在不斷吃與被吃、勝利與失敗的過程中,有某一方面特長的基因的個體生存下來的,它們繁衍出更多的後代,而沒有特長的基因的個體,後代越來越少,最後被淘汰。客觀地看,物種發生了進化。

  但是,物種進化的一個趨勢是恆定不變的,就是(動物的)反應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快,頭腦越來越聰明,視覺、聽覺越來越發達,身體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因為物種是彼此促進的,你反應慢、跑得慢,在複雜的環境下不能很好地權衡,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會被吃掉,或者吃不到別的物種,於是就被淘汰。我見過很多聰明動物的例子,它們的反應讓我震驚。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書之外了,不再展開。

  人,當然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腦,所以才在各種生物中脫穎而出。

  各種策略的優勝劣汰、動態平衡、彼此相生相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如某個物種中的動物,只具有兩種性格之一:鷹派和鴿派。請注意它們表面上都一樣,但性格或者是鷹派,或者是鴿派。一旦同一物種相遇發生戰鬥(比如爭奪食物或配偶),鷹派一定要戰鬥到底,不是打死或打敗對方,就是被對方打死。鷹派是從來不會退卻的。而鴿派從來不打,所以當鴿派遇到鷹派,如果發生衝突,鴿派會立即退卻,讓鷹派獲得勝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很顯然,鴿派之間是不會有衝突的,鴿派碰到鷹派也不會有衝突,因為鴿派會立刻選擇逃避。而鷹派碰到鷹派,發生衝突後只能戰鬥,知道其中一個死掉,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種群中的鷹派佔多數,還是鴿派佔多數呢?

  進化策略顯示,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比如,假設初始種群都是鴿派,此時變異出一隻鷹派(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幾乎是必然的),鷹派成了街頭霸王,可以隨意欺負鴿派,佔有異性。假設鷹派和鴿派結合,後代一半是鷹派,一派是鴿派。可以想像它會佔有更多配偶,產生更多後代,由此導致鷹派越來越多。但是,當鷹派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加了,因為它們以後相遇的概率會不斷提高,破釜沉舟的戰鬥必然導致鷹派之間相互消耗力量。而鴿派,當減少到一定比例,就又會重新開始擴大,因為鴿派不參加戰鬥,存活的時間長,理論上也可以產生更多後代。

  相反,假設群體中一開始全是鷹派,突然變異出一隻鴿派,結果也一樣。所以,從長期看,群體中的鷹派和鴿派,必然圍繞一個比例波動。

  看到這裡,假如你在這個群體中生存,你會採取什麼策略呢?

  很顯然,如果鷹派過多,你應該做鴿派;反之,做鷹派。總之,不要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

  寫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股市投資了?呵呵,當大多數人買一隻股的時候,你要賣;反之則買,往往是最優策略。

  當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出更狡猾的策略。比如一隻鴿派假裝鷹派,當它碰到對手時先嚇唬對方,如果對方是鴿派,就會退卻,這樣它就得逞了;如果對方是鷹派,憤而應戰,那它立刻夾著尾巴逃跑,也不會受傷。所以在鷹派、鴿派中,派生中假裝鷹派的鴿派,一開始也是很有利的。但問題是,當這種個體越來越多,假裝鷹派的鴿派相互遇到並發生衝突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顯然它們會相互威脅,但並不會真正投入戰鬥。它們的這種策略,讓真正的鷹派或鴿派看到,又會派生出什麼策略呢?

  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優策略!這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還有一個生存策略來源於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是博弈論的基本知識,說的是兩個人,他們如果彼此合作,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益(比如每人100分),但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合作,而另一個人背叛,則背叛的一方可以得到相當優厚的利益(比如250分),而合作的一方成了傻瓜,利益為負(比如負50分)。但如果兩個人互相背叛,則是雙輸,比如都是負10分。那麼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人,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這是博弈論的基礎內容,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應該選擇背叛;如果博弈是重複博弈,應該選擇合作。

  嗯,合作總體是不錯的,但背叛的誘惑太大了。如果基於囚徒困境設計出更加複雜的博弈策略,到底誰會取勝呢?比如有這麼幾個代表性策略:

  1、「傻瓜」策略:永遠合作,永遠與人為善。

  2、絕對惡意策略:永遠選擇背叛。

  3、「一報還一報」策略:(書上翻譯成「針鋒相對」)首先選擇合作,下一次採用對方上一次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上一次對方背叛了我,下一次我也背叛;上一次對方和我合作,下一次我也合作。所以,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於惡意的背叛,選擇一報還一報。

  4、「二報還一報」策略:遭到兩次背叛,才選擇一次背叛。所以它是比「一報還一報」還要善意的策略。更善意的甚至有「三報還一報」等策略。很顯然,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我要用我的真誠感動你,但如果你背叛我多次,我也會背叛一次,讓你知道我也是有血性的。」

  5、偶爾背叛策略:首先選擇合作,如果遇到了善意的策略(比如「n報還一報」),該策略也會一直合作,但會偶爾選擇背叛,比如十次合作中突然來一次背叛,從而獲得巨大利益。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忠厚老實,但關鍵時刻會欺騙,因為對他來說,這一次博弈是最後博弈,騙完就走人。但和他相處的朋友並不知道,於是就上了當。

  6、「欺負老實人」策略:初次選擇合作或背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斷博弈中看看對方是什麼策略。如果對方是「老實人」,比如「傻瓜」策略或「n報還一報」策略,我就選擇背叛;如果對方不好欺負,比如「一報還一報」,我就老老實實選擇合作;如果對方是絕對惡意策略,我也絕對惡意。

  7、「永不寬恕」策略:第一次選擇合作,但如果你騙我一次,我以後永遠背叛,永不寬恕。

  8、「加倍報復」策略:你騙我一次,我一定要騙你兩次,否則永遠沒完。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更多策略,但具有代表性的就以上幾種。很顯然,它們反映出我們的人性。

  它們博弈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是「一報還一報」取勝,科學家們做過多次實驗,都是如此。

  事後想想,似乎很正常:因為「一報還一報」是善意的,對惡意也報以相等的懲罰。而且「一報還一報」並不記仇:如果你以後選擇合作,我還會和你繼續合作。這大概相當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相比之下,「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過於善良了,而「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則過於記仇了,所以在多次博弈中得分並不高。當然,多種惡意策略的得分是最低的。甚至,「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惡意的,因為你不允許別人改過,或者懲罰措施過於激烈,導致衝突升級。

  但是別忙:難道「一報還一報」真的能永遠取勝嗎?

  並非如此。假如整個生態環境中全是善意策略,大家彼此合作,此時根本不能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的優勢,它會和其他善意策略獲得一樣的分數。假如,假如----此時混進了一個惡意策略,這個惡意策略的分數會遠高於所有善意策略,因為它一直(或主要)靠欺騙,剝奪別人的利益。所以在善意群體中如果出現惡意策略(這幾乎是必然的,就像一群好人中總會混進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必然有壞人一樣),惡意策略會繁殖得很快,相當於一小撮罪犯在一群忠厚老實者中獲得巨大利益。

  所以,當惡意策略不斷增加時,極為善意的策略,比如「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策略都會被逐漸消滅(相當於忠厚老實人壞人幹掉)。此時,當事物發展到這一階段時,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惡意策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一報還一報」策略就會逐漸雄起,在群體中佔據優勢,

  假如 ---- 群體中的善意策略極少,幾乎都是極端惡意或接近極端惡意的策略,所以「一報還一報」和其他善意策略的數量極少,並且散佈在惡意策略中,那麼「一報還一報」的得分也不高。它必須突破一個「臨界點」,才會取得優勢地位。

  看到這裡,我感慨萬千。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人類社會如果已經發展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的程度了,那你或者做個壞人,或者隱藏起來,找到極少數和你一樣的好人,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在幾千年文明史中,確實有極少數時期,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善必將戰勝惡,所以秉承「一報還一報」策略,與人為善,懲罰惡,但又不記仇,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寫得有點多了,呵呵。

  總的感覺是:《自私的基因》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的動態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多次博弈)並沒有最好的策略,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調整。我記得《孫子兵法》中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我在《自私的基因》中,總算為它找到理論依據了,呵呵。我們玩股票,如果環境變了,情況變了,當然要調整自己的策略。這沒什麼丟人的。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亂變,以及毫無意義的堅持。這一切都要加強分析能力。

  所以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股市博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比如:

  1、價值投資者(我指的是關注市盈率、市淨率很低、也有成長性的股票的人)的策略,在熊轉牛初期往往不好,因為此時是前期超跌股大漲,而白馬股因為是白馬,跌得不夠深,反彈自然也不會多。

  2、天天追漲停和熱點的短線投資者(或投機者),玩得好確實掙錢,但如果沒有極高的敏銳性,最好還是不要玩。總之,這是一種難以做大的策略。

  3、股市和生物界還是不一樣。生物界一般講究合群(因為群居動物佔優勢),但在群體中選擇生存策略,往往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斷調整自己的決策,所以這是個永無休止的動態過程。炒股最好別合群。所以一種炒股策略如果用的人多了,比如都是價值投資,都買銀行股,那麼銀行股可能就很難漲起來。

  4、所以,股市投資者最好學會多種策略,當然可以以一種策略為主。長期來看,只要是穩定的策略,一種策略也行(如價值投資)。什麼是「穩定」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在絕大多數環境中表現都不錯的策略。

  5、最好的策略,似乎是分析板塊潛力,中線持股。吃完這塊吃那塊,幾個月或頂多一兩年就換。當然這個要求比價值投資要高,因為除了要分析個股,還要不斷評估板塊潛力,評估整體大勢,所以也更難做到。所以,價值投資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穩定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總體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書,讓我對基因支配,有了比過去深得多的理解。其實過去我也看過類似的書和文章,但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極為深入,讓我獲益很大。

  但看完全書,我還是不能同意「基因是完全自私的」觀點。作者說,生命個體(比如人)有時候會表現出合作、幫助他人的行為,貌似無私,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物質或精神上的)。所以無私是為了自私。既然是為了自私,本質上就是自私。

  對此我想了很久,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我認為,既然生物逐步進化成了社會化動物(比如人、猴子、猩猩、獅子、狼、鬣狗、斑馬、角馬、羚羊、大象、河馬、野牛、野豬、豚鼠、老鼠、螞蟻、蜜蜂、蝙蝠、各種群居的鳥和魚……),並且社會化動物逐漸佔據優勢(我不否認老虎、豹子目前在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總體是社會化動物佔優),這肯定說明合作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麼,有利於合作的基因,似乎也應該佔據更多位置才對。在生活中,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肯定不受歡迎,他/她的基因估計也很難流傳下去。

  當然,我的爭辯是膚淺的,因為作者道金斯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認為:合作和群居也是為了讓基因流傳下去,因為群體的力量大,所以基因本質上還是自私的。但還是不能說服我,因為現在很多群居物種,離開群體的單個個體,實際上是很難生存的,甚至無法生存。此時為了生存,群居是必不可少的,是彼此需要的。如果回到分散狀態,各個單個個體都會被更強大的物種消滅掉。所以,群居既然促進了物種的繁衍和進化,最終變成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難道就不會讓基因變得稍微無私一點?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道金斯堅持一元論,不夠中庸,總讓我不是太信服。但我必須承認,他的論證很有力,這本書也是一本絕對不可多得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16

最優策略是動態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長文) 鄧元傑

http://xueqiu.com/1069456225/2551407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寫的《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版,盧允中等譯)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策略的動態性。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優策略,競爭雙方(或多方)在不斷改變策略的過程中進化,誰跟不上形勢,誰就被淘汰。

  舉個例子。比如一隻動物(比如鹿)要到水邊喝水,水是不能不喝的,但水裡有可以吃掉它的危險動物(比如鱷魚)。此時這只動物該怎麼辦?

  一個策略是:儘量忍住不喝,到渴極了的時候再到水邊猛喝一通。但這樣一次可能喝很長時間的水,給了鱷魚可乘之機。所以可以考慮另一個策略:不斷頻繁、快速地奔向水邊,喝一口趕緊再跑回來,減少每次喝水的時間。這兩種策略到底哪種更好?

  不知道。因為這要看競爭對手(水裡的危險動物)採用什麼策略了。如果對手反應敏捷,或許一次喝一口是不錯的策略,但如果對手反應遲緩,容易發現,那麼一次喝足,或許也是不錯的策略。而水中的危險動物,也在根據喝水動物的策略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早就被進化淘汰了。所以雙方的策略都是不斷調整的,要根據對方(甚至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況,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

  實際上,單個個體很難改變策略,改變了也沒什麼大用,改變策略的是基因。或者說,在不斷吃與被吃、勝利與失敗的過程中,有某一方面特長的基因的個體生存下來的,它們繁衍出更多的後代,而沒有特長的基因的個體,後代越來越少,最後被淘汰。客觀地看,物種發生了進化。

  但是,物種進化的一個趨勢是恆定不變的,就是(動物的)反應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快,頭腦越來越聰明,視覺、聽覺越來越發達,身體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因為物種是彼此促進的,你反應慢、跑得慢,在複雜的環境下不能很好地權衡,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會被吃掉,或者吃不到別的物種,於是就被淘汰。我見過很多聰明動物的例子,它們的反應讓我震驚。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書之外了,不再展開。

  人,當然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腦,所以才在各種生物中脫穎而出。

  各種策略的優勝劣汰、動態平衡、彼此相生相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如某個物種中的動物,只具有兩種性格之一:鷹派和鴿派。請注意它們表面上都一樣,但性格或者是鷹派,或者是鴿派。一旦同一物種相遇發生戰鬥(比如爭奪食物或配偶),鷹派一定要戰鬥到底,不是打死或打敗對方,就是被對方打死。鷹派是從來不會退卻的。而鴿派從來不打,所以當鴿派遇到鷹派,如果發生衝突,鴿派會立即退卻,讓鷹派獲得勝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很顯然,鴿派之間是不會有衝突的,鴿派碰到鷹派也不會有衝突,因為鴿派會立刻選擇逃避。而鷹派碰到鷹派,發生衝突後只能戰鬥,知道其中一個死掉,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種群中的鷹派佔多數,還是鴿派佔多數呢?

  進化策略顯示,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比如,假設初始種群都是鴿派,此時變異出一隻鷹派(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幾乎是必然的),鷹派成了街頭霸王,可以隨意欺負鴿派,佔有異性。假設鷹派和鴿派結合,後代一半是鷹派,一派是鴿派。可以想像它會佔有更多配偶,產生更多後代,由此導致鷹派越來越多。但是,當鷹派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加了,因為它們以後相遇的概率會不斷提高,破釜沉舟的戰鬥必然導致鷹派之間相互消耗力量。而鴿派,當減少到一定比例,就又會重新開始擴大,因為鴿派不參加戰鬥,存活的時間長,理論上也可以產生更多後代。

  相反,假設群體中一開始全是鷹派,突然變異出一隻鴿派,結果也一樣。所以,從長期看,群體中的鷹派和鴿派,必然圍繞一個比例波動。

  看到這裡,假如你在這個群體中生存,你會採取什麼策略呢?

  很顯然,如果鷹派過多,你應該做鴿派;反之,做鷹派。總之,不要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

  寫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股市投資了?呵呵,當大多數人買一隻股的時候,你要賣;反之則買,往往是最優策略。

  當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出更狡猾的策略。比如一隻鴿派假裝鷹派,當它碰到對手時先嚇唬對方,如果對方是鴿派,就會退卻,這樣它就得逞了;如果對方是鷹派,憤而應戰,那它立刻夾著尾巴逃跑,也不會受傷。所以在鷹派、鴿派中,派生中假裝鷹派的鴿派,一開始也是很有利的。但問題是,當這種個體越來越多,假裝鷹派的鴿派相互遇到並發生衝突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顯然它們會相互威脅,但並不會真正投入戰鬥。它們的這種策略,讓真正的鷹派或鴿派看到,又會派生出什麼策略呢?

  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優策略!這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還有一個生存策略來源於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是博弈論的基本知識,說的是兩個人,他們如果彼此合作,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益(比如每人100分),但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合作,而另一個人背叛,則背叛的一方可以得到相當優厚的利益(比如250分),而合作的一方成了傻瓜,利益為負(比如負50分)。但如果兩個人互相背叛,則是雙輸,比如都是負10分。那麼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人,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這是博弈論的基礎內容,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應該選擇背叛;如果博弈是重複博弈,應該選擇合作。

  嗯,合作總體是不錯的,但背叛的誘惑太大了。如果基於囚徒困境設計出更加複雜的博弈策略,到底誰會取勝呢?比如有這麼幾個代表性策略:

  1、「傻瓜」策略:永遠合作,永遠與人為善。

  2、絕對惡意策略:永遠選擇背叛。

  3、「一報還一報」策略:(書上翻譯成「針鋒相對」)首先選擇合作,下一次採用對方上一次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上一次對方背叛了我,下一次我也背叛;上一次對方和我合作,下一次我也合作。所以,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於惡意的背叛,選擇一報還一報。

  4、「二報還一報」策略:遭到兩次背叛,才選擇一次背叛。所以它是比「一報還一報」還要善意的策略。更善意的甚至有「三報還一報」等策略。很顯然,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我要用我的真誠感動你,但如果你背叛我多次,我也會背叛一次,讓你知道我也是有血性的。」

  5、偶爾背叛策略:首先選擇合作,如果遇到了善意的策略(比如「n報還一報」),該策略也會一直合作,但會偶爾選擇背叛,比如十次合作中突然來一次背叛,從而獲得巨大利益。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忠厚老實,但關鍵時刻會欺騙,因為對他來說,這一次博弈是最後博弈,騙完就走人。但和他相處的朋友並不知道,於是就上了當。

  6、「欺負老實人」策略:初次選擇合作或背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斷博弈中看看對方是什麼策略。如果對方是「老實人」,比如「傻瓜」策略或「n報還一報」策略,我就選擇背叛;如果對方不好欺負,比如「一報還一報」,我就老老實實選擇合作;如果對方是絕對惡意策略,我也絕對惡意。

  7、「永不寬恕」策略:第一次選擇合作,但如果你騙我一次,我以後永遠背叛,永不寬恕。

  8、「加倍報復」策略:你騙我一次,我一定要騙你兩次,否則永遠沒完。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更多策略,但具有代表性的就以上幾種。很顯然,它們反映出我們的人性。

  它們博弈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是「一報還一報」取勝,科學家們做過多次實驗,都是如此。

  事後想想,似乎很正常:因為「一報還一報」是善意的,對惡意也報以相等的懲罰。而且「一報還一報」並不記仇:如果你以後選擇合作,我還會和你繼續合作。這大概相當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相比之下,「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過於善良了,而「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則過於記仇了,所以在多次博弈中得分並不高。當然,多種惡意策略的得分是最低的。甚至,「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惡意的,因為你不允許別人改過,或者懲罰措施過於激烈,導致衝突升級。

  但是別忙:難道「一報還一報」真的能永遠取勝嗎?

  並非如此。假如整個生態環境中全是善意策略,大家彼此合作,此時根本不能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的優勢,它會和其他善意策略獲得一樣的分數。假如,假如----此時混進了一個惡意策略,這個惡意策略的分數會遠高於所有善意策略,因為它一直(或主要)靠欺騙,剝奪別人的利益。所以在善意群體中如果出現惡意策略(這幾乎是必然的,就像一群好人中總會混進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必然有壞人一樣),惡意策略會繁殖得很快,相當於一小撮罪犯在一群忠厚老實者中獲得巨大利益。

  所以,當惡意策略不斷增加時,極為善意的策略,比如「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策略都會被逐漸消滅(相當於忠厚老實人壞人幹掉)。此時,當事物發展到這一階段時,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惡意策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一報還一報」策略就會逐漸雄起,在群體中佔據優勢,

  假如 ---- 群體中的善意策略極少,幾乎都是極端惡意或接近極端惡意的策略,所以「一報還一報」和其他善意策略的數量極少,並且散佈在惡意策略中,那麼「一報還一報」的得分也不高。它必須突破一個「臨界點」,才會取得優勢地位。

  看到這裡,我感慨萬千。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人類社會如果已經發展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的程度了,那你或者做個壞人,或者隱藏起來,找到極少數和你一樣的好人,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在幾千年文明史中,確實有極少數時期,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善必將戰勝惡,所以秉承「一報還一報」策略,與人為善,懲罰惡,但又不記仇,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寫得有點多了,呵呵。

  總的感覺是:《自私的基因》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的動態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多次博弈)並沒有最好的策略,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調整。我記得《孫子兵法》中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我在《自私的基因》中,總算為它找到理論依據了,呵呵。我們玩股票,如果環境變了,情況變了,當然要調整自己的策略。這沒什麼丟人的。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亂變,以及毫無意義的堅持。這一切都要加強分析能力。

  所以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股市博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比如:

  1、價值投資者(我指的是關注市盈率、市淨率很低、也有成長性的股票的人)的策略,在熊轉牛初期往往不好,因為此時是前期超跌股大漲,而白馬股因為是白馬,跌得不夠深,反彈自然也不會多。

  2、天天追漲停和熱點的短線投資者(或投機者),玩得好確實掙錢,但如果沒有極高的敏銳性,最好還是不要玩。總之,這是一種難以做大的策略。

  3、股市和生物界還是不一樣。生物界一般講究合群(因為群居動物佔優勢),但在群體中選擇生存策略,往往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斷調整自己的決策,所以這是個永無休止的動態過程。炒股最好別合群。所以一種炒股策略如果用的人多了,比如都是價值投資,都買銀行股,那麼銀行股可能就很難漲起來。

  4、所以,股市投資者最好學會多種策略,當然可以以一種策略為主。長期來看,只要是穩定的策略,一種策略也行(如價值投資)。什麼是「穩定」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在絕大多數環境中表現都不錯的策略。

  5、最好的策略,似乎是分析板塊潛力,中線持股。吃完這塊吃那塊,幾個月或頂多一兩年就換。當然這個要求比價值投資要高,因為除了要分析個股,還要不斷評估板塊潛力,評估整體大勢,所以也更難做到。所以,價值投資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穩定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總體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書,讓我對基因支配,有了比過去深得多的理解。其實過去我也看過類似的書和文章,但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極為深入,讓我獲益很大。

  但看完全書,我還是不能同意「基因是完全自私的」觀點。作者說,生命個體(比如人)有時候會表現出合作、幫助他人的行為,貌似無私,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物質或精神上的)。所以無私是為了自私。既然是為了自私,本質上就是自私。

  對此我想了很久,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我認為,既然生物逐步進化成了社會化動物(比如人、猴子、猩猩、獅子、狼、鬣狗、斑馬、角馬、羚羊、大象、河馬、野牛、野豬、豚鼠、老鼠、螞蟻、蜜蜂、蝙蝠、各種群居的鳥和魚……),並且社會化動物逐漸佔據優勢(我不否認老虎、豹子目前在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總體是社會化動物佔優),這肯定說明合作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麼,有利於合作的基因,似乎也應該佔據更多位置才對。在生活中,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肯定不受歡迎,他/她的基因估計也很難流傳下去。

  當然,我的爭辯是膚淺的,因為作者道金斯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認為:合作和群居也是為了讓基因流傳下去,因為群體的力量大,所以基因本質上還是自私的。但還是不能說服我,因為現在很多群居物種,離開群體的單個個體,實際上是很難生存的,甚至無法生存。此時為了生存,群居是必不可少的,是彼此需要的。如果回到分散狀態,各個單個個體都會被更強大的物種消滅掉。所以,群居既然促進了物種的繁衍和進化,最終變成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難道就不會讓基因變得稍微無私一點?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道金斯堅持一元論,不夠中庸,總讓我不是太信服。但我必須承認,他的論證很有力,這本書也是一本絕對不可多得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21

江歌媽媽寫給劉鑫的信:人性可以自私,但不能無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4/165993.shtml

江歌媽媽寫給劉鑫的信:人性可以自私,但不能無恥。
李小木的小江湖 李小木的小江湖

江歌媽媽寫給劉鑫的信:人性可以自私,但不能無恥。

生命是可貴的,值得被尊重的。

來源 | 李小木的小江湖

劉鑫:

喪女之痛,分秒煎熬。

自我的女兒江歌遇害,已有375天。

375天是什麽概念?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年。你換了新發型,交了新朋友,有了新生活,全然完全忘記了,一年之前,在異國他鄉,有個無辜的女孩因她的善良你的自私而命喪黃泉。

2016年11月3日,你跟前男友陳世峰鬧分手,對方不同意,以公布裸照威脅你。這時候,是我的女兒江歌好心收留了你,並給你買了熱乎乎的餛飩,在車站等了你倆小時,並把你接回家。結果,陳世峰尾隨上門,要跟你談判,我的女兒為了保護你,讓你先進門,自己則在家門口,被活活捅了十幾刀!刀刀致命。

而你安然無恙。

阿姨並沒有責怪你的自私,那是人性的弱點,畢竟面臨血腥和死亡,誰都會害怕,何況你並不知道他手里有刀。所以,即使你沒有出去一起勇鬥惡徒,為江歌博一個喘氣的機會,我都可以理解。

但讓我氣憤的是,為什麽你會過河拆橋,忘恩負義,避而不見,僅僅五天後就撇清關系說“兇手的一點信息都不知道”。為什麽你幸存下來卻沒有半點感恩之情,為什麽要隱瞞真相導致江歌之案遲遲得不到解決?

你什麽都不告訴我,讓一個失去至親的媽媽日日流淚,夜夜失眠,飽受思念和痛苦的折磨。請問於心何忍?

陳世鋒是你的前男友,之前跟江歌毫無交集,也不存在過節。

事發之後,有人曾在網上揣測,“死者和兇手有不正當關系,留學生男女關系混亂,活該”……看到這樣的揣測和汙蔑,我心如刀絞,像是傷口上撒鹽啊。江歌清清白白,善良美好,冤死的案情還沒有水落石出,就有人給她潑臟水了。

可惜,江歌永遠不會開口辯解了。作為媽媽,我必須站出來為她討還一個公道!因為沒有人比我更了解江歌,她是無辜的,絕不應該替人受過再背負那樣的汙名。

她才24歲,人生戛然而止,誰能感同身受?!

江歌命苦,一歲多時我和她爸離婚,從此與我和姥姥相依為命。她是我的希望,我的寶貝,我生活的全部意義,唯一奔頭。

現在她走了,我的天也塌了。

這麽長時間,我沒有一秒鐘是安心的。江歌的求救聲一直在耳邊回蕩,她說“媽媽,你救救我,我不想死”。我在瀕臨崩潰的邊緣中堅強地活了下來,到處奔波取證,一年中嘗盡了各式悲苦。

我發誓,一定要撐住這口氣,為女兒尋找出真相。到底那天發生了什麽,門有沒有被反鎖;女兒在臨死之前,有沒有痛苦?她說了什麽,有沒有要帶給媽媽的遺言?

可是,你是什麽態度?你不見我,頻玩消失,說什麽都不知道!

不知道尾隨起爭執的人是陳世峰,還是沒聽到江歌被害時的慘叫?你是知道的!你卻向警察撒謊說不知道兇手是誰!否則你不會躲起來,對我避而不見。

你怕我埋怨你,怕承擔責任,怕說辭漏洞百出,或許你的父母早就意會過你要撇清關系,明哲保身吧。

在日本,直到江歌火化以及葬禮,我都沒有等到你,哪怕是一句真心實意的安慰。回國後,我多次嘗試與你們溝通,你不回我信息,不接我電話,全家都把我拉到黑名單,無奈之下,我只好公布了你們的信息。

很快,你終於聯系我了,可發來的竟是“你不撤回網上的信息,我不會去作證,我給你一天時間”“停止協助警察”;你媽媽竟惡毒地飈起了臟話“江歌命短”“不識可憐的JB草的東西”……太無恥了!

我想問,你們的良心呢?

人性涼薄,何以涼薄至此。

心寒啊。

這不是人做的事情啊。這不符合仁義道德啊。這不是江歌該有的回報啊。

她才24歲!

她是我最親愛的獨生女兒,一個活蹦亂跳每天都會叫媽媽的孩子,一個你口中的“三叔”肯為你兩肋插刀的“閨蜜”,一個為善良買單最終卻縱容了邪惡滋生的鮮活生命。

她的死,換來了什麽?換來了你們全家人性赤裸裸的壞。

在輿論的壓力下,在新京報《局面》欄目組的調解下,在江歌死後294天,你終於出現了,站在了我的面前。我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緒,直到你拿出江歌的遺物,我又忍不住哭了。

你哭著說對不起,但我真的沒有辦法原諒你,因為我體會不到你一絲一毫的真誠和悔意。

想起在江歌生命的最後時刻,一邊是陳世鋒的刀,刀刀致命;一邊是求生的門,你反鎖了。她無助地被困在了死亡夾縫中,生生被砍死,該有多疼啊。每每想到這些,我就心如刀絞,恨不得用自己的命來換。

假如我原諒了你,江歌所受的痛不是白受了嗎?我一年來所受的心酸和屈辱不是白挨了嗎?我余生中都將在孤獨和思念中度過,你能償還嗎?我對不起死去的江歌,無法面對帶血的記憶。

我們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我說服不了我自己。

你說你會來看我,你會嗎?我不相信。

果然,你又玩消失了。

現在我正在聯名請願判處陳世鋒死刑,希望可以獲得成功,給我的歌兒一個交代,讓她得以安息。我想告訴兇手:生命是可貴的,值得被尊重的。

同時也希望你,可以如約出庭作證,了卻歌兒在人世間的最後一樁事。

請你別再冷血,學著善良。

人性可以自私,但不能無恥。

這是阿姨的忠告。

江母

2017年11月13日

江歌 劉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82

九年活在自殺傷痛下 五親友自盡  Anna:太自私

1 : GS(14)@2010-12-20 23:25:4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784183
【本報訊】香港自殺問題嚴重,平均每天有約兩至三人自殺。 Anna過去九年共有五個家人及親友自殺身亡。每一次,她都到殮房認屍;每一次,對着不同原因自殺死去的屍首,都有着一樣的心情,「我唔同情佢哋,太自私喇,我好想鬧佢哋」。五具屍首,對在世親人來說,是無數悲劇的開始。五個自殺者的臉孔,是五個警醒。 記者:冼麗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63

父母乜都睇到實 長大容易自私又自戀

1 : GS(14)@2014-03-18 23:18: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18/18660509
不少現代的孩子亦在溫室中長大,但美國一個教授提倡,要讓小孩自行學習與其他朋輩相處,才能建立同理心,不會變得自戀。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加里(Peter Gray),在新書《Free to Learn》中,警告家長不要經常監督孩子,當小孩長大至4歲或以上,便不用再怕他們安全問題,應放膽讓他們自行與朋輩玩耍。教授解釋因為沒有家長監督,小孩便要獨自想辦法,留住玩伴,所以會留意對方需要,做到將心比己,代入對方想法,並學習自行解決問題、控制如憤怒和恐懼等情緒,這樣小孩才能真正健康成長。

英國《每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33

坐飛機十大惡行自私鬼有無你份

1 : GS(14)@2014-10-18 23:57:55



外國有人在facebook及instagram開設專頁「Passenger Shaming」,供網民上載世界各地乘客搭飛機時的醜態,不希望成為被世人恥笑的對象,便要留意外國網站的調查,由網民選出的十大最令人討厭機上惡行:1.羞辱地勤及空中服務員2.縱容小孩騷擾乘客3.霸佔他人座位及扶手4.機艙內大聲喧嘩聊天5.堵塞行李輸送帶通道,妨礙他人領取行李6.過份後調椅背7.攜帶味道濃烈食物上機8.過份霸佔手提行李置物櫃9.落機時爭先恐後10.堵塞機艙通道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18/189041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63

自私遊客為Selfie天鵝被扯上岸慘死

1 : GS(14)@2016-03-11 00:51:12

人類為拍照分享,可以去到幾盡?馬其頓一名女遊客在奧赫里德湖(Lake Orchid)邊拍照留念,竟「脅持」湖中一隻天鵝,抓着天鵝翼把牠強行拖上岸。女子捉住天鵝微笑拍照,天鵝試圖掙脫不果。女子拍照後棄天鵝於岸上,不顧而去。當地傳媒Macedonia Online報道,天鵝倒臥岸邊,毫無反應,不久證實死亡。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7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86

【自私精邊爐】實試KFC一人火鍋 吉野家出新款還擊?

1 : GS(14)@2016-09-02 05:50:30

KFC推出兩款一人火鍋,連追加牛肉,每份$68.9。



KFC最近似乎不想專注賣雞,皆因繼早前推出日式牛肉飯後,9月1日起再推兩款「又無雞份」的日式火鍋,分別是關西風味牛肉鍋及和風海鮮湯鍋,主打海陸兩式,與同樣供應一人一鍋的吉野家差不多。



觀乎過往常見的味噌或日式濃湯湯底,KFC新推的牛肉鍋湯底加了鰹魚和木魚,味道清甜,相比下較特別;至於海鮮湯底,配料除了青口,亦見一原隻鮮蝦,追加的牛肉一碟約有8塊,但對女士們來說應是太肥。雖然兩家的火鍋配料類同,不外乎粟米豆腐,但追加鍋物則各有特色。若你想食白菜豬肉水餃、厚切番茄、芝士雞尾腸,就要去KFC;至於粟米墨魚餅、餐肉、響鈴或泡菜的話,則要到吉野家了。



KFC火鍋可追加的配料有牛肉、菜及芝士竹輪卷等,胡麻醬亦比吉野家便宜0.5元。

吉野家新推出的和風海鮮湯鍋配珍珠白飯及汽水,$66.9。

吉野家可追加的配料包括娃娃菜、豆腐、粟米、菇、南瓜、金菇菜及油揚等,最便宜由3元起。

原來於同日,吉野家亦新推珍寶蟹棒藍青口味噌湯鍋,未知是否為了還擊呢?新鍋主打珍寶蟹棒,較驚喜是開蓋後蟹棒未有「圖文不符」,幾乎有記者的手掌般長。隨鍋亦有四隻細細粒青口,以數量而言尚算足料。至於去吉野家一定少不了的牛肉,也份量十足;惟驟眼看脂肪比例較多,咬落啖啖牛脂。
KFC灣仔軒尼詩道298號廣生行大廈地庫及地下記者︰湯珮然、黃依情攝影︰王國輝、周芝瑩、陳健邦驟眼看,雖然吉野家一人一鍋的價錢較KFC貴,但前者本身附送牛肉,所以不能相比。為了方便比較兩者於差不多價錢、食材、配料下的分別,記者試了兩家的海鮮火鍋,並同時將配料配至類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2/197572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33

收市閒情:唔好做搭升降機自私精

1 : GS(14)@2016-10-19 05:23:07

以下係「可能我個人比較挑剔系列」,本人好唔鍾意一種人,就係「搭升降機自私精」。一堆人等升降機,第一個人衝入去,然後行到最入,耷低頭,睇手機;第二個,一樣,行到最入發吽哣;第三個呢,行埋一個角搣手指倒刺;到第四個,一入升降機,即俾升降機門夾。好彩嘅,頭三個入升降機嘅人,總會有一個幫你㩒番開升降機門;唔好彩嘅,你就以身擋開道門。俾升降機門夾到最多都係少少痛,但如果第一個、第二個、就算係第三個入升降機嘅人,肯犧牲少少,放棄睇手機、發吽哣、搣倒刺嘅機會做一陣揸升降機人,第四個人根本唔會俾升降機門夾到。香港離地嘅人好多,事不關己,眼尾唔望。康橋之家前院長張健華,再次打甩性侵智障女院友官司,仲人渣到要討回訟費,之後仲辯稱「自己先係受害者」。留意番,張健華已係第二次被揭犯案!早於2002年,已涉嫌非禮兩名智障院友,之後用食物安撫,令事主口供前後矛盾,所以法庭裁定罪名不成立。到今次,再次甩身。有一樣,我唔明,兩單案相隔十幾年,中間張健華仲有做過啲咩嘢,咁大間護理中心,會真係冇人知?冇人留意?定係冇人敢講?如果早啲有入升降機嘅人,可能係康橋之家嘅員工、前員工、知情嘅人,唔好發吽哣,唔理唔望自己企埋一角,早啲出聲,或者2014年呢單案嘅受害人就唔會出事。香港人已經面對好多嘅唔合理,樓市嘅唔合理,3,600蚊租個床位;價值觀嘅唔合理,以為29歲買到樓就真係得到全世界;政治嘅唔合理,三權分立早已被人狠狠踐踏;如果連人格都冇埋,我唔知香港仲可以有咩留低。根據《禮運大同篇》,「大同」係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係一個烏托邦,但香港,好似離呢兩個字越來越遠。千頌C
http://www.fb.com/winbigwo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9/19805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51

特朗普無視暖化布蘭信炮轟「做法幼稚自私」

1 : GS(14)@2017-06-10 13:46:43

特朗普一聲令下,美國退出對抗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維珍集團創辦人、英國億萬富豪布蘭信(Richard Branson)出席聯合國「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活動時,炮轟特朗普做法幼稚(naive),「全球99%科學家、商人、193個國家皆認識全球暖化後果」,呼籲特朗普以至美國不要太自私。駐紐約記者:鄭柏齡6月8日為聯合國訂下的「世界海洋日」,世界各地舉辦公眾活動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內,布蘭信帶同逾100萬個簽名,轉交聯合國大會主席Peter Thomson,促請各國政府在2030年前,落實政策以保護地球30%海洋面積。他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令關注生態環境人士心碎,「特朗普太幼稚(naive),解決全球暖化使所有人得益,孩子不會因城市污染而死亡,能源帳單更便宜,北極停止融化,清潔能源比傳統煤炭行業可創造更多職位」。作為商界代表的布蘭信指,高興看到其他美國商人如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迪士尼行政總裁艾格(Bob Iger)等,退出特朗普旗下企業顧問委員會以示抗議,「全球99%科學家、商界,以至大部份民眾,皆了解到全球暖化的後果」。他呼籲特朗普以至美國不要太自私,「作為地球一分子,希望你們(美國)負起應有責任,一起拯救地球」。在海洋問題上,「保護30%海洋」為國際科學家提出、可持續發展海洋生態的最低要求。以捕魚業為例,布蘭信認為各國政府應仿效農地輪耕(shifting cultivation)做法,合作及有效協調捕魚區域,讓魚類得到成長空間,「按照此管理做法,在若干年後,可捕魚量將大增3倍,亦能保護不同海洋品種」。然而,佔全球面積達3分之2的海洋,現時僅不足3%受到保護,部份島國更因為水平面上升問題,面臨「沒頂」危機。充滿冒險精神、住在加勒比海私人小島上的布蘭信又透露,他投資的民用太空穿梭機「Virgin Galactic」即將升空,「很快可以探索太空」;完成此創舉後,他有意投資深海潛艇,下潛至距離其私人小島只有約4英里、水深達2.9萬呎的波多黎各海溝(Puerto Rico Trench)。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1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