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清明節,聽巴菲特十大笑談死亡 劉建位__學習巴菲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8e9ab0102e3xj.html
核心提示:對待你的身心,應該和對待這輛車一模一樣。你只有唯一的一顆心,只有唯一的一個身體,你得用上一輩子。

清明節,我們緬懷逝去的親友,同時也會多多少少思考一下自己必然面對的這個人生結局——死亡。

研究巴菲特十多年,我發現巴菲特始終笑對死亡,經常笑談死亡。

1、巴菲特死了也要繼續管理公司。

有人問巴菲特有什麼退休計劃,巴菲特回答說:「退休計劃?等我死了 5 年到10 年之後再說吧。」

1994年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說:「我曾經公開宣佈:我打算一直管理伯克希爾公司直到我死後 5 年或10 年。伯克希爾公司實在太容易管理了。」

1985年,有一篇文章談到伯克希爾公司與其收購的公司簽訂了長期協議,巴菲特特別說明:「企業經理人有一份與伯克希爾公司簽訂的協議,因此沒有必須擔心我個人可能過早停止管理伯克希爾公司事務(我給自己制訂的管理年限至少是三位數)。」

2、巴菲特死了也不賣自己公司的股票:

1986年,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說自己死了也不會賣出一股伯克希爾公司股票:「眾所周知,每年股東大會上都會有人問我這個「卡車問題」。如果我今天突然被一輛大卡車撞了,芒格將會接管伯克希爾公司,我持有的公司股票一股也不會賣出。所有投資繼續照常運作。」

巴 菲特在1993 年致股東的信中公開宣佈自己死了也不賣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我死之後,如果我太太蘇茜比我長壽,我所擁有的所有伯克希爾公司股份將會交給她擁有,萬一她 在我之前去世,我所擁有的全部股份就交給一家基金會。不管任何一種情況,都不會發生由於遺產和遺產稅而必須賣出相當多股份的問題。」

巴菲特如此推測伯克希爾未來股價:「我離開人世的那一天,伯克希爾的股價將會上升 4 分之1 到半個百分點。如果我死那天公司股價大漲,我會非常傷心的。」

3、巴菲特死了也要給自己的保險公司省錢:

每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都會有投資者問巴菲特卡車問題:如果巴菲特被一輛卡車撞了,會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巴菲特每年會給出不同的機智回答。

1996年股東大會上,一位投資者問:如果巴菲特被一輛卡車撞了,會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股東們經常提出類似的問題。巴菲特有時會用一句俏皮話回應:「我經常會回答說我為那輛卡車感到難過。」

2000年股東大會上又有人問,巴菲特說他可不希望被汽車撞,除非……「只有不是我們旗下 GEICO 汽車保險公司保險的汽車就行。」

1995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有位股東說:「我正在考慮買入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但是我非常擔心你會發生什麼意外,我可受不了你出現重大意外事件的風險。」巴菲特回答:「我也受不了。」

4、巴菲特死了也要打牌。

橋牌是巴菲特一生最愛的遊戲。他甚至專門找了一個世界冠軍專業教練指導,讓他的橋牌技術上升到了新的水平。他如此酷愛橋牌,以至於他說:「任何一個年輕人,不會玩橋牌,就是犯了一個大錯。」

巴 菲特酷愛橋牌到死了也玩的程度。他的牌友《福布斯》雜誌的出版人馬爾科姆·福布斯( Malcolm Forbes )是一位生活奢華喜歡炫耀的大亨,就在他死於心臟病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在和巴菲特等牌友們一起打橋牌。牌局安排在福布斯在倫敦的豪宅裡,由美國對陣英國國 會議員代表隊。美國隊成員包括:巴菲特,福布斯,貝爾斯登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阿倫·格林伯格( Alan 「Ace 」 Greenberg,) CBS 的董事會主席勞倫斯·( Laurence Tisch),以及其他幾個美國人。他們從上午一直打到下午,美國隊先是輸給了英國上議院隊,後來雙輸給了英國下議院隊。

巴菲特說:「我打橋牌時專心致志,其他什麼事也不會想。」「我經常說:如果關在同一間牢房的三個犯人都會打橋牌,就是和他們一起坐牢,我也心甘情願。」

5、巴菲特死了也要吃美食。

巴菲特最喜歡點的一道菜是一種名為「 Dusty Sunday 」的菜。他在香草冰琪淋上倒上很多好時巧克力槳,然後又在上面撒上麥芽奶粉。他用數學計算飲食的卡路里,以此作為他合理飲食的依據:

「我 這樣混合調製出來的食物所產生的卡路里數量多少並不重要。假設你的基礎代謝是每天消耗 2800 卡路里。簡單的數學運算表明,你能夠,事實上你必須每年至少吃下具有 100 萬卡路里的食物,才能避免由於飢餓而過早死亡。這意味著,如果再活上 25 年左右,我就需要至少吃下約 2500 萬卡路里的食物。既然我需要吃下這麼多,為什麼我不能享用只有這樣一頓只有這麼一點卡路里的美食呢?」

6、巴菲特死了也要私人飛機和可口可樂陪葬。

巴 菲特曾經買下一架公務機,起名為「無可辯解」(「 The Indefensible. 」)號的公務機。他曾經考慮把飛機命名為「查理•芒格」號,以向芒格致敬,因為這個傢伙每次坐飛機時堅決只坐經濟艙。巴菲特說:「我已經深深愛上了這架飛 機。我死的時候要用這架飛機來陪葬。」

巴菲特說:他的死亡甚至會為伯克希爾的一些企業部門帶來很多好處:「可口可樂的銷量將會短期大漲, 因為我要把我的公務機裝滿可口可樂給我陪葬。」可口可樂的銷量大漲,飛機的銷量也會提高:「只要我一死,伯克希爾公司的利潤馬上會增加 100 萬美元。因為芒格這傢伙肯定不顧我要讓我的公務機無可辯解號陪葬的願望,我死的第二天他就會把飛機賣掉。」

但是,再深的愛有時也會終止。 1995 年巴菲特收購的 NetJets公司之後,他就把自己的私人飛機賣掉了。他和芒格都開始使用這家公司提供的公務機分享產權分時使用服務。現在巴菲特經常高聲讚美這家公司,肯定不會再用公務機陪葬了。

不過,可口可樂,巴菲特肯定是死了也要喝的,陪葬越多越好。

7、巴菲特死也不願意去的地方。

巴 菲特在2010 年致股東的信中說:「很久以前芒格立下了自己最大的願望:「我唯一想知道的是我將會死在什麼地方,一旦知道後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芒格這番話是受到了 偉大的德國數學家雅各比 (Jacobi) 的智慧啟發,雅各比將『逆向逆向總是逆向』作為解決難題的方法。在伯克希爾公司,我們運用了芒格的這個思想。」

8、巴菲特死了也不願意霸佔住領導位置做蠢事。

巴 菲特提前和董事會安排好自己的繼任管理者繼任問題,這不僅僅是預防自己突發意外離開人世,還要預防自己儘管還在人世由於年紀衰老思維和精力衰退得無法正常 管理公司,他寧願死也不願意自己明明沒有能力管理公司卻還霸佔住領導位置做蠢事。我們來看看巴菲特在2005 年致股東的信中首次公開對自己繼任者作出妥善安排:

「作為伯克希爾公司的所有者,你們自然會十分關心,如果我的精力開始日漸衰退之後是否會繼續堅持擔任 CEO ,以及如果果真如此,董事會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你們也想知道如果我今晚突然與世長辭公司將會如何?」

「第二個問題十分容易回答。我們旗下絕大多數公司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強勁的發展動力、非常傑出的經理人。伯克希爾獨特的企業文化已經深植於下屬每個企業之中,即使我去世這些公司的業務經營也不會半點差錯。」

「此 外,在伯克希爾我們擁有三個相當年輕而且完全勝任 CEO 的經理人。這三位經理人中的任何一位在我的工作範圍之內的某一管理方面都要遠勝於我,但是不利的一面是,他們之中沒有一人具備我所獨有的交叉性經驗 (crossover experience) ,這種經驗使我在商業和投資領域都能從容地做出正確決策。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要組織內部指定另一位人士專門負責有價證券的投資工作。在伯克希爾這是一件 十分有趣的工作,新的 CEO 毫無問題將會選擇出一位聰明能幹的人士來負責這項投資工作。實際上,這正和我們過去 26 年在GEICO 公司所做的完全一模一樣,我們這樣做的結果簡直好極了。」

「伯克希爾董事會已經充分討論過這三位 CEO 候選人中的每一位,而且就在如果現在必須接替那麼接替我的最終人選已經全體一致達到決議。董事們就此問題繼續根據最新情況對決議進行更新,如果情況變化可 能將會改變他們的看法,新的管理明星可能會升起,原來的管理明星則會衰落。重要的一點是董事們現在完全知道,而且未來也總是會完全知道,如果需要的話他們 應該做什麼。」

「另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是,如果更換 CEO 的需要不是由於我的去世而是由於我的衰退,尤其是與這種衰退隨之而來的是我虛妄地認為我正處於個人管理才華的一個新的高峰時,董事會是否將會準備好做出變 化。在伯克希爾下屬企業中,我和查理一次又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人老化的速度差別非常大,但或早或晚他們的智力和精力都會衰減。有些經理人在進入 80 高齡之後仍然生龍活虎 ----查理本人就是一個 82 歲的神奇經理人 ----但其他經理人剛剛年滿 60 歲之後就明顯衰退。當他們的能力衰退之時,他們自我評估的能力也往往相應衰退。有些經常還需要在其耳邊鳴笛警告。」

「當這種情況出現在我 的身上之時,我們的董事會將不得不出面接替我的工作。從財務的觀點來看,董事會成員很少有此動機如此行動。據我所知在整個美國沒有其他任何一家公司董事會 中的董事與股東們的財務利益如此完全緊密地結盟在一起。少數董事甚至關係更為緊密。可是在私人關係層面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告訴別人尤其是一個朋友他 ( 她) 已經能力不濟實在是特別難以啟齒。」

「如果我開始成為得知這一信息的候選人,我們的董事會將善意地實言相告。我所擁有的每一 股股票都已經事先指定捐贈給慈善事業。我希望整個社會能夠從這些生前贈予和死後遺贈收穫最大限度的好處。如果由於我的合作夥伴們逃避責任沒有告訴我應該離 開了 ( 我希望他們說得溫和一些 ) ,那將是一場悲劇。但不必為此擔心。我們擁有一群非常傑出的董事,他們總是能夠做出對於股東來說最為正確之事。」

「當我們談及此事時,我感覺好極了。」

讀到這裡,我們中國人會緬懷鄧小平身體力行帶頭退居二線多麼難能可貴!

9、巴菲特死了也要愛

我們日日夜夜和金錢打交道,非常容易為錢所迷,過不了金錢關,一生難以真正幸福。很多人痴迷到死了也要錢。

巴菲特的投資工作全部是和金錢打交道,他過去追逐的成功目標也是賺錢、賺更多的錢。但他選擇投資工作並不只是為了錢,更是為了自由:「吸引我從事證券投資工作的原因之一是,你能夠自由自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你不用天天為了成功而打扮。」

巴菲特確實非常喜歡錢,但他比賺錢更喜歡的是不斷戰勝市場的快樂:「並非是因為我只想得到錢,而是因為我覺得賺到錢並且看到錢生出更多的錢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天早上去辦公室時,我就感覺我要去西斯廷大教堂畫壁畫一樣。」

巴菲特只做自己愛做的事,前提是自己喜歡,而不是為了別人喜歡:「我有一個內部的記分牌。如果我做了什麼事,別人不喜歡,但我自己很喜歡,我會感到高興。如果我做的事,別人紛紛誇獎,但我自己並不滿意,我不會感到高興。」

巴菲特年輕時確實非常重視金錢,但後來受到他的妻子蘇珊的影響,他開始轉變:「金錢在某種程度上有時會讓你的處境更好一些。但金錢既不能改變別人對你的愛,也不能改變你自己的健康。」

2003年他妻子重病手術後兩個星期, 73 歲的巴菲特到喬治亞州理工學院演講時說:「等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明白,衡量你的人生是否成功的真正標準,是看看你希望愛你的人中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愛你。」

「我認識一些非常有錢的富人,有人為紀念他們舉辦盛大的宴會,有人在醫院大樓的外牆上刻上他們的大名,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什麼人真正愛他們。如果你活到我這把年紀,卻沒有人發自內心地說你好,不管你銀行賬戶裡的錢再多,你這輩子都活得太失敗了。」

「愛, 這個東西,最麻煩的是你有錢也買不到。你可以用錢買到性,買到宴會,買到媒體對你的讚美和宣傳。但是得到愛的唯一方式是讓你自己值得被愛。擁有很多錢是很 令人討厭的事。你總以為自己可以隨時拿出一大把金錢:我要買幾百萬元的愛。但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你付出的愛越多,你得到的愛越多。」

正 因為愛,巴菲特才會在 2006 年宣佈,把自己 99%的個人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所以他才會在 2010 年和比爾蓋茨公開號召所有富人生前捐獻出一半的財產給慈善事業。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要想心理健康,就一定要明白,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愛: 「所謂成功,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人的愛。」

很多人死了還要錢,巴菲特卻活明白了,死了也要愛。

10、巴菲特死前最大的願望

在1995 年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大會上,有位股東問巴菲特:「現在你已經是美國最富有的人,你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巴菲特回答:「我的下一個目標是成為美國最長壽的人。」

看來這是巴菲特有生之年最後一個也是最大一個目標。

2010年 8 月30 日,巴菲特 80歲大壽,不但不言退休,還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我打算工作到超過 100 歲。」

你有沒有想過,巴菲特 1930年出生,現在 82 歲了,還在第一線管理總資產超過 2 萬億人民幣下屬公司幾百家員工總數超過 27 萬人的伯克希爾公司,為什麼他的身體和大腦還如此健康呢?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巴菲特非常重視保持身體健康。

巴菲特給大學生演講時,經常用一個比喻:

假如我只能擁有唯一一輛車,我要用上一輩子,那麼我會如何對待這一輩子唯一的一輛車?

巴 菲特給大學生演講時經常講這樣一個故事 : 「16 歲時,我只關心兩件事:女孩子和車子。和女孩子交往不是我的強項,於是我把心思都放在車子上。 16 歲那年,一天晚上,一個神仙出現在我面前,對我說:『不管你想要什麼樣的車,我都會給你。明天一大早,這輛車就會紮上紅綢綵帶送到你家裡。』聽了神仙的 話,我謹慎地問:『會有這樣的好事,有什麼條件嗎?』神仙回答:『只有一個條件。這是你這一輩子能夠得到的唯一一輛車,你要用上一輩子。』」

「要是真的發生這種事,我會像照顧嬰兒一樣細心照顧這輛車,因為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輛車,我得用上一輩子。對待你的身心,應該和對待這輛車一模一樣。你只有唯一的一顆心,只有唯一的一個身體,你得用上一輩子。如果你好好對待自己的身心,很容易會用上很多年。」

「我 會把操作指南仔仔細細研究五六遍,我絕對會老老實實把這輛車停在車庫裡,決不會隨便把它停在外面風吹日曬。哪怕稍微碰了一點點小坑,或者稍微有一條細細的 刮痕,我都會馬上去修補好,因為我擔心會進一步生鏽腐蝕。我會像照顧嬰兒一樣細心照顧這輛車,因為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一輛車,我得用上一輩子。」

「對 待你的身心,應該和對待這輛車一模一樣。你只有唯一的一顆心,只有唯一的一個身體,你得用上一輩子。如果你好好對待自己的身心,很容易會用上很多年。但是 如果你不好好照料自己的身心,過了 40 歲之後,你的身心就會成為破銅爛鐵千瘡百孔,就像一輛開了 40 年卻沒有好好保養的老爺車一樣。」

最 後,劉建位要「胡說巴道」一下:我們都知道自己必然會死亡,但我們卻很少思考這個必然的問題,總是只關心如何生存生活的問題,好像我們會永遠活下去一樣。 但是巴菲特卻能理性地看待死亡,妥善地應對死亡,樂觀地面對死亡,讓我們一起學習巴菲特,好好保持身體健康,儘可能長久地戰勝死亡。死亡,必然的,但是金 錢、快樂和愛,必須的。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6/3OMTI1XzQxNTc3OQ.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1

A股逐漸“中國足球化”成為笑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33

本文作者為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授權華爾街見聞網站發表。 在中國,從未有一個主題能如此引各方關註及爭論,並吸引龐大投資,同時又每每能令人大失所望;多年來,中國一直希望這一主題能為國際追捧,卻遲遲未能成功,而它最終成為了一個棄兒;每次失望都會引來更多爭論,但最後帶來的卻是更多心碎。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中國股市,它已逐漸地“中國足球化”,並淪為新一代的茶余飯後的笑談。 今年世界杯期間,中國揭起賭球熱潮,連之前曾一手顛覆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網絡紅人也因此而鋃鐺入獄。中國隊再一次數十年如一日地未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或許讓中國網民在下註時更百無禁忌。僅有數百萬人口的拉丁美洲和亞洲小國都能在世界杯上挑戰富強大國的球隊,反觀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足球運動上表現如斯不濟,著實令人費解。其中主因應該是中國腐敗的足球體系操控球賽和壓抑足球人才的選拔。雖然足球反貪汙行動已有時日,但中國足球的前途依然渺茫。 看到這里,讀者會問: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又有何相幹? 讀者大概至此已註意到其實中國的足球和股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均持續疲弱不振,而且它們各自的表現與自身的稟賦非常不匹配。中國GDP增長速度雄冠全球,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何以其股市卻落得如斯田地?中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為何就是未能於足球界獨樹一幟?對於中國股市目前萎靡,市場觀點眾說紛紜。有專家認為股市未能真切反映中國的經濟情況;也有專家相信中國股市的估值倍數將被不斷地壓縮;有更多人認為股市受到人為的操控。種種說法猶如經典《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各得其理,然而卻又未能反映真相的全部。 我們更傾向於相信中國股市系統設計的失誤,是股市曠日持久地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與中國足球的情況相若。上證指數重返15年前的2000點並徘徊不前是最近備受關註的情況之一。 事實上,韓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也曾出現類似情形,當時該國GDP迅速增長,但股市表現卻差強人意。現時上證指數與韓國綜合指數(KOSPI)很快就要在2000點的水平上“接軌”了。也許韓國於80年代初的經歷可為它山之石,藉此得以探究中國股市持續頹勢的原因。 當年,韓國的樸正熙政府重點發展重工業,以重建該國的工業基礎。在一連串雄心萬丈的重工業五年計劃的指引下,政府嚴格管制國內的貨幣總量和資金流向。重點企業獲得大額補貼且息率極低的借貸,令一眾財閥崛起。中小企業被逼向非官方渠道以高息率借貸,導致債臺高築。而財閥卻未有出售股票意願,只向親友及交叉持股企業出售股票,大部份仍是私人企業。韓國股市始終維持較小規模,缺乏流動性,並且受大鱷所操縱。韓元於1980年大幅貶值16.6%後,大部分高杠桿的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嚴重的打擊,由於官方利率高企,被逼在場外市場,也就是當時的影子銀行拆借。場外市場資金規模膨脹,進一步減少流入股市的資金。 1984年11月11日,韓國財政部采取了一個被廣泛認為是韓交所國際化的最重要的政策:批準財政穩健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可換股債券及存托憑證。這項政策連同198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的韓國基金,為韓國引進外資。在發出公布後的數天內,韓交所的成交量激增,指數飆升。至1986年初,“三低”(即低韓元、低國際利率和低油價)令股市在4個月內翻了一番,使韓國股市暫時走出低迷的局面,直到80年代後期韓國股市重返僵局。 韓國股市發展的這些情況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 歸根結底,中國股市正面臨著類似韓交所曾經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中國也曾通過優惠貸款和批準優先市場準入的政策來挑選工業現代化的贏家。這導致了資本配置失當,以及低效率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盡管中國股市的市凈率仍遠高於面值,主要是由於中資銀行具有領先全球的凈資產收益率。市場暫時很難相信當優惠政策屆滿後,如此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仍可持續。因此,估值將會承壓。貸款補貼的政策也造就了不同等級的利率與影子銀行業的蓬勃發展,類似韓國20世紀80年代的“場外交易市場”借款一樣,將資金流從股市中分流出來。 三中全會後,許多人憧憬2005年大牛市的重現。市場普遍認為,2005年大牛市的成因是股份所有制改革的結果,因為當年有關改革為股票的“全流通”訂下了時間表,從而使市場能夠正確地預期。對此我不敢茍同,2005年的牛市是建立在出口導致外匯占款飆升,基礎貨幣快速擴張的基礎上。當然,股份所有制改革是部分催化劑。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擴張,大牛市的回歸仍將是一個遙遠的夢。 然而,情況正悄然出現轉機。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連串新措施,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合格的公司已經獲批出售可轉換債券,在海外市場籌集資金,並從B股轉換至H股上市,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影子銀行業日益受到規範,新規定增強了表外融資的監管。計算貸存比的公式已被調整,使銀行更容易放貸。QFII額度也擴容,而RQFII亦已出臺並迅速成長。中國央行已制定時間表,力求在兩年之內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估值已便宜了許多,激起了一些海外投資者的興趣。這些發展與韓國股市20世紀80年代的經歷非常類似。 在股市分析的技術派看來,如果連接上證綜指自2007年以來的各個階段性的頂部(如圖),上證綜指呈現出一個巨大的楔形走勢,同時這個楔形走勢更不斷收窄。一些技術分析師認為,這種技術形態預示大牛市馬上就要來臨了,但我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楔形走勢,不論其大小,只是一種延續的形態,反映市場可能會持續相關走勢,直到市場最終向上或向下突破楔形走勢為止。而市場的最終去向還是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 圖表:上證綜合指數的技術圖形呈現出龐大的楔形走勢 此前我於去年3月曾提出(《股市見頂何時何地》),中國股市在自由流通市值占M2比率突破15%的時候往往會見頂的理論。若資產配置的決定模式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同時貨幣供應量沒有出現有效的擴張,市場將難以大幅上漲。在之後的三個月里,上證綜指從2400點左右的水平暴跌25%至約1800點的最低水平。目前,這個比率為12%左右。隨著央行推出新工具,如抵押補充貸款(PSL)和再貼現貸款,為基礎貨幣擴張提供了新的工具,基礎貨幣因此有可能進一步緩慢地擴張,而無須強勁的外匯占款積累。盡管如此,如果這個比率要有效地突破15%,市場仍然需要一個新的資產配置模式。 中國市場目前仍然被無謂的規章制度而左右,否則如何解釋IPO重啟後所有上市的新股均在首日一致漲停44%?中國市場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前路漫漫而修遠。希望中國股市的前途不會象中國的足球那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23

A股逐漸“中國足球化”成為笑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33

本文作者為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授權華爾街見聞網站發表。 在中國,從未有一個主題能如此引各方關註及爭論,並吸引龐大投資,同時又每每能令人大失所望;多年來,中國一直希望這一主題能為國際追捧,卻遲遲未能成功,而它最終成為了一個棄兒;每次失望都會引來更多爭論,但最後帶來的卻是更多心碎。我們在這里談論的是中國股市,它已逐漸地“中國足球化”,並淪為新一代的茶余飯後的笑談。 今年世界杯期間,中國揭起賭球熱潮,連之前曾一手顛覆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網絡紅人也因此而鋃鐺入獄。中國隊再一次數十年如一日地未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這或許讓中國網民在下註時更百無禁忌。僅有數百萬人口的拉丁美洲和亞洲小國都能在世界杯上挑戰富強大國的球隊,反觀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在足球運動上表現如斯不濟,著實令人費解。其中主因應該是中國腐敗的足球體系操控球賽和壓抑足球人才的選拔。雖然足球反貪汙行動已有時日,但中國足球的前途依然渺茫。 看到這里,讀者會問:中國足球與中國股市又有何相幹? 讀者大概至此已註意到其實中國的足球和股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均持續疲弱不振,而且它們各自的表現與自身的稟賦非常不匹配。中國GDP增長速度雄冠全球,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何以其股市卻落得如斯田地?中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為何就是未能於足球界獨樹一幟?對於中國股市目前萎靡,市場觀點眾說紛紜。有專家認為股市未能真切反映中國的經濟情況;也有專家相信中國股市的估值倍數將被不斷地壓縮;有更多人認為股市受到人為的操控。種種說法猶如經典《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各得其理,然而卻又未能反映真相的全部。 我們更傾向於相信中國股市系統設計的失誤,是股市曠日持久地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與中國足球的情況相若。上證指數重返15年前的2000點並徘徊不前是最近備受關註的情況之一。 事實上,韓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也曾出現類似情形,當時該國GDP迅速增長,但股市表現卻差強人意。現時上證指數與韓國綜合指數(KOSPI)很快就要在2000點的水平上“接軌”了。也許韓國於80年代初的經歷可為它山之石,藉此得以探究中國股市持續頹勢的原因。 當年,韓國的樸正熙政府重點發展重工業,以重建該國的工業基礎。在一連串雄心萬丈的重工業五年計劃的指引下,政府嚴格管制國內的貨幣總量和資金流向。重點企業獲得大額補貼且息率極低的借貸,令一眾財閥崛起。中小企業被逼向非官方渠道以高息率借貸,導致債臺高築。而財閥卻未有出售股票意願,只向親友及交叉持股企業出售股票,大部份仍是私人企業。韓國股市始終維持較小規模,缺乏流動性,並且受大鱷所操縱。韓元於1980年大幅貶值16.6%後,大部分高杠桿的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嚴重的打擊,由於官方利率高企,被逼在場外市場,也就是當時的影子銀行拆借。場外市場資金規模膨脹,進一步減少流入股市的資金。 1984年11月11日,韓國財政部采取了一個被廣泛認為是韓交所國際化的最重要的政策:批準財政穩健的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可換股債券及存托憑證。這項政策連同1984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的韓國基金,為韓國引進外資。在發出公布後的數天內,韓交所的成交量激增,指數飆升。至1986年初,“三低”(即低韓元、低國際利率和低油價)令股市在4個月內翻了一番,使韓國股市暫時走出低迷的局面,直到80年代後期韓國股市重返僵局。 韓國股市發展的這些情況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 歸根結底,中國股市正面臨著類似韓交所曾經面對的挑戰和機遇。中國也曾通過優惠貸款和批準優先市場準入的政策來挑選工業現代化的贏家。這導致了資本配置失當,以及低效率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盡管中國股市的市凈率仍遠高於面值,主要是由於中資銀行具有領先全球的凈資產收益率。市場暫時很難相信當優惠政策屆滿後,如此高的凈資產收益率仍可持續。因此,估值將會承壓。貸款補貼的政策也造就了不同等級的利率與影子銀行業的蓬勃發展,類似韓國20世紀80年代的“場外交易市場”借款一樣,將資金流從股市中分流出來。 三中全會後,許多人憧憬2005年大牛市的重現。市場普遍認為,2005年大牛市的成因是股份所有制改革的結果,因為當年有關改革為股票的“全流通”訂下了時間表,從而使市場能夠正確地預期。對此我不敢茍同,2005年的牛市是建立在出口導致外匯占款飆升,基礎貨幣快速擴張的基礎上。當然,股份所有制改革是部分催化劑。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流動性擴張,大牛市的回歸仍將是一個遙遠的夢。 然而,情況正悄然出現轉機。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連串新措施,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合格的公司已經獲批出售可轉換債券,在海外市場籌集資金,並從B股轉換至H股上市,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影子銀行業日益受到規範,新規定增強了表外融資的監管。計算貸存比的公式已被調整,使銀行更容易放貸。QFII額度也擴容,而RQFII亦已出臺並迅速成長。中國央行已制定時間表,力求在兩年之內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估值已便宜了許多,激起了一些海外投資者的興趣。這些發展與韓國股市20世紀80年代的經歷非常類似。 在股市分析的技術派看來,如果連接上證綜指自2007年以來的各個階段性的頂部(如圖),上證綜指呈現出一個巨大的楔形走勢,同時這個楔形走勢更不斷收窄。一些技術分析師認為,這種技術形態預示大牛市馬上就要來臨了,但我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楔形走勢,不論其大小,只是一種延續的形態,反映市場可能會持續相關走勢,直到市場最終向上或向下突破楔形走勢為止。而市場的最終去向還是取決於經濟的基本面。 圖表:上證綜合指數的技術圖形呈現出龐大的楔形走勢 此前我於去年3月曾提出(《股市見頂何時何地》),中國股市在自由流通市值占M2比率突破15%的時候往往會見頂的理論。若資產配置的決定模式沒有發生顯著變化,同時貨幣供應量沒有出現有效的擴張,市場將難以大幅上漲。在之後的三個月里,上證綜指從2400點左右的水平暴跌25%至約1800點的最低水平。目前,這個比率為12%左右。隨著央行推出新工具,如抵押補充貸款(PSL)和再貼現貸款,為基礎貨幣擴張提供了新的工具,基礎貨幣因此有可能進一步緩慢地擴張,而無須強勁的外匯占款積累。盡管如此,如果這個比率要有效地突破15%,市場仍然需要一個新的資產配置模式。 中國市場目前仍然被無謂的規章制度而左右,否則如何解釋IPO重啟後所有上市的新股均在首日一致漲停44%?中國市場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前路漫漫而修遠。希望中國股市的前途不會象中國的足球那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124

聖瘟神正傳 笑談處世之道 白戶則道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1/09/%E8%81%96%E7%98%9F%E7%A5%9E%E6%AD%A3%E5%82%B3-%E7%AC%91%E8%AB%87%E8%99%95%E4%B8%96%E4%B9%8B%E9%81%93/

提到標梅利 (Bill Murray),新一代觀眾或對其陌生,他是金球獎影帝,其有份參演的作品不時獲提名最佳男演員。談及他的成名作《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 ,當時更橫掃全球票房,就連日本電視劇《海女》中,北三陸車站站長大吉在心情大好時,便高呼「Ghostbusters」,可見其影響力有幾深遠!

ST. Vincent-1

在新作《聖瘟神正傳》(ST. Vincent) 中,標梅利飾演人見人憎的瘟神。他獨來獨往,經常出口傷人。偷竊、走數、煙、酒、嫖、賭樣樣皆精,在家中唯一與他相伴,就只有一頭大白貓。某天,單親媽媽瑪姬和她的兒子奧利佛,搬到瘟神所住的地區,成為他的新鄰居。後來瑪姬為了工作,把兒子奧利佛交託瘟神照顧,自此產生了連串笑話。

對白啜核抵死

《聖》 的選角非常出色,演員標梅利、瑪莉莎麥卡菲(Melissa McCarthy), 娜奧美屈絲(Naomi Watts)全都一反過往形兼有不俗發揮,但飾演小孩奧利佛的Jaeden Lieberherm,人細鬼大但不作狀,能跟戲內資深演員平分春色。另外本片取鏡算不上精心炮製,但間中偶有神來之筆,例如奧利佛在公眾電話亭打電話,其細小的個子,跟鮮艷牆身的顏色,成了強烈的對比,給觀眾留下印象。

《聖》的故事架構簡單,一老一嫩的角色配搭,笑料來自兩者不同的人生觀和經歷差異,加上啜核抵死的對白,全片可說沒有冷場。但編導不希望本片淪為普通笑片,在故事中後段,即瘟神債主臨門那部份起,便有突破性發展。自那一刻起,觀眾也開始茅塞頓開,明白到戲內的瘟神和小孩奧利佛,其實是反映編導Theodore Melfi心中,現今的美國核心值觀和精神。

St_Vincent_poster

過往美國給外界的印象,是民主、自由、追尋夢想和財富的樂土。但《聖》赤裸裸告訴大家,以往美國確是令國民引以自豪,令外人嚮往的地方,如今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已變成為有錢才有感情的國家,低下階層的市民生活,更是每況愈下。這點可以從瘟神愛配戴卡式機聽音樂,象徵他緬懷八十年代生活的日子,以及他在屋外一盤幾近枯萎的植物上,插上了美國國旗,這似是隱喻美國的國力,如同那盤植物日漸衰弱一樣。

要懂得欣賞別人

某程度上,編導認為美國的核心值觀已經隨經濟轉差,而有點變質。即使如此,年過半百的瘟神便以過來人身份,向奧利佛作出身教,教曉他面對任何情況下,做人應要堅定立場和勇敢,遇事要懂得說不和賦予頑抗,只有這樣才可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在這個國家生存。

ST. VINCENT

至於故事尾段的動人位,是勸勉觀眾凡事不應看表面。編導深信「人之初,性本善」,要懂得欣賞別人。表面大奸大惡的人,背後或有不可告人的原委等。雖然這一點,或給人老套說教的感覺,但這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若沒有《聖》的提醒,「要懂得欣賞別人」恐怕快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本片以輕鬆惹笑,探討立身處世之道,絕對是「家長指引」電影,很適合家長陪同子女入場觀看。

猛烈南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79

聖瘟神正傳 笑談處世之道 白戶則道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1/09/%E8%81%96%E7%98%9F%E7%A5%9E%E6%AD%A3%E5%82%B3-%E7%AC%91%E8%AB%87%E8%99%95%E4%B8%96%E4%B9%8B%E9%81%93/

提到標梅利 (Bill Murray),新一代觀眾或對其陌生,他是金球獎影帝,其有份參演的作品不時獲提名最佳男演員。談及他的成名作《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 ,當時更橫掃全球票房,就連日本電視劇《海女》中,北三陸車站站長大吉在心情大好時,便高呼「Ghostbusters」,可見其影響力有幾深遠!

ST. Vincent-1

在新作《聖瘟神正傳》(ST. Vincent) 中,標梅利飾演人見人憎的瘟神。他獨來獨往,經常出口傷人。偷竊、走數、煙、酒、嫖、賭樣樣皆精,在家中唯一與他相伴,就只有一頭大白貓。某天,單親媽媽瑪姬和她的兒子奧利佛,搬到瘟神所住的地區,成為他的新鄰居。後來瑪姬為了工作,把兒子奧利佛交託瘟神照顧,自此產生了連串笑話。

對白啜核抵死

《聖》 的選角非常出色,演員標梅利、瑪莉莎麥卡菲(Melissa McCarthy), 娜奧美屈絲(Naomi Watts)全都一反過往形兼有不俗發揮,但飾演小孩奧利佛的Jaeden Lieberherm,人細鬼大但不作狀,能跟戲內資深演員平分春色。另外本片取鏡算不上精心炮製,但間中偶有神來之筆,例如奧利佛在公眾電話亭打電話,其細小的個子,跟鮮艷牆身的顏色,成了強烈的對比,給觀眾留下印象。

《聖》的故事架構簡單,一老一嫩的角色配搭,笑料來自兩者不同的人生觀和經歷差異,加上啜核抵死的對白,全片可說沒有冷場。但編導不希望本片淪為普通笑片,在故事中後段,即瘟神債主臨門那部份起,便有突破性發展。自那一刻起,觀眾也開始茅塞頓開,明白到戲內的瘟神和小孩奧利佛,其實是反映編導Theodore Melfi心中,現今的美國核心值觀和精神。

St_Vincent_poster

過往美國給外界的印象,是民主、自由、追尋夢想和財富的樂土。但《聖》赤裸裸告訴大家,以往美國確是令國民引以自豪,令外人嚮往的地方,如今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已變成為有錢才有感情的國家,低下階層的市民生活,更是每況愈下。這點可以從瘟神愛配戴卡式機聽音樂,象徵他緬懷八十年代生活的日子,以及他在屋外一盤幾近枯萎的植物上,插上了美國國旗,這似是隱喻美國的國力,如同那盤植物日漸衰弱一樣。

要懂得欣賞別人

某程度上,編導認為美國的核心值觀已經隨經濟轉差,而有點變質。即使如此,年過半百的瘟神便以過來人身份,向奧利佛作出身教,教曉他面對任何情況下,做人應要堅定立場和勇敢,遇事要懂得說不和賦予頑抗,只有這樣才可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在這個國家生存。

ST. VINCENT

至於故事尾段的動人位,是勸勉觀眾凡事不應看表面。編導深信「人之初,性本善」,要懂得欣賞別人。表面大奸大惡的人,背後或有不可告人的原委等。雖然這一點,或給人老套說教的感覺,但這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若沒有《聖》的提醒,「要懂得欣賞別人」恐怕快將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本片以輕鬆惹笑,探討立身處世之道,絕對是「家長指引」電影,很適合家長陪同子女入場觀看。

猛烈南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65

霍金搞笑談黑洞

2016-02-22  TWM

在2月11日,國際科學家證明黑洞受撞擊將產生重力波,驗證愛因斯坦百年前的理論為真。黑洞大師霍金接受BBC訪問時,也讚歎:「科學史將因此產生革命性變化。」事實上,這位被譽為當代「最有趣科學家」的霍金,近期也在網上講授黑洞知識;他一邊傳授艱澀天文學,一邊插科打諢地解釋,任何事物都可能進出黑洞,所以,人即使掉入黑洞也不是窮途末路,「不要放棄,會有出路的。」A mountain-sized black hole would be enough to power the world's electricity supply. It wouldn't be easy to harness a mini black hole. If we had such a black hole, about the only way to keep hold of it would be to have it in orbit around the earth. A black hole could emit any collection of particles, a working television set, or a leather-bound volume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Shakespeare, though the chance of such exotic emissions is very low. The message of this lecture is that black holes are not the eternal prisons they were once thought. So if you feel you are in a black hole, don't give up. There's a way out.

一個跟山一樣大的黑洞將足以產生全球發電量的能源,可是要控制一個迷你黑洞並不容易。

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個這樣的黑洞,唯一掌握它的辦法就是讓它繞著地球轉。黑洞可能放射出任何集合粒子,比如一台能用的電視機,或是一套皮革裝訂的《莎士比亞全集》,只是要放射出這麼奇特事物的機率是滿低的。這堂課要說的是,黑洞並不是像以前大家想像的是一座永世不得掙脫的監牢。所以,如果你覺得你掉進了黑洞裡,不要放棄,會有出路的。

keep hold of 掌握例句:They managed to keep hold of the ball through the game.

他們整場比賽都掌握控球權。

orbit /ˋɔrbɪt/ n. (天體)運行軌道例句:The satellite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around the Earth.

衛星發射後,繞著地球運行。

exotic /ɛgˋzɑtɪk/ a. 奇特的、異國風情的例句:There are many exotic creatures living in the jungle.

熱帶雨林裡,充滿很多奇特的生物。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8

財經CAREFREE - 順叔 笑談創業板(上) (2011年11月25日)

1 : GS(14)@2011-11-25 08:19:1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28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07

財經CAREFREE - 順叔 笑談創業板(下) (2011年11月28日)

1 : GS(14)@2011-11-28 22:50:57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2979

開始要問我借貨,幫你寫多篇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49

馮仁昭四圍超:準新郎Eric笑談婚禮

1 : GS(14)@2015-11-13 08:46:55

王菀之(小圖)前日宣佈同拍拖2年嘅Figure王蘇卓航(Eric)喺呢個月28號結婚,消息傳出後唔少人都戥佢哋開心,準新郎Eric噚日下晝單拖離開牛頭角屋企,心情勁靚嘅Eric俾人追問婚禮,佢話:「準備緊,搞掂晒會通知大家。」之後笑笑口坐車去觀塘返工。此外,森美噚日喺中環出席活動時話:「喺朋友口中知道,佢冇請飲但我做姊妹都得。」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113/193705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40

人在江湖 悲喜事都付笑談中 譚詠麟 戚美珍 伍詠薇 陳小春 2016年09月02日

1 : GS(14)@2016-09-04 18:16:3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28016


喜劇,往往源於悲劇,喜與悲,千絲萬縷,正好貼切形容黑色喜劇《江湖悲劇》。故事圍繞無奈被欽點做社團大佬的悲劇人物「金銀倫」,角色由在演藝圈甚具江湖地位的譚詠麟(校長)飾演,是他繼30年前的《江湖情》和《龍之家族》等黑幫片後,重出「江湖」之作。所謂江湖,可以是黑幫大佬廝殺惡鬥之地,亦可借喻現實社會牢籠裡爭名逐利的生態,在娛樂圈打滾好比江湖掙扎求存,人在江湖,或多或少總受過點委屈,今日地位超然、素來萬事看得開的校長,更自爆初出道往台灣拍戲的辛酸遭遇……
文:許惠敏 圖:鍾式明、陳奕釗
髮型:Perny Tang@Silkcut Salon(譚詠麟)、Beijing hair culture clifflam (陳小春)、Debby Kwan (伍詠薇)
化妝:Eva Chuk@Faces make-up studio(譚詠麟)、Andy Leung@ndnco (陳小春)
服裝:A.P.C (伍詠薇)  場地提供: E-MAX


電影由「頭條超人」林超榮編導,由校長、古惑仔代表陳小春、大情大性的伍詠薇和久休復出的戚美珍(三嫂)主力炮製,影片本名叫《江湖喜劇》,小春在拍預告片時,忽然爆肚:「江湖無喜劇,只有悲劇。」繼而校長回說一句:「改名吧!」監製靈機一觸,索性改名為《江湖悲劇》(下稱《江湖》),故事有兩條主線,黑幫話事人金銀倫與舊情人(三嫂飾),以及一直密謀奪權的社團二佬「龍山」(陳小春飾)和「龍山嫂」(伍詠薇飾),絕對是非一般的江湖片格局。


譚校長×三嫂
另眼相看
不一樣的校長
近廿年來,校長參演電影多屬客串玩票性質,今次重現大銀幕,查實是被片種與手法的新鮮配撘所吸引,漫畫化的荒謬喜劇,跳躍式交代劇情,是校長的新嘗試,校長說:「香港的江湖片,沒試過以漫畫手法拍攝,這算是第一次。」三嫂更坦言:「真的是因為他,我才會接拍。」現實是兩人認識多年才首次合拍電影,戲裡則是一對失散廿年的舊情人,別具意義,「我倆相認的一場,尤有雙重感受,除了角色的感受,也讓我遇上從未見過的譚詠麟!」三嫂續說:「有場他孭著我逃命的戲,先是孭著我奔跑,再孭假人轉身做動作,最後又再孭著我,畢竟已『25歲』了,真佩服他的毅力和魄力,我的體重倒不輕!」校長回應道:「導演擔心她會跌下來,給我一個很硬的假人,竟然還跟真人一樣重!」最終,他亦完成任務,整體拍攝都在歡笑吃喝裡度過。


一鏡到尾 全場鼓掌
「唯獨一場戲覺得『心噏』,要表達我的委屈和辛酸。」教校長心事重重的,是片末一段又唱又哭的獨腳戲,以一曲《天邊一隻雁》訴盡金銀倫喜歡唱歌,卻身不由己當上黑社會大佬的委屈,最後他更要扭轉整體氣氛,帶來happy ending,「所以一定要慎重處理,我先跟超人(導演)講明,希望能夠一氣呵成。」在三嫂眼中,平日鬧笑著玩的校長,在拍攝當日判若兩人,「那場戲我全程在場,印象很深刻,他很凝重,我偷看到他早已準備好自己的筆記。」校長直言,當天抵達片場,已公開宣告閉關不玩,準備清唱引入長篇對白,他不忘多謝三嫂同場交戲,讓他投入角色情緒,「雖然沒有拍她入鏡,但她仍不斷交戲給我,我不時回望,便見她熱淚盈眶,這種好拍檔去哪裡找?」結果,校長真的一鏡演到尾,還贏得全場掌聲,現場目擊的三嫂說:「他那段長長的對白,跌跌盪盪的心情,令全場包括臨記都感動拍掌,他們不是觀眾,連一起拍戲的人也表達欣賞。」校長大感鼓舞,至今仍難掩興奮心情,「比演唱會台上經常聽到的掌聲更犀利,拍戲竟然有人拍掌,真的很開心!」三十多年前《假如我是真的》的金馬影帝,校長絕非浪得虛名。


赴台拍戲 速學國語
回顧漫長的演藝歷程,校長雖紅遍整個八十年代,卻也難免遭遇挫折,「人生總有高低潮,視乎你如何面對和解決,通常我瞓醒便會忘記不快,而且我不會自怨自艾,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當年溫拿樂隊解散後,校長曾經獨自赴台拍戲,他與林鳳嬌合拍《忘憂草》,由《再見阿郎》的台灣名導演白景瑞執導,「當時我不懂國語,第一日開工,第一組鏡頭便NG了3次,我說了幾句對白,導演便叫停,已心知不妙,他說『今天可以收工,因為我發現林鳳嬌不曉得譚詠麟在說甚麼,現場每一個人也不曉得譚詠麟在說甚麼!』真的很大打擊啊!」幸好,校長沒有被棄用,副導演將所有對白錄下來,給他一星期的練習時間,「那星期我廢寢忘餐,日日夜夜背對白,總算克服了當時的困難。」一直靜心聆聽的三嫂感同身受,「我明白當時真的好難受!」校長點頭道:「真的難受,不過我3個月後已經能夠做節目主持!」筆者問:「說國語?」化挫折為推動力的校長,一臉得戚地以國語回答:「當然啦!」


過足戲癮 談為母之道
看校長演得過癮,可會挑起三嫂的戲癮?「一向都有戲癮,只是始終有家庭,要兼顧很多事務。」隨著一對子女長大成人,三嫂不諱言:「遇到適合的角色和好劇本也會考慮。」在《江湖》裡,她飾演育有一女的母親,自然得心應手,「很有feel,會將現實生活與阿女相處的片段,放入戲裡。」校長立即鬼馬地問道:「有場戲是你跟女兒(談善言飾)傾偈,抽了個避孕套出來,真實有冇試過?」三嫂認真答道:「沒試過,我覺得女兒很醒目,懂得保護自己,反而個仔試過!其實我很安心,他倆拍拖都會主動跟我講。」原來,三嫂和三哥(苗僑偉)甚重視親子時間,無論工作有多繁忙,每天都必定陪年幼的子女入睡,孩子自幼便養成跟父母分享心事的習慣,教三嫂大感安慰,「最感恩是他們做錯事也會主動跟我說,其實他們不說我也不知,阿仔卻說要講我知,心才感舒服。」校長亦大表贊同,「能夠跟子女做朋友才可聽真話,知道他認識甚麼人,便可協助分析問題。」


陳小春×伍詠薇
誇張奔放vs柔韌自如
陳小春與伍詠薇,早在96年的《嫲嫲帆帆》已跟譚校長結片緣,前者演弟弟,後者則演妻子,21年後,兩人在《江湖》裡合演夫妻,迸發出教人捧腹的喜劇火花。「龍山嫂」綽號「癲姐」,既要推不思進取的老公「龍山」上位,為奪取大佬之位,又要情挑金銀倫,暗想自己做話事人,在角色拿捏方面,伍姑娘坦言,「起初是有點包袱,因為要整個團隊配合,才能達致搞笑效果,我的角色總要比他們誇張一點。」小春對伍姑娘的奔放演出,大感佩服,「她在全片的energy都在上升,我拍《樹大招風》都試過類似的演法,其實頗倦,不只是靠惡,更要有power,意想不到,她可以場場都爆,更能映照我這角色的廢。」伍姑娘亦回敬說:「小春很柔靭,可以很威猛,惡到全條街都怕,又可陰聲細氣,處理得恰到好處。」兩人同場,不斷發放笑彈,小春最難忘是酒店嬉春的一幕,伍姑娘即時高呼:「是交歡呀!」小春續說:「交歡啦!在廁所浴室呈現,都幾好玩好笑。」訪問你一言我一語,不時引來哄堂大笑,電影的爆笑程度,觀眾不難想像。


自我調適 No Big Deal
電影頗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意味,小春與伍姑娘演來可有共鳴?小春認為,影片的潛台詞是「反江湖」,他分析道:「這戲是叫人不要入黑社會,龍山做了大佬,一頭白髮又有皺紋,跛著腳似乞食!」伍姑娘則認為,演員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沒甚麼身不由己,「假如入錯行後悔,辛酸只有自知,就如金銀倫做了幾十年大佬,位高權重,根本不快樂,這反映很多人看似有錢又開心,他的難處又有多少人知?」人生難免遇上不快事,關鍵在於打開心扉,自我調適,伍姑娘自言天生樂觀,「以前會較火爆,遇到記者對我差、鬧我,或遇到不公平的事,我會著火!但人大了便懂得平常心,問題是用來解決的,若有人令我難受,我會笑笑便算,就是恥笑對方,發怒會死很多細胞,我已學會養生。」小春則笑言自己一覺醒來便無事,「可能是結了婚,真的覺得no big deal,始終有老婆兒子,不會搞太多事,尤其回家見到孩子,雖然他不太理睬我,但整個人都融化了。」看小春一副有子無事足的模樣,幸福滿溢,完全明白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