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华泽集团剥离零售板块 华致酒行拟A股独立上市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22/HTML_XWWGX6KIXWFY.html


“华致酒行已经正式从华泽集团剥离。”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7月20日对本报记者透露,剥离后的华致酒行将以专业的全国酒类连锁机构的身份出现,并酝酿在A股上市。

作为华泽集团及吴向东旗下的连锁版块,创办仅3年多的华致酒行已在全国开设了300多家连锁专卖店,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高达2亿元。

吴向东表示,剥离后的华致酒行连锁店的数量在今年将增加到500家左右,未来3年内将增长到1000家,并最终实现3年内独立在国内A股上市。

“目前华致酒行正与国内外多家投行接触,并与安永会计事务所达成了全国战略合作,为华致酒行的上市铺路。”吴向东称。

“全产业链”延伸

华致酒行为华泽集团五大板块之一,与金六福销售、金六福投资、香港金六福投资(00472.HK)、华悦酒业构筑了吴向东整个酒业版图。据统计数据显示,华泽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60亿元,在销售规模上仅次于茅台、五粮液,位列白酒企业前三甲。

近年来以金六福为起点的华泽集团,开始频频向酒业上下游发力。

从2001年开始,华泽集团开始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当年吴向东收购了原“广东威龙保健品公司”并更名为“广东德庆无比养生酒业有限公司”,并将“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入麾下。

此后,华泽集团陆续收购了湖南湘窖酒业、安徽临水酒业、四川金六福酒业、滕州今缘春酒业有限公司、湖南雁峰酒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玉泉酒业、桂林湘山酒等十多家酒类企业。

通过一系列收购,华泽集团成功控制了酒类上游产业链资源。

而华致酒行的成立被看作是华泽集团向产业下游的延伸。2005年,吴向东以五粮液第一经销商的身份获得了五粮液年份酒的总代理资格,华致酒行正式成立。

“华致酒行实为渠道商和零售商的一个混合体。”一位接近吴向东的人士表示,华致酒行既为五粮液年份酒及古越龙山高端年份酒的总代理,又是全国最大的酒类专卖连锁。

吴向东表示,“代理+连锁”模式可以保证连锁机构所销售的产品的稳定性,又支撑了代理产品和自有产品的销售。同时,保证了“代理+连锁”两个层面均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

事实上,这种尝试在华致酒行取得了成功。短短3年多的时间,华致酒行已经遍布全国,成为了全国酒类连锁的第一品牌。

“华致酒行成立后,吴向东的触角已经遍布了生产上游、流通领域及零售领域。”上述人士表示,这个模式有点像宁高宁此前提出的“全产业链”概念。

支点与市场预期

通过全产业链的衔接,华泽集团实现了酒业产业各个环节的融合,也促进了华致酒行作为白酒零售连锁版块的快速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华致酒行凸显出与传统渠道对比的竞争优势。”7月21日,一位白酒行业的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据了解,传统的白酒渠道包括:卖场、酒楼、团购以及个体酒行,而各个渠道则各有优劣势。

该人士表示,卖场的信赖度高,但不够便利;团购的量较大,但受制于推广上资源的限制,很难形成长远稳定的销售;个体的名烟名酒行的价格灵活且便利,但假货泛滥。

“华致酒行则利用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规避了上述传统渠道面临的劣势。”上述人士表示,通过此前运营金六福与五粮液积累的资源优势,让华致酒行掌握了高端酒的核心资源,成为了华致酒行发展的支点。

对此,吴向东也认为,五粮液的年份酒在华致酒行的起始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华致酒行,五粮液再次实现了与金六福合作时的双赢局面。”

据了解,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国内酒类消费的发展,以白酒为例,2008年1月—11月,中国白酒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9%;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8%。

“今年第一季度,在高端酒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华致酒行实现了47%的增长。”华致酒行总经理谭志强对本报记者透露。

吴 向东认为,随着中国高端酒类消费以及对高端奢侈礼品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消费渠道将无法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专业、个性化的酒类消费渠道将迎来巨 大商机。而华致酒行的产品也不断增加。目前,华致酒行已经代理了世界顶级洋酒品牌——拉弗格、葡萄酒品牌——雷狄干红等。

按照吴向东的规划,华致酒行三年内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并实现在国内A股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8

吴征的“独立”和陈晓的“不独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3/1NMDAwMDE5NTc1Nw.html

8月17日,一家小公司发了一则公告,彼时没有多少人关注它。在公告里,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华友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友 世纪)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酷6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6”),股票交易代码亦变更为KUTV。与此同时,陈天桥即日起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上市公司的 现任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吴征先生将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

相较于国美电器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跌宕起伏的商战“悬疑剧”,上述的这则公告平常得一如天气预报。然而,如果通过国美电器争夺战,来审视和辨析股东与董事会之间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那么陈天桥对于酷6传媒董事会的设计,就有了相较国美事件的参照性。

“悬疑剧”的结局,还远未到揭晓时刻。不过就目前来看,国美事件已然为中国本土企业展示了一个重要命题:要重新认识董事会!

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织模块设计,董事会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能量有多大?

根 据安永公司的统计报告,过去两年内,中国公司几乎已经成为全球的IPO队伍中最为主要的力量,2007年香港和中国大陆的IPO融资总额为556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IPO集资市场。换言之,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转型为公众公司。理论上,一旦成为公众公司,公司就不再是某一股东的私产。

董 事会作为代行股东大会权力的公司常设机构,一旦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行流通股,董事会要代表的则是全体股东的利益。就国美事件而言,2006年5 月,彼时拥有国美电器高达75.6%股权的黄光裕及其家族,对国美电器的公司章程做了修改,2006年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作为排他性实际控制人,国美 电器董事长黄光裕授予了国美电器董事会如下权力: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随时任命董事,而不必受制于股东大会设置的董事人数限制;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各种方式 增发、回购股份,包括供股、发行可转债、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以及回购已发行股份。

彼时的黄光裕之所以修改公司章程,是为了保障其减持 公司股份后,依然是国美电器不折不扣的实际控制人。作为公司创始人,在国美电器内部黄光裕拥有极高的威望,如若没有身陷囹圄的突然变故,将自己对公司的控 股权降至百分之三十几的黄光裕,确实可以凭借个人威望和此前对董事会的重新设计,而保有对国美电器的实际控制权。

事实上,中国的大多数民营公司目前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公司的创业者,而且大多还处于年富力强的状态。他们可能与黄光裕一样,鲜少思考过这么一个命题——一旦公司的股权趋于分散,自己在公司之内仅保有股东的身份时,如何确保自己身为股东的权利?

对 此,西方公司治理史专家,根据过去二三十年来公司董事会的失职和越轨行为带来的痛苦记忆,总结过五条有助于形成最佳公司治理经验的董事会设计原则:一、大 多数董事应当是独立的——“越独立越好”;二、董事们应当通过拥有股份和激励性的薪酬与股东在经济上一体化;三、董事会们应当强有力地监督经理层的活动和 业绩;四、董事会们应当是“通才”——所有的董事都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公司;五、董事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酷6传 媒,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2009年6月,盛大网络(Nasdaq: SNDA)以462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友世纪(Nasdaq: HRAY)51%的股权,大约半年后,华友世纪以换股的方式全资收购酷六公司。根据华友世纪2009年年报显示:盛大网络持有公司41.97%的股权,而 酷六的创始人李善友在换股之后个人持有华友世纪9.33%的股权,是董事会和管理团队中唯一持股的自然人。在8月17日华友世纪更名酷6传媒之后,李善友 出任酷6传媒的CEO。作为酷6传媒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陈天桥则辞去酷6传媒董事长一职,酷6传媒任命独立董事吴征出任公司董事长。

 

“独立”的吴征出任董事长,对于陈天桥还是李善友都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陈天桥用辞去董事长一职这一仪式化的举动,来对外传达对于新任CEO李善友的信任和授权;而另一方面,新任董事长的“独立性”则有助于董事会对管理层行驶监督的职权,保障股东的权利。

黄 光裕被拘之后,国美电器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任命公司总裁陈晓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这次任命与黄光裕无关,因为国美电器管理层无法联系到黄光裕。根据 已公开的信息,到2009年1月,管理层得以与黄光裕进行沟通,黄主动辞去上市公司一切职务,陈晓被正式任命为公司董事长。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作为大股 东,黄光裕若在国美电器董事会内,拥有一位吴征式的独立董事,那么剧本就会被改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96

独立财经评论人士评点国美内战:黄光裕家族拉票最后冲刺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9/4MMDAwMDE5NjY4Mg.html

在长时间沉默的关注后,有“股坛长毛”之称的香港独立财经评论员David Webb发表了一份题为《Take the GM out of GOME》的文章,结果这份“各打三十大板”的报告却被双方都看成是支持自己的有利证据。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份报告中David Webb一方面表态支持以陈晓为代表的现有管理层留任,同时反对大股东提交的二位执行董事人选,一方面又反对国美电器董事局酝酿的增发计划,并且反对贝恩投资的三位非执行董事在转股前进入董事局。

其实对于已经将桌面上牌基本用完的国美电器对弈双方来说,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时期,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投资关系团队将在9月10日结束近20天的海外路演回到国内,而贝恩投资的股东大会前转股的承诺依然等待兑现,黄光裕家族则将继续寻找自己的同盟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方矛盾公开化后曾两度增持的摩根大通9月2日第一次选择了减持套现1.4亿港元,其持股比例从9.05%下降到8.64%,而同时大摩则继续增持,其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7.96%。

消息人士9月8日告诉本报记者,“除了黄光裕的私人法律代表邹晓春将到香港与机构沟通外,黄光裕家族的长期证券合作伙伴大福证券和溢利证券依然将扮演重要的拉票角色。”

在贝恩投资转股后,黄光裕家族依然有继续增持的机会,但是找到更多的隐形同盟军才是其确保胜出的关键,然而股权比例过于集中在机构手中给黄光裕家族与同盟军的增持制造了麻烦。

刺黄

除 了加固与两家券商的合作外,黄光裕家族一直在通过中间人来与部分内地的富豪接触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其中打出的“老板牌”,黄光裕家族将目前国美的内讧描 绘成职业经理人对老板的造反,而且很可能成为其他私人企业职业经理人效仿的对象,所以希望其他对职业经理人心存芥蒂的老板来出资帮助危难中的黄光裕家族。

黄光裕家族的代表表示,“过去一周的确有很多内地的私人老板,以及国资背景的公司通过中间机构表达了购买国美电器股票并支持大股东的态度,但是具体有没有达成合作协议还不清楚。”

在 黄光裕家族加速拉拢同盟军的同时,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管理团队依然在美国进行最后的几场路演,这次国美电器史上最长的路演发生在特别股东大会前有着特殊的 意义,而国美电器管理层抛出的9月新开160家门店,签署300亿元订单等利好消息也被外界赋予了增加获胜砝码的涵义。

而9月7日David Webb的文章也成为国美电器董事局反击大股东一方的利器,国美电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David Webb在香港资本市场有着特殊的地位,我们一直在等待他发出声音,现在他发出的声音显然是对现有管理层和董事局的肯定。”

David Webb为港交所独立董事,目前运作两只基金,其每年元旦向股民推荐一只股票,使股民获利,每天写一篇独立财经评论。

David Webb的文章中指出,“你希望董事候选人是由一名被定罪的囚犯任命,抑或是已小有成绩的现任董事,以及和你利益一致的其他股东呢?”“我觉得可笑的是,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前主席及大股东才终于掉过头来反对一般授权的提议。”

的确在今年5月的特别股东大会上,虽然两位联席股东Shinning Crown及Shine Group否决了贝恩投资提交的三位非执行董事人选,以及董事回购股权的授权,但是却对董事局增发的一般授权投了赞成票。

对此Webb指出,国美今年5月周年股东大会上已有26.9%股东投票反对一般授权,如果大股东也反对,则有77.5%股东反对,一般授权根本就不会通过,但是大股东现在却要提出反对增发,主要是因为其利益受到了威胁。

对此黄光裕家族的代表不置可否,而且否决了大股东对增发投赞成票的说法,不过他表示,“其实Webb作为独立评论员,其整体文章并非全部对大股东不利,其也认可了一些大股东提出的权利,只不过其言论被国美电器管理层利用了。”

对于董事局酝酿的增发Webb同样反对,对此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这是他个人一直坚持的观点,并非针对国美电器。”

Webb的文章中指出,增发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如果国美有集资需要,应考虑供股,若需引入特定策略投资者,可于未来再寻求股东批准。

这位国美人士还表示,“现在媒体关注的主要是舆情对比,但是舆情与投票者是几乎完全没有交集的群体,所以舆情的不利不会影响到国美电器管理层胜利的信心。”

刺陈

值得注意的是,David Webb的文章对国美电器管理层和贝恩投资也表达了不满,其中陈晓等管理层同贝恩投资在转股前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成为Webb批评的重点,在他看来贝恩 投资转股后再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并无不妥,但是在持股比例只有0.2%的情况下就派驻三位非执行董事显然不好。

对此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当时在贝恩投资看来,在大股东股权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贝恩投资要确保投资安全就必须在董事局有所体现,这样的条件并不苛刻。”

此 外,Webb还对陈晓等提出的“黄光裕被拘造成国美与银行和供应商合作受阻,陷入资金链断裂危险”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其文章指出,2009年6月安永会计 师事务所独立调查报告曾指出,自2008年12月底以来,国美财务或经营状况无任何重大不利变动,已获主要供应商及银行支持,这显然与陈晓的表态矛盾。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国美电器于2009年6月公布安永的调查表示,并无发现资金或资产挪用,亦不认为股份回购有问题,但在今年8月5日晩又突然表示就回购向黄光裕提出起诉,并指控黄光裕侵害股东权益,这样又出现前后矛盾,陈晓肯定有其中一次欺骗投资者。

对于Webb的指责,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当时安永的报告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包括2008年12月与供应商签署的200亿元大单,都是危机公关的内容,现在看来这些公关是起到了效果。”

在国美电器的这场内乱中,国美电器被竞争对手超越,国美电器非上市部分盈利情况不佳等此前隐藏的消息都在双方的口水战中显露出来,而且随着双方对抗的加剧,可能会有更多的国美电器内幕消息被披露,国美电器陷入了一场没有赢家的揭丑大战中。

黄光裕的同盟军

港 交所的股权披露记录显示,黄光裕全资持有的子公司ShinningCrown 8月24日、25日、30日及31日,分别以均价2.409港元、2.418港元、2.209港元以及2.275港元的价格增持了1.05亿、1905 万、3160万以及1.4545亿股,总投入达到6.66亿港元,其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0.22%。

而黄光裕、杜鹃夫妇透过ShinningCrown、Shine Group、Smart Captain 以及万盛源资产等公司,合共持有国美电器35.96%的股权,这已经是在不触动收购要约豁免条款情况下黄光裕家族最大的增持上限。

值 得注意的是,在这四次增持中黄光裕家族都是通过溢利证券、大福证券在香港的户口来操作的,其中8月24日和25日先后增持1.05亿股及1905万股,而 联交所中央结算系统资料发现,存放国美电器股份第3位的溢利证券,这两日分别增加1.054亿股及1945万股国美股份。

而国美电器大股东 8月30日和31日的增持则主要通过大福证券来完成的,显然这两家券商与黄光裕家族关系颇为密切,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黄光裕家族在香港的很多 资本动作都是通过这两家券商来进行的,其中2008年1月-2月的多次大规模回购也是通过这两家公司来进行的。”

上述人士表示,“上次回购 已经将黄光裕家族拉入了一场新的官司,这次黄光裕再次与这两家券商合作,其可能面临新的麻烦,如果真的像市场传闻的黄光裕家族通过中间人来拉拢内地富豪, 希望他们买入国美股份,参与特别股东大会投票,其中更开出20厘年息的回报,那么黄光裕家族将面临新的指控,因为这违背了香港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记者了解到,这两家券商曾经多次被香港证监会谴责,其中1997年10月香港证监会就对溢利证券的两位违规操作的董事给出了处分,而2008年初黄光裕的回购也让溢利证券受到了牵涉。

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依然与黄光裕家族合作的券商和机构并不多,显然接下来如果大股东继续增持,这两家券商依然是具体的操作者。”

按照目前已发行的股份计算,贝恩转股后将会获得扩大股本后的股权的9.76%,而黄光裕将会被摊薄至32.47%——这意味着黄光裕届时还可以自由地提升其股权至34.47%而不触发并购,显然不排除在9月28日前黄光裕家族再次增持的可能。

不 过国美电器一位高管表示,“这场股权争夺战让部分公众股东选择暂时离场避险,这给了大股东增持的机会,但是国美电器目前只有不到5%的股权在散户手中,从 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机构通过场外交易的方式出售股份给大股东,所以未来大股东继续增持的难度在加大。”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场拉锯战已经让双方有些精疲力竭,但目前没有一方有绝对获胜的把握,显然在桌面上的牌用完后,双方存在桌底下交易甚至达成妥协的可能性。”

不过双方都表示不太可能达成妥协,国美电器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一切都有可能,但事情到了今天的局面,9月28日的对决已不可避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06

探索独立门店模式八喜打造国内冰淇淋第一品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19/2027039.shtml

  一直以来以“低调”自居的八喜正大刀阔斧地走上扩建之路。
2010年是八喜冰淇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个年头。“目前我们保持了每年超过35%的增速在发展,这个水平高出整个行业平均水平近4倍。”10月15日,八喜冰淇淋市场部经理彭勇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即便是在八喜的“主战场”北京和上海,除了各大超市卖场外,很难看见“自立门户”的八喜。“即使在北京我们也只开了4家专卖店,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彭勇说。
事实上,DQ冰淇淋店、肯德基、宜家、优根芙丝的冰淇淋原浆都来自八喜。对此,彭勇告诉记者,目前八喜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酒店客户供应、超市零售渠道、大客户供应。进入中国的这些外资冰淇淋品牌,要想不依靠本国进口,就必须选择与八喜合作。
这样是否为其他品牌做了嫁衣?彭勇笑着回答,“国内能够专业生产全乳脂冰淇淋的企业目前只有我们一家,所以给这些品牌供货也是我们一项主要收入来源。”
据了解,目前在八喜的盈利构成中,与品牌企业的供应业务占到30%左右,另外超过一半以上的收入均来自零售渠道。
“目前我们已在近40个城市铺货,超过2万家超市。”彭勇介绍,在开拓零售渠道的同时,八喜也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专营店模式。
“专卖店是一个趋势,这项业务肯定是会发展的,但是由于现在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东西还需要学。”彭勇表示。
初入中国的八喜绝对没有想到,会连续亏损长达11年之久。直到2002年,才实现了几十万元的微薄盈利。2003年,八喜在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区建成了占地65亩的新工厂,投资5000万元,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冰淇淋生产线,八喜也顺势驶入了成长的快车道。
彭勇还透露,2011年八喜将在上海建成一个新厂,计划产能将和北京同等匹配。届时,八喜将会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进行产能的扩建和新建,完成全国生产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88

淘宝商城域名独立B2C上市潮或为推手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2/2036922.shtml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诞生两年多的淘宝旗下B2C平台淘宝商城,昨日(11月1日)宣布独立域名运营,同时宣布的还有3个月内投入 2亿元,对独立的“淘宝商城”品牌和域名的推广计划。不过,淘宝CFO张勇透露,淘宝商城仍将在淘宝体系中运行,不会单独分拆。记者注意到,淘宝商城的操 盘手包括百度前COO叶朋,他将负责商城总体运营,职务为淘宝网副总裁兼淘宝商城总经理。
为何置淘宝网每天5000万人的访问天量不顾而采用独立域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包括麦考林在内的诸多B2C上市或融资事件或许是外因推手:资本对B2C相对C2C越来越大的热情和冲动,最终导演淘宝网B2C平台与原有的C2C平台分道扬镳。
之前,麦考林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B2C公司,而无论规模和资历都比前者大许多的淘宝网,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上市传闻袭来。多位互联网资深人士认为,昨日淘宝商城的独立运营有利于淘宝网的估值。
“显然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国内市场,对B2C的认可比C2C高许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电子商务同行透露,在美国,目前资本对亚马逊的认可大大超过了ebay,而淘宝网成名以来的主要概念仍是一家C2C网站,尽管今天淘宝网的许多卖家早已经不是传统的个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原先作为一个 “特区”在淘宝网内部运营的B2C平台淘宝商城独立出来,将为淘宝网未来的资本运作留下更多空间。张勇透露,之所以独立运营是考虑到消费者,他认为今天的 消费对购物体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C2C平台主要仍然是价格和多元选择。
对上市的说法,淘宝内部人士透露,独立运营不代表淘宝商城脱离淘宝,也与淘宝上市无关。
独立运营后,淘宝宣布将在3月内投入2亿元推广淘宝商城,主要渠道是央视及各地卫视,以及各大城市的户外广告。张勇透露,淘宝商城2010年的销售额增长将为2009年的4倍,但他拒绝公布具体的销售数字。
值得关注的是,在诸多国内B2C网站中,淘宝商城是最早采用平台模式发展的网站,其他的竞争对手多数采用自营模式,后者以买断销售的方式面对销售者。淘宝认为,平台模式相比自营模式更加开放,但有业内人士认为,B2C最关键的物流和售后环节是平台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09

沃尔沃中国总部落成 李书福缺席凸显独立经营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6/2199769.shtml


每经记者 伍雨石 发自北京
昨日(1月25日),沃尔沃中国总部在上海正式落成,沃尔沃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各布表示,随着沃尔沃中国总部的落成,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已经从一个全国销售公司变成了一个全职能的业务集团。
今年在华目标或为4万辆
在昨日的落成典礼上,斯蒂芬·雅各布介绍,沃尔沃中国区下属的各业务部门包括:产品研发、采购、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与市场、投资者关系、财务、IT、法律、人事和公共事务等部门,涉及业务的方方面面。
沃尔沃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表示,“沃尔沃中国总部是一个全功能的总部,其每个部门跟沃尔沃瑞典总部都会有一一对应的对 接。中国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为抓住在中国的增长机遇,将沃尔沃汽车建设成更受消费者尊敬的全球豪华汽车品牌,过去几个月,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强化中 国区的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对消费者的研究和理解,并制定《沃尔沃汽车中国成长计划》。”
沈晖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使沃尔沃汽车成为在中国豪华汽车市场领先的品牌之一。”
在落成仪式现场,斯蒂芬·雅各布表示,今年沃尔沃汽车在华的销售目标可能会增加到4万辆,希望相比去年在市场表现上有显著的增长,尤其是S40、S80等已经实现国产的产品。
2010年,沃尔沃汽车全年销售量达到37.4万辆,同比增长11.2%,公司实现了全年盈利。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去年完成了3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6%。
吉利、沃尔沃将独立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并未出席昨日的落成典礼。行业分析人士称,李书福此次刻意回避了沃尔沃中国总部的落成典礼,是要用事实 再度向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沃尔沃将和吉利独立运营,沃尔沃将保留其独特的北欧色彩,吉利对外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刻意淡化其与沃尔沃的关系。
斯蒂芬·雅各布称,“在新的所有权下,沃尔沃汽车将保持并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保持其‘北欧设计、全球豪华品牌’的定位,这是沃尔沃汽车公司和董事会的一致决定。”
沈晖在发言中也表示,“我们的战略原则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大众化品牌,沃尔沃是个全球豪华品牌,吉利和沃尔沃各自独立运营。”
与沃尔沃中国总部同时成立的还有沃尔沃汽车中国技术中心,据斯蒂芬·雅各布介绍,新成立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技术中心将与总部和全球其他研发机构一起,参与全球性产品的开发,融入沃尔沃在全球的研发体系。
不过他也表示,研发中心的第一步工作将是主要针对中国市场而进行,将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为中国市场设计产品,并为本土化生产提供大力支持。
否认将在张家口设厂传闻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沃尔沃汽车正在与张家口市接洽在当地建生产基地的事宜,并传出投资模式并非选择与张家口市的任何一家企业合作,而是在张家口市新建一处独立的生产基地。目前,张家口市政府正在就允许沃尔沃汽车在张家口市哪个区域内建此基地进行论证。
在昨日的落成仪式上,一名来自沃尔沃汽车内部的高层人员明确否认了上述说法,“之前我们可能确实跟张家口方面谈过,但这个消息已经过时了。”
对各地政府竞相争取沃尔沃工厂项目落地的表现,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地方政府希望沃尔沃工厂项目能落户在自己的辖区。这对他们来说,无论是从促进地 方经济还是从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等多方面看,都是极具诱惑力的。地方政府竞相放出沃尔沃工厂项目即将落户本地的消息,也是寄希望于这个项目能吸引来其他配套 项目,反过来以配套设施来吸引沃尔沃方面,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7

分家序曲!老三辜仲立宣告獨立

2011-11-07  TCW




中信辜家的分家大戲,隨著中租控 股在台上市時程逼近,辜家老三辜仲立為此背債二十四億元,在辜家三兄弟中,辜仲立第一個正式宣告獨立,為分家揭開序幕。

對於中租控股董事長辜仲立來說,他接受磨練,與正式獨立的日子,都是「七月十一日」。

四年前的七月十一日,由中信辜家大家長辜濂松交棒給辜仲立的台灣最大租賃公司—— 中租迪和在新加坡掛牌上市,這是他接班的最大磨練。

只是以為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的辜仲立沒料到,這是他人生最大經營壓力的開始。

星國上市,股價慘跌重挫七五%,籌資被卡死

「我們那時候剛上市,啪啦、啪啦,大家都在鼓掌;沒過幾天,(股價)就開始咚、咚、咚、咚、咚一路下來,」辜仲立回憶。當時的他,在美國房地產泡沫化前 夕,搭上了全球資本市場高峰的末班車,結果中租一上市之後,就開始隨全球股市大跌。

他個人及辜濂松合計持有中租股權約三成,對照剛掛牌最高漲到新幣一.二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八元),二○○九年三月金融海嘯一度跌到○.三元,重挫七五%。 光帳面上,他個人掌管的資產規模就從最高的新幣三億元(約合新台幣七十二億元),縮水七成五,只剩下新幣○.七五億元(約合新台幣十八億元)。

辜仲立說,那段時間是他一輩子從未經歷過、壓力最大的時候,「好像每天都是陰天。」

在台灣成立三十四年的中租,在台租賃市占率超過四五%,原本六年前就評估在台上市,但因法規影響大陸布局的資金需求,最後選擇在新加坡上市集資,這卻讓辜 仲立面臨接棒中租以來最大壓力。

由於新加坡資本市場不了解中租,中租成交量幾乎如同一攤死水。當時中租就如同現在許多在台掛牌的TDR(台灣存託憑證,指第二上市)一樣,投資人不了解其 營運模式、業務內容,造成流動性等投資意願不佳。

當時中租市值也一路如溜滑梯般,從新幣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四十億元)下滑到新幣二億四千萬元。中租控股總經理陳鳳龍指出,站在經營角度,等於公司的籌 資功能也卡死,無法再從新加坡資本市場籌資。

撐不下去,決定下市以個人借款,買回流通股

曾在新加坡掛牌的旺旺控股,因此從新加坡下市,成功轉到香港掛牌,擺脫了新加坡幾乎沒有成交量的困境。隨著台灣法令的改變,這讓辜仲立為了中租的發展,也 決定從新加坡下市,回台掛牌。

「中租就是我在負責,不管那時候老爸怎麼安排,反正這件事情是我的責任。」辜仲立決定不再苦撐,二○○九年第四季評估下市,回台上市。

但是下市第一關,就是得準備買回市場上流通的股權,以達到下市門檻。

去年九月初,他用個人名義,向遠東國際銀行簽約貸款買回新加坡所有流通股份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四億元)上限資金。

「沒有人想要負債,這數字已經是天(文)數(字),當時想說這是不是一個噩夢,」辜仲立不諱言,為備足自新加坡下市、回台上市的銀彈,承擔了他這輩子最大 一筆負債。

遠銀副總經理林建忠指出,好公司按規畫做,銀行都不擔心,因此願意單一一家提供辜仲立上限八千萬美元的下市所需資金。

那一刻,他身上背負了人生最大一筆負債。

「壓力大到晚上睡覺都會怕,會驚醒、會嚇醒。」辜仲立回想起這個過程,還不忘舉起手來,首度透露出他當時心裡壓力的沉重,大到連手都會顫抖,「講實在的, 從新加坡上市到金融海嘯完,一路到現在都睡不好……,好像海嘯又來的感覺,這三年都睡不好。」

回台掛牌,股東相挺興櫃股價,比兩個哥哥高

不過,與兩個哥哥辜仲諒、辜仲從父親手中分配到的版圖中信金、開發金相比,辜仲立的版圖雖最小,卻是經營彈性與穩定性最高的一塊。

中租控股目前興櫃股價二十六元,比起中信金約二十元、開發金不到十元票面價都要高。由於租賃業是利基型、高人力投入的行業,因此過去十年來,中租本業都維 持著每年每股盈餘二至三元上下的成績單,成立以來本業從沒虧損過。辜仲立分到的事業,跟兩個哥哥幾乎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辜仲立雖準備二十四億元資金買回中租持股,但最後卻有一大堆原始股東,決定跟著他回台灣掛牌。

凱基投顧金融研究員曾繁仁指出,當時約有三、四成原始股東跟著辜仲立到台灣資本市場,近期賣壓大,代表不少投資人已紛解套。

今年七月十一日,中租正式在興櫃登錄,與新加坡掛牌日相同,辜仲立歷經考驗後,順利主導公司上市,宣告獨立。

但這回沒碰到金融海嘯,卻是碰到國內金控業搶進中國租賃事業,要與中租一較高下。包括他二哥所屬的開發金、富邦金、新光金、台新金等金融業者,紛紛透過租 賃業先行登陸,藉此搶進人民幣業務大餅的租賃大戰。

對比中國金融市場大餅,原只是一座小池塘的租賃生意,如今成了台灣金融業者西進最熱門的灘頭堡。

這位兩岸租賃生意的台灣霸主,除了得承受晚上睡覺驚醒等極大壓力,他也談到身為家族中第一個獨立者背後的感受。以下是訪談內容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為了從新加坡下市,現在負債八千萬美元,是家族中第一個獨立的小孩?

辜仲立答(以下簡稱答):應該算。事實上是已經分得很清楚了,每個人就是有他們自己的版圖。我只是(負責)我這邊(編按:指中租),我自己離開家比較早一 點,自己承擔責任也比較早。

問:你算是第一個獨立的?

答:對。

問:從上市到下市,到借錢負債讓中租重新回台上市,自己做主,過程中感受是什麼?

答:當然自己獨立出來是很辛苦,很多大大小小的決定都要你一個人去想,而且不行影響大局。雖然很多事情我做都是為了大局考量,可是這個當然還在家裡的時候 有靠山,現在獨立出來你沒靠山了,你要靠自己。你要靠專業團隊,大家把合作精神帶動起來。

兄長事業,不願多談彼此沒關係,不想被干擾

問:怎麼看中租這塊事業體,跟兩個哥哥不同的地方?

答:講實在,我只可以講自己,講我這邊是怎樣在做、我們未來發展是怎樣。沒有辦法講到他們的原因,是因為我對他們不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我是不太喜歡做任 何比較。我常常在講,我們要跟自己比,我們可以訂出一個時間表,今年做出來的成果,跟五年後做出來的成果,可以這樣回去看做了什麼事情。

你剛問我跟他們(編按:指兩位哥哥)哪裡不一樣,,我真的不曉得他們在做什麼。跟我沒有關係,我都是從報紙看到的,很多事情我也不曉得。

除了我家人、太太,兩個寶貝兒子,我最需要對我的主管、員工負責,這是我的責任。企業中任何跟我有關的,我一定會做到,一定會照顧到,可以說我這邊比較單 純。

問:外界常因為開發金或中信金出事,就扯到中租,兩個哥哥的事業都和你沒有關係?

答:本來就是沒有關係。我們不想造成別人的誤會啦。的確,現在我們也希望說,媒體界大家應該要了解,事實上我們是沒有互相的角色。中信、開發,跟我這邊根 本就是沒關係,怎麼樣是不應該去互相干擾。互相干擾也很奇怪,明明就沒有關係。

【延伸閱讀】4年內,歷經3次上下市——中租集團大事紀

時間 內容1977 前身中國租賃公司成立1995 合併迪和公司,更名中租迪和1998 辜仲立接任主任秘書2000 辜仲立接任執行長,當年公司總資產約200億元2003 辜仲立接任董事長2005 獨資設立仲利國際租賃,取得中國首張外資全國性租賃執照2007 7月11日搭上金融風暴前末班車,在新加坡證交所掛牌上市2009 3月公司在新加坡市值一度從新幣10億元跌到2.4億元,大幅縮水76%;第4季構思自新加坡下市、回台上市2010 9月為買回流通股票籌資,和遠銀簽8,000萬美元貸款額度2011 4月成功自新加坡下市,是金融風暴後資產規模最大的新加坡下市公司;上半年營收75.61億元、每股盈餘1.59元;7月11日在台灣興櫃市場登錄,預計 年底興櫃轉上市;預估公司全年總資產約1,400億元,10年成長6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8

墨比爾斯如何組成管理五百億美元的夢幻團隊 好奇、熱情、獨立思考 投資高手三大試煉

2011-11-21  TWM

 



總計掌管約五百億美元資產的坦伯 頓新興市場團隊,每一位都是由墨比爾斯親自挑選、面試的精英,這些跟著大師走遍全球的成員,首次公開團隊合作的幕後故事。

經過新興市場教父 多年的悉心訓練,他們將成為投資界的未來新星。

撰文‧莊 芳

「好奇心。」「要做成功的投資人,最重要 的是好奇心。」研究新興市場投資長達四十年的墨比爾斯,受訪時描繪心中成功投資人的樣貌。話一說完,又立即補充:「我想更精確一點地說,應該要具備對人、 事、物『充滿懷疑的好奇心』。」他說,光是好奇還不足夠,應對每件事情感到懷疑,詳細加以分析,「這個世界非常多變,必須擁有開放思想、不斷學習。」其實 他的看法完全反映在他一手打造的團隊上。除了忙於投資研究、拜訪公司,墨比爾斯還親自管理來自世界各地十七間辦公室,總計約四十八位分析師與投資組合經理 人。

就連挑選成員,也絕不假手他人。「我記得接獲面試通知時,以為主考官是公司內部的人力資源部門主管,想不到一進門卻看到墨比爾斯坐在眼 前。」二十八歲即進入坦伯頓新興市場團隊的龐年新坦言,當時感到非常興奮,竟然有機會和大師面對面聊上一個小時。

試煉一:好 奇

每個人都是消息來源 從市井小民問景氣「一小時裡,他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從過去學歷到工作經歷,無一不聊。而且,特別關心對風險分析的看法。」那時龐年新才工作約六年時間, 盡其所能地滿足大師所有疑問,最後成功錄取成為精英部隊的一員。

這些成員要和墨比爾斯一樣,親自走訪每家公司,即使僅有一小時的會談時間, 必須事先做好萬全準備,帶著長長一份問題列表,逐一詢問、檢視公司狀況。

「每日安排五至六家公司拜訪行程,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和墨比爾斯 共事十三年的莫家良坦言,對於每家公司及其經營者,常常會進行「私下調查」。「我們對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懷疑,所以花很多時間和其他競爭對手、同類產業 的公司交叉詢問,以確認所掌握的資訊與事實是否有出入。」「在同一產業中的人,總是知道各公司發生了什麼事。」藉此避免被受訪者矇騙、減少投資失誤。受墨 比爾斯影響,莫家良拜訪公司空檔,也會學習他藉由市井小民來了解經濟狀況。「有時到餐廳吃飯,就順帶問問老闆最近生意如何?有無任何轉變?從他們的態度來 幫助了解現況。」在新興市場團隊任職長達十七年的周國剛,是時常陪著墨比爾斯跑遍各國的分析師之一,日前才跟隨他跑遍歐洲二十幾座城市,長達一個月時間沒 回家。他說,對於這位教父級人物最感深刻的印象就是「勤勞」。「對他而言,勤勞就像基本的條件,他要求每個人和他一樣,多跑、多看、多聽。」

試 煉二:熱情

每個時刻都做好準備 多跑、多看、多聽事實上,墨比爾斯之所以勤於工作,正因對投資市場充滿熱情。在這樣的領導氛圍之下,很少有人不受感染。「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待到凌 晨十二點才下班是常有的事。」所以,多數分析師也已習慣四海為家、跟著他全球五大洲走透透。更要和他一樣,熟知各個公司財務狀況,進行投資組合管理。

墨 比爾斯身體力行的風格,期望訓練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部隊,個個成為像他一樣視野寬廣的基金經理人。每一位分析師,除了鎖定單一新興國家、個別產業進行 深入研究,還要同時涵蓋不同新興市場區域,以及額外數十家公司的調查分析。

從拜訪公司到確定投資一檔股票的流程,假使一切順利,大約需要三 周的時間。每次和公司管理階層訪問之後,就得提出研究報告,即使對於公司背景資料已經滾瓜爛熟,他仍仔細閱讀每一份公司報告。

莫家良說,墨 比爾斯不吝於提供機會給團隊,但重點是自己要懂得抓住機會學習。「就算同一家公司,他已經拜訪過無數次,還是希望分析師給予不同觀點。」估計平均每一季, 每人都要交出十五份報告。他會針對內容,例如公司風險管理、未來目標、預期股票價格等,再提出各種疑問。

試煉三:獨立思考

每 個問題都要有不同答案 而且隨時抽考每三個月,還得定期對該份報告更新資訊。「無論用電話或是親自面訪,目的是要求分析師完全掌握該公司的訊息變動。」否則公司內部設定的警報系 統,會直接向你提醒,「該是更新報告的時候了。」而每次跟隨他出訪時,也是片刻不得閒,要有隨時「接招」的心理準備。墨比爾斯總是突如其來,在未事先告知 的情況下,指定分析師解答問題,「就像是隨堂測驗一樣」。他考驗的不僅是反應速度與膽識,同時藉此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記者會上,突 然點名分析師講述中國市場的研究簡報,或在上千名聽眾的投資說明會上,指定同事回答泰國洪水影響、歐洲債務等問題,而墨比爾斯則靜靜坐在一旁,從「講者」 轉為「聽眾」角色,仔細聆聽分析師意見再加以評論。

「喜歡聽到不同意見」是他一貫作風。不僅經常丟出各式各樣問題給每位分析師一一化解,他 也歡迎所有人提問,「他經常和每位分析師說,『我的電話二十四小時不關機,有問題隨時打來。』」龐年新表示,墨比爾斯既是老闆、老師,有時更像是老爸一 樣。

他十分重視運動,以此作為平衡身心的紓壓管道,並要求團隊成員一起健身。「有時,一整日的拜訪行程下來,他還是堅持大家一同去健身房運 動『減壓』,之後才去用餐。」龐年新說,久而久之,每位團隊成員都養成了運動習慣,有足夠體力與精神充沛的他一起奮戰。

正因墨比爾斯凡事親 力親為、積極培養後進的管理風格,造就了這群如今管理全球五百億美元資產的夢幻團隊。

影響墨比爾斯投資台灣的幕後團隊周國剛(Eddie Chow)出生:1963年(48歲),於1994年加入團隊現職:坦伯頓資產管理(香港)執行副總裁╱常務董事經歷:新加坡華僑銀行,法人客戶之投資組 合管理學歷:威斯康辛大學企管碩士、香港嶺南學院商業管理學士研究領域:大中華區、汽車產業對台股看法:與中國相關的個股值得注意,特別是有品牌實力的企 業,這些個股將會繼續持有。

莫家良(Eric Mok)出生:1971年 (40歲),於1998年加入團隊現職:坦伯頓資產管理(香港)副總裁╱執行董事學歷:香港科技大學投資管理碩士多倫多大學精算暨經濟學士研究領域:新興 亞洲、科技上游產業對台股看法:偏好消費類股,以及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科技股,包括半導體及零組件。

龐年新(Jordan Pong)出生:1972年 (39歲),於2000年加入團隊現職:坦伯頓資產管理(香港)副總裁╱執行董事經歷:德意志證券助理分析師,恆生銀行信用風險分析師學歷:香港中文大學 工商管理學士研究領域:新興亞洲、科技下游產業對台股看法:看好目前被市場低估的個股,特別是部分NB、手機類股,他們正在調整營運策略,但有很強的市場 定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5

獨立團購網站或將消失 未來團購格局或將改寫

http://news.imeigu.com/a/1325143506624.html

昨日,淘寶聚划算透露,其2011年全年團購交易額達到101.8億元。

而隨著美團網、高朋網、滿座網等獨立團購網站正式入駐聚划算,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管理不善資金受困的情況下,獨立團購網站或將消失,未來團購的格局也或將改寫。

團購併未遭遇寒冬?

領團網12月發佈的《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全國總共有1813家團購網站倒閉,佔所有運營團購網站總數量的31.2%。

在團購爆發的這兩年時間裡,大約有21家團購網站火爆融資約4.5到5億美元。但據消息人士透露,隨著國際經濟大環境逐漸惡化,資本變得謹慎,由於「井噴式擴張」而面臨飽和的團購網站目前已經基本被資本市場雪藏。

面臨著資金流斷裂、消費者大量投訴、入不敷出等諸多不利因素,多數團購網站在今年下半年或撤站裁員,或轉型生活服務另尋出路。有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團購網站還會經歷一輪洗牌,寒冬過後最多只能存活10家。

「團購只是剛剛開始,3年左右會發展稱一個千億量級的市場。」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否定了近日流傳的電商遭遇寒冬的說法,在他看來團購一點都不冷,3年內別談冬天。

團購格局或被改寫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眾多獨立團購網站加入團購開放平台,獨立團購網站的數量將快速下降,團購格局或被改寫。

領團網11月統計數據顯示,至少26家團購網站從團購網徹底轉行至B2C商城、網址導航、網購導航,有些干脆轉行成為互動社區。

易觀智庫近日發佈的團購行業預測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團購市場格局將進一步集中化,獨立團購網站的數量預計將下降到百家以內。同時,報告認為,團購行業核心廠商將在2012年開始大規模模式轉型,新的市場領先者將出現。

艾瑞高級分析師蘇會燕則認為,中國團購市場本身增長潛力巨大。而隨著經歷了近兩年「過山車」般的發展,中國團購企業也逐步回歸理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9

電台聽到獨立思考的故事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25.html
有一日下班乘車回家途中, 聽電台有一段嘉賓批評香港教育的聲帶, 當中有一個獨立思考的故事, 十分有趣。

嘉賓在聲帶中提及他曾經被一位大學生訪問對政府的強制驗樓的看法, 事原大概是該學生要交畢業論文之類。當學生問嘉賓對政府的強制驗樓的看法時, 嘉賓就反問學生的看法, 而學生的答案都是在電視看到的一類答案, 例如這是好東西, 可以減少危樓之類。

而嘉賓就進一步問學生 :「按你所知, 政府有否任何資料把因危樓所產生的意外率, 跟自然意外率或交通意外率比較過呢?」學生在思考著, 沒有回答。

嘉賓再問 :「如果沒有的話, 誰能證明這是一個好東西及必須呢?  又或者轉另一個角度看, 這會否是一種迫遷的手段呢? 當強拍比例由九成降至八成,這個是政府支持加速回收舊樓的證明, 要協助發展商加速收回舊樓重建, 強制驗樓亦可以是一把刀, 預期花時間精神在收舊樓的價錢及步驟上, 不如由政府發出警告書要強制驗樓, 一些老公公老婆婆的業主自然非常主動地想賣樓...」學生繼續沒有反應。

嘉賓強調他也只是假設, 而他的重點不在他的立論是否正確, 只是著眼於這名大學生的反應 - 「無言以對」。說明這就是典型香港教育的產品, 因為超出課本範圍, 於是便無法處理及分析問題。

我也不完全同意他的立論, 有點太過陰謀論, 先假設官商鈎結是必然的事才能成立。再者, 強制驗樓討論多年, 亦實在不是壞事, 很多樓宇沒有完善的業主法團, 樓房超過 50年從未維修過, 實在有危害公眾利益, 好像馬頭圍榻樓實在要正視。

但事實是香港這個教育系統是前英國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沿用的, 因為是殖民地, 政府政策不用公務員有創意, 只需要執行, 所以這是針對執行力的教育制度。香港人讀書成績好的一群都有很高的能力, 但都是語文, 數、理、化及背誦的資料, 以及考試技巧。但挑戰權威的思維及創意力就非常弱, 簡單一點, 就是被訓練得比較聽話。不過, 這個只是主流人士, 當然也有不少例外。

說到挑戰權威的思維及創意力, 令我想起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 中有一幕。工程學總教授指出由於太空環境特殊 (無重力, 無壓力, 極端溫度), 一般原子筆都不能書寫, 所以一群科學家就用超過 100萬美金研製出一支可以在太空中書寫的原子筆。然後教授就高舉手中的原子筆, 指手上就是這支原子筆, 他只會送給他認為非常好的學生, 不過多年來他都沒有找到一個這樣的學生, 所以一直保留這支筆, 希望這群學生努力, 有一天可以從他手上拿到這支筆。當一眾學生都用渴望得到這支筆的眼神看著這位教授時, 教授亦非常驕傲。就在這個時候, 主角 (其中一名學生)舉手問 :「為何在太空要用原子筆, 而不改用鉛筆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