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产新政又一猛药:地产公司借壳被叫停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7/4MMDAwMDE4MDg4Mw.html


好一套密不透风的海陆空政策组合拳。

6月3日,国税总局公布《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对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设定了下限。 这是五月以来,国税总局的第三条跟土地增值税有关的通知。

同时,自4月16日房产新政以来的50日里,证监会对地产公司的融资政策也在日益 收紧。不要说IPO和再融资,连并不涉及现金的借壳上市,也实质上被叫停。正在重组进程的上市公司和参与项目的券商人士,皆感觉到这一次政策的凌厉——重 组已经过会的拿不到批文,重组尚在申请的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那么,这一次的地产公司借壳暂停,又是对谁家公司影响最大呢?

“借 壳”被叫停

对于等待借壳上市的地产企业,时间仿佛凝固在2010年3月30日。

这一天,*ST科苑 (000979.SZ)正式更名为“中弘地产”。这标志着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壳成功。它于2009年12月25日拿到重组的正式批文。

然 而这却是这一波地产政策收紧前的最后一张船票。其他排队等候借壳的地产公司,却陷入了漫长的等待期。

6月3日,一华东券商并购部人士告诉记 者:“现在地产公司借壳都停了。过会了的不给批文,而向证监会报的(地产借壳)项目,会里的人说不要报了。其实并购重组委通过,就表示证监会原则上同意, 证监会不给批文,是因为不愿违背当下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意图。”

4月19日出台的“国十条”中提到:“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 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在这一规定之下,申请再融资的地产企业 需要由国土资源部先审核,确认没有囤积土地等行为,证监会才可能放行。但申请借壳的地产公司,从目前来看,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受阻。

借壳的 审批流程大抵如下:上市公司待股东大会通过后,将申报材料报到证监会,由证监会上市部预审;预审过关后,企业才能“上会”,即将材料上报给并购重组委;并 购重组委通过后,上市公司会公告“已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业内简称“过会了”;最后一步则是等待“批文”,如前述*ST科苑拿到的《关于核准安徽省科苑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证监许可[2009]1449号)。

S*ST兰光 (000981.SZ)的重组方为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董秘李笛鸣告诉记者:“我们今年3月22日过会,本来差点就批下来了,但受国务院政策影 响。过会后,再没有说要补材料。”他表示,证监会没有要求公司补充国土部审批的材料。

*ST华源(600094.SH)欲注入由福州东福事 业发展有限公司控制的名城地产(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城地产”)。其证券事务代表迟志强则向记者承认:“过会后,证监会没要求我们补任何材料。四 月中下旬,要求重组方补过一次材料。”

随后,国金证券负责*ST华源重组项目的人士告诉记者:“四月中下旬证监会要求补的材料是重组公司 2009年的年报。而(证明重组方)没有囤积土地的材料,我们在申报时就递交给证监会了。我们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卡住,因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接到证监 会要我们补这方面的材料,没有接到证监会要求我们找国土部会签,证明我们没有囤积土地”。

另一些企业,则是卡在了预审环节。

ST 国祥的重组方为: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以来,ST国祥在公告上市重组进程时,内容都是:公司于2010年1月11日收到证监会的反馈意见通 知书,要求公司补充材料。公司已按通知书中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并于2010年1月29日将材料报送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部门。

某深圳 券商并购部人士指出:“这表示公司连预审都没通过。”和ST国祥有着共同命运的,还有ST商务(000863.SZ)、*ST嘉瑞 (000156.SZ)。

等待批文的煎熬

在等待批文的,除了S*ST兰光、*ST华源,还有 ST东源以及潜伏在ST东源的多家基金。

重组概念股素来是公募基金青睐的题材之一。从以往来看,地产公司借壳上市,多会承诺次年业绩,且基 本能达到。

S*ST兰光和*ST华源早被暂停上市,基金鞭长莫及。不过,基金不会错过ST东源。2009年6月30日,ST东源的十大流通 股东中只有一家基金;三个月后,便有六家基金成为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11月30日,ST东源的重组方案为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有基金此时获利离场,但又有 新的基金加入。基金一直盘踞着前十大股东。

金泰证券投资基金、海通-中行-富通银行已连续三次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据大智慧统计,从4月19日国十条出台至6月3日,ST东源跌幅 38.82%,资金净流出4237.26万元,仅占流通盘的1.81%。这意味着,还有多家基金仍在坚守。

一家券商投行部副总分析,这批借 壳的地产公司中,受政策影响最小的,还是这批已经过会的企业。这几家重组方要注入的资产评估也保守一点,房地产市场调整对他们影响不大。“政策一放开,它 们立刻就能拿到批文。”

待注入资产评估增值几何,往往与评估时间点的房价息息相关。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各地房价飞涨,有 些城市一年时间房价翻番。于是,评估时间点差大半年,也能决定资产评估保守与否。此外,房价亦决定着评估公司对注入资产营业收入预测情况,从而左右着重组 方承诺的预计业绩是否能达到。

已过会的三家公司S*ST兰光、*ST华源、ST东源,都是较早便开始申报,其资产评估点多在2009年一季 度或以前,那时的房价相对低,故待注入的资产增值幅度也相对保守。

以*ST华源待注入的名城地产为例。其资产评估时,公司预测,名城地产旗 下最主要的楼盘“东方名城”在2009年和2010年的售价分别为每平米7200元左右和接近7300元。根据搜房网数据,这一楼盘的最新均价为 11000元。

*ST华源的重组方在预案中承诺,如重组2009年12月31日前实施完毕,保证重组后的甲方2009年、2010年、 2011年三个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0924.75万元、46,152.10万元和68490.75万元。

上 述国金证券人士告诉记者,“重组方的营业收入预测值高于承诺值,而实际值又高于预测值。重组方2009年的净利润,是超过(预案中的)承诺值的。”

无 独有偶。ST东源的重组方为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评估时间选在了2009年4月30日。其旗下一个重点楼盘“阳光小镇”,以2009年一季 度预售的价格作为参考,确定的估值为每平米5100元。根据搜房网数据,这一楼盘的最新均价为6800元。

虽然这几家公司前景看好,但批文 什么时候会到?无人能回答这一问题。

在等待批文的,远不止这些直接利益相关方,仍在走预审过程的地产公司亦翘首以待——过会的企业都不能借 壳,他们就更遥遥无期。还有更多ST公司公告重组的草案,重组方为期待借壳的地产公司。

等待因为不确定而变得漫长。于是,在券商之间,新的 说法流传开来——证监会在筹划新的房地产借壳上市可持续发展经营能力审核备忘录。比起2009年的版本,新的备忘录将对企业的市场地位、历史经营记录、资 本实力与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土地储备等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新版备忘录出台后,地产公司借壳会恢复进程。

6月2日,一家广东券商并购部人士 表示,那些卡在预审环节的重组方案,不完全是因为政策。他告诉记者:“上市部很注重看资产的评估值。评估值过高,会里肯定有意见。我们之前有一个项目预审 时,委员认为估值不合理,就直接质疑地产评估师。后来这个项目没通过。”

他告诉记者,在预审这一环节,一般是券商去2个人,其他中介机构去 1个代表。预审委员对哪些材料有疑问,就会直接质问提供材料的中介机构。

那些卡在预审环节的企业,由于申报时间比较晚,其评估基准日往往靠 后,比如*ST百科公告的预案中,评估基准日在2009年12月31日。

*ST百科的重组方为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都 集团”)。其旗下楼盘“阳光国际”“美域锦园”都为注入资产的增值做出了彪炳贡献。

这两个楼盘分别处在杭州和南京。*ST百科提供的评估书 显示,两个楼盘的均价,从2009年4月到12月,9个月的时间里涨了一倍。最终确定的评估价便与2009年12月的售价持平,分别为每平米21000元 和16300元(此为“美域锦园”一期的售价,二期估价为17000元)。

搜房网显示,这两个楼盘的最新售价分别为23000元和 19000元。其均价还是高于评估书中的估价。

但是,种种地产政策出台后,杭州和南京的房价是否还能维持这样的高价?就算价格不动,那还能 卖出2009年那样的销量吗?像宋都集团这样,以楼市最高点的价格来评估待注入资产,并借壳上市,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恐怕殊为不易。

*ST 百科证券事务代表龚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重组一事不愿多说,只表示在等证监会答复。记者接下来两次打他手机,他均表示在开会不方便接受采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3

貶值猛藥拉高能源價 日本沒在怕

2013-06-03  TCW
 
 

 

日本近期靠著「安倍經濟學」讓經濟起死回生,尤其是日圓匯率從一美元兌八十日圓貶至一百零三日圓,創近年來國際貨幣單年度最大波動幅度,但也有人質疑這招猛藥對於依賴進口能源的日本,恐怕是一大致命傷,不過,這份憂慮似乎言過其實。

石油危機後重整能源結構》

日本是一個天然資源稀缺的島國,從能源自給率而言,日本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中為最低,僅為五%,若包括核電則為一三%,換言之必須進口八成能源來滿足需求。

但日本卻不是第一次面臨能源成本恐暴漲的難題。因為早在一九七三年,就曾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前後兩次發動了石油禁運,造成燃料價格大幅上漲,也因此,四十年來日本全國上上下下,對於能源的態度總是抱持「生於憂患」的危機意識,同時也發展出傲視全球的「開源節流」技術。

首先,在供應端上自從石油危機後,日本便逐漸降低了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率,煤炭、新能源的比重逐漸提高。目前石油在能源結構中的比率從最高時的八成,到目前已低於五成。

尤其在二○一一年三月東京電力福島核災後,日本隔年七月隨即通過「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帶動日本國內一股再生能源熱潮,而繼太陽能發電熱潮之後,現在地熱也成為日本再生能源的新焦點。

同時日本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因此近來最夯的「頁岩氣」,日本也未錯過布局,今年五月美國能源部批准,可以把含頁岩氣在內的天然氣出口到日本。這是美國批准對未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出口天然氣的第二個例子。日本最快二○一七年可進口。

從價格而言,美國天然氣價格已降至歐洲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的四分之一,日本取得這項進口權,更有助益於壓低貶值所帶來的通膨效應。

此外,日本電廠在進口煤礦方面也有好消息。目前煤價現貨價已跌至每噸約九十美元左右,遠低於去年合約價每噸一百三十美元,日本電廠乘機積極擴大煤礦進口,從最近公布的四月進口數據來看,煤礦進口量就比去年增加一成,同期間石油進口量則是減少二.二個百分點,而且這股「以煤替油」的趨勢還在強化中。背後主因在於煤礦全球第二大生產國美國的供給量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海關統計,今年三月美國煤出口量達到近四十年來的最高水準,受到美國本土正在逐步由燃煤發電轉型為更依賴天然氣發電,導致美國本土出現燃煤供過於求的局面,再加上美國出口傳統市場有一半都是在歐洲地區,亞洲只占四分之一,但隨著歐洲市場不濟,美國煤炭企業開始轉向亞洲市場,對比中國大陸現貨價,每噸(含運費)還便宜人民幣幾十元,對日本來說不啻是一大利多。

另外在節流方面,日本也極具競爭力。國際上最常採用的指標是能源密集度,也就是,計算每個國家創造每單位GDP(國內生產毛額)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數量,比率越高表示將能源轉換成GDP的成本偏高,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從一九九○年到二○一一年之間,日本幾乎與講求綠能環保的北歐國家瑞典、挪威不相上下,排名都在前三名之內,同時跟美國相比,日本耗能的程度只有美國的一半。

能源效率高,次於德、英》

節能可說是日本的基本國策,日本官方每年公布的能源效率報告書中都重複強調一個數據:二○三○年前必須將節能效率提升三成。據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協會(ACEEE),剛公布去年全球十二大經濟體能源效率評分表,日本在國家整體、產業,兩類的節能程度都是排名第二,分別次於德國和英國。

這份評比中所針對的十二個經濟體,占了全球經濟總產值的七成八,同時也使用了全球六成三的能源,以及排放了六成二的二氧化碳。該評比分成四大類,分別是國家整體、產業、建築、交通載具。

日本東京立教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狄維特(Andrew DeWit)認為,這份報告還算低估日本節能實力,因為光是日本汽車業一九九七年就推出的油電混合車(Hybrid),早就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車種。對於眾多台灣車主來說,日本車就是省油的代表。

總結來看,日本應該能夠充分因應貨幣貶值所導致的進口能源價格上漲,隨著出口和內需經濟擴張,經濟正向循環的可能比出現停滯性通膨機率要大得多。

日本節能實力,不輸北歐!—1990 ~ 2011年能源密集度

註:能源密集度,是計算每個國家創造每單位GDP所需消耗的能源數量,比率越高表示越耗能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總署、OEC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8

《撒錢競賽》解讀「超級馬力歐」的非典型救市 歐洲祭出負利率猛藥 能擺脫通縮困境?


2014-06-16  TWM
 
 

 

人口老化、經濟疲弱,是成熟國家共同面對的難題,當經濟體質往負面發展時,貨幣刺激政策竟是唯一解方?

在美、日狂撒鈔票的帶領下,歐洲央行也進一步加入資金派對!

撰文‧乾隆來

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總裁馬力歐‧德拉吉(Mario Draghi)再度出手救市了!

兩年前一席喊話

連歐豬國股市都暴漲13%兩年前,他神乎其技地將瀕臨死亡邊緣的歐元搶救回來,讓歐洲經濟回到普通病房調養身體;不幸的是,兩年過去了,病人卻始終無法下床出院,而且老是昏睡不醒。

德拉吉這回又打了幾針令人驚呼連連的強心劑,而且誓言「還有厲害的招數在後面!」這位被媒體稱為「超級馬力歐」的「非典型央行總裁」,這次用負利率以及新台幣十六兆元的長期低利資金,逼迫不願放款的銀行增加放款,用藥與用量都超乎市場預期。

如果說,兩年前德拉吉成功救回了因為心肌梗塞而瀕死的歐洲,那麼這次德拉吉的任務是要處理複雜的高血壓、糖尿病、胃炎加上大腸癌的綜合併發症。超級馬力歐開出的特效藥有多強?新穎且劑量加倍的雞尾酒療法,能不能讓歐洲病人下床走路?應該不用太久就會有答案了。

二○一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歐債危機仍狂風吹襲,歐元遭逢史無前例的崩潰壓力,德拉吉選擇在英國倫敦一場投資機構會議中,以最高分貝向全世界的投資人大喊:「歐洲央行將在職權範圍之內,用盡一切方法,來捍衛歐元!」敏感的投資界以及財經媒體立刻體會到,超級馬力歐將要啟動「超級大水車」、「無敵火箭炮」來消滅看衰歐元的敵人。

德拉吉一言九鼎,一刀終結了狂吹兩年多的歐債危機。

在德拉吉發表演說後,歐洲金融市場立即全面大漲,處境最艱困的西班牙,股價指數在三個交易日暴漲一三‧五%,十年期政府公債利率則從七‧六六%的歷史高點,瞬間大跌(債券價格大漲)至六‧六%,利率跌幅高達一個百分點。

不只是重災區的西班牙、義大利股市大漲,北邊的德國、法國、瑞典,甚至老是站在歐盟對立面的英國,股價都全面回升,泛歐Stoxx 600指數一週內大漲六%,全因為德拉吉這句「用盡一切方法來捍衛歐元」的保證。從德拉吉就任至今,代表歐洲股市的Euro Stoxx 50股價平均數已上漲六○%,戰果極其輝煌!

經歷兩年休養生息,歐洲股市出現罕見的連續第四年多頭榮景,德國DAX股價指數更強勢挑戰一萬點,但是,超級馬力歐卻又在六月五日的歐洲央行理事會後,宣佈史無前例的龐大貨幣刺激方案,包括將銀行轉存央行的隔夜資金利息降到「負○‧一%」;直接以向銀行買入私人債權的方式,向銀行體系注入高達四千億歐元、相當於新台幣十六兆元的長期低利資金;另外搭配極具指標意義的再融資利率,由○‧二五%降至○‧一五%。

創新雞尾酒方案

想解決經濟、政治雙重困境德拉吉降息的雞尾酒式方案中,領先所有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採用負利率,以及調降再融資利率,都是具有強烈指標意義的政策,傳達央行「極度寬鬆」態度的訊息;而四千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方案,則是實質水淹市場的「大水喉」,而且由於這筆長期資金金額龐大、採取固定利率,期限又延展到二○一八年,等於告訴市場「未來四年利率不會上揚!」這還沒完,德拉吉在宣佈寬鬆救市政策的記者會中說:「寬鬆政策到此為止了嗎(Are we finished)?」「當然還沒。」德拉吉說,只要有必要,央行還有更厲害的招數在後面等著出手。

讓超級馬力歐再度出手啟動救市按鈕的時機,一個是五月二十六日的歐洲議會選舉,非主流、以「賭爛」為共同語言的邊緣派議員,竟然獲得總計三○%的席次,歐洲選民已經表達對現狀高度不滿的抗議聲;另一個就是六月三日公佈的通貨膨脹率,五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比起四月竟然下跌了○‧一%,年增率也降至○‧五%,再度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

歐洲的困境非常明顯:雖然歐洲股市不斷上漲,實體經濟與貨幣貸放卻反向沉淪。

如今歐元區整體失業率高掛在一二%,通貨膨脹率在二○一一年還有三%,現在卻只剩下○‧五%,全體銀行的貸款餘額與去年相比下跌三%,貨幣供給額M2年增率只有二‧五%,而且由於銀行不斷償還央行的救市借款,歐元基礎貨幣餘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一四%。

趨勢擺在眼前,歐元區失業率居高不下、投資與放款停滯不前、貨幣面的需求疲弱……,期待中的經濟復甦,根本遙遙無期。

複製華爾街作風

被主流媒體痛批獨裁、偷竊通貨緊縮的現象,對於債台高築的歐洲企業與個人來說,又是一個不願面對的警訊。因為在通貨緊縮的時期,負債相對膨脹,不利於債務的償還,疲弱的需求與就業,更讓負債纍纍的歐洲年輕人無力償債,三年前引爆歐債危機的政府、企業與個人債台高築問題,不僅無法隨著時間消化,甚至可能舊病復發。

總部位在美國加州的古根漢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閔納德認為,歐洲央行已經成為歐盟的救世主,在政治與經濟力量快速崩解的現狀下,超級馬力歐的表演,成效不只在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更是維持歐洲政治統合不可或缺的主角。

但是,閔納德的說法過度樂觀,他其實只對了一半。

德拉吉的超級寬鬆救市方案,實際上並沒有獲得歐洲內部一致的同意。德拉吉出生在義大利,在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指導教授是新凱因斯學派泰斗、諾貝爾獎得主莫迪吉安尼(Franco Modigliani)。德拉吉曾經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工作五年,一九九一年回到義大利拯救瀕臨破產的政府財政,做到義大利財政部長,離職後立刻被高盛證券網羅為副董事長。他的貨幣政策,充滿了美國華爾街的色彩,雖然獲得股市投資機構的掌聲,卻與德國古典學派格格不入。

就在德拉吉宣佈新一步寬鬆政策的當天,德國儲蓄銀行聯合會主席費倫雄(Georg Fahrenschon)就強烈批評,ECB的低利率政策,「將會摧毀歐洲資產價值」,而且「猶如在整個退休金體系的安全網上戳洞」,是「偷竊儲蓄者」的惡劣行徑。

不只保守派反對德拉吉過度寬鬆,連一向立場自由的媒體《明鏡》(Der Spiegel)也用了驚悚的字眼,說是「資本主義的末日」(End of Capitalism);主流媒體《世界報》(Die Welt)更血腥,直接用社論指名德拉吉是「歐洲的俾斯麥」、「一個無法控制的獨裁者!」

砸錢變成殊死戰

央行靠舉債解決「過度舉債」《明鏡》、《世界報》以及德國金融圈對德拉吉爆發強烈的批評,說明了超級馬力歐與央行超級寬鬆貨幣政策的極限。畢竟金融海嘯以來,雖然各國中央銀行已經使出渾身解數,貨幣寬鬆政策數量龐大、時程永無期限,連使用的工具都像變魔術那樣不斷創新,但是全世界的經濟復甦卻還是氣若游絲。

舉例來說,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一手將聯準會的總資產從一兆美元狂吹到目前四兆美元,巨額美元淹沒全球股市,美國經濟復甦至今仍然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微弱的一次。日本央行違背所有經濟金融教科書的警告,主動從市場買進財政部發行的債券,金額高達每年五十兆日圓,是日本政府全年支出的二分之一,如今看到通膨上揚,經濟復甦卻還沒跟上。

至於歐洲,德拉吉兩年前啟動的超級救援,雖讓歐元區躲過崩潰危機,卻逃不出通貨緊縮的陰影;而在全球央行聯手印鈔下的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與俄羅斯,經濟表現也像地層下陷般步步下滑。

對包括德拉吉在內的全球中央銀行總裁來說,這次真的是再無退路的生死決戰,世界經濟的疲態,根源於過度的舉債,而央行總裁們則試圖用更多的債務、更大的刺激,期盼藥到病除,仰賴插管的病人能夠健步如飛。

其實,不論是日本、美國或是歐洲面臨的問題,都有高度的相似性。在人口老化、戰後嬰兒潮退休的大環境下,政府為了社會安定不斷加碼失業補助,老人拿了退休金卻省吃儉用,年輕人有失業補助而不願積極工作,中年勞工則躲在層層保護的勞工法令下,沒有提高生產力的壓力,企業主面臨過度保護的勞工政策,以及實際沒有增長的消費市場,不願投資展店。

「人口結構、勞工保護、市場需求」影響經濟基本體質的動能都逐漸減弱,光靠央行的貨幣刺激政策,能有多大的成效,著實在未定之天。

歐洲的德拉吉、日本黑田、美國柏南克真的很認真了,比起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東京霞關(日本政治中心)、華盛頓(美國白宮)那些光說不練的政客們,央行總裁們不只使出渾身解數,還把自己的歷史地位都拿上了賭桌,他們的努力的確讓人動容,贏得尊敬。

這場央行砸錢比賽的生死決戰,最終答案即將揭曉,日本黑田的貨幣化、歐洲德拉吉的負利率、接任柏南克的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的量化寬鬆,都將在不久後交出成績單。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超級馬力歐」連發3箭

向通縮宣戰

—— 歐洲央行總裁6月5日震撼市場的談話重點1.負利率 歐洲央行對一般銀行放在央行的存款收取額外利息,逼銀行將大量資金放貸至市場,而非留在央行。

2.16兆元銀彈 銀行將獲得歐洲央行規模400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6兆元)為期四年的超低利息貸款,前提是要將這些貸款用來向私人部門放貸而非購買國債。

3.暗示QE 他宣示寬鬆行動尚未結束,正在準備大規模資產購買,若有需要將會使用非常規工具,倣傚美、日央行的QE(量化寬鬆)作法。

整理:楊政諭

馬力歐的戰功與挑戰

戰功〉歐債危機期間捍衛歐元德拉吉2011年11月接任歐洲央行總裁,釋出巨額資金,央行總資產半年內暴增1兆歐元(約膨脹50%,圖中箭頭所示),終結了歐債危機,創造出長達36個月的歐美股市多頭市場。

挑戰 1 〉通貨緊縮

歐洲投資低迷、失業率未降、經濟復甦若有似無,不斷上漲的股票讓富豪荷包飽飽,基層民眾卻無法受惠,2013年初以來,通膨率無法突破2%,德拉吉祭出「負利率」的電擊療法,試圖再創奇蹟。

挑戰 2 〉美國拚命印鈔由於銀行持續償還救市資金,使歐洲央行總資產從2012年的高點3兆歐元一路下跌,今年3月縮至2兆1,848億歐元,回到希臘倒債危機時的水準;美國聯準會卻持續印鈔票造成總資產膨脹,歐元兌美元匯價不斷升值,加劇歐元區通貨緊縮的壓力。

整理: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53

負利率罩頂 日本金融業剉咧等 救市下猛藥 刺激需求反帶來副作用

2016-02-22  TWM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在一月二十九日宣布將實施負利率政策,這突如其來的決定,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本金融機構,獲利勢必將受到極大打擊。

一月二十九日過午時分,

關東的地方銀行幹部

都在苦惱。一黑田總裁到底在想什麼?是要逼死金融機構

嗎?」

日本銀行(央行)要實施

負利率的量化暨質化寬鬆金融政策,將對金融機構造成莫大打擊。其中所謂的「負利率」,適用於金融機構在日銀的活期存款。也就是說,金融機構若在日銀存款,過去通常可收到本金加利息,現在反而變成在存款期間本金會減少。

不過,並非所有在日銀的活期存款都會變成負利率。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針對二0一五年的平均存款餘額(約二二0兆日圓)的部分,還是和過去一樣會有0.一%的利息,「我並不認為會對金融機構造成太大影響。」

預期增加高風險投資

然而,未來金融機構再存到日銀的部分,就適用於負利率。另一方面,日銀要以高於過去的價格向金融機構收購政府公債,其結果就是公債的價格上漲,利率急跌。

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一月二十八日還是0.二二九%,二月一日已跌到0.0六八%。才兩個營業日,就掉到三分之一以下。短期公債更嚴重,一月二十八日時,負殖利率的影響只到四年期公債,二月二日時已擴及於八年期公債,而且一年期至六年期的公債,其殖利率比日銀的負0.

一%還要低。

黑田認為,像這樣把整個殖利率曲線往下壓,「可以引發投資組合再平衡」。殖利率一跌,風險溢酬就減少,可以預期投資者增加投資風險更高的資產。

若以公債投資來說,二十年期、三十年期公債等更長期的商品,就會變成投資的選項。然而,一位關西的地方銀行主管說,「長期公債由於利率變動風險大,多半是燙手山芋。」金融機構或許會增加對外國債券的投資,但考量到匯率風險,必須避險,因此投資獲利很難大增。至於股票投資,「由於國際法規的限制,自有資本必須再提高才行,一樣無法增加股票獲利。」東北地區一位地方銀行的主管說。

到頭來,近期內債券或股票等有價證券投資獲利勢必會減少,這是金融機構必須面對的事實。

日銀期待的是,金融機構因而增加對企業的放款。但銀行人士異口同聲嘆道,「就算放款利率壓到比目前還低,融資額也不會增加,因為沒有資金需求。」自發生金融海嘯的0八年起,放款利率就一路下滑,國內銀行的新承作放款利率平均掉到了0.九%上下,再往下調的空間有限,難以刺激資金需求。

即使如此,金融機構應該還是要努力擴大放款。這會使得放款競爭更激烈,東京一位信用金庫的主管就擔心「壞帳會變多」。

擔憂放款會變負利率

面對金融機構競相放款,貸款人就會希望「以固定利率、更長期、更低的利率」來借錢。尤其是會一次貸出大筆金額的不動產融資,多數金融機構都會以很好的條件來搶客戶;不過一旦不動產價格從高點反轉下跌,長期貸出的不動產融資,多半可能成為呆帳,重蹈九0年代的覆轍。

也有愈來愈多業界人士擔

心,放款利率會變成負利率。

銀行的放款利率基本上與市場利率連動,所謂市場利率,指的是東京的銀行問拆放利率(TIBOR)或是倫敦的銀行間拆放利率(LIBOR)等數據。

一位地方銀行主管說,「聯貸契約都是根據尸LIBOR扣掉一定水準的利率後再放款,但如果市場利率再往下跌,就可能變成要以負利率提供融資。我們正急著研擬防範這種狀況的方法。」這是前所未見的事態。

為此,銀行股狂跌,又以郵儲銀行的股價跌得最嚴重,三天就跌了一四%,原因是其放款業務尚未獲許可,操作公債的比率又比較高。三井住友、三菱UFJ以及瑞穗這三大金融集團的股價也在三天內跌了近一成,因為在有價證券的投資以及放款這兩方面,預料利潤都會減少。

一些大型銀行已經開始實

施因應措施,里索那銀行和橫濱銀行二月一日調降存款利率,新生銀行自二月三日起調降房貸利率。前述的銀行三巨頭也在研擬這方面的措施。

今後可以預期,銀行將調漲各種手續費,像是ATM手續費或存款帳戶管理費等等。

面對負利率這種跳脫以往常識的狀況,金融機構也得想想,有沒有什麼策略,可以在其他層面增加收益。

譯者·江裕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1

壯陽酒里下“猛藥” 200億產業背後:非法濫用“偉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760

(農健/圖)

中國從未批準過任何一種“性”保健品上市。但打著壯陽旗號的保健酒卻大行其道,以30%的速度增長。迅速擴張的產業背後,是泛濫的西藥違法添加物。而今,國家食藥總局正對其發起一場監管風暴。

曾有著“四川小茅臺”之稱的達州“川虎”系列養生酒,一夜間栽了。

垮臺始於一個神秘電話。2010年下半年,四川達州市川虎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蔣余松,突然接到電話,“你們公司生產藥酒嗎?我提供的一種藥物,能讓藥酒的壯陽效果更穩定、更明顯。”

購買少量樣品調制成功後,蔣余松花了四千元再次購買藥物,調制了約3噸藥酒。不料,售出後沒多久,經銷商和部分客戶的退貨投訴便接踵而至,“藥酒的效果太好了,是不是添加了壯陽的藥物成分?”

法院判決書顯示,從2013年11月起,蔣余松和父親蔣合富為了提高藥酒銷量,將西地那非和雙氯芬酸鈉等違禁藥品添加到配制酒中,生產出多批次以“川虎夜狼酒”為主要品種的系列藥酒,並對外銷售。

“在對該公司的突擊檢查中,執法人員查獲不同規格的成品藥酒約2萬瓶,散裝藥酒2200公斤。”達州市食藥監局的工作人員說。含有違禁藥品的問題“養生酒”,最終流入了四川、重慶等多地。

2016年4月,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蔣余松和蔣合富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和一年零三個月。

鹿鞭酒、陽春酒、神液酒……頻發的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正揭開一個殘酷的事實:本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酒,各種讓人遐想的名稱背後,隱藏著的是非法添加“西藥”的魅影。

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發布通知,針對保健食品、配制酒、瑪咖制品中非法添加藥物、非法宣傳功效開展專項治理。

食藥總局已下最後通牒,要求所有相關企業進行自查自糾,凡發現上述違法行為的,要立即停止生產並召回非法產品、修改產品標簽標識及說明書,並於2016年6月30日前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自查和整改情況。

一場保健酒、配制酒行業的監管風暴,正在襲來。

從未批準過的“性”保健酒

在四川達州,有關“川虎夜狼酒”的“段子”已流傳許久。口口相傳,“川虎夜狼酒”壯陽效果不錯,但喝多了會出現身體不適。

2014年初的一封舉報信,讓川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虎食品)成了達州市食藥監局“重點關註”的對象。舉報信稱,川虎食品生產、銷售的配制酒中含有違禁藥品。該局隨即展開調查,核實情況後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川虎食品的前身是達縣川虎酒廠,曾是達州唯一的大曲酒釀造企業,年產各類白酒六百余噸。在川虎食品的官網上,至今仍有對“川虎夜狼”等產品的介紹——“川虎美酒”以其清澈透明、窖香濃郁、綿甜爽凈、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被消費者贊譽為“四川小茅臺”。

“西地那非又稱‘萬艾可’,‘偉哥’中主要就是這種成分,添加到食品中屬於違法。”達州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

西地那非,正是《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明確界定的非法添加物。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規定,它被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南方周末記者掌握的多份司法文書證實了這一點。在河南、河北、廣東等數個省份,多名商家因在保健品中添加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硫代艾地那非(均為與西地那非類似的化學品),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罪名被起訴和判決。

國內生產的保健酒多為配制酒,即在普通酒里加入可食用的輔料或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一旦通過食藥總局審批,獲得“國食健字”的批號,就成了保健食品。

申報批號花費不菲,產品配方、工藝需經過嚴格的審評審批,還要通過國家備案,並有嚴格的適應人群。“批號來之不易,大的保健酒企業通常不敢冒險添加。”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分析。

不過,在國內保健酒行業三千多家生產企業中,取得“國食健字”號批文生產銷售的產品僅549種。

“保健酒的身份有兩種,一種是保健食品,另一種是非保健食品。”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說。

聽著繞口,但事實卻是如此——因為藥食同源制度,很多保健酒雖然含有中藥材,但只是普通食品,功效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一些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保健”與“養生”的心理,誇大、虛假宣傳其所生產的配制酒具有某種保健功能,甚至冒險添加違禁藥品。

既沒有“國食健字”,也沒有“衛食健字”,甚至沒有廠家信息、QS(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等標識,就這樣,一瓶瓶泡著人參、鹿茸、肉桂、海馬等中藥材的“保健酒”,打著“壯陽”等旗號,悄然流入各地批發市場,擺上了保健品店的貨架。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保健食品,在國家衛計委核準的27項可宣稱功效中,也壓根沒有“改善性功能”這一項。也就是說,我國從未批準過任何一種性保健品上市。

危險的添加物

“不論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都不能在其中加入西藥成分。”李可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添加西藥成分是違法行為,由於存在用量不準等問題,很可能危及服用者健康。

2014年12月湖北省建始縣法院一審的鄂建始初字第00213號判決書,證實了這一點。當時獲刑的湖北省某配制酒生產企業負責人,購買了1千克西地那非,按每100毫升配制酒中添加130毫克西地那非的用量配制了1500斤“帝樽酒”。也就是說,一次喝下100毫升“帝樽酒”,攝入體內的西地那非含量,比吃一粒100毫克規格的“偉哥”還要多。

“在酒精中加入西藥,酒的化學性質可能發生改變,會對服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脅。”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丁卓平說。

以西地那非為例,作為一種處方藥,其有著嚴格的適應癥和禁忌癥。1998年3月,西地那非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頭痛、潮紅、消化不良、鼻塞及視覺異常,都是該藥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

事實上,食藥總局過往的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表明,保健酒不過只是“冰山一角”。在保健食品領域,非法添加藥物的情況並不罕見,減肥、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糖、改善睡眠、緩解體力疲勞這五類保健食品,更是非法添加藥物的重災區。

比如,減肥類產品中經常添加的西布曲明,具有抑制食欲、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副作用。雖然一度在全球86個國家得到上市批準,但2010年,這種風靡一時的減肥藥成分,在歐盟、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地區相繼被宣布停用。

丁卓平就目睹過違禁減肥藥的“威力”。幾年前,一位整日無精打采的學生引起了她的註意。一次,離上課還有兩分鐘,其他同學正飛奔向六樓的實驗室,這位女生卻一屁股坐在了一樓的樓梯口。

“你怎麽了?快來不及啦!”丁卓平催促。

回答她的,只有對方呆滯的眼神。

事後,丁卓平得知,該女生為了“求瘦”,執著地迷信減肥藥所帶來的效果。不久之後,因為服用減肥藥產生了嚴重的抑郁,該女生最終被迫退學。作為中樞神經抑制劑,減肥藥中非法添加的西布曲明不僅容易導致冠心病、心臟病,嚴重的可造成抑郁。

比單一藥物毒副作用更可怕的,是聯合用藥。北京市疾控中心曾對全國抽檢保健食品中的化學藥物進行檢測。調研者驚愕地發現,為提高產品效果或是躲避檢驗、降低單一藥物含量,有些產品甚至同時使用了3種化學藥物。

“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加嚴重。”在一篇名為《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狀況及管理對策》的論文中,研究者警告。

灰色利益鏈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這是暴利驅使下的沖動。”王大宏總結。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給南方周末記者算了筆賬:1克西地那非的價格約為0.8元,買得多還可以優惠。這種原料百分百溶於酒,一般每100克酒中添加80-120毫克。“即便10斤保健酒,也只需要0.8元的西地那非,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該人士表示。

2015年5月發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金鍋功夫酒”案,正是如此。

柳州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調查發現,提供配制酒原料的桂坤酒廠,把含有西地那非和葛根粉的粉末放進幾元一斤購買的原料酒里勾兌。按照西地那非的用量和價格計算,每瓶酒只需0.25元的藥物成本,而每瓶“功夫酒”的售價高達四十多元,利潤相當可觀。

那麽,保健酒企業的非法添加物,究竟從何而來?南方周末記者在一些銷售化工產品、食品添加劑的網站上找到了答案。

在國內一家知名的B2B電子商務平臺上輸入“西地那非”檢索,赫然顯示出數百家來自河南、湖北、陜西等地的經銷商。除開一些小化工廠或中間商發布的供應廣告,亦有商家售賣西地那非的配方工藝。對方宣稱,可提供詳細的原料配比,要價僅200元。

南方周末記者假扮酒廠采購人員,咨詢了一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銷售人員李某。對方介紹,其公司的西地那非產品分為“食品級”和“醫藥級”兩種,前者是公司自己用西地那非原料和其他物質調配而成,純度相對較低。“買醫藥級的吧,雖然貴一點,但純度達到99%以上,更安全。”李某建議。

他介紹,“醫藥級”的西地那非是從印度進口的,在印度是合法銷售的藥品。公司的西地那非一部分賣給酒廠,有的是買去添加進保健品,有的做成膠囊在性保健品店售賣,“上周,一個做保健酒的大客戶一次性買了近100公斤!”

“按200毫克兌1斤酒的比例,喝完幾杯後,會有血管膨脹興奮的感覺。”劉某說。他建議南方周末記者先買100克試用,如果效果不錯,公司再大額發貨,交易過程“絕對保密”。不過,劉某婉拒了開具發票的要求,“外頭查得嚴”。

該公司的采購平臺信息顯示,其所售產品為甲磺酸西地那非,推薦服用量為50-100毫克,建議東方人的服用量為120毫克。公司信息還宣稱,52%的人在服用30分鐘後起效,82%的人在服用1小時後起效。

“作為原料藥,西地那非不應該由這類沒有藥品經營資質的企業銷售。”丁卓平說。不過,倘若以化學品的名目銷售,西地那非並不在食藥監系統的管轄範圍內。

丁卓平長期從事化合物分析。在她看來,只要是已知的化合物,以現有的技術手段,檢測出非法添加並非難事。

不過,西地那非類化合物的“家族”正日益壯大——化合物還在不斷增多,且基本都是在原結構基礎上的修飾和改造。大多數衍生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為人所知,這也給檢測增加了難度。

而食藥監部門查處保健酒違法添加另有辦法。他們的突破口,有時源自商家聲稱的“有效”。

2014年,湖北省建始縣食藥監局執法人員無意中得知,當地九道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帝樽酒”頗受歡迎。有消費者反映,“帝樽酒”好喝,有壯陽作用,但有時會覺得心臟不適。執法人員開始警覺,並“重點關註”,果然發現了非法添加。

缺失的規範和標準

盡管年銷售200億元的市場規模並不耀眼,但保健酒行業30%的增長速度卻讓人刮目相看。繼白酒、啤酒、葡萄酒後,保健酒有望成為國內釀酒行業的“第四極”。

不過,翻開案卷,保健酒非法添加西藥的案件卻並不鮮見。

2014年,湖南嶽陽警方和食藥監部門聯合查扣了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假冒保健品5萬余盒,總涉案貨值超過1.16億元。

2015年7月,51家企業的69種保健酒、配制酒,因為違法添加化學物質,並在產品名稱、標識、標簽上明示或暗示壯陽、性保健等功能,上了食藥總局的“黑名單”。根據食藥總局通告,19家企業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犯罪偵查。

“缺乏規範政策和行業標準,成了保健酒行業潛藏的陰影。”《華夏酒報》副總編劉震東認為。

目前,保健酒並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清香小曲酒、大曲、黃酒都可以用來調制保健酒,中藥配方更是複雜,不同的保健酒品牌應用不同的配方,各自選用的藥材品類也不一樣。產品的特性多、共性少,制定統一技術標準難度很大。

大量“散兵遊勇”式的小企業寄居在行業內,以仿造品牌為生,撈上一票後很快便銷聲匿跡。在某電商平臺,一款黑龍江生產的保健酒,店家宣稱含有32味藥材,而功效中竟然出現了抗炎、解毒、護膚等說法,甚至宣稱對病後脫發、神經性官能癥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禦醫秘方”、“安神補腦”等宣傳語,更是給保健酒披上了神秘色彩。

監管部門似乎力有不逮。一位基層的食藥監局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網上售藥具有地域不確定性等問題,對買賣雙方的身份很難核實,“即便搭上周末和8小時以外的時間,也顧不過來。”

“面對泛濫的違法行為,現有的監管力量顯得杯水車薪。”王大宏說,此次用專項治理的方式,“攥起拳頭”針對一個關鍵問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或將得到明顯的糾正。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中,與保健食品直接相關的只有食品安全法。但此前,對於保健食品的品種管理、生產流程沒有具體規定,幾乎沒有可操作性。

好消息是,2015年10月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有5條內容涉及保健食品。新增加的包括:保健食品的註冊申請人應當提交保健食品的研發報告、產品配方生產工藝、安全性和保障功能評價,標簽、說明書等材料及樣品,並提供相關的證明文件。

業內普遍認為,盡管保健酒標準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但明確了政策法規之後,保健酒行業長期存在的混亂局面將逐步改善。

“違法企業無所謂門檻高低,不可能按此要求生產。”王大宏總結,“良幣”會更好,“劣幣”依舊沒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