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探訪海上藝術絲路】東南亞窗口新加坡,從南洋風到多元主題的嬗變

10月,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即將迎來開業三周年。新加坡河畔,埃爾金橋以北,建造於20世紀20年代前後宏偉的市政廳和最高法院見證了大英帝國皇權的隕落,如今被巧妙貫通成6.4萬平方米的現代美術館,連接處垂下鋪滿鋁合金葉片狀材料的弧面屋檐,頂部由樹狀支柱撐起,陽光從透明屋頂灑下,明亮而不灼熱。

市政廳四樓,最近揭幕的南洋畫家林清河(Lim Cheng Hoe)個展《新加坡繪畫》(Painting Singapore),逾60幅水彩畫、素描、檔案資料,以新加坡河為起點,絕好地提點了這個新興國家早期的藝術面貌——借助描繪東南亞的風土人情來表現對家國的認同感,南洋風格也是新加坡第一代畫家在巴黎畫派和中國傳統繪畫的沖撞中不斷探索的過渡期。

5月,POY部分獲獎作品在新加坡大華銀行大廈一座(UOB Plaza One)畫廊展出  攝影記者/王曉東

坐落於最高法院的UOB東南亞展館則將視野拓寬至整個東南亞,囊括了印尼著名畫家拉登•沙勒(Radem Saleh)、菲律賓著名畫家胡安•盧納(Juan Luna)等人的經典作品。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從區域出發、聚焦東南亞藝術歷史發展的國家級藝術機構。

新加坡河沿岸高樓林立  攝影記者/任玉明

自19世紀以來,東南亞藝術史與這個地區的政治、社會的變更和發展密不可分。時間往前推,通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完成了貨物貿易與思想交流,並形成了印尼巨港(舊港)、馬來西亞滿剌加(馬六甲)這樣繁榮的港口中轉站。古道之下,絲路之上,如今的東南亞已不滿足於昔日集市的朦朧回響。

尋找當代的表達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開業時,除了常設展,還舉辦了中國藝術家吳冠中和新加坡藝術家蔡逸溪(Chua Ek Kay)的特展——兩者都擅長以本土題材入畫,結合東方水墨與西方美學為創作基礎。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從區域出發、聚焦東南亞藝術歷史發展的國家級藝術機構  攝影記者/任玉明

1988年,69歲的吳冠中應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及南洋美專之邀,赴獅城舉辦首個海外個展。20年後,他將113幅作品捐給新加坡,這是該家族迄今最大規模的捐獻。吳冠中對新加坡有一份特殊情感,他在受訪時曾留下一句話,“我一輩子努力的就是希望找到人類共同的感情;新加坡離我很近,所以感情近了些。”

吳冠中一生致力實現的“油畫民族化、水墨現代化”,在他同時代的新加坡南洋畫家身上得到呼應,代表人物有劉抗、陳文希、鐘泗濱、張荔英。作為後起之秀,1947年出生的蔡逸溪師從海派畫家範昌乾,後赴澳大利亞學習藝術。1988年,蔡逸溪舉辦處女展《新加坡街景》受到認可,15幅創作全數被認購,後來他將目光轉向荷塘、山水等景觀創作,文筆新穎,畫風獨樹一幟。

“你看不到一片清楚的荷葉,卻能感受到滿池搖曳的荷花。”如今移民新加坡的作家何華在《在南洋》一書中寫道,若幹年前他第一次看到蔡逸溪的抽象荷塘,第一印象就是詩意。“他的美學核心還是來自中國藝術的‘寫意’傳統,並將它進一步抽象化。”

《我的故鄉》,蔡逸溪

蔡逸溪的畫作往往寥寥數筆,註重意境,現代感十足,很快引起業界關註。1991年,他獲得大華銀行全國繪畫比賽(UOB POY)大獎,這項始於1982年的繪畫比賽是新加坡最悠久也是東南亞最有聲望的繪畫比賽,發掘並嘉獎了諸多優秀畫家。蔡逸溪和1983年POY大獎得主方謹順,分別於1999年和1990年獲得過新加坡政府頒發的文化獎。

1979年出生的畫家顏明正(Aaron Gan),是受益於這個賽事的年輕一代。從小,他就顯露出不俗的繪畫天賦,並磨煉了紮實的水彩繪法。“但傳統技法已經不足以表達我的藝術理念,我開始在中國水墨和當代藝術之間‘取經’,自創了一種用刷子輕觸的畫法。”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郵件采訪時寫道。

《繁星點點》,顏明正

顏明正成長於新加坡經濟起飛的年代,人們對當代性的追求,遠超對傳統的留念。“藝術機構都傾向收藏當代藝術,今天的傳統畫家已經不被寫入新加坡藝術史了。”作為傳統技法和當代思考的交集者,顏明正希望能改變這種現狀,他嘗試用水彩畫了一幅《繁星點點》。

黑夜被撕裂,碎成深淺不一的墨色小正方體,均勻散落在畫面上。正中央的留白反而是最閃耀的星星,周邊氤氳彌漫。“最黑的夜里,星星才最閃耀。水彩可以用來表現夜空的美妙,以及一個人如何在最深的夜里發現希望。”同一系列,他筆下的小正方體時而是水墨色調,時而是亞克力玻璃般的斑斕艷麗,質感完全不同。“水彩這種傳統媒介,也能轉變為當代的方式和表達。”憑借《繁星點點》,顏明正獲得了2015年POY新加坡賽區資深組金獎。

縱覽POY 30多年的獲獎作品,從七八十年代的南洋風格,到90年代探討家庭關系和代溝問題,再到新世紀後的多元主題,當代藝術創作為新加坡的轉型社會寫下生動而現實的註腳。

1982年首屆POY大獎作品,吳瑉權的《沙丘》

東南亞藝術國際化

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東方的十字路口”,與鄭和下西洋時期比,新加坡在今日世界版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坐守地緣紅利,它締造了七八十年代經濟飛升的新加坡速度;以719平方公里國土面積、561萬人口的城市容量,成為東南亞文化交流的窗口。

在顏明正的記憶中,因為著迷畫畫,他從小看過很多漫畫,比如美國的《X戰警》、日本的《龍珠》、比利時的《丁丁歷險記》、法國的《高盧英雄傳》、中國香港的《風雲》;又因為東南亞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印度廟宇、馬來蠟染、娘惹建築等藝術形式。“從我的畫作中,你可以輕易看到東西方影響的結合,因為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暴露在全球化的藝術交流中。”

在東南亞,新加坡被視為一個藝術國際傳播的重要樞紐,“(藝術家) 去做駐留、交換以及其他項目,來新加坡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被視為東南亞藝術家進入國際藝術圈的第一站。”來自印尼的藝術策展人阿莉婭•斯瓦斯蒂卡(Alia Swastika)觀察到。

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The National Art Council)、新加坡國際基金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等機構不遺余力地資助新加坡藝術家和作品走出新加坡、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也讓這種交會到來得更早。2013年,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準備在威尼斯雙年展設立新加坡長期館,簽訂的租期長達20年。

“所以,多元融合對我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都不用多想,就像魚兒在水中遊,不會意識到自己正被水包圍著。”這是顏明正的觀點。

如今,資助藝術的國際傳播以及從東南亞出發的藝術聯動,是新加坡從官方到民間都活躍的一股力量。大華銀行從1973年開始支持新加坡藝術家,收藏其作品,到1982年確定設立POY,堅持以藝術實踐回饋社區,讓藝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隨著銀行東南亞業務的有序推進,2010年,POY來到泰國,2011年又設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賽區,並增設東南亞大獎,今年的分賽區年度最佳畫作獎金高達2.5萬美元(約合17.17萬元)。

“藝術家尊重這個比賽,因為它是公平的,對所有人開放。許多藝術類獎項和比賽只采用提名式,關系緊密的藝術家才能參與。”顏明正表示,參與POY能帶來更多藏家關註與媒體曝光,不菲的獎金也一定程度緩解經濟壓力,讓藝術家專事創作。2015年獲獎後,他相繼與雀巢、輝柏嘉等知名品牌達成合作。

“我一直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藝術家。但在我這一代人的觀念中,藝術家並不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像是退休後才會做的事。好在時代在變。”顏明正介紹,2015年至今,新加坡藝術市場經歷一輪生死洗牌,不合格的藝術家和畫廊出局,總體成交趨穩。

33歲辭職畫畫的他,大學讀商科,始終信仰適者生存法則。“我主要賣畫給畫廊的藏家來賺錢。這是我覺得最好的方法,不管市場接受或者最終拒絕我的藝術。”

《我以為,我們能像巖石一樣堅固》,卓於沾

《新加坡河》,林清河,1962年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李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89

【飲食籽】熱情設計師 洋風潮州菜

1 : GS(14)@2015-06-15 01:27:42

蘋果木煙熏䱽魚沙律



【飲食籽:一家之煮】經常提醒自己別要盲目相信既定形象,因為理所當然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然而,這次我卻糊塗地犯下兩個錯誤:以為從事珠寶設計的人多是沉靜婉約之輩,沒想到Angela Hui竟是如此熱情開朗;猜想她所示範的潮州菜會十分傳統,眼前卻出現了西式煙熏槍,說要為家鄉菜來次資源增值,實在是場驚喜之約。


烹飪與設計珠寶一樣,講求美感和創意,「所有東西都是idea!」Angela喜歡入廚,不只因為愛吃,「把餸菜裝飾得十分漂亮是我的樂趣,端出來要色香味俱全,尤其看到朋友把食物掃清光,自然感到開心。」Angela對入廚及飲食的喜好,其實是受爸爸影響,她記得小時候雖有傭人做飯,但爸爸還是喜歡自己下廚做點心,他的潮州燒賣更是全家至愛。爸爸又非常嘴刁兼為食,甚至會帶傭人一同遠行嘗試美食,好讓她回來後照辦煮碗。「爸爸很喜歡宴請朋友,家中經常十分熱鬧,現在我也一樣,不時邀請朋友回家吃飯,這個Hui's kitchen,可是能輕鬆煮出十個八個人的飯菜呢!」


破舊立新是Angela的性格,像這款無爪鑲鑽便是她的創作之一。

不拘傳統 重新演繹

無論做菜還是設計珠寶,Angela也是自學而成,因為沒有傳統規範,反而發揮得更自在。原本從事金融業的她,賺錢雖多卻無法發揮創意,例如當她拿起一顆鑽石,總想能否摒棄傳統做出無爪鑲鑽的款式呢?最後成功做到,讓她十分滿足。下廚時,她也愛重新演繹傳統菜式,「可能常人會有一種做法,但我會作出變化,做出另一種東西。」。看到Angela所設計的珠寶滿帶洋風,以為她偏愛西餐,怎料她卻鍾情唐餐口味,但是始終不願因循守舊,她一邊煎魚一邊回頭對我說:「傳統口味到傳統菜館便能吃到,我自己做的,喜歡帶點fusion風格。」像她嘗試把西式煙熏結合潮州煎䱽魚,還加入沙律菜底,令色彩及味道也豐富不少。而凍蟹的汁料,除了傳統白醋汁,她也融入泰國及菲律賓的醬汁,做出新鮮口味。「那個蝦醬汁,其實是跟以前的傭人學,但她用的菲律賓蝦醬帶點腥及濃,所以轉用本地蝦醬,口味柔和多了。」




本地珠寶設計師
Angela Hui

.祖籍潮州.三年前離開從事近二十年的金融業,半途出家,自學珠寶設計,並創立自家珠寶品牌Les Amis



蘋果木煙熏䱽魚沙律 歡樂氣熏

Angela說潮州人經常會吃煎䱽魚,但做法簡單直接,她愛嘗新,於是在廚房左翻右翻,結果找出西餐常用到的煙熏槍來做煙熏䱽魚。為了加強視覺效果,宴客時她會把這個過程留到飯桌上進行,每當打開蓋子白煙四散時,朋友必定起哄,更有歡樂氣氛。




材料

沙律菜50克火箭菜 50克車厘茄 8粒蘋果 1個意大利黑醋 2湯匙橄欖油 適量䱽魚 1條油 適量鹽 少許紹酒 1茶匙



做法

1.䱽魚斬大件,用鹽及紹酒醃20分鐘,抹乾。燒熱易潔鍋,下油,把䱽魚件每面也煎至金黃色。2.車厘茄對切,蘋果切絲,連同沙律菜及火箭菜放入大沙律碗中,加入意大利黑醋和橄欖油拌勻。放上煎好的魚件,拼回完整魚身,蓋上。3.煙熏槍填入蘋果木屑,把軟管插入蓋好的碗中,點燃木屑。4.讓木屑燃燒約15秒,直到白煙充滿碗內,取出,用餐時打開蓋子讓煙消散即可。





1.

3.





3.

4.




加添香氣 更富層次

煙熏槍用途很廣,隨着加入不同木屑,風味亦有不同。除多用於魚類,亦適用於肉類,也有人用來做雞尾酒,加添陣陣煙熏香氣。但最意外的是用來煙熏蔬菜,像這次的沙律底,熏後清新中帶點深沉的韻味,更富層次。Angela建議可在網上選購煙熏槍,像她那支則屬PolyScience出品,木屑也可上網添購,十分方便。




阿爸燒賣 開胃小吃

潮州燒賣在Angela娘家有個親暱的名字,喚作阿爸燒賣,因為這是她爸爸閒來很喜歡做的小吃之一。包有細碎鮮筍及鮮蝦的豬肉燒賣吃起來味道清甜,現也成了Angela宴客時的開胃小吃,每次都會被朋友一掃而空呢。




材料

竹筍 1隻鮮蝦 半斤半肥瘦豬肉碎 半斤大地魚 1塊蝦米 1湯匙鹽及胡椒粉 少許白雲吞皮 半斤炸乾葱及芫荽葉 適量



做法

1.竹筍剝皮蒸20分鐘,取肉,跟鮮蝦切粒。大地魚烘乾,連蝦米切碎。將以上材料加入半肥瘦豬肉中,下鹽及胡椒粉拌成餡料。把1.5湯匙餡料放入雲吞皮中。2.雲吞皮四角拉起。3.揑緊中間成小蠻腰狀,讓少許餡料露出表面。4.開大火隔水蒸20分鐘,取出後再放少許炸乾葱和芫荽葉作裝飾即成。



2.

3.

4.



潮州凍蟹 四味紛陳

凍蟹是常見的潮州菜,把花蟹隔水大火蒸15分鐘,放涼雪凍,食時除了傳統白醋汁,Angela又調了特製魚露汁及蝦醬汁,她說用來點凍蟹肉外,亦適合用於其他海鮮。







記者:謝翠玲攝影:鄧鴻欣編輯:陳國棟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613/191820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74

【元朗最貴】和洋風高級鐵板燒 $1,580一位有乜咁巴閉?

1 : GS(14)@2016-12-17 23:55:23

只看見近江和牛、伊勢龍蝦、北海道鱈場蟹等食材,已知道$1,580一位絕對是物超所值。



一般去吃高級鐵板燒,用的食材不是龍蝦就是和牛,單點的話,沒幾千元都不用埋單。元朗最近就開了間走和洋風的高級鐵板燒,雖然晚市套餐都要收$1,580一位,但望一望餐單入面的食材,就知道他們沒有收貴客人。



「傳統鐵板燒都是用鹽、牛油、醬油做調味,主要是吃食材本身的鮮味。」和菊總廚邱港泉(Dicky)說。Dicky在歐洲做日本料理已有三十多年,當年歐洲流行鐵板燒,所以他就主力做鐵板燒,但後來客人對鐵板燒熱情減退,他就轉做日本料理及握壽司。要繼續做鐵板燒,他認為一定要有新意,好像他現在做的和洋風鐵板燒,比起一般傳統的就有趣得多,「和洋鐵板燒將法式醬汁等融入鐵板燒之內,讓客人覺得視覺、味覺都有新鮮感,不會太死板。」Dicky說。簡單點說,和洋風鐵板燒較着重醬汁,而且擺盤比較講究,像車海老就用了帶甜的西京麵豉,與牛油果煮成醬汁配襯;鮑魚就用自製的鰹魚昆布汁,加上少許開心果碎點綴。最特別的莫過於那道煙燻帆立貝,平時吃鐵板燒,帆立貝多數只會直接煎,下一點黑椒岩鹽調味就煎,這裏將帆立貝煎後卻不加任何調味料,只用胎菊杭白菊去煙燻。Dicky手起鏟落,帆立貝已送到我面前,一打開蓋,已經嗅到菊花味很香,雖然沒有加其他調味料,但其實煙燻菊花已很能帶出帆立貝的鮮甜。食鐵板燒最怕油煙大,但這裏就沒這個問題,雖然店舖空間較小,但每次師傅在燒食物時,都只會嗅到食物的香味,而沒有丁點油煙味。例如Dicky在燒近江A4和牛時,可以嗅到牛的油脂香,但卻無油煙味,是因為這裏用上下抽風系統,上面抽風之餘,下面的爐面也已經抽走了絕大部份油煙,那就不怕衣服會沾滿油味了。和菊和菊特盛晚餐每位$1,580地址:元朗鳯攸北街5-7號順豐大廈地下36號記者:黃子卓攝影:陳健邦


和菊煙燻北海道帆立貝

活鮑魚配鰹魚昆布汁

總廚Dicky在歐洲做日本料理已有三十多年之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17/198680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