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股东欲退 深国商股权之争再生悬念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428/07206158169.shtml



  证券时报记者 颜金成

  本报讯 深国商(7.01,0.00,0.00%)(000056)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将转让其所持全部股权,此前举牌深国商的茂业系否认为受让方。在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股权争夺战中,谁是新的进入者?其进入的意图又是什么?深国商控股权争夺战无疑将更加扑朔迷离。

  昨天中午,深交所突然宣布,深国商、深国商B(3.900,0.00,0.00%)自 2009年04月27日下午开市时起临时停牌,其原因是深国商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可能发生变动。昨日晚间,深国商宣布接到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公 司通知,和昌公司拟将持有公司3026.42万股B股转让给意向受让方。股权转让双方均为境外主体,部分资料需进一步完善。资料显示,3026.42万股 已经是和昌公司所持的深国商全部股权。

  “我们之前与和昌公司沟通较少,对于这一消息,我们也感到有些意外。”茂业系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需要观察新进入方的背景及其投资意图。” 自去年11月起,茂业系不断增持深国商。深国商一季报显示,截至季末,茂业系总共持有深国商3012.41万股,比大股东只少14万股,持股比例只差 0.06%。

  如果茂业系在此番股权转让中确属局外人,那么和昌公司此番转让股权,其引入的新公司非常可能成为茂业系的真正对手。此前有媒体公开报道称,和昌 公司虽为大股东,但更多地扮演着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而深国商的管理层,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昌公司1995年进入深国商,2006 年成为其大股东,但始终未积极谋求深国商的控制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深国商的其他几个流通股东里,很可能潜伏着和昌公司的伙伴。”

  现在来看,在深国商这家公司里,存在着茂业系、特发系、和昌公司、公司管理层等多方利益的博弈,而茂业系和特发系被业界认为已经成为伙伴。和昌公司此番转让股权,或许会给深国商的局势增添变数。深国商表示,会在今后两个交易日内根据事项进展披露公告。

  一直谋求控股权的茂业系或将迎来真正对手

  证券时报记者 颜金成

  本报讯 深国商(7.01,0.00,0.00%)(000056)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将转让其所持全部股权,此前举牌深国商的茂业系否认为受让方。在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股权争夺战中,谁是新的进入者?其进入的意图又是什么?深国商控股权争夺战无疑将更加扑朔迷离。

  昨天中午,深交所突然宣布,深国商、深国商B(3.900,0.00,0.00%)自 2009年04月27日下午开市时起临时停牌,其原因是深国商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可能发生变动。昨日晚间,深国商宣布接到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公 司通知,和昌公司拟将持有公司3026.42万股B股转让给意向受让方。股权转让双方均为境外主体,部分资料需进一步完善。资料显示,3026.42万股 已经是和昌公司所持的深国商全部股权。

  “我们之前与和昌公司沟通较少,对于这一消息,我们也感到有些意外。”茂业系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需要观察新进入方的背景及其投资意图。” 自去年11月起,茂业系不断增持深国商。深国商一季报显示,截至季末,茂业系总共持有深国商3012.41万股,比大股东只少14万股,持股比例只差 0.06%。

  如果茂业系在此番股权转让中确属局外人,那么和昌公司此番转让股权,其引入的新公司非常可能成为茂业系的真正对手。此前有媒体公开报道称,和昌 公司虽为大股东,但更多地扮演着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而深国商的管理层,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昌公司1995年进入深国商,2006 年成为其大股东,但始终未积极谋求深国商的控制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深国商的其他几个流通股东里,很可能潜伏着和昌公司的伙伴。”

  现在来看,在深国商这家公司里,存在着茂业系、特发系、和昌公司、公司管理层等多方利益的博弈,而茂业系和特发系被业界认为已经成为伙伴。和昌公司此番转让股权,或许会给深国商的局势增添变数。深国商表示,会在今后两个交易日内根据事项进展披露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1

沈国军资本再倒手 “银泰系”资金悬念陡生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9/HTML_QRK0OQIP8CCQ.html


经过两年的扩张,资本高手沈国军再次出招。

7月6日,沈国军掌管的 “银泰系”旗下的银泰百货(1833.HK)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合营公司北京乐天银泰百货50%股份以1元钱的价格出售给关联企业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银泰”)。该公司称2008年8月份开业的北京乐天银泰百货去年高达1亿多元的亏损拖累了整个上市公司财务。

此次转让,银泰百货可以从新股东手中收回对乐天银泰输出的1.45亿元贷款,此前的6月初,银泰百货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百大集团(600865.SH)1751.57万股权,占百大集团总股本的4.66%,根据百大集团上半年的股价表现可套利约1亿元。

国内某商业地产专家认为,银泰百货缺钱,回笼资金方式很多,沈国军乃资本老手,在其布局的百货、地产和能源三大产业中,百货是资金流最充足的板块,几个月前,沈国军在银泰股份增发方案中,痛失银泰股份的控制权,此次腾挪百货资产,可见中国银泰比银泰百货更缺钱。

“若中国银泰资金吃紧,乐天银泰的股权转至其名下倒可以一箭双雕,既优化了银泰百货的盈利状况,又缓解中国银泰的流动资金需求。”该人士说。

百货告急

北京乐天银泰百货是浙江银泰百货首次引进外资合作的成果,由银泰方与韩国乐天集团各持有50%的股权,2008年4月底成立,2008年8月开业。

根据银泰百货2008年年报显示,到去年年底,北京乐天银泰百货的亏损净额为1.02亿元,给银泰百货造成了超过5000万元的亏空。

“银泰百货的疯狂扩张没有赶上好时机,新开店面基本全部亏损,新增店面的数量是原有的店面数的一倍,老店难以撑得起新店,资金紧张是显而易见的。”香港凯基证券分析师梁健昌认为。

2008年,银泰百货总销售额12.3亿元,账面上比2007年度的8.8亿增加了近39.5%,2008年的净利润3.8亿元,仅比2007年的3.74亿元略微增长。

事实上,2008年,银泰百货的业绩中潘阳银泰租金和百大百货管理带来的是纯利润达到8100万元。

银泰百货于2007年上半年赴港上市融资20余亿元,此后其投资规模进入疯狂阶段,2007年投资支出高达21亿元、2008年的投资支出仍然保持在15亿元之巨。

到目前,银泰百货的已签约的在建项目包括汉口、郑州、杭州新湖滨、台州等。而到去年年底,银泰百货的现金及短期存款为7.45亿元,银行欠款额为14亿元,其中今年期间内要到期还款的占9.6亿元。

今年1月7日,沈国军亲临杭州向总部各高管宣布,银泰百货(集团)前总裁周明海由于“工作调动和个人原因”辞职,同时辞去在“银泰系”内的所有职务,原集团常务副总裁陈晓东继任集团总裁兼CEO。

据业内知情人士称,周明海的辞职是因为被董事会指出“在投资方面犯了重大失误而应引咎辞职”。陈晓东上台后,就着手扭转原来铺张的投资方式。

今年,银泰百货在百货项目投资上趋于谨慎,上半年,该公司仅在浙江台州签下一个项目。

“其次要收回股权投资的拉锯战。”上述人士说,“银泰百货在鄂武商、百大集团、中兴商业的股权争夺上前后共投入近10亿元,去年,银泰百货从百大集团(6000865.SH)和鄂武商A(000501.SZ)的股权中分占利润约6000万元。”

截至去年年底,银泰百货及其关联企业持有百大集团24.73%、鄂武商A22.62%的股权。今年4月,银泰百货减持720万股百大集团,5月份又减持了1031.57万股,坚持均价在每股7元左右,可套现资金约1.2亿元。

此外,去年下半年银泰百货进军中兴商业(000715.SZ),到去年年底已经持有中兴商业股权达2198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7.88%,并宣称将继续增持中兴商业。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银泰百货一直按兵未动。或许,银泰现在考虑的是择机减持中兴商业,以补充资金上的亏空。

资产腾挪

“银泰百货是沈国军手头上资金流最充裕的一块业务,连它都紧张了,可见整个银泰系现在相当麻烦。”据该人士透露,“银泰系”旗下的地产和能源业务更糟糕。

今年年初,银泰系旗下地产上市公司银泰股份(600683.SH)低价处理金融性 资产粉饰亏损业绩被曝光后,3月份,银泰股份通过最后增发方案,向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京投公司)和中国银泰发行14720万股和6440万股,共募集 约7.89亿元的现金。增发完成后,京投公司将以29.81%的股份,成为银泰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而中国银泰则退居第二,占24.83%。

6月17日,银泰股份的全名由“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竞投银泰股份有限公司。”且公司董事会也进行大换血,董事长杨海飞调往“银泰系”另一家上市公司科学城(000975.SZ)任董事长。

科学城是“银泰系”旗下排名最后的一个业务板块,科学城目前主要创收业务为酒店、水泥、地产,去年亏损3200万元,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

“银泰系”入主后,一直试图把该公司打造成新能源、城市环保为主业的资源类企业。

2006 年,科学城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三方合作开发4项风电项目,直至今年2月,该合作仍无进展。科学城于今年2月份宣布未来一段时间暂不 进入风电产业。此外,科学城退出广州市政开发和环美环卫业务。因此,维系科学城生存的只有酒店业务和部分水泥业务。

今年5月,科学城管理总部从广州迁往北京,科学城的业务重组工作提上日程。

上述业内知情人士分析,银泰系以商业、地产起家的,各领域不能没有自己的资本平台,放弃银泰股份控制权后,沈国军极可能会把旗下的地产资源注入到科学城,通过再融资盘活资产。

此外,“银泰系”旗下三大主力皆岌岌可危,母系公司中国银泰自然日子也不好过,无法对旗下任何企业进行利益输送,不过,收购乐天银泰既可以解除乐天银泰对银泰百货造成的财务拖累,又可以补充自己的流动资金。

经过一系列的投资收缩与资产腾挪,银泰系能否走出困境尚难定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86

伟创力长三角“关厂”悬念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4/HTML_B0IL8NI06LRF.html


时值盛夏,宏观经济到处流淌着复苏信号,但电子代工业仍然寒气袭人。

8月3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调查获悉,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可能将关闭其在常州的工厂。

伟创力常州工厂是常州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该工厂成立于1999年3月,注册资本500万美元,投资1250万美元,2006年伟创力又投资1500万美元建设二期厂房,总共占地66000平方米。

或关闭常州工厂

“我们得到消息称,常州伟创力就要关闭了。”7月30日,伟创力常州工厂的一位人力资源专员告诉记者。

一年前离职的伟创力常州工厂前总经理陈宝生告诉记者,伟创力很可能的处理办法是,将常州工厂的业务并入上海伟创力。此外,伟创力在常州本地的供应商很可能也将吸收一部分员工。据悉,伟创力常州工厂有近2000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常州及周边人。

对于常州工厂即将关闭的传言,7月31日,记者致电伟创力设在马来西亚的公关部,对方表示,“(对此事)不能发表任何看法。”

8月3日,常州外经贸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伟创力常州工厂的出口、经营数据仍然在正常上报给当地政府。

“去年金融危机开始之后,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明显恶化,订单下降比较严重,再加上经营思路出了一些问题,从下半年开始有了一定面积的裁员。”上述常州外经贸局的官员表示。他同时承认,伟创力常州工厂可能关闭或外迁的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流传了。

该官员同时透露,今年年初,伟创力常州工厂还向常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减资申请。由于效益等问题,该公司之前宣布的增资项目,出资一直没有到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需要办理减资手续。

“这家工厂今年刚刚换过老总,从我们掌握的出口数据来看,最近几个月的数据还算比较正常。”上述常州外经贸局人士说。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伟创力南京工厂近期也很可能关闭,并可能将其业务合并到伟创力在苏州的工厂。不过,记者随后致电南京伟创力总经理杨樵元,他否认了南京伟创力要关闭的传闻。

去年已开始裁员

“ 常州伟创力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生产通讯机柜。”一位刚刚离职的伟创力常州工厂中层告诉记者。公开资料显示,伟创力电子(常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电信 和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系统,即无线电发射通讯柜。公司主要客户为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K&S、北电等通讯厂商。

一位伟创力离职高管向记者透露,在伟创力的中国业务中,通讯订单大概占到业务总量的六到七成。

“ 金融危机爆发后,导致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许多客户都把产品拿回去自己做了,导致伟创力订单下降很厉害,而作为代工企业的伟创力,受制于上游客户,受订单 影响很大。”伟创力常州工厂一位已经离职的肖姓财务经理表示。据悉,伟创力常州工厂的订单60%来自国内,40%来自海外。

相比之下,伟创力上海工厂尽管也有通讯机柜业务,但其产品比较多样化。有业内人士认为,伟创力将通讯机柜业务由制造成本较低的常州,整合到制造成本较高的上海,看似令人费解,其实显示了伟创力收缩产品线的意图。

赵刚(化名)于2009年1月离开了伟创力常州工厂。对于该工厂可能即将关闭的消息,他并不感到吃惊,“常州伟创力的效益一直在下降,特别是2008年最后几个月效益急剧下降”。

据知情人士透露,“销售好的时候,常州伟创力一个月可以有2400万美金的销售额,但是现在一个月可能只有600万到700万美金了。”该数据未获得伟创力方面的证实。

另外,据赵刚透露,常州伟创力从2008年9月份就开始陆续裁员,“大约一批百十来个人”。赵刚的上司就是因为裁员而离开了伟创力,曾经和他一起打拼的一些同事也都先后离开了伟创力常州工厂。

成本控制悬疑

对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代工业而言,一向靠“大规模、低成本、低利润”模式取胜的代工企业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难免面临上游订单萎缩的尴尬。

根据7月23日富士康国际(2038.HK)发布的盈利预警,由于海外市场产品需求及价格的下降,其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将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而一位已经离开伟创力常州工厂的报价工程师向记者透露,与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富士康相比,伟创力至少在通讯设备这一块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然要更大一些。

“富士康和伟创力的业务基本上是重合的,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富士康和伟创力的报价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在‘抢’客户。”这位报价工程师透露,富士康的价格一直比较低,比伟创力低大概20%到30%左右。

“富士康的资源整合能力比伟创力强。”该报价工程师表示,富士康的很多下游工厂都是自己控制的,资源都是买回来做,这对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对 此,伟创力常州工厂一位已经离职的前高管也表示认同。“就拿给苹果做代工来说,伟创力和富士康都给苹果电脑做代工,富士康刚刚起步的时候,郭台铭还只是做 Connector这一块,算是小生意。”该离职高管说,然而涉足3年以后,富士康大举进军代工配套业务,买断了许多冲压、钣金公司,自己做这一块,成本 大幅降低,而伟创力的这些业务还需要外包给其它厂商,无形之中增加了成本。

不过,就在伟创力常州工厂传出可能关闭消息的同时,其在其它代工业务领域还在进行着扩张动作。

今 年7月12日,伟创力宣布在中国台北成立笔记本电脑研发中心,为笔记本电脑厂商OEM客户提供ODM/JDM产品与服务。据悉这一中心将雇佣超过1500 名工程师。同在7月中旬,伟创力还表示,到明年底前,要把自己在中国的笔记型电脑年产能扩大到2000万台,其目前的产量为800万-1000万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39

互换10亿美元股份 西班牙电信、联通增持双悬念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8/HTML_23SQBD2Q9Y3E.html


9月6日,联通红筹(0762.HK)发布公告表示,已经与西班牙电信签署股权认购协议,双方以换股的方式互相认购对方10亿美元规模的股份,同时订立战略联盟协议。

这是西班牙电信第五次对中国运营商合作伙伴的增持,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5.38%增至约8.06%。联通也将获得西班牙电信不足1%的股份,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联通红筹不继续增持,这点股份则显得毫无意义。

此外,联通另一外资股东SK电讯的股份,在本次西班牙电信增持后,比例进一步降至约3.68%。

西班牙电信的增持路径

“ 每一方有条件地同意,通过购买另一方的股份向另一方作出相当于10亿美元的投资。”联通红筹(0762.HK)在公告中透露,西班牙电信按每股11.17 港元的价格认购693912264股新联通股份,同时按西班牙电信的选择,向联通红筹公司转让40730735股西班牙电信库存股,或是由联通红筹公司按 每股17.24欧元的价格认购40730735股新的西班牙电信普通股。

而不论哪种方式,西班牙电信间接持有联通红筹股份的比例,都将从约5.38%增至约8.06%。

上周末,联通红筹的收盘价为10.74港元,西班牙电信的交易对价较之溢价4%。

在此之前,双方的资本联姻最早追溯到2005年。当年6月,全球第四大的西班牙电信斥资2.4亿欧元入股网通红筹(0906.HK),获得其2.99%股权,其后通过三次增持,至2009年1月,先后投入7.3亿欧元,共获得网通红筹7.22%股权。

2008年9月,在联通红筹与网通红筹合并期间,西班牙电信再度投入11亿欧元,分两步增持了网通红筹5.74%股权,从而在两公司合并后,持有130649万联通红筹股份,占所有股本5.5%,成为新联通最大的外资运营商股东。

随后金融危机爆发,西班牙电信一度减持2809万股,当年10月其持有联通红筹股比已下降到5.38%,但这并未影响西班牙电信的进一步增持。今年2月5日,联通与西班牙电信重新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4月底开始,西班牙电信进一步增持联通的消息再次开始在坊间流传。

4个月之后,这一传言成为事实。9月6日,双方签署协议,在第五次增持后,西班牙电信已持有联通8.06%股权。

资本合作或还有后续

在此前多次交易中,西班牙电信一直都是掏钱收购联通股权,而在本次合作中,双方却是以换股形式完成交易。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变化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根据公开数据,西班牙电信2008年净利润为75.92亿欧元,同比下降14.8%。通过换股形式完成交易,将节省其现金开支。

但对联通来说,入股西班牙电信则会带来更多变数。

“ 联通入股西班牙电信后,或许会是后续资本动作的伏笔。”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西班牙电信是发行新股,交易后联通将获得其0.885%的股权,如西班牙电信 转让存股,获得股权则为0.892%,这一比例根本不具话语权。“如果不继续增持,联通获得的西班牙电信股权就没有意义。”

而由于西班牙电信早已持有不少于联通红筹5%股权,去年10月,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阿列达就已进入联通红筹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

就目前而言,联通是否会增持西班牙电信仍难以预料,但无论如何,双方资本联姻之外的合作已开始加速。

 

在9月6日的公告中,联通表示,双方将加强战略联盟,以基于相互的网络、业务模式和经验,在诸如采购、移动通信服务平台、向跨国客户提供服务、技术和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目前双方尚未透露更多合作细节,但据业内人士猜测,双方的合作重点可能集中在宽带、国际漫游以及WCDMA三方面,常小兵亦在公告中表示,西班牙电信及联通都是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并且均经营WCDMA的3G业务,所以相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双方通讯及信息应用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电信与联通的合作,将令联通红筹另一外资股东SK电讯处境更加尴尬。

在 此之前,国内运营商与外资运营商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一直都是采取一对一的合作模式,SK电讯一度是联通红筹最大的外资股东及最主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但在电 信重组后,因为联通将CDMA网络变卖给电信,上市公司合并及西班牙电信增持后,SK电讯持有的联通红筹股权也被稀释,双方关系由此变得微妙。

去年9月,SK电讯曾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SK电讯在韩国同时运营WCDMA和CDMA两种3G网络,所以仍希望与联通在WCDMA方面进行积极交流合作,并对增持股份等各种合作可能性进行探讨。但直到现在,双方仍未有进一步的合作或增持消息出台。

去年合并后,SK电讯在新联通中的股权比例已被稀释为3.7%,本次西班牙电信增持后,该比例进一步降至约3.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5

国美新悬念:那个女人有多大威力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31/2MMDAwMDE5NTA2MQ.html

仅一天,国美争夺战再现变局。

首先是黄光裕案件在北京市高院进行二审宣判,黄光裕之妻杜鹃被改判缓刑,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并当庭释放。

“杜鹃此时已经回到了家中。”8月30日下午,黄光裕家族内部一位人士以喜悦的语气对本报透露,杜鹃已全部缴清罚款2亿元,黄光裕也已上缴部分罚金。

“从个人层面,每个国美人都乐意看到杜鹃与孩子们团聚,杜鹃和黄先生并非问题所在,而是黄先生的作为,我们认为是不符合国美和股东的最佳利益的。”国美电器董事会新闻发言人赵彤当天向本报评价说。

杜鹃的出狱使群龙无首的黄光裕阵营迎回了其新的领袖人物,可能使这场争夺的天平在黄陈之间出现新的摇摆。

而同一天,黄光裕家族甩出的另一张牌被披露,即如果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上大股东的5项动议未全部获得通过,大股东将终止上市集团与非上市集团之间的若干合作协议。

之前,原本外界普通认为黄光裕切割非上市部分这张牌应该在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后发布。

“这是大股东采取的不得已的预防措施。”黄光裕家族的代表30日向本报解释说,“大股东确信,如果动议未获得通过,大股东拥有的非上市部分,极有可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必要的损失。”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董事局还收到代表黄光裕阵营的大股东Shinning Crown寄发的另一封信。这封信要求,如果国美电器董事局安排增发,Shinning Crown希望能认购55-65%的新股,而且其认购价格溢价5%。

威胁“撕裂国美”,要求超额认购新股,杜鹃的出狱,黄光裕家族罕有地在一天之内连发数牌,这似乎是时点上的巧合,又似乎是有意而为。这几张牌甩出后,国美争夺战的力量对比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呢?

撕裂国美的后果

这次大股东提出要终止的多项协议,主要指2005年3月17日以来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北京国美签署的一系列管理、采购和供应等领域的关联协议。

按照国美电器30日的公告,非上市公司2009年向上市公司交纳的管理费用、采购费用分别达到9521万元和1.38亿元,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2009年通过对方销售的商品价格分别为3.6亿元和9253万元。

这样看来,如果现在协议终止,将从2009年11月开始对上市公司造成一定的收入和利润损失,而这一比例占2009年国美电器总收入的比例不足0.5%。

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分析师称,据其测算,如果国美电器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割裂,上市公司净利润有10%左右的下降。

国美电器一位高管30日告诉本报,虽然上市和非上市部分联合采购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但是依靠上市部分的规模也足以获得供应商的优惠,而更大部分的采购是由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区域公司来采购的,所以从采购方面对公司影响不大。

赵彤30日下午向本报表示,上述协议终止对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是“利大于弊”,公司失去的仅仅是每年2.3亿元左右的托管费用而已,却可以将管理团队从非上市部分中脱身,集中资源来更快地实现现有门店的翻番计划。

“这些协议都是2004年国美电器上市后,为了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源来扶持本来质量不高的非上市部分的发展。”国美电器一位高管说,如果协议终止,“那就像胎儿自己抓断了联系母亲的脐带,对非上市门店的伤害更大”。

按照这位高管介绍,非上市门店在分割后将无法再享受到规模采购带来的效益,而且在信贷、软件、高管团队其都需要全面重建,可以说非上市门店在结束协议后将很难单独生存,除非有人愿意接手。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裂的局面也并非它的福音。

“如果国美发生分裂,意味着竞争对手苏宁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国内电器连锁行业的领军者,国美无论是非上市还是上市部分都在一些主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分析说。

例 如在上海,在2006年国美永乐合并后,上市公司已经将永乐门店纳入其中,而非上市公司则拥有国美电器的门店,本来双方的门店总和是苏宁的一倍,但是在苏 宁电器2007年开始的重点发展战略刺激下,苏宁在上海已经超越国美成为仅次于永乐的电器连锁,而且正在赶超永乐,在国美内乱后,苏宁有望成为上海市场最 大的电器零售商。

而国美电器方面所担心的一个更坏的结果是,黄光裕家族干脆将非上市门店卖给苏宁。

“非上市门店单独运转是不可能的,黄家又不可能坐视它们全部关门,所以将这部分门店卖给竞争对手的可能性很大。”有国美电器高管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接手的是百思买,那将为国美上市公司造就新的强大对手,如果卖给苏宁,那么苏宁的规模将超过国美上市公司一倍。”

“我们并不看好黄光裕家族的这一做法。”上述香港分析师表示,这是黄家一张逼宫机构投资者的牌,但如果损害了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会将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大股东对立起来。

抢夺增持牌

对 于黄家打出的另一张牌——要约认购55-65%新股,赵彤回应说,目前并未就根据现有发行授权发行新股做出任何决定,董事会通常不会考虑任何基于假设性的 提议。“同时,董事会认为由于Shinning Crown是公司的关联方,根据有关上市条例,公司无法满足黄先生单一股东的要求。”

“即便将来增发,最多也是按照目前各股东的持股比例来进行增发,而并非大股东要认购多少就答应其要求。”国美电器一位人士表示。

按照认购55-65%新股的说法,对于增发20%的国美电器来说,意味着其认购17-20亿股的新股,如果按照国美电器目前的股价再溢价5%来计算,黄家至少要拿出40亿港元。

“根据我们的调查,黄家目前要拿出40亿港元显然不太现实。”国美电器一位高管表示。

有接近黄光裕家族一方的人士早前证实,大股东一方已经在二级市场增持了国美电器1.2亿股的股票,使其持股比例达到34.78%。

这意味着黄光裕家族仅有1.2%的合理股份增持运作空间。而黄光裕家族相关人士此前曾透露,如果时机合适,将会在二级市场完成总量为2%股份增持。

对于黄家的不断增持,业内分析人士称,“黄光裕家族放出超额认购的声音,可能并非是确有其事。而是一方面是向投资者证明黄家雄厚的资本实力,一方面威胁投资者不要对其提出改组董事局的动议投反对票,否则上市公司将受到重大影响。”

另有消息称,已有多家颇具实力的第三方财团对参与增持跃跃欲试。

那个女人的实际威力

对于黄光裕家族来说,8月30日最大的兴奋莫过于杜鹃的出狱。

“这是一个好消息。目前我们尚未与杜鹃女士取得联系。”黄光裕家族的代表30日晚间向本报表示,“我们相信,杜鹃女士作为公司的重要股东,会在股东的立场上关心和支持公司的发展,并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从股东对公司的角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对于黄家来说,在黄光裕、黄俊钦都身陷囹圄的情况下,杜鹃获释显然是其争夺国美最有份量的一块砝码,黄光裕的两个妹妹是难担大任的。”

除了之前负责国美电器、鹏润投资与投资机构的沟通积累的人脉资源外,杜鹃回归对黄光裕家族,以及国美电器内部支持黄光裕家族的旧部有重新召集的作用,这可能会改变目前双方的力量对比。

甚至有消息称杜鹃可能出席9月28日国美电器的特别股东大会,对此,国美电器内部人士表示,“杜鹃现在还是缓刑,按照有关法律和上市公司管理条例,其未来几年都无法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和企业的法人代表。”

而 且,去年8月香港证监会起诉黄光裕夫妇,而香港高等法院发出的传票因为无法联系到二人而不能送达,现在随着杜鹃出狱,传票也要到了,这意味着杜鹃将面临一 场新的诉讼。“一旦她踏上香港,就很可能被拘捕,所以她到香港参与股东大会,或到海外与投资者沟通是不可能的。”他还表示,“外界可能高估了杜鹃的能力, 黄光裕的资本运作中杜鹃虽然都有参与,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人物,而且目前黄光裕家族在资本市场影响力大减,杜鹃依靠以往的渠道来恢复与投资者的沟通渠道难 度不小。”

不过,有业内人士猜测,杜鹃出狱对于黄家来说,可能意味着其资金危机的解除,因为杜鹃很可能会调回部分已经转移到香港或海外的资金来参与国美争夺战。

有消息人士对此不以为然。“在被香港高等法院冻结16.55亿港元资产后,黄光裕其他在海外隐匿的资产要想回到香港或国内发挥作用难度不小。”

结局的明朗化,可能要拖到最后时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07

張大中暮年再戰 國美「董座」待多久成懸念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6.shtml

 已經62歲的張大中選擇了暮年再戰。
「最近幾天都沒見到張總了。」3月9日下午,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語氣中透著點疑惑。對方同時表示張大中目前應該還在北京。當晚,國美控股發佈公告,原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將出任國美電器新一任董事局主席。
記者曾多次撥打張大中的手機,但一直處於呼叫轉移的狀態。截至記者發稿也未能聯繫上張大中本人。
在張大中的一生中,家電情結始終難以割捨。這也就不難理解,即使已過了花甲之年,張大中再戰江湖也並非不可能。
60台落地燈開創的大事業
1980年冬天,32歲的張大中邁出了他在家電行業的第一步——他以餅鐺為托、織梭作桿,製作了60台落地燈。160元的盈利也成為他的第一桶金。不到 兩年的時間後,張大中成立了「張記電器加工鋪」,專門生產音響放大器。1988年,張大中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萬元,並佔據了當時北京音響放大器90%以 上的市場份額。這也為日後大中電器成為北京數一數二的電器專營店打下了基礎。
1999年,大中電器作為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打入北京市場,2003年,全市32家門店幾乎佔據了整個北京電器銷售市場一半的份額。
然而就在張大中剛剛佈局整個北京市場不久之後,國美、蘇寧的相繼上市讓依靠自身經營單打獨鬥的大中電器在資本面前顯得黯然失色,張大中或許在這時就已作出了隱退的決定。
2007年12月14日,59歲的張大中將麾下的大中電器全部股份以36.5億元買給國美電器,就此徹底告別了家電市場。
或幫助國美彌合派系鬥爭
但就在人們逐漸開始遺忘這位曾經的家電大鱷時,張大中卻以另外一種方式持續關注著家電行業。2009年,張大中通過新成立的北京大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認購了海信電器和TCL增發的股份。不難看出,即使轉身做了投資,張大中依然難忘家電市場。
「如果對比張黃二人的經營風格可以看出,張大中比較保守,這與黃光裕一貫採用的全國大範圍擴張戰略有所不同。」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大中電器搶先佔據了北京市場,但除了在天津黃河道開了一家分店之外,一直都「留守」北京市場。
在採訪中,多位業內專家都表示,目前沒有其他人比張大中更適合「接管」國美。
「雖然經營風格不同,但是張大中有十足的資歷,能夠服眾,這也是國美目前最需要的。」劉步塵表示。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仲繼銀則告訴記者,如果張大中有合適的舊部帶去國美,對於國美來說將是一件好事。「只要創始人認同,加入新的合適人選,也有助於國美實現更加穩定的集體化決策制度。」
「張大中可以說是一個職業化的董事長,通過3到5年的過渡整合,或許能夠將國美轉向一個消除各個派系鬥爭、比較職業化的管理團隊。」在仲繼銀看來,張大中執掌國美將會是很好的一個安排。
不過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是,已經62歲的張大中,還能在國美董事局主席這個位置上奔波勞碌多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7

鄭裕彤多空雙向操作 平安定向增發兩大懸念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6/0NMDAwMDIyNjg0NA.html

中國平安於3月14日公告定向增發,新發行2.72億股,由鄭裕彤以每股71.5港元購入,佔平安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56%,佔平安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44%。3月15日,平安H股下跌6.18%,收於76.65元,並一度跌至75.5元。

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鄭裕彤除買入平安增發的2.72億股以外,還以現金結算未上市衍生工具看空平安1.96億股,約佔本次增發股票的72%。鄭裕彤可能以買入看空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等方式實現淡倉。不過,港交所、中國平安和鄭裕彤均並未披露該衍生工具對手是誰。

在3月15日上午中國平安組織的分析師發佈會上,平安回應,該期權完全是鄭裕彤控制風險、鎖定收益之舉,與平安全無關係。

控制權之爭續集?

平安公告末尾公司股權構架中,特意列出了匯豐的持股比例。匯豐持有平安約12.4億股,佔平安股份比例由增發前的16.22%降至增發後的15.67%。

多位市場人士猜測,此次增發是否與目前平安員工股解禁及出售密切相關,平安控制權之爭的後續?

1992 年,平安員工通過平安綜合服務公司出資2236萬元認購了平安當時10%的權益,1993年又出資4196萬元認購了1399萬股。至2001年所有員工 股認購凍結,中國平安共計向近1.9萬名員工發行股份超過4億份。這些股份分別由深圳市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新豪時」)、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 限公司(下稱「景傲實業」)和深圳市江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南實業」)持有。其中,江南實業為平安高管持股平台。

2010年3月,收穫的時間到了。三公司所持平安員工股解禁。然而,解禁卻引發了市場對於平安控制權旁落的恐慌。

根 據平安2009年年報,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43%和8.36%,合計16.78%。深圳市國資委下深圳市投資控 股有限公司持股6.55%,新豪時持股5.30%,景傲實業持股4.51%,江南實業持股1.89%,合計18.25%。若員工股減持,則匯豐可能成為實 質上的第一大股東,並獲得控制權。

為瞭解決員工股一次性減持帶來的股權變動壓力和對股市的影響,平安於2010年2月23日決定未來5年內分批減持,每年不超過30%。

分 批減持雖未完全消除但至少暫時緩解了市場對於平安高層控制權旁落的擔憂。有分析稱,由於解禁的三家公司在董事會中實際只佔有一個席位,而平安董事會有19 個席位,因此至少在本屆任期內,股權變動對管理層影響不大。從長遠看,由於三家公司實際受平安集團控制,股權旁落可能性亦比較小。

而現在,平安高層是否考慮防止股權旁落的計劃,依舊撲朔迷離。2011年初,平安內部公示《2010年下半年平安員工投資集合所持平安A股減持收益分配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豪時和景傲實業共減持所持平安A股16.4409%。

在 平安的資本擴張史上,鄭裕彤一直是一個神秘人物。早在2008年,就有港媒報導稱,鄭裕彤通過多家家族公司「曲線」進入平安,當時持有平安A股將近12% 股權,是中國平安「隱形」第二大股東。當時的報導稱,鄭通過8家企業間接持有平安A股,分別為源信行投資、上海匯業寶業、上海匯華、寶華集團等。其中持股 最多的是源信行投資,截至2010年9月30日,持有3.8億股平安A股,約佔A股流通股本的7.94%。

此次定向增發,將使鄭裕彤的股權增厚並稀釋匯豐的股份,加之「隱性」持股,鄭的持股比例或將接近於匯豐。

穩賺不賠?

業內對於此次增發的另一大質疑是懷疑此次增發存在利益輸送。平安內部人士此前透露,平安此次定向增發,是因為「有人想買」。

根據公告,該增發價較H股截至及包括3月11日(即緊接認購協議日期前之交易日)止前30個交易日在聯交所平均收市價每股約79.39港元折讓約9.94%;較H股3月11日在聯交所收市價每股81.70港元折讓約12.48%。

而根據聯交所公開資料,摩根大通於2010年及2011年多次大手筆買入平安。2011年1月5日在85.88港元買入2.14億股,2010年11月24日在89.6港元買入2.57億股,2010年11月12日在92.31港元買入2.59億股。

相比摩根大通,鄭裕彤此次所獲價格實在便宜。香港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提出,為什麼平安僅對鄭裕彤旗下的一家機構增發新股,存在疑問。

不同於A股無做空機制下的定向增發,大股東可能因市場價格單邊下跌承受損失,鄭裕彤此前則以現金結算未上市衍生工具做空平安1.96億H股,這在某種程度上鎖定了風險。這意味著對於這部分股票來講,鄭裕彤做了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15日晚中國平安內部人士表示,此次增發前平安也與其他機構進行過接洽;而鄭裕彤旗下的金駿有限公司的條件是最合適認購平安股份的;另外,該人士對鄭裕彤持有的淡倉不作評價,認為這屬於投資者自身行為。

平安在15日早間分析師發佈會上,並未對未來是否融資做進一步說明。

券 商報告稱,此次定向增發解決了市場對A股再融資的恐懼,保守預計解決至2012年的資本金缺口問題。假設壽險、產險按180%償付能力充足率,銀行業務按 12%資本充足率,股息按每年0.5 元/股測算,此次H股再融資164 億人民幣後,預計公司2011、2012 年分別有257億、117億資本剩餘,至少到2013年才會出現75 億資本缺口,有再融資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0

京東商城千億懸念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1017151762.html

 三農直通車綜合報導:4月20日,位於北京國家體育場旁的京東商城總部。在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的辦公室,可以俯瞰體育場外來來往往的遊人。

  不久前,京東商城宣佈完成總額15億美元的C輪融資,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單筆金額最大的融資。

  劉強東向《財經》記者透露,此輪融資總共由六家基金和兩個自然人投資者完成,領投的DST投資5億美元,其他投資者的投資規模在1億美元到2億美元之間。

   DST(Digital Sky Technology)由俄羅斯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與阿利舍爾·烏斯曼諾夫(Alisher Usmanov)創立,近年因為大筆投資Facebook、Groupon和Zynga等互聯網公司而名聲大噪。

  除DST,參與京東商城此輪投資的投資者還括高瓴資本、老虎基金、沃爾瑪家族和兩位自然人投資者。對於兩位自然人投資者,劉強東強調係為國內財富榜排名靠前的互聯網人士,但拒絕透露其姓名。

  估值高企

  在此輪融資之前,京東商城已進行過三輪融資。

  2007年4月,京東商城獲得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投資。2008年12月,今日資本、雄牛資本及「紅籌教父」梁伯韜總共投資2100萬美元。2010年1月,老虎基金再為京東注入7500萬美元。

  最新一輪融資中,此前的投資者並未退出,但也沒有跟投。「這是我們刻意平衡的做法,不允許前兩次的投資者跟投。」劉強東示,15億美元的融資原本由兩家到三家基金就可以接下,但出於分散股東的考慮,最後入局者達到八個。

  「現在京東有十幾個股東,每個手上一點點股份,這樣能保證經營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權。」劉強東說,「這輪融資不僅沒有讓我的控制權喪失,反而加強了。」

  「控制力加強」的原因是,此次領投的DST願意將其所獲股份的投票權交由劉強東,這也是DST能夠入局京東商城的重要原因。劉強東透露,目前自己所持以及所代表的投票權超過50%。

  DST公佈的數據顯示,DST以總計5億美元的投資獲得京東商城5%的股份。據此計算,京東商城的總體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高企的估值有助於劉強東把握控制權,「這麼高的估值,15億美元稀釋不了多少。」

  此輪投資宣佈後,曾經有媒體報導稱,劉強東與一干投資人簽下對賭協議,許諾2013年銷售收入達到750億元人民幣。4月20日,劉強東否認此輪融資中籤署過對賭協議,而其屆時自設1000億元的銷售目標也要遠高於傳言中對賭目標。

  華興資本CEO包凡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這輪融資堪稱私募市場的一個里程碑,證明私募市場已經可以在某些領域作為公募的替代品。華興資本參與了京東商城此輪的融資。

  耐人尋味的是,有媒體曾經報導稱中信產業基金將會在此輪融資中擔當領投。但最終,中信產業基金並未出現在新的投資者序列中。接近中信產業基金人士透露,雙方確有過接觸,但是阻礙來自於價格,「價格過高、盈利前景不明朗」的擔憂,讓中信產業基金適時止步。

  對於京東商城的市場估值,投資人和媒體爭議不休。劉強東認為,「短期來看,京東不值100億美元,長期來看,京東不止100億美元。」其中最主要變數,來自於國內網絡購物市場以及京東商城未來兩年的發展速度。

  為何不贏利

  2010年,今日資本總裁徐新曾在一個論壇發言中透露,並不急於讓包括京東商城在內的被投企業贏利,而不贏利所帶來的直接好處有兩個:一可以嚇阻其他的投資者;二可以通過不斷投資獲得更多的股份。

  此言一出,舉座嘩然。2007年,今日資本率先向京東商城投資上千萬美元。在過去數年,在京東商城的投資中,徐新的第一個目標實現了,京東商城年虧損10億元、20億元的消息時常見諸報導,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看好京東商城的贏利前景。

  但是,由於劉強東在融資過程中刻意迴避第一輪和第二輪投資者,徐新並未在京東商城實現其獲得更多股份的目標。

  「我們不著急贏利。」4月20日,劉強東再次強調。劉強東表示,京東商城不著急上市,是因為在上市之前「我們要大規模花錢」,導致公司均攤成本太高,很難實現贏利。

  在京東宣佈獲得15億美元的融資之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巨額融資的進入,意味著京東今後主要還將做大市場份額,而贏利在短期內不會成為關注的焦點。易凱資本CEO王冉認為,電子商務的行業本質決定前期必然要大筆砸錢,否則很難形成規模,「不可能像開小賣部那樣一點點積累起來」。

  此前,業內坊間對京東商城的價格戰策略頗有爭議,認為這一策略是影響京東商城贏利前景的最大變數。

   在不久前家電業的一次活動場合,國美電器一眾高管以不點名的方式「炮轟」京東商城。國美電商總經理韓德鵬說,國內消費電子商務行業缺乏核心發展戰略,正 在透支行業未來。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則表示,百億銷售規模的企業採購價格不可能比千億銷售規模的企業採購價格更低,只有贏利的企業才能談得上對消費者與投 資者負責。

  但要在更大程度上擴張,京東商城將依賴於保持低價的能力,這也限制了京東的盈利。

  易凱資本CEO王冉對這一點表示擔憂,他認為,雖然可能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在整體上跟京東競爭,但細分領域中京東一定會遇到有力的對手。而一旦每個細分領域都被人壓制,永遠不敢提價,則雖然理論上存在提高毛利的可能性,但如果無法實現就存在很大的隱患。

  但是,劉強東認為,低價並非影響贏利的主因。「沃爾瑪打了60年價格戰,不代表它不賺錢。」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馮林表示,「京東一直燒錢搶市場、擴規模,幾輪融資讓它在打價格戰的時候比別人更有優勢。」

  劉強東並不諱言低價策略對贏利水平的影響。他坦言,京東商城目前的毛利率不及噹噹網的一半,淨利率為負,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為略虧。噹噹網公佈的財務數據,目前其毛利率約為22%左右。

  事實上,全球零售行業的整體利潤率均偏低,普遍的淨利率僅為3%到5%。傳統零售業巨頭如沃爾瑪,年度銷售額達到幾千億美元,淨利率也不過3%。全球電子商務B2C巨頭亞遜,淨利率也不過3%。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季衛東對《財經》記者表示,正是由於利潤率極低,才造就了零售行業很高的進入門檻。一旦能夠在行業中成為成本領袖,形成完善的成本結構,「其他人就進不來了。」

  但劉強東明確表示:「價格戰會永遠打下去,是永遠的命題。」

  「要實現贏利的話,我們也希望是漸進的。」劉強東說,「不希望通過三年把淨利率提高到4%,而是準備用四年到五年時間把淨利率提高到3%。」

  物流之戰

  對於此次融資的用途,劉強東表示,「這次融來的錢,要全部用於物流體系的建設。」

  劉強東計劃是,用此次融資的100億元去佈局全國的一級物流中心,在2011年底計劃實現全國72個城市自有物流配送,2011年將在全國建成八個物流中心。在2013年上市之後,再用上市募集的資金200億元建造二級的物流中心。

  物流體系已經成為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阻礙,市場上的第三方物流已經不能滿足網絡購物市場的快速發展。今年春節期間B2C企業爆倉事件頻發,便是個中明證。

   早在2007年6月,京東商城日交易量達到3000筆,劉強東就意識到第三方物流將會成為最大的限制,普通規模的物流企業很難滿足京東的訂單量,如果改 用UPS等一線物流企業,收費標準偏高將導致失去用戶。另外,京東主營的3C(家電、電腦、通訊)產品單筆訂單價格較高,第三方物流配送途中的破損率、丟 失率難以把握。

  2007年8月,京東商城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建立配送隊伍。2009年初,京東第二輪融資的2100萬美元中有70%用於成立物流子公司,購買新的倉儲設備,配備手持RF掃瞄器,建設自有的配送隊伍。

   目前,京東在北京通州已建成華北物流中心的三個倉庫,總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每天有超過600家供貨商向這座倉庫送貨。京東還在北京市的主要商業區設置 了八個自提中心和十多個配送中心。此外,京東商城還計劃投入7億元,用於在上海嘉定建設佔地15萬平方米,相當於八個「鳥巢」的「亞洲一號」倉庫。

  按照之前京東商城的增長速度,明年銷售額可以達到300億到350億元。但是,考慮到物流系統建設速度的原因,劉強東將明年的銷售目標修訂為260億元。「去年底開始,我們就已經有意識地適當踩剎車了,控制增長速度。」

  上市之後,還將有200億元資金投入建設二級物流中心,總數為60個到80個,實現500個城市的自有物流配送。

  劉強東明言,物流投資是「又苦又累」的活,願意幹的人本來就不多。再加上需要集中資金投入,會沉澱大量資本,造成很高風險,願意做物流的人更是寥寥。但是,劉強東又必須要做。「我總不能在規模做到100億元的時候就不增長,坐等第三方出現吧。」

  而一旦物流體系建成,京東將形成巨大的競爭門檻。IDG創投合夥人章蘇陽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物流肯定能夠形成很高的門檻。庫巴購物網CEO王治全也認為,就家電零售來講,依賴第三方物流幾乎是行不通的。

  在劉強東的眼中,物流的門檻之所以高,原因便在於不僅「又苦又累」,而且毛利率低。按照劉強東的計劃,在全國性的物流配送體系建成之後,這一體系將向第三方開放,供貨商屆時可以使用京東的物流體系,反過來又為京東分攤了運營物流體系的成本。

  但是,自建物流體系除了投資巨大,能否收到實效也有待觀察。章蘇陽認為,由於京東商城並非做物流起家,試圖去建設控制龐大的物流體系,勢必分散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精力。

   王冉認為,一家零售企業試圖完成從產業鏈前端到後端的佈局,形成上下游通吃的生態,並非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物流體系是應該由社會解決的問題,但當下的電 子商務企業,在某種程度上被不當引導去解決本不應由它們解決的問題。「在電子商務企業毛利率仍然很低的情況下,不能在這方面過度用力。」

  上市時間表

  「這是我們最後一輪私募融資,接下來要做的就是IPO了。」劉強東把京東商城的上市時間設定在2013年,屆時,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去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為102億元。

  按照這一目標設定,京東在連續七年保持200%的擴張速度之上,接下來的三年時間,仍然要實現年均增長率100%以上的成長速度,「銷售額不到1000億元我是不願意上市的。」

  2010年,國內B2C網站噹噹網(NASDAQ:DANG)上市,2010年全年的銷售額也不過20億元。2010年,國內最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蘇寧電器,銷售額也不過750億元,同比增長約30%。

  樂觀的因素是,目前電子商務整體市場的發展速度仍然迅速。

   根據艾瑞諮詢公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整體的交易規模便已達到1700億元,同比增長100%。在B2C市場上,京東商城以15%的份額 遙遙領先於同類的企業。同為綜合類B2C購物網站的卓越亞馬遜市場份額為2.5%,而已經上市的噹噹網,份額為1.8%。

  劉強東看來,國內零售市場中,國美與蘇寧再強大,也不過總共佔據35%左右的份額,另外60%多是分散的。這便是電子商務公司的機會。

  艾瑞諮詢分析師蘇慧燕向《財經》記者表示,未來一兩年內,國內電子商務市場仍將保持100%以上的年增長。王治全對此也持樂觀態度,「年增長100%的發展速度沒有問題。」

  同時,中國零售業的特殊情況,又給京東商城留足了空間。季衛東說,與美國線下零售商佔據統治地位不同,中國最大的20家線下零售商僅佔整體零售行業10%的份額,「這樣給了線上企業很大的機會」。

  但悲觀的因素是,網絡購物市場的競爭也日漸嚴峻。國美電器和蘇寧電器均有意在快速發展的網絡購物市場一試身手。2010年底,國美電器收購了庫巴購物網,而蘇寧電器也推出了自己的購物網站。C2C行業主導者淘寶也一直希望能夠進入到京東商城所從事的B2C網絡購物當中。

  王治全認為:「強勢的價格博弈能力,還是在傳統的零售商手中。」國美、蘇寧不僅能拿到更低的價格,也能拿到更穩定的貨源。

  一位家電企業高層對《財經》記者分析認為,由於京東商城的低價策略可能會衝擊到家電企業整體的銷售體系,家電企業很難全力配合京東商城的銷售策略,除非是舊有的機型。此外,空調等大家電銷售所必須的安裝服務體系,京東商城也難以短期內建設完成。

  京東商城正在努力拓展圖書、機票、日用百貨等新的領域,而在這些新的領域當中,京東商城又將面對噹噹網、卓越網以及攜程的競爭。

  對於當前的新業務領域,劉強東透露進展順利,圖書業務在推出的第一年內銷售額達到了5億元,明年有望達到15億元到20億元,而日用百貨明年計劃超過100億元。

  而3C與家電,對於京東商城來說,不僅是「發祥地」,更是必守的陣地。根據蘇慧燕向《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雖然京東在不斷擴張自身的產品線,但時至今日,3C產品的銷售仍然達到京東商城整體銷售額的四成。

  2010年,劉強東完成了自己唯一的一筆收購——SK集團投資的千尋網。4月20日,劉強東透露,這一收購實則是SK集團想甩掉這一包袱,因此倒貼京東商城800萬元。

  對於未來,劉強東認為收購機會不多,「幾個新領域都做成了,而且現在電子商務網站開價過高。」

  京東商城正是目前國內價格最高購物網站,京東商城不斷高企的估值也正推動行業內外對網絡購物市場的投資熱情。季衛東說:「我們都在看這幕大戲,今後兩年就會出現大致的結果,後面進入的公司機會會越來越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71

广药“王老吉”明年扩容 品牌之争悬念待解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21/3NNDE4XzM3MzQ3NA.html

“王老吉”的红绿之争未能阻挡其品牌的扩容。

10月19日,从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股东大会上传出消息,为了发展广药集团的大健康战略,从2012年起,王老吉药业旗下药品将全部换做“王老吉”商标。 与此同时,据《广州日报》报道,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就王老吉商标一事和谈破裂,已走向法律程序。但记者从广药集团方面了解到,广药仍在与加多宝沟通,是否诉 诸公堂将由集团讨论决定。

拟将王老吉品牌多元化

据了解,广药集团计划明年将王老吉药业旗下产品全部使用  “王老吉”品牌,届时将会对所有药品贴上王老吉商标,布局“食品+药品”的战略。

王老吉药业如今除广东凉茶颗粒冠有“王老吉”商标外,其他药品暂未使用“王老吉”商标。据悉目前公司已经计划有两款王老吉牌妇科新药拿到批文上市,分别为王老吉调经胶囊和王老吉更年乐胶囊。

据广药集团人士透露,目前广药集团对“王老吉”牌新品有新的研讨方向,会陆续有新产品推向市场。

广药集团一直有心做大做强王老吉,将王老吉品牌多元化运作。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以来,王老吉药业已完成21亿元销售收入,但其中的15亿元都来自绿盒王老吉凉茶为核心的食品事业部,药品部分仅占5.9亿元。

据了解,王老吉销售情况最好的“保济丸”将改良为“保济片”,未来也会以王老吉的品牌进入市场。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由于之前加多宝的红瓶“王老吉”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即使王老吉药业在明年将其旗下药品全部启用“王老吉”商标,也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让消费者认知并接纳。

王老吉品牌之争

广药与加多宝的合作从1997年开始,当时双方签订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底。

今年广药延续品牌授权加资本运作的方式,不断推出新品抢占市场先机。已经通过授权广粮集团将王老吉品牌延伸到固元粥和绿豆爽等30个非凉茶品类。在今年九月份针对广药的不断新授权行为,加多宝集团副总裁阳爱星公开表示,王老吉代表凉茶品类,绝对不希望跨品类延伸。

王老吉药业的新动向对加多宝有何影响?为此,记者致电加多宝方面,但其企业传讯部联系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上述广药集团人士告诉记者:“广药与加多宝是否走向法律程序主要是集团层面在处理,我们将按照上市公司程序操作。”他表示,“走上法律程序对广药不会有任何影响,只要是在原来王老吉商标许可的范围内,能用的我们都会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5

新iPad:沒有懸念的劇本 告別革命的巨人

http://news.imeigu.com/a/1331169064047.html

鄭峻 發自美國硅谷

對一個名偵探柯南小說迷來說,最失望的事情莫過於剛打開書翻了兩頁,卻發現不知道誰用筆在某個人物上畫了個圈,寫上「這就是兇手」。一切懸疑解密的樂趣都在瞬間化為泡影,縱然小說寫得再高潮迭起,也只留下一絲苦澀的失望。

而每一次的蘋果發佈會,也像一個懸念叢生的劇本。之前總會有真真假假的各種傳言,吊足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讓發佈會成為一場萬眾矚目的大戲。而等到喬布斯穿著十年不換的黑色套頭衫和Levis牛仔褲走上台,帶著習慣性微笑拿出那款神秘的產品時,這齣戲就達到了高潮。

2007 年發佈完全革命性的一代iPhone,2008年從信封中拿出Macbook Air,2010年發佈無限創意的一代iPad,同年發佈令人耳目一新的iPhone 4,這些革命性的產品發佈給蘋果粉絲帶來了無窮的驚喜,換來了現象級的市場銷量,也將蘋果股價和業績一次次推向新高。

但當蘋果登上行業巔峰,佔據市場絕對主導地位之後,似乎這種驚喜正在離我們漸漸遠去。庫克新發佈的iPad,主要技術參數之前就已經被各種媒體披露,以保密文化著稱的蘋果越來越遭到無情劇透,發佈會就成為了一部毫無懸念的電影,再也沒有那種足以回味數年的驚喜。

是的,沒有驚喜,只有意料之中的升級。相對於iPad 2,新iPad的Retina屏幕、A5X處理器早就為世人所知;雖然效果驚豔,卻無法令人滿足。因為喬布斯的蘋果已經將消費者預期帶到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而意料之中就意味著失望。

只是,喬布斯已經仙逝,蘋果發佈會沒有了驚喜,沒有了革命性產品,這艘巨輪還能維持目前的瘋狂增速嗎?

市場地位暫難動搖

自 2010年推出後,蘋果iPad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平板市場。而在目前的平板電腦市場,蘋果也佔據著壓倒性的絕對優勢,市場份額 超過六成。而據市場分析師統計,iPad累計銷量已經突破5500萬部。去年全年銷量為4049萬部,市場佔有率為62%。上一財季銷量為1543萬部。

iSuppli 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蘋果iPad市場份額已經從64%下滑至57%;但上一季度iPad市場份額下滑也存在著消費者持幣等待iPad 3的因素。iPhone 4S上市之後的熱賣現象背後,就有兩代產品間隔長達15個月,抑制的市場需求突然爆發的原因。

移動領域如今是生態 系統的綜合較量,蘋果iOS較之谷歌Android以及微軟Windows平台依舊擁有明顯的領先優勢。憑藉著軟硬件雙重實力,蘋果iPad的用戶體驗還 沒有其他對手產品可以媲美;而在平台方面,App Store目前應用數量超過60萬款,下載量剛剛突破250億次,龐大完善的生態系統也是碎片化的Android和初出茅廬的Windows所無法企及 的。

新iPad的Retina顯示屏看起來很美,雙核A5X處理器也能提升用戶體驗,這些足以強化蘋果在平板電腦領域的領先優勢。而消費者行為也存在著慣性,即便iPhone 4S創新有限,但仍遭到了消費者的瘋狂購買,接連打破銷量記錄,在中國甚至出現了混亂的場面。

挑戰自我創新難

值 得注意的是,蘋果在iPhone 4之後,就沒有發佈一款真正帶來驚喜的產品。iPad 2是一款升級產品,彌補了先天缺陷的一代iPad的功能缺失;iPhone 4S是一款有限創新產品,只有Siri能讓人眼前一亮;而最新發佈的iPad,所有參數都在之前劇透完全,只有意料之中的升級。

十多年前,喬布斯正是憑藉一次次顛覆行業,一款款革命性產品,一幕慕懸念大片,才將蘋果帶到全球科技行業的巔峰,遠遠超過老對手谷歌與微軟。但登頂之後的蘋果,或許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幻想中的「老大哥」,從挑戰者變成了守業者。

革命不易,革自己的命更難。 現在的蘋果,幾乎每款產品都已經成為了行業標竿,成為了競爭對手模仿的對象,要創新就只能突破自我,要革命就只能拿自己開刀,但這又談何容易。

在 目前產品已經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利益最大化的途徑就是小升級,儘可能地利用當前的市場份額和產品部件。而這正是膠片巨人柯達(微博)在本世紀初改採取的市 場戰略。科技行業的技術風潮風雲變幻,一旦被對手趕上,以蘋果每年只出一款的新品發佈速度,可能再要領先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3月8日的發布會,或許最令人失望的就是傳說中的智能電視。媒體此前傳言喬布斯已經找到了革命電視行業的產品,真真假假地猜測會有一款徹底改變電視行業以及家庭娛樂體驗的「iTV」,但等來得卻依舊是99美元的小打小鬧版Apple TV。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雖然iPad目前佔據市場超過六成的份額,但蘋果絕非高枕無憂。去年第四季度,11月中旬上市的亞馬遜平板Kindle Fire銷量就達到了388萬部,迅速攫取了14%的市場份額。僅用一個半月就達到了iPad全年銷量的十分之一。

Kindle Fire是一款避開iPad鋒芒的錯位競爭產品,但依託低價戰略和亞馬遜平台,這款低價平板卻切實吸引了不少iPad的潛在用戶。據分析師預計,Kindle Fire至多蠶食了200萬台iPad銷量。

除了錯位競爭,競爭對手在硬件方面也在不斷縮小差距。發佈會結束後,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微博)在微博中表示:「華為MediaPad 10 FHD硬件規格和性能全面領先於iPad3!沒有任何一項落後於iPad3!」

從2月份巴塞羅那召開的移動互動聯網大會(MWC)來看,諾基亞、HTC、三星(微博)等老對手正在加速發力:在拍照方面,諾基亞和HTC已經追平甚至超過蘋果;在處理器方面,雙核四核都在逐漸成為主流;在顯示屏方面,三星和諾基亞的屏幕也在不斷趕上。

硬 件是塊重要的木板,而軟件方面,蘋果也絕非難以企及。谷歌即將發佈Android 5.0,改善此前的諸多短板。而微軟也在2月底發佈了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8的消費者預覽版,Windows 8借鑑了iOS系統的諸多特性,並同時集聚了平板和PC的操作體驗,更有效整合了微軟旗下搜索、遊戲、郵件等諸多產品。隨著配備Windows 8系統的平板在今年晚些時候上市,此前主導市場的蘋果iPad將會迎來不少的壓力。

市場需求依舊強勁

新浪科技進行的調查顯示,47.4%的讀者打算購買新iPad,持幣觀望者達31.2%,只有21.5%的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此次調查共有3000人參與。

而基於新浪微博的電商網站@北美省錢快報進行的調查顯示,有60%的受訪者計劃購買新iPad。其中有40%的人是第一次購買平板電腦,而20%的受訪者目前已經持有iPad。此次調查吸引了將近1萬名微博用戶參與。

此 前美國購物網站PriceGrabber進行的調查顯示,有半數的受訪者打算購買iPad 3,42%的iPad當前用戶表示有意購買iPad 3。在受訪者中,有22%的人目前擁有平板電腦;11%的人打算在iPad 3發佈之初就入手,而39%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年底前購買。此次調查截止3月2日,共有1829名用戶參與。

隨著iPhone與iPad銷量 不斷增長,發達市場的佔有率也將逐漸接近飽和,蘋果要維持業績的高速增長,在創新不力的情況下,就只能寄希望於拓展市場以及拓展產品線。 目前蘋果在發佈新款iPhone和iPad後,都保留了前一代產品,以較低的價格形成產品梯隊。 而在最近電話會議中,庫克更是強調了新興市場的重要性,特別提到了中國和巴西這兩大市場。

喬布斯離去之時,很多人都猜測新舵手庫克是否能夠 帶領蘋果繼續前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在運營高手庫克的運營下盈利不斷創新高,但在創新方面卻少有驚世之作。從新浪微博來看,很多人對新iPad的反 應都是「意料之中,了無新意」。或許依靠消費慣性和平台優勢,新iPad依舊能夠熱賣,讓蘋果盆滿砵肥,但沒有了創新,蘋果也就失去了靈魂。

下半年的新一代iPhone,不管蘋果怎麼命名,都必須拿出點驚喜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