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MF:亞太地區宜未雨綢繆,中國金融去杠桿應繼續推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亞太區域經濟展望》指出,全球和地區增長勢頭強勁。但是,天邊也有陰雲浮動,所有人都需做好準備,未雨綢繆正其時。中國的改革已使經濟企穩,金融去杠桿取得進展。關鍵在於堅持下去。

正如IMF在最新發布的《亞太區域經濟展望》中指出,亞太地區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引擎,自2017年10月報告發布以來,亞太地區的近期經濟前景有所改善。但在不遠的未來,仍存在著許多風險,包括全球金融環境收緊、轉向保護主義政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等。此外,從更長期看,亞洲各經濟體也將面臨人口老齡化、生產率增速放緩以及數字經濟興起的重大挑戰。數字經濟的興起可能帶來巨大收益,也可能造成重大破壞。

鑒於存在上述諸多不確定因素,亞太地區應采取保守的宏觀經濟政策,著眼於積累緩沖並增強經濟韌性,同時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經濟環境來實施結構性改革,促進實現可持續的普惠經濟增長。

2018年和2019年,亞太地區預計將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增速將達到5.6%,比我們之前的預測高出約0.1個百分點,這得益於旺盛的全球需求和有利的金融環境。與其他地區一樣,盡管亞洲的經濟增長有所提速,但通脹仍大體維持在較低水平。我們預計,發達經濟體的平均通脹將維持在1.4%,而新興市場的平均通脹將維持在3.3%。在較大型經濟體中,日本的經濟增長連續八個季度高於潛在水平,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增速將達到1.2%。在印度,繼貨幣置換舉措和新的商品服務稅推行對經濟造成暫時幹擾之後,經濟增速預計將回升到7.4%,使其再次成為本地區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在中國,隨著金融、房地產和財政緊縮措施發揮功效,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17年的6.9%放緩至2018年6.6%。這種放緩是必要的,從長期看對中國有益,因為這反映了經濟從重視增長數量向重視增長質量的轉變。消費者價格通脹預計將從2017年的1.6%上升到2018年的2.5%,但仍然不高,且與地區趨勢一致。

近期亞洲經濟增長的風險處於平衡狀態,但在中期,下行風險則占據主導地位。從上行風險看,全球經濟複蘇可能再次被證明強於預期。新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實施(假設債務可持續性和項目質量得到保證)可以促進貿易、投資和經濟增長。盡管如此,亞洲仍然容易受到全球金融環境突然大幅收緊的影響,而長期寬松的金融環境可能導致杠桿程度和金融脆弱性上升。全球主要經濟體在實施更為內向型的政策,體現在有關國家最近在關稅方面采取的行動和發布的聲明上,這可能擾亂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並對亞洲產生重大影響——而亞洲已從經濟一體化中受益匪淺。最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金融影響。

從較長期看,亞洲的經濟增長前景將受到多種因素的重大影響,包括人口結構變化、生產率增速放緩、數字經濟興起等。人口老齡化是一項重要挑戰,許多經濟體都面臨著“未富先老”的風險,而老齡化對經濟增長和財政狀況可能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第二項挑戰是生產率增速放緩。最後,全球經濟的數字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近期的一些進展可能會帶來真正的變革,但也帶來挑戰,包括與未來工作有關的挑戰。整個亞洲地區都在迎來這場數字革命,盡管該地區各國的情況差別很大。

當前良好的經濟前景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契機,宏觀經濟政策可重點關註積累緩沖、增強韌性並確保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經濟表現強勁,繼續提供財政支持已不那麽迫切,政策制定者應重點確保持續控制債務。一些國家還應關註調動收入,為基礎設施和社會支出創造空間,以及支持結構性改革。

在貨幣政策方面,鑒於亞太地區的通脹仍普遍處在低水平,大部分國家仍可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但中央銀行應保持警惕,因為我們的分析表明,亞洲通脹低於目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源於臨時性的全球因素,如大宗商品價格和輸入型通脹,而這些因素可能會出現逆轉。

最後,各國需要采取量身定制的措施,提高生產率和擴大投資,縮小勞動力參與率的性別差異,應對人口結構轉型,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並對那些受到技術和貿易變化影響的人們提供支持。為了充分利用數字革命的好處,亞洲需要一個全面的綜合性政策戰略,涵蓋信息和通信技術、基礎設施、貿易、勞動力市場和教育等方方面面。

中國在過去兩年的改革降低了近期風險,實現了經濟穩定。特別是,金融去杠桿過程取得了進展,應繼續推進這方面的工作。最近發布的有關資產管理產品的規定和新的流動性規則是值得歡迎的,應有助於進一步消除金融部門積累的風險。但關鍵在於堅定不移地加以實施。必須進一步減緩信貸增長和提高信貸分配效率,同時實施國有企業改革,加大力度促使“僵屍企業”退出市場。財政政策應促進消費,控制過度投資(特別是在地方一級),這有助於實現經濟再平衡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在實施這些改革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政策框架,例如,在貨幣和匯率政策實施方面賦予人民銀行更大的業務操作獨立性,並讓市場發揮更有決定性的作用。

(席睿德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高級代表,張龍梅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副代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