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李鴻章很熟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09/100246473.html

黃震

  朋友介紹了一個廣東客戶,50出頭,短小精悍,一看就知道是低調務實的人。他的企業做得有聲有色,資產規模應超過5億。看到同業中有公司上市了,他也蠢蠢欲動:投資銀行、會計師、律師請了一大幫,把當地證監局領導都搬出來了。

  晚宴時觥籌交錯,大家相談甚歡。這位老廣多喝了兩杯,興致高漲,話也多起來。其間反覆描繪公司上市後的宏偉藍圖,談及區域市場滿嘴跑舌頭:武漢 屬於華南地區了,成都跑到了中原。本著為「主家」諱,大家都一笑帶過。不曾想,一位合肥籍人氏閒聊到李鴻章為力挺盛宣懷,買了一堆招商局股票,結果被動發 了財的故事時,這位老廣急了:「不對不對,li hong zhang怎麼變成合肥人了,我和他很熟,他原來就是我隔壁村裡的人,我們兩家就隔八里地。他確是做股票發了大財,還找我借過錢哩!但他肯定不是買的招商 局股票,他買的是……」頓時,一干人等目瞪口呆。

  其實,這位仁兄非常能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據他自己說是初中畢業,最高學歷是XX大學的MBA),但是在業內摸爬滾打近20年,把企業帶到了 國內行業前十。公司內部管理做得相當不錯。也有任人唯親,但觀察下來,管理層的職業經理人與他的親屬分工有序,各司其責,把1000多員工的企業打理得井 井有條,業績斐然。讓他談管理學,估計是談不上。但如果聊馭人之道,教管理學的教授肯定要在他面前甘拜下風。

  他非常能吃苦,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除了春節,幾乎沒有節假日,沒有娛樂,天天都在工作。每年一半時間在各地出差,每到一地都連奏「三部 曲」:下飛機就和員工開會,開完會就扎進項目,進完項目就拜訪客戶。他的幾個副總哀嘆:老闆精力出奇旺盛,得輪流換班才跟得上。甚至生病住院,他依然堅持 每天的工作例會,就在病床前開,兩個小時,雷打不動。

  他還很堅韌。近20年創業生涯,幾起幾落。最慘的時候曾身背上千萬債務,身邊只剩下四五個親戚。他聘用的一個項目經理六年前騙走了公司400多 萬元,但時至今日兩個副總、營銷總監、運營總監等重要職位依舊聘請經理人。他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放棄實業去做房地產,但他心無旁騖堅守主業,賺的錢幾乎全部 投入廠房擴建和設備購置當中。關於這一點他詮釋得很實在:我也想掙大錢快錢,但我沒文化,害怕上當受騙,把辛苦掙的血汗錢輸光了。就守著「做熟不做生」的 老主意,咬牙堅持了下來。

  有意思的是,到今天他還是不讀書不看報,只聽別人跟他講;不會用手機發短信,不會用電腦;拒絕使用視頻會議,害怕別人在電腦上做手腳糊弄他;拒絕網上購物,認為電腦上買東東這事兒太不靠譜。

  我接觸過很多廣東企業主,大多類似:精明強幹,吃苦耐勞,訥言敏行。他們的企業大多有20年左右歷史,規模介於2億元到20億元不等,家族企業 居多。這些企業大都集中在第二、第三產業,後工業化時代特性不強,開拓市場有餘,產品創新不足。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些老廣們幾乎都拼了命地工作。沒 有休閒,沒有娛樂,莫論政治,不理歷史。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和李鴻章很熟」的老廣不在少數——這位仁兄不過是一個「摹本」。

  100多年前的老廣率先改變了中國,30多年前的老廣又率先使絕望的中國重新看到了曙光。

  今日的廣東,不論「騰籠換鳥」,抑或「幸福廣東」,這個曾經的人文淵藪之地,至少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國進民退,沒有把中小企業趕盡殺絕。只要看看 現如今那些國企之低效、官僚、霸道和自以為是,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不會認為國有企業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充其量也就是當一個「長子」。貪腐、就 業、貧富懸殊這些中國社會的疑難雜症,終究還是要在基數龐大、根基深厚的眾多民營中小企業這個平台上來緩慢地消化。所以我依然堅信:未來中國的希望還是在 老廣身上!

  只是拜託老廣們:你們還是多學一點文化,好嗎?

  作者為投資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005

李鴻章家族後人:經歷過最好時代

1 : GS(14)@2017-06-22 07:37:45

■李道瑜是李鴻章六弟李昭庆後人,她並不認同李鴻章是賣國賊。王子俊攝



李鴻章1898年代表清朝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予英國99年,種下香港97後前途問題的遠因。1997年6月30日晚,李道瑜坐在CNN香港的辦公室,看着直播畫面裏緩緩降下的英國旗,忍不住流淚。她是李鴻章家族後代,卻捨不得這面代表良好管治的米字旗,「我經歷過香港最好嘅殖民地時候,我父親佢懷念祖國,我嘅祖國就係香港囉」。據李氏宗譜,52歲李道瑜(Amy)是第六代族人,先祖李昭庆是李鴻章六弟。1996年她在CNN任職助理,協助CNN記者和攝影師拍攝回歸前專題,從炒賣回歸紀念品、紅衞兵看回歸,以至專訪港督彭定康。CNN的上司知道她家族背景,找來一段舊新聞片,魯平在訪問中批評李鴻章在中國歷史上算是traitor(賣國賊)。



■回歸當晚李道瑜通宵工作,7月1日回家時蘇豪區已有人掛上五星紅旗。受訪者提供圖片

■CNN在2005年訪問彭定康,李道瑜(右)及CNN同事(左)與彭定康合照。


指特首無捍衞港人

李道瑜不認同魯平說法,「我覺得好似一個輪迴咁,我個祖先割讓香港畀英國,?家我專責幫人採訪香港畀返中國,我唔知李鴻章佢點諗啦,不過我肯定佢唔係賣國賊」。她認為當年歷史造就今日的香港,並為此感自豪;英國治下雖然不是民主,但相對開放和聆聽市民意見,70年代港督麥理浩推出興建公屋計劃、成立廉政公署、清潔香港運動,奠定香港繁榮的基礎。年長一輩對回歸感興奮、外籍同事視回歸是大新聞,Amy卻心情複雜,「我想保持中立,作為新聞工作者,但同一時間我係香港人,我覺得有啲傷感、無奈」。1997年回歸前,李道瑜隨CNN記者訪問彭定康,在總督府前看到英國皇家徽章,預想此後再不復見,於是在門前拍攝留念。李道瑜一直想冷眼旁觀回歸,當7月1日零時即將到臨,她在辦公室看主權交接儀式直播,英國國旗及香港旗在旗杆徐徐降下,同時奏起英國國歌《天佑女皇》,忍不住流淚,原來自己捨不得那個香港,「(香港)好似一個孤兒俾人拎去外國養到好肥、好白,突然本身父母要攞返,攞返又唔一定好好哋教養佢」。回歸後,李道瑜主要任職自由新聞工作者,協助不同新聞機構採訪,2006年隨外籍丈夫移居新加坡,每年仍回港3、4次。她覺得這些年港府管治倒退,特首梁振英用人唯親、社會充斥戾氣,香港中西薈萃的特色漸消失。她批評特首未有捍衞港人價值和利益,往往中國政府未發聲,便率先迎合對方,而英國亦未盡力為港人發聲。但她慶幸香港仍有年輕人關心政治,讓這個會生金蛋的鵝尚存希望。記者問Amy會回來香港嗎?她沒有確切答案。她更反問記者,未來還會留在香港嗎?20年過去,這條問題依舊縈繞港人心中。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1/200630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