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市多社群冷淡症 會成最大致命傷?

2014-03-31  TCW
 
 

 

三月,《時代》(Time)警告,以大份量為號召的量販店可能會終結在千禧世代手上,其中又以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Costco)最該提高警覺!

《時代》主張,量販業的主力客群是千禧世代的父母輩,因為他們習慣住在郊區,買車代步,量販店的商業模式恰恰是順應這種生活形態而生。不過,現年十八歲至三十四歲的千禧世代卻喜歡在市區租房、搭捷運或走路,大份量包裝變成是生活一大負擔。

若從股價漲跌觀察產業變化,近半年來,三大量販業者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與塔吉特(Target)確實都個別下跌約二%、四%、八%,儘管好市多稱不上資優生,但也不是墊底,《時代》卻特別看壞它的前景,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費心經營社群。

統計顯示,有三千四百萬名粉絲在沃爾瑪的臉書上按讚,而且它還依據事業部性質推出七個推特帳號,讓顧客可以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內找對部門反映;塔吉特的臉書累計二千二百萬個讚,也和圖片社群網站釘趣(Pinterest)合推精選商品;相較之下,好市多只被按了一百多萬個讚,推特帳號更是失效已久。

沃爾瑪恐輸在「品行」差

只不過,這篇用字強烈的文章似乎說服力不夠,財經網站上有不少人反對,分析師直指,《時代》忽略一個重點:從歷史軌跡來看,每個世代多半是在進入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後,才會考慮往空間更大的郊區移動、置產。千禧世代還沒來到這個時刻。

此外,好市多的社群冷淡症也不代表它沒看到千禧世代的需求:它是三家量販超市裡品德最優的模範生。公共議題研究員桂爾(Kathleen Geier)評論,好市多善待員工是它最大的資本,特別是凸顯龍頭沃爾瑪不厚道的形象,讓公民意識強烈的年輕消費者知道「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

千禧世代被形容為「史上最精明的消費世代」,《富比世》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雖然喜歡便宜、方便的產品,卻更把製造過程是否合乎人道、環保放在第一順位。沃爾瑪和塔吉特的粉絲數遠勝好市多幾十倍,卻缺乏「道德溢價」,桂爾建議:「從頭投資員工也許是個新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98

不磨怎會成劍?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llf.html

    小X,我24年前工作上的徒弟,他工作認真負責,考慮問題十分周到,做事瞻前顧後,謹慎細致,成績出色,幾年前晉升為我們分公司總經理。大概是8年前吧,2007年瘋牛時期,他開始進入股市,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喜獲贏利,但就在他滿心喜悅之時,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股災突然降臨,利潤很快就被吞噬,虧他逃得快,保住了本金,因為不讓本金稍有虧損是他首要宗旨。此後,他雖然沒再怎麽做股票,但非常關心股市。他工作年久,深感實體經營之艱難,而認為,股市只要選擇低迷時期進入,高漲時期退出,就可獲得豐厚回報。

    今天,小X來我這小坐,與大家聊做股票。他胸有成竹地說:“做股票是‘十年磨一劍’,因為一個牛熊輪回大約為十年。現在股市顯然還是太高,必須等到熊市低迷時期才可進入,到時候,隨便放個幾十萬或百把萬進去,等到數年之後翻個幾倍了,便拿出來,這後半輩子也就夠了。”

    小X看似思路清晰,說得很有道理,符合邏輯,事實似乎也明擺著如此。不過,有朋友覺得有點納悶:小X看到過“災難底”1664點,也見到過“鴉片底”1849點,那時候可說夠熊的了吧?這兩個底點相距長達5年,整個牛熊轉換時間已有8年,差不多“十年磨一劍”的輪回都快結束了,可小X從牛市到牛市歷經8年多之久,怎麽還沒賺錢呢?

    是吧?投資是重倉實踐,十年磨一劍,沒錯!但不磨怎會成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64

BAT大舉入局,內容分發市場會成BAT的盤中餐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1/162011.shtml

BAT大舉入局,內容分發市場會成BAT的盤中餐嗎?
羅超頻道 羅超頻道

BAT大舉入局,內容分發市場會成BAT的盤中餐嗎?

內容分發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比門戶市場大得多。

本文由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羅超

日光之下,本無新事。2017年內容分發這個概念十分火爆,但從互聯網誕生第一天起,內容分發之爭就已開始,不論是昔日網景與微軟爭奪瀏覽器,還是雅虎所掀起的資訊革命,以及之後搜索引擎的入口之爭,本質均是互聯網內容分發之戰。現在,巨頭們又在內容分發上打了起來。

2017年BAT內容分發戰事升級

我印象中,騰訊是最早提出內容戰略的互聯網巨頭,更早之前的泛娛樂戰略可視作是內容戰略的前身。2017年兩會上,馬化騰再次強調內容價值,其認為“在內容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都是以流量為主。未來內容的價值、IP的價值會越來越重要。流量和內容的比例將會從原來的八二,變成五五。”騰訊在內容分發上布局很早,在騰訊新聞占牢移動新聞老大的基礎上,個性化資訊平臺天天快報也已成氣候,與騰訊新聞形成掎角之勢。3月初,騰訊媒體平臺“芒種計劃”迎來升級,補貼金額擴大5倍到10億,可見騰訊還在加強內容分發的投入,給人誌在必得的感覺。

百度在去年就提出內容戰略並上線百家號內容平臺,推出“分潤百億計劃”壯大內容生態。今年,各界都能感受到百度對內容戰略的重視有增無減,2016年財報中的一個亮點是手機百度資訊流的表現,李彥宏在新春內部講話中更是明確“內容分發是我們的核心,我們之所以能夠存在,我們之所以很多業務能夠做的起來,是因為我們有內容分發這樣一個堅強的大盤”,百度現在寄托於所擅長的技術以及搜索時代攢下的流量和廣告主優勢,在內容分發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一位百度高層在年初甚至直接對《財經》表態:百度已直起對標今日頭條,一年內打趴他。

阿里巴巴並沒有明確提及內容戰略,馬雲還在忙著為“五新”步道暫未表達相關看法。然而,在行動上阿里卻動作頻頻,2016年成立大文娛板塊並交由馬雲愛將俞永福負責,去年10月升級為文娛集團,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等8大業務被納入其中,俞永福出任董事長兼CEO。在完成組織上的架構之後,2017年阿里文娛主抓不同業務板塊的聯動以打開局面。承載阿里內容分發入口的UC自去掉“瀏覽器”標簽以來動作不斷,W+量子獎金計劃每月給數千名優秀自媒體直接發放一萬元現金獎勵,出手大方。還有外圍入口微博,去年轉型為內容平臺並大獲成功,市值超Twitter,可見,阿里手里好牌不少,再加上不差錢,它也是重量級選手。

11

BAT不約而同地打起內容分發的主意並將其升級到公司戰略,是因為看到今日頭條做得風生水起的幡然醒悟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有著更深層次考量,BAT在內容分發這件事上的野心可能比今日頭條大,而複制今日頭條不是他們的目標。

為何BAT不約而同升級內容戰略?

1、內容分發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比門戶市場大得多。

盡管內容分發市場是一個古老的市場,但BAT所看中的並不是存量市場。

一方面,用戶的互聯網內容消費需求正在指數級增長,從PC到智能手機到智能電視,用戶除了睡覺之外有太多機會消費互聯網內容。手機通知、個性化推薦、信息流將用戶註意力牢牢黏在手機上。PC時代,人們每天花幾十分鐘上門戶網站;今天人們每天花N個小時在互聯網內容上。

另一方面,廣告主預算向互聯網傾斜,尤其是向移動廣告、效果廣告、短視頻廣告上傾斜。用戶註意力在哪,廣告預算就在哪里,而內容就是註意力黑洞。移動互聯網的廣告價值過去並沒有得到釋放,在信息流廣告等新形式出現之後廣告主愈發親睞移動互聯網,微博2016年Q1到Q4廣告營銷營收的增長率分別為25%、45%、48%和45%,增長明顯正是因為內容化。

今日頭條的估值是搜狐的10倍(搜狐還有視頻和遊戲業務),是新浪網的兩倍(新浪還有微博的股份),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內容分發不是去瓜分門戶的蛋糕,它是一個增量市場,註意力多了廣告價值就大,而廣告是互聯網商業的基石。

2、內容分發是一個剛需市場,可以搶占用戶時長。

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三巨頭不是BAT,而是三大門戶,均是提供資訊內容服務的;百度有30%以上的流量來自於貼吧、知道和百科等自有內容產品;微信之所以成為吸睛利器,公眾號功不可沒。內容,在不同階段、不同平臺都在發揮其價值,它是用戶剛需,有了內容就有了用戶粘性、用戶活躍和用戶時長,這幾點是競爭焦點,因為人口紅利沒了。

3、流量成本居高不下,而內容可以產生流量。

移動互聯網第一階段是瓜分用戶,應用分發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之後下載不重要、流量更重要,流量成本與日俱增。內容可以實現流量的“自產自銷”,騰訊自有內容生態的流量占據中國整個移動互聯網流量的半壁江山。有了內容就不再需要或依賴去搜索引擎或者第三方入口導流,超級平臺或者生態業務之間就能形成流量內循環。因此,搜索引擎要內容化,WiFi萬能鑰匙要內容化,電商平臺要做內容導購,大家都想自生流量。

4、內容分發市場的背後,是精神消費市場。

泛資訊的內容分發只是巨頭們內容戰略的一環,這後面還有更大的謀劃。馬化騰在兩會的七大提案之一是關於數字文化娛樂產業的,音樂、電影、動漫這些垂直文娛市場都比資訊更龐大。馬雲的說法則是Double-H:Happiness和Health,阿里大力投資文娛業務,布局音樂、電影、體育等,不久之前合一影業與阿里影業團隊整合,加速布局。可見,對於阿里和騰訊而言:

內容價值不只是註意力,這背後是文化產業;

內容不只是滿足信息獲取,還要滿足精神娛樂需求;

內容不只是可以走廣告變現,還有音樂、影視、動漫、遊戲、IP等衍伸價值。

而這,是騰訊、阿里與今日頭條、門戶網站們做內容分發的出發點的巨大不同。

內容分發的果子會被BAT收割嗎?

中國互聯網BAT三分天下,一切上了規模的市場,都落入了BAT的勢力範圍,就算自己沒有做,也通過投資的方式圈地。內容分發平臺,眼下今日頭條和一點資訊還沒有站隊,四大門戶中搜狐和新浪已分別有騰訊和阿里元素,網易和鳳凰保持獨立。BAT在2017年升級內容戰略之後,內容分發市場會不會進入其懷抱呢?

1、從分發能力來看,BAT優勢明顯。

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 資訊客戶端2017年2月MAU前三分別為騰訊新聞2.18億、今日頭條1.72億、天天快報8532萬,其後是網易、新浪、搜狐和鳳凰四大門戶,艾瑞和易觀的最新報告有些許出入,但基本面一樣。如果將UC和手機百度納入資訊客戶端範疇,其MAU均已超過1億,可以進入前五,不過,UC和百度的消息流用戶並未單獨公布。

22

騰訊憑借社交優勢形成“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的雙入口,如果算上微信、手Q這兩個分發入口,實力無需贅言。UC用戶基數龐大、百度有流量優勢,它們只需要讓用戶更多使用資訊流,或者將搜索結果導入到平臺內容即可。BAT之外的玩家2017年則會迎來增長壓力。今日頭條用戶基數已很龐大,增長到了天花板,出海是其2017年的核心戰略之一;一點資訊與小米、OPPO戰略合作拿入口,2017年或許會與更多手機品牌合作;網易、搜狐和鳳凰吃老本,強化自媒體平臺成必然。

2、從變現能力來看,BAT各有所長。

百度在PC端掌握流量入口、通過搜索關鍵詞了解用戶,競價排名廣告雖然備受爭議,但卻深受廣告主尤其是中小企業親睞,2013年,百度超越央視成為收入最高的廣告平臺,2016年全年,百度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約為98.2萬家,無人能及。2016年阿里巴巴廣告收入超越百度,電商主要營收是廣告,每一個商家都是阿里巴巴潛在的廣告主。騰訊遊戲收入是大頭,但廣告收入也很猛,尤其是效果廣告和社交廣告已形成優勢,2016年三季度網絡廣告收入增長51%,高盛近日透露騰訊即將發布的2016年財報,廣告收入增長將高於同業水平或成財報最大亮點。

由此可見,BAT在廣告主覆蓋上已經形成優勢,且各自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其余玩家只能瓜分BAT已覆蓋廣告主的剩余預算。

3、從內容生態來看,BAT更具實力。

內容分發市場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類似於AppStore或者滴滴的供需連接平臺:激發生產者生產大量優質內容,再將其有效地分發給讀者。要做到前者必須要形成良性內容生態,每個內容平臺都在做,但這顯然不是只提供一個後臺就夠的。騰訊芒種計劃已升級到2.0、阿里有UC W+量子基金(在視頻等領域還有細分扶持計劃),百度則有百億分潤計劃。不差錢的BAT更具投入意願,且願意打持久戰(UC甚至說要花5年去做好內容分發這件事情)。補貼有立竿見影的效果,BAT還有投資、流量、影響力甚至IP孵化的多元支持。對於其他玩家來說,補貼要跟上BAT的步伐不容易,因為跟BAT拼燒錢是不現實的,而在變現之外的競爭上也不占優勢。

基於BAT在內容分發、變現和生態領域的顯著優勢,我認為,2017年內容分發市場很可能會迎來合並、並購或投資事件。具體來說:

BAT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入口,尤其是阿里和百度需要花錢搶時間,更可能會出手投資有價值的內容分發平臺;

四大門戶加速擁抱個性化內容分發,強化自媒體平臺,讓分成成為標配。網易之前只對少量五星作者開放分成,搜狐、鳳凰有自媒體平臺但沒有分成,新浪沒有自媒體平臺,他們很快會跟上。同時不排除他們會投資內容分發入口的可能性,同樣是花錢買時間,沒錢買則可通過換股解決。

創業型內容分發平臺會垂直化,避開BAT鋒芒。頭條、一點會更有側重點,頭條押註短視頻可能還會布局直播,還有它在微博化、知乎化,以避巨頭鋒芒。

不同內容平臺合作存在可能。一點資訊今年與微博以及一下科技戰略合作,接入短視頻內容,這種內容層面的合作以及廣告系統上的合作可能會更多,“與巨頭共舞”也是一種能力。

BAT升級內容戰略之後,2017年內容分發競爭將十分激烈,行業格局必將生變,很可能會是BAT的菜,但也還有變數,其余分發平臺何去何從、今日頭條是否獨立上市,2017年答案會更清晰。

BAT 內容戰略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86

特朗普醫改再次闖關眾議院 預計這次會成

美國總統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的努力於當地時間3日獲得了飛躍性進展。共和黨領導人安排當地時間4日在眾議院就最新的共和黨版本醫改修正法案進行投票。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表示對該法案通關很有信心,因為一些此前反對該法案的關鍵溫和派共和黨議員已轉向。

親自施壓遊說

為了贏得自1月正式就職以來的首次立法勝利,特朗普竭盡全力地發動自己的政治資源,親自和議員們會面、給議員們打電話,以獲取支持。畢竟在共和黨控制著參眾兩院的局面下,若仍無法兌現廢除奧巴馬醫改的競選承諾,將無法對選民交代。

特朗普的助手稱他在電話里經常怒氣沖沖,氣勢壓人。

搖擺不定的溫和派共和黨人此前擔心,徹底改變奧巴馬醫改法案會讓太多現有病史群體面臨失去醫療保險的風險。但他們在與特朗普會晤後改變了立場,提出妥協版本議案。

眾議院保守派“自由黨團”成員表示,他們妥協後,特朗普醫改立法的前景進一步明朗化。“自由黨團”是上月反對特朗普醫改法案初版的關鍵力量。

數百萬美國人通過奧巴馬醫改獲得醫療保險。但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一直在攻擊該法案,認為其給政府增加了超負荷重擔。廢除奧巴馬醫改也是特朗普與共和黨在去年大選期間的重要承諾。

今年3月初,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了新醫改方案,以稅收減免的方式鼓勵美國人購買醫保,同時削減政府補貼。

在特朗普和眾議院議長瑞安等人的竭力遊說下,該法案還是遭到了包括共和黨保守派和溫和派的多方反對。3月23日,“自由黨團”和特朗普在白宮磋商無果,原定於當日晚間的投票推遲。1天後由於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支持,瑞安宣布撤回新醫改提案。當時美國媒體對此最多的評論是,這對當時履新僅2個多月的特朗普來說是巨大的失敗。

關鍵性的2票

共和黨兩位重要議員厄普頓(Fred Upton)和朗(Billy Long)在與特朗普會面後宣布支持取代奧巴馬醫保的替代案。這應該是預示著醫改替代方案有望順利通過。

在溫和派中頗有影響力的議員厄普頓稱,只要新醫保法案增加了他提議的修正案,他就會支持。厄普頓提出,將在未來5年內提供80億美元減少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受保人保險費用等支出。

朗也表示支持新醫改議案,此前他曾表示擔心新法案難以保證覆蓋有病史群體。

他們說,特朗普贊同他們的計劃。在被問及特朗普如何說服他們時,朗稱,特朗普對他說:“比利,我們需要你。”

不過,有醫療政策專家稱,這區區80億美元不足以支付病重病人的醫保費用。

有白宮官員表示,共和黨距離通過特朗普醫改只差2、3票,厄普頓和朗的轉向為他們贏得了關鍵的支持。麥卡錫頗有信心地稱:“我們會獲得通過的。”

據美國媒體報道,新版本的醫改法案議案將取消對個人必須購買醫保的強制性要求,減少個人購買私人保險的稅收抵免,並猛砍給“醫療補助計劃”的撥款;保留了“子女在26歲之前可以跟父母一起投保”的條款;還保留了禁止保險公司拒絕有疾病的人投保條款。同時,新醫改法案還保證覆蓋有病史群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27

豪擲百萬引關註,直播答題會成2018年新風口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8/0118/166954.shtml

豪擲百萬引關註,直播答題會成2018年新風口嗎?
任珊 任珊

豪擲百萬引關註,直播答題會成2018年新風口嗎?

普通用戶真的賺得到錢嗎?

作者 | 文創資訊 任珊

最近,直播答題幾乎在一夜之間刷爆了朋友圈。不管是王思聰投資的《沖頂大會》,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還是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都引起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的同時參與,可見其火爆的程度。

從出現到爆紅,直播答題APP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如今,直播答題行業的獎金額度已突破百萬,單場在線人數也突破了百萬大關,很快引來了“金主”的垂青。1月9日,花椒拉到了答題直播行業的首位贊助商——美團,芝士超人也宣布拿到了趣店的1億元廣告。

那麽,直播答題為何會一夜爆紅?普通用戶真的賺得到錢嗎?直播答題行業是否將成為2018年的新風口呢?

直播答題一夜爆紅,引得“金主”閃電現身

1月3日,王思聰在微博上為一個誕生不到10天的APP《沖頂大會》打廣告,宣稱當天將在《沖頂大會》撒幣10萬,並且每天都會在上面發獎金。正是這條微博,正式揭開了直播答題APP燒錢大戰的序幕。

幾乎是在同時,今日頭條、映客、花椒直播等平臺也紛紛斥巨資殺入了直播答題行業。今日頭條旗下的西瓜視頻推出了《百萬英雄》,花椒直播推出了《百萬贏家》,映客打造了《芝士超人》。

這些直播答題APP的模式都大同小異,都是由平臺設置獎金,然後由一個明星或名人擔任主持人負責出題,一共十幾道選擇題,分享邀請碼給好友可以獲得一次複活機會,答對全部題目的用戶可以平分獎金。

既然答題模式差不多,想要吸引到更多的用戶,就只能使用“燒錢大法”了。1月3日,王思聰在《沖頂大會》撒幣10萬後,《百萬英雄》立刻也砸錢10萬。1月6日,《百萬英雄》宣布晚上23:30場的獎金提高到100萬,《芝士超人》立刻把獎金提高到了101萬。看到兩位“小夥伴”都把獎金提升到了百萬級別,《百萬贏家》也不甘人後,在當晚的23:25場放出了102萬獎金。

憑借高額的獎金和幾乎為零的參與門檻,直播答題APP迅速成為了網友的新寵。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部分平臺的單場在線人數已突破百萬大關。根據《百萬贏家》的數據,從1月5日首播起,每天的觀看用戶數量都達到百萬級。另據報道,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在1月6日舉辦了4場直播答題活動,第4場102萬獎金,每場400多萬人次參與。如此規模的參與人數,在目前的直播平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超高的關註度,極低的獲客成本,讓直播答題APP迅速引起了“金主”的註意。1月9日,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開設美團問答專場,獎金100萬,30分鐘共吸引約400萬人參與。在這場直播答題的12個問題中,共有4道美團植入問題。

緊隨其後,芝士超人宣布趣店成為其首位廣告主,廣告費高達1億元。據報道,本次的合作將由趣店旗下的大白汽車分期贊助。從這兩個案例來看,直播答題APP已經成功踏出了商業變現的第一步。

普通用戶能憑借直播答題賺大錢嗎?

直播答題突然爆紅,其實並不會讓人感到特別意外。播放時間長達13年的《開心辭典》,播了六年依然在播的《一站到底》,都說明益智問答的節目形式一直深受觀眾歡迎。相較於這些綜藝節目,直播答題APP沒有參與門檻,更容易吸引對益智問答感興趣的用戶。

在遊戲設計方面,一天的遊戲場次是有限的,一場僅有二十分鐘左右,答題時間也只有10秒,不會占用用戶的過多時間,很容易引發用戶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邀請好友可以得到一次複活機會的模式,這可以促進這類APP迅速得到廣泛的傳播。平臺無需付出推廣費用,就可以通過用戶的自發分享獲取新用戶,極大地降低了獲客成本。

當然,直播答題APP能夠一夜爆紅,最重要的還是巨額獎金的強力刺激。動輒一兩百萬的獎金額度,讓很多普通用戶垂涎不已。不少用戶認為,參與直播答題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答對了題目可以賺得獎金。即使沒全答對,至少也算是漲了知識。

然而,普通用戶真能通過這類直播答題遊戲賺大錢嗎?事情並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普通用戶答對所有題目能分到多少獎金,跟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參與人數有關。即使單場的獎金高達100萬,如果答對的人數有幾千人,每個用戶也分不到多少錢。

就目前來看,用戶分到獎金最多的一場,是西瓜視頻《百萬英雄》的首個百萬場。這一場的在線人數超過100萬,但最終僅有23人通關,每個答對的用戶分得了4.3萬元。但同樣是在《百萬英雄》,1月8日的200萬場,答對題目的有3.7萬人,每人只分到了52元。

也就是說,如果題目比較簡單,參與的用戶又比較多,即使答對了全部題目,也分不到多少獎金。雖然幾百萬的獎金看上去特別誘人,但對於大部分網友來說,獎金的數字仍然只是畫餅充饑,吸引用戶一次又一次參與,為平臺增加了人氣,用戶實際得到的“真金白銀”卻為數不多。

當然,直播答題本身就是一種娛樂的方式。即使用戶很難從中賺到錢,或者賺得很少,至少也獲得了答題的樂趣,不必對平臺過多苛責。但如果將其視為“賺大錢”的手段,就難免會大失所望了。

燒錢大戰後,直播答題會成為新風口嗎?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直播答題模式已經初嘗爆紅滋味,並迅速得到了廣告金主的青睞。這不得不讓人感到疑問——直播答題的爆紅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這種模式能夠紅多久呢?

目前,直播答題模式已經彰顯出了自身的商業變現能力。這種模式抓住了用戶的逐利心理,讓所在平臺的獲客成本空前降低,極大地降低了運營成本。而在平臺吸引大量人氣之後,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更好地實現商業變現。

然而,直播答題模式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弊病,比如答題模式過於簡單,很容易引發審美疲勞。題目的難易程度也不好調節,題目太難會讓用戶失去信心,題目太簡單又分不到多少獎金,很容易讓用戶失去興趣。

另一方面,直播答題行業雖然剛剛起步,但已經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泥潭。直播答題的模式非常容易被複制,各大平臺除了比拼“燒錢”,目前都還沒有想出更多的“新玩法”。在一大批堆同質化的產品中,最終脫穎而出的只會有一兩個。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還得看各大平臺能否設計出新的遊戲玩法,新的商業變現方法,否則很容易同質化競爭中淘汰。

文創資訊認為,直播答題雖然彰顯出了不錯的商業變現能力,但目前仍處於探索初期。如何保持用戶的黏性,如何實現持續的盈利,就目前來看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就斷言直播答題將成為2018年的新風口,恐怕還有點為時過早。

撒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