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戲說中國式「大PE」(上)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1/xNMDAwMDIzMTYxNw.html

國人做企業和坐車一樣,喜歡「大」而不是「精」,看看滿大街跑的各類SUV就知道了。中國的PE基金自然也免不了俗。最近聽說好幾個 PE公司都成功募集成立了基金,規模都在20億到50億,實在是可喜可賀!這麼多錢在手,可不是那麼容易投得出去的,該怎樣來管理大規模的PE基金呢?

簡單說,中國目前有以下幾種「大PE」模式。

模式一:「大生產」模式

中 國的大多數PE從事的基本上都是上市前成長期企業投資,這類項目的平均單個項目投資額也就在幾千萬人民幣,這就意味著一個幾十億的基金要在2年內完成投 資,每年必須投資60個項目以上。這樣的投資速度靠傳統的PE基金運營模式是應付不了的。傳統PE基金運營模式是幾個合夥人,帶一些投資經理,每個投資項 目要經過至少2個月左右詳盡的盡職調查,對每個受資項目公司做很多投資後的增值服務。因此,中國新出現的「大PE」多數都採取了「大生產」的基金運營模 式。「大生產」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1)遍佈全國的項目開發網絡:基本上已經覆蓋到二線城市,每個城市有2到3個項目經理,每天到政府和各類園區進行地毯式掃蕩。

(2)流水線式的投資流程:按投資流程來設置團隊和部門,各自分別負責項目開發、盡職調查、風險控制、投資執行、投後管理、基金融資等。

(3)龐大的團隊:由於(1)和(2)的原因,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員必須設置很多,上百人的投資經理團隊現在已經出現好幾家了。

「大生產」模式的主要優點是能帶來足夠多的項目源,縮短每個項目的投資流程,從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足夠多的投資數量。

「大 生產」模式的缺點也很突出,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對每個項目的評估和把握可能會打一些折扣。做私募股權投資,需要對一個項目的行業、技術、團隊、財務、 銷售、供應等等方面做動態的評估和分析,在這個過程裡面有一些是理性的,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標準和流程來控制和管理,但也有很多是感性的判讀,是投資人根據 經驗、根據和企業家多次的交流和接觸、根據由心底而生的某種感覺來決定的,這種感性和經驗的判讀,往往需要非常資深的投資人來進行才比較靠譜,而不是由剛 剛工作了幾年的年輕投資經理們來完成。其次,如果一個項目的投資流程中被分割成幾塊分別由不同的團隊去完成,而不是由一個團隊從頭到尾完成,也會產生問 題。

第一,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產生失真;第二,不同團隊有不同的利益訴求,自然會產生有差異的評估和判斷偏向;第三,會產生沒有團隊可以對項目的成功或 失敗負責的現象,因為前端的可以推給後端,後端也可以推前端。最後,這種「大生產」模式也決定了項目的投資後管理和增值必然被忽視。項目管理和增值也是需 要合夥人來牽頭的,因為需要經驗和資源,可是一個基金兩年下來,上百個項目在手,要多少個合夥人來管理?試想一下,一個項目每個月見一次面是必要的吧?管 十個項目每個月就要開十次這樣的會,開一次會算上路途平均一天時間是需要的,那基本上十天就去掉了。一個月就二十多個工作日,還要看新的項目,還要開各種 各樣的內部會議,哪還有精力去做項目的投後增值服務?

「大生產」模式的這些問題,必定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那為什麼還普遍被採用呢?這還是 由中國PE市場的特性決定的。中國的IPO審核發行環節重視企業的上市面而忽略企業的基本面,從而決定了PE基金在評估項目的時候都是按照發行審核的標準 來掌控。而發行審核對上市面的評估大多是可以標準化的,所以「大生產」的模式就被製造出來作為大基金的運營管理模式,這也成了典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大 PE」模式。在中國目前這樣的IPO大擴容時代,企業只要一上市,就「烏雞變鳳凰」,企業基本面的風險就被成功上市給掩蓋了,PE投資者也賺錢了,而且, 即使企業上市後出現業績下滑,二級市場的資本還會持續去投資這樣的企業,通過一些「概念」的魔術,使得虧損企業都可能有幾十億的市值。在這樣一個所謂的新 興資本市場裡,「投機」的賺錢,「投資」的被邊緣化,誰還會去堅守「價值」的理念呢?

然而,資本市場趨於理性和規範的一天終會到來,作為一個有理想的PE投資機構,即使短期採取了「大生產」的大基金模式,也必須考慮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模式來管理一個龐大的PE機構才是可持續的。

(下篇見本版下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80

戲說希臘全民公投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xa.html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但自從讓人膜拜的蘇格拉底被希臘人民處死後,我發現這個民族一路墮落得厲害。發展到今天,我簡直要用不要臉的來形容他們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兩年把歐盟乃至全世界整得無法安寧的希臘債務危機是怎麼回事,簡單的說,就是希臘人活越干越少,錢越賺越少,但日子過得仍然逍遙自在,典型的好吃懶做寅吃卯糧。


現在欠人家的債到期了,他們不想著怎樣工作賺錢還債,卻惦記著原來那些享福的日子不能變,賴了一半的債不還仍不滿意,人家法德及其它國家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都掏家底來打救你希臘了,希臘人倒還天天遊行抗議政府工作不力。


老潘估計是被下邊頂得受不了,所以乾脆把問題拋給人民,讓人民公投,自己求得一個解脫。其實名主這東西呢,我看有時候也會有弊端的,群眾的眼睛雖然雪亮,但出現誤判也在所難免,你看咱們國人60多年前就誤判過,可能很多同志現在仍在誤判。所以啊,領導人在關鍵時刻是需要忍辱負重,力挽狂瀾的,時事造英雄嘛。


如今老潘冷不丁的來這一手,把法德給震精了,法德原本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把蓋子摀住,信心上來了後再慢慢解決問題,但他們沒料到老潘已經捱不住了,脆弱的心靈被總理府外邊的吶喊聲徹底搞崩潰了。


這下連鎖反應就大了,意大利那位色總理估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真沒想到歐債這場戲還能演這麼一出,若是在天朝,我看500城管就能搞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1

【戲說大數據】向林彪同志學習數據挖掘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713.html

【不打無把握之仗】

林彪從紅軍帶兵時起,身上就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載著每次戰鬥的繳獲、殲敵數量。每次打完仗,林彪就親自往上面添加數字,並為之沾沾自喜…令人感覺到這個23歲任軍長,25歲就當軍團長的人,似乎有點小氣。

1948年遼瀋戰役開始之後,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裡面,每天深夜都要進行例常的「每日軍情匯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台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

那幾乎是重複著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數據:每支部隊殲敵多少、俘虜多少;繳獲的火炮、車輛多少,槍支、物資多少……

司令員林彪的要求很細,俘虜要分清軍官和士兵,繳獲的槍支,要統計出機槍、長槍、短槍,擊毀和繳獲尚能使用的汽車,也要分出大小和類別。

經過一天緊張的戰鬥指揮工作,人們都非常疲勞。整個作戰室裡面估計只有定下這個規矩的司令員林彪本人、還有那個讀電報的「倒霉」參謀在用心留意。

林彪幾乎終日倒騎著椅子面對著牆上的地圖,長時間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對著地圖觀察和思考。他要計算到進攻時有全勝的把握,還要留出退路。而這些精確的部署都來自於那些看上去乏味的數據準備。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大量繁雜的數據,耗時損力的重複,都沒有意義,但這些用心的做法正是林彪幾乎每戰必勝的源頭。

【找到最有價值用戶】

1948年10月14日,東北野戰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用了30小時就攻克了對手原以為可以長期堅守的錦州,並且在全殲了守敵十餘萬之後,不顧疲勞揮師北上,與從瀋陽出援的敵精銳廖耀湘集團二十餘萬在遼西相遇,一時間形成了混戰。戰局瞬息萬變,誰勝誰負實難預料。

在大戰緊急中,林彪無論有多忙,仍然堅持每晚必做的「功課」。一天深夜,值班參謀正在讀著下面某師上報的其下屬部隊的戰報。說他們下面的部隊碰到了一個不大的遭遇戰,殲敵部分,其餘逃走。與其它之前所讀的戰報看上去並無明顯異樣,值班參謀就這樣讀著讀著,林彪突然叫了一聲「停!」他的眼裡閃出了光芒,問:「剛才念的在胡家窩棚那個戰鬥的繳獲,你們聽到了嗎?」

大家帶著睡意的臉上出現了茫然,因為如此戰鬥每天都有幾十起,不都是差不多一模一樣的枯燥數字嗎?林彪掃視一週,見無人回答,便接連問了三句:

「為什麼那裡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那裡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在那裡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人們還沒有來得及思索,等不及的林彪司令員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牆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猜想,不,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裡!」

林彪可以如此篤定,取決於他每晚必做的功課,這些戰報彙集成林彪腦中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當出現差異,他可以及時獲取,得到準確信息,找出價值所在。

從大批雜亂無序的數據中將信息集中、提煉,分析出研究對象的內在規律,林彪對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以當時的條件設備,再加上人工的費時費力,林彪尚能如此,可見他管理的精細化,而現在擁有更多手段、先進技術的我們是不是該反思,是冗雜遮蔽了雙眼?

【服侍「廖耀湘」類的VIP】

得出結果之後林彪口授命令,追擊從胡家窩棚逃走的那部分敵人,並堅決把他們滅掉。各部隊要採取分割包圍的辦法,把失去指揮中樞後會變得混亂的幾十萬敵軍切成小塊,逐一殲滅。司令員的命令隨著無線電波發向了參戰的各部隊……

而此時的廖耀湘,正慶幸自己剛剛從偶然的一場遭遇戰中安全脫身並與自己的另外一支部隊匯合。他來不及休息就急於指令各部隊盡快調整部署,為下一階段作準備。可是好景不長,緊追而來的解放軍迅速把他的新指揮部團團圍住,拚命攻擊,漫山遍野的解放軍戰士中,不斷有人喊著:「矮胖子,白淨臉,金絲眼鏡,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

把對方指揮官的細節特徵琢磨到如此細微,並變成如此威力巨大的順口溜,穿著滿身油漬伙伕服裝的廖耀湘只好從俘虜群中站出來,無奈地說「我是廖耀湘」,沮喪地舉手投降。

廖耀湘對自己靜心隱蔽的精悍野戰司令部那麼快就被發現、滅掉,覺得實在不可思議,認為那是一個偶然事件,輸得不甘心。當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斷之後,這位出身黃埔軍校並留學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參加過滇緬戰役,在那裡把日本鬼子揍得滿地亂爬的新六軍軍長說:「我服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

當找到關鍵價值所在之後,林彪下達命令,及時告知戰鬥在前線的戰士們他的特徵,「矮胖子,白淨臉,金絲眼鏡,湖南腔!」才能一擊即中。同樣,當我們找到最有價值的用戶後,要及時讓產品第一線的戰士們清楚地知道用戶的特性和需求,才能知道如何攫取用戶的心。

取得這場重要戰役勝利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居然出於獲勝方的統帥夜半時分,對一份普通遭遇戰之後的戰報的數據分析,來源於他「從紅軍帶兵時起,身上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載著每次戰鬥的繳獲、殲敵數量」的優良軍事素養。

同是運用數據分析,而我們和林彪的任務剛好相反,他是找到敵心所在,一舉殲滅;我們是找到需求所在,設計出好產品,服侍好「廖耀湘」這樣的VIP!

數據的積累、數據的挖掘、分析、歸納、整理,是一支優秀團隊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沒有它,你永遠是匹夫之勇。

如果我們的團隊能做到如此,何懼大數據時代競爭激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