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復原力 蔡東豪 Tony Tsoi

2015-06-25  NM



有一個人我不停觀察半世紀,目睹這個人的起與跌、喜與悲,這觀察過程我視之為一生最重要任務,這個人當然是自己。這觀察過程有另一個名字:自覺(self-awareness),自覺做得好的時候,我做事得心應手,相反,我四處碰壁;不幸地,通常是事後才發現自覺做得不好。我深明自覺的重要,但自覺低潮揮之不去,失望之後,我不敢停下自覺的腳步,但我同時有意識地發展另一種彌補的力量——復原力(resilience)。如果有一日有機會大聲朗讀自己的優點,第一位是復原力。

問題一定出現,板一定撞,憑自覺盡量減低發生的可能性,然後我須依賴復原力收拾局面。經過過去一年,由我來談復原力,相信大家不會質疑合理性。談復原力有一個前提,是我需要相信有一些事情比自己現在的感受更有意思;換句話說,我現在看到或感受到的一切,不是事情的全部,有更重要的事情還未完全現身。這刻可能感受到痛苦、失望、被離棄、全世界辜負我,但我知道我的故事比眼前的困境豐富,重新站起來是理所當然的動作。復原力是經歷困境時,調節自己及回應困境的能力。有人認為這種力量是與生俱來,我卻相信可後天培養,至少我一直這樣告訴自己。具備復原力的人對時間有另一種觀念,這觀念超越耐性,更似一種信念。沒發生或者代表未發生,我須學會等待,或者是時機出現錯配,應來的始終會來。我在意自己的復原力,也留意身邊人的復原力,具備特強復原力的人擁有以下特質,歸根結底,全部是關於人與時間的關係。

一、不擁有事情的所有答案。邏輯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可信賴朋友,但這朋友有時會失蹤。命運是不按牌理出牌的能手,最擅長把我們弄個措手不及。我們一直以邏輯解決問題,當遇上不合邏輯的事,大部分人慌忙失方寸,有些人卻不覺得是一回事。復原力高手不放棄邏輯,相信應發生的遲些會發生,現時困境的性質是短暫。二、不相信能夠掌握環境。有些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甚至相信自己能改變環境,但世事總是比我們想像更離奇。復原力高手練習的,不是掌握環境,而是學習接受;接受很多事情我們沒法預計,接受困境的確困難,接受最佳解決方法是坐着等待。有些事情我們今日未必能理解,但日後我們或能看清事情真面目。三、懂得坐着。有事發生,一定有人嚷着:「唔好淨係坐,做啲嘢!」困境中,我們聽到的多數是噪音,答案通常須在寧靜中找尋。很多人以為行動代表積極,遇困境必須以積極態度回應,可是,周身郁,感覺上時間過得很慢,坐着休息,時間反而過得快一點。四、依賴支援網絡。朋友不需要很多,陷困境時,我們可以跟幾多個朋友分憂? 遇困境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法,是承認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來,須尋求救兵,這些救兵的質素,決定解困成敗。能分憂的朋友可能現在不算是朋友,復原力高手懂得在需要的時候,才建立支援網絡。時間再顯神通,朋友分現貨和期貨。

五、跟自己相處。困境中,日想夜想不是辦法,抽離不單能紓緩不安,也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最合適環境。每個人都有抽離的方法,但很多人習慣了在雜音中營營役役過活,原來這片混亂才是舒適地帶,一下子走去寧靜地方,反而渾身不自然。我的復原力重要武器是山,在山上,我從容跟自己相處,清楚聽到自己的聲音,感受到自己在山中的渺小地位。行山的時候,時間彷彿有另一套運行方式,欲速永遠不達,心平氣和卻快見終點。復原力讓我們看到,困境沒把我們包圍起來,懂得尊重時間,及和時間建立一套相處方法,我們有能力超越眼前限制。有人把resilience譯作「反彈力」,我覺得不妥,因為我沒被擊倒,不用反彈。不信?給我多一點時間。

宣傳時間:拙作《復原力》剛出版,多謝各位捧場。

蔡東豪 Tony Tsoi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50

每天靜坐「掃毒」 身體機能復原快 三代祖傳中醫許中華

2016-02-08  TCW

「電腦要運作得好,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件是常掃毒,另一件是更新程式。」說這句話的人,不是電腦工程師,而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許中華。

中醫理論有數千年歷史,電腦則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但他認為人體的保健之道其實和電腦一樣,必須掃毒和更新。

平常工作忙碌,有時病患多達兩、三百人,許中華為了保持最佳看診狀態,會在看診前靜坐十分鐘,讓頭腦冷靜,之後就能立刻進入狀況,專心思考病情,於是容易看到疾病的重點,做出正確判斷。看診完,他也會靜坐四十分鐘。

沉澱歸零》不必吃維他命,與世無爭活得久中醫認為病氣會相通,把脈時,病氣交流,因此在他全身貫注地看完診後,需要沉澱一下,就像電腦掃毒一樣,讓自己歸零。他說:「靜坐不需要特別技巧,只要掌握一個重點,就是呼吸要深、要慢。」現代人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如果不讓思緒沉澱,工作就沒有效率。許中華會善用時間「掃毒」,例如坐捷運或搭高鐵時聽佛經,到達目的地時,已經精神奕奕,思慮清晰。

許中華出身中醫家族,曾祖父就是中醫,祖父許丕典更是台灣第一位有執照的中醫師。觀察長輩們的養生之道,他發現他們年紀大了以後,白天會出去散步或做一些柔軟操,但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比較沉潛、與世無爭,也就是「身要動,心要清」。

他認為,人生晚年要收斂到簡單生活,「你看長壽的人,不是每天補充維他命就能辦到,而是不與人計較,晚上不會睡不著,沒有壞習慣,總是和人保持和諧的互動。」要有愉快的晚年,需要提前準備。

許中華指出,中醫認為女生的循環週期以七計算,男生則是以八計算;因此女性青春期大約在十四歲(七乘以二),更年期則是四十九歲(七乘以七);男性青春期大約在十六歲(八乘以二),更年期則是五十六歲(八乘以七)。

減法生活》少餐、少紛爭、少看電視相較於女性的停經,男性更年期比較不明顯,通常反映在泌尿或性功能上,因為腎虛,會頻尿、腰痠,同時性情改變。「尤其事業或家庭不太成功的人,容易趨向消沉、負面思考、沒有信心;另有一些人則容易緊張、長期睡不好,焦慮不堪。」解決方式就是在四十多歲時就開始養生,做和緩的運動,學會反思,沉澱心靈,就可以走更長遠的路。

根據看診的經驗,許中華認為,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多」,想太多、吃太多、事情太多、煩惱太多,連知識都太多,「如果要我送給大家一個字,我會說是『少』,少餐、少欲、少思、少怒、少紛爭、少看電視……。」老天讓人類這種動物用腦,並以交感神經來應付緊急狀況,平常不會啟動,例如老虎沒事也只是休息,獵物出現時才全力衝刺。可是人類卻常常沒事找事忙,有時好不容易可以閒下來,還要看電視、玩電動,不得平靜。

許中華建議大家身體要動,但腦部要靜,讓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平衡;尤其年紀越大,越應該讓自己身心安頓,無論是打坐、聽音樂、畫畫,方式自在即可。他誠心建議大家善待自己,每天花一小時靜坐或散散步,總之,讓心靜下來,就是最佳養生之道。

許中華

出生:1959年

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兼中醫內科主任學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一根頭髮也能看出問題!

24個項目檢測你的健康度從人體一些小地方,也能看出健康是否在拉警報!

每處勾選一個以上,可能就是太疲累,要注意保健,或找醫師諮詢。

頭髮

□ 頭髮細軟乾枯、常有斷髮、呈均勻脫落而日漸稀疏。

□ 頭髮末梢變細,分裂成絲狀或彎如鉤狀,梳髮常打結。

□ 頭髮從髮根處開始扭曲、無光澤,生長遲緩。

雙眼

□ 眼睛疲勞、痠澀、充血,眼白有多條深色血管或血斑塊。

□ 眼睛畏光,容易流淚、疼痛,常有想要流淚的感覺。

□ 在室內眼前忽然有黑點浮現,似有飛蚊。

口腔、牙齒

□ 常常有口苦的感覺,或者呼吸時自覺口鼻腔有臭味。

□ 經常感覺口腔唾液不足,出現口乾舌燥症狀。

□ 吃冰冷食物時,立刻有敏感痠軟或疼痛的感覺。

□ 早上起床刷牙時,牙齦流血,並有牙齦腫脹的問題。

□ 咽喉部常自覺痰多。

耳朵

□ 最近常有人說剛剛喊你,你都沒聽到。

□ 耳朵顏色蒼白或發紅或腫脹。

□ 耳朵內部常常覺得癢。

皮膚

□ 仔細照鏡子,在光影下皮膚凹凸不平,或有小細紋。

□ 不做臉部表情,臉上還是出現細小的表情紋。

□ 最近經常熬夜,壓力大,臉色變得蠟黃,膚色不均。

足部

□ 輕壓足部時發現腫脹,有痠、麻、脹或痛的感覺。

□ 手指甲凹凸不平、薄軟,甚至剝落。

□ 手指甲從以往的紅潤變成蒼白。

排便

□ 有便祕的困擾,每次上廁所好像在拚命似的。

□ 時常便祕好幾天、又不能排氣,或一天排便好幾次。

□ 有水桶腰的困擾,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

□ 經常久坐,又不喜歡運動。

資料來源:《養生16宜》,吳宏乾著

撰文 /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55

資料復原服務供應商:博士資歷加專利獲千萬資助

1 : GS(14)@2017-12-10 21:31:38

【明報專訊】雲端備份及資料復原服務供應商BizCONLINE Limited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德豪於1997年在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取得博士學位後,加入IT行業,主要從事數據備份及災難復原解決方案等工作。2004年,他發覺不少企業客戶雖然光顧災難復原服務,但1年才演練1次,到真正需要使用該服務時,往往顯得忙亂。

研發自動復原演練技術

因此,他研究出一種技術,最短只需要15分鐘,就可演練一次災難復原服務,將備份的數據重新灌入硬碟,令系統重新啟動。後來,他改良有關技術,令到這種演練可以完全自動化,兼且每日進行,並申請了專利。

2008年,他獨資在香港成立BizCONLINE Limited,但香港的生意不如想像;由2012年起,開始轉拓內地市場,陸續在佛山、深圳前海、廣州、南京成立獨資公司,今年再在寧波成立合資公司。憑藉博士學歷和專利技術,這5間獨資公司和合資公司共申請到近1000萬元人民幣現金資助。

貴州獲3年合約 毋須投資硬件

他在內地最新成立的合資公司位於貴州銅仁市,公司甫成立已取得銅仁市政府一張總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合約,在未來3年為該市的政府部門、學校、醫院提供數據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有關的數據中心所需要的土地及硬件設備,全部由銅仁市政府的「國際容災大數據谷」提供。公司毋須投資任何硬件設施,只需提供軟件、技術及員工,做好數據備份服務和災難復原服務,已可在未來3年淨收3000萬元人民幣。

李德豪認為,如果初創公司確實掌握到一些核心和獨有的技術,不難像他的公司般,申請到較高的資助額或爭取到優惠的投資條件。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78&issue=20171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