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察篇 稱霸中國市場後還有很長的路途要走 從康師傅崛起看魏應州家族挑戰

2009-12-14  今周刊





康師傅在過去二十年的征戰,已交出傲人的成績單。立足在中國,必須抓住中國百年一遇的成長機遇,奮力再向上,往前看十年,康師傅集團成長空間無限美好。在取得中國第一的優勢後,康師傅的下一個挑戰對手,恐怕不是中國的同業,而是國際級的大品牌。

撰文‧謝金河

十一月二十九日,應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之邀,專程跑了一趟天津,坐上兩點多的長榮航空直飛天津的班機,不到五點鐘,飛機已抵達天津機場,享受了一趟直航快捷服務。

在飛機上,我與在香港上市的大成食品董事長韓家宸相鄰而坐,他是天津台商會的會長,也是台灣大成長城的副董事長。在機上,韓先生聊起十幾年前他到天津,如今看到天津快速壯大,也看到台商快速崛起。

一夜深談,從創業到未來都有想法臨下飛機前,在機艙門口遇到康師傅的財務長林清棠,他去歐洲做了一趟road show︵路演︶,回到家看一下,又坐上直航天津的飛機,回到康師傅的總部。航程中,他一路都在睡覺,怪不得在出飛機艙口才遇見他。我搭上了林財務長的便 車,直奔康師傅總部,正好趕上了與魏應州董事長的晚宴。

我與︽今周刊︾的同事在康師傅的員工宿舍﹁格林園﹂住了一晚,與魏應州董事長有一夜深談。

魏董回首創業的一生,四兄弟如何牢牢凝聚在一起,到未來康師傅的發展,他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例如,財信出版社想為魏董出一本傳記,可是他堅持不要,他認 為他的一生必須「蓋棺才能論定」;問他會不會像蔡衍明那樣買下媒體,他說他不懂、不敢碰。我又問他:康師傅的方便麵已經席捲整個中國,將來會不會想把康師 傅的方便麵賣到全世界?魏董說,方便麵是東方人的麵食,很難像麥當勞的漢堡賣到全世界,他今後仍會專心鞏固中國的市場。

還有一個問題是與健康有關的。方便麵吃太多有礙身體健康,隨著經濟發展,吃泡麵的人口是否會愈來愈少?魏董答得很妙,他說,方便麵實在是太好吃了,如果連 續吃,或是吃太多,又沒有運動,當然對身體不太好;不過,年輕人只要運動一下就好了。問他擔不擔心方便麵在中國市場面臨飽和的問題?這一點他看得更清楚。 他說像比較先進的國家,南韓國民平均一年吃六十九包泡麵,日本也有四十包,香港是三十九包,台灣平均也有三十七包,全中國平均只有二十三.六包,他認為中 國還有很強勁的成長空間,康師傅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這次康師傅回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魏董表示,康師傅並不缺錢,有了一九九九年跌倒的經驗,目前康師傅隨時都備有八億美元的現金。

魏應州說,他已經跌過一次,以後絕不會再跌倒。談到跌倒的經驗,魏董說,一九九六年康師傅在香港上市,突然手上有很多現金,當時,很多人告訴他投資機會, 於是這個也投、那個也投,等到九七、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康師傅在不熟悉台灣股票市場的情況下,高價吃下味全,從此陷入厄運。

他第一個求助的對象是統一企業的高清愿。也許是同業對彼此太了解,魏家向統一求助,並未得到奧援,在最關鍵一刻,日本三洋食品伸出援手,從此改變康師傅的 命運。在二○○○年前後,康師傅股價一度跌到○.三八七港元,市值只剩下二十一.六億港元,這是康師傅最困難的一刻。

此後康師傅逐漸上軌道。○六年我率領財訊投資考察團,從天津、北京看到上海,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到天津看康師傅。那時候康師傅股價大約四.六港元,而○五年 十一月,康師傅股價才只有二.六港元。如果從○五年十一月的二.六港元起算,到今年八月,康師傅創了二○.三港元新高價,康師傅從市值一四五億港元,到今 天一一三四億港元,整整四年,康師傅市值膨脹了六.八二倍。

發行TDR,希望投資人分享成果魏應州表示,康師傅從一九九六年發行五五.八七億股在香港上市以來,從來沒有增發過新股。這次回台發行TDR,主要是為了 響應政府政策,讓台灣的投資人可以不必越洋跑到香港,才能買得到康師傅的股票,他希望與台灣的投資人共同分享康師傅的成長。

所以,他不賤賣康師傅的股票,這次康師傅TDR是以每股四十五元定價,等於是一股康師傅表彰兩股TDR,換算港幣約二十一.六八港元,大約溢價六.八三%。由於康師傅發行一.九億股,是今年發行TDR非常重量級的公司,因此,康師傅可說是動見觀瞻。

回首過去五年,康師傅的發展與蛻變,都是在這五年。從毛利率來看,康師傅逐年成長,從○四年二七.六%、○五年到三一.三%、○六年的三二.三%、○七年 略微下滑到三一.六%,○八年又上升到三二.二%,今年上升到三六.一%,康師傅毛利率逐年提升,關鍵是在單項產品市占率大幅提升。

○五年康師傅方便麵仍與統一、華龍打得難分難解,到○五年底,康師傅的方便麵市占率約三七.八%,華龍與統一的市占率在一五%到二○%之間。到○九年第三 季,康師傅已拉升到五四.二%,華龍剩一一.七%,統一只剩下八.六%,康師傅高單價的容器麵,市占率更達六七.八%,在方便麵市場,康師傅可說是已完全 掌控了市場。

這一次我們參訪康師傅天津廠,從德國進口的方便麵最新生產線,在作業現場已看不到工人,幾乎是全自動化一貫作業,平均每分鐘可生產五百包泡麵,康師傅新增十二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生產兩億包,○九年康師傅的方便麵產量預計達一一三億包。

三項冠軍,鞏固食品業龍頭寶座一般台灣的創業家到中國開疆闢土,通常都是按部就班,隨著公司規模,逐漸把生產線擴大,在二○○○年以前,康師傅的方便麵市 占率其實與華龍、統一旗鼓相當,但是二○○○年初期,康師傅大擴生產線發揮經營優勢,以成本優勢競爭打敗對手。魏應州兄弟來自彰化永靖鄉下,理論上,應屬 保守的海島性格,卻在中國大市場充分發揮攻城略地的本色,實在非常不容易。

除了方便麵市場的作戰,康師傅在一開始不被看好的茶飲料市場,從○一年以來就取得領先,目前市占率四七.五%,領先統一的二○.七%與娃哈哈的一六. 三%,穩居茶飲料的王座。比較難能可貴的是康師傅在瓶裝水市場,從原本與娃哈哈、農夫山泉互相廝殺的局面,到今年終於拉大與娃哈哈的差距,拿下瓶裝水的冠 軍寶座。

康師傅的瓶裝水是自來水淨化後加上礦物質成分,又叫作礦物質水,因為強力促銷,加上單價超低,目前市占率二二.五%,領先娃哈哈的一七.三%,也拉大領先 農夫山泉(一四%)的差距。康師傅除了以低價繼續鞏固瓶裝水市場,已在長白山取得礦泉水源,今年已推出定價每瓶約人民幣一.五元的較高檔礦泉水。

除了這三項冠軍產品外,康師傅的稀釋果汁,目前仍大幅落後可口可樂(三二.四%)、統一的一四.二%,康師傅以一二%居第三位。稀釋果汁不是康師傅的強 項。最近,統一有意併下匯源果汁,鞏固市場競爭地位,可口可樂已經執稀釋果汁的牛耳,這一點魏應州謙虛地表示,可口可樂夠強,康師傅不一定每項都能拿冠 軍,像糕餅市場,康師傅市占率一直只有三%,因此,像旺旺能在市場有那麼強大競爭力,魏應州也羨慕不已。

發下豪語,挑戰世界級大廠地位這是康師傅主要的產品線,隨著毛利率、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康師傅的業績逐年上升,○五年營收十八.四六億美元,純益一.二四 億美元;○六年營收上升到二十三.三二億美元,純益是一.四九億美元;○七年營收三十二.一五億美元,純益為一.九五億美元。到了去年,金融海嘯肆虐,康 師傅營收衝高到四十二.七二億美元,純益達二.六億美元。

今年是康師傅成長最關鍵的一年,前三季營收四○.三八億美元,純益是三.二七億美元,若不是扣除伊藤忠的TBS將近兩成的少數股權,純益高達四.四億美元。不論是營收、毛利率、稅後淨利,康師傅都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也帶著這個最燦爛的業績,回台發行TDR。

康師傅在過去二十年的征戰,已交出非常傲人的成績單。目前康師傅市值一一三四億港元,已是全中國最大的食品上市集團。目前統一中國市值約一七九.二五億港 元,中國雨潤市值二八八億港元,蒙牛是三九九億港元,在深圳上市的雙匯發展是人民幣二九九億元,在上海上市的伊利乳業是人民幣二一四億元,只有旺旺六八二 億港元,比較接近康師傅。

在取得中國第一的優勢後,康師傅下一步的挑戰對手,恐怕不是中國的同業,而是國際級的大品牌。

魏應州回台發行TDR,曾經發下豪語說,五年後要挑戰可口可樂。我們先看可口可樂的營收,近三年分別是二四○.八八億美元、二八八.五八億美元及○八年的 三一九.四四億美元。可口可樂○六年獲利五○.八億美元,○七年純益是五十九.八一億美元,○八年是五十八.○七億美元,今年可口可樂預估營收會達三○ 七.八六億美元,純益估計七○.八四億美元。

對康師傅來說,遇上可口可樂才知自己有多麼小,今年康師傅營收恐怕還達不到六十億美元,大約只有可口可樂的五分之一,但是可口可樂今年若賺七十億美元,康師傅卻不到五億美元,未來成長路途仍很寬廣。

若是再比瑞典的雀巢,康師傅的路更長,今年雀巢預估營收可達九一九億美元,獲利將近九十億美元,這是世界重量級的超級食品大廠,對康師傅來說,都是可望不 可即的競爭對手,目前食品大廠如美國的卡夫集團、法國的達能、英國的聯合利華,都可算是世界級的食品集團標竿。康師傅立足在中國,必須抓住中國百年一遇的 成長機遇,奮力再向上,往前看十年,康師傅集團成長空間無限美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22

思考的碎片--8/23很長很長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fh5.html
思考的碎片--7.7 很長很長


1。保代猝死VS陌陌門

兩個加一起就知道他們加班在幹嗎了
別給我瞎扯。



2.打架是標誌性事件
背後是什麼?
路演打架這個很超過,這是聞所未聞的事件。(反而股民跳樓其實是常態)
那麼背後是什麼?我和@trustno1的討論是背後是IPO的圈錢走到極點。看來IPO的玩法要變化。不然無法持續。
這一定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不過這個事件也是不太來錢。只是告訴大家IPO的新股完全不能買。輸贏的比例一定超過99:1
贏面1%的遊戲直接放棄。

3.屈臣氏
【屈臣氏回應「問題面膜致死」事件:面膜質量合格】8月16日,屈臣氏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稱,屈臣氏珍珠臻致美白面膜質量合格,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此外,屈臣氏還表示,此次福州女子的死亡原因尚未可知,亦期待有關部門及時公佈調查結果。http://t.cn/zWTraUL

這個事件後大家懂的,誰還敢買渠道自有品牌?
別給我扯那麼多,渠道自由品牌的質量控制永遠會是問題。反正我不相信。
特別是中國!
我幾乎可以用常識判斷屈臣氏的產品過敏性試驗可能做的不夠。同時產品的生物安全性哈哈。
別忘記我是四環素牙。別給我扯那麼多。
沒有足夠小白鼠,我覺得還是規避的好。

4.上海北京出租車在大水中表現的差異/金融服務。
這個命題展開說很長很大。懶得寫。這裡記錄下。我和@trustno1對這問題的探討結論是這樣的。
從兩個案例思考
A.Jobs90年底有次去日本結果日本海關不讓他帶他的刀,Jobs說沒見過乘客劫持自己的私人飛機。結果從此再也不去日本。
這個其實和機場出租車司機訛詐乘客意思差不多。如果讓商務客戶受到傷害那麼是透支了整個城市的信用。
這是不會被城市管理者允許的。

B.Bloomberg當了紐約市長據說第一件事情就是吧地鐵裡的塗鴉全部清理乾淨然後持續的維持乾淨
這個邏輯是這樣,當你看到一座建築物有一塊破碎的窗那麼你或許更輕易的會決定去扔石子打碎第二扇。
反之如果沒有一扇破窗那麼你會自動的覺得這是一個有guard的建築物。
這個出租車漲價一個道理。不讓司機漲價隱含的推論是這是一個安全的城市。一個有秩序的城市

5.LV+歷峰業績好 VS Coach Tiffany業績不好 可能是豪宅最後跌跌起來最厲害。

6.hard to be  kind then clever 的本意其實是讓自己快樂。
我想明白一個問題。我早前喜歡在Blog裡寫一個滾字。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以後我的回答都是 hard  to be kind then clever

7.益達 最新廣告很棒 兩粒在一起最好
這是一個好廣告。類似的案例是以前味精的案例。還有肥皂粉的勺子。甚至隱形眼鏡清洗液的盒子!

8.百度 
百度一直是我沒法理解的玩法我最近才明白本質上是這樣一個命題。
internet or not/restricted internet better then no internet
兩選一大家必定會選擇一個restricted internet

更有趣的是最近的360玩搜索VS百度
其實在有牆的世界裡比的是誰更流氓

哈結論很容易推演出來。


9 ATPG的案例看UGC
所以UGC邏輯上是只能避免陷阱不可能發現價值。
這和價值的初衷違背的。
另外一個例子是互聯網早期
我是從IRC開始玩互聯網的當時PChome
很少有騙子逐步騙子會多起來
我也應該是QQ最早期的玩家也經歷過這個階段
包括其他很多BBS之類
都是開始熱情的UGC最後賽選機製出問題。或者從眾心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76

雪很濕,坡很長 一隻花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dzic.html
 
——喬爾·格林布拉特的價值投資(三)
  格林布拉特在哥倫比亞商學院給學生講課的內容是「證券分析」與「價值和特殊境況投資」。在格林布拉特的眼中,價值代表股票的本質,股票的交易價格最終回向其價值靠攏。格林布拉特一般不講述基本的投資理念,即使有,也只是散落於書的其間。格林布拉特上課時往往會用前半部分的時間回答學生的問題。他會回答那些他認為巴菲特會回答的問題。由於他的理念是如此地接近巴菲特,以致他的學生會困惑他會像巴菲特那樣回答問題還是按他自己的方式。感興趣的人可以參閱Value翻譯的《哥倫比亞商學院價值投資講義》。
   巴菲特聲稱,如果他要教一門商業課,他會教兩點:如何對一個企業估價,如何看待估價。那也是格林布拉特所要做的。格林布拉特觀察到,他的學生都很聰明,在其他頂級商學院的那些學生也很聰明,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MBA一旦涉足投資市場可能就會失敗。因此格林布拉特不認為智力是在這個市場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他認為,那些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之間的區別在於他們如何看待市場。每個人每天都被價格波動、價格波動的解釋、宏觀事件和其他大量信息轟炸。投資者需要一個方法來削減所有信息並看到事情的本源。這又回到格雷厄姆看到市場的方法。短期內,股票價格會隨著情緒波動,但從長期來看,它們終將回歸價值。
    格林布拉特告訴學生,如果他們做好估值工作,市場本身會證明他們是正確的。當然,它的時間長度可能是幾週、幾個月,甚至是幾年。一般來說,98%的情況是市場會在兩三年的時間裡認同你。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概念。它給了你耐心。不過,如果你的估值工作做得不好,你可能就會陷入麻煩。但是如果你堅持那些你已經很好地理解了的事情,做好評估工作,再給自己一個足夠的安全邊際,並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最終你將會做得很好。對於很多企業,可能很難預測它們未來的增長率和正常的贏利水平。有時學生會問,如果一個企業處於競爭激烈的行業,或技術發生重大變革,或新產品不斷推出,或其他情況導致很難估計未來收益,要怎麼做?格林布拉特直截了當地說,跳過去,找一個可以分析的公司。清楚哪些是你不知道的很重要。
  格林布拉特教給學生另外重要的一點是,你不僅要考慮你的機會是否正確,同時也要考慮你現在投資後未來那些會被放棄的機會。如果你現在的機會不是那麼誘人,那麼你可能還需要再等6-12個月來完成投資。否則,如果你把你的資金全部投入到現在的機會中,那麼你可能沒有資金再來投資未來更好的機會,或者你不得不以低價賣出你現在的頭寸以騰出資金。這就是格林布拉特為什麼設定他的最小預期回報必需要高於6%的原因,即使當前的利率水平接近於零。實際上格林布拉特通常需要的預期收益率要比6%高出很多,因為假定6%是無風險回報。所以,他不會投資預期8%的機會,除非他很有信心地認為它會隨著時間而增長。他需要一個安全邊際,就像格雷厄姆所說的。
  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是過程,即如何選擇公司已經如何管理投資組合,而不是關注回報,因為這樣沒有預測的價值。格林布拉特非常強調,要擊敗市場,你必須做一些不同於市場的事情。如果你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有時你就會明顯表現不佳。例如,當市場對一些影響因素做出反應,如情緒和動量,價值投資方法這時可能表現很糟。但是格林布拉特著眼的是長期的損失風險。他說,根據我的安全邊際,如果我持股兩三年,並且我的預期是錯誤的,我能損失多少?我不會去看股票在過去三個月的波動。這對我沒有太大的意義。我認為波動被如此廣泛地作為一種風險度量僅僅是因為它容易度量,而不是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資金永久損失的度量。向下波動僅僅是風險的一個方面,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向上波動根本就不是什麼風險,除非你是空頭。
   格林布拉特說他的戈坦資本一直使用集中的投資組合。這個投資組合包含了兩種股票資產,一種是普通資產,即對價值沒有明顯的刺激因素;一種是特殊狀態資產,這種資產存在著可能改變價值的刺激因素。前者是格雷厄姆式的投資方法,後者則是指當上市公司發生分拆、併購、破產、重組等特殊事件時的投資。格林布拉特的第一本書《《股市天才——發現股市利潤的秘密隱藏之地》講述的就是他在1985-1994年間如何通過不尋常的特殊事件和投資品種來投資的策略。
   有效市場假說並不是一個解釋市場如何運作的準確模型。格林布拉特的看法是,雖然市場最終將在一個公允價值區域進行交易,一個符合有效市場假說的價格,但在這期間,有時長達好幾年,股價可以大大偏離其公允價值。一個更合理的模型是價格圍繞公允價值進行交易,但也經常會有顯著的偏差發生,這是因為投資者情緒的大幅波動。格林布拉特援引「市場先生」這一著名比喻。假設市場先生是你的商業夥伴,這個夥伴容易受市場情緒的影響,他想要出售股票或從你手裡買股票。他心情好的時候,你可以高價出售股票給他;他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就可以利用他的不理智,從他那裡買入股票。其他的時候,你不一定要交易。格林布拉特建議,投資者應該等待合適的機會和合適的時間。
   格林布拉特認為價值投資有三個關鍵經驗:
    1、價值投資是有用的;
    2、價值投資不是一直有用的;
   3、第二條是第一條為什麼正確的一個原因。
   用低價投資好的企業,在長期將會跑贏大盤。這個方法的有效性不會隨著時間流逝,因為價值投資方法的週期性表現不佳的時間長度以及嚴峻程度會使得一般投資者很難堅持下來。基金經理可能認識到價值投資的優點,但他們的投資者容忍低於基準表現的時間跨度在縮短。因此價值投資從來就不容易,格林布拉特指出,投資者犯的三個最大的錯誤就是,首先,屈從於情緒。投資者做出的投資決策往往是基於對價格行為的一種情感反應或在報紙上看到或聽到的新聞。其次,缺乏相關的知識。如果投資者不能評估一個公司的價值,就會對哪個沒有依據。估價一個公司相當困難,大概不會超過1%或2%的投資者有能力正確地評估公司的價值。如果投資者不能知道一隻股票大概值多少錢,就不會在其價格遠低於價值時大量買入。最後,對基金經理近期的表現分配太多的權重。
   格林布拉特始終強調,投資需要一些功課和努力,因為這些知識會讓我們感到安心,而戰勝股市的訣竅就是做一些特別的功課。「只要你將功課做足,市場終將承認這些內在價值,你也正是因為這些廉價機會會不斷出現才研究這一領域,這也就是為什麼徹底遵守挑選廉價股票的方法會帶來利潤。」格林布拉特是第一個將「滾雪球」的比喻運用於投資的人,後來巴菲特又引用了這個比喻,發展成「滾雪球」理論。記住那些多麼熟悉的語句:雪很濕,坡很長......其實喬爾·格林布拉特先生很早就用他的那張地圖、足夠長的繩索和爬山工具,到達那個雪球邊,輕滾著雪球幾十年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989

雨潤中報分析: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先生留下的遺產 心燈永續William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5031702
$雨潤食品(01068)$有人說我應該給雨潤的分析一個結論。好吧,我給祝先生一個結論吧---「唯利是圖」。 用朋友的話說,當雨潤沒有什麼油水時,祝先生就跑了。他說的很好,因為看到本質,出現的現象也就能懂了。

剛才看完了雨潤中報。營業收入下降,主營利潤下降,毛利率上升。毛利率上升可能是雨潤中報唯一的「好消息」吧。新的管理層可以說什麼事都沒有做,維穩是第一大事。各位看一下,投資現金流淨額,幾乎已經不對外投資了,說明企業把全部精力放在內部調整上,為什麼?祝老闆留下的問題太多太嚴重。既然沒有什麼投資行為,主要在抓在理順企業內部的事情,各項經營費用降下來也是正常的。都說它的毛利率上升了。的確是「上升」了,因為經營成本都儲存在存貨裡呢(經營成本儲存點1),2013年的存貨仍較年初上升些,達16.75億。

第二個中報重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質量毫無改善,幾乎可以說是維持原狀。再次說明新的領導團隊,根本無心,也無力讓經營改善,全部精力投放在處理祝老闆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上。理順公司用了半年,卻無任何進展和效果。下半年,我就比較擔心業績能出來多少了。看來後祝老闆時期,雨潤公司要走向正常經營非一日之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祝老闆留下的遺產。

第三個重中之重,過往分析雨潤問題時常說的,在建工程轉固是雨潤最頭痛的問題,中報看來,沒有一點改善。固定資產仍然認列高達150億多,與年初比較可見在建工程估計沒有多少轉固的。企業經營的成本,又被在建工程費用資本化儲存起來了(經營成本儲存點2)。

當然,雨潤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新的管理層在經營上根本無作為,當然是「壞」不到哪裡去了。這個中報,毫無投資亮點,看起來讓人昏睡,我相信雨潤的股價也要提前進入冬眠了。雨潤的嚴冬遠沒有過去,2013年仍是公司經營的一道大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96

“美聯儲通訊社”退縮:低利率“很長一段時間不變”是我自己分析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43

昨天美股波動很可能是因為美聯儲通訊社《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引起的,現在這篇文章的作者JON HILSENRATH承認,有關“利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是他分析出來的。到底會發生什麽,只有美聯儲自己知道。

《華爾街日報》跟蹤報道美聯儲政策的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今天公布的FOMC聲明將保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而這是根據對美聯儲官員講話的分析,以及之前報道得出的結論。

由於對美聯儲政策有非常準確的解讀和預判,Jon Hilsenrath被冠以“美聯儲通訊社”。昨天他的文章出爐後,引發美國股市反彈

今天JON HILSENRATH給出他解讀美聯儲政策的邏輯。

·越來越多的美聯儲官員口風轉向,他們不再保證在10月份結束購債後,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利率”。他們要依據經濟表現而不是日歷表作出決定。“相當長一段時間”表示似乎把政策與日歷表綁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當下一個購債結束時,他們無法把“相當長一段時間”與QE掛鉤,這使得有更多動力修改前瞻。這就是為什麽美聯儲這一次會激烈討論措辭。

·在會議之前美聯儲似乎沒有對改變措辭達成一致。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認為10月份是修改措辭的好時機。他說:“假設經濟如我們預期的發展,我們將在10月份停止購債。這將給我們重新思考措辭的機會。所以我認為現在更少的強調前瞻指引,更多的關註經濟數據。”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說:“我不認為需要過快的改變指引。”

·美聯儲希望經濟數據是可依賴的。迄今為止的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改善速度放緩,通脹依然低於2%目標。8月份失業率為6.1%,而7月份上一次FOMC會議時,6月失業率也是6.1%。投資和支出數據表明美聯儲預測下半年近3%的經濟增長率在穩步實現。7月份時,美聯儲判斷勞動力市場依然有疲軟跡象,利率應在接受購債計劃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低點。

·自6月份美聯儲主席耶倫開始對“相當長一段時間”表示加修飾以來,她就警告如果勞動力市場和通脹像上半年一樣比預期更快的恢複,加息可能比預期提前。而這一點耶倫在Jackson Hole經濟學家年會上又再次強調。

·美聯儲本次會議還有其他事情要做。美聯儲官員要最終確認“退出計劃”,並制定一套利率管理機制,以應對最後到來的加息時刻。(具體內容會在FOMC會議紀要中找到)他們還要為10月份結束購債做準備。

Jon Hilsenrath結論是:耶倫是一個做事有條不紊的人,美聯儲在通常的時候是一個反應緩慢的機構。對於“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辯論還沒有完全成熟和對外溝通。耶倫近幾個月修飾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表述,但沒有提出要改變它。此外美聯儲現在有其他事情要幹。如果美聯儲改變“相當長一段時間”表述,同時宣布退出計劃,將震驚市場對美聯儲在加息道路的判斷。

耶倫下一步最符合邏輯的行動,是堅持利率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低利率”的措辭,並同時附加強力的條件:即如果勞動力市場保持快速改善的速度,將會改變之前的看法。

維持當前的前瞻指引,有利於釋放結束購債計劃和正式的退出策略信號。當耶倫統一美聯儲內部意見之後,她還有時間釋放改變“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措辭的信號。

雖然耶倫上臺後沒有表現的像市場預期那麽鴿派,但這不意味著她一下子變成鷹派,這只是說明她不是一只“鴿子”。

美聯儲是否會采取這些措施?只有在房間里開會的人才知道。我們其余的人只要看最後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39

新華網評論:擁堵費想得到市民“理解”前路恐怕還很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421.html

治堵靠“限”,治霾靠“吹”,未來或將又多一樣,收費。

此前媒體追問多次的停車費亂象尚未得到解答,北京市為緩解城市擁堵又要收取一項“擁堵費”。近日,北京市政協召開的霧霾治理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傳出消息,北京市交通委會同市發改委、環保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門,已初步制定了北京市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在組織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

擁堵費,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的經濟手段。其書面道理聽起來有些拗口實際上非常簡單:哪堵哪收費,啥時候堵啥時候收費。

這筆錢從一方面講,是用經濟杠桿撬動駕車人避開熱點路段,或者改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方法。另一方面,常規理解,擁堵費也將使用於疏解交通擁堵的用途。但在北京市,很多所謂的“常規堵點”實際上是日常交通中的“必經之路”。而這些“必經之路”的擁堵是否真的是僅僅因為車多而造成的呢?

以北京市北三環蘇州橋由北至南的路段為例,幾乎是每天必堵的堵點,其由北至南的道路在短短900米的長度內,從原本的3車道分化至立交橋路段的1車道,用司機的話說,“不堵就奇了怪了”。在北京,如這樣因為規劃不合理且修正難度極高的路段在可謂比比皆是。

引導車輛規避堵點,也需要讓車輛有路可選,無路可選的擁堵費與攔路收錢有何區別?從城市規劃不合理導致擁堵的角度來看,擁堵費又可以被理解為讓納稅人為糟糕的城市公共服務買單。而這種失策規劃所造成的擁堵,亦證明了我們不能將城市運行效率低下的“罪過”,簡單歸結於“車多”上來。

此外,擁堵費的另一目的是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驅使大家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但結合北京的公共交通實際情況來看,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在高峰期的擁擠程度已然成為上班族的煎熬旅程。繼續增大擁擠強度,乘客的承受極限或者車輛調度能力能否達到需要有科學的解釋?而且,究其根源,其實眾所周知,是工作場所高度聚集於內城,導致內外城交通潮汐日複一日,城市規劃的根結弊端不解決。而如今擁堵費一旦開征,將引導機動車使用者改用公共交通,當使用公共資源的人數突然增多時,原本的使用者就會感到自己的公共權益受到了損失。

更擠、更擠、更擠、壓根擠不上去……他們招誰惹誰了?這一道理與單雙號限行的連帶效應基本一致——為了道路通暢而犧牲了沒有購買汽車人群的利益。

公眾對這一收費賦予“理解”的唯一理由,就是能夠實現對擁堵的有效緩解,從而提高城市運行的整體效率。但從目前來看,有關方面並未給出相關明確清晰的數據,收了擁堵費能減少多少車輛出行?道路上需要減少多少車才能明顯緩解擁堵?提高的效率利益能超過擁堵費所增加的出行成本嗎?

簡而言之,目前擁堵費的征收依然處於民意不支持、邏輯不通順、目標不清晰的“三不”境地。

無論把“擁堵費”這一舉措如何定位,始終是治標不能治本的方法。堵車是世界上每一個特大型城市的通病,汽車數量的增長不僅從直觀上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起飛,更證明了彼時的城市規劃沒能跟上突飛猛進的交通需求。城市規劃中出現與預期的偏差,應盡快想辦法緩解和糾正。

擁堵費如果真的開征,市民不僅需要看到這筆錢用在何處,更要看到決策背後為城市規劃的糾正還做出哪些治本之舉。“歷史遺留”是糾正的難點,而不應是避開根治手段而只在限行、收費上選來選去的“借口”。

(原文摘自新華網,作者黃博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35

郭臺銘:互聯網汽車我絕對不敢開 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經濟不能看一年,要看兩年、三年,甚至於看到2020年。

“我認為是2020年的經濟一定會複蘇,在那個時候,中國經濟不但會比現在結構調整更好,再加上互聯網的加持,不管是+互聯網,或者是互聯網+,再加上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到制造強國,再加上本身中產階級人口的,中產人口結構的比例調整,我相信再加上有效率的政府,再加上領導中心的決策非常快,再加上政府對於制造、工業、出口、科技引領的措施,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短線的,也不需要是短線的收效,是長效的。"郭臺銘說,“所以我認為2017年,不要期望它有過多的成長,因為我們要新常態來看,可是大家將來要看的是我們怎麽樣在未來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成功,現在要去埋下所做的成功的種子、成功的基因、DNA。”

在談及傳統制造行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是否是轉型的方向時,郭臺銘表示,”其實不管馬雲、馬化騰跟李彥宏,包括我過去在投資跟收購項目過程中,他們派人到臺灣學習我們的科技,我覺得沒有一個互聯網企業,可以說富士康是一個傳統的制造業。其實很多年來,我們都已在支持很多互聯網公司做最新的科技的產品,用的都是互聯網的科技。我要強調這一點,不是說互聯網的公司會比較會宣傳,但是傳統的制造業他們不願意被人家知道他是在高科技里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說今天展出來的數字經濟。上一次互聯網大會,我也來參加了,再強調互聯互通、資源分享,這個是屬於理念層級、觀念層級的訴求,這一次互聯網大會在於強調能夠怎麽創新驅動,來改善人類科技的生活,讓人類真正享受到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經濟帶來的生活的便利跟方便。所以這個議題出來,讓很多的硬件制造業,把他過去所做的,跟互聯網所相關的科技展現出來。“

郭臺銘還認為制造行業正好跟互聯網企業倒過來,”他們叫互聯網+,我們是+互聯網。每一個行業,比如汽車行業,大家說互聯網汽車,我認為做汽車的人,加上互聯網,比如寶馬、奔馳、豐田,甚至很多有名的汽車廠,他們其實都發展了很多年了,雲端網絡的技術,因為他們對於安全的監控,對於安全的重視性比較重要,所以他們對互聯網技術的推動比較緩慢。可是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都爭相要去做互聯網汽車,我可以說那個汽車我絕對不敢開,因為它不是玩具的遙控汽車,因為汽車是有安全的顧慮。我在四年前到Google看過它的互聯網汽車,到現在他還是在非常早期的實驗階段。國內很多汽車廠說我可以做到無人駕駛,我覺得如果哪天有這輛車出來,我也勸你三思而後行,不要提早去買,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互聯網汽車,我覺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清潔能源汽車倒是可以先走,互聯網汽車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有自動駕駛,這是我的想法。“

而被問到關於中國制造的問題時,郭臺銘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就是國家要定一個三個十年的工業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第一個十年要能夠跟德日美相抗,平起平坐,這個是有機會做到,這是因為中國有年輕人,中國的制造產業現在都有互聯網的基因,再加上互聯網在中國盛行很快,所以互聯網可以迅速運用在工業制造的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