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職場巨嬰,“毀”人不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6/161896.shtml

職場巨嬰,“毀”人不倦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職場巨嬰,“毀”人不倦

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我們都是大號嬰兒。 ——《巨嬰國》

本文由經緯創投(微信ID:  matrixpartnerschina)授權i黑馬發布。

許多人都是如此,職場無疑是重災區之一。

作者在書中寫道:“我們發展了很複雜的行為,對權力、名聲、成就與物質等的需求可以漲到很高的地步,但它們常常是一種防禦,是兩種在嬰兒時期沒被滿足的最原始的簡單願望轉化出來的。一個願望是:抱抱我;一個願望是:看著我……”

職場里,總能看到有些人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只想空手套白狼——一面指望著同事幫自己把每一件事都置辦妥當;一面又頤指氣使,抱怨生活,吝嗇一聲“謝謝”。任性耍賴、模糊主題、熟視無睹、怨天尤人……種種“不靠譜”的標簽在他們身上金光四射。

明明是成年人的年紀,卻仍舊懷揣著繈褓中的嬰兒心態,我們把這類人定義為:“職場巨嬰”。在巨嬰的眼中,所有對自己的“順從”都是理所當然,而所有於己相關的“逆行”都是在耍流氓。

但,憑什麽呢?

一個人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一離不開才能,二脫不了運氣。才能看人,而運氣看天。托馬斯·傑弗遜曾經說過:“我非常相信運氣,而且我發現我越是努力工作,運氣就越能找上門。”

所以歸根結底,無非“靠譜”二字。

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浴火重生,但想做出些小成績並不難。一張清清爽爽的數據圖,或是簡簡單單的一次匯報演說……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可依舊有人做不好,最終績效評測時,整個工作軌跡平淡無奇,小錯連連,乏善可陳。

我們采訪了一些職場資深人士,根據他們的評價總結出了“職場巨嬰”的幾大特點。不過我們的目的,不在於讓你“對號入座”,而是希望與君共勉,盡早出落成一個成熟的大人。以下,Enjoy:

22

消極對待問題---職場巨嬰:我只想逃避

遇到問題,消極以待顯然不是成熟之舉。遇到問題恐慌是正常的,但靠譜的人總是選擇直面以對。一個人的口碑不僅在於萬事皆能處理得幹凈利落,也在於遇事總能沈穩解決。

公司不是家庭,人人都有應盡之責,你需要的學會的是拼命找到解決問題、不斷成長的方法。你所代表的,絕不僅是你個人的信譽,更是團隊、甚至是整個公司的臉面,與其任由種種問題公之於眾,影響項目的完成,不如時刻準備好 Plan B,以備不時之需。

推卸責任---職場巨嬰:反正不是我的錯

發現別人身上的壞毛病總是簡單,發現自己的問題卻總是很難。“職場巨嬰”出了問題從來不會怪一下自己,總是怪環境,怪別人協作不利。但同事不是你的背鍋俠,也不是你的父母,犯不著東奔西走、毫無怨言地替你收拾殘局。希望人人都圍著你轉,遷就著你的“求寵”心態在職場里是施展不開拳腳的。

有些人害怕承擔過大的風險而選擇推卸責任,出現一次這樣的情況可以理解;但長此以往,你必然會慢慢失去同伴的信任,無人願意同你合作。

33

總是陰陽怪氣---巨嬰:這項目怎麽可能辦得成

巨嬰們大都缺乏安全感,不願逃離舒適區,平日里墨守成規、不願改變,給你項目你還嫌麻煩。但那些安逸又不用動腦子、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真的適合你嗎?長此以往,它們只會摧毀你的熱情,你的今天越安逸,你的明天越慚愧。

一旦公司開始全力以赴做一個項目時,隔墻總有一張“嘴”,杞人憂天地說著資金流動性欠缺、人員準備不夠充分、各部門相互不了解……實際上,公司的每一步計劃、每一個環節、每一件小事都涉及到與他人的配合,“陰陽怪調”的心理不僅會拖累整個項目的進度,更是對他人、對領導層、對整個公司的不信任,如有異議不如提前溝通,達成共識才更利於項目的推進。

效率太低---巨嬰:事情好多啊我忙不過來了 

“職場巨嬰”的另一大顯著特點是:效率太低。巨嬰們往往在 deadline 近至眼前之時,才和領導來一句:“事情好多啊!忙不過來了!能晚點交嗎?”

種種借口的背後只有一個解釋:你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在輕重緩急上拎不清。工作永遠做不完,要想遊刃有余萬事不離“優先級”三個燙金大字。把一切都拋在腦後,則必然埋下禍患,到最後事情擠壓成山,談何獨立思考突破性成長呢?

有一項針對高管性格的調查顯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最喜歡用來描述高管的五個詞是:數據狂、毫無耐心、攻擊性強、時間壓力大以及十分可怕。倒不是要你學會蠅營狗茍、溜須拍馬,而是面對這個人群時,如何以用讓他們有安全感的方式,讓每一項工作順利進行。而安全感的基礎之一,就是大家對工作的重要程度認知一致。

每一個項目的跟進都是循序而生的,底層的積累對頂端的建築來說非常重要。倘若因為個人原因拖延了進度,那之後影響的是團隊的發展和整個項目的推進。

44

永遠沒反饋---巨嬰:我在悶聲做大事

安排工作的時候,收到指令不回複,遇到問題不反饋,提前終止不報告……覺得凡事“朕已閱”即可,總是要等到老板問了,才說一句:“啊呀,不好意思,我忘了。”

有的人解釋說自己性格內向,以為悶聲做大事,只顧做自己的事情就萬事大吉了,但殊不知工作中的溝通極為重要,事前協調總比事後溝通要來得有效率——雙方各占一席協商之地,通過換位思考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若真的等到“臨死一刻”才張口,那真的就晚了。

抱著試錯的僥幸態度做事,項目有變時擅作主張,那實際上是把整體決策當成了兒戲……

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問題,恰恰可能是影響你成為靠譜之人的絆腳石。如果你不幸是其中之一,那不如看看我們為你準備的巨嬰成長攻略,希望對你有用。

➤ 尊重原則和規則

職場是個講原則的地方,原則不僅是做事的評判標準,更是每個人存在的理由和基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無視原則的員工永遠是個“職場巨嬰”。也許你不想被規則束縛,但真正聰明的人會通過刻意練習提高自我的執行力以及闡述目標的能力,更能分得了輕重緩急,說到做到並有始有終。

➤ 克服消極情緒

很多人效率低下的主導因素,在於缺乏自律。不少“巨嬰”忍耐度極低,壓力一大就情緒泄洪,不開心了就不工作,與其影響他人、拖累進度,不如及時理應明確應當承擔的責任,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情緒,時刻將“效率”作為行動指向的第一要義,提升手速和腦速,不打持久戰。

➤ 時效性是重中之重

工作永遠都是做不完的……當你因手上工作較多而感到分身乏術時,不如先根據事件的重要性與截止日期給自己排一個優先級,根據順位依次攻擊。此外,做任何決策之前都要準備好一系列替代方案,窮盡可能選擇最有效率的一條,盡最大的努力,也做好最壞的準備,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最高質量的活兒。

 膽大心細,能做“苦活兒”也敢挑大梁

想要成長,就要逼迫自己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相信不論是職場新生兒還是商場老頑童,在獨挑大梁之前都經歷過當“影帝”、“影後”的歲月,但往往是這種細枝末節的工作才最考研人對細節的嚴謹,對工作的負責。臟活兒、累活兒、苦活兒、雜活兒都齊活兒之後,你也就具備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等到獨挑大梁的時候才不會感到惶惶不安。

➤  懂得反饋並及時溝通

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旁人感受的人自然無法掂量出自己的輕重,反而越出色的人越能找到加速自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懂得通過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讓你一個人吭哧吭哧地鉆研琢磨,而是希望你能敢於提出異議,同時註意反饋的時間與方法,有指向性的問題和充滿誠意的請教是不會遭別人白眼的。有節奏的把控進度,適時的匯報溝通,會讓一切都順當許多。

55

職場巨嬰們不諳世事,覺得任性就是真我,自私就是天真,心直口快就是真誠。可長大了才發現,任性就是任性,自私就是自私,心直口快只是因為情商低……

然則,不管在哪個行業,真正做出優秀成果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保持謙遜,強化辨別分析、提煉精華以及利用渠道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成功的必經之路,只有做好歷經長征的準備,才能享受在孤獨中奮鬥的絕望與脫胎換骨的重生。

職場 責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42

關仁隱事:「巨嬰」跟風行山博曝光

1 : GS(14)@2016-05-22 12:16:12

唔知係而家啲藝人忽然醒覺要注重健康,定係想跟風?又或者想捕獲巨星?點都好,最近真係多咗好多藝人去行山。「巨嬰」離開大台之後,經常拎住大聲公同人講話去拍西片,結果得個桔,勇闖完外國影壇之後,巨嬰終於好似啲移民港人咁回流返港,不過佢見自己回歸後工作唔多,又冇乜人氣,為咗博見報,就周圍打聽發哥喺邊度行山,諗住捕獲巨星影合照,然後放上網博見報,結果又真係俾佢撞到正,個天都算待佢不薄。撰文:關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22/196220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094

【讀書好×果籽】《巨嬰國》被禁的政治意義

1 : GS(14)@2017-04-22 10:44:21

【文化籽:讀書好】內地心理學者武志紅去年出版《巨嬰國》一書,大受歡迎,作者指出內地人雖然已經成年,其實心理水平仍是個嬰兒,稱之為「巨嬰」,由他們組成的國家,就叫做巨嬰國,「巨嬰」的共同心理特點是,「全能自戀」和「共生」,全能自戀就是大家要聽我的話,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為自己服務,以我為主。共生就是不能獨活,因而衍生出集體主義。而所謂集體主義就是大家都被要求「聽話」,在家要聽父母,在學校要聽老師,在社會上聽領導、聽政府的,因此內地人是按照別人的意志來活,於是自我就無法成長。



由於《巨嬰國》成為暢銷書,結果這書今年三月被禁全國書店下架。今天我不是想推介《巨嬰國》,而是討論對中國人民族性及劣根性批判,為何變成禁忌,即使已經出版,仍然不准售賣。坦白說這書並不是嚴肅學術著作,內容也不嚴謹,但勝在改了個好書名,猶如視頻標題黨。「巨嬰」二字充滿了現實指涉,內地一孩政策下,父母溺愛產生了大量超級肥胖孩子,這些肥仔一般性格以我為主,是受祖父母及父母寵壞的孩子。


口腔期

《巨嬰國》的理論基礎,源自佛洛依德心理分析學,他認為人的自我成長分為口腔期、肛門期、弒父戀母期等。而中國人的集體自我從未成長,仍然停留在口腔期,這分析其實是來自八十年代在港、台兩地轟動一時的民族性批判作品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在八十年代念大學的誰沒有看過這書。孫隆基從中國人的「核突」行為出發,剖析其背後的集體心理狀態。例如在公眾地方吐痰、挖鼻屎、打嗝,他認為一個人養成了自制自律的肌肉動作時,就是他的「自我疆界開始浮現之時。然而,由於中國人在肛門期已養成了可以排泄物隨意地放入外在世界,保持了口腔期的「自我界線不明朗」的特徵,因此,西方孩童的「自我疆界開始浮現的階段,也正是中國人訓練孩童不要有『個性』的時刻。」孫從心理分析角度論證中國文化內集體主義傾向,早了《巨嬰國》近三十年!沿着這個民族性批判向上溯,孫隆基之前的經典,當然是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同樣拿中國民族劣根性開刀,狠批集體主義下形成的醬缸文化,扼殺個性。如果要再找出民族DNA批判祖師爺,首推深受共產黨尊崇的魯迅,大家還記得在《阿Q正傳》、《孔乙己》中強烈批判了傳統文化中「吃人」與甘於「被吃」、「精神勝利法」和「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奴隸哲學嗎?他塑造的阿Q、孔乙己就是深受民族劣根性毒害的原型,當時魯迅是深信「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來」,中國才有希望。


變態大媽

1919年是中國人掙脫口腔期,追求民族自我成長,發展個性的起點,而馬列主義及共黨提倡的文化革命,也是由此出發,為了這個自我探索過程,中國人付出了沉重代價。殊不知到了今天,一百年前鼓勵大家文化上「弒母殺父」的共黨,今天反過來換上新裝成了大媽,將人民視為胖寶寶,大媽不單要照顧寶寶起居飲食,或要防止不良思想令寶寶學壞,希望控制這個胖娃子一生,多變態多惡心!柏楊當年金句是:「我們的醜陋,是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醜陋。」今天應該修改為:「共產黨的醜陋,是在於他們要你不知道自己的醜陋!」



書本以岳敏君的「中國式哈哈笑」作插畫,是內地人集體愚昧的代表作。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是三十年前的暢銷書。

魯迅是「唱衰」中國人民族性的祖師,卻受共黨尊崇。

撰文:劉細良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1/199959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