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在將近1年的時間內,創業團隊“流米”見了大大小小將近70家的投資機構和個人,依然沒有融到錢。

這是最近這幾天在朋友圈流行一張美女圖片:

1030805897

 

在資本寒冬里,這樣戰戰兢兢的創業者數不勝數,時刻擔心自己的文胸會掉下來。

在將近1年的時間內,創業團隊“流米”見了大大小小將近70家的投資機構和個人,依然沒有融到錢。

“對你們的項目很感興趣,把BP發過來吧”

作為一個從事手機流量獎勵營銷的創業項目,“流米”從一啟動就在找融資。

2015年春節後的期間,融資環境還非常好,處處一片繁榮景象,天使投資人到處找項目,各種創業路演也是經常舉辦。

春節前,廣州一家本土投資機構負責人一天突然來到流米公司辦公室,明確表示要投資,並且當場敲定投資金額和比例,節後一來就發TS。

雖然流米的創始人廖小國對給出的估值不是特別滿意,但考慮盡快拿到錢,就同意了。

經過春節幾個客戶的活動驗證後,小國更加相信這個項目前景。於是他開始催這家機構盡快發來TS,並要求先過橋貸款,拿到錢後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但是在催了將近3周並給對方下達Deadline時間後(過了Deadline漲估值),對方還是沒發來。

3月中旬,借著北京一個遊戲行業大會的時機,小國和另一個創始人溫利華決定去北京見更多的投資人,聊了幾家感覺也還不錯。

在北京期間,小國收到了遲到的TS,但當看到TS的內容後,廖小國沒有做出任何回複:因為條款讓他覺得完全無法接受,並且已經過了Deadline時間。

回到廣州,小國沒有主動聯系對方,他在等對方主動聯系自己,因為他覺得不管是在態度還是TS條款上,他感覺這家機構沒有誠意。

3月第三周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對方負責人主動打來電話,但從接通電話的那一刻,小國就開始指責對方,“你們這樣的TS毫無誠意,完全不想承擔任何風險,只想剝削創業者,想加入進來必須按新的估值,並且我們不接受任何任何對賭,否則沒得談”。

就這樣,第一個TS被他傲嬌地拒絕了,因為沒有再接到回複電話。於是,流米開始了馬拉松式的融資歷程。

見了一家又一家,除了廣州,北京、上海、深圳都去跑。一開始通過朋友的介紹,一般都是機構投資經理,直接要了BP後,就是等待。兩位主創也會在一些投資人群里簡單介紹自己的項目,然後主動去加,加完之後投資人最常說的是“對你們的項目很感興趣,把BP發過來吧。”

錯過黃金時機

當見了50多家之後,已經是到4月底。這期間,兩位主創非常煎熬,因為原本在年前就承諾給團隊說融資已經基本敲定。同時,由於業務本身毛利比較底,公司每月還是虧損狀態。

於是,流米開始嘗試和FA合作,但是很快發現,由於業務模式非常新,FA也不敢推薦更多的機構。推薦的幾家機構在談過之後,對商業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不認為流米的模式可以做得起來。

核心團隊開始在思考:商業模式到底是出了什麽問題。

融資的進展,團隊里只有幾位高管知道,兩位主創不敢告訴其他員工。

後來陸陸續續又見了幾家,時間來到了下半年,資本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大家都遭遇的資本寒冬,流米知道,他們錯過了黃金時機。

“你說可行,我們就試試”

采訪中,廖小國講了兩段有意思的經歷。一段是他期間還曾去找那家被拒絕投資機構重新談判的經歷;另外一段則是一個投資人建議他們讓天使機構出局的經歷。

傲嬌拒絕投資機構的小國也重新審視自己,因為他甚至連給對方談判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之後中間人透露給他,其實對賭條款是可以談的。

因為這個機構是溫利華的朋友介紹的,小國知道因為自己的草率,錯失了一次寶貴的機會,但是他的合夥人並沒有指責他。他決定放下自己傲嬌的自尊心,主動聯系那家機構,帶上新的數據和對方談判,雖然最後還是沒有成。

但是這次事件之後,兩位主創的心態已經完全變了,“只要願意談,我們都不拒絕;再怎麽被拒絕,我們都能接受”。

在項目最初談融資的時候,他們見了一個投資人,當知道流米團隊是從第一個失敗項目轉型過後做的第二個項目時,這個投資人說:“你們應該Close掉第一個項目來做這個項目,這樣你們就是第一輪融資,會更容易,我以前也是這麽做的。”

兩位主創非常驚訝,回去之後也是掙紮了一段時間,如果這樣操作,也許真的會更快,因為估值會降低很多。但是最後他們還是沒有選擇這麽做,保留了第一家天使機構。

融資的困難越來越超出了兩位主創原來的設想,雖然沒有幻想過見一面投資人,第二天錢就到賬的美好景象,卻也是自信認為流米項目會很快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然而殘酷的融資現實擺在兩位主創面前,向左還是向右,流米到了抉擇的時候。

過於自信導致估值過高,To C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得到驗證。結合當時的業務情況來看,企業客戶對手機流量獎勵營銷比較認可,不但合作客戶數快速增加,客戶續費比例還很高,溫利華提出如果進一步擴大流水規模,保持現有毛利水平,是可以養活自己的。

這意味著,業務要從To C模式轉型到To B模式。

確定商業模式轉型的過程是非常快的,團隊給自己定了一個實現養活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從快速提升銷售業績起。

轉型的同時,融資還得繼續。

To C商業模式的BP是廖小國主導的,他決定To B商業模式的BP由溫利華主導,兩位主創的相互信任在融資困難過程中,反而越來越深。

“你說可行,我們就試試”,這是兩位主創相互之間經常跟對方說的話。

在最短的時間內養活自己

快速提升銷售業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之前團隊一直是按To C的模式去打造,產品研發人員占了絕大多數,包括創始人溫利華在內的銷售人員只有3名,如今全面轉向To B模式,產品和銷售都面臨挑戰。

兩位主創是分別騰訊產品與華為銷售背景,懂產品、擅銷售。兩人決定,產品上要做到能快速規模化,業務上大幅增加銷售人員。

靠著業內口碑和圈內資源,流米每個月都有一定的收入,但是離養活自己還有很大距離。

過往的銷售經驗告訴溫利華,要想有更多的收入,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像狼一樣的銷售。下定決心後,溫利華整整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組建了廣州和深圳銷售團隊。

廖小國分管的產品研發團隊,在產品VP李海青的帶領下,做著一個創業團隊每天做的事:加班!做出超越客戶預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是他們的目標。

技術總監鄧建章從進入流米團隊,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有這樣的團隊,何愁做不成事?”,小國慶幸自己的團隊能有這樣的執行力,他說他最想做的事就融資後給團隊加薪。

為了能夠最短時間內實現養活自己,產品在拼,銷售在拼,所有人都在拼速度。在七月份決策全面轉向To B業務到如今養活流米自己,僅僅過去了兩個多月。

在九月底,溫利華在一次論壇碰到之前拒絕他們的某機構,對方非常驚訝流米還活著。創業圈的朋友不斷有項目關閉的消息傳出,兩位主創心想活著真好。

文胸很難掉下來了

和其他創業者一樣,創業過程中的煎熬,兩位主創也是天天在經歷。

躺下一分鐘即可入睡的溫利華,在創業以前很難理解為什麽有些人會睡不著覺,創業近一年經歷無數失眠和煎熬的夜晚,溫利華已經患上了創業界戲稱的創業焦慮癥。

還有對家庭、孩子、老婆照顧的缺失,讓他也很自責。柳青患癌消息瘋傳時,他也在朋友圈發表感觸,“有時候真想放空自己,冥想打坐,回歸寧靜。”

作為流米的CEO,溫利華說他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不焦慮,但是經歷這一年不斷融資失敗的經歷,到如今開始養活自己,他知道再有什麽困難團隊都能應對,文胸很難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