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雷曼執笠非洲小國心凉 李華華


2008-12-24  AppleDaily


 

雷 曼倒閉,累慘香港嘅迷債苦主,但遠在非洲嘅旅遊天堂,塞席爾共和國(Seychelles)總統米歇爾(James Michel)就十分高興,仲喺9月寫咗封電郵畀雷曼倫敦嘅賓架。因為呢個人口只有八萬二嘅小島,兩年前就係俾雷曼嘅賓架游說,以超高利息借錢,搞到債務 纏國,要周圍問人科水。

害旅遊天堂孭重債

據彭博報道,封電郵最精警一句係話:「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如今我知道真的有神。」 即係多得上帝主持公義!米歇爾咁嬲,據講係因為雷曼融資3.08億美金畀塞席爾,利息竟高達24厘,搞到小國巨債纏身。哥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 教授話,華爾街券商冇考慮佢哋嘅還款能力,簡直係「高息冷血融資」。塞席爾早兩個月已要求12%(約2000名)公務員辭職,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申請2600萬美金,仲爭取喺1月時攞到非洲開發銀行嘅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841

超人高息借據曝光甘泉航空執笠黑幕

2008-4-17  NM




經營短短十八個月的香港首家廉價航空公司甘泉航空,於上週二向法庭申請清盤。公司管理層將死因歸咎油價高企及同業競爭激烈。

事 實上,身兼牧師的創辦人李卓民,財政實力欠佳才是主因。李卓民兩夫婦十年前從美國回港,以香港富商之後及虔誠基督徒形象,從教會中網羅商界人士,夾份辦甘 泉;然而以一個門外漢沾手航空這高危行業,非有大財團做後盾來燒銀紙不可,李卓民與一眾小股東根本無能為力。最後李卓民走上絕路,向長實李嘉誠伸手借錢, 而小股東卻蒙在鼓裡,甘泉的失敗正正撕破了這個牧師的假面目。

上週二,香港唯一的廉價航空公司甘泉,突然申請清盤,航班翌日更即時開始停飛,但當日早上甘泉仍然在網上賣機票,不少甘泉乘客中招。

雖 然乘客一直蒙在鼓裡,但原來航空業界早已聽聞甘泉財困,一直與甘泉有生意往來的供應商,包括油公司、東涌的Novotel酒店、飛機餐供應商、香港空運貨 站,甚至機管局等,亦被甘泉拖欠一大筆款項。一名被甘泉欠款的航空公司高層表示:「大家都知道佢(甘泉)吊緊鹽水,所以數期都唔敢俾得長,驚渣都蝕埋!」

該名人士續說,甘泉為平息各路債主的「奪命追銀call」,三月底開始放風,表示海南航空快將入股,屆時便有錢可還。

海南航空的確曾與甘泉傾談入股事宜,皆因海南航空在本港,已入股香港快運及香港航空兩間公司,惟兩者只飛往內地及亞洲鄰近的國家,一直未能衝出亞洲。如能收購甘泉,便可將版圖一下子擴大到英國及加拿大,有助海南航空對抗來勢洶洶的三大國內航空集團。

據知情人士表示,海南航空與甘泉談婚論嫁,本應已去到直路,但中途殺出程咬金,海南發現甘泉大股東李卓民的股份,原來早已抵押予長實。

甘泉乾塘四出班水

早於一月份,李卓民夫婦已四出撲水;李嘉誠的馬仔陳國強, 亦曾考慮過向李卓民夫婦借出四千萬美元(約三億一千萬港元),並以對方手頭甘泉股權作抵押,「甘泉旗下的飛機資產都值八千萬美金(約六億二千萬港元),即 係四千萬買到八千萬嘅嘢,有得諗。不過甘泉提供資料,話未計供飛機的開支,公司是收支平衡,咁即係蝕緊錢啦,唔敢掂。」一投資銀行家說。甘泉方面非常着 急,需要陳國強在兩日內回覆,陳國強未肯答應。

原來甘泉成立沒多久已陷入財困,李卓民要求所有股東注資,然而在小股東黃子欣及李國源等注資後,李卓民卻沒有按股份比例注資,「佢一直話好快就有,但每次都無下文。」知情人士說。李卓民個人加上家庭成員,佔去甘泉超過六成股份,拖欠公司的注資金額數以億計。

至 今年一月二十三日開董事會議,一直忍無可忍的小股東要求李卓民即時交代何時注資,「但李卓民只說了一句:『做唔到』,黃子欣與李國源遂憤而辭職。」知情人 士說。兩名董事黃子欣及李國源於當日即辭去購入飛機的公司——Oasis Growth & Income Investments Ltd.董事職務。

甘泉航空死亡之旅

4/04

在電影《受難曲》首映禮上,李卓民認識前港龍總裁苗禮士(Stephen Miller),此後,苗極力游說李開辦長途廉價航空。

2/05

李卓民宣布在香港成立甘泉航空,並擔任主席,佔46%股份,偉易達主席黃子欣佔17%及上海紡織世家、萬邦實業創辦人李國源佔5%,苗禮士任行政總裁。

6/05

甘泉向空運牌照局(ATLA)申辦六個歐美航點的航空經營許可證(AOC),但遭中富航空和鷹揚航空反對。由於未能如期取得營運許可證,甘泉原定計劃在2005年11月1日的首航被迫推遲至2006年。

 

10/05

聲稱已安排租用五架波音客機,但由於申請牌照遇上阻撓,因而押後簽約日期。

12/05

李卓民誇下海口,計劃在07年公開招股集資約$100億,作購買飛機之用,並指甘泉可於五年內,開辦五十至六十個直航航點。

3/06

行政總裁苗禮士承認,由於申請AOC的程序被同業質疑而要以聆訊解決,令原本租賃客機計劃告吹。甘泉要斥資$1億美元,購入新加坡航空兩架二手波音客機。

8/06

甘泉在未獲民航處簽發AOC的情況下,開始接受市民訂購來回倫敦的機票。國泰、英航、澳航、維珍及新航隨即時加入劈價戰,推出低至$2,950的來回倫敦機票。

 

9/06

李卓民向傳媒透露,正與海南航空商談入股事宜。

25/10/06

首班由香港前往倫敦的航機,因俄羅斯擱置其飛越領空的許可證,延誤六小時仍未能起飛,俄羅斯航空當局指其申請不合規格,甘泉最終宣布首航失敗。

1/07

李卓民宣布甘泉的上市計劃要延至2009年底,並稱會在上市前積極物色策略投資者入股。

3/07

宣布開辦溫哥華航線,並從日本全日空航空購入三架二手波音飛機,機隊規模增至五架。同期又推出買一送一機票優惠,藉此增加公司現金流。

5/07

推出單程 收費低至$1,990的溫哥華至香港機票,遠低於其他航空公司。

 

8/07

李卓民指稱,甘泉自06年10月至07年7月底已售出25萬張機票,倫敦航線更於07年3月取得除稅 息折舊攤銷(EBITDA)前正現金流。

9/07

李卓民向傳媒透露,正與海南航空商談入股 事宜。

10/07

引入惠理基金作為甘泉的策略投 資者。

1/08

甘泉債台高築,入不敷支,李卓民四出尋找商家籌錢,商人陳國強考慮向李卓民借貸$4,000萬美元,並須以甘泉約$8,000萬美元的資產作抵押,但最後未能成事。

 

23/1/08

甘泉股東黃子欣及李國源辭去公司董事職務。

6/2/08

李卓民以美國物業及手上甘泉航空股份作抵押,向長實借$1,000萬美元。

31/3/08

李卓民夫婦辭去持有甘泉航空飛機資產的Oasis Growth & Income & Investments Ltd的董事職務。

5/4/08

甘泉高層通知政府,正與一名策略投資者洽談注資,以解決公司的周轉困難,並稱談判取得進展,甘泉仍有營運資金。

8/4/08

甘泉召開董事局會議,決定向法庭申請臨時清盤。惟甘泉未有停止在網上及透過旅行社售賣機票。

9/4/08

行政總裁苗禮士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僅三年的甘泉航空已向法院申請臨時清盤令。

走投無路捱貴息

李 卓民不想放棄公司,遂在今年二月六日,找來長實作私人貸款,商借一千萬元美金(七千八百萬港元)。「李卓民以自己在美國的物業及甘泉的股份作抵押借錢,一 年年息達二十釐,若default(不履行合約)則加至四十釐。」不過,最攞命的還是附加協議,長實有權委派董事入董事局。於三月三十一日,李卓民兩夫婦 已辭去涉及向長實借款的公司Oasis Growth Income Investments Ltd.的董事職務,兩夫婦在這間公司已喪失話事權。

借 貸條款還訂明,找新股東加入甘泉,長實更有否決權(Right of first refusal)。所以甘泉與海南航空協商入股一事不能成事,皆因對方得悉該條文,怕麻煩而打退堂鼓。「而新地的郭炳湘亦有興趣,不過只傾到好初步,而且 長實早已點名唔想新地入股。」消息人士說。

小股東啞忍

海南航空有意入股,黃子欣及李國源等小股東亦有積極參與「幫手」,但對方突然打退堂鼓,小股東才知借貸一事。甘泉同時亦因無能力支付供應商賬款,要交清盤人處理。

而放數者長實,現時則大有機會「冷手執個熱煎堆」,「o趙」起甘泉。這份借貸協議,條款十分苛刻;而李卓民為一千萬美元(七千八百萬港元)而要押上美國物業及甘泉股份,反映他其實十分莫財。

二月初時,美國次按風暴橫掃金融業,各金融機構皆收縮信貸,能夠把握最佳時機的長實,遂以廿釐息向李卓民貸款,而且還有權安排董事入局,對甘泉將來賣盤或拆骨有話事權。

李卓民簽下這協議,難怪令小股東不滿。記者曾致電其中一名小股東李國源,代表他的公關雖表示李國源不便接受訪問,但她也不禁表示李國源對甘泉感到失望,「甘泉搞成咁,總有啲失望。」

縱橫商界擅長包裝

據 知,有甘泉小股東認為錯誤的經營模式和高油價等,是甘泉死亡的遠因,令甘泉急轉直下而「猝死」的,正是口口聲聲表示不捨得甘泉的大股東李卓民,知情人士 說:「其實李卓民、黃子欣同李國源三個識咗好耐,大家都因為係教友而認識。兩位小股東都無話同佢反面嘅,只係佢在甘泉申請清盤後,已cut咗手提電話,大 家都搵佢唔到。」而李卓民在甘泉出事後,亦沒有出席記者會向公眾交代。

甘泉出事,不單止小股東對李卓民失望,從他經營甘泉短短十八個月間的手法,亦令人質疑這位牧師的誠信。在這個凶險的商場,李卓民頭上裝上一道光環,以基督徒身份縱橫商界,容易取信於別人甚至吸引投資者落疊。

李 卓民於一九九八年從美國回港發展後,以牧師兼商人的形象穿梭於本地商界,選擇在香港仔國際學校South Island School的Faith Community Church當義務牧師,廣結教會內商家,每逢週日在教會講道之外,他又會主動與商界合作傳揚福音,在教會聚會上講述自己的營商見證。

 

憑着李卓民(左一)牧師身份,成功邀得同是基督徒的黃子欣(中)、李國源(右二)出錢做股東,據知甘泉出現財困,李卓民亦有邀請其他有錢教友入股,右一及左二分別為陳智思及馮國經。(黃偉傑攝)

教會講道廣結富商

藉 着這些大大小小的教會活動,李卓民得到不少商界基督徒的認同,又經教友介紹下,認識了一班商界基督徒朋友,如新地副主席郭炳江、立法會議員陳智思、商務及 經濟局局長馬時亨夫婦等。到後來籌辦甘泉時,李卓民這位口才了得,精通講道的牧師,成功找來同是基督徒的偉易達主席黃子欣及來自上海紡織世家、萬邦實業創 辦人李國源,合作開甘泉航空公司。

○五年,李卓民與一眾股東原定計劃投資二億來承辦甘泉,後來加碼至八億元,但仍不足以應付不斷「燒銀紙」 的航空業。當時李卓民接受本刊訪問時曾表示甘泉有足夠「彈藥」,「我都知做航空唔容易,好似美國西北航空當年開辦都用上幾億美金,我哋都預咗,絕對有晒準 備。」即使說到油價飛漲,李依然氣定神閒,「油最重要,我哋已經有足夠資金做對沖。」

甘泉月蝕五千萬

*以五成按揭,利率為2.5%,分七年攤還計算

#以上收入數據假設每甘泉航班的載貨及客量,分別為五及九成

未開戰先受敵

有 見新公司加入爭食,各大航空公司嚴陣以待;甘泉亦低估對手的競爭力,開辦初期被多間航空公司如國泰和WOW!Macau母公司鷹揚航空等入稟質疑甘泉在未 取得民航處的經營許可證(AOC)前申請空運牌照(ATLA),有違一貫程序要求,澳航、國泰等在甘泉開航前,又推出低至二千九百五十元來回倫敦機票搶 客,結果使甘泉申請ATLA牌照的時間延長了六個月,而原先李卓民與租賃飛機公司又一直沒有簽約落實,結果飛機被其他航空公司租去。

市場上 租機,特別是波音七四七客機,一向難求,結果原只計劃租機的甘泉須以七點八億元買下兩部十七年機齡的飛機,而隨後為了開辦溫哥華航線,甘泉再買入三架總值 三億美金,七年機齡的波音七四七客機,估計單是花在供飛機上的金額,一個月便要逾二千萬港元,令甘泉財政狀況十分緊絀。李卓民以前提及過單靠開辦倫敦航 線,根本無利可圖,「得兩班機,享受唔到economies of scale(規模經濟),唔係好賺到錢,至少要開四個航點先至有錢賺。」在經營初期錯失先機,由租機變成買機,注定了甘泉後來的敗局。

油價急漲水浸眼眉

由 甘泉○六年底開業至今這段期間,原油價格一直像火箭狂升,由當時每桶約五十六美元,升至今年初超過一百美元。航空公司為控制成本,普遍會以期油來對沖油價 上漲的風險。即假設航空公司於交易所購入八十美元的期油合約,當油價升至一百一十美元一桶,航空公司將賺取三十美元的收益,藉此彌補到期時燃油開支增加的 損失。而另一方面,航空公司亦可向供油商定下類似期貨合約的合同,藉此鎖定航油的售價。

「油至少佔航空公司營運成本三成,做油對沖當然最有效控制成本,不過一程長途機至少要一百五十噸油,要做呢樣對沖,真係億億聲咁計,小型航空公司恐怕無能力應付。」一名機組人員透露。

反傳統惹禍

廉 價航空公司如以載客人數計,全球最大的美國Southwest、內地之春秋航空、Air Asia、Ryanair及EasyJet等,專飛短途航線,主力是三至四個小時航程之內的短程航線,因為可以「密食當三番」,盡量降低成本及增加載客量 來獲利。而甘泉以廉價經濟客位做招牌,卻行走歐美長途航線的經營模式,即使全機爆滿,都未必能收回成本,更不要說有盈利。而甘泉首航因未有申請俄羅斯的飛 越領空許可證而失敗,亦證明管理層出現問題。「苗禮士以前喺港龍做開短途航班,甘泉首航就蝦碌,反映管理層缺乏經驗。」港龍前機師說。

「廉 航有得做,就係同時間鬥快,飛機在空中時間越長,成本就會越「低」。飛短途,降落後停泊等都唔使太多時間,但甘泉飛長途,由東半球飛西半球,差唔多環繞半 個地球,飛機耗油量極大,佢哋每廿四小時先降落、起飛一次,都載唔到幾多客,風險相對大。」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說。

甘泉四架飛機,一來全部飛長途,二來又未能與旅行社建立關係,穩定客源,只靠網上旅客,而且亦未能孖住其他航空公司,以共享形式善用資源,增加靈活性。而本刊估計,甘泉每月最少虧蝕逾五千萬元。

在錯誤的經營策略下,甘泉早已出現資金短缺,但李卓民利用其牧師本性,四出做「騷」,吸引投資者落疊。

航空推銷員苗禮士

甘泉清盤,主席李卓民固然是大輸家,而行政總裁苗禮士卻無甚損傷,難怪記者於上週六說起甘泉虧蝕十億時,他依然輕鬆道:「十億、廿億……其實都不是太多,辦航空公司就是要大量投資,當年港龍都要四,五年才歸本。」

來 自英國的苗禮士一九七二年來港出任貨運航空公司Cargolux亞洲太平洋區總裁,八三年他轉投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Guinness Peat Aviation (GPA 集團),出任亞洲總裁一職,八五年他游說商人曹光彪出錢開辦港龍,而他則不費分毫順理成章坐上港龍行政總裁一位,三年後即離任。九三至九七年間,他又出任 越南航空之署理機票業務總代理,負責管理與星晨旅遊開辦的合資公司。今次甘泉根本是港龍的翻版,同樣由苗禮士發起,不同的是當年港龍有實力十足的船王包玉 剛、霍英東及招商局作後盾,而甘泉的大股東李卓民的財政實力與這批大孖沙卻是蚊髀同牛髀。

另外,苗對基督教同樣狂熱,除了熱衷出席基督教的 大型聚會,他與第二任中國籍太太解哈拿(Hannah Miller),九九年成立有基督教背景的香港啟發課程(Alpha Course),並由解哈拿出任總幹事。曾經參加此課程不乏名人,包括新地副主席郭炳江及張堅庭等,上週五,苗禮士與太太在堅道佑寧堂舉行聚會,記者當日 追訪苗禮士,其妻仍不忘傳教,手持多份單張,「我哋下星期三都有聚會,你哋都嚟聽吓。」

部署骨水大計

雖然甘泉的經營環境惡劣,但去年中仍向外死撐,「記得有次開會,甘泉的營運經理John Wright已經同大家講佢哋還未成立溫哥華線,已經收支平衡。」一名民航處官員說。

為了鞏固賺錢形象,李卓民還到商會演講,經常大事宣傳何時增加航線,並快將上市,說到興起之際,更表示有意收購一兩間短程廉航公司來壯大規模,「佢做得牧師,說話技巧真係好得,若果唔係定神諗清楚,真係好容易俾佢迷惑到。」一名曾與李卓民接觸的商界人士說。

李卓民明知倫敦線「飛一班,蝕一班」,但仍勇往直前開辦溫哥華航線,甚至已獲澳洲及德國航權,無非為了虛張聲勢,部署日後上市骨水套現。

據 羅祥國稱,甘泉最初只有一個目的地,未能做到成本效益,若能增加多些航線,才有籌碼與其他航空公司結盟,「你越多機飛,就算買油都有折扣,成本效益大好 多。」李卓民不時公開說有意集資一百億上市,又聲稱公司已收支平衡,亦正與海南航空商談入股事宜,於是去年十月成功引來惠理基金落疊,向甘泉投入三千萬美 元(約二億三千四百萬)購入甘泉的可換股債券。

據其所屬教會人士透露,李卓民還向教友兜售手頭甘泉股份。本刊找到李卓民的叔公,他也是甘泉的小股東,並說:「我日日都有同Raymond(李卓民英文名)聯絡,傾吓點樣追討啲錢。」

李卓民叔父李德義在甘泉申請清盤後,立即登報發表聲明,與甘泉及李卓民劃清界線。

叔父登報劃清界線

而李卓民的叔父李德義,恒豐企業公司董事,似乎早已洞悉姪兒的底蘊,以往每次有關李卓民的報導,提及其家族,李德義都會登報或發律師信與姪兒劃清界線。李卓民以往多次接受傳媒訪問時,總會有意無意提到創辦恒豐酒店的祖父李文華,凸顯其地產世家的背景。

然而,甘泉航空於上週宣布申請臨時清盤後,恒豐酒店、恒豐商場有限公司及李氏家族隨即在報章發表聲明,澄清李德義及其家人,與甘泉航空並無任何關係。事實上,李卓民父親李德仁與李德義是兄弟,「仁、義」兩兄弟早年因繼承遺產問題而對簿公堂,展開長達六年的爭產訴訟。

李卓民的祖父李文華、祖母伍振華均為基督徒,兩人於一九五四年創辦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九龍塘教會,李家自此成為華人基督教會的核心人物。李文華於五十年代與堂兄李齊長合組恒豐企業,後來又創辦恒豐酒店。

李氏家族圖

1. 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發迹,生前是跑馬地藍塘道業主。

2. 佐敦恒豐中心和基督教中華宣道會九龍塘教會的創辦人,曾經是播道醫院對面「孔雀屋」業主。

3. 李文華長子,早年到波士頓從事地產發展生意。

4. 現年六十八歲老牌地產商恒豐企業有限公司董事,近年發展項目有跑馬地服務式住宅The Ellipsis。

5. 現年五十二歲,哈佛神學系碩士。

6. 祖父黃詩田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基督教禮賢會大埔堂,父親黃志昭曾在中大任講師。

爭奪遺產對簿公堂

李 文華於一九七九年去世後,恒豐業務便交予長子德仁及幼子德義打理。李妻伍振華則於一九九一年離世,李德仁與女兒李穎劍稱按亡母遺願,向法庭申請作遺產執行 人,但李德義指胞姊李穎劍並非遺產執行人的合適人選,自一九九七年起,家族成員開始為爭奪遺產及家族公司股份,互相入稟控告。經過長達六年多次對簿公堂 後,李氏後人終達成和解,惟德仁、德義兩兄弟的家族成員自此不相往來。

李卓民雖擁有地產家族的基因,其父李德仁早年亦曾赴美從事地產生 意,但李卓民並無興趣繼承父業或者從商,反而選擇做牧師,傳揚基督教義。他在大學時主修宗教及歷史,並結識現任妻子黃慧恂,其後又到哈佛大學攻讀神學及教 育學碩士,畢業後夫婦二人更一起前往印度和美國波士頓傳教達十七年之久。

首次創業蝕清光

一九八七年,三十二歲的李卓民首次踏足商界,在美國開設專門協助青少年申請獎學金的中介公司,不過公司經營兩年之後便結業收場,他所投資的兩萬多美元也幾乎蝕清光。

創業失敗並沒有嚇怕李卓民,反而喚起了他那地產世家的基因,一九九五年,他決定與妻子在美國成立Oasis Development Enterprises,經營房地產生意,主要買入商廈翻新及重建後出租圖利。

碰巧當年波斯灣戰爭之後,美國正值地產低潮,李卓民便以人棄我取方式,開始在波士頓以低價買入物業,之後再聘請當地的柬埔寨難民及失業青年協助樓宇翻新工作,成功為公司帶來每年兩至三成回報率。

變賣美國老本

不 過甘泉航空出事,李卓民也要放售美國的物業救亡,原來Oasis Development Enterprises已開始放售位於麻省省會波士頓金融區Franklin街一百號乙級寫字樓,該幢物業曾經是波士頓股票交易所,於○四年以一千九百五 十萬美元購入,目前則以高於買入價一倍的四千萬美元放售;又計劃於下月放售同樣位於波士頓市中心的Milk街十號寫字樓,可見李卓民急於套現。

Oasis Development Enterprises目前在美國擁有或管理二十多項物業,涉及樓面面積達一百六十九萬平方呎,大部分物業均位於波士頓市及市郊新城區,屬收租寫字樓物 業;美國地產在去年第四季開始受到次按問題影響,樓價大跌,Oasis Development Enterprises的物業出租率為百分之九十一點二,較去年跌百分之四點二,個別物業跌幅更大,最多達百分之十三點二。而李卓民已把部分美國物業抵押 予長實,以借得貸款拯救已負債纍纍的甘泉航空,簡直就是抱薪救火。

納米比亞賣豬仔

甘泉倒閉,有空姐流落海外。本刊記者於本週日仍跟一位身處非洲的甘泉空姐聯絡,當時她與另外十四名機組人員滯留南非。

原 來甘泉自上月廿一日起,將一架波音七四七客機租予納米比亞航空,為期三個月,機組人員飛抵倫敦後,就要載納航乘客往返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及德國城市法 蘭克福。本刊於甘泉宣布停航當日,即致電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的三星酒店Safari Hotel,發現有兩組、合共三十人的甘泉職員住宿,其中一位空姐接受訪問時說:「我呢team今日落機,陸續收到香港send來的SMS,先知公司話執 笠,而家唔知點算好,要等公司安排點走。」甘泉停業,卻沒有人通知這班在非洲的機組人員去留,恍如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按原定計劃,這位空姐 須於兩天後往法蘭克福:「但而家公司執笠,Air Namibia唔知仲用唔用我哋,而家的酒店係佢哋俾,我哋可以隨時冇得住。」她說大家不曉得上網和電話費用可否報銷,現金不夠的人又無法提款,唯有盡量 用信用卡:「但唔通去supermarket買支水都用credit卡咩,都唔知啲cash要捱幾多日,咪盡量唔用囉。」

甘泉申請清盤,惟 納航即停用甘泉服務,遂不再向滯留南非的甘泉空姐提供住宿,上週五她以短訊表示:「而家公司安排我哋去約翰尼斯堡再轉機返香港。」不過到底坐哪班機、機票 由誰支付、四月的薪金會否發放,她全組同事都無法得悉,反而不斷向記者打探甘泉最新消息。至本週二她仍未返抵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3

商交所執笠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522/18267118

張震遠創辦的香港商品交易所停業,向證監會「投降」交回(surrender)牌照,十分冇面。梁振英競選特首時嘅核心內圍分子曾被壹週刊稱為The Losers(失敗者),又多一個例證。張震遠嘅紙上「哥利」十分巴閉,憑電腦學士(一級榮譽)與哈佛MBA銜頭,已足夠打入麥肯錫做顧問,恨死其他大學畢業生。但香港係一個「奇怪地方」,哈佛MBA加麥肯錫,雖然係24K金漆招牌,但一旦離開麥肯錫到香港其他企業就業或創業,就唔見得有幾多好特別成功故事噃,香港商界絕對係睇真正實力與具備街頭智慧嘅人物嘅,對哈佛及麥肯錫雖然崇拜,但只會俾呢類天之驕子最多兩次機會嘅啫。
張震遠離開麥肯錫(1994)之後,做過石油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石化公司總裁,業績平凡過平凡,係自2007年出任市建局主席之後,先至在政壇開始有名,不知何故,被梁振英睇中,成為後來梁營核心之核心,出任競選辦主任。
2008年張震遠拉攏各方,成立香港商品交易所,期貨界人士無人睇好,商交所搞期金,面對金銀業貿易場呢間百年老店,完全唔夠爭,港交所後來又推出期金,更令商交所冇碇企。商交所最大希望係做石油企業,在內地建立石油倉庫處理實貨交收,但石油係國家戰略物資,張震遠雖然靠攏梁振英而在政治上令中央望吓佢,畢竟中共最睇出身,而佢係國民黨名人(港九各界救濟調景嶺難民委員會主任)張寒松之子,兼且張寒松又係「中國文化協會主任」,專責資助本地反共文人與中共統戰對着幹,故此張震遠欲在內地搞石油,唔係想像中咁容易。呢,中華總商會張永珍做石油生意,就順風順水嘞。商交所開張不久,已經缺乏真正買家賣家與炒家參與,成交量低,傳媒絕少報導,公關工夫少之又少,搞期金喎,炒金大市場在於金銀業貿易場,但另一位梁粉張德熙係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佢雖則學歷與張震遠差甚遠,但勝在有實戰智慧精通黃金吖嘛,空議論嘅哈佛,麥肯錫書生根本唔夠佢砌,張震遠想靠黃金突圍,有咁易咩。去年競選激烈之時,金融界已傳出商交所嘅日子有限,能捱到上星期,唔多唔少要多謝梁振英當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59

你為什麼還沒有執笠?



 Vincent哥,我收左爐喇喎,你要我寫乜?」「呢幾日信報天天報導Sharp及郭台銘的日台戀,想你加班整多篇,聽聽你的分析。」「新年開工,我要三工喎,另加蘿蔔糕加熾哥龍皇的孖潤腸……..

上世紀,電視汁撈飯的時候,TVBATV晚間黃金時間的廣告,一般都是俾日本品牌霸曬,日本的國寶級家電產業:Sony新力 (後來改為索尼)、樂聲牌National (後來改為Panasonic) Hitachi (日立牌) Sharp(聲寶牌) Toshiba(東芝) Sanyo(三洋) NEC (日本電氣) 晚晚廣告轟炸洗腦,相信都是六十、七十、八十後港人的集體回憶。

整個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是日本最囂張的年代,之後,好景不常,就是大家熟悉的「日本失落20年」。

Made In Japan
家電產業這一個浪,也發了不少香港人,例如代理樂聲牌家庭電器及影音產品,有「電飯煲大王」之稱的信興集團創辦人蒙民偉,蒙先生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拒絕Sony代理權的人;另外更有寧波幫李達三先生,50年代,他在九龍區旺角開設一家樂聲(Roxy)貿易公司,經銷家用電器,生意蒸蒸日上,兩年後更取得Sharp(聲寶牌)電器產品香港地區總代理權,此後,又相繼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聲寶牌電器總代理。


樂聲公司代理的日本聲寶電器分為幾大類:一是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雪櫃,冷氣機等;二是寫字樓辦公自動化用具,如影印機、傳真機、電腦等;李達三後來和日本聲寶公司合資的聲寶——樂聲(香港)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建立了龐大的生產基地,生產的電視機、音響器材、錄影機、數碼攝像機、高科技組合件等電器產品,其中彩色電視機年銷售250萬台,大部分供出口,經數十寒暑,成為城中低調富豪,68狗巴結的對象。

池田信夫在著名的《失落的20年》一書中提到,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不前,一個最大原因就是日本沒能及時趕上20世紀80年代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日本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就是知識密集型的製造業,不太適應資訊產業的需求。

時至今日,整個日本經濟仍然是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豐田、索尼、松下、富士通、聲寶牌等製造企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製造業在日本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要遠遠高於美國。相比之下,金融和互聯網已經逐步開始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動機,製造業所占比重開始日益降低。這些曾顯赫一時的日本科技企業正身處困境當中,猶如侏羅紀的恐龍,家家年年蝕千百億日元。

領導體制僵化是日本公司的最大頑疾。在日本文化中,社長地位至高無上,旁人不能提出批評意見,不存在質疑、反省和檢討。日本晉升講派系、論資排輩。在位的人犯了錯誤,到下一任才顯現出來,最後往往不了了之。這和國企很類似。

日本企業的奇怪之處喜歡用合併、重組代替淘汰、破產,掩蓋問題。它們特別喜歡超大型的財團,所有東西都要集權控制。「索尼株式會社」承擔著集團總公司的職能,下轄索尼生命保險公司、索尼人壽保險公司、索尼銀行、索尼金融控股公司、索尼電影公司、索尼音樂公司,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索尼分公司等,此外還有4,700多家供應商。三菱、三井、松下等同樣也都是大財團,業務涉及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的每個集團都像是大國企,下面的公司沒有自主權。

這是什麼怪胎?大集團內部盤根錯節、關係複雜,抱團取暖,經常讓幾個虧損的企業重新組合到一起,發揮規模優勢,這只不過是日本消費電子企業走向衰落的又一個明證。

這只是日本科技企業集體衰退的一個縮影,實際上索尼、聲寶牌、東芝、松下等早已是的難兄難弟,甚至三洋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活下來的Sony, Sharp也好不到哪裡去,連年虧損,不斷進行業務重組,以其能扭虧為盈。

現在很多日本消費者會用略帶調侃的語氣問:「Sharp為什麼還沒有執笠?」

日企的財困,也激發了整個東北亞經濟情勢,產生了某些變化。列強在割據,各有盤算。

前臺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過去幾年對聲寶牌窮追不捨,欲以7,000億日圓收購Sharp。但是,擁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可能會攜手夏普債權人,向陷入困境的夏普推出總值約6500億日元(折合55億美元)的救助方案。

有日本國寶地位的日本企業,當然希望同為日本背景的INCJ能順利拿下股權。甚至,在安倍政府經濟失火的時刻,目標就是要替日本留下聲寶牌這個種。

最吊詭的是,夏普後來宣佈,接受來自韓國三星約一百億日圓,約佔3%股份的投資。這顆震撼彈,彷如台南大地震,震撼全球科技界,也撼動曾高喊「聯日抗韓」的郭台銘。日媒甚至調侃,如今夏普帝國像是中國滿清末年,被列強割據的上海租界。

為什麼郭台銘對Sharp普如此棄而不捨?到底取得財務黑洞那麼大的Sharp,對鴻海有什麼好處?(原文將刊於20163月信報月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50

亂作阿信屋執笠會累死人

今早從多位朋友收到同一個消息,是一篇命題為《759賣零食蝕七千萬 林偉駿:「收縮已經開始,759將會全線執笠」》的文章,文章內亦數了幾個阿信屋的不是,朋友間在whatsapp熱烈討論。止凡看到這文章時個心真的離一離,不久前才寫了一篇《阿信屋需調整策略》,還得到林老闆留言交流,今天他卻說將會全線結業?滿腦子充滿疑問之時,到下午終於看到澄清報導,原來只是一場惡作劇,真離譜。




原來這篇造謠文章是一篇改篇自早前林老闆接受《壹周刊》訪問的報導,作者把一些數字改掉,又把一些內文斷章取義地重寫過。主要把全年蝕本金額二千多萬元改為六千多萬元,又把林老闆所述的「如果香港進一部收縮,阿信屋會很麻煩」,改為直接指阿信屋會「全線執笠」,相當離譜。詳盡澄清文章可見《阿信屋被惡搞全線執笠 林偉駿:考慮報警》。

林老闆考慮報警,這些網上惡搞造謠行為後果的確可大可少的。今早看到新聞都以為是真的,多位朋友在討論,認為這些消息一出,可能引起不少負面情況,包括銀行可能擔心阿信屋生意清盤,若信心不足,可能作出call loan動作。同時,二百多間舖的業主又可能怕結業欠租,紛紛向阿信屋追加租金擔保。壞消息一出,突然有很多資金壓力,突如其來的資金需求,可能不少企業真的頂不住,被謠言累死。

今天阿信屋有否被銀行家與各大業主不停「追數」,這就不得而知。至少,從林老闆在澄清文中所述,與觀察到身邊朋友的反應得知,不少顧客到不同的店舖詢問情況,可見這報導絕不是搞搞笑而已,是有實質影響的。

另一個大影響是股價,阿信屋是上市公司,如果因為造謠,令股價短線下挫,替造謠者製造了低位買入股票的時機,這更有造市之嫌。這絕對不誇張的,以今時今日的互聯網,消息以fb及各渠道分享出去,速度之快,超出你想像。我曾有一篇只寫關於香港讀者的文章,一天內有40萬人瀏覽(見《如果你知道消防文化,會更尊敬他們》),試想想阿信屋造謠那文章一天內又有多少人閱讀過,如果造成數千小股東恐慌式拋售其股票,絕對可造成索羅絲的「反射理論」的效果,壓低股價。

其實,近期見阿信屋的折扣回歸了,我到阿信屋的購物次數也回升了不少,亦見人流多了不少,雖然屋企附近的一兩個店舖未必能作準,但看到那篇造謠文章時,的確讓我有點意外,因為「將全線結業」與我的感覺不符。

再加上,將會全線結業的消息是林老闆在訪問中透露的,這一點就更離奇,若一個搞生意的人,生意真的有事時,把問題高調地說出來,這絕對是不智。只要一說出來,我以上所提及的壞情況都會隨即發生,連員工與顧客心理都會被受影響,長遠亦影響品牌,這時候想翻身也不太可能吧。所以,生意就算真的有事也不會說出口,多會如DSC或California Fitness一樣,一下子就宣佈結業,甚至「走佬」。

今時今日,網上分享實在太方便了,但也要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的寫作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別人又會因你的文章受到多大的傷害,每個人也得要為自己的寫作負責任。很可惜,會認真對自己網上言論負責的人不多,大家到網上世界可能感到身份較虛擬,喜歡罵就罵,粗話也有,一人分飾多角也有,亂作生事造謠的又有。

希望透過今次事件好好思考一下,在鍵盤打點字出來,可能會令一盤生意結業,二百多間舖內有過千名員工可能因此失業,影響到過千個家庭,即數千人的生活,還未計及顧客失去的選擇權,原來動機只為惡搞一下,搞笑一下,實在要三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32

美麗瑜伽開業四月執笠 苦主報警 促查是否詐騙

1 : GS(14)@2010-08-10 21:44:34

AD
【本報訊】拖欠薪金及強積金的美麗瑜伽昨日結業。有區議員接獲過百名苦主求助,涉及逾百萬元會費。 40多名苦主昨到警署報警,促請警方調查是否涉及詐騙, 16名員工到勞工處申請追討欠薪。工會擔心「瑜伽泡沫」爆破引發淘汰戰,現在只是結業潮的開始。 記者:白琳

在上水及屯門設分店的美麗瑜伽曾拖欠 18多萬元強積金供款,曾有多名員工向本報投訴欠薪。中心昨在大門外貼上清盤告示,解釋因現金周轉不靈而結業。資料顯示,該中心最少有 6,000名會員。

設施非常簡陋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累積接獲逾 100名苦主求助,涉及費用逾 100萬元,昨與其中 40多人到上水警署報案。他指出,該上水分店是區內唯一連鎖瑜伽中心,屬「獨市」生意,最初吸引很多居民光顧。該店去年底還未裝修完畢就招收會員,聲稱 1月營業,但拖到 4月才開幕。
該中心開業數月,蘇西智不斷接獲投訴,指設施非常簡陋,洗手間和浴室欠奉,「開冷氣,鋪張軟墊就開檔。中心一路話未搭到水喉」。多名苦主被中心職員游說成為永久會員,稱可分期付款,「職員話啱啱先開張,點會咁快執笠,又話分期隨時可以 cut」。苦主得知結業後,紛紛向信用卡公司要求終止月供付款,對方卻表示早已把全費一次過付給美麗瑜伽,因此卡主無法終止付款。蘇希望警方徹查事件是否涉及詐騙。
美麗瑜伽的上水分店昨日人去樓空,多名會員到場「摸門釘」。李女士去年底成為永久會員,全費逾 2.1萬元,「我迷咗瑜伽,上水得一間,就叫埋個女嚟做」。她的女兒 6月簽約,送贈品手袋,但分店職員上周六突然家訪,表示因合約問題,另一合作公司無法提供贈品,即場向女兒退回現金,並推銷其他套餐,「個女就好彩,有得退返,我就冇晒。希望政府監管得緊啲」。
拖欠員工薪金

勞工署表示,接獲美麗瑜伽屯門及上水分店 16名員工求助,追討 6月至今的薪金及代通知金。社區工會總幹事丘永順表示,當中 15名員工向該會求助,包括清潔工、文員及會計,涉及金額約 20多萬元。
繼 Yoga Yoga及 Planet Yoga之後,美麗瑜伽是今年第三間倒閉的連鎖瑜伽中心。丘永順認為,早年本港興起瑜伽熱,瑜伽中心紛紛開張,近年社區團體跟風舉辦瑜伽班,價錢相宜,變相搶去瑜伽中心的街坊生意。他擔心小型至中型的瑜伽中心將會陸續結業,導致更多工友失業。
瑜伽投訴升兩倍多

【本報訊】本港瑜伽中心越開越多,投訴個案因而飆升。消委會接獲的相關投訴個案比去年同期升逾兩倍,總幹事劉燕卿呼籲學員勿因貪小便宜預繳大量款項,「為咗小恩小惠簽咁耐約,到頭來損失仲大」。
擬立法管預繳式收費

消委會去年共接獲 188宗與瑜伽公司相關投訴,今年首七個月有 451宗投訴,涉及 427萬元,個案數量比去年同期的 121宗增加逾兩倍。今年 314宗投訴個案關於公司倒閉,佔整體七成,比去年同期的 45宗暴升六倍。其他投訴類別依次為收費項目爭拗、服務質素及銷售手法。
消費權益立法已展開諮詢,劉燕卿指出,立法後瑜伽預繳式收費將受規管,「即係冇諗過畀服務,都照收人錢,就要負法律責任」。立法之前,消費者只可向有關商戶民事訴償,但取回欠款的機會渺茫,「就算做咗債權人,公司有錢還債嘅機會好低」。她建議,消費者一旦發現中招,應盡快向有關信用卡公司商討終止分期繳費,「唔同卡公司唔同做法,未必成功」。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則希望政府賦予消委會執法權力,才能阻嚇預繳式不良銷售手法。
2 : GS(14)@2011-01-15 13:40: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71949

【本報訊】本港再有瑜伽學校結業。有 12年歷史的上環瑜伽學校 Yoga Limbs,昨日突然在學校網頁刊登結業通知但未有交代原因,又表示會發電郵通知學員,暫未知受影響人數。昨晨法庭派出執達主任接管瑜伽學校,有學員稱本周三才付 2,888元買一年會籍,質疑校方結業前仍招生不負責任,擔心無法追回款項。
執達主任接管學校

結業的 Yoga Limbs位於上環蘇杭街 69號 33及 34樓,其網頁稱有西貢清水灣分校,但未有詳細資料。 Yoga Limbs創辦人是外籍女子 Wanda Hewitt,有學員指該校以英語授課,舉辦各類瑜伽課程,學員亦以外籍人士為主。昨日結業消息傳出後,有學員回來了解情況,並在校外張貼通告,希望聯絡其他學員跟進事件。
消息稱,昨晨 9時,有法庭執達主任在保安人員陪同下到達 Yoga Limbs的上環校舍。據知當時仍有職員在內工作,執達主任展示法庭文件後,職員便執拾個人物品離去。執達主任留下處理文件,其後瑜伽學校拉閘關門,由保安員看守財物。 Yoga Limbs則在其網頁張貼通告,指由昨日早上起結業,晚上會向學員發電郵解釋,並稱希望解決當前問題後重開學校,但通告中未交代結業原因。
該校學員林小姐稱,近日毫無異樣,本周初接獲學校會籍推廣電郵,指學校設立 12年,下周一前可享 2,888元購買原價 4,888元的一年會籍,她周三才付款,可是昨日突然接獲校方結業電郵十分震驚,憂慮無法追回已付款項。
這是本港八天內第二間結業的瑜伽學校,也是去年 3月至今 10個月內第五家。香港瑜伽教練總會會長方輝指,業界經營困難,恐怕同類事件繼續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57

父子兵團翻生執笠傢俬鋪

1 : GS(14)@2010-08-17 23:05:09

2009-11-19 NM

今年六十歲的邵惠賢(老邵)做木匠出身,八十年代於皇后大道東賣花梨傢俬發達,攬住一筆錢移民加拿大。坐完悶到發慌的移民監後,他返港一手扶助三個仔開燈飾鋪,但一家人做生意總有拗撬。今年四月金融海嘯餘波未了,老邵見在土瓜灣的老牌傢俬鋪興華執笠,就乘機接來給二仔邵樂標(阿標)和新抱黃燕儀(Grace)打理;以款式多、價錢平主攻街坊生意,成功在馬頭圍道至漆咸道一帶的傢俬街突圍;這條搵錢大法,來自細仔的一間燈飾鋪死過翻生的經驗。

佔地一萬呎、樓高三層的興華傢俬燈飾廣場,仍然掛着有廿年歷史的興華傢俬廣場招牌,驟看與一般老式傢俬店無異,但轉了老闆後的興華賣的是潮流傢俬。店內燈火通明,放滿形形色色七彩斑斕的傢俬,每款傢俬都貼上價錢,令人恍如走入傢俬特賣場。

幾個月前,我行經土瓜灣,發現經營廿年的老牌傢俬鋪興華竟然倒閉了,聽說是生意不好,加上業主逆市加租,由九萬蚊加到十四萬多,價錢談不攏便拉倒算數。

以我老邵廿幾年賣花梨傢俬的眼光,我認為興華生意不好是因為入貨眼光不夠獨特,以前興華賣的傢俬主要是以公屋或舊樓住客為主,其實在土瓜灣一帶有不少新樓入伙,如翔龍灣、傲雲峰,住客都是後生一輩。賣傢俬的也要與時並進。現在香港的住宅愈來愈小,傢俬也要尺寸小,節省地方取勝。款式更不能一成不變,要跟貼潮流。好像住在傲雲峰的客仔Sylvia行街見興華燈飾光猛,就吸引到她入來幫襯買了兩盞走廊燈,盛惠四千元。

雖然興華執笠,不過它多年來建立的口碑和信譽,仍是一項價值不菲的寶貴資產,這間老鋪出名專賣平貨,在馬頭圍道同漆咸道一帶的街坊都認識。哈哈。我見機不可失,立刻把鋪頭租下來,月租十五萬,有三層鋪共一萬呎,這盤生意,我就交俾二仔阿標同新抱Grace一房打理,大仔阿樂就協助。我連興華的舊招牌也沒有拆掉,這不單只節省幾千元,更可充分利用興華的名氣,連宣傳費也不用。我就自行成立了一間叫興華創意公司。

四招搵銀大法

我經常同三個仔講生意經,要做到售價低廉而不蝕本,其實很難,也很容易!第一,來貨要平。很多行家不懂門路,只會由批發商入貨,明明一百蚊的貨,經過批發商到用家手上已經翻了好幾番,我會到佛山的順德樂從傢俬城採購,特別在羅浮宮那兒,有不少合香港人口味的傢俬,直接從廠商入貨,價錢只是行家的三分一!阿標同Grace都好識入貨,一有時間就到歐化或者G.O.D.逛,吸收傢俬最新潮流,有啲款式同香港高檔傢俬鋪Art Deco差不多呢,不過價錢就是人家的十分之一。

第二,店鋪要大。當初看中興華這個鋪位,就是貪其面積逾一萬呎,可以容納大量貨品,大大減低每件貨從貨倉至鋪頭的運輸費,貨當然可賣得更平!第三,入貨要多。阿標每次由國內入貨也以一個貨櫃為基本單位,在樂從傢俬城雖然也有散叫貨車運貨到香港,以每一立方米收一百六十元人民幣計,需要四至七日才送到貨。不過我們就擁有自己的中港車隊,公司養了兩部貨櫃車,每次入貨以一櫃計,平均每件傢俬的運輸費比起別人幾件幾件來入貨來得相宜。第四,就係標價嘅藝術啦,我們的標價是不包括送貨安裝,好似一張餐桌,成本五百元,就賣一千元,但附近的家居設計公司,最少也要三千元,客人感覺實惠些,必要時協助客人叫車,再讓客人的裝修師傅代為安裝,客人慳到錢,我又賣到貨。

傲雲燈飾傢俬廣場位於佐敦上海街,自從四月起便長期貼着「搬遷清貨」、「蝕本照賣」等招紙。這一招不但成功抓着途人的眼光,更將生意起死回生,現時月賺過十萬元。

三個月袋五十萬

香港人很享受講價,有時候他們已經打算買貨了,付款前都總會問一句:「有無得平啲呀?」小便宜哪個不貪?所以,人家玩明碼實價,興華是歡迎講價的。客人喜歡的,成本價賣給他也可以,最緊要貨如輪轉!好似有一個客人想買一張原價八百元的梳化,他殺價至五百,Grace豪爽地回他一句:「你鍾意就俾你啦!」哈哈,想不到我新抱也學到了我這一套!

作為父親,看着兒子媳婦生意經營有道,於願足矣。興華開業短短三個月,累積盈利已高達五十萬。其實當初搞興華都是想兒子們各自有一間鋪經營,免得有拗撬。

二 ○○七年個市道好,我同三個仔阿樂、阿標和阿佳組成父子檔,一起在佐敦,開設傲雲燈飾傢俬廣場(傲雲)。人算不如天算!誰知一個次按風暴弄出全球金融海嘯!傲雲本來是以賣貴價水晶燈、中、高檔傢俬為主,點知就中晒招,經濟唔好,客人點捨得買貴嘢,今勻真是老貓燒鬚!最恐怖的是今年四月,細仔阿佳個荷包窮得只剩下一蚊!別說出糧了,連交租都成問題。連一向有商有量的業主也逼我們結業。另一邊廂,二仔阿標結婚後,老婆都幫手打理生意,人多就意見多,我明白有一頭家,顧慮多點也難免。鋪頭出問題,三兄弟還吵大鑊,一怒之下,大仔同二仔都離開了傲雲。

靠平起死回生

我這個做父親的當然會心痛,但仔大仔世界,當務之急就是要盡量出貨,我實行要錢唔要貨咯!全部燈飾半價,包安裝,包送貨,就是一句「搬遷清貨」救活了傲雲,以前營業額一個月只有四、五萬,我一貼張紙出來話搬遷大減價,一日便做了以前一個月的數!

我悟出喺經濟差時就要換上平貨大特賣來吸引客人。阿佳學懂了把貨品的價錢標低些,門口依然以「清貨大平賣」作招徠。現時每個月賺到十幾萬,最終令傲雲活了下來,阿佳的生意便不用我操心了。

做木匠幾十年的我,八十年代曾經在皇后大道東開鋪,專賣花梨木傢俬,那時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我毅然決定於灣仔皇后大道東開設第一間傢俬鋪,賣花梨木中式傢俬。當時人人要移民,更要帶齊移民三寶,其中一寶就是有中國人身份象徵的花梨木。食正潮流,我幾年便賺了幾千萬,更堪稱雄霸皇后大道東。

正在裝修的傲雲燈飾傢俬廣場,分店坐落銅鑼灣禮頓道,樓面七千呎。店內五分四放滿紙皮箱和裝修器材,門口的位置已經放滿傢俬,邊裝修邊做生意,用盡兩個月免租期。

海嘯過後乘勢擴張

眼見回歸將至,賺了大把錢的我也腳軟起來,跟股東們分了幾百萬便匆匆忙忙的帶着二仔阿標移民到溫哥華,打算安居樂業。唉,想起來也真後悔啊。到了溫哥華以後,生活就悶到發慌,想創業也找不到商機,個心又掛住留在香港另外兩個香爐躉。過了幾年,帶去溫哥華的錢都用完了,便回流香港。現在跟三個仔一起打拼,我覺得特別起勁,香港就是有樣好,經濟蕭條也總有機會絕處逢生!

細仔阿佳搞嘅傲雲更辦得有聲有色,上月尾在禮頓道再開設了分店,他說要稱霸禮頓道。現在新店邊裝修邊做生意,用盡業主給予的兩個月免租期。三兄弟已和好如初,現在的我忙得不可開交,一日走遍土瓜灣、佐敦、銅鑼灣,將來裝修好的銅鑼灣新鋪更會是我的家,鋪頭已裝好個浴室同洗手盆,我準備同細仔打天下,回復我當年雄霸皇后大道東嘅威水史!

老郡字

開業資料

2009年8月

租金^ $600,000

店鋪裝修 $500,000

入貨 $1,000,000

總投資 $2,100,000

^三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注:以土瓜灣興華傢俬一間計算

營業資料

2009年11月

營業額 $1,000,000

租金 $150,000

人工* $100,000

運輸費△ $50,000

雜費 $20,000

入貨 $500,000

盈利 $180,000

*包括十名員工

△包括兩部貨櫃車、一部客貨車及一部綿羊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356

工資漲人仔升細廠隨時執笠 大廠被迫

1 : GS(14)@2010-08-22 22:18:46

2010-8-11 EW  

富士康(2038)「連環跳」事件促使廠方大幅加薪,連鎖反應下,國內工人掀起一片加薪潮,工資飆升、原材料價格上揚,人民幣又醞釀升值,過去仰賴廉價勞動力的廠商即時面對成本壓力。

成本上漲的問題日趨嚴重,有港商認為,規模較細及單靠勞動密集的廠家,未能將成本轉嫁,隨時關門大吉;即使規模較大的廠商,三至五年內有很大機會被迫要向內陸遷移,過往珠三角沿海城市將難復舊觀,面對困境,在內地設廠的商家又如何應對?

理文造紙:

內移無可避免

有造紙大王之稱的理文造紙(2314)行政總裁李文俊,十多年前已在國內開設造紙廠,現時是全中國第二大牛卡紙生產商。對於近日加薪風潮席捲神州大地,李文俊強調:「過往我們薪酬已較市場水平為高,這次員工未有借意要求加薪。而且,我們工廠主要靠機器,員工只有七千名,薪金佔營業額約兩個巴仙,縱然加薪,對我們影響有限。」李文俊不擔心自家工廠,卻也不得不承認許多在珠三角或長三角的廠家,將無可避免受薪金上調的打擊:「對勞工密集,入行門檻低的廠商來說,確實是十分困難,特別是他們較難將成本轉嫁客戶,只能從控制成本着眼。」問題是靠廉價勞工為競爭的廠商,工資就是最大關鍵,人工一旦上升,別的可說再慳也慳不了多少。事實上,今天沿海城市不單面對工資高,就算付得起錢,也不一定請到工人,事關內陸城市經濟開始改善,工人未必願意離鄉別井到別個省市打工。而且,沿海土地價格飆升,部分地方政府也未如以往歡迎廠家,往內陸遷移似乎是唯一出路。

「內陸工資肯定可以較珠三角平二至三成,加上電費開支亦相對便宜,如廣東每度電要八角人民幣,內陸城市只需五角人民幣。」「以前想也沒想過會將廠房遷入內陸,一來客在廣東或華東,二來供應商也在此,沒必要內遷。但今天不同,廠家會考慮或已經開始將部分生產遷到內地城市,除了成本問題外,更重要是市場,內陸地區近年急速發展,市場已逐漸形成,加上國家強調內需,出口比重相對降低。」

打擊沿海經濟

以理文為例,十年前向他們購紙的客戶,產品絕大部分是出口,時移世易,今天有七到八成的客戶是生產內需貨品。所以,在沿海設廠以方便出口已未如昔日重要,代之而起是要捕捉正在崛起的內陸市場。

李文俊透露:「我們已開始考慮江西、湖南、河南及安徽的市場,我預期這幾個地方的輕工業將會火速發展。」不過,李文俊認為,短期看不到有龐大的遷廠風潮:「我相信許多廠家不會立時將現有廠房關掉,但擴展就肯定大大減低;反之會將部分的生產線內移,先試試在內陸城市運作,倘適應下來才作重大部署,預計三到五年可以見到明顯改變。」現時有不少意見認為,當廠商陸續內移,缺少了一批有實力的廠家,廣東多個縣鎮的經濟,如飲食、娛樂及消費等,隨時大受打擊,李文俊不諱言:「有可能會有段時間受影響,最後要看城鎮能否轉型,例如發展服務業。」

真明麗:

生產遷至越南

從事燈飾生產的真明麗(1868),在江門鶴山設有龐大廠房,僱用過萬工人,今年以來平均工資上漲超過兩成。面對工資壓力,集團早有遷廠部署,不過目標並非內陸,反而是越南。

真明麗財務總監陳璋表示,勞動力緊張的情況,其實在○八、○九年已開始出現,早在○七年已計劃在越南設廠,將普通裝飾燈,勞工密集的工序搬到當地,越南的工資只為中國的三分之一,令成本大幅減少。真明麗越南廠房今年全面啟用,工人會由三百人大幅增至三千人,預計到明年會增加至六千人。

此外,真明麗在鶴山的廠區,近年積極推行自動化,「我們用更先進的機械,目前一個工人可以睇六七部機,需要人手大量減少!」鶴山的廠房工人已由○七年高峰期的二萬六千,大幅削減到現在的一萬二千人。

由於工人要管理更多機械,技術水平要求更高,所有的工人必須經過三個月的培訓,才能正式落場工作。現時工人的月薪水平約千五至千八元人民幣(下同),比最低工資約一千元為高,所以流失率也不高,維持約百分之五以下。

今年開始真明麗更與華南理工、復旦及清華等著名大學合作,開辦員工培訓課程,招收工科學生及大學生,首年招收三至五百人,預計明年增至三千人。完成課程後將會獲得公司聘任,出任組長的工作,月薪可達兩至三千元。

兩招控制生產成本

兩項措施雙管齊下,真明麗得以將工人成本,控制在總成本百分之七左右,即使今年內地工人大幅加薪,只令生產成本上漲一至兩個百分點。

至於富士康大幅加薪,陳璋表示,工資雖由九百加到二千元,但員工要通過兩個條件,包括需要做了超過三個月,及要通過考試及格。

「考核要包括熟悉工序,及有很高熟練性,真係要做他們的要求,精神壓力好大!」而且富士康已部署搬廠,深圳廠區五月份已停止招工,將生產線遷到武漢及四川等內陸地區,那些地區工資水平不同,所以相信可享受到二千元月薪的員工會相當少,未必令廣東省整體工資出現上漲壓力。

王氏港建:

提高員工福利

從事電子產品代工的王氏港建(532),主席王忠桐認為,富士康今次大幅加薪,可能是姿態多於一切。「富士康最初說將九百元加到千一,其實都是符合政府的要求,後來說十月再加薪到二千元,為何不即刻加,要等到十月,實情是富士康已部署將工廠遷往其他地區,到時大部分工作已經遷離,享受到高人工的不多。」王忠桐認為,若富士康真的將廣東省生產基地北移,到時可能有數以十萬計的工人需要再找工作,一時間工人供應大增,令薪金上漲及人手短缺的壓力降低。

面對薪金上升壓力,王氏港建今年也將工人薪金由七百七十元加到九百二十元,員工支出大約增加一千萬元。不過王忠桐不太擔心公司利潤大受影響。「今年內相信國內不會再調升最低工資,明年則很難估計。工資漲和人民幣升值,不只一間廠面對,是每一間在珠三角設廠的都要面對的問題。視乎你的競爭力,我看我們大部分成本都可以轉嫁到客戶!」其實王氏港建已在江西買地準備建廠,但他衡量過成本效益後,最後決定還是不搬:「廣東省的基礎配套設施比較齊全,有完善的供應商及基建設施,搬去江西人工雖然平了,但計及運費上的增加,發覺總成本沒有節省了,所以搬廠都不划算。」王忠桐沒想過將廠房搬遷,全因十四年前豪擲七億元,在東莞興建豪華廠房,是他心血結晶。「那時同事、銀行界都說我癲,我投資好大起這間工廠,如果將錢投資地產,分分鐘賺幾個開。九六年開始買地起廠,當初估計投資三億多就夠,但埋單計用了七億以上。」

靚廠房留員工

說起他的廠房,王忠桐就牙擦擦:「別的工廠缺人,但我從不缺乏,因為工作環境,衣食住行一定要好過人哋,令工人到來不捨得走。每日有百幾二百人在工廠門口排隊,想入來公司做,我哋請唔晒,要有考核並經過篩選。」上月,王忠桐帶記者到廠房參觀,發現無論廠房,還是工人起居飲食的地方,都非常整潔,除了員工的基本設施食堂及宿舍外,康樂設施應有盡有,包括電影院、圖書館、健身室等。而且在生活的小事,亦想得非常周到。

「我們有化驗所,每日食的菜都由化驗師驗過,防止有工人集體中毒。另外小賣部賣的食品,會以來貨價賣給工人,去年有香港學生來參觀,突然間將所有寶礦力掃清,因為我們賣三個半,在香港要買十元,所以人人買幾罐回去。」在富士康接連發生工人跳樓自殺後,王氏港建更加關注的,就是工人心理的問題。「我們員工都是十八歲以上,工人可能有本身感情、家庭或工作的問題,心理不平靜,會胡思亂想,做事就容易出錯,員工的出錯可大可小,因為員工出錯可能影響產品品質,對公司的聲譽造成很大損失。」

公司規定不罵人

於是他從香港請了一個女心理輔導員,一個星期上廠一次,為員工解決心理問題。「工廠工人的男女比例是十比一,所以請個女仔上去,她並且具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資格。」有指摘稱富士康管理工人極之嚴厲,不近人情,王忠桐說,他管理員工有自己一套:「工人工作時傾偈就真的不行,因為員工是排排坐,流水作業,如果其中有一個人傾偈,隨時影響整個流程。」不過公司明確規定,無論你是甚麼職級,是組長、是管工、是廠長、甚至保安,統統不准罵人。「現在時代不同,就算警察去抄牌,都好好態度。你鬧人都冇用,要客客氣氣,別人才會服你!尤其是前線員工唔鬧得,如果他們整蠱你,隨時好麻煩,影響成個生產程序,工人只是幾百元人工,炒了也補救不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38

體育股分店爆執笠潮

1 : GS(14)@2012-04-03 22:23:5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16103

該外資分析員表示:「條數好簡單,你睇吓 361度( 1361)舊年平均單店產生嘅批發收入(營業額除以分店總數),只係得嗰 3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所以喺呢個情況下應該好多分店都無錢賺,市場預期,今年市道會再差啲,關店壓力非常大。」

今年料關 30%分店

他續稱,就算好像效益最高的安踏( 2020)與李寧( 2331),去年平均單店批發收入亦僅過百萬元,以他們的知名度來說並不理想。
他又表示:「再咁落去,我估計好多分銷商都會捱唔住,相信今年成個行業應該需要關閉 20%至 30%分店。」
陪隨着過份擴張,存貨及應收賬亦是市場的關注點。 7家體育股去年應收賬總額倍增至約 90.12億元,是總純利的 1倍多!反映「放賬保增長」情況嚴重。
市場暫消化負面影響

市場人士普遍相信,今年將繼續是「清貨年」,預期要到明年才可初步解決存貨問題。
於市況回穩下,昨日多家體育股均表現平穩,只有上周公佈業績的李寧,股價再大跌近 7%,似乎消化了業績的負面影響。
一名外資基金經理指經過多日「洗倉」,近日市場對體育股的負面情緒似乎有減退迹象。
他又說:「已經無之前印象咁差,多啲人講返,以前直情講都唔想講㗎!投資者見到有個別公司,好似特步( 1368)咁,下半年情況有改善,整個市場嘅存貨水平又下跌緊,大家想搵吓有無 turnround嘅機會。」

李寧仍有一年要捱

不過他強調,整個板塊表現相當參差,仍未是撈底時機,只有少數可以「諗吓」。他說:「特步同安踏叫好啲, topline(銷售)動力應該比其他公司好……李寧就未見到有強烈復蘇嘅訊號,起碼仲有 1年時間要捱。」
此外,另一名分析員「貼」特步及匹克( 1968)。他說:「我只係純粹睇估值同現金情況,覺得值博率較高,唔代表佢哋已經完全無事。呢兩隻 PE得 5倍左右,現金流又 OK唔會執笠,如果銷售一有少少好轉,就會有 re-rating(重新估值)。」
建銀國際消費股分析員陳兆昌認同,近日體育股市場氣氛確實有稍稍改善的迹象,不過,他並不預期市場可在短期內完全恢復,投資者要慎揀股。
陳兆昌說:「係無咁淡,不過要 call buy仲要等吓。投資者應該要揀現金流、應收賬健康,又唔係咁貴既股份比較好。」
2 : GS(14)@2012-04-03 22:24: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16104

08年北京奧運後於內地出現存貨過剩的 Nike,經歷逾兩年慘痛的「清貨」期後,內地業務於最新季度出現強勁反彈。截至今年 2月 29日止的第 3季度, Nike內地業務營業額急升逾 25%至 54.13億元,是期內表現最好市場。

生產力仍可再升

Nike總裁 Charlie Denson於業績電話會上特別提及,集團能於內地能取佳績,首要原因是迅速清減了市場上的存貨,令分銷商可以表現得更好,更認為生產能力還可以再提升。他認為現時中國市場存貨水平偏高。 Nike第 3季度總營業額約 455.99億元,按年升 15.1%,內地業務雖是表現最佳的市場,惟只佔總營業額約 11%。整體季度純利 43.68億元,按年升 7.07%。
若果按定單金額來作比較,內地亦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其來自內地的定單( 3至 7月)按年升 24%,快過第二位的北美市場約兩個百分點,集團平均定單增幅亦只有約 15%。
3 : 草帽(1253)@2012-04-04 09:51:54

去年平均單店批發收入亦僅過百萬元

咁真係好差.
4 : mr_dlm(19486)@2012-04-05 11:35:46

返到大陸見到果d乜361度, 連民工都唔會點買, 唔知佢點做生意的....
5 : dennis001(8614)@2012-04-05 17:57:20

4樓提及
返到大陸見到果d乜361度, 連民工都唔會點買, 唔知佢點做生意的....


但我前兩日係K11 度見到有人著,真係估唔到
6 : GS(14)@2012-04-05 21:50:05

5樓提及
4樓提及
返到大陸見到果d乜361度, 連民工都唔會點買, 唔知佢點做生意的....


但我前兩日係K11 度見到有人著,真係估唔到


我見人背對背多
7 : GS(14)@2012-04-05 21:50:18

匹克都見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02

新都城中心 3酒家連環執笠

1 : GS(14)@2012-04-17 23:09:47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60e5a104e3a2-313723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否認業界出現結業潮,指有關酒樓結業是因中式酒家面臨轉型危機。他解釋近年中式酒家傾向兩極化,其中舖面逾3萬呎的「大型酒家」能筵開逾50席,主力接辦婚宴及酒席;舖面僅1萬呎以下的「小型酒家」則靠晚市獲利。

然而,舖面介乎1萬至3萬呎之間的「中型酒家」,僅可筵開40席,酒席競爭力弱,但舖租成本高,單靠晚市難以支持。「即使飲食業整體暢旺,這批中型酒家盈利亦不高。」

轉型婚宴場 或縮規模

黃表示,中型酒家為求擺脫經營困局,部分會拓展為商務酒家,以豪華裝潢主攻商務客,部分則重整業務,擴充作婚宴場地,或縮小經營規模,故須「先關店,後重整」,而非結束營運。

新都城商舖租務負責人麥先生稱,美心大酒樓的舖位面積達3.2萬呎,是場內最大的中式酒家,已結業的小草屋亦一口氣租用兩個舖位。但他指,現時1萬呎以下舖位,才是最受飲食業租客歡迎。據了解,新都城美心大酒樓生意不錯,惟因集團有意縮規模,故未續租,但美心集團發言人未回應會否在場內另設其他類型分店;至於小草屋本身租用的相連舖位,已有至少2、3間食肆有意承租,惟均要求拆細,相信是希望減低租金開支。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會長胡珠指,中式酒家利潤微薄,旺季純利僅3至5%,倘最低工資上調至35元,即使業界縮減規模,亦難阻結業潮,「屆時酒家只能選擇裁員或結業」。

撰文:譚敏聰
2 : GS(14)@2012-04-17 23:10:04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 ... 022011QQ04B0100.pdf
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8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