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圓剛獲利可望重返3年前高峰

2010-7-01 Smart





什麼樣的電子零組件公司,面對金融海嘯,當年度毛利率還能維持49.4%高水準?答案是電視卡龍頭圓剛科技(2417)。今年第1季圓剛毛利率更上衝至 49.9%,今年隨歐美電視卡業務復甦、日本市場開發見到成果、加上轉投資公司圓展(3669)獲利挹注,圓剛副董事長李淼盛說,今年業績「百花齊放」, 有機會重回3年前高峰。

利多1》東歐訂單回籠電視卡營收年增率達6成

圓剛營收50%來自電視卡,隨著歐美消費力道逐漸回復, 李淼盛表示,雖然單價下跌,但到4月底止,量比去年增加。消費成長最大市場在東歐和俄羅斯,因為訂單回籠,今年第1季圓剛電視卡營收年增率高達6成。

除 了原有的歐美市場訂單回復外,日本市場開花結果,也是推升首季營收獲利成長的主因之一。長期以來,提高筆記型電腦(NB)、桌上型電腦(PC)內建電視卡 比重,一直是圓剛的努力目標。但是要在電腦上看電視,等於是要改變消費者的行為,過去一直很難突破。這使全球NB內建電視卡的比重一直只有2%~3%,不 過,在居住空間狹小的日本,現在看到了改變的機會。

在類比訊號時期,日本市場PC內建電視卡比重曾達100%,NB為35%。轉成數位訊號 後,日本政府為了保護著作權,對硬體設下重重規範,使得日商Pixela以高價產品獨占國內市場,但內建電視卡的PC比重掉到只剩下10%,NB只有 5%。

利多2》進軍日本有成PC內建電視卡比重提高

圓剛經3年研究,於去年中旬終於重回日本市場。李淼盛說,單是日本政府 數位智慧財產權保護規範就厚達70幾公分,但圓剛幾乎摸到熟透,才得以和微軟合作,讓Win 7內建圓剛的電視卡驅動程式,再者,加上硬體價格比對手便宜50%,去年光日本業務占圓剛營收比重已跳升到5%~10%,今年估會占比重到 10%~15%。

他推算,未來日本PC內建電視卡比重有機會提高4~5倍,達到40%以上,NB內建比重則有機會回到15%~20%,受益 最大廠商將是擁有價格競爭力的圓剛。

圓剛電視卡獲利一直很穩定,就算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本業電視卡業務也只衰退10%。富邦證券研究員黃大 仁分析,今年NB因高價商務機種陸續上市,NB內建電視卡滲透率會慢慢提升,只要滲透率提升1個百分點,對圓剛來說,都是大利多,整體來說,2010年圓 剛單是電視卡業務,有機會成長3成。

不過,電腦內建電視卡,涉及品牌廠意願、政府規範和消費者行為改變,推動速度不可能太快。李淼盛指出, 圓剛了解業務單壓內建市場風險太大,因此去年提高研發支出,積極找尋新產品。

圓剛提出「三螢一雲」策略,計畫利用雲端技術,讓消費者在任何 時間、地點都可以看電視,希望做到「TV Everywhere」,這也是圓剛成立以來最大的業務目標。

今年預計推出新產品包括:人在國外 也可以看國內電視的IPTV電視棒、藉由無線傳輸在家裡各處都可收看電視的Home Free機上盒。

李淼盛很有信心的表示,不計算新產 品,公司內部已定下將以3年前高點:2007年每股稅後盈餘4.77元為今年獲利目標。

利多3》轉投資表現佳圓展EPS達8元

此 外,圓剛另一個賺錢來源是從事實物攝影機和安控產品的轉投資公司圓展科技(3669),去年圓展每股稅後盈餘達8元,毛利率高達58%,比圓剛高出9個百 分點,目前興櫃價格20日均價已經來到143元,但因為證交所對其釋股案要求補件,近期股價滑落到130元左右,但仍是圓剛手中的金雞母。

圓 展原來只是圓剛的一個部門,過去明星商品為視訊轉換器(key lite)(編按:可將電腦畫面輸出至電視或投影機),是將電腦螢幕投影到大銀幕的產品,以自有品牌贏得美國市場7成市占率。但因功能逐漸被投影機取代, 因此轉向開發實物攝影機――只要對準實體,馬上可將影像顯示在白板上,用來教學。

此產品的最大廠商是日本廠,價格昂貴,圓展切入的利基就是 降低售價。實物攝影機涉及機械構造、光學、電流的整合,電的部分為圓剛擅長,但是機械構造和光學必須從頭學起。

經過5代、6代改良,目前美 國市占率已達9%,已經領先日商,但成長空間仍大,今年還計畫推到英國市場,法人預估圓展的營收獲利都可能往上成長3成。

李淼盛指出,「圓 剛或圓展的擴張策略就像是在踩梯子,舊的市場會有新需求,根據新需求發展新的技術,新的技術又可能用在新市場。只要舊的部分沒放掉,新的一直加進來,業績 自然成長。」

圓剛今年第1季已經處分部分股票,一次性獲利4億多元,外界擔心在出脫圓展股票後,是否影響圓剛獲利?李淼盛表示,第1季確實 有靠賣圓展股票賺了一些錢,但是扣除掉後,還是成長60%(編按:指非合併營收)。「我不認為這會對圓剛造成問題,未來圓剛集團還是會維持5成以上持 股。」

黃大仁則認為,今年圓剛營收應該可成長2成以上,每股盈餘有機會達4.8元。

圓剛(2417)◎成立:1990年◎資 本額:22.5億元◎董事長:郭重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37

聚紡》受惠ECFA獲利將成長3成 掛牌後可望登紡織股后

2010-9-1  Smart




你知道嗎?1件登山用的「機能性」外套,要價上萬元,不怕雨淋、又能排出身體熱氣,因為採用的布料,可是具有透濕、防水功能的高科技產品。

銷售這種外套的業者,主要是全球兩大競爭品牌Gore-Tex及The North Face,而後者的布料,正是預計9月中掛牌上櫃的聚紡所代工。除了The North Face,聚紡也長期為與Nike、Columbia等國際大型運動品牌商,共同合作開發高單價機能外套。

透濕防水布料是1976年由化學工程師Gore(戈爾)所研發,用聚四氟乙烯(PTFE;俗稱鐵氟龍)為材料,並成立Gore-Tex公司。

專精透濕防水布料 品質全國居冠,直逼全球第2

聚紡董事長蔡秋雄,從亞東工專(現為亞東技術學院)紡織科開始,一路到中國紡織工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就負責透濕防水布料專案的研發。生產這種布料最大的麻 煩在於環保問題,特別是歐美市場對此的規範極嚴。蔡秋雄以本身10年實驗室經驗的知識優勢成立聚紡,決定朝環保及無溶劑釋放發展,在2005年取得瑞士環 保標章Oeko-Tex Standard100的無毒認證,2009年還取得藍色標誌(bluesign)環保製程及生產環境認證。

聚紡目前擅長的濕式塗佈產品,不但耐水洗、搓揉,且超輕薄、手感佳,品質為國內第1,可達日本Toray(東麗,全球市占第2名)水準。為了達成與環境百 年共生的目標,今年起聚紡還預計投入總計畫2,000萬元,與美國杜邦公司合作,研發用可分解玉米生質材料,取代原來化學塗料。蔡秋雄說,用生質材料成本 不會比原來高,只要石油價格高於80元,用玉米來源生產就具有誘因;他訂下3年內百分之百取代現有塗料的目標。

搶攻軍護產品市場 降低消費市場起伏影響

1999年蔡秋雄開始創業時,只有員工4個人,資本額1,800萬元,蔡秋雄不但要打樣、跑客戶、泡料、開鍋爐、包裝,還兼送貨員和保全。11年後,資本 已膨脹到2億4,000萬元、員工近200人,最重要的是,聚紡交出亮麗的獲利成績,除了金融海嘯影響使2009年EPS小幅下滑到3.17元,已維持5 年EPS穩定在4元以上的營運成績,與紡織同業高下立見。8月18日聚紡在興櫃市場收盤價53元,在已上市、櫃紡織類股中,股價僅次於聚陽(1477), 掛牌後可望挑戰「紡織股后」寶座。

紡織業訂單lead time(前置期)需要半年,下半年的訂單都是上半年談定的。聚紡每年旺季在第2季,今年4~6月營收比第1季暴增近30%,法人推估聚紡上半年EPS約 2.5~2.8元左右;下半年進入淡季,全年EPS約在4.5~4.8元間。由於創業艱辛,上櫃前法人說明會不開在豪華的五星級飯店,只準備向承銷證券商 借一個會議室來舉辦,可以看出蔡秋雄務實求是的經營精神。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為台灣紡織業帶來第二春,今年進入中國市場的關稅從14%降到5%,明年可降為零;中國愈來愈富,以及龐大的內 需市場,讓蔡秋雄很看好明年中國市場對機能性紡織品的需求。聚紡之前已有少量出貨給中國第1大運動用品商,也接觸其他知名廠商,明年因關稅大幅下降,聚紡 營運成長,可望由中國市場的需求來推動,2011年營收、獲利成長可望上看3成。

此外,由於機能性紡織品需求多隨著民生消費型態起伏,聚紡也積極介入軍護產品市場,目前這塊的出貨營收占比約25%;聚紡已把軍用防水外套市場開發列為策略目標,可望逐步降低營運受消費市場起伏影響。

聚紡(4429)● 股本:2.44億元 ● 預計掛牌日:2010.09.15 ● 產品組合:機能性紡織品加工收入99%、其他(係指原物料及商品等銷售)收入1%

操作建議:本益比13倍內具買進價值,股價40元有撐

依法人推估聚紡今年每股盈餘逾4.5元來計算,8月18日收盤價53元,本益比僅11.7倍,建議在本益比12~13倍之內,皆具有買進價值。由於聚紡配 股配息穩定,在外流通籌碼僅約2成5,2007年引進的智融、華鴻、中盈投資等外部法人股東的買進成本皆在40元以上,且此次上櫃前承銷價亦暫定為40 元,因此股價在40元位置有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93

中國開放選擇權 可望吸引三百萬A股大戶 兩岸金融商機 美選擇權女王來台搶客

2012-10-29  TWM
 
 

 

兩岸貨幣清算協議後一個月就訪台的美國選擇權協會,主要動機是著眼於中國潛在的選擇權商機,試圖來台發展合作管道。台灣金融業者除了積極運作人民幣業務,和外商合作切入中國市場也是另一種經營路線。

撰文‧周岐原

兩岸貨幣清算協議通過,令台灣金融業者躍躍欲試,準備大展身手。但其實早在清算協議通過前夕,就有國外金融業者嗅到商機,搶先來台準備,要替日後拓展中國市場鋪路。他們是來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國選擇權協會。

十月十七日,一場「選擇權商品戰略合作研討會」在台北召開。會中,美國選擇權協會(OIC)總裁吉娜.麥克法登(Gina McFadden)強調:「希望展開與台灣業者的選擇權教育推廣,連結台灣前進中國。」她是誰?一個專門經營美股股票的選擇權交易組織,和台灣市場的關聯向來不大,為何兩岸貨幣清算協議通過才一個多月,她便急忙趕來台灣探路?

為美國金融商品探路

其實,美國選擇權協會來頭不小,背後實力更驚人,它是全美九個選擇權交易所,及全球最大的選擇權結算公司組成的組織,光是股票選擇權相關商品,去年九個交易所的合約總成交量便突破四十五.六億口,稱呼吉娜是掌管全美選擇權商品發展的「女王」,絕不為過。

這位「選擇權女王」此刻注意到台灣,主因是中國逐漸敞開金融市場門戶,台灣也在此時簽署貨幣清算協議,台灣金融業者的價值突然被放大。

儘管中國尚未開放選擇權交易,但吉娜直言,此行是先以教育訓練為合作主題,希望未來與台灣業者創造更多機會,一起開拓中國商機。

只是今年以來,大陸A股堪稱全球表現最弱的股市之一,盤整已久的上證指數兩千點「鑽石底」一再受挑戰,這個讓投資人失望透頂的股市,熱度較往年大為降低;對台灣衍生性商品業者而言,商機何在?它又有什麼吸引力,使美國選擇權協會不遠千里而來?

「當初中國期貨交易所成立時,參考許多台灣的制度,未來大陸開放選擇權交易,對於台灣業者而言,是一大契機。」群益期貨董事長孫天山認為。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則指出:「台灣發展選擇權商品的歷史超過十年,陸客來台除了買鳳梨酥,可否也投資台灣本地獨創、或兩岸互相掛牌的金融商品?這其實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機會」。

吉娜的看法更樂觀,她指出:「以美國本土為例,選擇權投資人雖然只占總數的二%至五%;但交叉比對可發現,這群投資人不僅教育程度較高,擁有更多可支配資產,投資行為也比其他族群更加主動、進取。」

台灣是夥伴也是跳板

她進一步分析,協會成立二十年來,今年已確定成為總成交量第二高的年度,這意味著經過金融海嘯衝擊,投資人對股市越來越保守,從退休基金到散戶都了解到,投資不能只懂得作多股票,依個別需求為資產部位避險,是確實有必要的。

如果將吉娜提到的比率套用在中國,以A股市場有效帳戶一.四億戶計算,最頂級的A股交易者至少有三百萬戶,在股市行情慘淡的當下,這群手持人民幣、正為資金去處苦惱的大戶們,無疑是美國選擇權協會眼中的最佳客戶。

「我們的宗旨是提供投資人教育和免費諮詢課程。不過長期而言,等他們建立操作習慣之後,投資人終究會到交易量最大的美國選擇權市場下單。」吉娜不諱言,美國選擇權協會來台,就是要趁著台灣業者推廣人民幣業務時,建立雙方連結,藉此增加對中國的了解,以便抓住最佳時機,達成拓展市場基礎的戰略目標。

其實在美國選擇權業者的眼中,中國股市的發展程度,已經接近一九七三年美國開放選擇權交易時水準,因此,積極來台尋找夥伴只是他們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要與更多中國期貨同業建立交流管道。

美國選擇權協會資深顧問陳宏久舉總市值為例,二○○七年A股總市值為四.五兆美元,經歷數年修正後,目前滬深兩交易所市值約為三.四兆美元,接近美國紐約交易所當年的三.九兆美元。

再者,A股上市公司總數已突破二四○○家,比美國當年的一五○○餘家更多,因此被認為具備開放選擇權交易的條件。陳宏久指出:「美國選擇權市場開創於一九七三年,至於○七年的中國A股市場,很接近當時美國的水準。」中國官方也深知,擴大金融市場是吸引更多外資的利器,因此正積極設計陸股的選擇權交易機制。陳宏久透露,中國證監會研擬的選擇權市場將上證50ETF、上證180ETF、中國石油及工商銀行等證券,作為首批開放標的。

此外,還將引進「投資者晉級計畫」,想參與選擇權市場的A股散戶,必須擁有至少一百萬人民幣保證金,同時還要通過資格考試,驗證過後的散戶才能成為合格投資人,以便控制整體市場的專業水準。

當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為了人民幣的合理匯率爭執不休,美國金融業已經用實際行動表達立場,商機何在答案非常明顯,拚命爭取人民幣業務的台灣金融業者,可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陸股成熟度

已追上美國1970年代水準

中國 美國

上市公司家數(家) 2,471 1,560 上市公司市值(兆美元) 3.40 3.90 股票總交易量(億股) 21,078 40 資料來源:OIC、上海證券交易所註:中國股市除總交易量為2011全年度外,其餘均為今年以來數據;美國數據均為1973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歷史資料,換算目前物價水準得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92

DRAM揮別慘虧 可望賺到明年

2013-04-22  TCW
 
 

 

一個連續虧損、看不見陽光的產業,突然從烏雲中透出一絲亮光,「這個產業不僅已經殺到見血,還看到骨頭,」南科董事長吳嘉昭以此來形容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的慘狀。今年可不一樣了,「南科今年每一季都會賺錢」,向來保守的吳嘉昭私下預估著,「目前看起來,產業好景至少會持續到十月份,」吳嘉昭進一步解釋。

DRAM是營運至少壞了兩年的產業,國內的茂德連續虧損五年,把股本虧光後,二○一二年從股票掛牌公司行列中鞠躬退場;日本的爾必達(Elpida)也宣布破產。存活下來的南科、華亞科與華邦電景況也好不到哪,南科到二○一二年,已經連續虧損六年,華亞科連續虧損五年。華邦電的情況好一點,但也連虧損兩年。重點是,今年這些公司向虧損說拜拜,開始轉虧為盈。

產業由壞轉好年需求超過產量逾二○%

DRAM產業由壞轉好,來自於三大關鍵。一是市場重新整頓,上游的晶片廠由原先的完全競爭市場,轉變成三星、海力士(Hynix)與美光(Micron)的寡占市場,有助於市場供需平衡;二是供給量減少。力晶、茂德、瑞晶營運出現虧損,降低DRAM產出,供給減幅至少超過兩成。同時,產業景氣不佳,生產廠不敢貿然擴充產能,幫產能擴充速度踩煞車。

DRAM不光是二○一三年的情況不錯,曾當選《華爾街日報》亞洲最佳科技分析師、美銀美林證券南韓記憶體產業分析師禹東濟(Simon Dong-je Woo)樂觀的評估,DRAM到二○一四年仍然將會供不應求,主要來自於五大因素。一、產業持續整併,美光將購併爾必達;二、產能轉移,從PC轉移至行動DRAM或NAND(快閃記憶體);三、低資本支出,即使三星也是如此;四、新需求浮現,如平板電腦等;五、價格的主導權從OEM(原始設備製造商)轉移至晶片製造商。

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調查預估,第二季DRAM因需求增加,十季來首度出現單季供不應求現象,缺口將達六千萬顆,缺口幅度約一.三%,並預期下半年缺貨情況會更嚴重。而記憶體晶片生產商美光則預估,二○一三年DRAM的需求,將超過產量二○%到二五%。

同樣都是生產DRAM,禹東濟認為,標準型(Commodity)的DRAM前景會優於利基型(Specialty)。包括三星、海力士持續降低標準型DRAM產量,南科、華亞科逐步淡出標準型DRAM市場,在廠商把產能逐漸轉往生產利基型產品與NAND後,以致標準型DRAM的供應量更為減少。

從價格更看出這樣的趨勢。目前,主流DRAM顆粒2Gb DDR3現貨報價每顆一.六美元,比二○一二年年底時的每顆○.七美元低點相比,漲幅近一三○%,比利基型DRAM八七%的漲幅還高,也突破了DRAM廠每顆一.三美元的損益平衡點。而依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調查預估,下半年的DRAM價格還有上漲二五%到三○%的空間。

封測族群受惠力成今年力拚賺半個股本

DRAM產業好轉,下游的封測業績也會一併跟著好轉,在考量業績面以及技術面,精選三檔值得注意的DRAM概念股。

其中,美銀美林與摩根士丹利證券強力推薦華亞科。「華亞科營收的百分之百來自於DRAM,」高純度的本業,有機會成為這一波DRAM產業回升、價格上漲的受惠者。美銀美林證券預估,華亞科二○一三年營運可由虧轉盈,從二○一二年虧損一百五十五億四千萬元,轉為獲利三十億元,EPS(每股稅後盈餘)可達○.五六元,二○一四年EPS更跳升至二.四四元,是六年來營運首度出現藍字。

在同樣的題材下,摩根士丹利則預期華邦電二○一三年的EPS,可從去年虧損○.五元,上看○.二六元。在二月份舉行的法人說明會中,華邦電總經理詹東義曾說「相信賺錢的時間應該快到了,」還要大家「拭目以待」。而華邦電進行微縮製程到四十六奈米,每顆DRAM成本將降低到○.九美元,以目前售價來看,在四月二十六日舉行的法說會中,應該會有業績好消息公布。

而IC封測族群每股獲利王的力成,二○一一年合併了超豐電子,補齊了在低腳數邏輯封測這一塊,再加上力成原有的業務,以及新開發的高階3D(三維立體)封測,該公司得以躋身成為全球第四大的封測廠。DRAM價格上揚,業績也跟著好轉。第一季,力成董事長蔡篤恭曾經在媒體上喊話,在轉型擴大邏輯IC封測業務逐漸開花結果,第二季業績將會優於第一季。二○一二年力成EPS為四.五八元,以目前DRAM價格推估,二○一三年賺超過半個股本的機率很大。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EPS最多大賺5元——精選3檔DRAM概念股

公司名:華亞科2012年業績合併營收(億元):352.96稅後盈餘(億元):-155.39EPS(元):-2.952013年預估EPS:約0.56元

公司名:華邦電2012年業績合併營收(億元):329.65稅後盈餘(億元):-16.15EPS(元):-0.52013年預估EPS:約0.26元

公司名:力成2012年業績合併營收(億元):416.11稅後盈餘(億元):41.97EPS(元):4.582013年預估EPS:逾5元

資料來源:股市觀測站、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61

《專家看法》嚴辦周永康 習李體制背後的改革盤算 中國可望走出一波新多頭格局

2014-08-11 TWM
 
 

 

中國上證指數近來漲勢凌厲,目前正處於空翻多的關鍵時刻。歷經多個景氣循環洗禮,深諳長期投資之道的劉俊傑指出,「習李體制」的「微刺激」振興經濟新方案如果奏效,陸股有機會走出一波長多走勢。

口述.劉俊傑 整理‧劉俞青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習近平與李克強接班態勢底定,緊接著啟動一連串的經濟體制改革至今,我可以非常肯定的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而以這個做基底,加上估值夠低的基期,中國股市非常有機會邁入一個五到八年的長多格局。

我看好中國經濟改革的原因,可以從最近清算周永康事件,和習近平上台後提倡的「反腐倡廉」,看出他想要從頭清理國家基本面的決心;如果外界以為這些動作只是為了要鞏固權力的鬥爭,而忽略習李的理想性與企圖心,就無法看清未來中國的走向。

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剷除政敵,有很多方法可以進行,經濟上也可以承繼前朝遺緒,一切照舊就好。像二○○八年一發生問題,胡錦濤曾撒人民幣四兆元救市。習李要讓中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快速上來,要在自己任期內度過經濟調整難關,其實也可以依樣畫葫蘆,猛砸國家資源,例如調降存款準備率、甚至繼續印鈔票撒錢等等。

「微刺激」改革

讓中國更貼近自由經濟

但他們沒有,他們選擇了更細緻、也更困難的「微刺激」改革,光這一點就可以反證,習近平和李克強不只是為了權力鬥爭,而是有機會成為真正讓中國進一步現代化的關鍵性領導人。

過去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一九四九年到八○年,也就是從毛澤東到四人幫垮台,這是一個經濟上民不聊生的時期;第二個階段則是從八○年代到二○一一年,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到胡錦濤執政時代,讓中國從赤貧階段慢慢進入小康格局,但是中國一黨專政的特殊體制,共產黨掌握大多數國家資源,三十年經濟發展的成果,大部分由國家及共產黨權貴階層共同分享,並形成巨大的貪腐結構。

緊接著,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聯手,開啟了第三階段的改革,一方面他們要剷除貪腐這一塊,背後的意義是,過去長期由共產黨完全掌控國家所有資源,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習李體制至少要打破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政治利益」短期間還不願分享出來,但「經濟利益」已經不再像以前,完全掌控在所謂權貴階級、太子幫這些人手上;從另一個角度說,這個改革就是要讓中國市場的經濟制度,更貼近資本主義和自由經濟。

換句話說,經過這次改革動作,政治上還是維持現況,但在經濟上,中國人民已經可以逐步分享到經濟成長的利益,習李改革最大的意義之一,就是把部分的經濟利益願意釋放到民間,與人民和股東共同分享。

這個重大的意義,可以從市場上許多地方看到。例如被美國媒體稱為「周永康家族印鈔機」的中石油(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從今年年初傳言要查辦周永康開始,中石油在H股的股價就一路漲,如今漲快五成;這代表什麼?如果我們由事後諸葛來看,中石油光被周永康集團拿走的股東權益有多少?這是好幾千億人民幣的事。

過去這些股東權益很多是被共產體制下的貪腐集團瓜分掉,但現在習李體制認為這樣不行,試想,有多少類似的股東權益要被釋放出來?

另外,又例如日前,陸媒披露,李克強在國務院的常務會議上,重話怒批國家四大行等大型銀行,只會貸款給國企等大企業,他說「作為銀行,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要做」;這代表什麼?代表他有意識地將中國經濟成長的果實,慢慢釋放給更多的企業與人民。

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做的,就是所謂的「穩增長,調結構」,就是所謂「微刺激」,如果他今天只要讓GDP成長,太簡單了,他們根本不必忍受全世界對今年中國經濟成長「能不能到七.五%」的質疑。

更深一層想,不要說七.五%,就算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只有六%,但如果這個「六%」可以維持「十年」,都是很驚人的成績,這中間的關鍵在哪裡?在於你能不能「持續」,許多人思考事情都沒有可持續的概念。

治理和改革

不求立竿見影 從基本面做改善我們看最近六年的宏達電和大立光做比較;這兩家公司○八年時的每股盈餘都在二、三十元,○九年大立光甚至掉到十幾元,可是宏達電在一○年、一一年的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到四十幾元、跑到七十幾元,市場認為它是大成長股,每年成長率都高達四到五成。問題是,它沒辦法持續,一二年EPS掉到剩十幾元,去年甚至虧損。但同一時間,大立光都維持在成長的軌跡上。

所以最近六年成長的可持續性,在宏達電上消失了,所以一一年時宏達電一千三百元、大立光站上一千元,並稱股王股後,但今天大立光二千多元,宏達電剩一三○元;你能想像當時你去選兩家台灣最好的公司,才不過兩年的光景,兩者差距二十倍。

這個概念套用在中國市場上,可持續性的概念就在於,中國的經濟不可以像宏達電一樣,今年還維持七%、八%的高成長,但兩年就崩盤。如果中國經濟也突然掉到剩二%,所有的問題都會爆出來,一定會天下大亂。

所以我認為,習李做的一些事情,其實可以縮影成「一家正在進行公司治理與體質轉型的公司」,在治理和改革的動作,他們不求立竿見影,但是要從真正基本面,能夠影響公司體質和文化的某些角落,一步步去做改善。我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可以看出習近平在做某一些很基礎的紮根動作。

如果用過去台灣經驗來看,現在的中國和七○到九○年代的台灣非常類似,當時台灣在七○年代的每年GDP成長都是二位數,但是真正股票大漲的八○年代後半,GDP只有一年達一○%以上。

換句話說,股市漲或不漲和GDP的成長數字沒有那麼強的關聯性,要看的是更深層、更本質性的問題,我認為習李聯手,正在把過往三十年、繁榮表象下的弊端,一點一滴矯正過來,為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現在的中國,經濟和股市可以類比以蔣經國晚年的台灣,差別是政治上的開放不知何年何月。

長多的歷史意義:

中國經濟邁入第三個新局面從技術上來看,我認為目前中國從這裡進入長多的格局,只有五到六成把握,但如果還能再漲一成,也就是再過二二五○的前波高點,大概就有八成把握真正進入長多局面。

這個長多的歷史意義就是,中國經濟正式邁入第三個經濟新局面,不是GDP的成長數字而已,而是一個將過去所累積的國家資源,釋放、分享給更多的人民和股民。

從最近市場上的氛圍,已經可以嗅出氣味。最近代表陸股的ETF,包括寶滬深、FB上證的溢價程度越拉越高,這個溢價代表許多市場上的資金,一些還無法買到A股的資金,寧可多付一些溢價,也要趕快進場卡位。

至於從風險的角度來看,除非是全球性的系統風險,否則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幾乎沒有風險(即使是系統性風險也是相對安全),它最大的安全性在於,「估值真的太低了」。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股市幾乎是相對所有位置最低的,而且低很多很多;如果以○八年做標準,其他市場都已經比○八年高出不知多少倍了,只有中國股市還在底部;其次是,習李一直在努力增強未來中國可以永續維持中高度增長的動能,並創造可持續性,我到目前為止的觀察,很有信心,這是我認為目前中國長期沒有什麼風險的原因。現在市場認知的風險,如房地產、地方債、影子銀行、產能過剩等,已反映在極低的股價估值。

武俠小說中,真正的高手都是「後發先至」,因為好的標的必須花更長的時間去調整、徹底改善體質,才能啟動高速動能,我認為此刻的中國股市,正是可以「後發先至」的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4

股災受傷最輕、兩年後GDP可望贏法國 新興市場一片倒只剩印度能碰


2015-09-14  TCW

中國經濟出大問題,巴西、俄羅斯經濟也不妙,昔日金磚四國只剩印度還行,靠資訊服務、汽車業站住腳。

中國經濟疲弱帶動新興市

場大衰退,新興市場真的絕望了嗎?不,印度還是好得很。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股市表

現。根據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所編製的全球股市指數,近三個月,中國股災引爆全球崩盤之際,同屬金磚四國之中的印度,同期跌幅不到二%,不僅比巴西、俄羅 斯跌幅少許多,連中國股市跌幅一半都不到。

兩原因,印股災情輕

不靠中國、受惠原油價跌

如果再把印度和台灣、韓國三地股市相比,台股跌幅高達一九.一五%,韓國也達一五.一六%,印度居然受傷程度最輕。

為什麼印度股市受傷輕?

首要原因是它依賴中國的程度低。印度出口

占經濟比重僅約

一五%,其中對中

國(含香港)出口占

比約一二%,換言之,中國進口需求放緩,對印度的衝擊非常微小。

此外,由於印度非常依賴進口原物料,

特別是石油進口就

占了印度總進口量

的三四%,因此,

當全球原油價格因

為中國衰退而大幅

走跌時,印度反而受惠。根據官方估計,油價只要每多跌一美元,印度就能省下四百億美元。錢不流於外,對於國家財政和企業債務都是加分,因此外資持股信心自然大增。

三證據,前景被看好服務、製造加溫、GDP保七日本野村證券最新預估,印度二0一六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八%,股市也將在同年底達到三萬三千五百點,外資 美國銀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九月最新報告指出,印度今年將取代巴西,躍身為全球第二大新興市場經濟體,僅次於中國。到了二0一七年,印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就會超越 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二0一九年再超越英國。

事實上,不光是外資對印度樂觀,連印度民眾自己都很有信心。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龍頭尼爾森(Nielsen)報告,全球消費者信心排名前五名中有四名是亞洲國家,分別是印度、菲律賓、印尼、泰國,其中印度最高分,是全球最看好的消費者市場。

信心的來源主要還是在服

務業。印度主要出口國就是美國,而且提供的足資訊相關服務,而非僅是產品。根據印度軟體及服務企業聯會(NASSCOM)估計,印度在全球海外資訊科技和 業務流程管理,例如電話客服中心,市占率高達全球第一,而這類服務主要輸出王已開發國家,尤以美國和歐洲最多。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估計,印度今年來自該類服務的收益將增長一三%,而該產業占印度經濟比重將近一0%,推升經濟力道強勁。美銀美林分析師古帕達(Abhishck GUpta)更指出,若美國升息代表美國經濟復甦,美國對印度的資訊科技服務進口需求可能增加。

服務之外,印度的製造也在加溫。

過去由於印度民間投資不

足,導致基礎建設缺乏和產業升級緩慢,進而壓抑薪資增長,嚴重衝擊到民間消,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當選後,推動一連串改革,誓言讓印度在五年內年晉級已開發國家,因此大力改革勞動法,即便引起全國一億五千萬人示威抗議,未停下莫迪改革

和推動製造業

起飛的腳步。

目前除了核

能、博弈和彩

券,以及部分的零售業外,

幾乎所有行業

都已經開放外

商投資。而同時,莫迪還複

製中國崛起的

路數,喊出了

「印度製造」

的計畫,通過招商引資,發

展印度本國的

製造業。

根據彭博新聞社報導,富士康已經在印度為小米和富可視(InFocus)生產手機。同時六月,富士康還與日本軟銀(SoftBank)和印度巴蒂集團 (Bharti Enterprises)參與了印度一個規模達兩百億美元的太陽能電站專案,未來五年富士康將在印度建設至少十到十二座生產基地。

另外,印度還重點扶持汽車業,例如透過以報廢舊車和減少相關原物料進口關稅等做法,來提高國內汽車業產能,計畫讓整個產業生產總值至二0二六年達二干八百五十億美元,預估對印度經濟總產值貢獻會由現在的一六%提高至二五%。

全球車商也看好印度成長的潛力,包括通用、現代、豐田等汽車大廠皆在印度設廠,而印度車市也大幅上揚,根據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統計,截至今年七月底的過去四個月內,當地汽車銷量相較去年已成長七.五%。

在外資、民眾和政府齊力

下,印度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今年第二季GDP交出成長七%的好成績,幾乎是全球市場中最亮眼的國家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預估,今年印度全年經濟成長可來到七.

五%,高過新興市場的平均成長三.三%。對於投資人來說,在全球一片新興市場衰退恐慌中,正好提供了印度股市最佳入場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15

新北耶誕城玩光影秀 創造132倍商機 耶誕樹變搖錢樹 可望吸引四百萬人次造訪

2015-12-18  TWM

沒有歡慶耶誕節習慣的新北市,市府用五年時間,成功翻轉民眾思惟!新北歡樂耶誕城二○一五年投入二四○○萬元預算,竟造就三十二億元經濟效益,相當於換來超過一三二倍商機。

走出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大廳出口,冷風毫不留情地吹向臉,原本鈦鋅合金材質構成的裝置藝術「竹筍」,變身為三十六公尺高的投影耶誕樹,投 影動畫的兩隻熊爭著把星星掛在樹的頂端,絢爛繽紛,吸引所有遊客眼光。這是新北市第五年舉辦「歡樂耶誕城」活動。

從二○一一年第一次辦耶誕活動,新北市把「歡樂耶誕城」節慶,變成吸金大節。一四年,活動帶來三百萬人次,創造二十四億元商機;一五年,新北市總計投入二 四○○萬元預算,估計四十五天的活動期間,將吸引四百萬人次造訪,有望帶進三十二億元的經濟效益,等於換來超過一三二倍商機,炒熱板橋商城能耐,連國際媒 體路透、歐新社也來取景拍攝,究竟,新北市政府如何「進化」板橋的耶誕節?

求新求變 節慶越辦越大

放眼每年耶誕節,由城市主動出擊,結合區域商圈規畫耶誕節慶,新北市不是第一個,卻是年年推陳出新,活動越辦越出色的一個。

一一年,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簡稱觀旅局)第一次在廣場架起由LED燈打造的耶誕樹,點亮了節慶氣息,沒想到吸引二十五萬人次,川流在捷運站廣場周邊,遊客 流連盡興,商家更笑得合不攏嘴。從這一年起,觀旅局開始年年操兵,成功透過這塊新商圈,營造出幸福歡樂的城市氣氛。

耶誕主燈是活動核心,從啟動點燈開始,串連起觀旅局規畫的市集、演唱會等周邊活動。一五年,耶誕主燈邀請到替雪梨歌劇院設計活動投影的澳洲團隊 TEC(The Electric Canvas),打造全球唯一、三百六十度立體光雕投影耶誕樹,光線變化更多元,噱頭十足。

「我們同仁一四年三月到澳洲雪梨,看他們的投影表演,覺得很驚豔,便開始洽談。」觀旅局局長陳國君強調,這是耗時逾一年才談成的案子。

一五年六月,TEC團隊來台,臨時決定把圓錐體的「竹筍」,作為燈光投影對象,「這對他們也是一種挑戰,因為從來沒做過。」企劃科科長陳靜芳說,TEC團隊為求完美,周圍至少動用十五台投影機。

除了主燈煞費苦心,街道布置也從第一年的六萬平方公尺,擴大為十五萬平方公尺,約四萬五千坪,橫跨板橋縣民大道、文化路、中山路、新府路、新站路與站前路,遠大過一座台北國父紀念館的面積。

商圈助攻 吸引外地人潮

為了點亮「耶誕城」的商機,不僅市府推陳出新,商圈也要擦亮招牌,增添光輝。

商圈內除了大遠百外,近年來,誠品、威秀與麗寶百貨相繼進駐,商圈的能量大幅提升,有助於吸引外地觀光客。

其中,Mega City板橋大遠百早在第二年就加入耶誕城活動贊助,是最直接受益者之一。只要活動期間,周邊商圈人潮洶湧,百貨公司的美食地下街更是擠得水洩不通,行銷 企劃副理鄭嘉蕙說,耶誕節與消費者的連結較深,為了吸引人潮往百貨公司移動,大遠百贊助新北耶誕城的費用,比明年贊助桃園燈節的費用還高。

辦到第五年,新北市耶誕節聲名遠播,路透也專程來取景,華裔記者林聲就說,台灣的耶誕節氣氛總沒有其他國家來得濃厚,但新北耶誕城布置得很有特色、熱鬧感十足,因此吸引路透在二○一五年平安夜拍攝新北市的耶誕盛況。

市府局處 同步舉辦活動

回想當初,「第一年辦的時候,還得到處去各局處求他們辦活動。」陳國君說。但是當成效彰顯,換成是大家主動爭取。第一次參加展銷活動的新北市農業局林務科 科長黃嘉文說,以前單獨辦展售會時,最多可能兩、三千人參加,但這次搭著耶誕城辦「不浪費分享節」,人潮更勝以往。

僅四十五天的新北歡樂耶誕城,在一四年締造的打卡數就超過三十三.七萬人次,相當於宜蘭幾米公園一年的打卡量,活動的魅力可見一斑。

新北靠三招,將傳遞溫暖感恩的耶誕盛況從「零」打造到現在;耶誕節將至,你想好要去哪兒過節了嗎?

新北市府與周邊的遠百、誠品,炒熱耶誕氣氛,吸引人流也帶來金流。

新北市府的創意煉金術

1. 活動求新求變

打造全球唯一360度立體光雕投影的耶誕樹。

2. 攜手周邊商圈

擴大活動腹地、收納周邊賣場,炒熱商機。

3. 協力市府局處

市府各局處共襄盛舉,增添活動多元性。

撰文 / 林惟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29

萬能險可望告別拔苗助長,安邦年增6倍再難複制

經過兩輪嚴格監管,萬能險的高增長風險有所緩解,但保監會公布的保險行業11月數據顯示,以萬能險為主的單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又創出7個月來新高。

“萬能險11月的反彈估計與部分險企年底沖業績有關。”一名小型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萬能險明年1~3月還會有一波增長,“一方面是因為‘開門紅’沖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趕上新條款之前的‘末班車’。”

這里的“新條款”正是今年9月出臺的《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該政策對於死亡保險金額或護理責任保險金額與累計已交保費或賬戶價值的比例、萬能保險責任準備金的評估利率上限等均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對於不符合該通知要求的保險產品,要求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

事實上,除上述9月出臺的新政外,保監會還於今年3月發布了《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於中短存續期產品進行嚴格限制。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名行業分析師均表示,雖然萬能險11月的數據出現反彈,但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明年萬能險規模的高增長態勢將不再持續。

萬能險再難“冒頭”

頻繁舉牌背後,走“資產驅動負債”路線的中小險企通過萬能險迅速做大規模。而在這些險企的推動下,萬能險規模水漲船高。嚴格監管接踵而來。

保監會2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今年1~11月已達1.12萬億元,同比增長67.48%,較1~10月增長7.29%。事實上,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今年10月末已突破萬億元,達1.05萬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盡管累計保費變動不大,累計新增保費的同比漲幅也較今年3、4月份高峰時的超過200%下降至70%以下的水平。但如果將數據換為單月保費,今年3月和9月針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史上最嚴”新規出臺之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的規模出現了兩輪下跌,但11月的數據又出現了反彈。

具體來看,在今年1~3月保險公司最為重視的“開門紅”時期,保險業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單月均有1900億~2000億元。但到了4月,“開門紅”沖刺階段已過加上保監會3月份發布的監管新規,當月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隨即環比下降47.36%,至1000億元左右,此後兩月繼續下跌,並在6月創造了507億元的年內單月最低新增規模。

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7~9月緩慢回升至620億元左右,但保監會關於規範人身險的兩個重磅文件9月推出後,10月份的數據再次下跌10.57%至551億元。剛剛過去的11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規模再次反彈至763億元,雖較年初“開門紅”階段已縮小很多,但與10月相比,其環比增長也高達38.32%。

但多名行業分析師表示,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明年萬能險規模的高增長態勢將不再持續。

事實上,萬能險這一通過期限錯配造成資金池風險更是被監管層所察覺。除上述3月、9月出臺的監管新政外,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12月13日專題會議上的嚴厲措辭,更是為各險企打了一劑“預防針”。項俊波表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打贏從嚴監管和防範風險攻堅戰。堅守“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不動搖。要分清保障與投資屬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險業根本功能,投資是輔助功能,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必須服務和服從於保障,決不能本末倒置。

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表示:“在當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保險業更應該回歸保障本質,註重風險管理,而不應該僅習慣於短期思維、忽略了保險業務的長期特性,通過市場化改革、運用科技手段,保險業可以在縮小財險和壽險保險缺口方面大有作為。”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繳文超表示,監管政策的核心是將萬能險長期化,對中短存續期產品實施更加嚴格的總量控制,並通過提高短線扣費以及對於一年期萬能險的嚴格限制等方法實現,逐漸化解萬能險產品存在的風險,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回歸“保險姓保”的本質,而非完全否定萬能險。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監管的強壓下,2017年萬能險的總體規模可能會略有收縮。

倒逼中小險企轉型

在嚴厲監管的大背景下,想憑借萬能險快速增長的中小險企面臨轉型。

從保監會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萬能險業務規模增長較快的多是中小險企。“保險黑馬”安邦人壽尤其搶眼。其1~11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53.22億元,同比增長109%;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2108.4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02%。

安邦集團近年來發展迅猛,代表萬能險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今年前11個月增長情況更是遙遙領先於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一位保險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先,這只是個案,不能代表行業的趨勢;其次,安邦人壽保費收入及萬能險今年整體增長迅猛,所以同比增幅搶眼,但是11月環比增速已經在明顯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此前數據發現,安邦人壽11月的保費收入和萬能險保費接近微增。1~10月,安邦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999.89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2068.55億元。由此計算,安邦人壽11月的保戶投資新增交費為39.89億元,環比增長僅為1.92%。

監管成效確實已在安邦等一些險企中逐步顯現,類似安邦人壽11月萬能險保費收入小幅微增的現象也發生在了恒大人壽、前海人壽兩家險企身上。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11月單月,恒大人壽代表萬能險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增長115.83億元,環比增長16.06%;同時,前海人壽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增長54.45億元,環比增長7.64%。

“保險業是一個具有規模效應的行業,沒有渠道、規模優勢的中小保險公司為了迅速做大規模,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較為方便地吸引到保費的投資型萬能險就會自然成為公司最初發展的首選。”上述小型保險公司高管表示,“很多公司也都清楚,這並非長遠之計。想要可持續經營,最終還是要轉型。”

事實上,近幾個月萬能險的平均收益率已經開始走低。華寶證券數據顯示,8月份萬能險平均收益率為4.799%,較前一月下降4.1個基點,環比下降0.85%。

一些保險公司將目光放在了回歸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保障型業務,也有保險公司在增加保障型業務的同時也開始將“興趣點”放在投連險上。

投連險全稱為投資連結保險,顧名思義,這是種更加偏向於投資理財的產品。根據保監會數據梳理,11月單月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環比也高達38.75%,創下今年環比之最。

目前投連險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仍然很小,48家中資人身險公司中僅有11家左右售賣該險種,而28家外資人身險公司中則有28家售賣該產品。其前11個月新增交費規模為89億元,在規模保費中的占比僅為2.72%。

不過,上述保監會9月份新規也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對於投資連結保險產品、變額年金保險產品,應按照中短存續期產品的定義要求進行評估和報告。今後投連險的銷售規模或許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0

九西:青政游蕙禎可望報捷

1 : GS(14)@2016-07-15 05:06:34

向來是「女人天下」的九龍西,現有5席中4席是女性;新一屆由5席增至6席,似乎繼續陰盛陽衰,男參選人依然飲恨。



5現屆議員可連任


民調結果顯示,最高支持度是公民黨毛孟靜,有20%,其他4人依次是民建聯蔣麗芸及經民聯梁美芬,支持度分別為18%及16%。其餘有望當選的名單,分別是有14%支持的民主黨黃碧雲及11%的黃毓民,以上5人都是現屆議員。至於極受關注的新增一席,則落入繼區選後再戰的傘後組織青年新政游蕙禎(圖)手上,民調顯示她以7%壓倒欲重返九西地盤的民協譚國僑,有機會為傘兵報捷。上屆以第6位無緣入局的譚國僑稱,高度重視相關結果,「會將結果當成鞭策,繼續努力」。而無黨派的劉小麗、社民連主席吳文遠的支持則僅得2%及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5/196956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50

Follow Me:信達價殘可望爆升

1 : GS(14)@2016-11-29 00:08:27

內地四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只有中國信達(1359)及中國華融(2799)先後在港上市,深港通若引發大量北水注港,二者取一,傾向前者,博爆升五成機會率較大!內地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的模式,以美國上世紀到90年代成立的重組信託公司為藍本,因此四大的股東同為中國財政部,與管理層共管賬戶,有此背景,大可放心長線持有。看好信達可搶先偷步上升,理由如下:(1)上市三年仍潛水。信達現價2.69元,較招股價3.58元,潛水25%,比掛牌後翌月高峯5.53元,低達51%,相對華融現價仍穩站招股價3.09元之上;(2)估值較吸引。信達現價PE6.1倍、預測5.3倍、PB0.82倍,均比華融的6.4倍、5.9倍及1倍有折讓;(3)股價落後。信達現價較去年收2.87元,仍低6%,但華融仍有2%升幅;(4)上升空間較大。信達由高峯累跌60%才見底反彈,以黃金比率0.382至0.618倍三個主要反彈目標計,可升至3.46元至4.25元範疇,升幅29%至58%,但華融高位在3.23元,除非破頂,否則彈幅有限;(5)最佳影子股。中國另兩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及長城資產管理已先後進行股改,籌備明年上市,若市況許可,根據信達招股價以PE10.6倍作價為準,信達便有逾七成上升空間至4.62元!高彰坡
http://fb.com/kocheungbor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8/198474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