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博士,回購=事倍功半的托價?? 隨笈

From

http://chuicup.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16.html

曾博士:思 捷 回 購 支 持 股 價

思 捷 ( 330 ) 真 大 手 筆 , 出 資 億 元 回 購 股 份 , 使 到 昨 日 思 捷 成 為 唯 一 一 隻 逆 市 而 升 的 藍 籌 股 。 逆 市 支 持 股 價 , 並 不 容 易 , 是 事 倍 功 半 , 特 別 是 以 公 司 的 錢 來 支 持 股 價 , 更 加 不 容 易 。 如 果 是 大 股 東 出 錢 支 持 股 價 , 投 資 者 會 認 為 該 股 股 價 已 經 跌 到 連 大 股 東 也 覺 得 便 宜 了 , 因 此 , 會 有 一 些 長 期 投 資 者 跟 隨 大 股 東 入 市 買 股 票 。 但 是 , 以 公 司 的 錢 支 持 股 價 , 投 資 者 只 會 趁 這 個 機 會 將 手 上 的 股 票 以 高 一 點 的 價 錢 脫 手 , 投 資 者 會 擔 心 一 旦 公 司 停 止 支 持 股 價 , 股 價 會 再 大 幅 下 跌 。

思 捷 動 用 大 量 現 金 支 持 股 價 , 可 見 現 金 非 常 充 足 , 可 惜 卻 無 法 為 現 金 找 到 出 路 , 只 好 用 來 支 持 股 價 , 解 救 股 民 。

--------------------

這篇文章可謂亂來。公司回購股票的問題我記得已講過幾次,堂堂某大學的MBA課程主任,竟發表這等平庸老散目光思想的文章,實在令人失望。

一、思捷手持五十多億現金,拿億幾兩億出來回購,有幾大手筆?

二、 公司回購股票,並不是為了「托股價」也不是為了「解救股民」。而是它將回購的股票注銷,令每股的權益加大,每股的盈利加大,股票的價值是得到直接提升。好 的公司管理層抓住股價不合理地低殘的機會,以少量現金回購股份,令股東直接得益,提升回報,比亂用資金在其他方面或者收購一些低效率的公司對股東更有利。

三、大股東購買自家公司股票有好多目的,可以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持股比例,或者覺得自己公司抵買想加大投資等等。但那是沒有實質提升股票價值的作用。而且亦有不少財技佬大股東,時常又增持又減持,將股票又收又派,那些大股東的增持行為,能對小股東(股民)有什麼代表性?

四、思捷的管理層之前已表明,會將幾十億閒置現金盡量以股息派發。現在出資回購,明顯是覺得回購自家公司價錢低賤的股票,比派現金更加對股東有利,才會有此舉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

我切成三半的人生 辜成允:四十歲前,我非常討厭我的姓

2011-9-29  TWM




辜成允,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台泥企 業集團的掌門人,自二○○三年接班後,靠著專注與拚勁,在大陸繳出一張亮眼成績單,然而當年面對哥哥與父親先後離去,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與不安?

撰文‧梁任瑋 研究員‧陳兆芬過去總是在媒體面前暢談「鷹式管理」的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八月二十九日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卸下心防,談他接任台泥董事長前後的難堪、 成長過程中與父親陰影的搏鬥,也談他不為人知的減壓方式。

風塵僕僕地從大陸回到台北,坐在父親辜振甫生前接待來賓的會客室裡,辜成允侃侃而談,他的命運彷彿在此刻重新與父親再次交融。以下是辜成允第一手告白摘 要:二○○三年,我接任台泥董事長時,面臨公司財務惡化、經營權不保的困境;當時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如何重整起來?今天沒整起來,就明天整起來。現在聽 起來好像雲淡風清,但當時的情況非常糟,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內憂外患!

談重整

「活都活不了了,怎麼會痛!」「誰會支持我?」○三年接任,○五年公司就要董監改選,我只有二年不到的時間準備。當時內心很慌張,想了半天不知道怎麼辦, 董事會、主管裡面所有人都不挺我;而唯一可能支持我的就是股東,只要我的成績單讓他們覺得我有經營未來的可能性,他們就會支持我!

台泥的股東有好幾種,國內的法人或股民基本上受八卦與小道消息的影響很大,所以真正只會按照基本面和營運績效來支持我的就是外資。後來我就去做了台泥第一 次的non-deal road show(非交易海外法人說明會),我自己去向大型基金投資人報告我要做什麼,直接找基金操盤人談,為什麼台泥前景這麼好,卻只有三、四%的外資持股?

和一般公司不同,我不找分析師溝通,而請幫我處理road show(海外法人說明會)的投資銀行,直接與基金操盤人談;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是真正要進場買台泥股票的人。

「為什麼不買台泥?」我開門見山就問外資這句話,對方劈頭就回答:「第一,看不懂你們在做什麼?」當時台泥在水泥的成績不是特別好,外加有和信電訊、信昌 電子一堆關係企業,外資不懂台泥到底是在做水泥還是在做其他的東西?我說,這叫風險分散,但外資不買單,他說他們自己會管理風險,我聽了也覺得有道理,所 以回來後就決定處分不必要的轉投資。第二,外資認為台泥員工分紅的比例過高;第三,台泥股利發股票會稀釋外資股東權益。所以,我立刻從善如流,把員工分紅 從一○%下修到三%,並且把股利改成純現金,每年保持至少七五%的配息率。

外資的建議,我全部一筆筆記下來,而且立即納入制度,那個時候我刻意去累積很多小勝變成大勝,追蹤哪個外資會寫對台泥有利的報告;果然,外資持股比率從○ 三年不到四%,一路上升到○五年的四三%。後來證實,四三%外資持股裡,有七八%把票投給我;○五年的改選靠著外資股東的支持,經營權就此穩定下來。

但這只是過了第一關,緊接著,台泥的財務受到轉投資績效不佳的影響,越來越糟,加上外資股東的強烈建議,○五年我忍痛把和信電訊、信昌電子賣掉。儘管當時 我明知和信電訊營運即將進入收割期,也只能割捨。「當時活都活不了了,怎麼會痛!」如果沒有把和信電訊賣掉,就沒有今天的台泥,沒有什麼好說的,台泥去大 陸投資的第一筆錢,就是賣了和信電訊。這筆錢進了大陸蓋了福州廠。因為「與其在小市場裡面當小魚,還不如到大市場搏一下。」賣掉和信電訊這個決定大家都覺 得我瘋了,但對我來說是很清楚的,這就是我向父親報告的,我們要切割、要到大陸去發展。

那個時候覺得水泥是我們在台灣會做的、又做得好的事業,如果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大陸市場做好,台泥就有可能從台灣的公司變成國際性的公司,遠比在台灣、小 規模的公司來得好吧。

談父親

「別人看到的是我父親不是我」我的人生其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以二○○○年到○四作為間隔,二○○○年之前是大家比較不注意的,○四年之後雖然辛苦,但很 扎實,我終於不再覺得姓辜是一件討厭的事了。

四十歲之前,我非常討厭我的姓氏(沉吟了三秒),這件事我也對父親說過,因為別人看到的是我父親不是我,這樣子沒有意思。

事實上,我的父親是我跟過的兩位老闆之一,另一位是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宋作楠。

我跟著父親做事時間最長,一九八二年(編按:當時辜成允二十八歲)我進入台泥工作,一直到他離開;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堅持」,他有所為有 所不為,一直是以多贏、雙贏,不以利潤為導向的方式去經營事業。父親要求公司要用高度或深度,去代替短兵相接。這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經營智慧。

父親在兩岸的聲望,對台泥進入大陸一定有很大的助益,但我想更重要的是,除了先天上的優勢,到底後面自己有沒有實際的本領?

我一直對同仁講,老董事長協助我們開了很多門,但是要讓對方感受我們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後面才會有其他人持續幫我們開門,這一定是要做口碑的,所以我們在 大陸非常愛惜羽毛,什麼事情都很注意,絕對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四十歲以後,我做事也做到一定的程度了,我已有自信如果今天我不姓辜,或不吃台泥這口飯,也一定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們兄弟姊妹現在都還與母親同住在一棟公寓裡,一人一戶,各自獨立,有事情可以互相照顧。大家定期與母親吃飯,平日輪流照顧,母親也很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有時候我們要約母親吃飯,她會說有事,聽到這樣,我非常高興,我父親個性像月亮、母親像太陽,她很外向、直爽,聽到她能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很好, 當兒子的比甚麼都高興。

即使父親走了,我們母子關係仍然一樣。很多人問我,有沒有感覺責任比較重,我覺得沒有,反正該做的就要做,我的個性就是這樣。

談減壓

「只要有煩惱,睡一覺起來就忘了」我是樂觀到不要命的人。說起來你們可能不相信,我如果事情想不清楚的時候,就會去睡覺。很煩、很生氣的時候,也去睡覺, 一睡覺我就忘記這些事。我可以睡很久,現在還沒碰過比我厲害的對手,最高紀錄是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曾睡三天三夜不起來,所以我出差最喜歡坐越洋航線,因為 可以睡十幾個小時!

睡覺對我來說是減壓,做不同的事情就是減壓,我只要轉換事情就可以轉換心情,這個公文換成那個公文、這個公司的問題換成另一家,原本的壓力就不見了(大 笑)。

外人看我這八年改變很大,事實上並沒有。我是喜歡解決問題的人,我喜歡挑戰、克服挑戰,也享受從挑戰裡走出來的過程,只是大家以前都沒有發現我有這種特 質。

外界認為二○○○年以前的我好像沒幹什麼,事實上我也做了幾件事,一是台泥和平電力(和平水泥、和平電力、和平港)三合一案子,當時大家都認為那個會虧 本、做不成,但沒有想到它變成最好的投資,從三個毒瘤變成三隻金雞母。

講老實話,那時候的生活沒有太多壓力,因為只是團隊裡面的一員,上有董事長、總經理,我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沒有經營的壓力與責任,我也不必去做決 策。

談喜好

「就是想要做與別人不一樣的事」當時我為了打發時間,就給自己創造一些問題,開始組音響。我組音響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去找很便宜的零件,然後做出可以打 敗百萬元音響的質感,我就是專門在做這些事。

我喜歡學東西,外界比較清楚的是我玩音響。事實上,我從前也爬山、潛水,喜歡挑戰自己的極限。

(指著手錶)我的手錶是最好的手錶,可以上山、下海、沒有電池,時間還能繼續走、還可以潛水、又便宜,這可是「世界名錶」(大笑),這裡面有高度計、溫度 計、深度計、羅盤。

我也喜歡玩照相,我要求自己的東西在與專業的東西擺在一起時,要能夠看起來還有點像,我要求拍出來的東西要有自己的風格,我就是想要做與別人不一樣的事 情。沒有打算要展出,只是自己看開心的。

我以前時間較多時,更喜歡去夜市吃小吃,你隨便提台北哪家夜市小吃,我全都知道,我是可以出夜市地圖的那種人,對美食也有一點心得領略。對我來講,能夠走 到夜市裡,坐下來吃一碗鵝肉米粉、與老闆聊聊天,這是對我自己的一種肯定,代表我還沒忘記我是個「人」,代表我做人還沒有太偏離。

辜成允的人生三部曲

第 1 部:辜家二公子(46歲之前)「40歲之前討厭自己姓辜,因為別人看我都是看到父親的影子。」27歲 自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28歲 進入台泥,任職企畫室主任,負責規畫公司業務管理系統37歲 升任台泥總經理。喜歡改裝音響及攝影46歲 長兄辜啟允逝世,辜成允人生進入另一階段第 2 部:少康中興(46歲到50歲)46歲 長兄逝世後,留給辜家及台泥集團上百億元債務49歲 辜振甫交棒辜成允,任命為台泥董事長49歲 辜成允喊出「鷹式管理」,處分和信電訊及和信超媒體持股,專注本業並開始投資朱家橋等大陸水泥事業50歲 年底辜振甫重病住院,辜成允的人生再次改變第3部:成吉思汗 (50歲之後)「手臂不夠粗,就不要到大人桌講話。」51歲 辜振甫病逝。為悍衛家族聲譽,辜成允公開駁斥鄧香妹緋聞事件,並告上法庭最後勝訴54歲 在辜成允積極購併嘉新水泥(中國),並快速擴廠下,台泥國際拿下大中華區第三名銷售量,合併營收也創下歷史新高56歲 花七年部署,終於購併昌興國際水泥事業,光是在大陸年產能到達5000萬噸57歲 宣布2016年大陸產能到達一億噸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7

從百萬到億半的故事

今期信報月刊有一個「民間股神三萬變千萬」的故事,主角只有34歲,開投資公司與投資學院,可謂非常出色,後生可畏。剛巧上星期Ch兄留言分享了一個投資故事,把內容再貼出來。




Ch兄平日不時會作出很有內容的留言,經常引經據典及節錄歷史數據,今次在討論英國脫歐一事時分享了一個由百萬到億半的投資故事,追問之後,原來是地球另一角落的一個故事,還有不少細節。


起初Ch兄這個留言,還以為是一個投資失敗的故事:

我們瑞典有一位很會投資股票老先生,綽號叫做「股票站長」,他的投資組合從2007年10月的1億3千8百萬,經那一役下跌至只剩2千6百萬!1億1千2百萬化為烏有!81%就這樣子憑空消失。這個電梯下降的速度真是驚人!


後來Ch兄談及更多這位「股票站長」的情況,發現原來不簡單:

「股票站長」是低教育(只有五、六年國民教育程度!)、低工資與低投資知識,在退休時,他的股票投資組合累進到了1百萬,10年之後,他的投資組合增至1千5百萬,再經過17年達到了2007年10月的1億3千8百萬。2009年3月,他的投資組合下跌至只剩2千6百萬。但他依然是危機入市,繼續低價位買進好公司(他極少賣出!)。所以很快地在2009年10月,他的投資組合又上升到了1億5千萬。從2千6百萬上升到了1億5千萬,升幅是477%。

這是買進好公司並長期持有的好例子!我很細心分析過他的持股與投資方法,獲益匪淺!一般來說,我只對「偉大的」投資者與投資理論家感興趣,但對他則是例外!


當止凡希望Ch兄能分享更多時,他分享了以下的一封家書(修改了一些內容才貼出,想看原文可直接回看留言):

這是寫給丹麥弟弟家的電子信,如下:

三弟、阿堅:

英國人有一句諺語這樣說:

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learn from the best.
意思是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向最傑出的人學習。

瑞典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做Lennart Israelsson,今年已經99歲了,他是瑞典個人投資者裡非常成功的一位。值得注意的是,他因為生長在一個貧窮的農家,兄弟姐妹很多,所以只受了5、6年的教育,後來輾轉獲得了一份火車站的火車調度員的穩定工作,這一份工作他一直做到他1980年退休。由於他是低教育、低工資與低投資知識,而能長線賺得了1億5千萬的投資績效,那真是戰績輝煌,所以瑞典的報紙很早已經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做Aktiestinsen,後來大家都這樣叫他。aktie是股票的意思,stinsen是火車站站長的意思,那他的綽號中文就是「股票站長」的意思。

我很早就知道他,並且在教學上教過他,所以對他比較清楚。他開始買股票於1946年,把他的大部分積蓄買進了5張Sandvik,每股600克朗,600克朗那可是他當時4個月的薪金!5乘600等於3000克朗,那一年他30歲。

「股票站長」的媽媽在他小時候就在家裡教導他們兄弟姐妹長大之後千萬不要買股票,這是因為在瑞典曾發生過一件非常轟動的事 - 「Kreuger危機」,這是一家本來製造火柴的公司後來業務擴展至電訊、工業、礦業、林務業等多元化,業務範圍除了歐洲外,亞洲、南美洲與非洲都有,生意火紅得很,但在1932年突然倒閉,「股票站長」的媽媽很多親戚因為也持有該公司大量的股票導致個人破產(以前的瑞典人跟以前的香港人一樣,習慣借錢買股票,大陸現在就是跟瑞典香港以前一樣,他們叫做融資融券。),所以便經常警告他們不要碰股票。

但是,「股票站長」在火車站,大概比較空閒,所以經常讀報,有一次當他讀到一位哥登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的警告說,「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薪金!最好要學會投資對抗通貨膨脹。」他那時候把存下來的錢都用來買股票,當然也不敢讓他媽媽知道。他很有意思,這就是他買進股票之後就很少賣出。

從1946年5張Sandvik開始,到他1980年退休止,他的股票正好值1百萬(有人計算過他在做火車站調度員的工作的整個生涯稅前所得總共是是825000克朗!)。十年之後,就是1990年,他的投資組合增至1千5百萬。1990年初股市崩盤,他的1千5百萬,因為股票下跌,他的投資組合只值5百萬,1千萬化為烏有!跌幅達67%。

但是他頭腦冷靜,在大跌市時繼續買進,所以,他在2000年,也就是說10年之後,他的投資組合臻升至5千6百萬。又經過7年後,就是2007年,他的投資組合達到了1億3千8百萬!他除了遭遇了90年代初大崩盤之外,還遇上了另外兩次。那就是2002年10月,他的投資組合從5千6百萬跌至3千6百萬,這一次很像沒那麼慘烈,跌幅只有36%而已。但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金融風暴,卻讓他的1億3千8百萬下跌至只剩2千6百萬!1億1千2百萬化為烏有!他對報上說,整整74%泡了湯。我算了算,是81%!但是,他還是繼續在危機入市,絕不在低價位賣出,所以,經過2009年後他又從新回到原來的1億3千8百萬還繼續增加到了現在的1億5千萬。

回到他本人。他的投資知識來自於勤讀財經報章與一份財經雜誌,他是這樣去了解與獲得投資知識與對瑞典的公司的了解,後來他學會了閱讀公司財報,他持之有恆地閱讀公司的財經報告與報上吸收所需的資訊,所以他對瑞典的公司的認識比一般人強得多。

他的投資哲學很簡單,瑞典語是:substansvärde, direktavkastning och p/e-tal. substansvärde 就是英文的Net asset value (NAV) ,也叫做Book Value。中文就是資產淨值或資產賬面值。

他特別強調Substansrabatt: Om man kan köpa en krona för 50 öre blir det en bra affär! Substansrabatt的意思就是你能夠以資產淨值的優待價買進,比如說,1克朗的東西,你只以50分錢就能買到,這就是一盤好的買賣,也就是他所說的獲得了Substansrabatt。

記得嗎?他不用讀Graham的書也能有這樣的認識!Graham不是經常教人以資產淨值的3分之2買進嗎?2/3 NAV或Book Value原來就是瑞典文的Substansrabatt!

direktavkastning英文叫做Dividend Yield,中文就是股息收益率。他的要求是要達到3%到6%。Graham不是需要6%以上嗎?

p/e-tal就是市盈率,他要求PE要在5至20之間。Graham不是說10以下就算是便宜,10至20就算是適度,20以上就算是貴嗎?

你們看,他就是這樣買進的。這表示什麼?意思是說,他從不會買進貴的股票!因為他清楚知道買得便宜賣得貴才能賺錢。還有他經常教人絕不要借錢買股票。他也經常說,要變成有錢人其實很簡單,當大家都不敢持有股票時,你就應該買進股票。當大家都覺得很安全的時候,你就應該把股票賣掉。基本上,他跟Graham的教導毫無異致!還有他跟晚期的巴菲特也特別像,Buy and Hold,買進與持有!

瑞典的網上曾經有人分析過「股票站長」為什麼會成功,得出以下三個要點:
一、對股票與投資感興趣。
二、從一開始就建立起長線投資的想法。
三、長時期的投資生涯。

我認為這不足以說明真正的事實!由於他很少賣出持股,所以我的分析就從他的持股來進行。以下是他的持股,根據2008年5月15日瑞典DI報章(Dagens Industri 《今日工業》)所提供的資訊,我使用不同的顏色與粗體字去區分:
(這部份被省略)

他的持股排第一的是投資公司(Investmentbolag),共10家。
排第二是房地產公司(Fastighetsbolag),共5家(連Lundbergs與Hufvudstaden共7家)。
排第三的是高派息公司(Högutdelningsbolag),共三家。
排第四的是銀行與工業(bankbolag och Industribolag)。

我的分析是如此:

一、每一家投資公司都包含著很多不同的上市與非上市的公司,舉例而言,持有Industrivärden A 47000股與Industrivärden C 20000股合共67000股。

等於間接持有Ericsson, SCA, Handelsbanken, Skanska, Volvo, SSAB och Sandvik這些公司。

他重倉投資在瑞典的10家投資公司,這是「股票站長」的投資大方向,分散化是他的投資第一大特點。也可以看得出來,他不需要學習太多的投資的書本就能清楚意識得到投資是有風險的,而他最大的投資就是投資公司,目的就是對風險的管控不是很清楚嗎?

二、他的第二大投資在房地產公司,事實上他自己只擁有一間只有三個房間的公寓,在瑞典,投資房地產是需要非常大的資金的。他不是投資房地產,而是投資房地產公司。這方面的投資加上對銀行的投資,在長線投資上都是屬於穩健投資,穩健投資就是他的投資的第二大特點。

三、第三大特點,是他投資在高派息公司上,每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派息。所以,他每年都有很多錢去再投資,透過再投資便能形成利上加利的複利效應。

這三點是我歸納出來的重點。但是,我覺得他能夠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準則是:
一、買進價格低。
二、主要集中投資在大公司上,並同時分散在不同的行業上。
三、長線持有。
四、一直再投資。

這四點成就了他的投資組合變得愈來愈大,財富累積越來越多,而穩步走向成功之途。

雖然他的投資很成功,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認為他經歷的三次大跌市是可以避免失血這麼慘重的,儘管他後來還是能重新收復失地。我第一次跟我的同事們說「股票站長」在2008年大跌市時,它的股票投資組合整整下跌了81%。她們聽了說,那需要一個很好的心臟!我說,假如他知道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這門學問的話,我認為他的投資績效將會更驚人地好。

基本上,我是讚成Graham在股市升到最高點之前就應該減持股票至資金總額的25%。這25%資金所投資的公司肯定是市場中最值得長期持有的大公司與超好公司,並且在下跌之後很快就能回升的公司。75%資金在國債或公司債或短期利息基金或現錢。那麼在大跌市時,25%的好股票,跌極了都有限。這個股票、債券與現金的資產配置是最簡單和有效的。等大市跌到谷底時,你減持債券,換成現金,你再將這些錢再次投入股市中。這樣的操作,不是更好嗎?

當然,我從「股票站長」那裡也學到不少東西,不然我也不會在中文課上去教他!除了低PE,低PB與高股息收益率那三個準則之外,切記要持有大公司,它們在股災時雖然跌得很厲害,但它們一定能渡過難關,重新站起來。

此外,他的一點缺失是他不知道H&M是瑞典最好的公司,所以他連一張H&M股票都沒有,假如他在1946年不買Sandvik而是在下一年1947年H&M上市時買進H&M的話,他的投資績效將會完全不同。

我也研究過瑞典國王的持股,國王比我大一歲,也屬於老一代的投資者,他們總覺得你那家衣服店,店是租回來的,只有幾件衣服,既沒有大廠房,又沒有機器設備等,破產了能值幾個錢?他們不了解商譽、品牌等無形資產!可口可樂連廠房機器等都沒有,為什麼是世界級的公司?國王的三個小孩都重倉持有H&M,可見新舊兩代的投資者對投資的認識是很不一樣的。

好!今天就談到這裡。順祝

健康愉快
二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