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諾天使林森:我為何不想做創業的機會主義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30/156161.shtml

英諾天使林森:我為何不想做創業的機會主義者?
林森 林森

英諾天使林森:我為何不想做創業的機會主義者?

要勇敢地承認失敗,如果你創業失敗了,承認失敗比其它的任何事情都重要。

黑馬說

林森,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清華校友TMT協會副秘書長。作為連續創業者,曾參與創辦至德訊通、貨通八方等。林森先生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MBA。專註消費升級與微信生態圈的投資,投資的案例包括微盟、客來樂、慧銀、金融一號店、人人湘、俏鳳凰、互動吧、微思等優秀企業。

文|林森

 我曾是一個失敗的創業者

感謝大家來到投資人說聽我分享,我是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林森。前段時間很榮幸地拿到了“2015年中關村十大天使投資人”的稱號,說實話非常慚愧,我想這個稱號是對英諾天使基金過去3年里做天使投資的一個褒獎。

而當我把這些光環都拿掉之後,我首先是一名失敗的創業者。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失敗的創業經歷,雖然曾經我很不願回憶起這件事。2007年,我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想法,心想這個創業的點子可能會使我在一年內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人。而且非常幸運的是,在當時我也拿到了一筆100萬美金的投資,於是我滿懷信心地運作起這個項目。

不巧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我原來所設計的這套商業模式變成了泡影。但我還是咬了咬牙又堅持了兩年,這兩年的時間中,我個人其實感到非常痛苦,有很多時候我都是夜不能眠的。後來在2010年的7月,我隨著現在的師傅去了五臺山,去拜五臺。但是拜五臺的過程也並沒有讓我心情感覺到釋然,而是越發得使我不安。我想我需要重新去反思自己。 

首先我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到底適不適合創業,到底能不能帶領好一個團隊?

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從智商到對事情的理解力,在很多方面我都不輸於任何人。而且我為人也較為謙遜,在朋友的印象里,我也是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但為何自己去創業時竟有如此大的反差,這其中我到底是犯了什麽樣的錯誤?

我在2008年的時候,將這次創業失敗理解成是自己的命不好,沒有好的運氣。但後來仔細一想,命和運氣又代表著什麽呢?恰好當時有一個朋友點醒了我:“你是不是需要先自省清楚?”其實人這一生中最難的是什麽?就是能夠看清自己,這就好像如果你面前沒有一面鏡子,你永遠很難看清自己到底長什麽樣子

後來,我試著放下這段失敗的創業經歷,以一個歸零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最後我總結出了三點經驗教訓。

人要做自己擅長的事

我遇見過很多人,有一個發現,人只要過了30歲基本上就定型了。你是什麽樣的人,你的長處是什麽,你的弱點是什麽?已經非常清晰了。人生苦短,所以人一定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而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那我自己又擅長什麽呢?

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愛新的事物,特別願意看新的東西。但正是因為我特別喜歡嘗新,這反而給我的企業帶來了非常多的問題,因為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想法,每天都帶著團隊去嘗試新的思路。但事實上一個公司需要穩定的策略,所以從我的個性出發,我可能並不適合去創業。

但同時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著非常強的洞察力,在這一點上我還是很自信的。任何一件事情,可能我僅僅需要3天的時間,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就能大致找到其中的關鍵點,這或許是我的天賦。但我的這個天賦又適合去做些什麽呢?我想可能適合去幫助別人,那時我就想到了做天使投資這件事,去幫助很多的優秀創業者。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下定決心去做投資,而且做投資的時候是作為co-funder去幫助別人。於是在2013年,我與李竹先生就一起創辦了英諾天使基金。

一方面,我是co-funder,李竹先生是funder,我輔助他一起做好這家公司。正如我之前所說,我是很難做好CEO的角色,因為我自己的思維太分散,不太聚焦。但如果有一個聚焦點在那里的時候,我就可以做得很好。

另外一方面,我一直堅定只做天使投資。因為在我看來天使投資是真的能夠幫助到創業者。我之前自己創業的時候,體會過當中的痛苦,所以我現在非常願意用我的經驗去幫助優秀的創業者,同時我也相信自己能夠幫好他們。

人首先要去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好自己,這是當時我對自己的總結

拒絕投機創業

同時,我也在拷問我自己,為什麽在2007年的時候,這個好像非常漂亮的idea在實操當中卻出現了問題?

後來我才想明白,原因是我當時懷著投機的心理去創立這家公司。我自己並不喜歡這件事情,更沒有仔細去理解過這個行業,我只是當時看到這個行業存在一個機會而已,這其實屬於典型的機會主義者。所以當2008年金融危機出現,波及到了這個行業,我當時是很難沈下心、仔細地去研究,問題到底該怎麽解決。

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法,你可能之前就預設好了答案,而現在失效了,那你就需要重新地去理解它。但如果這時你的初心不對,缺乏對這件事情的熱愛,那你將很難解決好眼前的這個難題。雖然我當時還堅持了兩年。但現在想一想,這兩年真的都是在荒廢。如果我能提早地醒悟到這一點,讓自己從這個陷阱里擺脫出來,也許我能夠找到新的可能性。

所以初心非常的重要,我們創業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初心想明白,要盡可能地找到自己發自內心喜愛的事情

勇於承認失敗,重新清零出發

我回想當時那兩年為何自己堅持地如此痛苦?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過於看重面子。

當時很多人給了我信任,而我也認為自己應該能成就一番事業,但這所有的都是我假想出來的應該發生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我恰恰忘記了自己到底真正適合做什麽

我對很多的創業者都說過一句話:“要勇敢地承認失敗,如果你創業失敗了,承認失敗比其它的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你遭遇失敗的時候,其實失敗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背負了太多的個人面子。而實際上面子是不值錢的,你真正需要擔負的是你的投資人和團隊對你的信任。所以這個時候你應該停下來,好好地反思之所以釀成這個局面背後的原因,想辦法重新提高成功的概率,而不是為了面子無謂地堅持下去。

但實際上很多人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就像我失敗之後,還苦苦地煎熬了兩年。這可能和你給自己構造了太多的虛幻驅動力有關,很多的幻想導致了你無法停下來好好地反思

就如同你陷入了一個沼澤,你掙紮得越快陷入得越深。那個時候,你可能唯一自救方法就是停止掙紮,躺在那里等待新的機會,也許會有一根繩子就拋過來了。為什麽呢?因為這個世界是變化無常的,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新的東西產生,很多時候你就需要更多地反思並努力地去尋找新的可能性。

我的一個朋友曾告訴我,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從善如流,而不是處處糾結。其實每個人在這個社會當中,老天爺早已經給你創造了一個能夠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就看你能否認清自己,從而把自己置身在那個合適的空間里。

我也想給大家分享一種這樣的感覺,當你做事特別順,覺得是冥冥中有天意,不需要有太多的計劃和設計,這件事情就自然而成的時候,這可能就是你的最佳狀態。

成大事者不糾結

在過去的三年里我們投了接近200家公司,其實成功的創業者他們身上都會具備一些共性,我自己也試圖總結出了幾點。

第一、要有大局觀。舉個例子,我們投資的微盟這家公司,伴隨著整個微信生態鏈的迅速發展,成長速度也非常快,目前它已經估值20多億人民幣了。它的CEO孫濤勇對於很多事情的思考都很有深度,並且非常清楚自己在每一個階段需要什麽樣的補給,還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去匹配相應的人才,這就是有大局觀的具體表現。

第二、要有拉人入夥的能力。這點在孫濤勇身上也很明顯。他在公司缺技術的時候能找到強大的技術人才加入,當他想做國際化電商的時候,他又能從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挖到很高級的人才加入。能找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加入,這是優秀CEO個人魅力的體現。

第三、要不糾結。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秘密,為什麽現在很多投資人都願意去跟創業者談估值,而且一談就是好幾回?這其實是在考驗創業者的胸懷、他的金錢觀念是怎樣的。當我們看到特別糾結於估值的創業者,比如說在0.5個點或者是1個點上來回拉鋸,盡管他的項目不錯,我們也會很謹慎。

原因非常簡單,可能他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或許他僅僅是想賺一次快錢,而不是帶領他的團隊贏得最後的勝利。畢竟,創業成功後回報可能是幾十倍甚至更多,而絕不只是眼前這點估值,失敗了更是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所以很多胸懷不夠的創業者往往非常糾結於估值的多少。實際上當我們遇到好的創業者時,我們會奮不顧身地去支持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他的胸懷有多大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學習能力。互聯網創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叠代的過程,一個公司的未來基本上就是在CEO本身的空間到底有多大,如果他自身的學習能力很強的話,就可以讓自己從原來的小空間逐步變成無限的空間。

除了CEO外,對我們而言,投資的關鍵就是看團隊。我們會看這個團隊是不是真的打過硬仗,而不是臨時搭出來的豪華團隊。

另外,如果一個初創團隊有4到5位聯合創始人,那它基本上也是不靠譜的。因為真正牛的創業團隊,它的核心成員也就2到3人,這樣他們之間溝通的成本會較低,相互磨合的也會更好。

創業是對心性錘煉的過程

創業其實是對自己心性錘煉的過程,在這其中,讓自己每一天都能夠充滿著正能量,然後再將你的正能量傳遞給和你共同拼搏的夥伴,這是每一個CEO的必修課之一

試想,你帶領著整個團隊,自己卻每天愁眉苦臉,好像這個社會虧欠了你。那你的整個團隊都會接收到你所傳遞出來的信息,每個人都會顯得非常低迷,進而拉低了整個團隊的戰鬥力。

所以成功的創業者一定要像每天打雞血一樣工作,讓整個團隊的成員能感受到你這份鬥誌與幸福感,如此的創業團隊才極具競爭優勢

所以說創業是一個對心性錘煉的過程,你需要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內心狀態,與內心的自己做鬥爭,而這過程中勢必會伴隨著大量的孤獨與痛苦,我們作為投資人能為創業者做的,不僅是給錢,更是要感同身受地理解創業者。

有時候創業者內心的苦楚是很難向團隊甚至家人訴說的,但他可以向投資人傾述,我們願意作為創業者的心理按摩師,希望通過我們心理的按摩讓創業者能心情愉悅地繼續前進。創業雖苦,但請別忘記還有生活與遠方,我們希望創業者都能夠擁有自己完整、幸福的生活。

實際上我們看到很多不成功的創業者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生活上的問題,相反成功的創業者往往能夠調節好自己的生活,打理好自己的後院,堅持自己的愛好,這其實會有利於你調整創業的情緒。

要堅持自己的愛好,這樣你的創業過程就不至於特別的枯燥、沒有樂趣。比如我現在無論多忙,每周六一定會去踢一場球,因為這會快速地釋放掉我內心的一些負面情緒。當我再面對各種複雜的問題時,或許我能用更開闊的思路去解決它。

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不斷地提升自我對生活的感知力,這一點很重要我期待著每個創業者都能通過創業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也能夠體驗到自己在心性方面的成長,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幸福。謝謝大家。

創業 機會 失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319

英諾天使李竹:投資也要進化,發展要靠群體智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6/163656.shtml

英諾天使李竹:投資也要進化,發展要靠群體智慧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英諾天使李竹:投資也要進化,發展要靠群體智慧

投資也應該像阿爾法狗一樣進化、自我學習,這樣在激烈的競爭中就會增加勝算。

來源 | 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

 作者 | Jeanette管

校對 | Lily

編輯 | Noah陳

無一例外的,你去問投資人,他今年看好的是什麽,他會告訴你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厲害之處到底是什麽?也許是像兩次工業革命,生產力以驚人的速度快速提高。

投資人李竹,他也看好人工智能,從人工智能里他汲取了新經驗,比如投資也應該像阿爾法狗一樣進化、自我學習,這樣在激烈的競爭中就會增加勝算。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41.webp 

我的兩次創業經歷

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有兩次創業,第一次是做了一家軟件公司,我們湊了十萬塊錢,花了三萬六千塊錢租了清華園賓館,租了一年,我們吃住都在里面,跟現在的創業者差不多,不給自己發工資。房租剩下來的錢留著做產品打廣告,就這樣幹了半年就賺錢了。那時候競爭少,很容易賺錢。後來那家公司合並到了清華同方,在97年的時候成功上市了。我們創業成功了,獲得了第一桶金,雖然開始很辛苦,但結局很美好。

第二次創業是在05年做悠視網,當時做體育直播特別有名,後來又做很多的影視視頻,其實我們才是做直播最早的,但沒趕上好時候。如果趕到現在,那肯定也火的一塌糊塗。這家公司雖然也融了幾千萬美元,但是還是不夠燒。公司現在還在,13年的時候我出來做天使了,這家公司就交給了其他同事來打理。

創業就是這樣不是你想成功就能成功的,有一定的概率,失敗還是大多數。

串串

2

投資靠的是群體智慧

如果一個天使投資人是個人天使他投身邊的人就夠了。就投熟悉的人,沒有道德風險,就看運氣。但人脈總有耗盡的時候,機構化了你就必須有更多的項目來源。 天使投資,發現項目比判斷項目還要重要,你能不能接觸到創業者,你怎麽建立對行業的認知。這片草場吃光了如何轉場到一片肥美的地方,怎麽轉,往哪個地方轉,這就要靠平臺的力量。

過去傳統的基金,論資排輩,為什麽那麽多管理人從大基金里出來創立自己的基金就是因為這個行業有弊端。

我們從成立開始就強調分享精神,平臺是大家的。比如我們做決策,四個人一個投委會,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投不投的。投的項目只要收益好可以多分錢,我們的carry完全是按照業績來分的。

我們靠群體智慧,就像人工智能一樣,原來是一個CPU計算,現在是並行的大規模的運算。我們要求每個人專註兩個方向,你不能什麽都看,什麽方向都投肯定投不好。必須給自己貼標簽,用群體智慧在這個創新加速的年代才能贏得創業者。

四年前我們只有3位合夥人,現在有18位合夥人,覆蓋了北京、滬寧杭、廣深港、廈門、矽谷等多個城市,形成了跨地域的天使平臺。我們已經在10個城市有8萬平米的創新空間,今年會超過20萬平米。

我們希望創業者知道英諾天使,也知道在哪里找到我們。英諾基金所在的城市,我們都設有英諾創新空間跟進支持。我們希望成為離創業者最近,能第一時間發現和接觸,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的人。

天天跟創業者泡在一起,向他們學習,你投完了公司去觀察哪個公司漲的最快多跟他們聊天,向創業者學習,你就會發現在他所做的這個行業上下遊還有什麽機會。

3

為什麽我看好精英創業

現在的創業者是非常幸福的,只要有好的idea,做的事兒靠譜,就有一堆人來幫助你,支持你。

我們那時候完全靠自己,2000年的時候,大家不知道什麽叫天使投資,我們個人做投資都是率性而為,熟人需要做點事我們就給點錢。做天使投資人跟做實業投資一樣,創業者的股份也沒有那麽多的溢價,估值也特別低。

現在不一樣了,一個創始人他一出來創業估值一下就幾千萬美元。到了現在形成了一個生態圈,你只要有好點子你就可能拿到啟動資金,只要有產品你就可以拿到天使投資,很快夠能完成A輪、B輪。環境不一樣,大家的意識也不一樣。

創業分兩類,一類叫做泛創業,很多傳統行業、服務行業都是屬於泛創業的群體。開個餐飲店,用互聯網改造一下,效率高一點,這種創業它不需要那麽多資金,它的資本價值也有限。另外一類,爆發力比較強,它對未來、對生活可能有非常大的改變,而且往往是輕資產的。這一類的創業是目前天使投資人最喜歡的。

技術創新需要有積累,你原來沒有積累,對這個行業不了解,你要在這里面做創業是非常難的。

之後

移動互聯網領域創業者有精英,也有草根,但是到了現在,技術創新人工智能領域,我覺得精英創業的人成功的概率高一些。

創業這條路充滿了各種艱辛,只有最優秀的公司才可能達到彼岸。有一萬家公司可能只有一家能上市,有四五家會被並購。

4

出手快和慢是相對的

人工智能它的影響跟移動互聯網不太一樣,我覺得會有30年的影響。人工智能是跟蒸汽機,電的發明一樣,它是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未來幾年最重點的肯定還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興起以後,物質生產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房屋、汽車,吃的、用的、穿的價格都會非常便宜。生產效率提高了,大家的時間越來越多,這時候人會更加關註精神、文化的消費。

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產業、消費升級、企業服務這是我們建立坐標的幾個方向,這些領域我們相對比較熟,基本上見一面就可以有個判斷行還是不行。

舉個例子,推想科技是做醫療影像識別的,去年大年二十九見了創始人陳寬,我們第一天見面,聊了不到一小時。他在芝加哥大學念博士,兩個導師都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還在美國拿過人工智能大賽的冠軍。對行業非常了解,最重要的是他憑借一己之力把技術推廣到像四川人民醫院、武漢同濟醫院這樣的大醫院。一個搞學問的,能夠把技術落地,說明他是很有能力的,我們當時就給了他投資意向書。

如果我們對這個領域特別熟悉,特別了解,以前在這個領域看過一批公司,在這個時候基本見一面我們就可以做決定,是不是給他一個投資意向書。

也不是所有項目都快,有的快,有的慢,快和慢都是有道理的,主要取決於你對這個行業是不是有坐標系,是不是有認知。

還有一種情況,我們可能第一次看到這類項目,對這個行業還需要更多了解,那我們不能立刻下結論。

5

優秀創業者的特質

優秀的創業者都有這三方面特質:

第一,靠譜。

你得非常懂行業,有契約精神,懂分享。靠譜是第一位的,人不靠譜,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用。當你一千萬美元、一億美元投了這家公司的時候,這個人管控著整個公司。這個公司如果帳上放了幾個億人民幣,它能不能扛得住,能不能很好地用這筆錢,值不值得信任。什麽叫靠譜?靠譜核心是契約精神和分享精神。承諾的事情一定會去做,從很多細節也能看出來,比如跟你約時間,他是否準時;比如他跟合作夥伴要分股份的時候,是不是就按照說的來做了。他給員工承諾,多少工資,什麽樣的福利,會不會打折扣,這都是契約精神。從他的股份分配,你能看出他的分享精神。比如這個公司他占了95%,有5%是分給了其他的合作夥伴。

第二,學習能力。

創業公司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會發生很多的變化,有很多市場競爭,如果學習能力不強,那你最後就競爭不過其他的對手。只有學習新的技術,富有學習能力才能帶著公司一直往前走。

第三,擅長找人、用人。

人才

一個好的CEO至少要花一半的時間找人。在不同的階段找人是不一樣的,公司發展到A輪、B輪階段之後,找人的能力又非常重要了。如果三條都滿足,那行,這類創始人我們就會很快投資他。

李竹 創業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43

倡分男女實驗室英諾獎得主涉歧視辭職

1 : GS(14)@2015-06-15 01:07:47

「女性在實驗室出現,會發生三種情況:你愛上她們;她們愛上你;當你批評她們時,她們會哭。」英國200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亨特(Tim Hunt圖)早前在南韓出席全球科學記者會議時,提出應分設男女實驗室而惹來性別歧視之嫌。事情越鬧越大,最終他就事件致歉並在前日辭去倫敦大學學院榮譽教授一職。亨特事後就單一性別實驗室言論道歉,「原本打算作一個輕鬆和諷刺的評論,但觀眾顯然十分認真」。不少與他共事的人對他的言論表示不滿,倫敦大學學院有教授對此震驚,認為這番言論是「可怕的意見」;大學發聲明時亦強調多年來男女平等。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有教授直言,亨特不應該再參與委員會的任命、晉升和助學金的決定,「他說這番話沒有觸犯法例,但卻傷害了女科學家」。英國《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612/19181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