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年轉型大改造 馬志綱鐵腕作風拚生存 環球購物中心從虧一億到賺一億的關鍵

2011-6-13  TWM




馬志綱是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的么子,三十歲那年匆促接下環球購物中心執行副總,五年內歷經兩次經營危機,他如何從門外漢變成購物中心專家,更拿下新北市購物中心龍頭寶座?

撰文‧梁任瑋

走進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執行副總經理馬志綱一邊說話,他突然一個箭步蹲下撿起地上的小紙屑,小動作透露他實事求是的個性。

國賓影城成為吸客利器

室內面積兩萬四千坪,新北市規模最大的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成立六年,去年中和店與板橋店合併營收五十億元,成長率二○%,遠高於其他購物中心平均值。今 年中和店與板橋店合併營收要挑戰六十億元,不僅成為大股東冠德建設轉投資金雞母,近一年更迅速在林口機場捷運站A8、A9等插旗,在購物中心市場走出自己 的路。

二○○六年初,剛開幕兩個月的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因總經理沈政毅閃電離職,面臨經營第一個危機。「當時沈總剛走,我完全不懂如何經營購物中心,第一年又 虧八千萬元,銀行團也不認同我們,要招商又要說服銀行繼續支持……」馬志綱回想○六年二月一日剛接副總時內外交迫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那年三十歲的馬志綱血氣方剛,一上任心裡很著急,眼中看到的只有危機,他的鐵腕作風讓人心渙散,「當時台灣沒有購物中心經營成功,我高壓的領導風格,員工 都在容忍,很多原本從建設公司調任至商場的員工,甚至受不了走人。」馬志綱不諱言,當時的口頭禪是:「不要告訴我失火了,要告訴我怎麼救火!」環球購物中 心營業本部部長石傳捷說,初期每周二開業務會議,一開就是從下午兩點開到晚上八點結束,「一櫃一櫃檢討啊!會議結束後,幹部周三、周四得與廠商全部溝通 完,隔周就要看到績效,那時候壓力很大,怕時間不夠。」「我每天都在想如何生存。」馬志綱說完,悄悄地撇過頭看了同時接受採訪的父親|| 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的表情。原本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的馬志綱,當年在父親一通電話後,辭職回台進入家族企業。當時環球購物中心已動工,馬玉山父子與日本 顧問永旺購物中心︵AEON Mall︶之間也有很多磨合。

馬玉山印象很深,當時環球結構體已蓋到一半,馬志綱建議在頂樓增加有七個廳的電影院,「要不要蓋,只有十八天可以決定」。最後馬玉山還是尊重兒子的決定。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現在國賓影城成為環球最重要的吸客機。

○七年,環球購物中心地下室的日系量販店佳世客︵JUSCO)因不堪虧損撤店,留下五百坪的空間,讓馬志綱面臨第二次打擊。馬志綱說,當時環球的問題是平 日下午沒有什麼客人,「專櫃小姐比顧客還多」,也沒有資格和廠商談坪效。他仔細研究,環球若堅持走購物中心這條路,就要更符合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勢必得 「爆炸性的改變」,與百貨公司區隔。

說服廠商進駐新北市

於是他大膽引進日本寵物店品牌Pet Plus到一樓開設專門店,並強化餐廳品牌,用美食帶動人潮,將三樓的美食街擴大,清楚定位為生活、寵物、餐飲美食。在策略奏效下,環球中和店開幕第三年就完成業種定位,並同時開始獲利。

曾擔任環球招商顧問的仲量聯行零售事業總經理王香完說,環球後來鎖定餐飲業種很正確,因為板橋、中永和人口多,光靠區域內的外食人口數,生意就做不完。

事實上,馬志綱對於購物中心的執著,也展現在他對客戶的鍥而不捨。今年五月一日才進駐的﹁無印良品﹂,馬志綱竟爭取了五年,等於環球剛開幕就鎖定。無印良 品總經理王文欣說,過去無印良品一直覺得進軍新北市的時機還未成熟,後來發現中和消費潛力大,所以新北市第一個據點開在環球。她坦言,馬志綱提過很多位 置、方案讓他們選,「他是一位很有誠意的年輕人」,按照他的經營精神走下去,環球要不成功很難。

馬玉山四十二歲才生下馬志綱,隔年就忙著創辦冠德建設。馬志綱印象中,父親的一生都奉獻給事業,假日不是巡工地就是視察購物中心。在兒子心目中,「父親的 纏鬥力特別強。」在馬玉山眼中,馬志綱從小就很有責任感,一定會把事情做到最好,很放心把零售業交給他。「我是在幫老爸圓夢!」馬志綱記得父親曾告訴他, 冠德建設蓋過這麼多房子,賣掉之後沒人記得,希望購物中心可以永遠成為冠德的代表作。

由於北市中心已進入購物中心飽和階段,未來新北市是大品牌兵家必爭之地。尤其今年年底,遠東集團在新板特區投資的「中本大遠百」即將開幕,因此環球也在四月進行五年來第二次改裝,希望更鞏固新北市購物中心的龍頭地位。

馬志綱

出生:1976年

現職:環球購物中心執行副總經理經歷:冠德建設董事長特助、環球購物中心業務專員學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金融企管碩士

環球購物中心

成立時間:2005年

資本額:45億元

股東結構:

冠德建設82.5%

齊魯企業(國民黨黨營事業)17.5%

負責人:馬玉山

據點:中和、板橋車站、林口捷運A8、A9站、屏東漸入佳境!

—— 環球購物中心近五年營收獲利年度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營收(億元) 17.84 19.32 23.60 28.55 38.00 稅後純益(億元) -0.74 0.25 0.17 1.03 1.50 每股稅後純益(元) -0.20 0.07 0.05 0.27 0.30 註:以上為中和店數字,不含板橋店數字 資料來源:環球購物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3

折扣、優惠、贈品 製造「買到賺到」幻覺 破解無感漏財的三大消費陷阱

2012-9-10 TWM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包裹著「折扣」、「優惠」、「贈品」糖衣的誘惑,讓你忍不住產生「買到賺到」的幻覺,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掉入商人的陷阱,多花了不少錢。其實,只要搞清楚這些數字遊戲,你也可以拒絕誘惑,聰明購物。

撰文‧何珮郁

今天下班時,不妨留意觀察,從公司回家的路上,總共會經過多少家便利商店、藥妝店、超市、大賣場,甚至是百貨公司?這一路上,你看到了多少促銷活動的訊息?聽到了多少件優惠好康的廣播?

如果你認真數過,就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促銷」資訊大爆炸的世界!請注意,是「促銷」而不是「優惠」。說得更明白一點,這些五花八門的活動,目的就是要你拿出錢包、掏出比原本預算更多的現金。

沒錯,當你越想勒緊褲帶過日子,開始警覺「不買奢侈品,只買必需品」時,聰明的商人們就更加卯足全力引誘你。在幾十元到幾百元的小額消費區間內,勾動人類貪小便宜的天性,讓你忍不住多花點小零頭再買一件。

《今周刊》為讀者整理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消費陷阱,讓你想清楚、看明白,才能聰明抵擋誘惑,省下不必要的花費。

第一類陷阱:數字折扣

這種陷阱完全就是針對「貪小便宜」的天性來設計的。最常見的就是「第二件六折」,看到這斗大的數字,你心裡的OS可能是:「六折、打六折啊!真是太便宜 了。」但如果能冷靜地想想,不難破解這樣的數字陷阱;「第一件」沒打折,「第二件」打六折,換算下來,買兩件的折扣其實只是原價的八折而已。

聰明的商人把計算折扣的基礎從「兩件」改成「第二件」,這麼一來,促銷活動的折扣數字瞬間從「八折」變「六折」,對消費者的吸睛效果和心理震撼度立即大幅提升,更容易引發衝動消費,讓消費者多拿一些錢,再買一件原本並不打算購買的同類商品。

另一種更難抵擋的數字陷阱:買一送一。看到標價寫原價一九九元,旁邊加掛買一送一,你多半心想:「現買現賺一九九元,不買怎麼對得起自己!」在你以為買到 賺到的同時,我們必須殘酷地問你:「如果沒有買一送一,你知道這件東西『本來的原價』是多少嗎?」《今周刊》走訪三家知名連鎖藥妝店發現,某品牌沐浴凝露 在三家店同時都有促銷活動,其中一家的標價寫「原價一九九元、買一送一」;第二家是「原價一九八元、買一送一」;第三家則是「原價一六九元、特價一二九 元、第二件六十五元」。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所謂的「原價」,其實沒有參考意義,一九九元?一九八元?一六九元?還是一二九元?天曉得!

除非你長期使用並關注這個品牌的沐浴凝露價格,而且記憶力驚人,否則說穿了,這個商品的「原價」,商店愛定多少就是多少,反正可以讓你從口袋多掏點錢出來,他們就成功了。

在這個例子中,第三家藥妝店算是最有良心。首先,它提供「只買一件」的選擇空間,如果只想買一件試用,那麼花一二九元就能到手,比起第一家的促銷方案,整 整省了七十元,如果試用後不滿意,也不會為了另一件「存貨」傷腦筋。其次,即使要買兩件,在第三家藥妝店購買,也會比在第一家購買少付五元。

但是,正因「原價」莫衷一是,促銷效果最好的恐怕反而是價格最貴的第一家藥妝店。為什麼?因為消費者會直覺認為,在這裡買能立即省下一九九元,但在第三家店,頂多只能省六十四元(一二九元減去六十五元)。

拉高原價,讓消費者誤以為能省下更多錢,這是「買一送一」最常見的圈套。

再看另一種玩弄價格的陷阱,一袋內含四包的泡麵,價格五十五元,買兩組合計九十八元,乍看能省下十二元,如果你本來只想買一組,是不是又要為這十二元陷入一番天人交戰?

拜託,冷靜下來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將那省下的十二元除以八包泡麵,每包平均只省一.五元,也就是說,每包泡麵享有「八九折」優惠;為了買到一包「八九折」泡麵,你必須拿出比原先預算多近八成的現金,多掏出四十三元,還要多吃四包同樣口味的泡麵,真的划算嗎?

第二類陷阱:包裝花招

這類陷阱通常是同品項商品有不同的包裝或容量,在消費者沒有細算每單位價格之下,反而不小心「買貴了」。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洗衣精、地板清潔劑等商品的「環保補充包」。以一般消費者的認知,照理說補充包比較環保,少了瓶裝容器成本,價格應該比正品優惠,但是早 期補充包剛問市階段,實際換算每毫升(ml)的價格都比正品貴,有品牌業者解釋,因為補充包容量較少,每單位的包裝成本反而較高。

根據《今周刊》近期調查計算發現,部分品牌的補充包價格,換算後已比正品便宜,但仍有一些品牌,在促銷活動檔期中,一八○○ml補充包和二○○○ml正 品,同樣是九九元,花相同的錢卻買到較少容量;或是同樣二○○○ml的正品,號稱促銷價一二九元,而二○○○ml的補充包仍是原價一五九元,讓你一不留神 就買貴。

大家都想努力做環保,但可否也請商家在訂定價格的同時,別濫用消費者愛地球的心。

另一種容量陷阱,則是出現在結帳櫃台前的「加價購」活動。讓我們拿出計算機算一下,「加三十九元換購」一瓶二○○ml的洗髮精,以及用一六九元買一瓶一○○○ml的洗髮精正品,哪一種比較貴?

算好了嗎?加價購小包裝每ml價格○.一九五元,正品每ml價格○.一六九元。所以別以為「三十九元」就是便宜超值,看似無傷大雅的小零錢,正是讓你荷包慢性失血的關鍵!

第三類陷阱:連環消費

這種陷阱害你上鉤的主要誘因就是「贈品」。無論你是小資女或貴婦,想必對百貨公司買千送百的活動都很熟悉吧。周年慶最常看到「消費滿五千元送五百元禮券」,如果你這麼剛好消費滿五千元整,不多也不少,又可以將禮券立即折抵使用,那就是所謂的「打九折」。

但是,很多送禮券的活動往往沒那麼簡單。以最近某百貨公司的活動舉例,活動規定從八月六日至九月三日,在限定樓層單日消費累計滿五千元,就送二五○元抵用 券一張。然後,請睜大眼睛看看禮券旁字體小到不能再小的文字敘述,二五○元的抵用券要在九月四日至九月二十日間,消費某些類別商品滿一千元才能抵用二五○ 元。

看懂了嗎?當你在九月三日截止的活動中獲得二五○元面額的禮券,但不能馬上用喔,必須等到活動結束後,大約兩周間「再」度消費,並且「再」買滿「某類商品」一千元,這張禮券才能派上用場。簡單說,這張禮券就是利用你覺得不用可惜、引誘你再次連續消費的心理陷阱。

另一種變相的連環消費陷阱,就是便利商店的集點換贈品活動。這種活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內容多半是「消費七十元送一點」,「集滿五點可加價六十九元換購一款」、「集滿二十五點免費送一款」。

你可曾注意到,大多數的活動都會把金額訂在七十元左右,為何不是一百元、五十元?

根據東方快線網路市調公司在二○○九年十一月的調查,國人在便利商店的單次消費金額約一二○元,以此計算,每次可換得一點,若要再拿到一張集點貼紙,就得再花二十元以上。

換言之,為了集點,你每次走進便利商店,恐怕會多拿二十元以上購買原本並不需要的商品。假設你要集滿二十五點,其中有十三點是「硬湊」的,那麼,至少會多花二六○元以上的金額。

這樣的計算,還是針對較理性的消費者,身邊不少朋友的實際情況是,越接近活動截止日,越會為了趕緊湊齊點數而增加消費。為了集點而「購買不需要的商品」,金額恐怕還會更高。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超愛這些贈品,想快速蒐集,不妨到拍賣網站上直接買。以最近某業者推出的人氣馬克杯商品來說,一套八款,在拍賣網站的售價只賣八百元,平均一款一百元,下標付款後立即到手;換算下來,是不是比較省時又省錢。

回歸實際需求 才能省錢其實這些消費陷阱的共同點,都在創造一種「省錢」的幻覺,殊不知為了達到「省錢」的目的,你得先「多花點錢」。

事實上,要做到理性消費,最簡單的方法仍是回歸到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考量。

記住!多買都是多花錢,少買或不買才是真正省錢。另外,再給你一個小小忠告,「別在飢餓時逛賣場」,肚子餓會讓你的購物慾望無限上綱地失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78

虧200億到賺百億 力晶玩什麼把戲?

2014-02-03  TCW
 
 

 

一個四年虧掉六百億元的公司,竟然在下櫃一年後,狂賺一百零七億元?

發生這個奇蹟的公司,叫作力晶半導體。

「很多人不清楚我在搞什麼,覺得奇奇怪怪。我們合作公司的老闆來台灣第一句話問我:『Dr. Huang,請告訴我,你怎麼活下去的?』」力晶前董事長、現任董事黃崇仁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

曾創業失敗、過去生意也數度出現危機,卻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的黃崇仁,被稱為「九命怪貓」,作風爭議,常讓人「不清楚在搞什麼」。尤其力晶自結的二○一三年年報出爐後,更讓投資大眾跌破眼鏡。

攤開力晶二○一三年的成績單,本業營收三百一十一億元,稅後淨利一百零七億元,每股稅後淨利四‧八四元,比起二○一二年慘賠兩百億,可說「浴火重生」。這樣的表現,還贏過曾轉投資力晶、拉了黃崇仁一把的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

力晶發言人譚仲民表示,力晶去年已全面轉型為晶圓代工廠,目前約一半的產能代工記憶體、一半的產能代工邏輯IC,市面上超過六成的智慧型手機,都使用他們製造的LCD驅動IC。多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都認為,力晶挾著十二吋廠優勢轉進晶圓代工,有亮眼的成績單,並不令人意外。

為何事先收購股票?我只是要表達,反正我跟這家公司共存亡

此番「重生」,讓力晶股價在未上市行情大漲十六倍,以當初○‧三元收購四億四千三百萬股計算,黃崇仁已經大賺約二十一億元。市場不禁質疑,黃崇仁是否已預料到公司會轉型大賺,才在去年三月,以每股○‧三元公開收購下櫃股票?

對此,黃崇仁大聲喊冤:「不是啦,因為後來快下櫃時,大家罵我股份不夠多,我想說,不然我跟你買一些回來。我只是要表達,反正我跟這家公司共存亡。」

這次真的不一樣?以前靠天吃飯,現在我有能力掌控命運

黃崇仁有信心與力晶「共存亡」,不是沒有原因。他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就開始思索,如何脫離DRAM的流血廝殺,而後「吃到蘋果」,是激勵力晶轉型的里程碑。「二○○九下半年,蘋果開始在力晶做產品,蘋果很苛的,如果做得不夠好,不會讓我們過關,但他們很滿意,只是天天怕力晶倒掉而已。」黃崇仁說。

因為預見力晶能成功轉型,讓黃崇仁即使面臨下櫃,也不擔憂。「其實下櫃也沒什麼壞處,我們下櫃整頓,比較好做事,不然每天都在(對銀行)寫報告,寫得頭昏腦脹。外面的人看起來要完蛋了,但我覺得,我們有機會慢慢走回來。」

只是,這已經不是黃崇仁第一次「東山再起」,該如何說服投資大眾,「這次不一樣」?

黃崇仁表示:「以前靠天吃飯,DRAM好、大家OK,不好,大家不知道怎麼辦,只能等微軟、英特爾推出新產品,或看日本推出新技術,這些沒有一個元素是我能掌控的,沒有一個欸! 現在我比較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黃崇仁所謂的掌控命運,就是脫離DRAM產業的價格劇變周期、分散力晶晶圓廠裡生產的產品,並且不再需要投入大額資本支出。目前力晶除了代工記憶體、LCD驅動IC與電源管理外,更專注於利基市場,開始發展生物晶片、整合型IC與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晶片等產品。

回想過去深陷DRAM價格波動中,黃崇仁形容每天都「剉咧等」:「以前做DRAM,現在價格幾塊,之後幾塊,話都不要亂講,會死很快。」

過去,為了追上最新製程,每年大筆的資本支出,也宛如黃崇仁的一場惡夢:「我做二十年DRAM,沒有看過錢嘛!我記得二○○五年左右,我手上有五百多億元,到二○○九年,手上沒半毛,都投資出去啊,都沒有了嘛。」他開玩笑的說:「我那時候如果有五百億現金,拿去買台積電股票還更賺。」

想起過去總是入不敷出的日子,黃崇仁感慨:「以前我做DRAM的時候,三菱電機有個財務長跟我說,做DRAM是無底洞,但我當時怎麼會這樣想? 我只覺得台灣沒有人做DRAM,做這個很厲害啊!」

是真情還是鱷魚眼淚?很多人對我不是很認同;我會做到最後一分鐘

黃崇仁預計二○一五年年底,就能將銀行團債務清償到百億以下,並且兩、三年內,若公司淨值超過十元,就考慮重新上櫃,再度前進資本市場。「別人看我做生意很險,但我的險裡面,一定有計算過的風險。」

一位資深產業分析師認為,目前的力晶,體質上其實是不錯的公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經營者富爭議的作風與形象。

自知外界眼光的黃崇仁表示:「很多人對我作風不是很認同,但很簡單,我責任就是把力晶弄好,這是我現在真正的想法。」受訪尾聲,甚至感嘆的說:「我會做到最後一分鐘。」然而,一切究竟是真情流露,還是鱷魚的眼淚?或許就待數字與時間來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