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達人錦囊》基金教母蕭碧燕:買高收益債 風險低是首要考量 三招防身 破除配息商品保本迷思

2015-08-20  TCW


高收益債投資金額已達境外基金總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類全委保單的基金規模也達兩千億元。配息型商品儼然成為投資人新寵,但配息商品不一定保本,投資人如何自保?

撰文•蔡曜蓮

自二○○八年金融海嘯以後,全球陷入低利環境,強調高報酬的高收益債趁機出籠搶市,固定配息的特性,恰恰符合台灣人胃口,順勢拉開高收益債在台暢銷的序曲。

按照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國人投資境外高收益債基金約新台幣一兆元,逼近境外基金總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

投資者大量買進高收益債,卻可能過度忽略升息環境下的倒債風險,去年十月以來,已有十九家石油能源公司的信用評等被降至垃圾等級,創下○九年以來單一產業最多公司被降級的紀錄。

當然,對退休族來說,每月有固定收入的配息型商品非常吸引人;但為避免投資血本無歸,到底應該怎麼選購配息商品才能自保呢?

第一招 看還原配息金後的總報酬首先,不要看到配息率高就見獵心喜!配息型商品最大的迷思就是,投資人往往誤以為配息率就是報酬率,理由是看配息率根本沒有意義,只有還原配息金之後的總報酬率,才是投資的實際績效。

配息率衝到多高,投資人心中就必須亮紅燈?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為衡量高收益債殖利率的標竿,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約二.三四%,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 數的利差為五.二八%,兩數值相加為合理的高收益債殖利率約七.六%,也是市面上多數高收益債的平均配息率。反觀美林債券指數評級CCC以下的債券利差為 一○.八二%︵編按:CCC以下債信,違約率通常高於二○%︶。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下,若金融商品配息率的訴求高於八%,投資人應小心,它所連結投資商品的 債信若非太低,不然可能就是詐騙。

基金教母蕭碧燕強調,買債的重點在於長期持有,風險低是首要考量,債券配置越分散,基金池越大越能承受市場震盪的債券基金,尤其國際知名的大型基金公司就會是她的首選。

但是這類型的境外基金在國內的詐騙案卻層出不窮。坊間有不少非法銷售機構以「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的名稱,四處兜售境外基金,目前合 法的銷售管道應為「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投信)、「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投顧︶、證券經紀商、銀行等。民眾應謹慎認清差異,可上境外基金 資訊觀測站、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查詢該機構的合法性。

第二招 上網查詢發行機構合法性若購買未經金管會審核的商品,一旦血本無歸,金管會也愛莫能助。從合法管道購買金管會核准通過的商品,即使無法避免投資失利,但起碼出現投資糾紛時,在法律保障下,還有據理力爭的空間。

若投資人打算向投信、投顧購買,蕭碧燕更進一步提供挑選標準,以同時設立「投顧」與「投信」的基金公司為優先。因為設立投信須投入的人力遠遠高於投顧,對 蕭碧燕而言,這就代表一家公司願意在台灣扎根的程度。若公司僅設立投顧,撤資台灣相對有彈性,但是投信就無法說走就走。

蕭碧燕認為,即使投顧撤離台灣,投資人持有境外基金的權益雖不會因此受影響,「但這樣投資人就形同基金孤兒」,萬一未來產生投資爭議,缺乏可信的專業機構當靠山,難免有求償無門的疑慮。

第三招 考量資金運用彈性本來投資配息型商品是希望有穩定的現金流應付日常花用,但天有不測風雲,人生難免出現需錢孔急的緊急狀況,在配息型金融商品中,結構型商 品的連動式債與保單同屬投資期限長,資金彈性小,提前解約得付出額外手續費。以基金、ETF等或股票來說,投資人若急於贖回,賣掉即可,但風險就是若當時 的淨值或股價較低,將導致投資虧本。

結構型商品與保單相較,後者成本又更高。結構型商品的解約手續費大約一%左右,而保單要撐到解約免手續費,通常都須撐到三年以上,其中投資型保單的解約費 用又比傳統儲蓄險保單來得高。若以許多保險公司推出的後收型且屬分期繳納的類全委保單來看,第一年的解約費就要五%,第二年四%,須撐到第五年才可免解約 費。當投資人盤算財務規畫時,除了報酬率外,也得將資金運用的彈性,甚至後續的解約成本納入考量。

投資人為配息型商品心動,多少是希望早日收回投資果實,追求落袋為安的安全感,但須謹記,惟有合理的報酬率、合法的商品,才能真正安心享受到投資的果實。

全台瘋配息 3招讓你閃開投資陷阱

小心配息率8%

以上商品

若金融商品配息率高於8%,投資人應小心,一則風險太高,二則可能是詐騙。

從合法管道購買金融商品

民眾應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查詢該機構的合法性。

留意提前解約成本

現有的配息型商品中,以結構型商品與保單的投資期限最長,投資型保單的解約成本又比傳統儲蓄險來得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1

進出口大增21.8%,進口價格上漲和基數低是主因

以人民幣計,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1.8%,出口增長接近15%,進口增長超過30%。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13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稱,數據背後的原因是國內國際經濟持續穩中向好,而進口價格大幅增長,同步推動進口值增長。他初步判斷,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增幅很可能出現回落。在不發生大的風險情況下,經過持續努力,今年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有望延續回穩向好的勢頭。

值得關註的是,由於進口增速遠高於出口增速,一季度整體貿易順差收窄近40%。中美雙邊貿易進展、中國自朝鮮進口煤炭等成為發布會上的焦點。

一季度進口增速遠大於出口

以人民幣計算,今年一季度進口增速遠大於出口。

分項來看,除去價格因素,中國進口可以部分表明中國經濟狀況;出口則可以顯示外部需求市場的整體經濟走勢。

海關總署公布,2017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同期增長21.8%,其中,出口3.33萬億元,增長14.8%;進口2.87萬億元,增長31.1%;貿易順差4549.4億元,收窄35.7%。

黃頌平稱,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是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增速較高的重要原因。去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僅為5.09萬億元,為2011年以來的同期最低值。

放眼全球,整體經濟出現持續改善跡象,外部需求回暖。繼去年12月美國、歐元區、日本制造業PMI指數達到階段性新高後,今年一季度這些指標持續攀升。今年3月,歐元區該指數再創階段性新高;新興市場中俄羅斯、印度經濟走勢也以擴張為主。全球主要經濟體延續複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有所改善,有利於中國出口增長。截至3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5個月穩中有升,其中反映企業訂單情況的出口企業新增訂單指數連續5個月回升。

國內經濟則穩中向好,帶動進口持續增加。一季度我國進口數量總體增加15.5%,其中鐵礦砂、原油進口量分別增加12.2%和15%,機電產品進口值增長17.6%。

而進口價格大幅上漲,也同步推動進口值增長。一季度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3.5%,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出口價格的上漲。

全年外貿複蘇狀況仍存疑

黃頌平稱,一季度並不能代表全年走勢,國際環境仍然錯綜複雜。從國內來講,經濟發展態勢持續改善,但穩中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鞏固。綜合看,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維持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4%的預期,表明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再加上英國“脫歐”和歐洲主要國家大選等都將給現有的經貿政策走向帶來變數。“逆全球化”不斷升溫,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等也將使我國出口受阻。

“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二季度進口可能有所放緩。”黃頌平說。

基數狀況也在改變,由於去年外貿規模逐季擴大,二季度基數明顯擡高。2016年,我國進出口呈現前低後高態勢,各季度進出口值分別為5.09萬億、5.9萬億、6.41萬億和6.94萬億元。相比一季度,今年二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基數擡高了16%,維持快速增長難度加大。

此外,當前全球經濟尚未根本好轉,未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從美國白宮近期簡報披露的信息來看,接下來可能會有一個“百日貿易計劃”來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性。

黃頌平認為,應該客觀理性看待中美貿易出現的不平衡問題。當然,加工貿易僅占中美貿易的約三分之一,不能簡單用加工貿易的情況來解釋總體中美貿易。比如,美方對中國實行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也是造成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的原因。

關於中美貨物貿易平衡,黃頌平解釋說,貨物貿易統計是物質商品在各國經濟領土之間流動情況的記錄,反映的是國際貿易商品在國際間的流向、流量。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對美貨物貿易存在較大順差,但這是名義上的順差,實際上其中有相當的部分是其他國家產業向外轉移,我國承接過來的。中國目前處於全球產業鏈中低端,加工制造收益不高,但加工貿易進出口貨物是全價值統計,所以在國際貨物貿易中,實際獲利並沒有統計順差額那麽大。

黃頌平稱,2月18日之後中國再也沒有從朝鮮進口煤炭。公告發布後,在途煤炭如何處理,那是企業來做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