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地熱捧作家梁文道 道長爆紅之道

1 : GS(14)@2010-09-19 14:33:07

2010-9-11 iM

梁文道近來是非多多,中港兩地文化人同時向他開炮,分別與內地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以及本港「神級」文化人陸離展開筆戰;前者在個人博客借轉載文章,暗嘲梁文道扭曲史實以闡述個人觀點,後者則罵他做學問不夠認真、寫文章常有錯處。

有說是因梁文道近年在內地爆紅,樹大招風。2003年開始轉移精力往內地發展後一炮而紅,至今,梁文道把兩地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上的差異、優勢劣勢,甚至生存規則,都看得透晰,進駐內地已7個年頭的今天,不但沒後悔當初的決定,更鼓勵港人北上發展,放眼全中國。

早有聽聞梁文道在內地走紅的程度,他在內地開講座,主辦單位派出5名保安將他團團包圍,才可安全步出會場。但親身感受到內地人對他的熱愛,還是在個多月前,於本港一個讀者分享會上。分享會當天,現場座無虛席,九成以上的聽眾都是專程來港支持的內地人。這些內地讀者除了紛紛向梁文道索取簽名、要求合照,表現得十分興奮之餘,還認真地與他討論其曾寫過的某篇評論文章的內容與感想。

寫內地評論給內地人看

梁文道說,自己往內地發展,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發生的。1999年他獲鳳凰衛視中文台邀請,成為該台王牌節目之一《鏘鏘三人行》的常任嘉賓,自此開始為內地人所認識,2009年,他在內地出版了第一本專欄集錄《常識》,大賣逾10萬本,隨即成為了內地文化界的紅人,並以此為起點,內地媒體的工作也愈接愈多,漸漸更把工作重心轉往內地。

梁文道該聽過許多人質疑,既然以寫時事評論出身,怎麼會放棄言論自由的香港,而選擇在言行處處受掣肘的內地發展?

對此,他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如果說做時事評論,只是從做得爽不爽這方面看的話,或許是在香港比較好,但如果這麼說,那為甚麼不是全世界寫時事評論的人一起搬去英國寫呢?又或者可以選擇荷蘭,因那裏是全世界言論自由指數最高的地方。」

梁文道解釋,正正是因為關心中國,所以要回到內地寫,寫給內地人看,「我也有很多朋友在香港寫中國評論,你可以很自由地寫,你寫給香港人看,教他們怎麼去了解和分析中國的事情,但你對中國的讀者,或是一些需要被影響的人,有多大的影響呢?我很懷疑,所以寧願花工夫在內地。」這樣做,雖然犧牲了部分言論自由,有很多事情不能直接、坦白地說出來,像是六四、法輪功、一黨專制等,但卻有機會慢慢地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討論、分析個別問題。

慨歎香港並無言論自由

說起言論自由,梁文道指出香港在這方面的問題所以:表面上來看,香港的言論是比內地自由,但若深入分析的話,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我不覺得香港很言論自由,不光是說政治敏感,香港有另一種限制。」他所說的,一是指本港報章雜誌的篇幅,所給予評論的空間愈來愈小;二是指香港人對深度的容忍程度,其實相當低,對此,在社會上工作的頭10年裏,以在香港寫評論為主的梁文道,慨歎感受很深,「有很多觀念,你沒辦法很清楚地去展示,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香港的言論自由是被浪費了的。」反觀內地,其實十分注重學術性地評論政治時事,文章動輒可發揮數千字,寫出來的文章,也能得到更多回響,「在內地那個梁文道,或許更貼近真正的我。」

除了言論自由外,梁文道告訴記者,以一個文化人的身份在內地,比起在香港,可得到更多的尊重,地位也較高。他笑舉例說,在內地曾收過不少作家和藝術家的名片,印在上面的名銜,每每讓人忍俊不住,「他們會稱自己為『中國當代藝術家』、『京城五大才子之一』等等,雖然我不知道其餘那四大才子都分別是誰。」

以香港做基地面向中國

但這也說明了,內地的文化人,以自己的身份為傲,不像在香港,「在香港,人們很喜歡用『員』這個字,像我是做評論的,就被稱為『時事評論員』,令人想起好像操作某種引擎的技工,被放在狹小的縫裏,看不清全局。」而香港的文化人,不少都生活潦倒,不但居住環境差、房子的採光差,工作上更要寫很多專欄,才能維持生活。

以這一點來看的話,梁文道絕對是較喜歡在內地工作的,這也可能是他在內地,能如魚得水的原因之一。

不過,雖然梁文道現在每個月,有三分一時間都在內地到處跑,卻從沒打算搬往內地居住,理由也拉到言論自由上。他說香港資訊自由,內地始終不及,香港可隨時上網、落街便可買到《FT》和《Economist》,對一名文化人來說尤為重要。

因此,他以香港為基地,繼而面向整個中國,「就像一個在昆明的作家,他以昆明為基地,然後面向全國,那我是以香港為基地,兩者是一樣的。」他自己很早便了解到這一點,但許多香港人,對於要前往內地發展,在觀念上仍然很放不開,覺得等於是去了另一個世界。

「有些香港人,很人為地塑造出一種對立的狀況,好像去內地發展就意味着一種很保守的政治取態,就一定是個政治投降派,是誰說的呢?我在中國內地寫東西,但我一樣在香港參加遊行示威。」他指出,在這方面完全沒有矛盾可言,就算有,也是一個被虛構出來的矛盾,是香港人加給自己的框。

因此,梁文道覺得,特別是新一代的「八十後」香港人,應該要在這方面改變已有的觀念,「你可以在香港做你身為『八十後』要做的事,那回內地為甚麼不可以做同樣的事?同樣的事,不會說到了內地,就會變得不一樣了,應該是一樣的。」

廣東話有排唔死得

在這次舉行的讀者分享會上,剛開始以廣東話作開場白的時候,梁文道便被一名內地讀者打斷:「可以用普通話演講嗎?」面對九成內地讀者,對於這個要求,梁文道卻笑說:「為甚麼?這是在香港呀,要說廣東話,我誓死支持廣東話。」

當然,這只是句玩笑話,之後梁文道也以廣東話、普通話交替演講,但之所以有這麼一段小插曲,也是因為近期對「廢除廣東話」及「粵語保育」等事件的激烈爭辯所導致。

有流行文化在背後支持

對於這些的爭論,梁文道指出,語言其實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東西,像是中國的政權一直集中在北方,那普通話也就成為主導性的語言,而其他地區的慣用語,也就相對地被稱為了「方言」。而在芸芸「方言」中,廣東話其實已算是特別的存在了。「你看除了廣東,還有哪個地區有一條電視頻道是24小時以當地方言播出的?就連上海,也只是在某個時段裏,有上海話的節目。」

廣東話之所以有別於其他的「方言」,是因為它有整個香港文化在背後支持,「一種語言不能只有歷史,也要有新的東西,香港的流行曲、電視劇,都在為這種語言不斷添加新字詞。」因此,梁文道說:「廣東話有排唔死得!」

筆戰中港

最近引得梁文道再次在網上與人展開筆戰的,是內地科普作家方舟子,與本港著名文化人陸離。

----------------------------------

VS方舟子

方舟子在內地,以反學術腐敗現象,及批判新聞的不真實報道而聞名,早前以在微博上一口氣發出21條信息,揭發了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內地著名的打工王帝唐駿的學歷造假事件,為人所津津樂道。最近又在個人博客上轉載了一篇名為《揣着糊塗裝明白的梁文道》的文章,引來熱烈討論:

「無意中看到梁文道的一篇博文《耳朵以外,聆聽的文化構成》,乍看是關乎接受美學和音樂欣賞的討論,但說到後來,便又落到『權力』和『民主化』上去了…… 大談『西方古典音樂』的梁文道,居然在論及莫扎特和貝多芬這兩位大音樂家的時候,信口開河,錯誤百出……像梁文道這篇開頭大談古典音樂的文章,本身雖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卻意外顯露出自己對西方音樂史的無知,這種跨界充內行、強不知以為知的文風,根本就是揣着糊塗裝明白……果然要當有『常識』的『文化人』,容易得緊。」(節錄)

對此,梁文道寫了洋洋數千字予以回覆:

「我必須先聲明,那(《耳朵以外,聆聽的文化構成》一文)不是我親手所書,而是我一次演講筆錄……目前所有冠我姓名的博客都已不是我本人經營的了,我不曉得他們為甚麼還會自動更新……在該次演講之中,我拿莫札特和貝多芬並舉,目的是要說明一個音樂史上的重大趨勢……然而,這個觀點不是我個人的獨得之妙,而是音樂史與音樂社會學中廣為人知的判斷,由於這個說法太過平凡,所以我就沒有在演講中引經據典地一一說明其來源了……『果然要當有「常識」的「文化人」,容易得緊』這一句,也許是我愚鈍,就我的體會而言,這可以十分艱苦的一件事,哪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還是當不好。」 (節錄)

VS陸離

其後,又有香港文化人陸離對梁文道展開了另一輪「攻勢」,對於陸離,年輕一代的香港人未必認識,但這位文壇老前輩,是把《史諾比》花生漫畫引入香港的第一人:

「其實我『正式閱讀』梁文道,僅始於大約半年前。緣起2009年12月,梁文道在《讀書好》訪問陳冠中,四次將《中國學生周報》誤作《中學生周報》。當時我懊惱想,一次錯,可以是校對或筆誤的問題,錯四次,應該是作者『烏龍』了……梁對一個英文字的結尾s似乎略有麻煩……印象中,早期梁文道應該不是這樣的。他愈漸粗疏,以乎是『紅』遍中港台之後的事……」(節錄)

對此,梁文道又寫了文章回應:

「也許可以教陸女士稍感寬慰的,是我已決定從下期開始,便不會再替《讀書好》雜誌做人物訪談了,應該可以減少她的煩惱,我知道有些朋友會覺得我今日犯下的錯誤都是我『紅』了之後心高氣傲的結果,不過我可以衷心地說,對於『紅』不『紅』這種事我一向沒有太大感覺,如果有,那也只是更加厭惡自己……盡管我常常要花一個通宵才能勉強完成這個工序,可我就是無法防止把《中國學生周報》弄成《中學生周報》之類的筆誤。除了無能,時間不夠肯定是個很要緊的因素。」

﹏﹏﹏﹏﹏﹏﹏﹏﹏﹏﹏﹏﹏﹏﹏﹏﹏﹏

梁文道

2009年:於內地出版第一本專欄集錄《常識》,其後陸續出版《噪音太多》、《我執》、《讀者》等書

2008年:於鳳凰衛視中文台開闢一檔新節目《文道非常道》

2003年:開始為內地的《南方都市報》及《南方周末》撰寫時事及文化評論

1999年:加入鳳凰衛視中文台,成為清談節目《鏘鏘三人行》的常任嘉賓

1998年:為香港新城電台主持財經節目,後來被引薦加入香港商業電台成為香港商業電台第一台台長及顧問,期間擔任《打書釘》、《風波裏的茶杯》、《光明頂》等節目主持,後因《風波裏的茶杯》發生封咪事件而為港人所熟悉

199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1985年:從台灣回港生活及升學
2 : tcw1984(3057)@2010-09-20 10:43:08

湯兄對道長有乜睇法呢?
3 : GS(14)@2010-09-20 21:28:42

2樓提及
湯兄對道長有乜睇法呢?


真是有料,但是太忙,忙中有錯,值得原諒
4 : tcw1984(3057)@2010-09-20 23:00:48

樹大招風,呢點同湯兄一樣啊 :D
5 : GS(14)@2010-09-20 23:13:23

4樓提及
樹大招風,呢點同湯兄一樣啊 :D


至少我無樣睇,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