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火電項目建設放緩缺錢或是主因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4/4NNDE3XzQ1MzQ4Nw.html

今年以來火電項目建設放緩,地方和企業普遍存在「爭路條積極,推進前期工作放緩;爭核准積極,開工建設放緩」的問題。這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從2012年全國電力迎峰度夏新聞發佈會上獲得的消息。

國 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巡視員魯俊嶺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火電項目建設矛盾十分突出。今年前4月火電項目完成投資208億元,同比下降29.3%。 已核准項目有三分之一建設進度滯後,新投產容量大幅下滑。迎峰度夏前僅可投產約1800萬千瓦,較常年減少約五分之一。

此外,目前已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火電項目規模達到1.2億千瓦,為歷年同期最高水平,但其中55%的項目前期工作時間已超過20個月,遲遲不能具備核准條件。「上述情況如不及時扭轉,將影響電力工業長期穩定發展。」 魯俊嶺說。

火電企業今年的「消極怠工」情況極為罕見。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說,今年出現的火電建設放緩情況是前幾年都沒有出現的。

對於火電項目建設滯後的原因,魯俊嶺將其歸結為「火電企業虧損、融資困難、電力需求增幅下滑等因素」所造成的。

「缺 錢」已成為火電企業的關鍵詞。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電力行業共有11家公司公佈了201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超七成公司虧損。其中黔源 電力首次出現虧損,長源電力上半年虧損最多,達1.4億元至1.85億元。此外,國投電力上半年業績也預減,利潤或將下降50%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4

錯失精琪方䅁可能才是滿清倒台的主因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4/02/blog-post.html
由於近日中日關係緊張,而2014年又剛好是甲午年,有不少人認為這一年共匪必定重蹈當年滿清覆轍被大日本帝國皇軍亡黨亡國。利用歷史去分析當今時局甚至股市是一個常用的方法,但由於歷史是由人所撰寫,因此搜集、分析和結論往往滲入撰寫人的主觀判斷。加上歷代中國史書以正朔、陰陽、天德和帝王治亂興衰為主要思路下的鐵筆春秋,故以某些個別歷史事件去替當今時局作推論其結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近年西方金融經濟成了一代顯學,故以此角度去剖析歷史每每另有一番「新」發現。日前筆者拙文『64事件可會是中國貨幣史上的里程碑?』受朱嘉明博士的鉅著「從自由到壟斷 - 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所啟迪由貨幣史角度去重新分析8964的另一層意義,今天且進一步再看一看在清末另一個可能被忽略而令滿清覆亡的經濟改革。

不少人認為滿清覆亡的原因是極權和政治腐敗,加上錯失光緒末年戊戌六君子的憲政改革令中國走向共和而最終難逃倒台的命運。其實如果由貨幣史角度去看,清末沿用的「銀本位」制亦極有可能是另一個其覆亡的主因。本來中國當時行銀本位已經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在「銀本位」以外民間銅錢、私錢、外國貨幣亦同時流通,因此便出現了今天活在人民幣是國內基本流通貨幣下生活的人難以想象的混亂情況。加上清末自太平天國之亂後地方勢力抬頭形成大一統皇朝在末期常見的藩鎮割據現象,令滿清這個所謂「極」權的政體在國家貨幣政策上竟然完全沒有話事權,因此在出現金融危機或其他情況下不能利用宏觀的貨幣政策(如米帝的QE)去救市。
銀元本來是當年中國對外的匯兌貨幣,但在十九世紀的時代大英帝國猶如當今的米帝軍事經濟實力獨步全球,因此行「金本位」的英鎊猶如今天的美元成為全球貿易結匯貨幣。邁向十九世紀末葉,全球各國除了滿清外皆逐漸放棄「金銀複本位」制而採納掛勾英鎊的「金本位」制度,這造成了十九世紀銀兌金長期下跌的大浪。要命的是由於滿清仍採用「銀本位」,江河日下的銀元便不斷湧入中購買原材料和農作物這些實物去換取日漸升值的黃金。加上滿清對外賠款、購買自己不能生產的軍備和先進工業產品必須用英鎊或黃金結算,這可令銀兌金下瀉加速,而因為白銀大量流入造成國內惡性通脹。根據美國漢學家、大清海關洋幹部馬士的記錄,1903年銀兌金價只等於1873年36%,當中對實行「銀本位」的大清帝國打撃可想而知。
滿清在太平天國之亂後地方勢力抬頭之時所推行洋務運動的同時,亦同時推行金融西化的進程,但在路線上滿清中央政府卻錯誤縱容地方各自為政私鑄貨幣。首先在1887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引進西方的新式鑄幣機軋製新式銀元。之後他調任湖光總督後又獲准在湖廣鑄造和發行地方銀元。在地方啟動印鈔權之始令地方政府擁有QE能力去推行地方洋務運動令中國出現了在慈禧時代的中興局面。食髓知味,各省分別開始競相私鑄銀元和銅元。在貨幣供應急速増長之時不但令民間飽受通脹之苦,同時亦剝奪滿清中央政府以宏觀經濟手段(如QE或發債)去調節政經的手段。根據梁啟超《濫鑄銅元小史》統計,銅元兌銀元匯率由1905年6月的96貶值至年底的107。到了1910年則下跌至175和180水平,銅元兌銀元貶值高達80%!

自洋務運動以來,滿清其實不斷和外國交流以圖改革中國。當美國國會於1900年正式批准從「銀本位」改為「金本位」之後,世界上僅餘兩白銀經濟體中國和墨西聯合向美國發出了呼籲要求美國為兩國的幣制改革提供幫助。因此米帝便成立了『美國國際匯兌委員會』,並派了經濟學家精琪(Jeremiah Whipple Jenks)來華獻上實行「銀本位」的藍圖。精琪於1904年初抵達中國後向滿清中央政府提交了幣制改革方案《關於中國新貨幣體系的備忘錄》。其重點有兩個,分別是導入金本位和把發鈔權重歸中央。由於「精琪方䅁」直接威脅張之洞等割據地方勢力漢人的利益,因此他們以「民族主義」的旗幟反對而令「精琪方䅁」胎死腹中。就這樣,滿清因為錯過過這個重要的金融改革導致在日後的上海橡膠金融風暴和四川保路風潮等金融危機令滿清無力以宏觀金融政策去挽救而招致倒台(見『1910年上海橡膠股票風潮:撼動清朝的股災』)。正如洋鬼子喉舌英文報紙《北華捷報》1905年3月31日《中國貨幣改革》一文指出,張之洞反對「精琪方案」的攻擊是出於偏狹的排外主義。並且指出「在中國推行幣制改革,事實上是向巨大的既得權益和腐敗勢力進行全面攻擊。」據該文推算各省造幣廠發行銅元替地方勢力帶來至少每年高達1,800萬両銀。

日前筆者拙文『鐵面朱經濟學』和『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強國債台!』嘗試分析共匪近代一段重要宏觀金融歷史。對照當年滿清的貨幣改革,再看鐵面朱乃至今天的地方債務平台等現象,其實便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經上的矛盾和角力,這些亦是中國近數千年來歷史軌跡之一。不過當今共匪不同當年的滿清,除了沒有集軍、政、財大權的地方割據勢力外,中央亦有印之不盡的人民幣和透過四大賊銀所控制的宏觀金融體制。在這一點上,共匪邪惡的江山可能遠較反共義士所想象的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30

愛奇藝推遲IPO:財務體系不規範拖累成主因 富蘭克凌

http://xueqiu.com/4108830901/29381884
來自投行、視頻業以及審計領域的多個不同消息源透露,愛奇藝因財務問題已被迫推遲上市進度,此前業內曾猜測愛奇藝將在今年下半年赴美IPO,但真實情況是愛奇藝清理財務問題仍需至少10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愛奇藝在明年3月之前上市無望。

  對於愛奇藝推遲上市的原因,視頻業與審計領域都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但最終都指向了愛奇藝的財務問題,經過多方瞭解我們得到了以下幾種解釋:

  傳聞:巨額虧損導致愛奇藝無法IPO?

  1、來自視頻行業的解讀是,愛奇藝一擲千金不計成本大量購買獨播版權導致公司出現巨額虧損,雖然背靠百度這顆大樹,但是面臨如此巨大的虧損,沒有承銷商敢接愛奇藝IPO的單子。

  2、視頻行業的消息人士預計,愛奇藝今年的虧損將達到10-15億元,這將創下該公司創立以來單年虧損的最高紀錄。

  真相:財務體系不規範拖累愛奇藝

  1、 雖然有視頻行業的人士指出愛奇藝是因為巨額虧損導致無法順利IPO,但來自審計領域的消息源卻並不認同該說法。審計領域的人士向我們指出,導致愛奇藝推遲IPO的真實原因是這家公司創立以來在財務體繫上的不規範。

  2、 審計領域的消息人士透露,龔宇長期以來只關注業務層面而沒有重視財務審計制度,並未照搬上市公司的財務制度管理公司財務,發展到後期,甚至龔宇本人都已對財務制度管理無能為力,而年初百度向愛奇藝空降CFO則是龔宇向李彥宏求助的結果。

  3、百度指派CFO進駐愛奇藝後,已對愛奇藝在財務方面的很多規範進行了改進,由於要規範的內容太多,審計領域的人士透露,僅規範財務數據和制度這項工作就至少還需要10個月的時間。

  3、 據透露,此前負責愛奇藝財務工作的VP目前已不負責具體的財務工作,轉而由空降的 CFO負責全局。據坊間傳聞,這位財務VP將於近期離職,但目前該人士仍在愛奇藝掛職。

  4、來自投行的消息人士也更認可財務規範是愛奇藝推遲上市的原因,而非虧損擴大。對方透露,從1月龔宇赴美路演的情況來看,資本市場非常認可,愛奇藝目前的市場份額已經在部分數據上超過優酷土豆,而在移動端和電視端這兩個領域甚至比優酷土豆更具想像力,資本市場看重的是未來預期,而非當下業績,因此在他看來,財務規範問題導致愛奇藝推遲IPO的可能性更大。

  各方解讀愛奇藝推遲IPO

  對於愛奇藝推遲IPO這事,各方說法如下:

  1、據接近愛奇藝的人士透露,隨著BAT加入視頻戰局,現在最重要的是擴大規模並鞏固市場地位,上市和盈利都是次要問題,因此推遲上市對愛奇藝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2、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態度,據此前透露愛奇藝推遲IPO的視頻業消息人士表示,今年是資本市場最熱的時期,新浪微博、聚美優品、京東甚至阿里巴巴都選擇在今年IPO足以證明這是最好的時機,而如果愛奇藝推遲IPO,未來美國上市的窗口是否關閉仍是未知數,如果一旦遭遇資本市場寒冬,對於已經產生巨額虧損的愛奇藝而言,將雪上加霜,並且會拖累百度股價。

  3、對於IPO問題,愛奇藝CEO龔宇曾在專訪中向我們表示,年初去美國見了投資者,主要原因是已經有2年沒有系統的見投資者,但是愛奇藝內部目前還不具備IPO的條件,比如投入規模、盈利水平,現在都是負的。此外,各種審計財務也需要有個明確的時間表,但這些都還沒有準備。愛奇藝IPO的條件是能夠盈虧持平或者能明確預測盈利的時間點。

(責任編輯:UF027)原標題:愛奇藝推遲IPO:財務體系不規範拖累成主因(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17

多頭倉皇奔逃才是近期油價下跌的主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41

近期烏克蘭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油價不漲反跌,媒體對此行情有多種猜測,如美國頁巖開發技術革命推動頁巖氣開采量大增、美軍重回伊拉克戰場有助於穩定伊拉克局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但彭博下圖提供了另一種成因,即:過去幾周真正導致油價下跌的原因可能是,多頭正在平倉,其規模之大創下三十年來最高記錄。

大宗商品, 石油, 油價, 地緣政治

當然,即使經歷了這一輪出清,多倉的規模依然很大,不過大量多頭集中平倉顯然對油價產生了下行壓力。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彭博報道的觀點,即頁巖氣開發改變了市場的供求格局,供應在增加,需求在減少。

文章稱,除了頁巖氣的繁榮,現在和以前相比沒有變化。頁巖氣革命使美國的開采量達到27年之最。

而本月公布的6月美國貿易逆差意外大幅收窄,主要就是源於石油進口規模創三年半新低。

另有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能源咨詢公司JBC Energy的分析師認為,油價預期不跌反漲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中國。

這種觀點的邏輯是:

中國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要以清潔能源帶動經濟發展,未來天然氣使用量會增加。

雖然以中國目前的能力,還無法像美國那樣依托頁巖革命實現產量突破,但未來在開發頁巖氣的推動下,中國會更側重於天然氣生產,受這種預期的影響,油價會走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24

外資行頻賣中資行股份:巴塞爾協議Ⅲ是主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5335.html

外資行頻賣中資行股份:巴塞爾協議Ⅲ是主因

一財網 張華君 2015-02-12 00:07:00

“國際銀行退出持股主要是從微觀經營和符合監管新規兩方面進行權衡。而從監管層面來看,最新的巴塞爾協議Ⅲ使得它們從新興市場退出持股將是大趨勢。”

近日,隨著恒生銀行拋售5%興業銀行股份, 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出清中信銀行股份,再度掀起了外資行拋售中資銀行股的新一輪高潮。而自2009年開始,包括美國銀行、高盛、匯豐在內的諸多國際大行相繼與其在中國市場合作多年的金融夥伴割斷“聯姻”關系。

“國際銀行退出持股主要是從微觀經營和符合監管新規兩方面進行權衡。而從監管層面來看,最新的巴塞爾協議Ⅲ使得它們從新興市場退出持股將是大趨勢。”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迫於資本壓力出售套現是主因

外資銀行近日在減倉中國銀行業資產的態度上再度保持了步調一致,而這一幕曾在2013年上演。滿足資本監管要求成為近年來國際大行撤資中資銀行的主要原因。

“從全球來看,新的巴塞爾協議Ⅲ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非常高,特別是銀行持有其他銀行的股權,則要求更高的資本來為其持股風險提供一定的撥備,這也是近兩年國際大行頻頻出清在華銀行股份的主要原因。”曾任職於BBVA的劉利剛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資本充足率提高,若無法獲得更高的回報率,那就是賠本買賣。”劉利剛進一步向本報記者解釋稱,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單一外資股東在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對於很多外資行在對其投資銀行無絕對控股權的情況下,經營受限,回報未必如所願。因此退出獲得收益,補充自身資本的同時豐富其他業務,或是最佳選擇。

興業銀行日前在公告中稱,由於恒生銀行現持有該行普通股股份比例超過10%,較大地影響了恒生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根據恒生銀行2014年業績預報,其資本充足率為13.9%,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1.7%,均較當年年初明顯下降,資本充足水平已低於香港銀行業平均水平。有鑒於此,恒生銀行做出對所持興業銀行股份進行減持的商業決定,用以緩解資本壓力、提升其符合後續監管規定的能力。

恒生銀行預計此次交易所得的凈收益為28億港元,凈收益將於今年入賬,本次交易預計可增加該集團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和一級資本比率約2.3個百分點,以及增加總資本比率約3.8個百分點;而本次交易預計可令其按巴塞爾協議Ⅲ最終基準計算的備考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增加4.1個百分點。

此外,BBVA於今年1月的最新一次出售中信銀行股份可為該行帶來4億歐元(約35億港元)凈收益,一級資本充足率上升0.2個百分點。

從2009年開始,高盛、美國銀行、匯豐銀行等國際巨頭相繼減持中國銀行業資產,當然不同地區的銀行亦有著自己不同的考慮。

“美資銀行自身在國內就需要保持更高的資本流動性,加上近年來飽受各種‘大罰單’的襲擊,他們需要出售部分非核心業務和資產;而歐洲銀行業統一監管體系的建立,則對那些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歐資大行的資本金要求更加嚴格。”劉利剛稱。

當然,銀行也會考慮自身業務的定位。劉利剛向本報表示,就BBVA這家西班牙第二大銀行來說,此前選擇同中信銀行合作,也是寄望通過此種方式在無需花費很多資本金的情況下,將其在拉丁美洲的優勢業務(如汽車金融、管理企業和政府養老金)延伸到中國市場。不過,實際的業務進展情況相對較慢,合作模式的不成功加上監管的考慮,選擇退出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劉利剛同時認為,這些銀行也並不是因為自身“造血”機能下降而考慮賣出中國資產。“就恒生銀行而言,其在香港經營穩健或不存在自身資本問題,而從興業銀行撤資,將資金用來延伸其子公司恒生中國在華的業務拓展或更為實際。”劉利剛分析。

當然,“勞燕分飛”現象並不能一概而論。如以投行業務為主的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接手上海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也自2013年開始連續增持南京銀行間接實現在中國市場的零售布局。而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匯豐同交行,澳新銀行同上海農商行的合作關系亦較為穩固。

投資中資行收入可觀

不過,幾筆對中國銀行業資產的投資,已讓這些外資大行賺得盆滿缽滿。

2004年恒生銀行以人民幣17億元入股興業銀行,之後2010年斥資23億元參與供股,持股10年至今累計收到興業銀行所派發現金股息達44億港元。此次出售近半持股比例,套現約127億元。再來看,BBVA於2013年10月開始的三次減持中信銀行H股套現約313億港元。

當然,近兩個月金融股價的整體上漲,也為這些銀行可以賣出個好價錢提供了重要支持。自2014年11月以來,興業銀行股價漲幅達37%,而中信銀行H股股價上漲了14%(A股上漲了42%)。

“近段時間銀行股股價的反彈,對外資銀行而言,則是一個較佳的退出時機,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劉利剛稱,市場對中國銀行業的一致觀點,便是無論大行還是股份制中小銀行,隨著中國貸款增速的增長,加上中國經濟下行的現狀,呆賬、壞賬率的大幅上升或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這便會引發他們對中國銀行業未來盈利的擔憂。

而在2013年的一輪拋售潮里,幾大國際巨頭也是腰包鼓鼓,揚長而去。高盛自2006年入股工商銀行,經多次減持最終於2013年5月拋清套現逾100億美元,實現近三倍的初始投資回報;美國銀行與建設銀行牽手8年,於2013年9月宣布徹底分手,數次套現約260億美元;而匯豐與上海銀行長達12年的合作關系也在同年結束,套現4.68億美元。

編輯:孫汝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24

海關總署:外需低迷是上半年進出口負增長主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587

6月11日,鐵路北侖港站邊,一輛集裝箱卡車駛離寧波港出口貨物查驗區。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圖)

7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同比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同比下降15.5%;貿易順差1.61萬億元,擴大1.5倍。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對此指出,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7萬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當月出口1.17萬億元,同比增長2.1%;當月進口0.9萬億元,同比下跌6.7%。貿易順差2842億元。

外需低迷是主因

黃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影響了進出口的穩定增長。初步分析,主要有這樣幾個因素:

一是外貿需求持續低迷,出口受到抑制。當前,全球經濟仍處於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僅維持低速增長,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際貿易增長動力不足,一些國際機構也都下調了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的預期增速。發達市場中,只有美國經濟增勢相對較好,歐元區和日本經濟較為疲弱,新興市場雖然經濟增速快於發達國家,但受結構性矛盾突出、資金外流等影響,經濟增長也普遍放緩。外需低迷是影響今年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還存在綜合成本居高不下,出口競爭力削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進口需求不振;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拉低進口值增速等因素。

預計下半年進出口情況將好轉

黃頌平表示,從今年一、二季度的走勢來看,二季度進口下降13.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3.5個百分點。二季度出口雖然由一季度增長4.9%轉為下降2.5%,但是二季度各月出口走勢呈現逐月好轉跡象。其中4月、5月出口分別下降6.2%和3.2%,降幅收窄,到6月份已經恢複為2.1%的正增長。

我們初步預測,如果全球沒有重大的政治經濟突發事件,預計下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體情況較上半年要好。其中,出口情況有所回升,進口方面,國內經濟有望企穩向好。雖然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還難有明顯的回升,但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顯著下跌,同比來看,今年下半年,進口價格跌幅會有明顯收窄,進口趨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33

誰又拖累了中概股?企業前景、A股震蕩為兩大主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580.html

誰又拖累了中概股?企業前景、A股震蕩為兩大主因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7-28 22:06:00

A股巨震是否真的主導了中概股的跌勢?這些“偏居海外”的中概股又將何去何從?

上一輪中概股“普跌”出現在A股巨震、救市措施祭出之際。而7月27日,滬指創八年來最大跌幅,跌逾8%,逼近3700點,當日早盤中概股普跌,百度、京東、阿里市值蒸發100億美元。7月28日,滬指繼續下挫1.68%至3663點,逼近救市前的點位。A股巨震是否真的主導了中概股的跌勢?這些“偏居海外”的中概股又將何去何從?

“中國宏觀經濟面和企業前景是國際投資者的兩大關註點。從歷史數據來看,中概股和A股的表現並沒有太大的相關聯性,股價表現相對獨立。不過,當前國際投資者對於A股暴跌表示擔憂,認為中國的救市措施可能不足以穩定股市。”J.Streicher& Co的董事總經理馬克·奧托(Mark Otto)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7月28日淩晨,最受關註的中概股之一、中國的代表——百度(Nasdaq:BIDU)公布最新財報,由於其業績和展望不及預期,百度股價在盤後下跌8%。Mark Otto告訴記者,“因為百度屬於電商,其和中國的增長緊密相連,因此百度盤後暴跌很可能與A股周一暴跌有所關聯,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的增長預期。”

(圖說:7月以來,A股震蕩顯著,如奇虎、人人、易居等中概股走勢和上證綜指幾乎完美複制)

中概股普跌再現 或受A股拖累

7月28日標誌著國外市場“重磅數據周”的開始——為期兩天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將於28日召開,決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7月30日淩晨02:00出爐;美國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初值數據將於同日公布。隨著加息預期升溫,市場也開始躁動起來。

首當其沖的就是中概股。中國概念股28日早盤便全線下挫,20多支中概股最終跌幅超5%,盤前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的暢遊收跌11.6%,剛上市不久的窩窩團收跌11.67%位居跌幅榜榜首。值得註意的是,百度跌4.15%,京東跌7.19%,阿里巴巴跌1.95%,三家公司市值合損100多億美元。

正如Mark Otto所述,兩股合力主導了部分中概股的跌勢——A股震蕩導致對中國宏觀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部分企業前景不佳。百度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中概股之一。

28日淩晨,根據百度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5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65.75億元(約合26.73億美元),同比增長38.3%;凈利潤為人民幣36.62億元(約合5.906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同時,百度糯米、百度外賣和去哪兒合共交易額達40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09%。

然而,對於未來預期極為關註的美國市場而言,拖累百度的則是其低於市場預期的三季度業績。百度預計第三季度營收29.3-30億美元,市場預期為30.3億美元。因此,百度股價在盤後下跌8%。

不過,百度CEO李彥宏則對該公司的短期前景表示樂觀,百度的移動端積極搜索用戶在6月上升至6.29億的水平,同比上升24%。當前,如Facebook等社交網絡都在積極爭搶移動端的積極用戶。

此外,A股再度巨震的影響也不容小覷。28日也延續了此前跌勢。證監會28日盤後緊急表態,稱根據交易所監控報告和投訴舉報反映,今日證監會已組織稽查執法力量,重點針對27日集中拋售股票等有關線索進場核查。

對近期的一系列救市措施,Mark Otto認為其與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的救市確有區別:“我認為美股大多是機構投資者,回調和盤整相對有序;以散戶為主的中國股市波動就要大得多。而且,(這與08年危機)最大的不同是,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的漲幅依然很高。我覺得,雖然監管者祭出如此多的措施,局面卻依然混亂。一些交易員也開始對監管者穩定市場的能力失去信心。”

美聯儲加息升溫 中概股不確定性增強

隨著加息預期不斷升溫,此前投向中概股的資金或生不確定性。

“盡管7、8月的兩次FOMC聲明後沒有新聞發布會,加息可能性很小,但市場仍然等候著聲明中所釋放的加息信號。”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

該人士表示,“盡管很難確定加息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影響有多少但國際資金可能出於保險考慮,將更多註資美國本土的上市企業,冒險入住中概股的風險偏好可能會受到抑制。”

歷史數據表明,中概股短期表現雖可圈可點,但長期走勢仍令人堪憂。“從1993年到2013年至少有168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從招股價到交易首日結束的平均收益為20%,幾乎等同於美國公司的上市日收益。但做長線的投資者日子並不好過,在接下來的三年中,這些168家中國IPO的平均回報是-3.6%,平均每年約-1.2%。如果有投資者在買中國IPO的同一天買美國市場指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並持有相同的時間(三年內,除非三周年之前摘牌),能賺取23%,每年約8%。換言之,中國的IPO在新股上市後三年的表現落後於美國市場每年約9%。”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會計學副教授朱蕾此前撰文表示。

此外,此前“中概股回歸”的呼聲也影響了國際投資者對中概股的信心。紐約沃倫資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 LLC)研究主管李君蘅此前表示,“一些公司上市1年就想退市。上市的費用和退市的費用,我覺得很浪費。換句話說,管理層沒有想清楚。”

今年以來,由於此前A股呈現“瘋牛”格局,有超過2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約,希望借機從美股市場退市。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35

充電新國標發布時間或將推遲 技術和兼容性博弈是主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445.html

充電新國標發布時間或將推遲 技術和兼容性博弈是主因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08-26 13:55:00

按照業內共識,一旦新的充電國際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整個充電行業肯定會進入一輪洗牌期。

業界聲稱最早將於今年8月份出爐的充電新國標,或將進一步推遲發布。

“我們理解的充電國標包括兩大標準,一是車輛標準,一是充電標準。目前標準的草案都已經出來了,但很多具體的問題還處於爭論之中,如果這兩天開會能夠最終達成一致,那麽可能在9月份提交報批。”國電南瑞用電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倪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道。按照此前其了解到的情況是,從報批到標準的最終發布,需要大概3個月時間,按此推斷,新標準的出爐,最早也要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了。

充電標準不統一,是阻礙當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在此之前,曾有人戲言中國的公共充電設施一直處於“誰建誰用、誰用誰建”的尷尬局面,“適用於比亞迪的樁不能使用北汽,適用北汽的樁比亞迪的車充不了”。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宣布全程1262公里的京滬高速快速充電網全線貫通。照此消息,開新能源車自駕北京上海將不成問題,但事實上,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後,不少人發現,上述設想根本不成立。“當時有一家網站開了兩臺車,一臺騰勢、一臺北汽EV200去做體驗,發現騰勢能兼容的地方EV200兼容不了,反之亦然。”倪峰苦笑。為什麽呢?據其介紹,雖然京滬高速的充電站都由國家電網管理運維,但設備則分別由國電南瑞和許繼電氣供應。“許繼和北汽在匹配上做得比較好,而南瑞和比亞迪做得更好”。

在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煜明看來,造成這種分裂的最深層次原因在於國家標準的不統一。據本報記者了解,在國際上,僅在充電接口方面,就主要有五套充電樁標準,而我國現行的國標GB/T20234,主要是規定了交流與直流接口的標準。與此同時,這份於2011年底發布,2012年正式實施的標準,還存在“定義含糊”、“指代不明”、“完整性欠缺”等多重問題。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將極大的影響了用戶的體驗。

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家一直在組織相關的企業和人士進行新標準的草擬和制定。在車輛標準上由中汽研負責牽頭,而充電標準由中電聯牽頭,包括許繼集團、國電南瑞、奧特迅以及比亞迪等企業都參與了標準的制定和討論。

倪峰告訴本報記者,與老的標準相比,新標準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安全性的問題,在涉及人身和設備安全方面有了極大的增強;二是準確性,明確老之前舊版標準中相對含糊的定義;三是完整性,補充了原標準中缺失的部分。四是兼容性,如果在提高標準的同時為之前建好的樁留下生存空間,避免資源浪費。

“標準的發布之所以一拖再拖,一方面是技術上還有些爭論,二是確實存在利益博弈。”倪峰坦言。他舉了個例子,比如在電子鎖的安裝上,舊版的標準並沒有涉及到這一問題,因為當時大家都認為快充站是有人值守的,但現在行業都認為未來將會是無人值守。如果是這樣,就必須安裝電子鎖以保證使用安全。“電子鎖是安裝在充電槍還是車上,我們都在討論,無論是安裝在哪一個地方,對原有設備和車的改造成本都不低”。

另外,對於一些看上去很超前的標準,要不要寫進新版標準里去?如果寫,這些東西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實驗驗證;如果不寫,未來行業發展太快,新標準很快又將落後,這都是糾結的地方。

而更糾結的在於,如何既要保證標準超前,又對已經建好的設備具有一定兼容性?“完全不考慮對過去設備的兼容性,之前那麽多的投入就意味著浪費,而投入方肯定也不會答應。”種種博弈和平衡,都讓包括倪峰在內的標準參與者感到十分為難。

而更讓他感到擔憂的是,這些標準經過多番討論最終得以發布後,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執行。“如果有人不按照標準來,那標準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因此,在新標準制定的同時,據倪峰透露,國家還在試圖找到一些第三方機構對各個企業的標準執行進行監督。在國外,就有專門的第三方測試機構,對車輛和充電設施的合規性進行測試,以保證一致性。在倪峰看來,這樣的方式就很好。不然一家充電設施企業的樁出來,要和眾多整車廠商去測試匹配,顯然也不現實。

“因此,在我看來,新標準即便是出來了,整個行業也將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期。”倪峰認為,“你看我們今天來布展(第三屆上海充電站技術設備展)的,少說也有上百家企業,這個行業是不是需要那麽多企業?”

雖然現在還沒人正面回複過這個問題,但按照業內共識,一旦新的充電國際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整個充電行業肯定會進入一輪洗牌期。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48

“股災3.0”,主因究竟何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659

4個交易日里,“熔斷”再次誘發股災,A股市值“蒸發”6.8萬億元,股民人均損失十多萬元。 (CFP/圖)

由於閾值設置間隔太小,“熔斷機制”的“磁吸效應”的確是重要的股災誘因,但諸多不利因素,可能才是“股災3.0”的更重要原因。

“磁吸效應”警告

4個交易日,4次“熔斷”,誘發A股上證綜指從1月4日的3536點(開盤價)暴跌至1月13日的2949.6點(收盤價),被稱為“股災3.0”。

那麽,導致這種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否就是“千夫所指”的“熔斷機制”?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金融界從業人士,給予的回答趨於一致,“‘熔斷機制’的確是重要的誘因,尤其是‘磁吸效應’下,如果下跌3%,則很快會到5%,暫停交易;恢複交易之後,會更快地突破7%,直接休市。因此,這個‘制度設計’上的‘錯誤’,對於大跌,難辭其咎。”

對於閾值設置間隔太小,容易導致“磁吸效應”的問題,包括深交所在內的多家機構,其實在“熔斷機制”正式發布之前已經明確指出了。但這些意見並沒有影響監管層的決策。

深交所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與境外市場相比,“A股版熔斷”時間明顯較長,尤其是7%檔位的“熔斷”,將導致全市場中斷交易至收盤,這必將影響市場的連續性和流動性。

這份報告還稱,7%檔位與5%檔位太過接近,首次熔斷後容易引發“磁吸效應”,促使指數加速向7%運行。因此,建議在兩檔熔斷中只選取一檔設置。

2015年12月4日,三大交易所的公告對此的回複是,“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現有閾值較低,觸發次數可能較多,且兩檔閾值間隔過小,可能連續觸發,建議僅設一檔閾值,或提高閾值至6%、8%,也可考慮擴大閾值之間的差距。我們認為,在保留10%漲跌幅限制的前提下,可選的指數熔斷閾值有限,5%和7%兩檔閾值是三家交易所在對過去11年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測算基礎上提出的。其中,5%作為第一檔閾值可以兼顧設置冷靜期和保持正常交易的雙重需要;觸發7%的情況雖然較少,但屬於需要防範的重大異常情況,應當一並考慮,以此阻斷暴漲暴跌等極端異常行情的持續。”

暴跌的出氣筒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師張永冀博士的研究顯示,2005年1月4日,滬深300指數問世,至2016年1月7日間的2675個交易日,僅有15個交易日指數跌幅超過7%,但其中兩次就發生在了2016年初。

“在2016年之前,滬深300跌破7%的幾率,不到0.05%,的確非常非常小。再看歷史的統計數據,就會發現高波動情況並非一直均勻分布,極端事件往往會密集出現,盤中漲跌幅超7%的情況,54%都出現在2007到2008年的牛熊市轉換中。”曾在美國普渡(Purdue)大學統計系做訪問學者的張永冀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

他還認為,2016年開盤第一周,市場出現的極端情況,宏觀系統風險可能遠大於市場微觀結構的影響。在沒有熔斷機制的港股與美中概股都出現了類似程度的下跌,新年伊始,市場的擔憂,已經在代表性的中國上市公司蔓延開來。“與其說熔斷引發了股市持續性恐慌或暴跌,不如說熔斷成了股市暴跌的出氣筒。”

其他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金融界人士也認為,即使沒有“熔斷機制”,由於目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不甚樂觀,A股整體估值水平較高,IPO註冊制改革將施行,大股東減持解禁期限將至,以及近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較為猛烈的貶值等等不利因素,可能是“股災3.0”的更重要原因。

這種對於市場的“不看好”,也體現於業內人士的專業判斷。2016年1月6日,公募基金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專戶投資部副總監呂琪,在他的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條信息:“鄭重提示:建議有其他投資渠道的客戶贖回,今年本人管理產品大概率不能賺錢。聽不懂我說話的把我的話讀十遍。”

在此之前的2007年,當A股屢創新高時,也是來自興業全球基金的楊東曾發出公開信,勸基民們贖回基金。楊東是時任、也是現任的興業全球基金總經理,他被稱為是“中國首個、也是到目前為止惟一一個”公開勸基民贖回的公募基金總經理。

多位證券業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自2015年6、7月以來,證券從業人員“看空”市場的觀點表達,非常謹慎。“我們基本不會實名或公開發表‘看空’的觀點。”

因而,呂琪的這番言論,迅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但幾個小時後,也就是1月6日18時40分,呂琪又在朋友圈里“鄭重聲明:本人於1月6日中午發表的關於對專戶客戶的贖回建議純屬個人不成熟想法,僅僅是由於近期業績壓力巨大而產生的不成熟的觀點,不代表興業全球基金官方觀點。”

監管應拒絕“父愛主義”

2016年1月7日晚,除了宣布暫停“熔斷機制”之外,證監會還發布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

2015年7月8日,“股災1.0”之時,證監會發布“證監會公告〔2015〕18號(《18號文》)”,要求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至2016年1月8日,半年時間已到,大股東及公司高管們,是否會大規模減持股票,也成為股市的一大擔憂。

1月7日晚,證監會新發布的這個規定,最重要的約束是“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此外,2015年12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決議,IPO註冊制改革授權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否意味著從3月1日開始,會有更多的新上市公司,進入股市融資,同樣成為股民們的擔心。

不過,1月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3月1日並不是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的起算點,“改革實施的具體時間將在完成有關制度規則後另行提前公告”。

1月8日,星期五,股市止跌,當天滬深300上漲2.04%。

“如果1月8日,繼續實施‘熔斷機制’,極大概率仍然會是千股跌停,股市迅速熔斷。”多位受訪的金融界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之所以可能會那樣,主要就是投資者的情緒恐慌,以及市場流動性的枯竭。”

不過這種來自監管層的重重政策“呵護”,也越來越多地受到質疑乃至激烈的批評。

1月9日,“第二十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曾擔任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起草小組副組長的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教授表示,“中國股市最大的風險,是制度風險”。

曾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常務副主席等職務的李劍閣,則明確提出,“4天後宣布暫停熔斷機制,說明在去年緊急狀態下我們出臺的一些監管措施,或者說出現的一些政策條款是倉促的,是粗糙的”。

李劍閣還質疑,自2015年6月出現股市危機以來,“為什麽證監會在市場的逼迫下每天晚上都要出現新的政策調整?”

張永冀博士也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自2015年“股災”以來,政府的頻頻出手,使得投資者越發依賴並相信政府會來兜底,而不能對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當哪天政府手里無牌可出,下一場的危機,或許會更加可怕。因此,莫讓‘等、靠、要政策”成為投資者們的心理常態,需要政府部門從現在做起,面對風浪,保持定力。”

1月11日,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於2015年12月8日為《21世紀金融監管》中文版一書所作的序言,被公開披露。劉鶴寫到,“每一次危機都意味著金融監管的失敗和隨之而來的重大變革”,要“運用壓力測試等手段提高監管的前瞻性,……著力提高監管的專業性,……拒絕監管上的‘父愛主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58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武漢蓄滯洪區面積相對不足是發生內澇主因之一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接近甚至超過歷史極值的強降雨。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不完全統計,已有79個城市出現了局部內澇。

強降雨為什麽會造成內澇?在城市規劃層面如何預防內澇的發生?圍繞上述問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接受了第一財經1℃記者的專訪。

李迅長期關註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和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等領域。他認為,城市是國家的財富中心,但越大的城市,其脆弱性越大。因此,對於城市決策者和規劃者而言,必須改變觀念,尊重自然尊重規律。要充分預估城市未來可能面臨的的災害風險和脆弱性,提高風險應對能力,提高城市安全性,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如果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反思,現在哪些問題需要警醒?

李迅:從當下城市發展和規劃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看,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經驗:

首先,一定要先規劃、後建設。

城市是國家的財富中心。城市對各類災害要有預估、預判、預警、預案,特別是要有針對最不利情況下的預案。同時,針對各類災害的預警標準應該提高。

近年來,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空間擴張顯著。在這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大城市系統本身存在脆弱性,而且城市越大,脆弱性越強。現在規劃界提出一個觀念——“建設韌性城市”(或“彈性城市”),就是要提高城市抗擊氣候災害風險的應對能力和從災害中迅速恢複的能力。

其次,城市規劃切記先地下、後地上的順序。

先地下、後地上的順序很重要,切忌不可逆向操作,否則在未來會付出更大的經濟成本和管理成本來彌補。

做地下規劃時,基礎設施建設要適度超前。我國還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城鎮化率只有55%,而發達國家進入城鎮化的穩定狀態一般要達到75%-80%。按照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計算,到2030年將有3億農民進入城市。未來20年內,每年有1500萬人口由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形象地說,城市還在不斷長大。因此,規劃一定要適度超前。一般而言,適度超前的標準就是乘以1.5的系數。

與此同時,很多城市的發展都是跨越式的,因此城市規劃要建立起滾動規劃的適應體制很重要。要適時評估城市發展速度和規劃預想是不是相符,及時作出調整。

第三,在快速的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敬畏自然、保護自然。過去工業改革之後,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出現了變化。在當下,強調自然為本,應該成為未來的建設理念。

1℃:此次武漢發生嚴重的內澇,這座城市特殊性有哪些?

李迅:首先,武漢地形就有其特殊性,武漢三鎮的地勢本身較低,武漢水系豐富,地下水位高;其次,加上這次暴雨強度太大,過於集中,很容易造成河水倒灌;第三,近年來,武漢的湖泊和濕地被填埋,減弱了城市對降水的蓄積消納能力。最後,強暴雨形成的特大洪水短時間難以下泄,為保護特大城市,武漢需要有分洪的蓄洪區和滯洪區,這是需要在區域和流域內統籌設定的。但在武漢範圍內,由於城鎮密集、人口眾多,難以選擇設置,導致蓄滯洪區的面積相對不足。

1℃:為什麽會感覺近年來城市內澇的現象越來越頻繁?

李迅:首先,在很短時間內,財富在城市迅速聚集。一旦發生城市內澇,造成的損失與過去相比,會更加嚴重;其次互聯網和自媒體的發展,信息往來非常多。內澇比過去更容易引發關註。

1℃: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建設新區可以從頭做好,但是已經建成的老城區有什麽辦法嗎?

李迅:即便是已經建成的城市和老城區,也不是沒有辦法。目前,住建部有三項正在全國試點的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

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鋪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   

我國正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地下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可以解決反複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

當然,這項工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時放寬市場準入,充分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