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唏噓 Xanga 老占手記 - 每週更新

http://drjimdiary.blogspot.hk/2013/06/xanga.html
在網上見到Xanga 籌旗的消息:

Relaunching Xanga: A Fundraiser

Xanga 的目標是要在7月中前籌集六萬美元,否則便會停止運作,如果成功籌得資金,捐贈者會得到Xanga 會藉。

感到唏噓的原因不單只是像 Xanga 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網站竟然會去到接近關門大吉的地步。最最最唏噓的是Xanga 的籌款目標只是區區六萬美元,到目前為止(約兩個星期)暫時只籌集到二萬八千元。

六萬美元或 47萬港元的營運經費是多少?用 facebook 來比較一下吧。facebook 2012 年的營運開支是 4,551,000,000 或 45.5億美元。Xanga 要的六萬美元只是 facebook 每年營運經費的 0.0013%!也是說只要少請一個員工,高層少去一次公幹,又或者輕輕地節省 server 的電費,已經足夠 Xanga 的運作。

老占也曾經是 Xanga 的常客,在該站也曾經發表了不少癈話。可惜時代變了,自 Twitter、facebook 和微博興起後,所有超過140字數的文章已算是累贅,有奈性閱讀長篇的文章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那老占會不會出一分力去贊助 Xanga 幫它渡過難關?坦白說我沒這個打算。原因是流量這樣大的一個網站連六萬美元也缺,明顯是經營有問題。六萬或60萬美元也不可能支持很久。Xanga 最好的出路是找個收購者,要不就是轉到接近 Wikipedia 的形式才得以繼續營運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527

唏噓 Xanga

在網上見到Xanga 籌旗的消息:

Relaunching Xanga: A Fundraiser

Xanga 的目標是要在7月中前籌集六萬美元,否則便會停止運作,如果成功籌得資金,捐贈者會得到Xanga 會藉。

感到唏噓的原因不單只是像 Xanga 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網站竟然會去到接近關門大吉的地步。最最最唏噓的是Xanga 的籌款目標只是區區六萬美元,到目前為止(約兩個星期)暫時只籌集到二萬八千元。

六萬美元或 47萬港元的營運經費是多少?用 facebook 來比較一下吧。facebook 2012 年的營運開支是 4,551,000,000 或 45.5億美元。Xanga 要的六萬美元只是 facebook 每年營運經費的 0.0013%!也是說只要少請一個員工,高層少去一次公幹,又或者輕輕地節省 server 的電費,已經足夠 Xanga 的運作。

老占也曾經是 Xanga 的常客,在該站也曾經發表了不少癈話。可惜時代變了,自 Twitter、facebook 和微博興起後,所有超過140字數的文章已算是累贅,有奈性閱讀長篇的文章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那老占會不會出一分力去贊助 Xanga 幫它渡過難關?坦白說我沒這個打算。原因是流量這樣大的一個網站連六萬美元也缺,明顯是經營有問題。六萬或60萬美元也不可能支持很久。Xanga 最好的出路是找個收購者,要不就是轉到接近 Wikipedia 的形式才得以繼續營運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88

綠是彩色:Xanga之後 假如facebook…… 陳曉蕾

1 : GS(14)@2013-06-08 15:12: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608/18288716
                  
                                                                                                                                                                                                                                                                      剛剛看到Xanga籌款續命,心想會否facebook也有這一天?
突然facebook群組Oh yes it's free(OYIF)就消失了──這個Freecycle的群組,我簡直是看着它出生,Blogger日青嫌別的以物換物小組手續多,免費送東西的群組多是小圈子,於是開設這網上平台:「與其封塵,不如送人!」短短幾個月群組就增加到65,000人,幾乎每分鐘都有徵東西,或者送東西。
群組消失,不止徵送物件的訊息找不到,裏面還有大量文章──這群組常吵架,一天不知多少次小吵,不出三日必有一大吵:甚麼是免費?寄東西收多了郵費還算是免費?要求捐錢去慈善團體還算不算?如何防止人送贈品賣廣告?如何阻止人收了東西拿去賣……最熱辣辣的討論,這樣的自發組織如何運作、如何監管,無規無矩,捐錢後會否無法無天?有說這次群組突然消失,正是因為送東西糾紛升級到誹謗打官司。
OYIF每次爭議都有大量留言,徵「解說運作」的Post那兩天我收集了近七萬字留言,可惜網站突然消失,來不及收集後來的留言──裏面大量對Freecycle和公民組織的理解和想法,很值得參考,環保資訊通常都好正面,書籍更是正經八斗,難得有這麼多坦蕩蕩的漫罵和駁斥。
OYIF當然很快便開新組,不足一小時便又有數千人,但那些掏心掏肺的討論,還有辦法可以重現嗎?
登時體會一眾「Xangans」的失望,網上的形容是「如急屎般搵屎坑嚟Backup」。
已有十五年歷史的Xanga,在六月一日宣佈要籌六萬美元去轉型,如果未能籌到,就會在七月十五日結束。Xanga同時開放了本來是付費用戶才可使用的備份服務,讓用戶把所有文章下載。
然而下載的文章有機會出現亂碼,就算解決到亂碼問題,文章完全備份了,也因為格式不同,難以導入(import)blogspot、WordPress等其他平台,很可能,從此就在網上消失。
彷彿告別春青,Xanga曾經是大量少男少女的網上日記,教書先生最喜歡去偷瞄學生心底話,當然還有有份量的作者如庫斯克,最高峯時,用戶達到30萬人。
Xanga要籌錢,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用戶減少,隨着越來越少人寫部落格,其他免費發佈平台如MySinaBlog、Yahoo! BLOG,甚至blogspot.com、WordPress.com,還會長久嗎?
曾經也天天寫MySinaBlog,(日青也是寫MySinaBlog「明日之後」起家),有天突然有人抱怨留言:「廣告飛來飛去,好等錢用嗎?」MySinaBlog把我的部落格賣廣告去了,錢當然一分也沒落我袋,但始終免費使用,我還要連開幾個把文章分門別類,食得鹹魚也不好吵口渴。
永遠要有心理準備,放得上網,就有可能不再自己話事。私隱如電郵,亦有機會被公開──曾經有法庭判例:美國年輕海軍Justin Ellsworth在伊拉克陣亡,他出發前收到朋友和親戚大量打氣電郵,Ellsworth爸爸想把這些電郵編成紀念冊,可是Yahoo!拒絕交出電郵,爸爸告上法庭終於拿到一隻光碟,裏面是Ellsworth生前的所有電郵。
然後有天想刪走,也不一定能夠,說的不止是網上走過必留痕:巴西一名年輕女記者Juliana Ribeiro Campos去世,根據facebook政策,Juliana的資料被搬去紀念牆Memorial Wall讓親友繼續觀看和留言。但Juliana的媽媽觸景傷情,受不了,原本有措施:可應親人要求把資料從紀念牆刪走,可是媽媽幾個月來不斷要求,只是收到自動回覆,一直沒法令facebook刪走。這事最終鬧上法庭,媽媽勝訴,facebook才不能再保留Juliana的資料。
這件事也可以反過來,Juliana家人可能想永遠留住她生前寫下的字句、親友的留言,但facebook沒有義務永遠留存。
就像Xanga,如果有天facebook不再吃香,或是各種各樣想像不到的理由倒閉了,所有的Like都會R.I.P,連骨灰都沒有。
寫文、貼相、拍片,不只是資訊分享,也是個人創作的財產,在電子化的世界,大家待在網上的時間越來越長,網上的財產亦越來越多,淘寶和PayPal的餘額、有價有市的域名、iTunes內的歌曲、Instagram內相片、Amazon內的電子書、不同遊戲的積分……這些都可以是錢,有機會被偷、被挪用,甚至「叮」一聲,全部消失,到時找誰追討?
而最終有一天,網上無人認領的部落格、社交平台戶口……廣告叢生留言蔓生,如亂葬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997

88 Xanga:哀悼Xanga 再見了我的交友平台

1 : GS(14)@2013-06-29 17:46: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629/18315849

                              Xanga公開籌六萬美金救亡,反應冷淡,拉牛上樹般,至今才籌得一半,區區香港一班高登仔要集資刊登反立法會「盲捐一億」廣告,一聲令下,銀紙滾滾來,教這個曾經風靡全球的社交平台情何以堪。Xanga沒落,我們才驚覺,虛擬世界一雞死一雞鳴,多少成長回憶,隨着一個按鈕灰飛煙滅。今天,我們父母說自己的童年,可能拿套波子棋、拿個洋娃娃為證,有天facebook也被淘汰的話,我們又如何跟下一代說昔日在facebook呃like的回憶?
記者:周燕 
攝影:劉永發、蔡家輝、伍慶泉
模特兒:Jackie@Unique Models

              

ICQ(1996年)

                  全盛期:九十年代尾至二千初期
沒落年份:二千年中期
創辦人:以色列公司Mirabilis
特點:即時通訊工具,一旦有人傳來訊息,便會「喔噢」。每個用戶都有一排類似電話號碼的數字來識別,數字越長代表登記時間越新。除了可加入現實世界的朋友外,還可以隨意尋找新朋友,也因此衍生不少「未成年少女誤交色魔」的新聞。

              

Xanga(1998年)

                  全盛期:2005至2008
沒落年份:現在
創辦人:John Hiler等
特點:網上日誌形式,多用作個人日記,也有博客用來發表評論文章。Xanga在芸芸網誌中跑出,因為它容許用家自定HTML,加入美工效果,整靚版面。Footprints功能,紀錄甚麼人看過自己的Xanga,及後衍生Xangaspy等小戲法,隱藏身份,偷窺別人的日記,滿足想了解人又怕被人知的心理。

              

MSN(1999年)

                  沒落年份:正走下陂
創辦人:Microsoft
特點:MSN全名The Microsoft Network,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還可以傳送檔案,對學生及白領十分有用。目前仍有不少人在辦公室使用MSN,貪其方便傳送檔案和溝通,就算吹水,上司也以為在工作。MSN上的朋友多數都在現實認識,不如facebook、ICQ般,可輕易找新朋友。

              

HKflash(1999年)

                  全盛期:2002至2004
沒落年份:2006年至今
創辦人:香港IT人Wyman Li
特點:透過flash功能畫畫,後期加入日記功能。

              

LinkedIn(2003年)

                  全盛期:發展中
創辦人:Reid Hoffman等
特點:集合全球專業人士,建立工作人際網絡,猶如虛擬版本的CV。

              

facebook(2004年)

                  全盛期:目前仍風靡全球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等
特點:目前最受歡迎的社交平台,容易使用,功能多,有利即時發放資訊,能轉載YouTube等平台的訊息。最常用的功能包括status,留下片言隻語;share,迅速轉載文字、圖片、影像,facebook常常有人說「未睇先share」;comment,在任何資訊上留訊息;like,可對任何資訊讚好,不少用家為很重視like的人數,呃like成為facebook常見行為。

              

Twitter(2006年)

                  全盛期:現在
創辦人:Jack Dorsey等
特點:類似facebook status功能,推文字數上限是140字,訊息短小,用法簡單。

              

新浪微博(2009年)

                  全盛期:現在
創辦人:中國新浪公司
特點:類似Twitter,發放短文章,在大陸很流行。

              

Google+(2011年)

                  全盛期:發展中
創辦人:Google
特點:整合了Google所有社交服務,並加入社交圈(Circles)、多人視訊聊天(Hangouts)等功能。

Xanga:時也命也

                                    Xanga宣佈如果在7月15日前,籌不到六萬美金(約46.8萬港元),便會關閉。博客庫斯克聞得這個消息,在facebook開了一個互助會,呼籲網民捐錢,至今才有300多人加入,反應慘淡。庫斯克在Xanga起家,不但真金白銀付年費轉用premium版,還買了domain,可謂Xanga最忠誠的用家,「有想過轉去blogspot、wordpress,但無辦法喇,你個老舖在慈雲山賣了幾十年車仔麵,你一轉人哋就搵唔番。」數年前,Xanga其中一個創辦人Dan Huddle來港,有意拓展業務,專誠找庫斯克傾談一番。
他跟阿非、lunyeah、tommyjonk、fongyun都是Xanga一個叫「原人圈」(The Hong Kong Originals)的blogring(群組)的博客。9年前,Xanga還大行其道時,這班Xangans被招攬,阿非說:「其實是一個神秘人發起,他四圍物色有潛質的Xangan加入這個blogring,我們陸續加入。」這個神秘人身份不為人知,tommyjonk相信他是欣賞這班Xangans的文字具原創性,又言之有物。
這幾位博客主要在Xanga發表流行文化、政治議題等文章,任職中學老師的tommyjonk說:「它的interface易用,主要用來跟學生溝通。因為當時很多學生寫Xanga,用的是火星文,希望他們可閱讀多點規範文字。」當年幾乎每個中學生、大學生都寫Xanga,抒發日常生活感受,有時無病呻吟一番,是潮童集中地。雖然Xanga一大賣點是可自定HTML,加入很多美工效果,但這班長篇大論的寫手,還是喜歡簡潔的版面。隨着Xanga沒落,他們的文章瀏覽量也大不如前,喜歡寫電視文化的lunyeah說,高峯期時,高登會轉載其文,瀏覽量達五位數字,現在只有幾十人。
Xanga沒落,阿非慨嘆時也命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tommyjonk認為Xanga之死反映社會對媒體的應用有很大變化,「由文字主導慢慢發展成多媒體主導」,facebook的興起,是Xanga一大致命傷,「facebook很簡單,很易使用。大家要用文字,花很多力才寫出一篇Xanga來,即便寫潮文也很辛苦。但在facebook,只要改圖或上載一張相已經可以表達自己。」

facebook:你like故我在

                  人家恨錢,獨立音樂人The Pancakes卻恨facebook的like。她的名片大大隻字寫着「你like,故我在」,新書更叫《你知道我在等like嗎?》,集合她在facebook fans page三年間自認為很搞笑的status和fans的comments。她說:「我沒有智能手機,拍完照,也不會把照片傳去電腦。後來在工作上醒覺,覺得要開一個facebook fans page做宣傳。」不知何故,facebook變成Pancakes跟fans分享日常生活瑣事的平台,宣傳反而是bonus。即使她只是打一個「咳」字,也呃了200多個like,最經典莫過如fans久候她的實時電視劇評,一句「點解播《甘大滋玉葉》前蔡少芬會問觀眾咁多問題的?」,也有數十個comments,「最後忍不住被comment和like的數目牽引着,某個post超過一千人like會很開心!」Pancakes自言生性怕事又龜縮,有社交恐懼症,平日怕跟陌生人接觸,facebook讓她建立另一個小天地,「最大作用是心靈安慰。有時有些事情,我很想別人回應我,但又不想面對面講,cyber關係感覺安全一點。但也令我越來越怕事。」

      

MSN:勝過見面無言

                2000年至2010年期是MSN發展高峯期,全球用戶達有三億多,隨着其公司微軟發展後勁不繼,它跟hotmail雙雙步出入衰落期。微軟為了救亡,今年以六百多億收購Skype,吸納其視像話音通訊功能,將MSN融入其中,期望殺出血路。但反應不佳,網民覺得難用,例如本來在MSN裏自訂的聯絡人暱稱會消失。
舊版MSN壽終正寢時,一班網民甚至留守至最後。The Pancakes更創作了一首叫《MSN大爆炸》的歌曲作為悼念,原來除facebook外,對她最有感情的社交平台是MSN,自言慢人三拍的Pancakes從沒有用過MSN對手ICQ,家中也很後期才安裝寬頻。有了寬頻第一件事是安裝MSN,發現其功能很適合她的怕醜性格,既可很方便地交談,又可免卻打電話的尷尬,難怪她在歌中寫道「我越來越宅,躲在家中拉下窗簾。我們的友情就在MSN發展,沒有約見,沒有通電,勝過無數人見面無言」。與其說這首歌悼念MSN,不如說它說盡網絡世界的虛幻荒涼:「日子來去匆匆,面孔來去匆匆,科技來去匆匆,是我趕不上大眾,還是我活在過去之中?」

HKflash:停留的香港時光

                港產HKflash是眾多香港流行的社交平台中最特別的,賣點是有類似「小畫家」的畫畫功能,比「小畫家」更好玩的是,因為採用了flash技術,所以作畫過程一目了然。千禧年時,香港中學生大都一人有一塊畫板,互相在彼此地盤寫寫畫畫,無心插柳的情況下,HKflash出現很多畫畫高手,一幅幅大作在「繪畫精華區」展出。創辦人Wyman Li說:「起初我建立個人網頁,嘗試運用flash功能,發現很多朋友喜歡,於是成立HKflash。」誰料深受香港學生歡迎,「2003年沙士期間,學校停課,學生在家中沒事幹,只有上網,在留言板上互相畫畫,當時是HKflash最受歡迎的時間。」直至2006年,HKflash總登記會員超過38萬,因為申請的人數太多,伺服器無法支援,於是開始收費,加上Xanga、facebook的興起,受歡迎程度大不如前。現在走進HKflash的網站,你會發現時光被定格了,因為彈出來的靚靚人像,是純情年代的Twins、曾經好紅的大長今李英愛、還是小女孩的Emma Watson。目前HKflash由Wyman和一位兼職員工打理,一直借用朋友公司來辦公,經營成本很低,所以HKflash能夠生存下去。

                九十後Yanki還記得中學時沉迷HKflash的日子,「2003年左右,我剛升上一間很好的學校,同學都很叻,自己被比下去,有點自卑。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畫畫,有了HKflash,幾乎每天放學都會先上HKflash畫畫畫,一幅畫可以畫足幾小時。因為很用心畫,得到其他板主的讚賞,自信心開始提升了。」Yanki形容沒有HKflash,自己的成長記憶便少了一塊。後來Yanki更跟一班板主組成「彤人誌」(tungdrawing),一起經營一塊畫板,後來更成為現實中的朋友。Yanki的畫板早已荒廢了,最後一幅作品在3年前畫,但HKflash帶來的回憶依然深刻,「好誇張的!你怎能相信,當時只靠一隻mouse,幾個簡單的圖形,拉一拉線,竟可以畫出一幅畫來!」Yanki在大學讀藝術相關科目,縱使大家都用繪畫板,她還是用mouse來畫,「我曾經在廣告公司做兼職,同事看到我用mouse來畫,都覺得很unbelievable!」

ICQ:I Sought You

                  九十年代末深受歡迎的ICQ名字來自「I seek you」諧音,花花圖案深入民心,綠色代表在線,紅色代表掛線,其「random」功能接通網絡世界男男女女,締結不少良緣之餘,也衍生不少風化案。後來用戶大遷徙至MSN,ICQ由「喔噢」聲始起彼落,綠花朵朵開的盛景,漸漸枯萎成一張灰色的人名清單。2011年,ICQ終於翻生,俄羅斯網絡公司Mail.Ru Group Limited以1.875億美元收購,後推出智能手機App,網民紛紛重新打開封印多年的ICQ,重遊這個荒廢多年的舊地,看到一張長長的死寂人名清單還未足以令人心頭一顫,見到有一個相隔N年才看到的message彈出,也夠驚嚇。目前ICQ有超過四億個用戶,其中四千多萬個用戶仍活躍。

LinkedIn:建立專業形象

                對於大部份香港人來說,LinkedIn的名字很陌生,其實它現時擁有超過兩億名會員,在香港也有近60萬名專業人士會員。LinkedIn東南亞及北亞區市場推廣方案總監陳思雅指出,在其他社交平台,主要分享個人資料、相片、最新動向,心態以休閒和娛樂為主,「但在專業人士網絡如LinkedIn則較具目的,並專注於提升自己(「投資時間」Investing time)。」所以一進入別人的LinkedIn,你看到的不是他的嗜好、興趣、旅行照片,而是他任職的公司、職位等。不少人透過LinkedIn物色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 Secret Tour Hong Kong是一個籌辦創新、另類本地遊的組織,創辦人Stephen Chung說,自從有了LinkedIn,開始有外國人認識他們,合作機會由此衍生。《Engadget》中文版編輯Stone Ip則依靠LinkedIn獲業內最新資訊,他自己也會定期在LinkedIn分享見解,有助建立專業形象。

Twitter:3.4億人幫推

                Twitter發展迅速,每天推文多達3.4億條,今年《牛津英語詞典》在新版字典中,在「Tweet」一詞加入新定義,意思是「在Twitter發表推文」。有些作家善用Twitter字數限制,展露才華,好像美國普立茲獎得獎作家Jennifer Egan曾連續10天在Twitter發表短篇小說《Black Box》,利用Twitter精簡的字數限制,讓網民追看她的小說。

新浪微博:爭住攞V

                新浪微博除了可發放140字短文外,還可以如facebook般上載、發佈圖片、影像。明星和名人的微博通常有「V」字,用來表示已對他們進行實名認證,很多港台藝人為了打入大陸市場,踴躍使用微博,想知道明星消息,看微博可能快過娛樂版。

Google+:fb進化?

                Google+功能跟facebook相似,甚至有評論認為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Circles功能可以把朋友分類,方便管理訊息發放對象,但始終不及facebook入屋,例如其「+1」功能,遠遠不及facebook「Like」的形象化。

      

脆弱的回憶

                1988年出生的梁俊勤,寫了一本書叫《拾年記:香港流行年代誌2000-2010》,發現這十年的流行文化關鍵字一定包括:ICQ、Xanga、facebook,他深信如果這些平台一下子消失,等於80後、90後的集體回憶也一同消失,「這些社交平台有兩樣特點,一是非常脆弱,如果hardisk、server壞了,所有相、資料全部都失去;二是它不可輕易跟人分享,老人家會從月餅罐取出小時候的玩具給你看看,告訴你以前是怎樣的,但facebook、 Xanga這些網絡平台,基本上你難以跟人分享,無理由把自己的post列印出來,告訴別人當年如何使用互聯網,你的後代難以跟你分享這些社交平台的經驗。」

      
                                                                               Xanga傳出關閉消息,很多人紛紛找方法把自己的網誌留底,生怕真如梁俊勤所說,失去Xanga等如失去記憶。梁俊勤也有Xanga,他說即使存檔,也不會翻看,因為過程讓他打冷震,「這件事太恐怖!像是重回一個很荒涼的地方,要很赤裸地看回從前的自己,你不能明白為何當時自己會這樣想,不明白自己當時為何有這樣的情緒,想像當時的朋友會如何看那個自己,你覺得這個自己很陌生、恐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