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oursquare效應」褪色 中國LBS深度洗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24/xMMDcyXzM5MDgxMw.html

瘋狂泡沫退去後,中國LBS(地理位置服務)公司們冷靜下來,開始反思一個不可逃避的問題——LBS的「錢景」在何方?

中國LBS的燥熱始於2010年。如同中國一貫「洋為中用」的互聯網模式,受美國Foursquare公司刺激,國內一夜之間曾冒出幾十家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的LBS公司。誕生較早、發展較快的公司有:街旁網、切客網和嘀咕網等公司。

這些Foursquare擁躉曾經不無自豪地宣稱:Facebook社交網絡告訴人們「我是誰」,Twitter、微博等網站告訴人們「我關心什麼」,而LBS卻告訴了人們「我在哪」。

在一片樂觀的情緒中,通過不斷的資本注入和市場拓展,中國LBS取得較為快速的發展。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國LBS市場的整體用戶規模達到1830萬。

然 而,如火如荼發展中,從業者卻發現LBS商業模式的探索並不樂觀。尤其今年以來,最初移植Foursquare的一批公司陸續消亡,曾經向市場猛烈砸下重 金的公司,也沒有收到預期的可觀回報。今年10月,中國最早發展LBS公司之一的嘀咕網出現高達70%的裁員,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引發業界深思。

12月21日,盛大切客網CEO宋錚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切客網正在減少社交、遊戲等領域應用投入,著重將LBS結合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希望實現從現在每季度幾十萬元的收入提升到明年全年的上千萬元。」

挖掘細分領域,明確盈利模式,中國LBS公司們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大浪淘沙」。

LBS「錢」途尷尬

單純的「check in」(簽到)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最初LBS引入中國市場時,目標市場定位幾乎都是千遍一律地照搬Foursquare模式。然而,從業者漸漸發現,單純的「check in」(簽到)卻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目 前,除了嘀咕、切客網等獨立發展網站,還有包括新浪、人人、高德等公司都切入該市場,但產品和應用不盡理想。人人只是硬生生加入LBS導航界面,並沒有深 刻挖掘出LBS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中的獨有價值。高德軟件副總裁隙建軍接受採訪時也告訴記者:「高德較早開始應用LBS,但是,實際發展情況並不理想。」

「經過一段較長時間探索後,我們認為,將LBS和電子商務進行結合,才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模式。」宋錚將其簡稱為「LBS+O2O」,即通過切客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消費環節(O2O),用戶在線上完成,在線下進行消費。

切 客網由最初的「盛大遊玩網」更名而來。2010年11月,它正式從旅遊社區轉向LBS。從今年6月份開始,切客網全面向「LBS結合電子商務」。截止到目 前,入駐切客網的本地商戶超過10000家,與聯想、CASIO、百事集團、AMD、KFC等國內知名品牌都曾進行過營銷嘗試。

據宋錚透露,盛大切客網的盈利模式未來將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嘗試:一個是靠分銷,通過差額交易費獲得營收;另一個是成為團購網站分銷平台,從團購網站獲得佣金。

而面對LBS和團購可能存在的競爭問題,宋錚表示:LBS和團購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更加注重地理信息的服務,不會一旦價格優勢喪失,價值就不存在。換言之,它是在一定地理範圍之內,幫助商家和用戶進行更多溝通,達成二次消費行為,兩者是有互補的關係。

宋錚希望切客網戰略調整後,將獲得較快發展,「我們預計,明年將會達到千萬元的收入」。

行業大洗牌

去年曾出現約50家LBS公司,但到今年底僅剩下15家

然而,LBS 的美好前景預測仍然還處於「理想國」狀態。相對於燥熱的團購、微博等市場,LBS業務還是處於低位運行狀態,尚未有大量資金砸入該領域。

投資者們猶豫的是,LBS看似一個巨大的金礦,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有可能具備巨大市場潛力。但是,一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它的盈利模式是含糊不清的。

在美國市場,Foursquare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據宋錚介紹,Foursquare也不以「簽到」為限制,而是尋找與團購網站更多的合作模式。

中 國LBS市場的全面爆發更尚需時日。首先,它需要解決註冊用戶數偏少,粘性偏低的問題。據易觀國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受產業融合、渠道多元化等 環境因素的影響,中國LBS市場環比增長攀升至73.6%,整體用戶規模已經從第二季度的1050萬提升到第三季度的1830萬。但這與團購、微博等互聯 網業務,仍遜色得多。

即便如團購、微博等互聯網應用達到如此規模的用戶數量,它的盈利模式仍然不盡理想。對於LBS而言,進一步提高註冊用戶數是當下重要的任務。宋錚亦表示:「只有在用戶規模達到一定量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考慮盈利問題。這大概還需要一兩年時間的積累。」

中 國LBS公司曾將其主要分為三類方向:「LBS+社交」、「LBS+電子商務」,以及「LBS+遊戲」。不過,據宋錚認為,「切客網經過自身的探索實踐認 為,LBS和社交、遊戲等結合都是非常難的。對於這兩者應用而言,它講求的是『馬太效應』,用戶不會侷限於一定的地理範圍之內。」

業界估計,去年在Foursquare效應帶動下,中國曾出現大約50家LBS公司。但是,到今年年底大約將僅剩下15家。未來,LBS領域還將展開新一輪深度洗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39

Foursquare高管:Facebook將來一定能盈利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07/230803.html

以下為這篇文章全文:

全面披露:我從未在Facebook工作,也未持有Facebook股票。但是,我認識和尊敬很多在Facebook工作的員工。

自從IPO以來,Facebook的股價狂跌已讓很多人感到憂心忡忡,有人甚至宣稱該公司正處於危機之中。但是,我不以為然。

首先,Facebook僅出現了八年時間,僅擁有4000名員工,但是它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卻超過了5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大約10億。想一想這 樣的情形:每天均有5億個用戶與Facebook互動。而且,這些用戶還是自願這樣做的。Facebook用戶選擇每日與該品牌發生親密的、個人的和情感 上的交流。而這個品牌在八年前並不存在。而且,無論Facebook的估值是400億美元,還是800億美元,這種情況仍然不變。

Facebook為企業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聯繫其用戶的方法。從技術角度來看,Facebook已創造了各種新的系統來有效地處理其海量的數據,而且 它對於開源社區也做出了很多貢獻。Facebook的成功故事絕對可以彪炳史冊,它的發展極其迅速,它甚至改變了整個地球人的生活方式,它也激發了一部獲 獎好萊塢大片的誕生。

至於它的股價,這似乎是華爾街的問題,而不是硅谷的問題。誠然,Facebook需要克服如何盈利的挑戰。而且,它還需要理順開發者關係,確保穩定 和諧的環境,從而讓第三方為Facebook平台增值。但是,我相信,該公司擁有很多精明強幹的人才,他們一定會想出解決的辦法。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 Facebook未能達到分析師在其IPO之前預測的市值,就抹殺該公司已取得的成功,甚至斷然否定該公司盈利的可能性。

當年,Facebook的估值一度達到400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整個美國航空業的總市值,而該公司當時的員工數量僅為現在的百分之一。

只要Facebook能夠賺到足夠的錢來維持其正常運營(現在沒有跡象表明它做不到),我們技術行業的人就應該把Facebook看作是一個產品, 而不是一個股票代碼。股價會影響員工的去留嗎?也許會。但是,它仍然可能促使公司招聘新的員工。儘管會有報導不斷提及Facebook的股價,但是我們不 必過於關注其股價的短期表現。讓股市博客去關注吧。我們進入這個行業不是因為愛錢,而是因為我們熱愛技術及其革新力量。而Facebook無疑具有這兩項 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800

不只是簽到:Foursquare憑什麼值7.5億美元?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22/233999.html

這麼多年以來Foursquare雖然進入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卻一直沒有成為主流。最近也有傳聞說Foursquare公司的估值達到了7.5億美元,這麼一個小小的簽到類應用,憑什麼值7.5億美元?

本文中的詳細分析出自Quora網友Adam Feldman之手,談及了Foursquare在廣告投放、線下轉換率、移動盈利、用戶體驗、中小企業服務支持方面的優勢,如果Foursquare能夠繼續做大做強,俺麼7.5億的估值也太低了。

有意圖的社交廣告

首先,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廣告根據用戶的興趣和個人信息來決定,對用戶非常友好,用戶也比較喜歡。如果用戶剛巧對某一產品或者 服務感興趣,這樣的廣告是非常成功的。另一方面,Google搜索這一類有意圖的廣告根據用戶的搜索結果投放廣告,Google這樣的有意圖廣告成功率也 非常高。

Foursquare 的「探索」功能趨勢用戶去發現很的地方。結合用戶的購買意向和個人資料,探索功能可以用來做大量的廣告。比如說用戶已經厭倦了附近的咖啡 店,Foursquare就會提示他附近還有一家他沒有去過的咖啡店,這樣的有意圖廣告的成功率遠遠高於Facebook、Twitter、Google 的廣告。

線上到線下轉化率

通過打卡和數據收集,商家可以查看他們在Foursquare上做的廣告線下轉化率到底有多高。

比如一家披薩店在Foursquare上投放了1000次廣告,最終可以吸引XXX人來打卡簽到並進行打折消費。這樣就可以進行一下簡單的計算,轉換率為XXX/1000X100%商家可以得知自己廣告的效果。

結合上述「探索」功能,獲得極高的線下轉換率不是問題。

許多年來線下商家一直都希望知道他們所做的廣告轉化率到底有多高,通過Foursquare他們就能清晰地知道這一數字。

移動盈利

許多網評人士都非常關心Facebook、Twitter能否在移動領域盈利。很明顯,肯定會盈利,但是Facebook可能不是在移動領域賺到錢最多的企業,因為Facebook缺少目前移動領域最激動人心的功能:地理位置定位。同時也存在線上線下轉化率不清的情況。

Foursquare肯定完全通過移動領域加地理位置定位來盈利,其意圖性廣告和轉化率跟蹤能力都超過其他任何一家進入移動領域的企業。Foursquare在移動領域超過Facebook、Twitter、Google是「妥妥的」事。

Foursquare是中小企業營銷利器

本地化企業在數字化營銷和消費者獲取上很難取得巨大的進展。他們的生意不複雜,消費者大都是當地的居民,靠網上宣傳並不靠譜。網絡上那些營銷工具對於他們來說太複雜,效果也不盡人意。

如果Foursquare可以將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儘量簡化、設計精美、易用,Foursquare完全可以搶灘本地化中小企業營銷市場。而且Foursquare可以看得見的「投資回報率」(即上文所說的線下轉換率)將成為它搶佔市場的最大「噱頭」。

潛力人口數據

Foursquare 擁有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資源就是匿名人口數據。我認為各大品牌和零售想都會非常喜歡這一數據,他們可以在這些數據中發現究竟是什麼人來經常光顧他們 的商店,以此來制定相應的宣傳策略。Foursquare的匿名人口數據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非常有用,關鍵在於Foursquare願不願意賣數據。

今年夏天Foursquare發佈了溫度超過60華氏度時人們去冰激凌店簽到的數量。我認為,到目前為止20億次簽到數量形成的數據庫還可以做更多更多地事。但是關鍵的關鍵還是在於Foursquare願不願意賣數據。

出色的用戶體驗

Foursquare這個應用很有意思,而且讓人上癮。我和身邊的許多好友都是用它,使用時間比Twitter和Facebook還要長。

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應用好玩,它也非常實用。娛樂推薦、新店探索、評價信息,這都比評論網站Yelp做得好。

優秀的執行力

毫無疑問,Foursquare內部有一大批出色設計人員、產品研發人員、工程師和商業團隊。

Foursquare與美國運通卡開展支付合作、與超級碗開展宣傳合作,足以說明其市場運營能力強悍。

Foursquare應用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給消費者用戶體驗也豐富多彩。

大市場與大問題

本地化市場是一個大市場,也是一個大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解決。

本地化廣告、消費者獲取、忠實消費者計劃都能產生巨大的市場,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對這一市場進行有效的開發。

而Foursquare所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本地化市場,它很有可能是第一家獲得成功的此類企業。

Foursquare的未來

2000萬活躍用戶,這還遠遠不夠,Foursquare還需要加入更多功能,加強原先的功能,待到用戶數量達到2億,才能形成規模效應。

Foursquare還需要給商家和中小企業提供數據分析工具。除了忠實消費者這一終端群體,商家這一終端群體也需要給予相應的支持。

Foursquare潛力巨大,不能只是在互聯網歷史上「簽個到」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76

中国Foursquare翻版街旁网:先抓用户后赚钱

1 : GS(14)@2010-09-16 23:09:33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15/15057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69

冒泡:又一个Foursquare学徒

1 : GS(14)@2010-10-23 13:42:5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021/158255.html
      不久前,北京活力天汇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股东去美国出差,在当地用餐时发现一个服务员不停地摆弄着手机,问她玩什么呢。“先生,我正在签到(Check-in)。”服务员告诉他。这位股东立即明白了,她正在玩Foursquare,一款基于手机的移动位置服务产品。这正是活力天汇正在做的事情。
  回国后,这个股东把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告诉了活力天汇的CEO王江,感慨道,“连服务员都抢着在自家饭馆签到,可见这个服务有多么火。”产品在美国火,模式必然在中国火。“目前国内至少有几十家类似于Foursquare模式的创业公司,像街旁、玩转四方等,”王江说,“活力天汇的产品叫冒泡。”现在冒泡的用户大概是1万人左右,而Foursquare在美国的用户已经突破300万。“这个模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没有霸主,大家基本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王江说。
  准确地说,活力天汇算是王江的二次创业。2001年,王创办岩浆数码;2005年,这家游戏公司被当时的华友世纪收购,王江获得第一桶金,从此开始了天使投资人的生涯,UCWEB便是他投资项目中的一员。
  现在的活力天汇有三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分别是冒泡、航班管家和搜吃搜玩,后两个最初由王江所投的两家公司分别开发。“最初投资这两家公司,一是看好他们的项目,二是我和它们的老总都是清华校友,彼此太熟悉了。”王江说。
  2009年,王江从幕后走向前台,开始整合这两家公司并出任CEO。但他差点就错过Foursquare模式在中国的早班车。
  在冒泡之前,活力天汇的布局是搜吃搜玩。这是一款手机软件,用户可以随时搜寻附近的各种吃喝玩乐场所,并能直接电话订位。“它的核心是什么?是商家,”王江说,“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通过搜吃搜玩,某家餐馆我去过一次,接下来可能就不用这个应用了,因为我把餐馆电话收藏到通讯录里面就行了,用户没有粘性。”
  这就意味着用户下次去的时候可以不用搜吃搜玩,而是直接从手机通讯录里给餐馆打电话,当然,如果还想了解商家的进一步信息,包括地图信息和简介信息,还可以再回到搜吃搜玩,但它只是一个工具性的产品。
  这并不能让王江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感到兴奋。王江对于搜吃搜玩的思考,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一是位置服务;二是人际关系。但由于前两年一直住在澳洲,远离创业第一线,王江当时还没有听说过Foursquare,他只是想到了这两个点,并不清楚怎么切入。“移动互联网很有意思,看似在提供同类的服务,一旦切入点不同,那么你吸引的用户就会不同,而不同的用户就会带来不同的价值,最后肯定会产生不同的商业模式。”王江说。
  2009年11月,王江正式从澳洲搬回北京。一天晚上,王江和清华大学的小师弟、先后创办饭否、校内的王兴一块吃饭。席间,王江谈到了搜吃搜玩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人际,一个是位置。“那不就是Foursquare么?”一直低头吃饭的王兴很淡定地说道。随后,有“C2C大王”(Copy to China)之称的王兴给王江从头到尾讲了一通Foursquare模式。听罢,王江问,你为什么不做这个?王兴答道:“我已开始做一个团购网站,类似美国的Groupon。”最后,王兴把早已注册好的域名送给了师兄,并为这款产品起了一个更上口的名字:冒泡。
  冒泡的基本功能与Foursquare类似: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冒泡”(Check-in),记录自己的足迹、留言,与好友分享自己的心情、计划等,还可以基于位置信息给自己喜欢的场所(比如餐厅、影院、商场等,甚至月球广寒宫等)添加信息、评价等。这也是国内的街旁、玩转四方等同行的基本模式。但是,冒泡的切入点不同,它强调的是熟人社区,也就是说,在冒泡里,你的好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相互信任和了解。
“虽然都与人际关系有关,但冒泡强调的是有质量的人气,不是陌生人社区。每个人都有两个圈子,一个是朋友圈子,一个是生活圈子,这两个圈子合在一起就是去哪儿看电影、去哪儿吃饭,去哪儿洗澡,只要你有这两个圈子,你一定会是冒泡的用户,因为你愿意在朋友圈子里去共享,你愿意在这个生活圈子里去享受或者消费。”王江说。
  “我们公司有位同事,每次去餐馆都把点的菜单记下来,放在冒泡里这个餐馆的留言板上。”王江说,“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个感觉:我们不但要决定去哪个靠谱的餐馆,进了合适的餐馆之后还需要知道如何点菜,菜又如何搭配?这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有一个我信任菜能力的人留下了合适的菜单,我就可以直接让服务员copy一份,又省事又保证了质量。”王江总结道:“这就是不同所在了。”
  与众多Foursquare中国学徒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活力天汇并不是仅仅只有冒泡这一款产品,除了之前的搜吃搜玩,王江手里还有一款名为“航班管家”的产品:同样基于手机、为高端商务人群提供从订票到查询,再到接机的全程服务,“用户数已达到100万左右”。王江说,活力天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不同产品线打通,让冒泡与航班管家更为有机地结合。不出意外,活力天汇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融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