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從今年九月美國聯儲局推行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後,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樓價股價持續上升。政府一再推出措施壓抑住宅樓價後,資金便轉而流向其他投資市場,商鋪、寫字樓、車位、工貿和工廠大廈的價格也不斷攀升,就連市區的士牌價亦暴升至680萬元一個。 基本經濟學和財務理論告訴我們,一項資產的現值,可反映該項資產的未來收入。近年住宅樓宇供應不足,租金大幅上升,帶動樓價上升。加上利率處於極低水平,自然吸引投資者入市買樓收租。 至於的士牌價,同樣應該反映的士租金收入;而租金收入,取決於的士服務的供求。我們若仔細分析數據,便很難理解的士牌價何以高達680萬元一個。 自從政府在1998年增發200多個的士牌照後,十多年來全港的士牌照數目便維持不變。現時牌照總數共18,136個,當中包括15,250個市區的士牌,2,838個新界的士牌和50個大嶼山的士牌。的士服務供應受到限制,自然有利牌價上升。 然而,的士牌價不單受供應影響,還取決於市場需求。九七回歸時,市區的士牌價創出新高,達到350萬元一個,當時的士平均每日載客量達到130萬人次。2011年,的士牌價一度突破500萬,但載客量已跌至每日不足100萬人次,足足跌去24%!過去數個月,的士牌價急升,高見680萬元一個,較年初低位上升接近四成,遠遠高於同期住宅樓價和恒指兩成多的升幅。牌價飆升,但的士載客量卻進一步下滑,跌至每日只得92萬人次,牌價與載客量背道而馳。 若再細看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不禁令人感到憂慮。由1997年至2011年,領牌的士車輛數目由17,827輛微升至18,126輛,增幅不到2%,但同期涉及的士意外的車輛數目,卻大幅度攀升,由3,346輛上升至4,259輛,飆升了27%。
事實上,2011年涉及交通意外的車輛共21,078輛,較1997年的21,568輛為低。整體意外數字下降,但涉及的士意外的數字則大幅上升。去年每1,000輛的士,便有235輛涉及交通意外,的士意外率直逼公共小巴意外率(每千輛262輛涉及意外)。不知的士意外率上升是否和的士司機工作壓力大增有關。司機為了搶客或多開一兩轉,要開快車,甚至長時間工作,因休息不足而產生意外。最值得深入研究的數字就是的士全年行駛公里數字,由1997年19億公里上升至2011年23億公里,上升約20%。的士乘客量大減,但行駛公里卻大增,到底是多了長途乘客,抑或是搵食艱難,司機要空車到處覓客,浪費大量時間和燃料費?
現時的士每日租金(兩更計)大約700至800元,一個月租出20多日,扣除維修、牌費、保險費、稅款等支出,淨租金收入每月不到18,000元,租金回報率不到3%。的士司機若以680萬元購入的士,支付三成首期,向財務機構貸款七成,分25年還款,每月仍要供款超過20,000元,根本沒有足夠收入供款。最近傳媒報導個別的士司機向遊客濫收車資,不知是否為了要供車會或交租而鋌而走險。政府有關方面實應正視的士行業的經營狀況,研究的士牌價暴升,「黑的士」橫行,意外率上升和服務質素下降的原因。不要讓的士行業淪為「奪命金」,令乘客和司機成為制度下的犧牲品。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
8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非法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精彩生活公司董事長唐慶南等6人分別判處3-10年有期徒刑。
會員多、地域廣、金額大:數百萬人的「致富夢」
2007年7月,時為美國某公司會員的唐慶南與他人共同註冊成立了精彩生活公司,並任董事長。2008年12月,公司創辦太平洋直購官方網,開始了其打造網絡傳銷帝國的「夢想」。
此後,唐慶南等人精心設計出以網絡虛擬貨幣PV為計量單位的會員消費積分返利等制度,大肆鼓吹「BMC」電子商務新模式,制定了發展渠道商的返利規則,以高額利潤為誘餌,通過網絡方式不斷吸引人員加入。
在唐慶南等人制訂的「遊戲規則」中,網站註冊會員繳納7000元購買1000PV後便可成為最低級別的「合格誠信渠道商」,並獲得20%PV返利,從普通會員到頂級「全球誠信渠道商」,會員級別多達16級,繳納7000萬元保證金成為頂級會員後則可獲71%PV返利。
在交納巨額保證金後,渠道商若想賺回本錢,就不得不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消費返利;二是推廣返利。
據辦案人員透露,通過消費返利,往往「事倍功半」,所獲PV值微乎其乎;如果通過推廣返利,則只要發展一名合格渠道商可以獲得20%保證金即1400元返利,發展5人即可收回7000元本金,隨著業績累計、級別提升還可獲得更高返利。
「消費返利僅僅是為了掩蓋推廣返利的傳銷本質。」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陳剛認為,精彩生活公司將網絡傳銷行為披上「電子商務」活動的外衣,大肆鼓吹其致富神話,參與者往往一方面難以識破騙局,一方面又擋不住高額利潤回報的誘惑而越陷越深。
「返利實質就是把後面渠道商的保證金返利給老的渠道商,按這個模式下去,保證金缺口只會越來越大,直至公司資金鏈斷裂。」一些曾經抱有「致富夢」的會員表示,渠道商80%的利潤都來自於「拉人頭」、推廣返利,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通過推廣返利,大肆發展下線,網絡裹脅之下,受騙人員急劇增加。至案發時,精彩生活公司共發展渠道商12.15萬名、其他會員676.76萬名、實際收取保證金37.98億元。
玩概念、傍權威、雇水軍:令人目眩的「斂財術」
與其他傳銷案件中傳銷分子的行事低調截然不同,精彩公司的傳銷活動卻始終高調進行。通過玩概念、傍權威、雇水軍等手段,唐慶南等人悉心包裝的網絡傳銷致富神話,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隱蔽性,使不少人上當受騙。
玩概念是精彩生活公司發展會員的慣用伎倆。陳剛說,精彩生活公司披著電子商務的外衣,以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為平台,精心設計虛擬貨幣PV、BMC商業模式、BMP誠信貸款體系、太平洋SNS社區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概念。精彩生活公司的高管不斷通過招商會、高峰論壇、互聯網、新聞媒體等各種形式,對其經營模式和經營狀況進行宣傳,很多人被這些概念繞進去出不來,不明就裡地進入唐慶南等人設計的圈套。
「PV、BMC、BMP這些英文字母組合成的概念,我們都沒聽說過,還以為是國際上最新的商業模式,認為很有發展潛力。」一名精彩生活網絡傳銷案受害者說。
在精彩生活公司的各種宣傳資料和太平洋直購官方網上,精彩生活公司和唐慶南董事長獲得一些權威部門頒發的「中國優秀創新企業」、「華尊獎——中國電子商務最具誠信十大標誌性品牌」「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華尊獎——中國新經濟十大創新人物」等證書和獎項比比皆是。這些名頭大、光環閃耀的獎項極具欺騙性,精彩生活公司不惜代價傍上這些權威獎項,成為其宣傳推廣的籌碼。
此外,精彩生活公司還發動「網絡水軍」對公司進行宣傳包裝。南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辦案人員說,在精彩生活公司的宣傳中,往往能看到「網絡水軍」的身影。在參加一項社會榮譽評選活動中,精彩生活公司通過發動「水軍」投票,使得公司在評選中進入十佳。而且,在某搜索網站的精彩生活貼吧中,全部都是對該公司的溢美之詞,只要有人在裡面說了一句對公司不好的話,立刻會遭到群起攻之。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國家打擊力度的加大,當前傳銷犯罪逐漸向網絡轉移,犯罪手法日趨隱蔽,打擊面臨諸多困境。為此,一些辦案人員認為,應盡快降低打擊門檻、建立部門信息聯動機制,遏制網絡傳銷犯罪勢頭。
1月10日消息,據路透報道,根據行業專家以及相關記錄顯示,歐洲飛機生產商空中客車2016年交付量或增長8%,超過預期。12月份交付密集,使其縮小了和宿敵波音之間的差距。
據悉,2016空客12月的交付量或將創下該公司的月度紀錄,比上一次的紀錄高出逾四分之一。
由於去年早些時候遭遇生產問題,空中客車被迫在12月大幅提升飛機交付數量以達到目標。根據追蹤數據分析,空客上月交付了逾100架飛機,年總交付量超過680架,其中含60架推遲交付的A320neo。
一名行業專家估計,空客總交付量或高達688架,遠超該公司逾670架的非正式目標。
在交付量上空客仍列第二,排在波音之後,但波音上周報告稱2016年的交付量下降2%,為748架。空客的表現強於預期,也高於2015年635架的交付量。
雖在飛機交付量上落後於波音,空客期望在新訂單上領先,可能在12月的新訂單中計入伊朗近期預訂的100架飛機中的一部分,並完成其他交易的收尾工作,包括與印度航空公司GoAir的72架飛機的交易。兩名消息人士稱,空客可能宣布與沙特航空公司Flynas簽訂的60架飛機、價值64億美元的新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若要超過波音2016年全年668架飛機的訂單量,空客12月需獲得至少259架飛機訂單。
總有數字化到不了的地方。
來源 | 商業模式觀察家(ID:moshiguancha)
口述 | 梁爽
全國的夫妻店都長著一張差不多的臉:店鋪開在街頭巷尾社區門口、店面從幾平米到幾十平米、老板坐在沒有POS機的收銀臺,收錢找零,只需要低頭拉開抽屜。店里都裝上了電視機,從《甄嬛傳》看到《人民的名義》,晚上七點準時響起《新聞聯播》。
有的店會在門口放一兩臺遊戲機,或者是給小孩子坐的玩具車,造型大多是已經變形到迪士尼都不想追究版權的米老鼠唐老鴨。這樣的夫妻店,中國有大約680萬家,一年的銷售額在10萬億元左右,他們是螞蟻雄兵,也是沈默的大多數。
從有了這條街,這個社區開始,這些小店大多已經存在。他們和街道、社區一樣,變化微乎其微。無外乎是換了門頭、換了冰櫃,有時貨架上多出一些新品,其中一些又很快消失了。時間流轉的速度在這里,都夫妻店都變慢了。十幾年來,店里最明顯的變化,可能是那個新貼在墻上的收費二維碼。
已經大步邁向物聯網時代的互聯網,終於給這680萬家小店帶去變化,一個不用找零錢的二維碼。
1
在互聯網看來,這只是開始
在重慶一條不過50米長的斜坡兩旁,有夫妻店三家。這個密度遠高於便利店的開店標準,羅森的標準是每50米一家,7-11的標準是步行距離15分鐘。
羅森在重慶有132家門店,7-11有32家,門店數量最多的是本地便利店可購,有超過400家。僅僅是這不到600家便利店所在的重慶主城區,夫妻店就有約1萬家。加上周邊區縣,整個重慶範圍內的夫妻店數量在4萬-5萬家。
對於品牌商來說,這就是4萬-5萬個必須上貨的貨架。商品要走到這4萬-5萬個貨架上,需要經過盤根錯節的分銷體系。有一半以上的品牌在自己分銷通路中,分布了超過200個分銷商。
已經被登康集團收購的重慶本土品牌冷酸靈牙膏,在全國有超過1000個分銷商。從時間的速度慢於市場的夫妻店貨架,到一直不停轉動的生產流水線,人始終是其中的主導。也即是說,行業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偏低,尤其是像在夫妻店這樣的終端,僅有的信息化技術就是那張二維碼。
低信息化帶來的是,信息反饋延遲。那50米斜坡的三家夫妻店中,最大的一家門店有大概30平方米。老板娘年近50,認為自己的年齡已經不能出去打工,只能守著小店,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二點。她每天要跟很多業務員打交道,有一個賣椰奶的業務員,說服她進貨之後,銷路還頗令人滿意。等到老板娘打電話要再進貨的時候,業務員卻遲遲沒有把貨送來,一拖再拖。
“賣得再好,這樣的貨我也不想進了。”盡管有業務員送貨,老板娘還是需要自己到批發市場進一部分貨,其中就包括大蒜。在被羅森認為是動銷效果最好的收銀臺位子,始終放著一盒大蒜:口香糖、核桃奶、巧克力、大蒜。令人意外的是,大蒜的動銷效果十分好。這恐怕是只有夫妻店才會想得到的商品。
2013年開始,“互聯網+快消品B2B”逐步興起。這基本上是互聯網習慣的事情,“顛覆傳統行業”。阿里巴巴零售通、掌合天下、中商惠民、51訂貨網……這些企業基本上是想通過連接小店和經銷商、品牌商,可能再有自己的物流體系,解決所有夫妻店的供應鏈需求。除了那盒大蒜。
根據凱度咨詢發布的報告,截至2016年11月,市場上共有70多家快消B2B平臺,這些平臺在2016年獲得了總計超過50億元的投資。單中商惠民一家,在2016年就獲得13億元的B輪投資。
70家,可能低估了市場的競爭。根據阿里巴巴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的說法,行業中有超過100家企業正在參加這輪競爭。2014年5月,原本是阿里巴巴采購批發平臺1688.COM上一個功能的零售通,開始獨立運作;2015年12月16日,京東成立了專門針對中小門店的新通路事業部,各家公司紛紛加入到B2B行業中。
680萬家小店發生了一個小變化,多了一個不用找零錢的二維碼。(圖片來自網絡)
2
流量和技術開始變得豐饒
2017年,B2B持續受到關註。這個在毫厘之間算利潤的傳統行業,突然成了網紅。為什麽是現在?因為流量和技術開始變得豐饒。
阿里巴巴2017財年的GMV達到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移動端GMV為3萬億元,增速為49%。京東2017年首季度的GMV增長至1841億元。
線上流量不存在物理上的裝不下,加幾個服務器又能正常運轉。但是流量帶來的訂單如何消化?阿里巴巴3.8萬億元的平臺銷量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服裝、鞋類、美妝、快消等實體商品,每一筆訂單都需要線下交付。四通一達的配送能力已經跟不上訂單增長的速度,但他們的履約成本卻在飛速增長。
這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互聯網時代的直接體現。我們總在說線上已經沒有增量,光是消化這上萬億元的訂單,本身就存在許多做增量的機會。
2016年的雙十一,天貓每秒最高可達到17萬單。這17萬單流入線下的結果,就是倒逼“落後的社會生產”升級。
早在2012年,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企業,就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嘗試打通線上線下,也就是“O2O”。當時就有人預測,2011年中國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2012年將達到986.8億元,增長率為 75.5%。
道理都懂,市場都看到了,但是做起來沒有想象的容易。當時大家思考的最多的是,如何讓線上流量同線下資源匹配。移動互聯網讓平臺可以實時定位用戶和可用的資源,比如滴滴、比如餓了麽。
與其說是O2O,不如說是LBS(位置服務)概念的延伸,在匹配信息的過程中加入了實時位置這一新的維度。基於這樣的邏輯,其實只回答了第一層問題,如何提高信息的匹配效率。它無法回答第二層問題,如何讓線下的效率快起來。
互聯網是嵌套在真實世界之上的數字世界,這一層世界的運行速度,遠高於我們真實存在的物理世界,隨著網速的提升,還在不斷加速。
如何讓兩個世界的速度匹配起來?O2O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因為物理世界不可能追上數字世界的光速。線上每秒17萬個訂單,在已知的技術中,物理世界無法趕超。如果簡單把線上流量引入線下,對於還沒有準備好的線下來說,會像泄洪一樣,無力承受。
羅森開店標註是每50米一家。(圖片來自網絡)
3
技術讓線下的效率快起來
如何讓線下的效率快起來。這需要第二個條件的成熟:技術。提高線下效率,技術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協同問題。商品協同、員工協同、物流協同……一個品牌層層分銷,從市場反饋的消息也是層層截斷,市場指導不了生產。反過來說,一個商品從工廠出貨,層層運輸,再到終端,多一個環節就多一層成本,但商品出了工廠,就離開了品牌商的視線。
在這個信息化低的行業,人在主導流程。每一層人員時間的流速都不一樣。夫妻店十幾年不變,但品牌商恨不能每周上新;業務員朝九晚五,夫妻小店營業到十二點;時間的不匹配,帶來了種種不協同。
推平這種“不協同”的辦法,是依靠提高數字化技術在行業運用中的配比,提高人機比例。換言之,B2B比拼的是誰能為品牌商和小店,帶來更高效的協同,以提高效率。
為什麽要等到現在?五年前,你很難想象一個業務員隨身帶著電腦跑市場,並且隨時向經銷商匯報銷售情況。與其停下來統計數據、制作表格、連接網絡、發送郵件,不如多跑幾個店更實際,反正經銷商也無法做出即時反饋。但今天,每一個業務員手機上的App,已經用近乎於零的成本實現了這一功能。
技術沒有發生顛覆性的進化,但技術產品的豐饒,讓每一個人、每一件物都能連接到數字世界。這種連接是“實時”的,微信不再有隱身功能,釘釘也不會有用戶不在線的灰色頭像,人開始變得24小時“在線”。
在零售通的平臺上,目前有1/3的訂單是晚上8點之後產生的。因為晚上八點之後,夫妻店的生意是最好的,晚上回家的人,順便在樓下買瓶可樂、方便面,抽紙,或者大蒜,夫妻店需要快速補貨。
但是業務員下午五點之後已經下班,不在線了。品牌商向經銷商要銷售信息,經常遇到經銷商和業務員“不在線”,信息反饋延遲,或者找不到人。
以前的邏輯是流量在線、訂單在線、產品在線,不管線下怎麽操作、執行,形象地來說,就是過去那種“只管發貨,不管物流”的賣家。
零售通的邏輯,是先要有人“在線”,他們是品牌商與夫妻店的連接線。這些人就是城市拍檔和零售通的“小二”,城市拍檔把夫妻小店帶到零售通平臺上,讓夫妻店數字化起來。
十幾年來,和互聯網的距離就是多了一個二維碼的夫妻店,速度要加快了。
清風紙巾在全國已經有40多萬個動銷網點,零售通還能給他們帶去每月2萬家的新增門店,這是城市拍檔“在線”的效果,他們能讓清風及時觸及到更多的門店。
另一方面,對品牌商來說,過去經銷商反饋速度慢,找不到人。零售通的“小二”幾乎24小時在線,線下的速度變得快了起來,執行也變得更加高效。正大集團接入零售通平臺,從決定到落地,零售通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把產品鋪上了終端貨架,正大自己都不敢相信。
新零售或許正在問答一個問題:如何讓兩個世界的速度匹配起來?(圖片來自網絡)
4
產品實體可以在線化
不只是員工,產品、客戶、管理也可以“在線”。零售通、中商惠民、京東都有自己的倉儲、物流體系,這是一塊重資產,甚至超重資產。
5月下旬才開倉的零售通成都倉,占地1.5萬平方米,每平方米月租在30元左右,以才開倉不到1/3的入庫商品來看,前期很難談盈利。怎麽提高倉庫資產的效率?提高運營效率?
答案是讓產品在線,用無邊際的網絡空間來承載無限的產品,通過經營信息來提高經營效率。天貓超市如果是自營的話,周轉速度可以一年50次,而傳統零售商能周轉5次就很可觀了。
零售通直接接入菜鳥的物流體系,支線倉儲、物流都由菜鳥來完成,在零售通上流動的是一條條信息,而非產品。運營信息,比運營實體商品更加高效。也許信息依然需要層層傳遞,產品卻能直達信息的最終環節,為供應鏈上的各方節約了大量的直接成本、機會成本。
為什麽傳統通路提速很難,因為經銷商沒有平臺、沒有技術把產品在線化,在供應體系中流轉的不是信息,而是產品的實體。從品牌商一直到夫妻店,產品需要層層流轉,成本越來越高,速度越來越慢,效率也就越來越低。
如今的互聯網,不像前兩年,總是喊著“顛覆”、“沒有中間環節”。和傳統共贏,成了這兩年的主流。這是互聯網的技術本質決定的,當提升線上效率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技術推動著互聯網人走向線下,與其推倒線下重建,不如升級改造。重構供應鏈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流動的方式。
零售通的做法,是在引入品牌時,選擇與品牌指定經銷商合作,讓渠道運轉更加高效而不是替代原有渠道。讓品牌商進入零售通體系容易,但如何讓供應鏈末端的夫妻店也在線起來?夫妻店在線的難原因,不是數字化技術離他們太遠,而是數字化技術從來沒有關註到這一群體,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技術時代。
零售通做了很多設計,比如App上的按鍵比較大,因為夫妻店的老板們大多年齡比較大。App內頁的設計,是根據門店的陳列進行分布,有專門推薦在收銀臺位置的產品,根據節日提前進行的促銷互動,比如“六一兒童節”。到年底時候,夫妻店進貨量大,零售通可以提供賒銷,幫助進貨,這些服務的目的就是保證夫妻店在線,讓供應鏈始終暢通、高效。
為了服務這些夫妻店,零售通把城市拍檔分為三種:動銷型—服務型—顧問型。動銷型拍檔要把門店帶到平臺上,當門店每月訂單累計在3000元以上時,夫妻店基本形成了黏性,可以自主使用平臺。這個階段,城市拍檔的作用(也就是零售通的作用)就是幫助夫妻店管理門店、優化產品結構,這就是管理在線。
零售通在杭州一家便利店試點了做熟食。在羅森這樣的便利店,熟食是高毛利但難管理的商品,配送的頻次比百貨、快消更加頻繁,零售通基本需要每天配送2次。
同時,熟食的制作、清潔也是難題。如何用技術手段提高夫妻店的效率?以各家便利店都有的“關東煮”為例。物聯網在未來的可實踐性,正好在於感應器的大規模應用,通過感應器就可以將熟食的管理量化、進行實時監控,比方水低於多少會提醒,用數字化手段讓管理更加高效。
零售通覆蓋的一個夫妻店。(圖片來自網絡)
5
夫妻店不會被替代
林小海很註重效率。和品牌商開會,會先梳理清楚流程,不重複、不拖沓,每一個環節目的明確。2016年赴阿里巴巴履職之前,林小海在寶潔公司做了21年。這讓他養成了到門店看看的習慣,至少每兩周要去門店,“不然會不舒服”,這也是這個行業從業者的基本工作。
和許多傳統行業一樣,這是一個過去高度依靠人的行業。人機配比、大數據讓人的行為可量化、可預測、可管理,以此帶來高效。
7-11是一家傳統便利店,但人效堪比阿里巴巴,這是人和數據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不是一個誰替代誰的問題,兩端都在往中間走。
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經不是單純的電商,比起開屏廣告位,更有價值的是阿里巴巴的用戶數據。它比夫妻店還要了解,住在旁邊的社區里業主需要什麽。
夫妻店會被替代嗎?不會。用林小海的話說,並不是要讓夫妻店變成零售通的門店,零售通會幫助夫妻店信息化,這是夫妻店老板沒辦法獨立完成的事情。零售通、品牌商和夫妻店在一個鏈條上,信息從這頭傳到那頭,卡在任何一個位置,都會影響這個鏈條的效率。對於另100多家B2B企業,這是相同的邏輯。我們即將看的景象,是技術的滲透,帶來的行業提速。
和人一樣,數字化不是萬能的。總有數字化無法完成的事情,總有大數據無法預測的需求。那個不願意再進椰奶的老板娘,習慣自己進一些大蒜,擺在收銀臺賣。在被羅森認為是動銷效果最好的收銀臺位子,始終放著一盒大蒜:口香糖、核桃奶、巧克力、大蒜……令人意外的是,大蒜的動銷效果十分好,每天都會賣出去一些。
這一盒大蒜,就是數字化到不了的地方。
到線下去,到鄉下去,改造夫妻老婆店...
文 | 王巧愛
編輯 | 劉建強
到線下去,到鄉下去,改造“夫妻老婆店”,這是馬雲和劉強東不約而同的舉措。他們的“葫蘆”里分別都裝了什麽“藥”?這“藥”又會有什麽“療效”?創業家&i黑馬帶你一探究竟。
這個雙十一,天貓首次開啟線上線下大規模聯動營銷。從北上廣深等52個大核心商圈,到3萬個村淘服務站,以往只在線上售賣的商品,這一次線上線下都能同時買到。而且,線下店內購買的大件,也將有人一小時送貨到家。
有人說,新零售元年,阿里是在借這次雙十一“閱兵”。
在線上獲客成本變高、流量紅利漸失的困擾之下,阿里和京東早已開始爭奪線下陣地。他們規模最大的動作是一起盯上了還屬蠻荒之地的夫妻老婆便利店。
兩大巨頭企圖通過掛牌改造這些小店,重建一套智能、高效的零售供應體系。這意味著新的流量入口,對供應鏈的整體控制——商品批發利潤之外,按需訂購和制造是更遙遠也更動人的藍圖。
更大的價值可能來自各方都不願意詳談的供應鏈金融。這是一個無法想象邊界的市場,巨頭們的資本通過難以數計的“夫妻老婆店”為代表的基層商業組織,在供應鏈中奔流,激發商業活力的同時帶來滾滾利潤。
一
到線下去
阿里和京東正在用掛牌改造便利店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插小旗。
宣布改造小店計劃一月後,阿里零售通通過招商會拿到了全國17個城市15000家小店的掛牌改造意向書。
同一時間,他們也在對接分銷商,準備盤活以往利用率不高的存儲倉。至9月中下旬,零售通已經鋪設了20萬平方米的倉儲體系。
阿里巴巴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告訴創業家&i黑馬,他們準備織一個“天羅地網”,“每家店能在一兩天內拿到最新鮮、最優質的商品”。
另一家巨頭京東,正在貫徹“百萬小店”綱領。2017年4月10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宣布了一項集團戰略性計劃:未來五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在京東背書下,有人甚至投入上百萬元掛牌改造自己的店。京東的地勤小哥遍布全國,從首都到市縣鎮村,正在一個一個走訪對接小店,為“百萬小店”添磚加瓦。
京東新通路事業市場營銷部總經理王征告訴創業家&i黑馬,目前,每個地勤小哥對接300-400個小店,而這個隊伍,正在迅速擴張。
這是一場滲入毛細血管的跑馬圈地,是“新零售”的現實操練之一種。
2016年10月,“新零售”概念被首次提出,現在,它已成為2017年電商零售行業的主旋律。
王征說,京東需要傳遞一個概念就是“整個京東都能賣”,含義之一就是線上線下都能賣,打通線上和線下。
就在馬雲的新零售樣板盒馬鮮生落地生根時,8月,阿里啟動了天貓小店掛牌改造計劃,稱2018財年要在全國落地10000家天貓小店。零售通也要對接“100萬”家商店,到2020年占領三分之一的便利店市場。
不同於京東的“自有模式”,阿里更強調“兼容”,從小店到品牌商、經銷商,以往的參與者都在未來的“智能、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分銷網絡”之中。
這是一場線下零售業數據化的戰爭。據調查,全國有680多萬夫妻老婆便利店。目前,零售通對接的小店有50萬家,京東掌櫃寶覆蓋了30萬家,加起來也還只是一個零頭。
二
改造
2017年8月1日,杭州西溪路418號的維軍超市正式改頭換面,掛上了一塊帶著天貓logo的LED招牌,鮮亮醒目,總能吸引路過者駐足或者轉頭一瞥。
這個140平米的綜合小超市,最大的改變是增加了天貓專屬貨架和智能裝備。前者優化了商品結構,後者實現了收銀、庫存數據化。
老店主的兒子黃安說,改造一個多月後,新增的貓超貨架雖然不到10%的SKU,卻帶來了20%的銷售額。他打算繼續優化。
經過改造,小店成為平臺的“渠道”,商品和資金流通的種種可能就此展開。
不過,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阿里和京東首先盯上的是流量入口。
8月28日,在零售通戰略發布會上,林小海指出,零售通除了建立分銷渠道外,也將是阿里巴巴新的流量入口:如果一家小店每月有1千個顧客,600萬家小店就能帶來60億流量。
大流量意味著平臺將對接更多流量需求者——從傳統零售到互聯網金融,後者也因此將被納入平臺的數據網絡中。
目前可見的成果是,小店已開始提供收發快遞、代購、保險銷售等增值服務,收入增加明顯。
“這些小店就像微信平臺上的各種公號,運營起來有很多賺錢方式。”獵科新零售研究院聯合創始人陳歡告訴創業家&i黑馬,小店作為節點可挖掘的價值很寬泛,其核心是把消費者聚攏起來,創新消費體驗,體驗頻次越高,價值也就越大。
以小店為連接,線下零售的每個環節都來到了智能分銷平臺上,每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從中找到新的價值。
比如,最末端的便利店主除了賣出更多商品、對接增值服務外,接入智能供應鏈系統,讓他們享受到低庫存高周轉的經營收益。
再比如品牌商。在對接智能體系前,品牌商更像是個盲人,它的銷售體系和第三方機構的調研數據是兩條線。對接後,品牌商可以直接觸達消費者,通過終端消費數據實現精準營銷和推廣,還可以節省與各級省代、市代的博弈成本。
四川白家陳記是個很好的例子。據其電商主管張琢玉介紹,白家陳記主要做方便面粉絲,17年來一直集中在川渝和東三省售賣,依靠傳統的分銷渠道,貨品通常需要走3至4周才能到店。對接平臺後,除了貨物抵達快之外,他們終於了解到這17年來一直生產的東西到底賣給了誰。7月數據顯示,白家陳記增加了11050家售賣的店,而且原先主動放棄的華東地區,現在能為它們貢獻30%的銷售額。
對於上遊,平臺可以利用數據孵化自有品牌或生產商,做柔性生產及定制化生產,直接切割生產制造價值。這已經不是想象,7-11以及羅森便利店就是靠關東煮、奶昔蛋糕等自有商品帶來品牌影響。
“這是一個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的關系,當存量市場完善做到1,後面的可能性也就無窮大了。”現為一家區域性B2B平臺總裁的羊永祥認為,阿里、京東在布局的這場收編戰,更像是修路,“路一旦通了,所有都通了”。
三
更大的野心
2017年,京東開啟金融小站計劃,京東金融依托京東全產業鏈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縣城、鄉鎮、村屯建立便民金融服務渠道,集金融理財、手機充值、便民繳費及取款轉賬四大業務為一體。
根據京東的規劃,今年要在全國建設2萬家金融小站。針對個體店主的貸款業務中,店主不需擔保和抵押,以掌櫃寶的進貨流水為參考標準即可獲取一定額度的貸款。
大連京東便利店店主王慶剛告訴創業家&i黑馬,自從2016年9月掛牌以來,他的店已有4.9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這種方式正在被一些店主接受並使用。
耐人尋味的是,很多金融小站的站主也是京東便利店的店主。金融小站利用便利店的渠道和體系,及其現金周轉較快等特點,面向個人發展信貸和理財業務。
阿里顯然也不會放過這塊肥肉。據阿里零售通工作人員介紹,零售通平臺也開通了金融服務選項,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賒購服務。店主(會員)每完成一筆訂單,就會獲得平臺制定的信用積分,積分等級不同,賒購的額度也不同。
阿里零售通工作人員告訴創業家&i黑馬,隨著深入接觸,不少店主選擇了賒購業務,最高賒購額度可達10萬元,基本能確保有資金壓力的小店正常運轉。
以小店為紐帶,平臺資本將滲透整個供應鏈:上遊可以直接投資品牌商和制造商,中遊可以收購分銷商和小的B2B平臺,而上述針對小店的借貸理財均可在此展開,甚至消費者也不例外。
事實上,阿里、京東近年來已通過戰略入股、收購等手段快速滲透至線下。2015年以來,阿里巴巴相繼入股銀泰商業、蘇寧雲商、聯華超市、三江購物,京東則戰略入股永輝超市。
據阿里的公開數據顯示,自2010年開放小額貸款以來,阿里先後對整個供應鏈中的參與者提供貸款和融資服務,累計為超過500萬小微企業發放了8000多億元貸款。
夫妻老婆店,不過是換了名字的舊戰場。
困難不過,邏輯通和可操作還有距離。
眼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資金需求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陳歡認為,面對這些聚焦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京東和阿里作為平臺方,未見得有競爭優勢。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後者更順理成章的核心角色是服務,“為一些金融公司做征信信息和資料的提供者,以及品牌背書”。
事實也證明供應鏈金融的滲透並非易事。一些下沈到四五六線城市的金融信貸業務逐漸在收回。凡普信CEO劉琦告訴創業家&i黑馬,早在2014年,凡普信針對各種個體商戶的信貸業務占收入的20%-30%,但時隔兩年多以後,凡普信基本放棄了純信貸業務,目前更傾向於通過汽車抵押來為個體商戶提供信貸服務,以此降低風險。不過,在劉琦看來,這些“毛細血管”一定是下一輪競爭的端口。撇開金融不說,就收編便利店而言,這也是一場攻堅戰。
壓力首先來自於利益受損最大的部分——分銷商。盡管平臺號稱“兼容”,但供應鏈壓縮是趨勢。現在,一些分銷商被迫去跟物流公司競爭,也有一些被阿里收攬,以利用他們的物流倉儲體系。分銷商的價值短期內很難被全部替代。一件商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總有必要的停放(流動),分銷商知道這些商品最高效的停放(流動)點在哪里。
其次,兩大電商要面對的還有無處不在的分食者。凱度咨詢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市場上共有70多家快消B2B平臺,這些平臺在2016年獲得了13億元投資。競爭者遠不止於此,2017年,又有便利蜂等新玩家湧入。
而且,在阿里京東這兩大電商平臺進入以前,區域性的連鎖便利店已經在線下打得如火如荼了。
一直在關註便利店領域的春曉資本投資副總裁潘金菊認為,阿里和京東的改造模式,“從邏輯上看,都是通的,就看接下來如何做了”。
但是她更看好區域性的連鎖便利店,“它們具備B2B業務能力,同時也有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在區域內有自身的品牌效應,相對滲透率也更高,而且,在一定區域內已經形成了物理壁壘。”
參與者不得不考慮的還有對價格敏感的小店主們。如果一旦不能建立足夠的黏性,他們就很容易流失到其它平臺,就像買菜的大爺大媽們在支付寶和微信錢包之間切換一樣。
除此之外,物流、配送、倉儲以及對接人力、管理、小店主的意願,推進的速度和節奏等,每一個環節都面臨挑戰。
在潘金菊看來,便利店是個十足性感的業態,“它更像一座冰山,你能看到的難點都露在外面,但冰下面還有更多的是你是看不到的。那些概念化的東西,需要你深入到毛孔去挖掘和體會,拼的是魔鬼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