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年發放牌照222張 險企如何差異化生存

開年不足40天,保監會審批通過了6家保險公司籌建,而4家公司申請被駁回。事實上,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相較於近五年保險類牌照超200張的整體數據而言,年初的保險牌照放行節奏並非新常態,而一月內4家公司未獲批文卻占據了期間被拒總量的三分之一。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意在引導放行專業化、差異化的特色公司,新生的中小險企必須走差異化的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中小險企將面臨重新洗牌的格局。

五年保險類牌照發放超200張

根據保監會官網披露,2017年開年來,拿到保險牌照的6家公司分別為:融盛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事實上,年初6家獲批籌建的保險公司相對於近五年來的保險牌照放行數據並不多。記者根據保監會行政許可公布的通知進行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10月以來,保監會審批籌建的財險、壽險、健康險、養老、資產管理、經紀、保險銷售等保險類公司已經達到222家,其中財險24家,壽險17家,資產管理16家,健康險2家,養老公司2家,再保險2家,控股公司1家,上述累計保險牌照合計65家,而未通過審批的申請公司13家,而各類險企在各地分公司準入更是不計其數,各類資本競相希望能夠進入保險業。

“這保險牌照發放節奏確實比較快,保監會意在培育市場發展,畢竟批準機構準入是監管職責所在,行業有需求監管部門肯定給予支持。”一位大型保險公司研究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社會資本和實業公司對保險行業滋生了強烈的需求,在保險業快速發展的環境下,社會對保險的需求和期待較大。

對於監管放行保險牌照的意圖,一位中小險企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保險市場挖掘還不充分,相較於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保險公司的深度和廣度還遠不能及,保險保障範圍不能達到企業和居民需求,市場需要更加差異化的保險服務和更豐富的保險產品供應。

保監會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全國保險機構200家,其中保險集團公司11家,保險公司16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2家,其他公司4家。保險公司中,產險公司78家,壽險公司76家,再保險公司9家。

那麽,真的需要更多的主體參與競爭嗎?對此,上述研究負責人表示,不能僅關註數量,更要關註險企在牌照的實際運用情況。一般社會資本湧入保險業會從自身資金特點、行業模式和股東結構等方面考慮發起設立,但也不排除有些公司博取牌照資源進行資本運作,為了生存擾亂市場秩序。

“關鍵是監管部門要對做不好的公司給予嚴格限制,‘只進不出”就會導致資源相對過剩。”他強調。

從獲批保險公司特點來看,上述中小險企副總經理表示,保監會對符合準入條件的傾向性很明顯:一是專業化發展,二是差異化競爭,三是謀求區域發展的平衡,尤其引導保險資源向欠發達的地區和自貿區等地區轉移和投入。

從近期獲批的險企公司情況來看,各自特點十分鮮明:比如國寶人壽是四川首家本土法人的壽險公司;國富人壽的股東包括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唯品會和知名PE信中利;海保人壽是海南首家本土法人的壽險公司;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是中國人保的全資子公司;北京人壽的股東中,順鑫控股為白酒業巨頭,旗下牛欄山二鍋頭一直為北京市場占有率第一。

融盛財險的發起股東之一上市公司東軟集團在最新公告中透露:“參與設立融盛財險是為了充分釋放公司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拓寬公司金融保險領域投資,以創新業態拓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加速公司原有優勢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和價值實現。”

差異化是根本

從保監會披露的文件來看,五年間,保監會放行200余家保險牌照,13家申請被駁回。從數據來看,準入數量遠遠高於被拒的數據。實際似乎並非那麽簡單。

“其實遭拒絕的遠大於這個數據,申請保險牌照比資本市場IPO難多了。申請一兩年很正常的情況,半年內就批準的概率很低。”上述中小險企副總告訴記者,按照流程申請設立險企後,申請方一方面要與監管部門進行大量溝通,另一方面要積極調動股東資源和當地政府支持,因為監管部門會斟酌考慮各省對設定保險公司的支持情況和地方政府的表態。

據其了解,監管在審批中比較看重公司是否差異化發展,判斷股東是否真正致力於做保險業務。

“當前保險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格局,小公司拼規模很難改變格局。”在上述研究負責人看來,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程度已經不再支持一家公司短期內進入市場後實現爆發式增長,新生保險公司必須走差異化的道路。

在近期被拒企業名單中,也有因差異化定位不明晰未獲得通行證的公司。保監會給出的拒絕中阿人壽的理由是:公司可行性研究缺乏可操作性,戰略發展規劃不清晰,相關主業不突出,機構規劃不符合實際,沒有論證形成差異化經營理念和系統可行的商業模式;發起人寧夏伊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狀況不佳;設立申請材料的合規性存在較大問題等。

不過,中小企業差異化發展也並不容易。上述研究負責人強調,社會要有創新的基礎設施,以支持險企差異化的發展模式,實現差異化的前提是社會分工的細化。

上述中小險企副總經理表示,”按照現行監管要求,想設立保險公司,各項設施配置必須齊全才能開業,樣樣由自己來做,使得整個公司經營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必須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操作。“

新生中小險企盈利模式待解

新生的中小險企即便獲得了“通行證”,如何在既有市場中立足?如何在同業競爭中找到差異化的模式?能否實現盈利?這些都是擺在股東和公司經營層面前的一系列問題。

業內普遍認同,未來隨著更多市場主體的加入,中小險企將面臨優勝劣汰、兼並重組、重新洗牌的過程。同時,監管部門應該完善退出機制。

上述險企研究負責人坦言:“中小公司短時間很難盈利,或者面臨盈利不理想的境地。”原因在於,當前競爭機制決定了其對客戶的定價很難差異化,服務也很難真正差異化,中小公司囿於資源實力很難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現在中小公司在短時間內盈利難度很大,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僅少數公司能夠實現盈利。”前述中小險企副總也表示,隨著監管的改革,這一情況會逐步好轉,如果未來監管逐步放開,公司本身力求“小而美”,其他配套功能通過外包和專業化機構來完成,將有利於中小險企的持續發展。

“監管部門應該鼓勵保險公司中後端功能性行為創新,而不是一味準入牌照發展市場。”上述險企研究負責人直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64

消息稱閱後即焚母公司Snap IPO估值最高達222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消息人士稱,Snap IPO估值設在195億美元至222億美元,IPO價格指導區間為每股14-16美元。

作為廣受歡迎的消息應用Snapchat的開發者,該公司的上市交易成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IPO之一。 此前Snap在本月初對外公布了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 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招股文件中,Snap稱,公司2016財年收入為4.045億美元,虧損5.146億美元;2015財年收入為5,770萬美元,虧損3.729億美元。

Snap表示,將使用SNAP為股票代碼,並確認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94

Snapchat IPO在即 市值將達222億美元

即將在紐交所上市的“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的IPO正在受到全球市場的密切關註。不僅是因為這是繼三年前Twitter上市之後的又一家美國社交媒體公司,而且在去年美國整個IPO市場疲軟的背景下,Snapchat的IPO將為今年其它公司的上市樹立標桿。在特朗普推動美國大公司資本回流的政策引導下,今年美國IPO市場有望回暖,科技行業的並購交易也將頻發。

根據Snapchat遞交的IPO申請資料,Snapchat IPO發行區間可能在14美元至16美元,這將讓這家公司的市值最多達到222億美元。

Snapchat的IPO文件顯示,公司將在紐交所發行2億股A類普通股,而且最終減計後的股票發行數將達到2.3億股。如果按照發行價15美元來計算,出售這些股份的凈收益(Net Proceeds)將最多達到23億美元。凈收益是融資總額減去成本和減計成本之後的收入。

Snapchat在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S-1申請文件中還提到:“這部分IPO的凈收益將用於公司的一般開支,如運營成本,支出成本,並將用一部分收入來收購與自己業務互補的企業、產品、服務和技術。”不過公司強調,在現階段並沒有任何具體的收購目標。

和很多公司上市後仍然傾向於創始人CEO掌權一樣,Snapchat聯合創始人CEO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以及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羅伯特-墨菲(Robert Murphy)將在IPO後仍然擁有多達88.5%的投票權。這與他們所持有的股票類型有關。斯皮格爾和墨菲所持有的是具有投票權的C類股。通常普通發行的A類股是不具有投票權的。這種雙層或者三層的股權結構,很大程度上維護了公司的創始人在企業管理中所擁有的控制權和決策權。

IPO文件中也對兩位創始人的權利進行了描述:“斯皮格爾和墨菲中的任何一位,都有權利控制向股東尋求批準的所有事務的結果,包括選舉、除名、更換董事會成員以及其它的兼並整合或者資產出售等。”

Snapchat的IPO備受市場關註,主要原因是經歷了去年IPO市場的遇冷,Snapchat將為今年美國科技公司IPO定調。美國科技投資人和基金經理都預計今年科技行業的IPO將尤其活躍,這與特朗普推動美國大公司資金回流也有密切關系。

已經有不少基金經理表示,將會把Snapchat納入自己的資產配置。管理著14億美元的極地資本技術信托(Polar Capital Technology Trust)科技投資總監Ben Rogoff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將會把Snapchat裝進資產配置籃子。Rogoff說:“Snapchat的用戶增長很快,是非常難得的具有吸引力的資產。雖然公司最近才開始變現,這令公司目前的估值有些微妙,但是我們太熟悉Facebook上市以來模式的變化了,Snapchat是一樣的道理。”

Snapchat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還是靠廣告。投資人比較擔心的是這個App是否成為只賠錢不賺錢的“敗家子”。Snapchat向美國證監會提供的IPO文件顯示,2016年Snapchat創造了超過4億美元的收入,是上一年的6倍!但是去年凈虧損增加到超過5億美元,比上一年大幅擴張。而在Snapchat的IPO申請中,公司就強調:“不要指望Snapchat賺錢,永遠都賺不了錢也是可能的。”

截至2016年底,Snapchat的日活用戶就達到1.58億,同比增長近50%。但是2016年第四季度,Snapchat的用戶數的增速下滑,公司將原因歸結為競爭激烈以及產品性能和軟件更新的問題。

Snapchat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Facebook。從Facebook最初創立Instagram起,就註定要和Snapchat過不去。Facebook後來又推出了名為Instagram Stories的產品,與“閱後即焚”的Snapchat又多了一個類似的服務。

管理著上千億美元資產的GAM控股公司投資總監Mark Hawtin表示:“如果Snapchat不能創造出社交網絡以外的創新,那麽它最多也就淪為像Twitter這樣的社交工具,而無法與Facebook競爭。”

與Snapchat去年4億美元的收入相比,Facebook簡直就是“巨無霸”。去年Facebook總收入約276億美元,同比實現翻番,四季度總營收就達88億美元。和Snapchat一樣,廣告幾乎成為Facebook的所有收入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0

證監會:去年上市公司凈利整體增長,222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

5月11日,證監會發言人高莉就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公司年報公布情況稱,截止2018年4月30日,除了*ST華澤等9家公司外,滬深兩市3522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17年年報,整體凈利潤持增長態勢,虧損面減少,各板塊增速有別。

業績方面,2017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9.25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實現凈利潤3.36萬億元,同比增長19.1%。從盈虧機構來看,虧損面6.3%,虧損企業222家,較上年下降0.62%。

實體經濟業績整體改善向好,2017年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2.9萬億元,凈利潤人民幣1.7萬億,整體均呈上升態勢。

此外,高莉稱,“獨角獸概念板塊的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人民幣369.66億元,同比增長57.08%,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增長速度不斷加快。”

新三板掛牌公司方面,截至目前,共有10764家新三板企業披露了2017年年報工作。按期披露率達96%,整體來看2017年新三板企業保持了高質量快速發展態勢,已披露年報的掛牌企業中,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98萬億元,凈利潤人民幣1154億元,較去年均呈增長態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