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 報訊】滙控散晒、全城哀痛!昔日股民最愛的大笨象,昨日繼續淪陷,收市暴插至33元,單日跌10.5元,達24%,股價重返1995年7月的近14年新 低,單日跌幅更超越87年股災創下的紀錄。由上周一宣佈業績及供股後,股價五個交易日累挫42%,市值蒸發2,907億元,足足是其供股集資金額兩倍。更 重要的是,港人長久以來對滙控一直引以為傲的信心,以及「有買貴、冇買錯」的神話,一周內灰飛煙滅。 記者:黃武榮 滙控昨晚在英美的股價喘穩,本港時間昨晚11時,倫敦及美國預託證券折算港幣為38元,較港收市高5元。 不過,昨日在港開市15分鐘,滙控即失守40元大關。中午收市前,累積近萬計一手(400股)買盤於39元負隅頑抗;可惜A股午後插水,大笨象中午甫開市即見38元,隨即惹來逾萬死硬派「粉絲」充當血肉長城,於38元駐紮嚴陣以待,結果尾市再遭大戶「一球球」沽盤衝散。 競價惹港交所關注 踏 入競價時段最後半分鐘,造價已低見37元,當時有近2,500個買盤掛入近9球(900萬股),賣方沽售也相若;誰不知最後3秒,突然有300萬股沽盤以 33元掛入。根據收市競價時段「最多承造價決定收市價」,滙控戲劇性以33元埋單。交易大堂出市代表以至證券行散戶,皆目瞪口呆,隨後嘩聲四起,連電視台 主持節目的股評家,也眼泛淚光。300萬股突如其來沽盤,成交金額不足1億元,卻令滙控市值3秒間多蒸發近500億元。對於競價時段股價有被嘜低之嫌,港 交所昨晚發出新聞稿,指注意到滙控股價開市時大幅滑落後,收市競價時段繼續下挫,該所會繼續監察市場活動,如發現任何違規行為,會向證監會報告。證監會發 言人也稱,正搜集昨日收市競價時段交易數據。有交易員透露,昨日尾市異動,有機會是對冲基金作怪,為周四除權的滙控試盤。他指,大型股份除權前,往往會出 現暗盤交易平台,一般由大型基金做莊。「用三、四球貨即可測試市場反應,方便日後工作。」以昨日收市計價,滙控周四除權價低見31.5元,意味每股供股權 價格低見3.5元,假設股價再跌,供股權隨時變廢紙。來自分包銷商消息指,昨日尾市滙控被顯著「造低」,不排除有人刻意製造恐慌情緒,誘導散戶拋售滙控並 拖低股價,大戶便可在明日(周三)除權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以接近供股價接貨平倉。中潤證券主席蔡陳葆心說:「收市競價時段,令股價大幅波動,大戶舞高弄低 造價,簡直係打劫散戶,當大戶將滙控推低至28蚊,到時散戶唔供股,大戶就轉去供股。」有「亞洲股神」之稱的東尼說,今次並非獨立事件,有人推低股市,不 明港交所為何容許大戶於競價時段操控股價,應即時取消競價時段。市場消息稱,昨日沽空滙控借貨的息率,已飆升至年息約15厘,能借的貨已所餘無幾,故相信 今明兩日,沽空盤在無貨可借情況下,將帶動滙控股價技術性反彈。滙控全日成交47億元,沽空金額由上周五8億元銳減至昨日1.5億元。大福證券分析員李健 雄說,不排除有對冲基金預先沽空,等滙控跌至低位才接貨平倉,基於可供借貨數量有限,短期內滙控或出現技術性調整。此外,有證券行負責人透露,昨日滙控 「臨尾香」,部份以孖展形式買滙控的投資者需追加按金或補倉,昨晚亦已向有關客戶作出指示,假設今早未能補倉,相關持貨會被斬倉拋售。「就算英美股價平平 安安,大笨象亦有機會再跌。」 穆迪降評級至負面 滙控一眾高層依舊死撐,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稱,集團已清楚交代供股事 宜,供股與否是投資者個人決定,「大家看看未來幾日會發生甚麼事吧。」他又說,滙豐有很忠心的投資者基礎,「我希望他們會支持滙豐」,他個人亦會供股。滙 控亞太區主席鄭海泉表示,股價由市場決定,管理層無法控制,據知,供股反應良好,希望股東繼續支持。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說:「我覺得一個暫時跌幅,唔 會對呢個(供股)有影響。」不過,國際評級機構也對滙控「踩多腳」,穆迪昨晚將滙控的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換言之,短期內可能將滙控評 級調低。 滙控供股時間表 3月11日買入有供股權股份最後日期 3月12日供股除權日 3月19日股東大會表決供股 3月23日至31日供股權交易日 4月3日最後供股日 4月8日公佈供股結果 4月9日新普通股流通
|
| ||||||
【本報訊】美國市場一向是滙控大班的「黃金夢」,無奈地亦成為集團的「英雄塚」,可謂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記者:劉美儀 約 30年前,滙豐銀行(尚未成立滙控)衝出香港,在美洲進行規模較大的收購,買入美國海洋密特蘭銀行(先後易名為海豐及現時美國滙豐銀行)。當年尚未「上 位」的滙控前大班龐約翰,派駐海豐並用了近10年時間,「執掂」賬目,憑着這個功績,他最終於99年成功接掌浦偉士的帥印,擔任集團主席。 02年,龐約翰策動滙控收購史上最大宗金額的交易,併購美國滙豐融資(時稱Household International),一度令集團自03年起,連續5年創盈利新高,惜一場次按風暴引發金融海嘯,暴露了滙控始終無力駕馭美國市場的宿命。 浦偉士時代風光 從 滙控主席葛霖到滙豐亞太主席鄭海泉,近日紛紛就6年前併購滙融,悔不當初或向股東致歉,承認購入滙融是錯誤投資決定。隨着07年初集團破天荒發出盈警,指 按揭壞賬惡化,要作出遠超市場預計的撥備,滙控表現亦從此由盛轉衰,雖然其後數個月,因中東資金入股綻放最後煙花,令股價於該年10月中,升至153.5 元的歷史高位,惟股價在次按風暴蔓延至成為信貸危機的衝擊下,反覆下挫,07年度集團盈利雖仍勉強刷新紀錄,但單計下半年度已呈現倒退,去年度更大幅滑落 七成。供股傳聞屢屢未兌現,亦是困擾股價的致命傷,自去年第四季渣打集團供股集資後,大笨象亦要供股的消息便甚囂塵上,但集團遲遲未見行動,在證券行不斷 唱淡下,滙控目標價最低被降至28元的供股價水平。滙控在美國市場焦頭爛額,益發令人懷念在滙控前大班浦偉士時代,滙豐在港英兩地稱雄的歲月。以傳統蘇格 蘭英資銀行家為骨幹的滙豐管理層,多年來標榜的金漆招牌是「慳家」及「穩健」,滙豐併購無寶不落,最具國際視野的浦偉士,將這兩道本領發揮得淋漓盡致,任 內一手將滙豐由地區銀行層次,推向國際殿堂級大行的舞台。90年代初全購米特蘭銀行,令滙豐晉身英國四大結算行位置。面對97回歸,浦大班91年「暗渡陳 倉」,在倫敦成立控股公司並於93年正式遷冊,亦為英資行過渡97奠定保障股東利益的先例。 擔憂成電盈翻版 滙控在英港兩個福 地,一直經營有道,股價亦節節飆升,以至門檻太高,99年集團要宣佈一拆三拆細股份,以便更多小股東入場。滙控與香港一起成長的光輝紀錄,不斷譜寫,直至 03年集團涉足美國市場,並購入非傳統銀行業、類同財務公司的美國最大消費融資機構──滙融,滙控前景遂埋下計時炸彈。同樣是股價暴瀉、資產變壞、由高息 變低息股,滙控五日間暴瀉42%,散戶越溝越低,越買越跌,令人聯想到大笨象有機會重蹈當年電盈後塵,成為另一隻受盡千夫所指、遭人離棄的港股。與滙控一 樣,香港電訊一直是香港股民的收息對象。不過,2000年李澤楷鯨吞香港電訊並改名電訊盈科便改變了香港電訊股民的命運。電盈股價由歷史高位131.75 元(按五合一後股價計),不足半年跌近半至70元,及後半年更跌七成至20元;由高位與昨收市3.83元比較,累積跌97%。至於滙控,股價07年10月 於152.8元見頂,一年後跌一半至77元,近四個月間,股價再挫近六成至33元。無論是否步電盈頹勢、一沉不起,已令數百萬打工仔損手不菲。 派高息機會不高 電 盈與大笨象亦有資產質素惡化的相同現象。收購戰後,電盈固網客戶不斷流失,而為繳付高昂利息,昔日高息股變成負資產股,初期更不派息,令股東「財息」兼 失。現時滙控事先張揚大削派息,資產負債表亦被分析員彈得一文不值,要為次按相關業務不斷填氹,未來兩三年復派高息的機會不高。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 英坦言,「滙控是否8號仔翻版已不重要」,論殺傷力,受影響層面以及市值流失,滙控皆遠遠拋離電盈。 滙控大事記沈弼(1977-1986) 79年至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升2倍,高見$6 80年3月收購美國海豐銀行51%權益跌6.4%,低見$3.59 81年3月宣佈20供3,每股12元,4送1紅股跌1.7%,見$5.71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無升跌,$5.04 浦偉士(1986-1998) 87年3月宣佈8供1,每股7元,8送1紅股升逾14%,高見$7.83 87年10月19日87股災,港股停市4日跌27%,報$6.74 87年12月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14.9%權益升5.8%,高見$6.6 89年6月4日六四事件跌15%,報$6 91年4月2日成立滙豐控股,8日在倫敦及香港掛牌升8.5%,報$8.97 93年1月滙控總部遷往倫敦升逾13%,高見$20.8 97年7月至10月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挫逾三成,低見$51.7 龐約翰(1998-2006) 99年2月22日宣佈一拆三跌5%,報$68.67 00年3月科網泡沫爆破升11%,見$94.5 02年10月8日滙控入股平安保險10%股權升0.3%,報$80 02年11月14日收購美國Household International跌1.1%,報$86.75 03年2月至6月沙士爆發急升10%,高見$97 04年8月9日17億美元入股交通銀行跌0.4%,報$118.5 葛霖(2006-現在) 07年2月8日滙控141年來首次發盈利警告跌0.3%,報$140.2 07年8月美國次按危機爆發跌4.5%,低見$135.8 07年9月3日提出收購韓國外換銀行五成權益跌0.3%,報$139.5 07年10月15日滙控股價創歷史新高升2.4%,高見$153.5 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挫3.4%,報$118 09年3月2日宣佈12供5,每股作價28元挫18.8%,報$46.25 註:99年以前滙控的股價,是以一拆三拆細後計算。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 ||||||
滙 控股價跌至14年新低,有基金經理質疑集團每股價值「滲水呃秤」,不過銀行股分析員認為,撇除供股除權及商譽減損等項目後,09年度滙控有形資產淨值 (Net Tangible Asset Value,簡稱NTAV)每股仍值39元,即使計入一定比率交易折讓,股價亦不應如此急瀉。不過,問題是當前市況下,基礎因素對投資者有多大影響,市場 情緒始終是主導股價關鍵。 非基礎因素拖累 大和總研(香港)證券分析部董事陳昔典表示,從基礎因素看,以去年底滙控股東資金總 額1,002億美元計算,在扣除274億美元商譽及有形資產後,再按供股除權作出調整,並假設滙控旗下可供出售證券組合(AFS),年內按市價入賬跌5% 的模型計算,09年度集團每股有形資產淨值仍有39元。不過,他指出,基礎因素往往受市場情緒影響,故難以評論滙控股價走勢,像歐美銀行已跌價至賬面值約 0.2至0.3倍買賣,並無一定準則。大福證券分析員李健雄亦說,滙控每股NTAV逾30元,昨日出現沽壓已非基礎因素拖累,投資者欠缺信心,悲觀情緒會 進一步推低股價。 | ||||||
| ||||||
有「辣妹」稱號的獨立股評人胡孟青,昨日因滙控股價跌至33元,在電視直播節目中突然落淚。 胡 孟青昨在交易所的錄影室為有線電視財經節目進行現場直播,在10分鐘競價時段還剩大約10秒時,她看到滙控競價忽然急轉直下,由37元直插至33元,即提 醒觀眾上周競價也出現過33元,不過沒在該價成交。不過話未說完,錄影室玻璃窗後的交易大堂,突然傳出「嘩!」一聲。與胡孟青一起做節目的主持冼潤棠說: 「打鐘啦!」兩人即時異口同聲一齊大叫:「成咗啊!U咗33蚊啊!」 「戥」其他股民不值 之後,冼潤棠以「慘不忍睹」來形容收市價,在旁的胡孟青即見雙眼紅腫,更流下淚水,要冼出言安慰。事後胡孟青向本報表示,手上並無持有滙控,只是「戥」其他滙控股民不值,尤其是上周仍見有輿論建議買滙控,一時感觸激動落淚。 |
| ||||||
滙豐股票是不少退休高官的畢生積蓄,已離開政府約十年的規劃署前署長潘國城,七十年代開始清一色購買滙豐,至今一股都沒有出售,到退休時才停止入貨。由於入貨時滙豐股價低,今次滙豐驚天大跌市,他可以淡淡定置身事外。 一生只買一隻股票 潘 國城自認一向不懂投資,但對滙豐有信心,所以任職規劃署時,便不斷購入滙豐,「唔係定期,有錢就買啲。」滙豐是他唯一投資的股票,他笑說由銀行代處理股 票,現在手持股票數量,價值多少,他均不清楚。就算是以前用甚麼價錢入貨,也忘記了。「人人都話滙豐唔掂就全世界都唔掂,不過今次真係全世界都唔掂。」但 現時擔任香港政策研究所義務研究人員的他並不擔心跌市,唯一損失是近年滙豐分發的紅股,若當時選擇股息便賺錢,他也沒有打算出售手上股票,完全冇想過如何 運用這筆財產。 |
| ||||||
「跌到33蚊都好意外,但唔緊要,佢一定會升番。」73歲的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圖),口裏仍然強調力挺滙豐,雙手卻將他從60年代至今累積得來的股票放了一半。莫非長線投資者終於承認滙豐神話幻滅,怕股價一沉不起? 李廣林解釋說,神話一定會再現,出售股票只是一種策略,「呢啲叫做以戰養戰,滙豐跌到咁嘅水平,我將原先預備留住供股嘅現金,喺巿場撈啲其他抵買嘅股,再賣咗一半滙豐,將筆錢預備供股。咁樣先至可以留得住呢隻愛股。」 「神話冇幻滅」 這名8歲起在街邊售賣罐頭維生的窮小子,六十年代因吹波糖生意贏得第一桶金後,便將部份財富投資滙豐,一邊大搞糧油雜貨生意,一邊大買滙豐,累積身家以億元計,「我買滙豐咁多年冇停過,環境點衰都買。我敢講一句,滙豐一定升,神話冇幻滅,老友呀!」 |
| ||||||
今 年60歲的資深散戶Michael,20年前已是滙豐控股擁躉,他不是長線持有型,多年來買進沽出,最勁一次,滙控為他帶來30萬至40萬元利潤。他目前 手持30,000股滙控,市值百萬元,原先打算供股,但滙控如今跌落33元,他可能打退堂鼓,「買過另一隻高息股過世好過」。 股價150元曾全數沽出 Michael 其實早於07年底,當滙控漲越150元時,將所有滙控沽出,眼見滙控股價從高位回落,他忍不住不斷低位吸納,140元、100元及70元都買過,一路溝 貨。他的如意算盤是,按滙控07年全年派息0.9美元(7.02港元),手持30,000股,即每年收息21萬元,每個月有17,000元落袋,退休生活 有保障。豈料,滙控去年減派息,股價又插水,Michael不禁大呻:「o依家揸住滙控,過唔到世!……好彩未到65歲退休,仲有五年時間打工儲錢,買過 另一隻高息股過世!」他說話時的語氣不無欷歔。 |
| ||||||
「滙 豐真係陪住我大,同香港人一齊成長。我諗住同佢長相廝守。股價跌到33蚊我都好愕然,但一定唔會放。放咗即係同佢恩斷義絕,我一定唔會放。」年約38歲的 玄學家麥玲玲,89年中學畢業任職秘書起,20年來一直支持滙豐,只買不賣,直至今年初跌至55元,短炒了一轉,每股獲利3元。 「師傅叫買金同滙豐」 說 起來語帶罪咎感的麥玲玲,原來少女時代媽媽早死,無依無靠,缺乏安全感,購買滙豐才令她內心變得踏實,「中學嗰陣,放咗學之後跟師傅學玄學,師傅就叫我哋 買金同買滙豐,先有保障。」任秘書時麥玲玲月薪只有1,800元,儲夠一筆便買一手滙豐,由每股20多元買到百多元;由四合一,買到一拆三;由97年金融 風暴,買到金融海嘯,「喺保險箱見到一叠滙豐股票,就會好開心。」沒有了媽媽,滙豐變了陪她半世的「親人」,「你叫我點捨得放咗佢。」 |
| ||||||
【本 報訊】滙控上周一公佈去年業績並宣佈供股,供股價僅28元,較當時股價折讓逾四成,全城散戶滿心歡喜供股執平貨,豈料卻是噩夢開始。昨日滙控股價越跌越 急,股票行內的散戶心情,亦跟隨滙控股價不斷尋底。有股票行發言人稱,忠心的散戶開始轉軚,現時已不再問應否供股,而是問應否「棄權」,沽售手上滙控。 記者:李培瑛 昨日證券行內一眾散戶忐忑不安,一名散戶擔心,除權後的正股股價繼續跌,他計劃滙控跌至28元才考慮會否供股。亦有散戶說:「城中富豪冇全面公佈自己嘅持倉情況,話28蚊包銷,但有冇做對冲先?」 最怕連供股價都守唔住 向 散戶提供滙控供股孖展借貸的證券行信誠證券,昨日所見,散戶對滙控股價被不斷質低,大為恐慌。該行聯席董事連敬涵說:「散戶家陣已經唔係問供唔供股,而係 問好唔好將手上嘅正股都沽咗去,棄權!」他解釋,散戶恐滙控不斷下挫,將失守供股價,所以不想再供股。有證券行經紀透露,隨着滙控現價越接近28元供股 價,上周聲言誓死供股的投資者紛紛轉軚,有部份昨已賣掉部份正股,套現用作供股,部份老散戶乾脆止蝕。他亦指出,昨日突然有一批滙控大戶,趕往位於合和中 心的股票過戶處提倉、轉名等手續,方便盡快取貨進行買賣。據悉,昨日午飯時段,過戶處出現逾百人排隊場面,意味無論散戶及大戶,皆希望盡快與滙控分手。滙 控股價跌、跌、跌,跌至昨日收市價與供股價相距只有5元。明日(周三)是買入有供股權的滙控股份最後日期,投資專家及基金界認為,現時股價與供股價相距不 遠,建議散戶與其供股,不如在市場掃貨,免卻潛在風險。大華繼顯分析師邵玉鳴指出,假設周三收市價為33元,周四滙控理論除權價僅31.5元,供股權只值 3.5元,由於供股權可視為超短期認購輪,在時間值損耗下,供股權價格每下愈況。第一上海證券市場策略員葉尚志表示,若正股股價跌穿35元,建議散戶「勿 供股」,現時供股價與收市價折讓只有15.2%,建議散戶在市場購入股份更佳。他指出,若散戶在40元水平購入滙控,宜趁反彈沽售,在此亂世,他提醒散戶 切勿盲目長揸股票。 「o依家滙豐累人輸身家」 股民錯愛大笨象,討論區上滿是滙控網民不滿聲音,有人揶揄「以前滙控是我家,養 活我全家,o依家滙豐小喇叭,累人輸身家。」即使沒有投資股票的市民,只要強積金有選擇投資港股的成份基金,難免持有滙控,是否應該變動強積金投資組合, 專家均不鼓勵打工仔輕舉妄動,尤其年輕僱員。卓譽金融高級副總裁陸季蟬稱,如現時「埋單」換馬,除蝕一筆外,日後有可能錯失股票基金上升的回報。至於接近 退休人士,強積金顧問駿隆集團董事總經理蕭美鳳建議,宜將每月新供款,轉去香港債券基金,亦可考慮沽少少當止蝕,待反彈後才離場或換馬。 |
| ||||||
愛情是盲目的,尤其是一場144年的戀愛。「當1865年它在香港創立時,只比香港開埠晚了23年。」英國《經濟學人》曾在一篇講述滙控歷史的文章中,說每個老香港都流着「滙豐情緣」的血。但到今天,一直對滙豐不離不棄的香港股民,也許是時候重新檢視這段感情了。 與馬會政府管香港 殖 民地時代,獅子錢莊是香港政經權力核心,行政局必有滙豐大班的一席,流行的說法是管治香港的,其實是港英政府、馬會和滙豐,排名不分先後。身為香港人,不 可能沒聽過「有買貴,無買錯」這句對買入滙豐信心十足的豪情壯語;「聖誕鐘,買滙豐」,更是形容滙豐股價總在年底為投資者送來厚禮的「民間智慧」。一切俱 往矣,除了我們錢包裏印有滙豐獅子頭的鈔票仍然可親、可信之外。 家傳之股光榮不再 「持有一樣物件超過40年,已不只是一件物 件,而是一個有感情的包袱。」你以為醫學會會長謝鴻興這般感性的評論,是談甚麼珍藏寶貝,卻原來是說60年代開始持有滙控的醫學會,對是否供股的兩難。股 評人叫股民不要跟股票談戀愛,但過去不少港人一直視滙豐是香港人的銀行,共度獅子山下的歲月,滙控曾經為他們帶來不俗回報,讓他們可以為兒子供書教學,為 女兒添置嫁妝,甚至是留給子孫的家傳之股。但一場金融風暴,已將回歸後滙豐僅餘的優越和光榮捲走。本報記者 |
| ||||||
【本報訊】滙豐股價大插水,不少網民苦中作樂,透過「惡搞」滙豐、改寫歌詞諷刺這隻大笨象宣洩不快。 《酷愛》改成《焗供》 除 了把滙豐標誌加上蟹腳嘲笑此股票已成大閘蟹外,有網民將一包「滙豐牌」香煙定價38元,水貨價更低至28元,不過,昨日收市後,該網民肯定要再為該香煙重 新定價。有網民則憑歌寄意,將本港男歌手張敬軒的歌曲《酷愛》改編為《焗供》,將此歌填上新詞「連滙控也跌跌跌到我們已死心,沽清佢不需擔心朝晚再忐忑中 抖震,插落去四十太不堪,U盤遭Mark低真有運」。有網民以「眼淚在心裏流」為題,對股評人胡孟青激動流淚深表同情:「雖然唔知佢喊乜,但睇見嗰陣自己 個心都好酸,最衰都係俾啲美國佬搞成咁樣,個個輸到無晒錢」。 |
| ||||||
拆 鐘樓,搬碼頭,原來是令滙豐股價一浪低於一浪的元凶?玄學家麥玲玲表示,天星碼頭鐘樓位於中環滙豐總行大樓正方向,屬於明堂位置,主管了滙豐名聲及前景; 該位置一旦動土對滙豐帶來損害,「舊年係明堂位,今年變咗五黃位,仲係修修建建犯咗太歲;如果出年啲工程仲未搞掂仲弊,因為出年係災星位,滙豐會仲差。」 海岸線拉直不利聚財 麥 玲玲續稱,從宏觀角度看,維港海岸線過去彎彎曲曲,原有利聚財,但近年不斷填海,拉直海岸線,破壞了聚財格局,「維港兩岸嘅金融機構咪最受害。」玄學家李 丞責也表示,今年滙豐銀行正向法五黃位置,一經土動滙豐首當其衝犯煞有災劫。事實上今年閏五月,不僅是滙豐一間銀行問題,也不利整個金融業,「滙豐股價一 浪低於一浪,其他嘅銀行股都唔見得好。只不過啲人關注晒滙豐。」他說,滙豐股票未來一、兩個月會有反彈,但七月有日蝕會展開新一輪跌浪,最快明年才轉好。 李丞責稱,他也有購買滙豐股票,但07年已沽清,「我都預測到07年開始股票巿場唔掂,所以停晒所有嘅股票投資。」本報記者 HKET |
| ||||||
今年1月中遭大摩等外資行連環唱淡的滙豐控股(00005),與之相關的衍生工具接貨價普遍定在35到50元,吸引富貴險中求的投機大戶博以「破產價」撈底掘金。 詎料不夠兩個月,這大藍籌狂瀉50%,昨天已跌至33元,市場關注大殺倉的「斬頭盤」即將湧現。 衍生工具接貨價 多35至50元 所謂「斬頭盤」,即是滙豐的股價遠低於衍生合約的定價,迫使投機客要接貨。 而昨天私人銀行最新訂立的股票累計期權(Accumulator),更低見23元左右,意味大戶對賭這重磅股在一個月來再出現逾30%的潛在跌幅。 綜合市場消息,在過去一周,關於滙豐的好淡傳聞紛湧現,諸如自上周一該集團宣布世紀供股後,主要來自美國的退休基金等,透過美國預託證券(ADR)涉足 該股,但礙於投資限制難以參與是次供股,且希望借此減低積弱股的持股量,於是採取「走得快、好世界」的策略,先沽正股,再部署把手上的供股權以不計價拋 售,總之務求減磅套現為快。 投資者憂雙輸 接蟹貨兼供股 不過,那邊廂,自上周二滙豐的股價跌破「血肉長城價」後,即散戶每趟見愛股穿50元的大小戶肉搏戰,就不惜力托愛股執平貨,基金與大戶都普遍預料股價快會尋底喘定,遂停止借貨;而大戶沽空前通常會借入股票,致令借貸息率挾高至P(最優惠利率)再加6厘至7厘也乏貨源。 正由於借貨乾塘,市場料一直捱沽的滙豐跌勢快逆轉掉頭升,再誘使富戶落疊,尤其是個別大行開出的滙豐股票掛鈎高息票據(ELN)的行使價約為40元、年息率更罕有地高達57厘,如今未夠4月中的到期日,已全部坐艇,輸家處處。 部分中小經紀行 向客戶追孖展 市場又指,近日已出現客戶拗數的情況,皆因場外合約並無列明與之掛鈎產品萬一供股會否相應調整行使價,投資者憂要接一手蟹貨之餘,又需坐貨供股的雙輸慘局。 至於中小型股票行方面,因滙豐股價一周勁插逾40%,昨天向客戶追孖展。 |
| ||||||
˙收市競價機制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為16︰00至16︰10,大致可分為「輸入買賣盤」、「對盤前」及「對盤及收市」三時段。 ˙嘜價更易 由於現時競價時段不設買賣價上下限,有心人只要於競價交易時段末段掛出大量沽盤,相關沽盤便會以競價限價盤中的最低沽出價掛牌,只要該價格的成交量最高,便會以此作收市價。 滙豐(00005)於競價時間被「嘜」低4.7元至33元,全日暴跌逾24%,全日下跌577點。本文將為大家分析競價盤的運作,藉以拆解滙豐於競價盤急跌的原因,及大戶造淡個股的手法。 自去年年中實施收市競價交易時段(俗稱「U盤時段」)以來,經常出現個別股份被「嘜高」或「嘜低」的情況,令股價的波動性增加,市場甚至戲稱之為「勁假時段」。 U盤機制嘜價更易 收市競價交易時段為16︰00至16︰10,歷時10分鐘,大致可分為「輸入買賣盤」、「對盤前」及「對盤及收市」三時段。 1. 輸入買賣盤時段(16︰00至16︰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05
2009借壳猜想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0902/t2170440.htm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IPO市场紧急刹车。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新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为828亿美元,较上年大幅下降 72%,是5年来的最低水平;沪深股市同此凉热,新上市公司首发规模仅为1034.38亿元,较2007年的4770亿元锐减近80%。2008年下半年 以来,IPO更几乎陷于停顿,全球IPO总额只有115亿美元,仅为上半年的16%;9月后深沪股市IPO也进入了真空期。 而在资本市场门外 等待的优质公司为数众多,除了在证监会等待过会的至少300家企业,还有翘首企盼创业板的创新型企业,众多房地产商等。但历史数据表明,即使IPO重启、 创业板开闸,能够搭上这班车的毕竟还是少数,历次在等待创业板过程中因资金枯竭而倒下的案例也说明,“等待”对很多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我们预计,在 2009年新股开闸仍然较难的情况下,借壳上市将成为一些企业积极应对的选择之一。而且经过一轮大跌后,沪深300市盈率已跌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 再加上破产重整企业定向增发价格可与股价脱钩等规定,都使得借壳成本处在历史低位;而畅通的审批通道,也大大提升了借壳上市的可操作性。 我们预计,2009年将掀起一波借壳上市的高潮,在此背景下,我们对过去3年借壳案例的收购主体、借壳方案、典型案例等进行全景式的研究和分析,希望给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S*ST万鸿披露,佛山市顺德佛奥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将优质房地产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之前两天,12月29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凤凰置业借壳ST耀华(600716.SH)的方案正式被中国证监会受理,进入最后审批阶段。 更受市场关注的是,2008年11月底,国海证券借壳SST集琦(000750.SZ)的方案在停牌两年后终于面世。方案显示,在上市公司原股东方置换 出SST集琦全部资产及负债后,国海证券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证券公司股权认购上市公司新发的5.02亿股,同时向流通股东支付“10送2”的对价,完成股 改。“借壳模式”与长江证券借壳石炼化方案大致相同。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最后两个月至今,至少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各式各样的借壳重 组方案。作为IPO之外最重要的上市渠道,借壳上市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统计研究,大多数投资者对其认识往往流于表象。本文旨在对 2005年至2008年这一市场周期中所有的借壳上市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借壳上市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特征,使投资者能够更清晰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一资本市场 的操作手法。 借壳方行业排名前三 :
方案多样化
借壳方收益3-6倍
券商注入资产
壳公司七成以上为ST公司,
流通股股东赚钱了吗?
壳资源丰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28
12 Mar 2009 - 入局!坐言起行!Divide & Conquer! 紅猴股評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2-mar-2009-divide-conquer.html 入局!坐言起行! 當認真做「一件事」時,傾向於「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完成之,可是因筆者公私兩忙,「預留一段時間」這前提變得非常奢侈,以致這「一件事」往往放在「備辦檔案」中! 其實這個世界有一種完成事情的技巧,叫做「Divide & Conquer」,即於時間未許可下,便將「一件事」分段完成,使這「一件事」從比消失於「備辦檔案」中! 筆者有時也會用上「Divide & Conquer」這技巧,亦深深感受到其好處,可是有些時情,筆者仍傾向「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將其完成! 筆者昨天提及也得要準備一下時機來臨時,應該要投資哪些股票?又怎樣重整投資組合?但要「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將此大工程完成,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所以筆者決定將此事情「Divide & Conquer」! 以下是筆者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會於每個段落加上自己觀感,希望從中作出反思! 波幅是炒家的朋友,若是價值投資者,就必須堅守基礎分析。(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曾提及股市並非每年都如1996-1997、1999-2000及2006-2007般容易賺錢,所以投資者不應每年都用同一方法投資,大市急時可跟着急,大市慢下來便要考耐性,投資者應可收可放。 筆者於市淡時如2003年,會做一個價值投資者,買入「抵買」的股票,有耐性地等大市重新做好回升。問題是現在應否算是市淡?2003年差不多淡至沒人提及股票,但現在大家仍很熱衷談論股票!事後孔明,自然很易回顧何為市旺市淡,身在其中,又談何容易。 若是價值投資者,就必須堅守基礎分析,算出股市股票的應有估值,不需理會市旺市淡,亦不需理會什麼熊三牛一,但有可能要捱價一段不短時間,心理質數及耐性同樣重要! 筆者先前亦提出假設經濟三年後回復正常,去計算股票於正常市况下的估價,若現價有足夠折讓,便買入不理走勢放上三年,而這亦是現在不明朗市况下,少數可行的投資方法,但擁有心理質數及耐性絕對是大前提! 筆者絕對認同「波幅是炒家的朋友」,但推而廣之,筆者認為「波幅是少數炒家的真正朋友」,而大部分炒家輸錢的原因,只是以為波幅是自己朋友罷,他們只是單戀而非雙戀,所以沒有好結果! 在分析股價的合理水準的時候,除市盈率外,還需考慮市帳率及股息率。(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傾向用市盈率分析股票平或貴,應開始嘗試兼用市帳率及股息率等市場也會用作衡量的指標,始終公司股價也是跟着市場集體意願走! 要準確掌握股市盈利和資金成本,才可算出合理值(用Earnings Yield Gap Model)。(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傾向用市盈率分析股票,亦會按個別股票風險對估值加以折讓,定出「安全買入價」,但很少將資金成本加入考慮範圍,要嘗試於這方面加以學習! 世界沒有一模一樣的經濟循環。(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對「History repeats itself」這名言印象深刻,歷史當然要引以為鑑,前人的智慧亦值得參考,但事實是就算歷史重演,亦不會全然一樣,要小心這個陷阱,因少少分別也能造成巨大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
15 Mar 2009 -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 (陸東「智者傲行」) 紅猴股評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5-mar-2009.html 15 Mar 2009 -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 (陸東「智者傲行」) 投資組合自2005年12月14日成立日計至今回報:90% 過去兩個交易日,全球金融股大幅反彈,主 因是數間大型金融機構爭相自我唱好,加上先前悲觀情緒籠罩下不斷下跌,甚至跌過龍,這些「大好消息」自然迴響不少。但那些大型金融機構的所謂「大好消息」 究竟經過多少重過濾?市場仲有差疑,但短線資金亦一定要跟炒,順便鬥快挾淡倉,否則便被挾,沒有選擇。但沒有急切入貨需要的長線資金會問:「這些虛偽的銀 行家,大部分自私自利,這次說話有幾真?背後目的定是為自己多於投資者,片面之辭,可信程度有多高?」事實上,過往半年,投資者已中過很多次招,包括出自 仍有人認為是優質管理層的匯豐(5)!優質?相對但非絕對罷!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會於每個段落加上自己觀感,希望從中作出反思! 基金經理亦應有能力在大市掉頭向下或見底回升前,作出適當部署,也應有膽色押重注,令投資持續跑贏大市。如只求跟隨大市上落,買指數基金不就可以嗎?(陸東「智者傲行」) 順水推舟並非發達之道,要成功,一定要先行,所以未轉勢就要做,然後忍耐,忍耐扒逆水的寂寞,忍耐買完還跌、沽完還升的引誘,心目中堅持着平與貴。(陸東「智者傲行」) 扒逆水不等於冒險,冒險是不理三七二十一便一頭裁進,最重要是掌握事情正與反,細心分析利與弊。(陸東「智者傲行」) 反對聲音越大,所得回報逾高,也越long-lasting。隨着群眾走去,邊際利潤一定不高;反而逆流而行,快人一步收獲才豐。(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奉行不估市(市事實難估),重順勢而行,不求摸底買,摸頂沽(這只是投資者的無謂憧憬),只求從大勢中順走一段,便能跑贏大市,達至理想回報。但是高風險下有高回報,筆者亦應考慮加強自己主觀分析及推測,提高投資風險水平,令投資回報可更大。 雖云「提高投資風險水平」,但若能如陸東所言「掌握事情正與反,細心分析利與弊」,有關風險也會被沖淡的。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陸東「智者傲行」) 這 句至理名言,出現在書底,可見其重要性。經歷金融海嘯下,相信投資者亦深深體會到其真義。此亦是筆者於市旺時才會100%資金投入股市,市淡則保留不少現 金,一為安心,二為留待未來低吸機會。所以於股市於不合理地高的水平,要抵着蝕底怕早沽的心態,就算有機賺少下亦要沽出全部或部分股票。但筆者這方面的操 作仍離盡善盡美一段距離,要繼續努力學習。 很多人的毛病是,當市場每一次去到超高位或超低位時,總會自圓其說,認為今次與別不同,不再相信計算、數據、歷史。(陸東「智者傲行」) 逆水而行很少出錯,順水推舟是另一種技巧。所謂順水推舟,即是人云亦云,但群眾通常是錯誤的。尤以知識水準不高者,由於peer group preaaure,就會想跟大隊,只求穩穩陣陣。人們confirm趨勢時,往往摸着的可能已經是浪頂了。(陸東「智者傲行」) 市場噪音是獨立思考的最大敵人,使人們錯誤判斷整個形勢。(陸東「智者傲行」) 不 需多說,絕對同意。可恨大部分投資者都未能經一事,長一智,就算經歷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洗禮,筆者相信大部分投資者於下一個浪仍會犯上同一錯誤。亦可 恨筆者自己於市場每一次去到超高位或超低位時,亦會受到很多市場噪音影響,而未能作出完全客觀的分析,這是筆者需要改進的。 現時的市場噪 音,主要來自傳媒,包括報導不同市場評論及所謂專家以至財經演員的分析。事實上,大市分所謂專家以至財經演員只以形象先行,沒有什麼往績可言;有些評論者 仲有往績,亦只成功預測一次兩次,有些又只講不做,只評論但沒有什麼投資往績,傳媒又當他們神般膜拜,因傳媒不建立這些,又怎吸引大眾收看閱讀,又那來廣 告為生!可惜的是,於投資上,大眾有興趣,大眾認為對的是,最終也是錯的,不然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輸錢收場! 陸東提過,他看大行投資 分析報告,只看內容作參考,不看目標價。傳媒絕對有存在價值,因他們為投資者集合及報導市場資訊,但於80/20 Rule下,80%的內容為吸引大眾,其實不值一看;但傳媒為着建立或保持其專業形象,另外20%的內容仍值得一看,只是怎樣分辨才考起投資者!筆者於投 資上當然仍要靠傳媒提供資訊,但注重看事實分析,從中學習,漸漸學會不受結論所影響,建立自己一套獨立思考。 散户害怕離開羊群的孤獨,不相信自己獨立的判斷。(陸東「智者傲行」) 回顧過往十多年的投資經驗,筆者自問分析一直不賴,但未夠信心自己真的能「眾人皆罪我獨醒」,被市場噪音影響,未能成功遠離羊群,可謂被陸東一語道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1
18 Mar 2009 - 談香港地產! 紅猴股評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8-mar-2009.html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今天的重點是香港地產!(留意此書應寫於2008年尾) 因為筆者對分析樓市不算在行,加上這幾天工作又異常忙碌,所以只會加上短評! 房 地產的供求,並不是經濟學的價格越高,供應便越多,需求便越少。房地產並非一般商品(normal goods),而是包含了佔有欲(aspiration to own)。當樓價不斷上升,大家才會想買。既然房地產的需求,永遠是投資元素(investment concern)重於實用元素(end-user concern),房地產的demand curve應是當價格升,需求會升,直至頂不住,便會出現拐點(inflection point)。(陸東「智者傲行」) 發人深省的見解! 2000年很多人話供平過租,所以應該買樓,我卻不以為然,因租金會跌。(陸東「智者傲行」) 任何資產下跌,不會因為昂貴,昂貴只是危險,下跌需要一個拐點;正如便宜也不一定升,但若樓價低於重置成本,則肯定未來供應是零,因為沒人再起樓。(陸東「智者傲行」) 地產股股價與資產淨值有折讓不就等於可以買,因為地產股的資產淨值,是假設手頭上所有土地與樓盤,可以現價全價脫手,惟現實中沒有可能頃刻間賣掉所有資產,所次資產淨值只是yardstick,並非Hard Target。 買地產股是買當今資產價值,假設所有地皮、樓盤可以現價賣出,可以收回多少現金,為何夾硬估樓價將會上升而設計出一個預測資產淨值?(陸東「智者傲行」) 香港樓市於1993至1994年作出調整,樓價一年間跌了三、四成。現時經濟環境與1994年有點相似,而現時只得一個條件比1994年更有利於樓市上升,就是土地供應鍊得更緊。(陸東「智者傲行」) 如果希望1987至1997年的十年大升市,樓價升五倍,難度非常高;升就一定升,幅度一定不及。利率已經摸底,未來勢必回升。(陸東「智者傲行」) 香 港樓市未來兩年應不會像1997、1998年有secular decline的風險,2003年開始的地產牛市在經過2008、2009年的大調整後仍會繼續。且看1998至2003年,乃是二次大戰後香港經濟最惡 劣的六年,每年八萬五新供應、實際利率高達十厘、失業率接近百分之八,每年仍可吸收二萬五千個樓花,今明兩年卻只有一萬一千至一萬二千個單位新供應,樓價 大幅下滑風險似乎不存在。但2008年中開始調整的兇險程度,也可像1994、1995年般利害。(陸東「智者傲行」) 兩年後新供應將增加,風險則越來越大。(陸東「智者傲行」) 市淡時,發展商推盤不斷劈價,卻不願補充土地儲備;到了轉勢時,沒有新盤可賣,供應出現斷層,樓價就愈來愈高,發展商於是不停起樓,結果賣的時候又要劈價。週期循環不息,次次都中,1982年如是,1997年如是,2001年亦應如是。(陸東「智者傲行」) 未來兩年供應緊拙,皆因政府政策的轉變。以往補地價時,乃念發展商又要時間成本,又要修橋補路,投入基礎建設,於是留予兩成水位;現時睬你都儍,既不恢復定期賣地,勾地亦不給以水位,發展商需要時間消化這個事實。(陸東「智者傲行」) 這亦解釋了收樓重建的復興,解釋了田生集團、良策集團的出現。(陸東「智者傲行」) 現時樓價不算貴。租金回報仍達4%,而且租金還在上升,息口又在低位,樓價必繼續上升,大慨去到租金回報回落至2%左右。(陸東「智者傲行」) 未來兩年樓價最滲淡時,也只會像目前模樣,買賣差價拉闊,交投萎縮。業主一定企硬不減價,因借貸不多;買家又未捨得追價,因為2007年年尾幾個月間樓價急升了兩、三成。(陸東「智者傲行」) 豪宅非常另類,不同一般住宅,並非經濟指標。暫時看不見富豪信心動搖,因香港富豪正在做祖國十三億人口的生意,而大陸未有出現問題。所以就算trophy property租金回報低於1%,亦不用擔心。(陸東「智者傲行」) 豪宅不成問題,大型屋苑更加要升。傳統一線中產屋苑樓價回到1997年高峰期,毫無難度。太古城平均呎價升到一萬元,相信兩年內極可能發生。(陸東「智者傲行」) 陸東似乎認為此次樓價調整幅度,仍有機達三成,但於今年尾或下年開始,樓價會大幅反彈,但到2011年又會因供應過多而下挫。這個預測絕非主流,不知大家可會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80
24 Mar 2009 - 投資組合回報重上100%,惟走勢陷阱仍在! 紅猴股評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24-mar-2009-100.html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工作持續忙碌,最近只能勉強抽點時間寫Blog,希望下個月可抽多點時間研究一下個股! 投資成功需要分析與耐性,前者大部分都有,後者十居其九個半都沒有。分析可從書本學到,耐性是性格問題。(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於投資上仍被耐性凌駕,現正在學習及培養真正的耐性,尤其是現時這個未有方向的市况。 學懂獨立思考,就會學會堅持,養成獨特的性格。(陸東「智者傲行」) 不要盲從集體意志,獨到眼光,才是高低之分。(陸東「智者傲行」) 除了樂觀時過分樂觀,悲觀時過分悲觀,大部分人還犯了一個毛病,就是欠缺遠見,永遠被一個個框框限死着。(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先前已討論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懂隨波逐流,大眾樂觀時過分樂觀,大眾悲觀時過分悲觀,以為自己是The Special One,現在就算贏錢,最終亦會輸掉! 小投資者的眼光往往太過短淺,而企業家的目光着實長遠。(陸東「智者傲行」) 很多小投資者去分析一間公司,其實所知少少,亦沒有企業家的素質,但這卻不是問題所在,試問有幾多投資者有企業家的素質,又會清楚知道公司的全部資料!最緊要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玩一個資訊不平等的遊戲,要看重風險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5
柴兄誠意推介:2009年3月中央結算持股統計首先多謝柴兄的耐心,利用Webb兄的Query來check了一千多家主板及創業板股票的中央結算持股紀錄,現在我們細心看看柴兄的解說: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html 本統計乃根據David Webb的數花網頁以Excel的Web Query製成。由於種種問題,統計數據絕對會跟David Webb的數據有偏差,而David Webb的數據亦有可能跟港交所的數據有偏差。請不要根據本統計作為買賣股票的唯一考慮。 不在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總持股量 - 未存倉至市場中介者(證券行/銀行)及投資者戶口的股票的百分比,一般代表原始(大)股東的持股。如果大股東股票由證券行持有,可能代表股票已遭抵押(例如1076)。 不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持有人的持股量 - 存倉在投資者戶口的股口的百分比。 五(十)大持股總數 - 頭五(十)位的市場中介者持股 金利豐,天發,結好,中南 - 本地證券行,有請湯財兄解惑。(湯財兄補充:天發是大劉的,金利豐是朱太、金江/中南是273系,現為279持有。結好/金利豐是澳門幫,專為一批垃圾股融資。) 市場中介者數目 - 持有該股票的市場中介者的數目,即有多少間證券行/銀行持有該股票。 大股東持股在中央結算系統 - 不在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總持股量及不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持有人的持股量 < 總發行股數20%。不包括H股。如果該股的大股東持股量很少或或者沒有大股東(如330,709,變靚d等等),都會包括在此名單內。請人手對比大股東持股量。 大股東持股集中 - 不在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總持股量及不願意披露的投資者戶口持有人的持股量 > 總發行股數80%。不包括H股。代表大部份股票為原始(大)股東持有,在市場流通的股票應該很少。照理應該已違反流通量的要求,實在奇怪。 五大持股集中 (街貨) - 五大持股的市場中介者持貨/市場中介者持貨數 > 總發行股數 90% 。代表貨源集中在數個基金或團體,可能是基金愛股或貨源歸邊。 已知問題 香港第二板上市的股票,如945, 2888等,數據有問題。 H股及回歸A股的股票,本廢柴還未弄清港交所的總發股數是否包括A股或非流通股。暫時觀察應只包括H股,所以大部份的H股都幾乎100%在中央結算系統內,但6行的數據則顯示有相當多的股票不在中央結算系統內。 現在我們先看看柴兄得出來的結果,以下的內容只節錄部分,詳細請看以下網址。 http://faichai.blogspot.com/2009/04/3.html 大股東持股集中 評論:剩係知道貨應該好疏,炒上炒落好方便。 其中,如果有一些不在中央結算持股股數多於80%,股價又在底部的話,可以留意下,如果市值低,現金多,更是私有化的對象,但是等的時間可能以年計。 另外,有部分集中的原因是因為新上市,又或是因為供股,如果是這樣,就要留意股價高低、供股價格、以及盤子及市值的數字。 五大持貨集中(街貨) 評論: 貨源歸邊,未炒上既要留意。 其中有一些是市值低,潛力大的股份,有造圖及見底跡象,可能在幾年內升幅多於10倍,要認真留意。 但有一些公司是一世都唔益人,可以不理。 金利豐,天發,結好,中南總持股多於20% 評論:想發達或破產都在此中尋。不過破產的多,發達的少。買股最緊要留意這個LIST,是一定要Blacklist。 最少市場中介者數目 評論: 一如所料創業版佔多數。834就比較奇怪。 由於大股東持股在中央結算系統,要小心8115及3344。不過斷估無人會買呢d股掛? 其中要留意的是,有四隻停了牌,有一隻在海外上市,其他的都是不太吸引的生意,不過大都市值較少,其中3344賣了幾個物業已經套現過億,本年盈利肯定有保障,不過可能是派高股息,用來救大股東。其中有的是新上市的,這些肯定要優先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