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05/12/27 - 投資入門-儲蓄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8

投資的第一步是儲蓄,建立自已的資產負債表,探討自已的創富能力,分析自已的消費模式,從而嘗試在不影響生活水平下增加現金流入,即是消費得有價 值,若能珍惜你的每一分每一毫,在投資時便會不經意地避開股市陷阱,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賺大錢,因賺錢與風險大多數時候也成正比,珍惜本金的人,不應去冒 險,也不應賺大錢。投資的目的更不應蝕錢,要蝕錢不如捐給慈善團體,起碼能當作扣稅之用。投資的目的是在可承受的風險內賺取比銀行定期、最優質債券、通漲 為高的回報,否則,也屬投機。若未能有把握地了解單一股票的業務風險,請繼續儲蓄,市場賺錢機會及蝕錢機會每個交易日也在等你,不必心急求勝,若能在 SARS期間入貨,現在看來十分成功,不少文章也提及在大跌市買入匯控、中電或其他大藍籌,事實也證明十分成功,這些機會不斷發生,2003SARS,之 前有911事件、金融風暴等等,若投資的第一步是儲蓄,第二步便是等,並不是等天災人禍,不是怕被人指幸災樂禍,發死人財,事實是等市場出錯。在市場出錯 時候買入個股,各師各法,各有喜好,若不想找麻煩,索性買入盈富基金也可。

每天分析一份又一份的財務報表,很花時間,很吃力,若沒有興趣, 實在是件苦事。施永青曾說過,在跌市中,無論何等優質山頂豪宅,天水圍或是地鐵上蓋物業也下跌,你花很多時間去挑選,或者只能蝕少一點,相反,在升市時, 無論商住工貿大廈也紛紛上升,你不花時間去挑選,或者只是賺少一點。中短期升跌也許不易看,災難性的大跌應該大家也分辨得出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12

2005.HK - 經典套利手法 收買佬

http://blog.yahoo.com/recycle1004/articles/600195
平常人聽到套利,就想到先低買後高賣

其實也可先高賣,後低買


利君醫藥的曲繼廣先生極有可能演活這一招

公司於今年 2 月 23 日發盈警,指 2011 年全年業績將因為靜脈輸液業務相關的商譽減值而出現淨虧損

這次為石家莊四藥業務商譽減值,是非現金的虧損,聽起來皮不癢肉不痛

奇怪的是,利君要為正賺錢的四藥作減值。在 2011 年首九個月業績,四藥的靜脈輸液銷售為 HK$7.49 億,佔利君總銷售額 49%,銷售增長 30 %。雖說毛利率下降 6.3%,但增長速度完全能彌補毛利下降速度

追回記錄,利君在 2007 年以 HK$5 億 1 千萬買下四藥,作價為當時的 PE 7.5 倍或 PB 3.45 倍

由於四藥淨資產只有 HK$1 億 4 千 8 百萬,這溢價收購為四藥帶來 HK$3 億 6 千 2 百萬的商譽

利君還羅列了 11 間已上市醫藥公司的 PE,10 間高於 10 倍,1 間 6 倍,中位數 43 倍,這作價真的著數

買得咁抵,那賣的豈不是很笨?


賣家是 CPCL,72.93% 為利君獨立非執董曲繼廣持有,當中 62.5% 代價是利君以每股 HK$2.9 發行 1 億 1 千萬股支付,也即是 1 拆 5 的 HK$0.58 及 5 億 5 千萬股

可以說曲先生是多麽看好利君的前景

利君本身只賣抗生素或非抗生素成藥,四藥業務則為靜脈輸液,國內所說的打吊針

07 年上半年,公司總銷售 RMB4 億 5 千萬,抗生素佔了 72%,下半年總銷售 RMB11 億,抗生素佔 58%,四藥的靜脈輸液佔 19.1%;08 年靜脈輸液銷售大幅增長 138%,佔總收入 HK$16 億中的 36.1%;09 年再增長 15%,佔總銷售 HK$17 億的 37.9%;10 年達到 HK$7 億 9 千萬,佔總銷售 40%,超越抗生素業務成為公司最重要支柱

曲先生其間也反覆增持 1 億 2 千萬股,均價約 HK$0.9,在 2010 年套利 1 億 7 百萬股,均價約 HK$2.9,落袋 HK$ 2 億兼且還有市值 HK$8 億 7 千萬的持股票

曲先生賣個 HK$5 億拿回 HK$10 億,對曲先生而言,這交易已賺番

四藥首四年已為利君帶來 HK$30 億收入,按純利率 10% 計也賺了 HK$3 億多,利君付出溢價已經賺回

這真可謂多贏交易


再看那流程

曲先生賣了 (四藥),拿了 (股票),再賣了 (股票)

現在是否又想買了 (四藥)?


是否某個任務完成?又或者四藥有新任務?主人家要取回四藥時再多賺一筆?所以才要為仍然賺錢的四藥減值


賺還是偷,學 d 補習名師話齋,係觀點與角度既問題

且看利君將來要賣四藥時,買方又會否有曲先生相關人仕?又或者四藥再打入其他上市公司時,賣家公司又會否有曲先生的相關人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1

上一輪的熊市記憶-2005年 成財

http://xueqiu.com/2374042794/22582359
我是在05年開始接觸股市的,那時候對炒股完全沒有興趣,只是剛好工作上的原因,必須每天接觸到股市。今天,我彷彿又穿越回到了那時候。

2005年初的時候,股市完全沒人理會,指數在五年來的新低徘徊,而且亂鬨哄的,德隆系剛剛倒下,中科健又爆了,一堆堆的公司高管被抓。感覺這就是一個破罐子破摔的地方,難怪有人說要推倒重來算了。

有一篇文章,中國股市六大敗筆,是這樣寫的:

股市運行出現與國民經濟完全相悖的走勢,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從宏觀上說,2004年的中國經濟確實出現了一些對股市走勢發生重大影響的新的因素。宏觀調控措施的突然出台並且力度不斷強化,物價指數的持續走高並且導致銀行的利率政策發生方向性轉折,是中國股市運行中所出現的兩個最大的變量。但是,在中國的國民經濟年增長率仍然達到9%且又在年初公佈了「國九條」的情況下,如果措施得當,股市走出大熊市應該不是什麼奢望,至少是不該走出迭創新低的市場走勢。

  然而,市場的期待畢竟不是股市的現實,中國股市的疲弱走勢幾乎將市場的所有希望都擊得粉碎。市場運行仍然山重水覆、市場發展仍然危機四伏、市場預期仍然混沌無序--這是中國股市現實的真實寫照。在2004年的市場建設中,管理層仍然是失誤連連,並且在決策中出現了對市場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重大敗筆。

一大敗筆,對「國九條」的理解出現重大偏差、對「國九條」的落實出現嚴重走偏。
二大敗筆,以規範非流通股轉讓為名,把非流通股的轉讓從場外轉到了場內,並且大大降低了非流通股轉讓的市場條件。
三大敗筆,複製主板市場制度缺陷的中小企業板的推出及其大肆「圈錢」。
四大敗筆,以整體上市為名行「圈錢」之實。
五大敗筆,讓大股東來確定「以股抵債」的價格從而縱容原有的掠奪者對市場和流通股股東進行再掠奪。
六大敗筆,在發行制度創新和市場化的旗幟下推出市場詢價制。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2005年1月
"恨一個人就讓他去做股票 中國股市倖存者採訪錄" 你有看過更煽情的題目嗎...[心碎]

那時候,我看到政府說要放開銀行進入,鼓勵民資發展,要開徵房產稅。難怪最近總感覺新聞那麼耳熟。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那時候,我看到房價一個季度就上漲了10%,想買房。聽到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說,不能把買房當存款,我相信了,於是永遠失去了買房的機會。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2005年4月

到了年中,股改啟動了,當時的人們一點感覺也沒有,這個市場還能改出什麼東西來呢?於是股指跌到了6年來的新低,展開所謂千點保衛戰。

後來,股改莫名其妙的成為股市上漲的重要原因,一直吹上6000點,然後,產生的大量流通股又成為股市下跌的原因,一直跌了6年。我真服了你,市場先生。

查看原圖----2005年5月


查看原圖---2005年6月


那個時候,證監會為了支持股市,想了很多辦法,例如改革新股發行制度,降印花稅,放開公司回購股票,支持券商拓寬資本渠道,直到今天,他們還沒搞定這些事情。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7月

那時候,個稅起征點上調,本來說1500,後來意見很多,於是上調100元,到1600元。是不是很熟悉的情景啊啊...

查看原圖

謝國忠先生已經開始唱樓市崩盤了,那首歌好長,一直唱到今天。
查看原圖




中國證券報是這樣總結2005年的股市的:


股市創8年新低,債市現歷史牛市
上證指數6月6日跌破千點,收於998.23點,創出自1997年以來的新低;國債指數則在10月20日攀上109.73點的歷史高峰。與此同時,債券市場發行主體不斷豐富,金融創新也取得長足的發展。

理財週刊是這樣展望2006年的股市的:

股市難現大行情
經歷了4年多熊市折磨,投資者普遍盼望股市能重新走出大牛市行情,但大牛市出現在2006年的幾率並不大。首先,上市公司的利潤經過前兩年快速上升後,已經出現了下滑的趨勢。2005年3季報顯示,所有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小幅下滑,預計2005年全年業績也很難超過2004年。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增速下降等因素影響,2006年的業績可能比2005年還要差,因此,基本面並不支持股價大幅走高。

投資者是這樣看待2006年的股市的:
查看原圖

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年終報導:
守得住寂寞 QFII長線投資抄了A股大底
滬深兩市空賬戶近4500萬個佔比63.68%
2005個人投資者八成虧損 預期不樂觀
2005十大暴利行業:能源、醫療、教育、殯葬、教材、高速路、有線電視、房地產、網遊、美容。

沒錯,沒有白酒,哈哈。

大家在圖片中一直看到2012年12月7日應該是因為騰訊財經設置了自動抽取日期系統,真實的日期我都在圖片下方標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70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南迦巴瓦1999

http://xueqiu.com/4936181774/24132387
2005年到2012年浦發銀行和恆生銀行每股財務數據比較
$浦發銀行(SH600000)$
查看原圖
大多數股民一直熱衷於分紅股,請看看穩定分紅的恆生銀行和浦發銀行最近8年數據的比較。
1)2005年底,浦發股價約9.3元,PE 約 14.5
                       恆生銀行股價約100元,PE 約16.3倍
2)2012年底, 浦發銀行2005年的每股變成了3.08股,每股收益從2005年的0.64元增加到5.64元,增加787%。
                       浦發銀行累計分紅4.01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9.3元的 43.3%;
                       恆生銀行股數沒有變化,每股收益從5.93元增加到10.16元,累計增加71%。
                       恆生銀行累計分紅43.9元,相當於2005年底股價100元的43.9%;

                       浦發盈利增長中有所得稅改革帶來的增加。2005年,浦發所得稅50%左右,2012年,浦發所得稅23%左右,扣除這個因素,浦發實際增長500%左右。

3)淨資產
                  浦發銀行累計淨資產增加 695.6%, 恆生銀行增加290.7%。
                  浦發銀行淨資產增加更快的原因:
                  A高價增發股票
                  B分紅比例少,每年的盈利大部分作為資本再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95

十個瞬間之七:2005 年 6 月 6 日(12碼微信號:stockpost) 12碼

http://xueqiu.com/1722423554
終於寫到了「998」這個瞬間了,碼哥有點感慨,這可是中國股市最壯麗的一波牛市的起點,但是當時的那一天卻湮沒在一片悲觀的唏噓中——

 事實上在「998」點到來之前,管理層已經提出了所謂的股權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東必須以支付對價的方式來換取流通權,這可是一次破天荒的舉動,也是推進中國股市市場化的一大舉措,雖然現在來看當初的對價之低還是讓人不爽,但是畢竟這是管理層直面問題的開始,如果沒有這一步後面的中小板、創業板的開設是無法想像的。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是關於股權分置改革最響亮的進攻檄文,但是沒用啊,當時市場特別悲觀,在跌了四年的時間裡,大多數人已經麻木,在觸底的這段日子裡,其實有很多人看空看得非常厲害,碼哥認識的一位所謂高手當時還一度看到 300 點,他說這話的時候碼哥一度感到坐上了時光穿梭機,300 點那豈不是要回到 1994 年?這個碼哥是絕對不信的,不管怎麼說,從 94 年到 2005 年,十年過去了,經濟總量不可同日而語,難道指數就沒有一點進步?

6 月 6 日那天,其實現在想來也很平常,市場一開始依然是慣性下跌,那個時候下跌已經成為常態,交易員們都無所事事,整個盤房裡面都特別寂靜,用一個不太好聽的詞,那就是「死寂」。碼哥當時也沒有在看盤,只是非常詫異,一直在 MSN 上跟一位朋友在聊關於股權分置改革的看法。突然旁邊一位交易員傳來一聲驚呼:「破 1000 點了!」在這之前,因為上證指數一直下跌,已經臨近千點大關,因此會不會破千點成為一大市場看點,碼哥當時傾向於不會破,但是沒想到還真是破了。

不過破與不破,其實只是一個心理問題,對實質其實意義不大,碼哥當時的看法是不管股權分置改革大家對其有多大的意見,但是畢竟這一步是做了,表明自 2001 年以來市場最擔心的國有股減持的問題有了一個合適的說法了,這應該是好事。當時我們整個的倉位是不重,碼哥最看好的是太陽能行業,其他配置了一些中遊行業,有機械、建材之類的。另外因為當時已有三家公司作為試點來做股權分置改革,因此我們也很關注這個進程,事後證明正是因為對價的支付,使得小股東第一次有了話語權可以跟大股東去叫板,這裡面蘊藏的一系列機會終於攪活了市場,當然這是後話了。

其實市場在 998 停留的時間並不長,但既然破了,當時我就開始加倉了,加倉的重點還是在太陽能方面,我認定新能源的爆發點才開始,事實上從那個時候開始碼哥就開始比較系統地跟蹤美股,跟蹤太陽能行業也是從美股得到的啟發。當時的太陽能股就是天威保變,事實證明牛股往往是敢於逆勢而動的,在 998 見底之前天威就率先啟動了,雖然之後橫盤了數月,但是當整個市場轉暖後它卻是牛相畢露。

天威是成功的總結,另一個至今看起來比較有用的總結是:底部不是一個快速形成的過程,而是有著極其緩慢的反覆過程,998 之後市場小有反彈,但後來又跌下來,雖然 998 沒有再破,但是市場依然還是低迷,情緒差不多醞釀了 3 個月後才慢慢恢復,從悲觀到神志恢復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從癲狂回歸到冷靜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樣,所以現在有人問我怎麼看現在的 A 股時,碼哥只能說底部誰也看不清,但是情緒是可以看清的,如果市場進一步悲觀,那麼也許就該往相反的方向去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554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09/16-sep-14-2005.html

港股急升上2萬5千點後,大市開始整固,成交減少至600、700億元。 在成交減少下,牛證買家成為了大戶點心,港股「八連跌」至2萬4千100多點後,恒指或會繼續被推低來殺牛牛,還是應該開始反彈。 雖然後者居多,筆者不想亂估! 話到尾,估計短線走勢應該比 .... say 上星期估計今日打風,打工仔會放半日假、一日假、還是如常清晨改發3號風球 ... 困難得多。 (¬‿¬)

恒指牛熊證街貨分佈圖

至於中長線走勢,A股對港股影響較大。 上星期談及的上證指數昨天收報2339點,創一年半高,今天收市則在2300點附近; 而A股ETF,例如 安碩A50中國(2823)在50天線上下俳徊,相對其資產淨值溢價回跌至1.3%,低於過往歷史,仿佛正在靜待「滬港通」10月通車。

■  10 Sep 14 - 滬港通 與 中國A50指數

靜待 通車

滬港通受災股

Vs 受惠股,相比A股有溢價的H股明顯是「被受害」的一群,雖然仍有一點點、一點點的可能,A股股價會上升至貼近H股的價位; 但是,不排除投資者會沽出H股,換入相同的A股,為H股股價帶來下跌的壓力。 例子包括

名稱H股 (HKD)A股 (RMB)溢價(%)
華能國際電力 (00902.HK, 600011.SH) 9.1906.21017%
華電國際電力 (01071.HK, 600027.SH) 5.6403.84016%
安徽海螺水泥 (00914.HK, 600585.SH) 27.20017.31025%
建設銀行 (00939.HK, 601939.SH)5.7004.11010%
中國平安 (02318.HK, 601318.SH)62.20041.83018%
中國人壽 (02628.HK, 601628.SH)22.50015.29017%
中信証券 (06030.HK, 600030.SH)18.44012.86014%

一如上星期一文所說,如果相信在「滬港通」正式通車後,折讓會繼續減少,富時中國A50指數跑贏相對的H股的機會很高。


滬港通受惠板塊

據9月1日-8日,仍有多隻A股ETF產品獲淨申購,淨流入資金近20億港元,而這已經是A股ETF連續第15周獲資金淨流入。 數據顯示,6月以來,全球中資股ETF已有約305億港元的淨資金流入。 A股ETF持續獲資金淨申購,且市價較單位資產淨值存在溢價,使得市場認為海外投資者看好A股後市走勢。

部份人仕認為滬港通將在10月正式啟動之後,新經濟股、消費股、及非銀行類金融股,都有望長期受惠。 又有分析說,AH股大差價股目前差價已經明顯收窄,而這一趨勢有望在10月後繼續推進。 亦有分析指, 在內地買不到的股票,A股缺少的濠賭和跨國企業的港股料會受惠。

由於傾向於相信現時的流入的資金是為了買A股,筆者同意外資會 prefer 大大件的A股大型企業,包括A50內部份上海上市最大市值的成份股。

A股投資者多為散戶,喜歡高增長、有概念的中小型股。 港股受惠的,筆者則認為國策受惠股,例如醫藥股、燃氣股等應該會是A股投資者的所愛。 上證的醫藥股, 例如 恆瑞醫藥(600276)、江中藥業(600750)、西南藥業(600666)、千金藥業(600479)等的市盈率很少低於35倍,不比港股便宜; 筆者相信滬股通股份名單中的醫藥股,石藥集團(1093)、中國生物製藥(1177)和康哲藥業(0867)的強勢應會繼續,同時帶起同業中估值比較低的股份。

醫藥股的利君國際(2005)在上半年業績後,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上述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業務。 摩通報告指,因應撇除西安利君因素而調整財務預測後,將目標價上調至5.2元。 美銀美林指,利君國際(2005)非PVC軟袋業務持續增長,故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5元上調至5元。

滬港通 受惠 板塊


利君國際(2005)

利君國際(2005)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抗生素行業龍頭西安利君製藥,公司於2007年收購1948年成立的石家莊四藥以後成為國內領先的大輸液產品生產商,之後大輸液銷售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12年已經提升至58%,主營業務大輸液產品2011年和201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約4.7%與約7%。 近年,非PVC軟袋輸液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大幅跑贏玻璃瓶和PP塑瓶輸液產品。

集團的靜脈輸液業務增長強勁,抗生素及其他成藥業務則表現平穩。 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2013年度利君國際的抗生素業務收入受到沖擊,貢獻收入佔比18%。

於2012年,西安利君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及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已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有關高新技術企業的稅務優惠法規,此等公司可獲3年內享受15%的減免企業所得稅稅率。

利君國際 2005 靜脈輸液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利君國際(2005)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銷售廣泛類別之藥品,包括靜脈輸液、抗生素、非抗生素成藥、原料藥。
目前市值(港元)114.32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87元 (2014-09-16 收市價)
市盈率27.45倍
每股盈利(港元)0.141港元
市帳率3.96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0.978港元
利君國際 2005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利君國際(2005)8月底公布2014年度中期業績,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主要歸功於大輸液業務的快速高效發展。每股盈利0.1026元;派中期息3仙,及特別股息3仙,合共6仙,去年同期只派末期息2仙。

期內,營業額15.27億元,按年升8.27%。

業務營業額 (港元)分部經營溢利 (港元)
靜脈輸液及其他 9.97億元 (上升18.6%)2.75億元 (上升33.2%)
抗生素及其他 5.31億元 (下跌7.0%)0.41億元 (上升36.1%)
未分配 --(0.15)億元
總銷售 15.27億元 (上升8.3%) 3.01億元 (上升32.2%)

利君國際 2005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而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2014年度上半年,靜脈輸液佔收入6成,佔經營溢利85%。 抗生素及其他則佔收入4成,佔經營溢利15%。 公司未來兩年會集中於加大袋輸液產量,估計袋輸液產量以金額計將會達至約20億元。

利君(2005)計劃於2014年出售10億至11億件輸液產品,較2013年的7億件有所大增加,並計劃於2015年至16年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件。

管理層相信,新一輪藥品招標計劃為公司於未來 2 至3 年提供絕佳的拓展機會。 利君國際(2005)於廣東、新彊、海南、湖北、寧夏、北京、山東及上海展開的新一輪基本藥品招標計劃中一直表現良好。 近期的投標價格維持穩定。除搶奪小型公司的市場份額外,其較同業於非 PVC 軟袋方面理想的成本優勢亦使利君國際可積極拓展至其他省份。

出售西安利君,集中袋輸液業務

利君國際(2005)8月團宣布出售西安利君所有資產,而出售之後,袋輸液業務佔比已近100%。 出售西安利君製藥現金代價為7.72億元。 加上相等於約1億港元之股息,利君國際(2005)合共收取款項約為8.73億元。 西安利君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從事在中國開發、製造及分銷抗生素、非抗生素成藥及原料藥。

集團出售西安利君後,承諾將以出售所得的一半,用作派發特別息。 筆者初步估計,特別息是0.16元左右。

出售 西安利君

股權

今年6月初,利君國際(2005)公布股權易手,原大股東以每股作價2.75元,悉售手上7.7億股或26.28%股權,當中有約5.15億股售予獨立承配人;1.1億股售予公司副主席及第二大股東曲繼廣;及1.45億股售予深圳上市的四川科倫藥業。 交易完成後,曲繼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升至28.5%,而科倫持約4.96%股權,成為策略性股東。 事後,利君國際(2005)新任大股東曲繼廣已全數行使購股權後,曲氏增持公司的股權至29%。

另外,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購入利君(2005)1.45億股,佔股本4.96%,也極具正面作用。根據利君(2005)通告所指,科倫藥業吸納利君(2005)股份將作為產業投資長期持有,並逐步通過雙方優勢互補,以達到提升銷售效率、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及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  曲繼廣  25% ⇒ 29%
▪  四川科倫藥業  5%


四川科倫藥業

四川科倫(002422.SZ)、華潤雙鶴(600062.SH)及利君國際(2005)已壟斷了國內50%的大輸液市場份額,較2006年前後約提升一倍。

四川科倫(002422.SZ)是大輸液行業的龍頭之一。 四川科倫(002422.SZ)2012年原計劃斥資10.5億元向利君國際(2005)兩大主要股東收購合共3.6億股,但是香港證監會懷疑科倫與其兩大股東等是一致行動人,未來可能觸發全面收購的理由否決了上述買賣。  按照原計劃,收購利君國際(2005)後,科倫藥業(002422.SZ)將與之強強聯合,業務範圍將迅速擴充至華北區域,而對於整個大輸液行業來説,科倫藥業與利君國際的聯手將加快該領域集中度的提升速度。

雖然是次利君(2005)失落於投入四川科倫(002422.SZ)的懷抱,但是科倫並沒有罷休,這次便趁原大股東減持而再次入股成為策略性股東。

靜脈輸液


產能,銷量

利君(2005)2013年上半年輸液產能增至年產10億瓶,帶動大輸液銷量6.94億瓶(袋),較2012年增加23.2%,其中軟袋銷量2.80億,較2012年增長48.0%。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大輸液產量4.34億瓶(袋),較上年增加24%,其中軟袋產量達到1.91億袋,較上年增長48%,規模經營優勢進一步得到充分體現。

利君(2005)的大輸液產能在2013年下半年新建6條生產綫,並取得最新GMP認證,公司的大輸液產能由10億瓶增至15億瓶(袋),軟袋輸液佔公司整體輸液產能的60%以上。 公司並計劃於2015年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瓶(袋)。

年份產能銷量
2013年 10億瓶(袋)6.94億瓶(袋)
2014年 15億瓶(袋) 上半年 4.34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非PVC軟袋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作為PP塑瓶的替代品,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直立式輸液產品的GMP認證,該產品將逐漸推出市場。直立式軟袋的毛利率超過60%,對比科倫和華潤雙鶴已經推出的直立式軟袋,公司產品用純PP塑瓶材料,因此生產成本更低。 著雙口軟袋和直立式軟袋佔比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2014年產能
▪  非PVC軟袋 : 軟袋 6億袋
▪  非PVC軟袋 : 直立袋 3億袋
▪  PP塑瓶 : 4億瓶
▪  玻瓶 : 2億瓶
▪  總計 = 15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直立式軟袋輸液生產線

小容量註射劑

利君(2005)於9月15日公布,公司獲得小容量註射劑20個品種共計23個規格的產品文號,治療領域包括心腦血管、抗炎、補充微量元素、退熱、止痛和抗過敏等,全部是以玻璃安瓿包裝形式。 利君(2005)表示獲得該等文號可對發展帶來較大優勢,集團的產品結構更加完善,新增加了小容量註射劑型,亦可與集團的大輸液劑型在臨床使用上互相補充。

集團表示,獲得該等批文後,只需生產設施通過GMP認證即可生產銷售,可為集團帶來新的銷售和利潤增長。

利君國際 2005 註射液 玻璃瓶裝

短評

利君國際(2005)以產銷「利君沙」抗生素起家,近年業務已側重於產銷靜脈輸液(大輸液),因後者銷售增長快而且毛利率高,故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 2014年上半年,靜脈輸液佔溢利87%,而抗生素業績佔13%左右。 新版GMP要求下,大量靜脈輸液小廠家2013年底退出市場,有利大型輸液企業擴取大市場份額。

2013年底中國共有337家大輸液生產商,其中115家未能於年底前通過2013年新修訂藥品GMP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有34%的大輸液企業將被迫停產。 隨著這些企業的停產行業產能將明顯收縮,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明顯改觀,預計2014年〜15年行業整合將加速,而利君(2005)將明顯受益於行業整合。

利君(2005)出售西安利君,有助集中的靜脈輸液(大輸液)的業務,推供現金發展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包括已經獲得批文的小容量註射劑,進軍治療心腦血管的領域。

抗生素業務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公司集中靜脈輸液業務,增長步伐將會更加明顯。 利君國際(2005)預期市盈率20倍左右,相比同業,折讓非常明顯。

利君國際 2005







預期盈利,市盈率

利君國際(2005)上半年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每股盈利0.1026元。 當中,靜脈輸液溢利上升33%至2.62億元。 利君(2005)正在出售抗生素業務,集中靜脈輸液的業務。

簡單估計,2014年全年計算,靜脈輸液的業務純利5.3億元,抗生素業務0.5億元,上升40%至5.8億元左右。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39%至0.196元。

▪  靜脈輸液: 5.3億元 (上半年2.62億元)
▪  抗生素業務: 0.5億元 (上半年0.4億元)

現價3.87元,每股預期盈利0.196元,預期市盈率19.7倍。

扣除抗生素業務

扣除出售的抗生素業務,靜脈輸液的業務預期每股盈利至0.179元。 另一個數字是出售抗生素業務後,特殊盈利每股0.33元。

現價3.87元,扣除預期特別息的0.16元後是3.71元。 預期每股盈利0.179元,預期市盈率20.7倍。

利君國際 2005

大輸液,靜脈輸液

大輸液即大容量註射液(Large Volume Parenteral 或 LVP)常指容量大於等於50毫升並直接由靜脈滴註輸入體內的液體滅菌製劑根據臨床用途,LVP大致可分為5類:體液平衡用輸液,營養用輸液,血容量擴張用輸液,治療用藥物輸液和透析造影類。

醫院大部分治療均通過大輸液進行,因此大輸液用量取決於住院患者數量。 軟袋大輸液用量2008〜201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6.1%,住院患者2008〜2012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3.3%。 2006〜2012年,軟袋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6%左右,銷量從約5億袋增長至超過20億袋。

目前,大輸液市場主要廠商包括科倫藥業(002422.SZ),華潤雙鶴(600062.SH),華仁藥業(300110.SZ)和利君國際(2005.HK),其中,科倫藥業為整個LVP市場的龍頭,銷售網絡和華潤雙鶴(600062.SH)一樣覆蓋全國,2013年市場份額分別為30%以上和10%左右。利君國際(2005.HK)的產能市場份額去年略小於華潤雙鶴,但其銷售收入今年有望超過後者。

利君已是最大非PVC軟袋輸液生產商,佔市場份額逾20%。摩通估計,其非PVC軟袋產品銷售於今年度或按年增長40至50%。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利君國際(2005)


3年圖:

股價 3年圖  利君國際(2005)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利君國際(200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營業額 --21.55 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12.24億元24.31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14.10元27.45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15.27億元 --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 盈利 --(0.41)億元
2012年 盈利 1.49億元2.81億元
2013年 盈利 2.27億元4.12億元
2014年 盈利 3.01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1年--$(0.0141)
2012年$0.0508$0.0959
2013年$0.0776$0.1406
2014年$0.1026--



參考:

1. 利君國際 2005 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4/LTN2014042414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8/LTN201308289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8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1/LTN20120821309_C.pdf

2. 利君國際
http://www.lijun.com.hk/eng/global/home.htm
http://www.sjzsiyao.com/

3. 醫藥股可人 利君走勢強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f3d189f-9699-4951-9831-6dfde01e6022-887636

4. 被低估的大輸液行業龍頭
http://pg.jrj.com.cn/acc/Res/HK_RES/STOCK/2014/2/27/353c67f2-9f77-472a-88e8-ce23721f98a6.pdf

5. 利君國際(2005)準備加快拓展;規模經濟帶來利潤改善
http://www.utrade.com.hk/tc/retail-market-monitor/lijun-retail-market-monitor-20140709-chi.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93

2005-2015 中國民主進程發展史 思想花園

來源: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hk/2015/01/2005-2015.html


(1)

2005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超級瘋狂,不但空前而且絕後。2005年被稱為“娛樂元年”,之後內地選秀節目遍地開花,亦印證中國民主思想的發展歷程。

超級女聲的瘋狂,和最後被叫停,都是因為它曇花一現的民主元素。這在中國,是極度新鮮事物。

它的海選,沒有門檻,每個女性可以參與,最初的海選過程還是重要賣點。這等於西方民主的自由提名,而之後評判的比賽淘汰,類似政黨內部篩選,過程也是公開透明。在決賽階段,以觀眾短信投票,決定比賽歌手名次,是石破天驚。

十年過後,我們回過來看,可以看到民主過程的可貴之處。

2005年的三甲,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至今大紅大紫,之後沒有一次選秀節目,可以再創她們的輝煌。

偶像是自己選出來的,就好像民選政治領袖,底氣十足,有雄厚的執政和人氣基礎。

這里要說的是李宇春。她其貌不揚,歌路走的是中低音路線,聲色全無。但她是選出來的王者,至今在內地歌壇風頭無兩。只要有觀眾喜歡就可以。

2005年以後,所有的歌唱選秀節目,包括最紅的“中國好聲音”,所有的參賽者都是以高音,吼歌取勝,唯恐不能打動評委和臺下觀眾。但這些歌的風格,是不是觀眾想要的呢?

如果李宇春今天來參加選秀,恐怕連第一關也過不了,但市場證明,她是最受歡迎的。

經濟學上有“信息理論”,如果信息傳遞機制不暢順,參與者就需要做出一些突出的行為,吸引註意。小圈子的歌唱比賽,需要吼歌,以示“我唱得好”;但真正面向觀眾選秀,不需要刻意扭曲,只要唱得觀眾接受就可以了。這就如同在欽點政治制度中,一些政治人物要表現得特別忠心。

昨晚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開播,如果說被禁的“超級女聲”類似西方民主運作,“我是歌手”,則是中國的人大制度。節目邀請幾個著名歌手比賽,類似人大由黨委欽點候選人;這些歌手表現再由電視臺選定的現場五百觀眾投票,類似人大代表。整個過程,表面上看起來民主,但結果是可控制的。

至於近在內地紅爆的“中國好聲音”,則和中央正在推銷的“8.31”香港政改方案相像。選手首先要經過由那英,汪峰,齊秦,楊坤四位導師至少一位的認可,才可入圍,這類似選舉委員會的提名和篩選機制。在決賽階段,則是由所謂的101家媒體代表投票,這又和中央指定的選舉委員會相像。

不過,這些欽點式選秀節目出來的歌手,星途恐怕永遠也比不少當年經過民主洗禮的2005屆超女了。

(2)
我心目中女神,我認為是過往今來,唱得最好的張靚穎,參加今年的“我是歌手”比賽。雖然相信,冠軍不可能不是被稱為“國字號歌手”的韓紅,但我在心底也希望,能在這個中國式的選舉中,創一個小小的奇跡。

懷念在2005年,中國大地上曾有過的那麽一絲民主亮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926

從2005年股神給股東信發現Magic Formular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3/2005magic-formula.html

巴黎:



前兩篇文包括14/1/2015寫的選互太紡織因爲它的資產回報率高,和Greenblatt的Magic Formular都介紹了以資產回報率辨別了不起的公司和平平無奇公司的分別,其實這分辨方法非常合邏輯,同一個機器資產,能生產多一些,賣得貴賺得多的公司,當然是好。
 
不過因爲會計入賬以發生交易日付出的成本的原因,如果一間資產原值$10,000,回報率是21%的公司以3倍的價格$30,000被收購, 收購的公司的資產會記錄成$30,000,這間公司的回報率馬上下降成7%,這是否意味它和市場上另一些一開始資產回報率便是7%的公司沒有分別?同時應怎樣辨別?很多朋友對這題目非常有興趣。
我們可以從2015年2月28日股神發佈給股東信看到一二。
 
第一:
 
上面說的因爲收購而產生的溢價,GAAP會計準則要求多出的$20,000溢價部分也計入無形資產,而股神認爲不應把這類無形資產的攤消在盈利中扣除,
(節錄自2015年股神給股東信)
這些商譽資產在我們購買保險公司時產生,這增加了賬面價值(資產)。這種商譽體現了我們為保險公司獲得浮存金能力支付的價格。然而,商譽並沒有實際的價..
 
我不會一一解釋所有的調整(盈利),因為其中一些變化微小且不易解釋,但是一些嚴肅的投資者應該理解不同無形資產的性質。一些無形資產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損耗殆盡,而另外一些的價值卻完全不會出現損失。例如軟件,其攤銷費用就是實實在在的費用。而其它一些無形商譽資產是不應被攤銷的,比如客戶關系。如果通過並購會計規則計算顯然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在報告49頁的GAAP合規數據中,有11.5億美元的攤銷費用作為支出項被扣除。我們認為其中只有20%真實的不真實部分的費用曾經在伯克希爾是不存在的,但是隨著我們不斷收購公司,這些費用變得越來越大,之後也應該會延續這樣的趨勢。
在報告67頁的GAAP合規表格中給出了目前我們的無形資產。我們目前還有74億美元的無形資產有待攤銷,其中41億美元將在未來五年中攤銷完畢。當然,最終所有非真實成本將全部被沖銷。到時財報上的盈利將增長,盡管真實的盈利可能是持平的。
 
第二:
股神認爲資產值應衹計有型資產值,和Greenblatt的著作中用的一樣。股神收購公司時的計算,一定會從盈利中扣除計算折舊費,而利息和稅的處理也是相同,但之後他會運用Berkshire的財力,降低利息的支出。
(節錄自2015年股神給股東信)
 
           但我們想強調,折舊費是不同的:我們上報的每一分折舊費用都是真實成本。這一點也適用於其他大部分公司。如果公司CEO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作為估值指南來兜售,他們多    半是在說謊。
回到我們制造業、服務和零售業的眾多業務上,我們出售的產品涵蓋面甚廣,從棒棒糖到飛機不等。以未加杠桿的有型資產凈額計算,其中一些行業的業務受益於良好的經濟形勢,實現的稅後利潤高達25%至逾100%。其他一些行業的利潤在12%20%間。不過,有幾家公司的回報非常差,這是我在資本配置時犯下的一些嚴重錯誤。
若從單一公司實體來看,這一集團內的公司都是優秀企業。盡管他們持有大量超額現金,且幾乎沒有舉債,但他們2014年平均有形資產凈額達到240億美元,稅後掙得18.7%的利潤。 
最近,我們擴大了這一基礎。我們用30億美元收購了AltaLink,主營電力轉換系統,為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85%的人口提供服務。通過多樣化收入來源,加上母公司的內在優勢,BHE及其公共事業部門大幅度降低了負債。這種模式讓我們的公司和客戶受益……..
 Clayton收入的關鍵在於該公司擁有的130億美元按揭貸款投資組合。在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當房地產融資枯竭時,Clayton有能力維持放貸是因為有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支持。事實上,在金融危機時期,我們為自己的公司提供資金的同時,還在持續為競爭對手的零售銷售提供資金……
 
結論是股神收購公司的Magic Formular中資產回報率是以有型資產,相對扣除折舊利息和稅,但不扣除因收購產生的無形攤銷的盈利回報率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55

28 Mar 15 -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藍冰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5/03/28-mar-15-2005.html

醫藥股的利君國際(2005)在上半年業績後,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上述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業務。 高盛發表報告指,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給予目標價4.7元。該行指,在利潤率擴張及市場份額增加推動下,預料利君2015-17年的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高於同業。 該行認為,利君的風險/回報組合吸引,市場低估油價下跌對利君的正面影響。 利君國際(2005)亦有表示,PP塑瓶材料價格的下跌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

利君國際(2005)公佈2014年業績,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每股股息為0.232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靜脈輸液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利君國際(2005)

利君國際(2005)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抗生素行業龍頭西安利君製藥,公司於2007年收購1948年成立的石家莊四藥以後成為國內領先的大輸液產品生產商,之後大輸液銷售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12年已經提升至58%,主營業務大輸液產品2011年和201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約4.7%與約7%。 近年,非PVC軟袋輸液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大幅跑贏玻璃瓶和PP塑瓶輸液產品。

利君國際(2005)的靜脈輸液業務增長強勁,抗生素及其他成藥業務則表現平穩。 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2013年度利君國際的抗生素業務收入受到沖擊。 集團2014年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抗生素業務。 公司2015年建議將名稱更改為「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更明確之定位,並鞏固公司之企業形象。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輸液洗灌封生產綫


公司簡介利君國際(2005) 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向醫院及分銷商銷售廣泛類別的成藥及原料藥,主要為靜脈輸液。
目前市值(港元)104.79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53元 (2015-03-27 收市價)
市盈率17.34倍
每股盈利(港元)0.141港元
市帳率3.1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05港元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利君國際(2005)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6.03億元,按年升46.41%,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5.26億元;每股盈利0.2047元;不派末期息,派特別息每股17.2仙。2013年派末期息2仙。 全年共派息23.2仙,2013年為4仙。

期內,銷售收入29.23億元,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20.91億元。毛利10.65億元,按年升28.58%。

業務營業額 (港元)分部經營溢利 (港元)
靜脈輸液及其他 20.91億元 (上升21.4%)4.92億元 (上升33.1%)
抗生素及其他 (已終止經營業務) --0.50億元
出售附屬公司--0.61億元
總銷售 20.91億元 (上升21.4%)6.02億元 (上升46.4%)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而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利君(2005)計劃於2015年出售12億件輸液產品,較2014年的9.1億件有所大增加。 集團今年重點做好軟袋和直立軟袋產品的新市場的中標工作,通過開發新市場和強化現有市場的滲透率,確保公司軟袋輸液產銷量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

公司2014年獲得100ML小兒電解質補給註射液軟袋、3000ML甘露醇註射液和1000ML乳酸鈉林格註射液大規格產品生產批件;取得25 個小水針註射液的產品批件;開始進入生物多肽、抗體藥物分子臨床診斷及生化試劑領域。

新產品開發方面,公司3個三類新藥的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布南色林的臨床實驗已近完成; 2015年有望取得甘氨酸沖洗液、複方氨基酸註射液軟袋和複方電解質註射液直立袋等產品生產批件,進一步增加產品銷售種類。

出售西安利君,集中袋輸液業務

利君國際(2005)去年出售西安利君所有資產,獲現金7.72億港元,並獲得6,100萬港元特別收益。 集團出售西安利君後,承諾將以出售所得的一半,用作派發特別息。

出售 西安利君

產能,銷量

利君(2005)2013年上半年輸液產能增至年產10億瓶,帶動大輸液銷量6.94億瓶(袋),較2012年增加23.2%,其中軟袋銷量2.80億,較2012年增長48.0%。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大輸液產量4.34億瓶(袋),較上年增加24%,其中軟袋產量達到1.91億袋,較上年增長48%。 2014年全年實現大輸液銷量9.1億瓶╱袋,其中軟袋輸液銷量達到4億袋,同比增長42%,規模經營優勢進一步得到充分體現。

利君(2005)石家莊四藥總部搬遷升級改造一期工程,全部按時間計劃完成建設,於去年3月底獲得GMP 認證並投入實用。 公司的大輸液產能由10億瓶增至15億瓶(袋),軟袋輸液佔公司整體輸液產能的60%以上。 公司並計劃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瓶(袋)。

公司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到12億瓶袋,特別是直立軟袋和軟袋要達到7億銷量,提升輸液產品的盈利空間,確保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

年份產能銷量
2013年 10億瓶(袋)6.94億瓶(袋)
2014年 15億瓶(袋) 9.1億瓶(袋)
2015年 15億瓶(袋) 目標: 12億瓶 (袋)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非PVC軟袋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作為PP塑瓶的替代品,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直立式輸液產品的GMP認證,該產品將逐漸推出市場。直立式軟袋的毛利率超過60%,對比科倫和華潤雙鶴已經推出的直立式軟袋,公司產品用純PP塑瓶材料,因此生產成本更低。 著雙口軟袋和直立式軟袋佔比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2014年產能
▪  非PVC軟袋 : 軟袋 6億袋
▪  非PVC軟袋 : 直立袋 3億袋
▪  PP塑瓶 : 4億瓶
▪  玻瓶 : 2億瓶
▪  總計 = 15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直立式軟袋輸液生產線

股權

2014年6月初,利君國際(2005)公布股權易手,原大股東悉售手上7.7億股或26.28%股權。 交易完成後,曲繼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升至28.5%。 事後,利君國際(2005)新任大股東曲繼廣已全數行使購股權後,曲氏增持公司的股權至29%。

另外,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去年以每股2.75元的價格,購入利君(2005)1.45億股,佔股本4.96%。根據利君(2005)通告所指,科倫藥業吸納利君(2005)股份將作為產業投資長期持有,並逐步通過雙方優勢互補,以達到提升銷售效率、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及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基金方面,惠理於去年11月減持後,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瑞銀去年11月增持後,持股量為5.4%左右。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股權上升至29.59%。

▪  主席 吉為 持有29.59%股權。
▪  瑞銀 持有5.39%股權。
▪  四川科倫藥業 持有4.96%股權。

石四藥 利君國際 2005 註射液 玻璃瓶裝

短評

利君國際(2005)以產銷「利君沙」抗生素起家,近年業務已側重於產銷靜脈輸液(大輸液),因後者銷售增長快而且毛利率高,故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 利君國際(2005)預期以抗生素業務為主的西安利君在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停滯,且需要投入巨資以完成新版GMP 認證改造。 公司剝離抗生素的業務,部分成為特別股息,重新分配資源,集中於增長潛力較高的業務範疇。 剝離無利可圖的業務抗生素的業務後,公司的主營業務愈來愈清晰,盈利增速不再被抗生素業務拖低,有助提升其估值

2013年底中國共有337家大輸液生產商,其中115家未能於年底前通過2013年新修訂藥品GMP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有34%的大輸液企業將被迫停產。 隨著這些企業的停產行業產能將明顯收縮,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明顯改觀,預計未來數年行業整合將加速,而利君(2005)將明顯受益於行業整合。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可見集團管理層對集團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另外,公司亦回購940萬股,平均回購價3.70元,顯示市場低估了公司的估值。

公司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市場份額去年進一步提升,價格話事權較高。 利君(2005)的產能去年已經於提升至15億瓶(袋),今年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上升三成至12億瓶,而且由於油價下跌引致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提升毛利率,市場估計公司今年核心盈利上升50%至0.25元,高盛給予的目標價為4.7元、花旗為4.57元,美銀美林為5.0元。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中等收入家庭崛起、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殷切,市場給予盈利穩定增長的醫藥股估值由20倍至40倍不等,例如綠葉製藥(2186)現價是43倍市盈率、石藥集團(1093)和康哲藥業(0867)是30倍 。 利君國際(2005)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現價市盈率21.3倍(持續經營業務計算),預期市盈率14.1倍,折讓明顯。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上升35%至0.225元。 用較低的估值的20倍市盈率(往績市盈率22.1倍)或4.5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考慮應否跟隨大行調升今年的增長和目標。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盈利,市盈率

利君國際(2005)2014年盈利為 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 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共派23.2仙,共派息6.88億元。 現價3.53元計算,市盈率17.3倍,息率6.6厘。

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3.53元,市盈率21.3倍。

高盛、美銀美林和交銀國際都不約而同,估計公司2015年盈利增長5成至0.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4.1倍。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有可能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增速和去年差不多,上升35%至0.2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5.7倍。


利君國際 2005

2014年11月 估計

利君國際(2005)上半年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每股盈利0.1026元。 當中,靜脈輸液溢利上升33%至2.62億元。 利君(2005)出售抗生素業務,集中靜脈輸液的業務。

簡單估計,2014年全年計算,靜脈輸液的業務純利5.3億元,抗生素業務0.5億元,上升40%至5.8億元左右。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39%至0.196元。 預期特別息0.16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實際

利君國際(2005)2014年淨利潤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2014年度特別息為0.202元,全年股息為0.232元。

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3年圖:

股價 3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利君國際(200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3年 營業額 --17.23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20.91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 盈利 --4.11億元3.69元
2014年 盈利 --6.03億元4.92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0.1406$0.1261
2014年--$0.2047$0.1669



參考:

1. 利君國際 2005 業績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lijun/annual/2014/crespress.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7/LTN2015032724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4/LTN2014042414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8/LTN201308289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8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1/LTN20120821309_C.pdf

2. 利君國際
http://www.lijun.com.hk/eng/global/home.htm
http://www.sjzsiyao.com/

3. 石四藥:輸液產業轉型需揚起微笑曲線 - 醫藥經濟報
http://www.yyjjb.com/html/2014-10/29/content_215666.htm

4. 醫療健康 利君 華瀚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d773b22-2880-44db-ba43-d2287b0f726d-71241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90

28 Mar 15 -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醫藥股的利君國際(2005)在上半年業績後,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上述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業務。 高盛發表報告指,納入「確信買入」名單,給予目標價4.7元。該行指,在利潤率擴張及市場份額增加推動下,預料利君2015-17年的每股盈利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高於同業。 該行認為,利君的風險/回報組合吸引,市場低估油價下跌對利君的正面影響。 利君國際(2005)亦有表示,PP塑瓶材料價格的下跌將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

利君國際(2005)公佈2014年業績,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每股股息為0.232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靜脈輸液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利君國際(2005)

利君國際(2005)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抗生素行業龍頭西安利君製藥,公司於2007年收購1948年成立的石家莊四藥以後成為國內領先的大輸液產品生產商,之後大輸液銷售收入佔比逐年提升,2012年已經提升至58%,主營業務大輸液產品2011年和2012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約4.7%與約7%。 近年,非PVC軟袋輸液產品的需求急速上升,大幅跑贏玻璃瓶和PP塑瓶輸液產品。

利君國際(2005)的靜脈輸液業務增長強勁,抗生素及其他成藥業務則表現平穩。 受國家「限價限量」控制抗生素濫用的政策影響,2013年度利君國際的抗生素業務收入受到沖擊。 集團2014年宣布出售西安利君製藥全部股權,透過剝離低增長而無利可圖的抗生素業務。 公司2015年建議將名稱更改為「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更明確之定位,並鞏固公司之企業形象。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輸液洗灌封生產綫


公司簡介利君國際(2005) 主要從事研究、開發、製造及向醫院及分銷商銷售廣泛類別的成藥及原料藥,主要為靜脈輸液。
目前市值(港元)104.79億元
現時股價(港元)3.53元 (2015-03-27 收市價)
市盈率17.34倍
每股盈利(港元)0.141港元
市帳率3.19倍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1.105港元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利君國際(2005) 全年業績

利君國際(2005)公布截至2014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6.03億元,按年升46.41%,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5.26億元;每股盈利0.2047元;不派末期息,派特別息每股17.2仙。2013年派末期息2仙。 全年共派息23.2仙,2013年為4仙。

期內,銷售收入29.23億元,其中石家莊四藥實現20.91億元。毛利10.65億元,按年升28.58%。

業務營業額 (港元)分部經營溢利 (港元)
靜脈輸液及其他 20.91億元 (上升21.4%)4.92億元 (上升33.1%)
抗生素及其他 (已終止經營業務) --0.50億元
出售附屬公司--0.61億元
總銷售 20.91億元 (上升21.4%)6.02億元 (上升46.4%)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發展 及 2015年目標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而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利君(2005)計劃於2015年出售12億件輸液產品,較2014年的9.1億件有所大增加。 集團今年重點做好軟袋和直立軟袋產品的新市場的中標工作,通過開發新市場和強化現有市場的滲透率,確保公司軟袋輸液產銷量在同行業的領先地位。

公司2014年獲得100ML小兒電解質補給注射液軟袋、3000ML甘露醇注射液和1000ML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大規格產品生產批件;取得25 個小水針注射液的產品批件;開始進入生物多肽、抗體藥物分子臨床診斷及生化試劑領域。

新產品開發方面,公司3個三類新藥的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布南色林的臨床實驗已近完成; 2015年有望取得甘氨酸沖洗液、複方氨基酸注射液軟袋和複方電解質注射液直立袋等產品生產批件,進一步增加產品銷售種類。

出售西安利君,集中袋輸液業務

利君國際(2005)去年出售西安利君所有資產,獲現金7.72億港元,並獲得6,100萬港元特別收益。 集團出售西安利君後,承諾將以出售所得的一半,用作派發特別息。

出售 西安利君

產能,銷量

利君(2005)2013年上半年輸液產能增至年產10億瓶,帶動大輸液銷量6.94億瓶(袋),較2012年增加23.2%,其中軟袋銷量2.80億,較2012年增長48.0%。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大輸液產量4.34億瓶(袋),較上年增加24%,其中軟袋產量達到1.91億袋,較上年增長48%。 2014年全年實現大輸液銷量9.1億瓶╱袋,其中軟袋輸液銷量達到4億袋,同比增長42%,規模經營優勢進一步得到充分體現。

利君(2005)石家莊四藥總部搬遷升級改造一期工程,全部按時間計劃完成建設,於去年3月底獲得GMP 認證並投入實用。 公司的大輸液產能由10億瓶增至15億瓶(袋),軟袋輸液佔公司整體輸液產能的60%以上。 公司並計劃拓展其輸液產能至20億瓶(袋)。

公司今年的銷售目標是達到12億瓶袋,特別是直立軟袋和軟袋要達到7億銷量,提升輸液產品的盈利空間,確保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

年份產能銷量
2013年 10億瓶(袋)6.94億瓶(袋)
2014年 15億瓶(袋) 9.1億瓶(袋)
2015年 15億瓶(袋) 目標: 12億瓶 (袋)

利君國際   石四藥 2005

非PVC軟袋

利君(2005)是國內最大的非PVC軟袋製造商,作為PP塑瓶的替代品,非PVC軟袋佔公司營業額的比例也見逐年提升。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直立式輸液產品的GMP認證,該產品將逐漸推出市場。直立式軟袋的毛利率超過60%,對比科倫和華潤雙鶴已經推出的直立式軟袋,公司產品用純PP塑瓶材料,因此生產成本更低。 着雙口軟袋和直立式軟袋佔比提升,毛利率和淨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2014年產能
▪  非PVC軟袋 : 軟袋 6億袋
▪  非PVC軟袋 : 直立袋 3億袋
▪  PP塑瓶 : 4億瓶
▪  玻瓶 : 2億瓶
▪  總計 = 15億瓶(袋)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直立式軟袋輸液生產線

股權

2014年6月初,利君國際(2005)公布股權易手,原大股東悉售手上7.7億股或26.28%股權。 交易完成後,曲繼廣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升至28.5%。 事後,利君國際(2005)新任大股東曲繼廣已全數行使購股權後,曲氏增持公司的股權至29%。

另外,四川科倫藥業(002422.SZ)去年以每股2.75元的價格,購入利君(2005)1.45億股,佔股本4.96%。根據利君(2005)通告所指,科倫藥業吸納利君(2005)股份將作為產業投資長期持有,並逐步通過雙方優勢互補,以達到提升銷售效率、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及擴大產品的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基金方面,惠理於去年11月減持後,持股量低於5%法定披露水平。 瑞銀去年11月增持後,持股量為5.4%左右。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股權上升至29.59%。

▪  主席 曲繼廣 持有29.59%股權。
▪  瑞銀 持有5.39%股權。
▪  四川科倫藥業 持有4.96%股權。

石四藥 利君國際 2005 注射液 玻璃瓶裝

短評

利君國際(2005)以產銷「利君沙」抗生素起家,近年業務已側重於產銷靜脈輸液(大輸液),因後者銷售增長快而且毛利率高,故成為公司主要的增長來源。 利君國際(2005)預期以抗生素業務為主的西安利君在未來幾年的業務增長停滯,且需要投入巨資以完成新版GMP 認證改造。 公司剝離抗生素的業務,部分成為特別股息,重新分配資源,集中於增長潛力較高的業務範疇。 剝離無利可圖的業務抗生素的業務後,公司的主營業務愈來愈清晰,盈利增速不再被抗生素業務拖低,有助提升其估值

2013年底中國共有337家大輸液生產商,其中115家未能於年底前通過2013年新修訂藥品GMP的認證要求,也就是說有34%的大輸液企業將被迫停產。 隨著這些企業的停產行業產能將明顯收縮,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明顯改觀,預計未來數年行業整合將加速,而利君(2005)將明顯受益於行業整合。



由去年11月至12月,集團主席曲繼廣6次增持股票,最高價格為3.725元,可見集團管理層對集團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另外,公司亦回購940萬股,平均回購價3.70元,顯示市場低估了公司的估值。

公司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市場份額去年進一步提升,價格話事權較高。 利君(2005)的產能去年已經於提升至15億瓶(袋),今年的銷量目標相比去年上升三成至12億瓶,而且由於油價下跌引致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有利提升毛利率,市場估計公司今年核心盈利上升50%至0.25元,高盛給予的目標價為4.7元、花旗為4.57元,美銀美林為5.0元。

中國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中等收入家庭崛起、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殷切,市場給予盈利穩定增長的醫藥股估值由20倍至40倍不等,例如綠葉製藥(2186)現價是43倍市盈率、石藥集團(1093)和康哲藥業(0867)是30倍 。 利君國際(2005)是大輸液四大龍頭之一,現價市盈率21.3倍(持續經營業務計算),預期市盈率14.1倍,折讓明顯。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上升35%至0.225元。 用較低的估值的22倍市盈率(往績市盈率24.3倍)或5.0元作為今年年中的目標,然後再在今年9月中期業績公佈後才考慮應否跟隨大行調升今年的增長和目標。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盈利,市盈率

利君國際(2005)2014年盈利為 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 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連同特別息,利君國際(2005)2014年度共派23.2仙,共派息6.88億元。 現價3.53元計算,市盈率17.3倍,息率6.6厘。

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核心盈利計算,現價3.53元,市盈率21.3倍。

高盛、美銀美林和交銀國際都不約而同,估計公司2015年盈利增長5成至0.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4.1倍。

筆者認為今年增長5成有可能是過於樂觀,暫時保守一點,估計今年盈利增速和去年差不多,上升35%至0.225元。 現價3.53元,預期市盈率15.7倍。


利君國際 2005

2014年11月 估計

利君國際(2005)上半年純利3.01億元,按年升32.24%,每股盈利0.1026元。 當中,靜脈輸液溢利上升33%至2.62億元。 利君(2005)出售抗生素業務,集中靜脈輸液的業務。

簡單估計,2014年全年計算,靜脈輸液的業務純利5.3億元,抗生素業務0.5億元,上升40%至5.8億元左右。 預期,每股盈利上升39%至0.196元。 預期特別息0.16元。

■  16 Sep 14 - 利君國際(2005) 中期業績


實際

利君國際(2005)2014年淨利潤6.03 億港元,同比增長46.4%,每股盈利上升45%至0.2036元。 2014年度特別息為0.202元,全年股息為0.232元。

扣除已終止經營業務,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為4.92億元,同比增長33.1%,每股盈利上升32%至0.166元。

利君國際 2005  石四藥




股價走勢

1年圖:

股價 1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3年圖:

股價 3年圖  利君國際(2005) 石四藥集團(2005)



權益披露: 於本文章發佈之時, 筆者持有 利君國際(2005)。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13年 營業額 --17.23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20.91億元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 盈利 --4.11億元3.69元
2014年 盈利 --6.03億元4.92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全年 (持續經營業務)
2013年--$0.1406$0.1261
2014年--$0.2047$0.1669



參考:

1. 利君國際 2005 業績
http://file.irasia.com/listco/hk/lijun/annual/2014/crespress.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327/LTN2015032724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424/LTN20140424142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4/0828/LTN2014082816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828/LTN2013082895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3/0328/LTN2013032880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21/LTN20120821309_C.pdf

2. 利君國際
http://www.lijun.com.hk/eng/global/home.htm
http://www.sjzsiyao.com/

3. 石四藥:輸液產業轉型需揚起微笑曲線 - 醫藥經濟報
http://www.yyjjb.com/html/2014-10/29/content_215666.htm

4. 醫療健康 利君 華瀚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d773b22-2880-44db-ba43-d2287b0f726d-712418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