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演說1404消費社會學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05/%E6%BC%94%E8%AA%AA1404%E6%B6%88%E8%B2%BB%E7%A4%BE%E6%9C%83%E5%AD%B8/

演說1404消費社會學

講者:掌門

 

〈引言:消費者的角色和心態〉

未有「消費者consumer」之前,世上有的只是“顧客customer”。 消費者和顧客都是商品的買家,兩者的分別是: 顧客先有生活上對物品的實質需要,然後向供應商購買;消費者則手頭先有餘裕,然後由供應商遊說他購買甚麼物品。***

社會學家 鮑曼Bauman指出「消費者態度consumer attitude」的五項要素:

1將生活理解為一連串可定義,可說明,可處理的問題,即一連串選擇。****

這種經濟學格式的考量與實際人生不盡相符,人生的常態是混亂,難以聚焦。

2每個人都有責任去解決這些問題

3所有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並且已由專才人士預備好答案。

4這些解決方案可以用金錢從公開市場購買。***

5只要掌握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人生就會更加美好

消費主義」成為當代主流意識形態: 「人生是一長串成功的消費選擇!」。*****

 

〈緒論:何謂消費?〉

“維生”和“消費” 雖則同樣指涉產品耗用和交換,內涵却大不相同。 維生著重實用和效益,因而適合以經濟學模型進行考量。*** 而

Def.「消費」指的是超出維生水平,進入社會文化範疇的產品耗用,**** 適合以人類學模型進行考量。

舉例:熱量攝取是維生;菜色考究是消費。衣物用以護體禦寒是維生;如以之刻意遮蔽軀體 (暴露也可以),妝點姿容,便成為“服飾”,便是消費了。

古代農業社會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人民崇尚節儉。 現代工業社會普遍富裕,“大規模生產—大規模消費”現象才有可能出現。消費成為全民的日常事務,為時不過二百餘年而矣。

 

消費社會學」旨在解釋一般消費者的行為,可粗分為三大流派。

最早被提出的是〈炫耀性消費理論〉

1899年美國經濟學家 韋伯倫Veblen出版《有閒階級論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那是劃時代的消費理論著作。

韋氏認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完全從其擁有的財富而來。基於這個前設,

Th1要彰顯甚或提高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便只能從炫耀其財富來達致了。****

炫耀財富之道有二:炫耀性休閒conspicuous leisure 和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

經典例子:阿拉伯傳統貴族的白衣。 穿著白衣明顯表示不須工作,又暗示擁有大量衣服可供替換,兩者都彰顯財富水平。

在傳統社會中,財富來自世襲地位而非工作, 所以“不須工作”就代表了“地位高尚” ,*** 對一個成員之間直接或間接互相認識的社區來說,炫耀性休閒更能標誌高尚地位。但是,

Th2 在一個現代都市裡頭,人們互不認識,沒有人知道你休不休閒,炫耀性消費成為壓倒性呈現手段!***

有趣的是,炫耀性休閒雖然高檔可取,但是今世的中產階級遠沒有古代貴族那麽富有,基本上“手停口袋停”,沒得休閒,於是乎而有

Th3 替身休閒vicarious leisure:自身不休閒,找人代為休閒也可以炫耀財富。*** 最合適的替身當然是妻妾女兒了。

最極端的形式:古之大貴族豢養一大批僕人,他們不做任何生產性工作,終日無所事事,只用來展示排場。至於務實工作的僕人,反倒隱藏起來,不為人見。

另一種替代性操作,則是Th4 “優雅的儀態”和“繁複的服飾禮節”都暗示“有閒”。因為兩者都不實用,但要習得和維持卻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舉例:維多利亞時代貴婦的“鯨骨裙”據說要用數名女僕費數小時才能完成裝置。

業餘性質的運動是紳士的玩意,體現休閒,愈難掌握的、花費時間愈多的愈是高檔,如馬球和帆船。職業運動員是工作,社會地位反而不高。

旅遊成為當代展示休閒的盛行手段

 

當代法國社會學宗師 布爾廸厄Bourdieu將韋氏理論加以闡發,成為

〈階級差異形成理論〉

布氏認為資本有兩種: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 經濟資本指財富,不得諸遺產則得諸工作;「文化資本」經由廣義教育而獲得的素養,*** 必須經由學習浸淫加以內化。 文化資本有可能轉化為經濟資本,但不必然如此。***

如此,社會成員可劃分為四個組別:A高經濟資本與高文化資本;B高經濟資本與低文化資本;C低經濟資本與高文化資本;D低經濟資本與低文化資本。構成一張社會空間地圖。***

Th5 這四個空間相當之封閉。 其排斥外人的手段是某些該組別特別喜愛的生活習性,由財富和文化水平混合定型。***** 該等習性體現在消費方面便是所謂的「品味」

舉例:三十年前哥爾夫球會籍異常昂貴,而且審核嚴格,成為A組的特色,就算B組和C組也難以混跡其間。 當今的街舞則是D組的特色,很難找出一個人同時修習或欣賞芭蕾舞和街舞。

Th6 不同的社會團體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面, 透過消費品的特殊組合和消費方式,形成內部邏輯一致的文化實踐,從而獲得生存的「真實感」!*****

人們生活在所屬的社會團體之內,乃是“如魚在水,不知有水”;一旦被拋擲到另一社團,便如坐針毯。 要從低水平社團打進高水平的更是千難萬難!

 

布氏首創「品味追逐理論」

Th7 低組別成員為了提高其社會地位,不斷模仿高組別的品味。 而高組別為了擺脫模仿,便要不斷創新品味,與之保持距離。*****

所以「品味」是組別間的對抗遊戲,隱藏在社會的基底,保証社會的秩序與和諧;同時也反映出社會內部階級鬥爭的張力。

 

〈住家的起源〉

1990年社會學家Lyn Richards進行了一項田野調查類, 探索兩性對住家心態的差異。 研究總結出男性視住家為 “個人財務成就” 和 “安樂窩” ;女性則視作 “親密人際關係(首要為子女) 的經營場所”。*****

男性把住家看作 “逃離工作的場所”, 關注奢華購置; 女性則看作 “工作的場所” ,關注親手粉飾。 男性居家要求休息;女性則要求建設。

雙方都覺得擁有房子很重要,都強調安全和穩定感,但其內涵大不相同。 男性視房子為財產,可以留贈給妻兒子女,強調的是財務上的安全。 女性則視房子為共同生活的地方,子女成長的場所,強調的是人際關係的穩定。*****

 

住家Home」是近現代才有的新生事物,現代之前城市中人們在居所工作,在作坊生活,兩者無從分割;農村近在田畝,自然更是 “居耕合一” 了。

資本主義工業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工人到工廠工作,放工回 “家”! 於是 “住家” 與 “工廠” 截然分離,兩相對立, 有關工作的事物不得引進家居生活,反之亦然,現代意義的「住家」於焉誕生。****

住家的建設,正是用來隔離工廠的厭惡性工作環境,確立舒適的休憇生態。 因此,兩者是相互排斥的孿生子!***** 社會學初生之時全然着眼於生產面,研究的是社會工業化的進程,馬克思主義引領風騷之後,更將階級矛盾視為核心議題,貶抑大眾消費為 “商品拜物”。其實生產與消費乃一體之兩面, 「生產革命」興起的同時必有「消費革命」相應鼓盪支撐,**** 否則無從貫徹。

 

〈文化溝通理論〉Douglas和 Isherwood全然採用人類學框架探討消費行為,認為消費具有兩種社會功能:

(一)    物品呈現文化範疇culture category。****

「消費」的基本功能, 不是直接耗用物品來滿足維生所需,而是用來創造意義make sense。****

人類學典範假設所有 “物品的擁有material possession”都具有社會意義,而文化分析的責任是探討物品作為 “溝通者communicator” 的角色。人們消費物品,從而建構一個可以理解的世界,並知悉在此世界中與他人的關係。****

舉例: “烹飪或菜式” 不是為了果腹和美味, 而是為了創造 “共餐情誼” 和 “品味差異” 。 有趣的反例:人們不吃人肉,不是因為人肉缺乏營養,而是因為這件事本身帶有 “邪惡的意義”。 極有趣的反反例:所有 “吃人肉” 的風俗,都植基於某種文化心態,如傳承死者的技能美德,或杜絕惡靈復仇。

 

經濟學從微觀出發,以 “個人效用”為基點;人類學則從宏觀着眼,以 “社會關係” 為佈局

(二) 消費行為創造並維持社會關係。*****

不同階級的人支配和消費不同的物品,創造出不同的世界觀。*** 階級內部成員據此互相認同親善,並與異階級的人保持距離和形成尊卑,兩者都是“溝通”。

 

〈論廣告〉

大規模生產與大規模消費乃是一體之兩面. 產品必須被消費掉, 廠商資金才能回籠並且獲利, 賺取工資者才獲發薪, 才有能力消費. 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廠商(即資本家) 主控全局, 他們不僅要生產物品, 還必須創造出購買這些物品的人. 廣告的職能就是有效率地創造出 “消費者”.

一般感覺廣告用的手法是 “誘騙”, 其實廣告「同化assimilate」消費者, 用整個社會的體重和形象, 壓倒和吞噬個人. 表面看來個別廣告銷售的只是特定的商品, 深入地看整體廣告業訴諸的是生活方式.**** 他們告訴消費者怎樣消費才合乎尺度, 訓導個人怎樣行為才足夠社會化. 他們骨子裡用的手法是“脅逼”.

舉例:名牌牙刷廣告標語 “更甜美的香吻”, 暗示接吻是根據甜美度為準則的, 而你可能尚未達標, 解救之道, 在於消費名牌牙刷.

今日的廣告, 其原型混合了誘騙與脅逼; 更確切地說, 是陽為誘騙, 陰為脅逼. 它既提供消費的愉悅美夢, 又種下 “消費無能” 的自卑夢魘.***

它的基本特徵: 暗示消費者跟他人的關係(例如接吻)中缺乏某些東西(甜美度), 從而建議以廣告的商品(名牌牙刷) 來補救.*****

現代廣告把社會成員同質化, 形塑普世文化, 建立中產階級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 尤其美國幅員遼闊, 人口來源龐雜, 廣告更被視為創造同質化國家的工具. 消費主義是創造社會連帶感的一種有效方式.***

 

第三派理論是社會學家Jean Baudrillard的

〈物品體系理論〉。

該理論立基於消費行為的系統面向,探討個人與物品的關係,認為單從需求面不足以解釋當今社會的消費現象。 反之,他認為

Th. “需求” 和整個“物品體系a system of objects”有關,而和特定的物品無關,也和特定個人對特定物品的欲求無關。****

換言之,物品本身自成體系,其生產和流通自成格局,自為興替推移。 消費者捲入其中,處處被動,只是體系中的動力因素,而非體系的規劃和控制者。

Baudrillard進一步指出,「需求體系是生產體系的產物」。 整體需求是社會的消費力和趨勢,不是某個特定產品的製造商創造出來的,而是更大更背境化的生產力productivity框架的產物。*****

舉例:表面看來是 喬布斯決定了人們要買智能電話,事實是微電子科技在背後主宰大局,國民要買智能電話,就如國家元首要買隱形戰機一樣,不得不買。

需求與消費是生產力有組織性的延伸。」**** 而廣告則是系統內部的操控工具。消費迫使人們成為經濟性質而可以控制的勞動力。****

消費是十九世紀的新生事物,那時人口從農村湧進城市轉型成為產業工人。 他們被重新社會化, 被訓練成有著全新的思想和行動方式的人。

他們的名字是「消費者」。

 

以上學理出自:《消費社會學The Socialogy of Consumption》(1997) Peter Corrigan

及《消費:社會學的概念Consumption》(2003) Alan Aldrid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179

多地掀“不擔當不作為”問責風暴:天津半年問責1404人

近日,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公司董事長苗玉剛、總經理劉玉琦雙雙被免職,原因是相關負責人不擔當不作為,該集團主業發展緩慢,融資意識弱,與其他城市相比,地鐵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均有明顯差距。

這是天津整治不擔當不作為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天津在全市深入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項治理。今年3月,為深化專項治理成果,天津市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項治理三年行動,以治庸治懶治無為的疾風厲勢向不擔當不作為宣戰。

天津市紀委監委稱,根治不擔當不作為頑疾必須用好問責利劍,敢抓敢管敢問責,對“占著位子、頂著帽子、混著日子、擺著樣子”的“堂上木偶”來一場“問責風暴”。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津共查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1017起,問責1404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317人,政務處分133人,組織處理62人,誡勉223人。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不只是天津,杭州、雲南等地也對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和問責,在當地掀起了問責風暴。

杭州深化“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問題整治,強化線索移送辦理,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嚴查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今年1至6月,杭州全市累計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相關問題240起,處理362人,黨紀政務處分25人。

日前,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委對“慵懶散滑貪”專項整治活動中,照抄照搬其他單位活動實施方案、“拿來主義”的責任人區政協副主席、區政協辦公室主任進行批評教育,要求全區幹部引以為戒。

自2016年起,雲南自上而下開展堅決糾正和防止“不作為、亂作為”集中整治,緊盯“不會為”“懶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圍繞脫貧攻堅、旅遊市場秩序整治、“五網”建設、防汛工作等重點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紀律檢查。2017年,聚焦幹部作風方面影響改革發展的突出問題,全省共問責失職失責問題2967個,問責394個單位、4446人,其中廳級幹部59人、縣處級幹部526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官員問責,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法治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官員樹立正確政績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

吳琦認為,當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問題,既與官員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有關,也與行政權責不匹配、官員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有關。

吳琦說,進一步加強官員問責,要以樹立正確政績觀為導向,強化行政問責制度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一方面完善官員的考核評價機制,制定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與負面清單,促進官員改變理念、調整心態、重塑形象。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切實提升官員的素質和能力,給予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官員一定的試錯、容錯空間。”吳琦說。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005

「股神」1404億收購美輸電商

1 : GS(14)@2017-07-08 20:51:31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已達成一項協議,將收購全美最大電力輸配公司之一Oncor,以鞏固電力作為巴郡最大業務之一的地位。消息指,巴郡將以90億美元現金,收購破產的Energy Future,從而令巴郡取得總部設在得州的Oncor。連同債務,今次交易價值約180億美元(1404億港元)。巴郡昨早段股價變化不大。

巴郡能源貢獻利潤近一成

由Energy Future持有的Oncor在官網表示,其電力輸配規模為美國第六大,並且是得州最大。收購完成後,Oncor可望與巴郡旗下的巴郡能源互相配合。巴郡能源去年為巴郡的240.7億美元利潤貢獻9.5%。按去年的利潤計算,巴郡能源是美國第二大公用事業公司。Oncor將擴大巴郡能源行政總裁Greg Abel管理的投資組合,Abel被視為巴菲特主要接班人選之一。

收購Oncor後,巴郡仍現金充足。截至3月底,巴郡持有現金達965億美元。

巴菲特5月在股東大會表示,渴望尋找投資空間。值得注意的是,Energy Future曾讓巴菲特損手。2007年,巴郡斥21億美元購入Energy Future債券,至2013年沽出時蝕了8.73億美元,巴菲特當時更為這筆投資虧損向股東認錯。Energy Future在2014年申請破產保護。

他在2014年的致股東信稱,未來數十年將繼續在全球收購並發展公用事業。除公用事業,巴郡業務還包括保險及鐵路等。長期以來,巴郡80%業績來自二級市場投資,20%業績來自實業經營。但最近十多年,巴郡近80%業績來自實業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33&issue=2017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