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鴉經濟學家」出掌印度央行總裁 拉詹擋得住亞洲金融危機第一張骨牌?

2013-09-02 TCW
 
 

 

撰文‧乾隆來

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最近匯率重貶、利率飆漲、股市重挫,出現令人心驚膽顫的金融風暴徵兆;印度盧比兌美元的匯率,從五月開始一路走貶,到八月出現劇烈震盪,平日一天只有○.三%震幅的匯率,這段時間竟然頻頻出現一天二%至三%的震盪。三個月內,盧比兌美元匯率已經狂貶一八%。

同時,具指標性的印度十年期政府公債利率,也出現暴漲警報,五、六月還在年息七.一一%左右的及格邊緣,在七月中旬跳升到八%,八月十九日當天更創下九.二四%的天價,飆出二○○一年至今、十二年來最高的水準。

原本相對穩健的印度股市則在八月大幅下挫,七月下旬還在兩萬點的孟買股價指數,短短一個月內下跌近一○%。台灣投資人熟悉的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上市公司塔塔鋼鐵,從開年的每股四三六元腰斬至二百元才反彈;此外,塔塔電力全年跌幅二五%。

八月二十三日,在印度紮根甚深的滙豐證券(HSBC)發佈投資報告,將印度股市由買進「降級」為中立。HSBC的報告說,印度面臨嚴峻的風險,經濟停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經常帳赤字難以控制;而印度中央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與政府為了阻止資金外逃,推出一連串資本管制的措施,使得總體經濟與金融情勢雪上加霜。

一連串的警訊,令人想起一九九七年橫掃東南亞的金融風暴,是否捲土重來!當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的主角泰國,股市過去三個月跌掉一七%,印尼股市也出現相近的走勢,三個月內跌掉一八%。而且,印度、印尼、泰國,甚至馬來西亞,都同步在八月中旬的幾個交易日內出現重挫,外資熱錢集中逃離的現象,已經成了東南亞各國立即、明顯的危機。

面對步步進逼的金融風暴,印度總理辛格充分瞭解,印度已經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新一波金融風暴的最前線;稍一不慎,就可能像九七年的泰國,或者兩年前的希臘,成為熱錢外資、金融大鱷集體獵殺的肥肉。

八月七日,辛格推出他的救援投手,宣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博士、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美國金融協會總裁拉詹(Raghuram Rajan),從九月四日接任印度中央銀行總裁。

國際化色彩強烈的經濟學家拉詹臨危受命,令人想起二○一一年十一月,在歐債危機中接任歐洲央行總裁的德拉吉。

德拉吉比拉詹大十六歲,是拉詹在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的「學長」,也曾出任世界銀行的執行董事。四十四歲就回到義大利接任財政部長,協助債台高築的義大利度過多次危機。

具有濃厚「美國派」色彩的德拉吉,在接任歐洲央行總裁時,一度被質疑是否能夠保護歐洲利益;但是德拉吉上任後一方面提供市場源源不絕的流動性,另一方面同步改革歐洲金融監理結構。在複雜的國際金融、歐洲政治,以及歐盟龐雜的金融決策體系中,以庖丁解牛的細膩手法,完成拆除歐債地雷不可能的任務。

拉詹與德拉吉相仿,都是具有強烈「國際化」色彩的經濟學家。拉詹出生在一個印度塔米爾家庭(Tamil,印度南部、最古老的原住民族群),出生不久就隨著在國際組織工作的父親遊歷各國,曾經住過印尼、斯里蘭卡、比利時等國。

家庭的因素讓拉詹從小就有國際化的視野,並且在學業上展現優異的成績。他在印度理工學院取得電機學位、印度阿赫馬巴德管理學院取得MBA學歷,兩者都獲得最優獎章;一九九一年,拉詹完成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時才二十八歲,博士論文的主題就是關於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危機預言比末日博士早兩年一九六三年出生的拉詹,今年剛滿五十歲,卻已經戰功彪炳。他早在○五年,一場「(各國)中央銀行總裁向葛林史班致敬」的論壇中提出報告,警告金融產業的發展,將會觸發全球經濟金融災難。拉詹的研究報告認為,金融資產證券化讓全球金融市場風險升高,而不是像許多金融大師所說的風險分散。他質疑,一旦金融風險爆發,銀行業可能沒有足夠的流動性來因應。

當時仍是美國聯準會主席的葛林史班,名望聲勢如日中天,正要榮譽交棒,而且美國房地產市場才正展開起漲行情,拉詹卻大開烏鴉嘴,當著葛林史班的面前吐槽,反對當時「全面金融解禁」的主流思想。

他對金融風暴的警告,足足比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早了兩年。兩人的差別是魯比尼積極在媒體上曝光,而拉詹重心還是放在芝加哥大學的教職,後來進入印度政府成為財政部的顧問。

拉詹還曾經向桑默斯(Larry Summers)、克魯曼(Paul Krugman)公開叫陣,提出與這兩位美國金融學界泰鬥完全不同的理論。桑默斯與華爾街過從甚密,當然對於拉詹的理論嗤之以鼻,桑默斯在○五年那場央行總裁論壇中,公開批評拉詹的報告「具有反資本主義色彩」,而且「大量誤導」;如今看來,拉詹有先見之明。但是,桑默斯就算錯了,仍然獲得華爾街的支持,至今還是下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第一候選人。

接近歐洲「撙節」觀點

路透的專欄作家斯旺(Christopher Swann)最近就在專欄譏諷此一現象,他說:「拉詹可能比桑默斯更適合(接替柏南克)擔任中央銀行總裁,可惜他回印度去了!」不過,拉詹並不像那些發動「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異議人士那樣民粹,他不將風暴的形成歸責於單一族群,而是用更宏觀的角度分析。他認為金融風暴的起源,是「全球化造成勞動競爭力不平衡」的先天因素。拉詹的論點,被歸類為「供給面學派」,也引起需求學派的克魯曼公開駁斥。

此外,拉詹也質疑金融海嘯後以美國主導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認為各國政府「印鈔票」浮濫銀根的作法,只是人工地維持原本就不合理的GDP(國內生產毛額)規模,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他認為,美國、歐洲與發展中國家,必須各自解決結構性問題,美國要提高勞動力與教育水準,壓制過度貪婪的金融機構;歐洲要解除過度社會主義的保護,推動企業與勞工自由化、降低政府干預;而發展中國家則要解決需求不足的結構性問題。

拉詹的論述,無疑更接近歐洲經濟學家的觀點,主張從調整經濟結構來尋求最終解決,在結構調整、提高生產力、追求平衡的過程中,必須適度「撙節」政府浮濫的財政支出,甚至加稅。這個觀點遭到克魯曼的強烈批評,並且在去年引發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家論戰。

不過,拉詹如今最大的挑戰,不再是葛林史班、桑默斯、克魯曼等人,擺在他眼前的,是印度的「立即而且明顯」的金融危機。

印度財政部與央行在八月十四日宣佈了一系列的資本管制措施,卻觸動了市場高度反感,立刻在八月十六日造成印度金融市場近年來最大的動盪,盧比匯率大跌、股市急墜、債券利率暴升。

八月十四日宣佈的資本管制措施,大幅收縮企業與個人結匯的額度,例如企業匯出的海外直接投資金額,原本上限是公司淨值的四○○%,如今大幅縮減為淨值的一○○%;個人海外匯款的上限,原本是每年二十萬美元,也一口氣縮減為七萬五千美元。

與歐美關係好 可望尋外援還有,印度人對黃金有瘋狂的偏愛,每年進口黃金的金額,造成將近五%的經常帳赤字;而政府對柴油的補貼,雖然照顧了窮人,卻也是印度經常帳赤字居高不下的元兇之一。因此,進一步限制黃金進口、調高柴油價格,都是政府正在考慮的方案之一,卻也可能引發強烈的政治副作用,對明年五月將舉行的全國大選,帶來無法估計的衝擊。

八月十六日大震盪,讓總理辛格強烈體認到金融危機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隔日清晨立刻召集現任央行總裁蘇巴拉、財政部長、經濟部長,以及仍然擔任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的拉詹等財經決策官員召開緊急會議。

之後各自對外發佈安撫民心的說法,印度央行在八月十九日開市之後,也推出購入十二億美元的長期政府公債,放寬銀行持有債券的上限等,試圖緩和市場疑慮。

大家現在都把焦點放在拉詹身上,這位反對印鈔票的MIT經濟學家,面對正要襲擊的風暴,會不會像他的學長、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那樣,「用盡全力防止金融風暴擴散」?一方面大量印鈔票向銀行體系放水,另一手爭取時間調整印度的經濟結構,還必須在複雜的政治糾結中尋找活路。

而那些虎視眈眈的熱錢外資,到底會不會從印度、印尼身上製造新的金融風暴?曾經當過IMF首席經濟學家、與美國關係良好的拉詹,又能不能從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尋得外援,共同對抗外資大鱷的攻擊?還有,辛格預定在九月二十七日前往白宮拜訪歐巴馬,蠢蠢欲動的風暴能不能在此之前獲得控制?

九月四日將要接任印度央行總裁的拉詹,要用什麼方法將印度從金融風暴的邊緣拯救回來,將是今年全球金融市場安危與否,最關鍵的一戰!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拉詹接下一個爛攤子?

近4任印度央行總裁在位時經濟表現過去20年,4任印度央行總裁都未能改善通貨膨脹與匯率貶值,現任央行總裁蘇巴拉則將金融危機的難題,留給了將在9月4日接任的拉詹。

央行總裁 C.Rangarajan Bimal Jalan Y.V.Reddy D.Subbarao 任期 1992~19971997~2003 2003~2008 2008~2013 通膨率(%) 7.79 4.53 5.85 7.23 匯率變動(%) -9.16-5.67 0.68 -8.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03

你有烏鴉朋友嗎?

2013-09-09  TCW
 
 

 

馬英九、鮑爾默(Steve Ballmer)、周永明,這三個人有何關聯?

這是本期《商業周刊》兩篇重點報導裡的三個人物:一位是總統,一位是甫宣布退休計畫的軟體巨擘,一位則是屢被市場點名下台的執行長。

第一位領導者的最近成績單是,國民實質薪資倒退回十六年前。第二位領導者,任內十三年,公司從全球最大市值企業一路下滑,至今市值剩下不到四成。第三位領導者的企業因代表台灣之光而受全民關注,短短兩年,公司市值卻跌掉近九成。

領導,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當你領導的組織一路往下滑時,那感覺還真是令人難受!

我相信,沒人一開始就想把事情搞砸。只是,為什麼手上的資源曾經如此闊綽,人才之多、現金之多、市場地位之領先,還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

今年巴菲特股東會,提供了一個方向。巴菲特特意請了一位看壞自己的基金經理人與會,以反方身分對他提出質疑。「永遠要懷疑你自己」(Doubt Yourself),《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傑森.史威格(Jason Zweig)指出,這正是巴菲特成功的關鍵。為什麼?

領導者向來孤獨,多數人不敢對你說真話,下屬可能諂媚你,老闆利用你,親友可能疏遠你,敵人則要消滅你;且階級越高,孤獨越深。而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傾向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當你身邊充斥喜鵲,缺乏敢說真話的烏鴉時,如何保持警醒?

即便是股神,也對此特別注意,他曾在專訪中提及,達爾文做研究時,每當結論出現矛盾,他總要求自己在三十分鐘內將結果寫下來,避免大腦直覺的拒絕接受此一訊息,如同身體排斥剛移植的器官一樣。

所以,一個大權在握的領導者、日正當中的成功者,甚或白手起家的創業家,更要刻意的讓自己能夠有一個以上的烏鴉朋友。因為這種領導者的成功因素,通常是他個人,他過去可能因乾綱獨斷而崛起,信仰人定勝天,但大環境時刻在變,每一顆成功的果實裡,埋藏著失敗的種子,一旦缺乏反方聲音,英雄變狗熊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即便烏鴉的啼叫令人不悅,都要讓自己願意冷靜聆聽。這種做法,雖然違反人性,很痛,卻十分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71

高盛外匯知名“烏鴉嘴”離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097

高盛首席外匯策略師、知名“烏鴉嘴”Thomas Stolper近日宣布,將在3月初之前離職,創辦一家外匯公司。 Thomas Stolper現年45歲,在高盛任職15年,自2009年成為高盛首席外匯策略師。他還是高盛董事總經理。 正如其外號“烏鴉嘴”一樣,Stolper推薦交易中,大量的止損後反轉的案例讓其聲名大噪。他的離開使廣大投資者又失去了一個精準的反向指標。ZeroHedge更是表示,Stolper過去5年在其網站上公布的外匯交易策略,如果反向交易的話,已經產生了10000點的收益!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Stolper的部分輝煌戰績: 2011年8月初,Stolper盛預測QE3將至,建議做空美元。 實際情況: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美元指數自73一線飆升至84一線,最大漲幅達15%。 2012年10月初,Stolper建議買入歐元/澳元,高盛的澳大利亞經濟學家Tim Toohey將此稱為“世紀最佳交易策略”。 實際情況:盡管此策略在長線上看是正確的,但是在Stolper此言出後一個月,歐/澳便由1.281跌至1.215,跌幅達5%,不知高盛扛住了沒有。 2013年3月初,Stolper建議做多歐元/英鎊。 實際情況:不到一個月時間,歐/鎊自0.87跌至0.84,Stolper被迫平倉,自稱虧損2.8%,當然,別忘了乘以10倍杠桿。 2013年3月底,Stolper建議賣出歐元/美元。 實際情況:在後來的7個月里,歐元從當時的1.29一路狂飆至1.38一線,漲幅達6.9%。 2013年7月初,Stolper推薦在當前1.3060的水平上,做多歐元,開始的目標價為1.35,止損價為1.28。 實際情況:不到兩天歐元/美元就跌破了其推薦的止損位。 2013年10月初,Stolper推薦在目前97.3元的價位做空美元/日元,目標價位94.00元,止損位98.80元。 實際情況:美/日沒過兩周便到了止損位,隨後一路飈升至105.4的5年來高位。高盛因做多日元巨虧10億美元。 2013年11月底,Stolper建議做多美/加,稱其未來12個月內升至1.14,建議止損設在1.01下方。 實際情況:就目前看來這個建議是最靠譜的,美/加由當時的1.058隨後升至1.12附近,漲幅達到5.8%。 再提一句,他目前仍然看多歐元/美元半年內升至1.40美元。繼續與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測相左。 其實,就算是閉著眼睛猜也不至於有如此高的失誤率,他也許是厭倦了再做高盛操縱市場的傀儡,終於決定自己創業,讓我們祝願Thomas Stolper未來的公司商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19

壞消息也可當做多籌碼 盤點那些借利空消息烏鴉變鳳凰的上市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796.html

壞消息也可當做多籌碼 盤點那些借利空消息烏鴉變鳳凰的上市公司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05-21 13:04:00

在牛市中,由於股市的持續上漲增強了人們的投資信心,好的消息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導致的波動也會加大,而此時的壞消息並不能改變太多人們的牛市的觀念,所以對波動的影響不會太明顯,甚至有時候市場會出現反其道而行的詭異反應。

通常人們認為牛市中好消息有杠桿效應,能刺激股市上漲;而熊市中壞消息能明顯刺激股市下跌,但事實並非如此。在牛市中,由於股市的持續上漲增強了人們的投資信心,好的消息更加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導致的波動也會加大,而此時的壞消息並不能改變太多人們的牛市的觀念,所以對波動的影響不會太明顯,甚至有時候市場會出現反其道而行的詭異反應。

金花股份21日複牌漲停

此前,陜西首富、金花集團董事長吳一堅涉令案被查,旗下兩家上市公司金花股份和世紀金花因此停牌,然而今日複牌後,金花股份強勢漲停,世紀金花盤中跌21%。這一現象印證了眼下市場的某種情緒:“只要你對公司基本面情況做了充分的了解,壞消息也能成為好消息,當大眾盲目拋售時,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壞消息有時也是投資良機

人們根據消息而產生的預期同實際情況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於是,當面對壞消息時,人的第一反應是離場避險;當面對好消息時,又會在多頭情結作用下瘋狂買入。又由於你所面對的消息既有前瞻性的,也有事後印證性的,一旦事後印證性的消息出來後證明前期流傳的好消息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好,市場必然下跌;同理,如果事後印證性的消息出來後證明前期流傳的壞消息並非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壞,市場必然出現恢複性上漲。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如2008年一路與大熊市相伴的都是利好:上半年先是恢複了新基金的發行審批,暫停了大盤新股的發行,緊接著出臺了大小非減持新政並下調了印花稅,進入下半年後則先是“輿論維穩”,其後央行又對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進行了多次下調,9月更是直接出臺了三大救市政策……而市場卻在一個一個利好的伴隨下一次又一次地創出調整新低。

再如,2007年一路與大牛市相伴的都是利空:官方媒體不斷警示風險,續而央行又多次上調存貸款利率及存款準備金率以控制流動性,直至後來先後利用上調印花稅、批量發行大盤股、連續批準QDII等手段打壓股市,但市場卻正是在一個又一個利空下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不要害怕壞消息 股市通常漠視它

消息是股市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不同的時期不同類型的消息對股市的影響不同。對於投資者而言,在牛市中,應當更加註意對於信息的收集,而在空頭期中,對於各種消息不必過於反應,而應采取一種更為平和的心態來而對市場的起伏。不過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是對大盤而言的,但對個股來說,特別是小盤股,壞消息的影響要大一些。牛市中也是好消息影響大,但熊市中壞消息絕不可等閑視之,有時候會引起恐慌但導致連續跌停。特別是有些投機大戶融資買入一些股票,在熊市中一旦出現壞消息,證券公司多半會給予強制平倉而致使股價連續暴跌。

差不多的消息在熊市和牛市中,對個股的影響大不相同。宏觀的消息對大盤的影響又跟個股不同,所以對投資者來說,還是要先判定大勢,然後根據消息的情況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目前來說,股市還應該認為是牛市,股民朋友對一些壞消息不用過分擔心。

巴菲特: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

2014年11月1日夜晚消息 在美國這輪牛市奇跡般地持續5年之後,標普500從2009年的666點倍增至2014年10月的近2000點,於是許多股市觀察者認為美國股市將在今年轉漲為跌。當然不乏一些引起投資者和交易員拋售股票的壞消息。

股市專家Ed Yardeni稱:“僅今年,能引起市場恐慌的事件就有很長一大串:1月23日,新興市場的小型危機”;2月28日爆發的克里米亞事件;3月19日的耶倫加息恐慌;4月3日動能股票(momentum stocks)的暴跌;6月10日ISIS入侵伊拉克;7月10日葡萄的銀行引起的恐慌;7月17日馬航飛機被擊落事件;7月29日制裁俄羅斯;9月30日全球增長下滑和埃博拉恐慌,而且今年還沒有結束。”

看完Yardeni列出的壞消息清單,讓人想起巴菲特2008年10月金融危機最黑暗的日子里些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上。下面是其摘要:

“回顧下面一小段歷史:大蕭條時期,道指在1932年7月8日觸底。而且經濟狀況還在繼續惡化,直到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1933年3月走馬上任。羅斯福就職時股市已經上漲30%。我們再回想一下二戰前期,美國在歐洲和太平地區的境遇都很糟糕。道指在1942年4月觸底,之後盟軍時來運轉,道指也開始拉升。上世紀80年代早期是買股票的好時候,那時通脹肆虐經濟不振。簡而言之,壞消息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因為壞消息能讓你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美國的財富。”

“長期來看,股市的消息是好的。20世紀美國遭受了2次世界大戰和其他給美國造成創傷開支巨大的軍事沖突,另外還有大蕭條、大約12次的衰退和金融恐慌、石油危機、流感瘟疫、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然而道指卻從66點漲到11497點(註:2014年10月30日,道指已上漲到17195.42點)。”

那些借利空消息漲停的上市公司

2014年9月11日,泰亞股份發布自查及複牌公告,並宣布了終止重組的決定。但這個通常意義上的“壞消息”,帶來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當日,泰亞股份以漲停板開盤,全天僅在開盤瞬間有所打開,此後一直牢牢封在漲停價。

2015年1月30日山水文化業績預虧 複牌後連續漲停5次

2015年3月16日萬福生科發布可能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但這似乎並未影響股價的表現。3月18日該股盤中走高,午後開盤不久便站上漲停板。

2015年4月6日中科雲網晚間正式宣布債務違約,但該股7日仍一路上漲,午後居然漲停報收8.4元,讓人大跌眼鏡。數據顯示,有近4億大單流入中科雲網,超2億流出,凈流入近2億元。

2015年5月11日晚間大智慧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立案調查,現對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申請中止審查。12日,大智慧中止審查後低開高走,盤中封住漲停。

 

(綜合上海證券報、新浪財經、摩爾金融)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2

龍淵子﹕天下烏鴉一般黑

1 : GS(14)@2016-07-11 23:34:35

【明報專訊】上期龍淵子寫了篇文章關於萬科(2022)與寶能之爭,提出兩大疑問:(一)道德還是規則重要;(二)到底是股東決定誰是公司職業經理人,還是職業經理人決定股東名冊?不少龍淵子的朋友看了文章後有些詫異,他們不少是王石粉絲,認為王石是中國良心企業家,代表先進觀念,相反姚振華代表了不明不白的暴發戶,代表了中國奸商,應該被鞭笞。所以也驚訝龍淵子為什麼會寫這篇文章?事實上,龍淵子對萬科這家公司不是一般的熟悉,投資界內比我熟悉的應該沒幾個。

龍淵子先講個故事:

有個大富豪,有無數老婆和女朋友,包括一個絕色美女叫萬萬,大富豪太多女朋友,無暇照顧萬萬,錢他倒是捨得花,給萬萬一個大莊園,莊園有個無敵管家,一表人才能幹還很受歡迎。富豪包養萬萬很多年,可人卻沒來過。管家無微不至,在悉心照料下萬萬也愈發美艷動人。管家和萬萬愈來愈像一對,莊園裏的人和外人都這麼認為。慢慢地,管家自己也這樣認為。有一天,有個流氓忽然闖進莊園,大聲疾呼,「我有錢,有能力,要娶萬萬」,而且立刻動手,管家急了,管家跟流氓打了起來。

流氓說,萬萬未婚,我有權追,我不走!管家為了趕走流氓,只有斷了流氓念頭,萬萬已經嫁人,所以管家私底下跟認識的一大戶人家的殘廢兒子打招呼,我把萬萬嫁你,你來我家。這時,大富豪怒了,炒了這管家……。

結果,大部分人都同情管家,他相貌堂堂,跟萬萬天造地設,而且他下了那麼多心血,可惡的大富豪和流氓!可問題是,雖然大富豪和流氓不是什麼好鳥,管家呢?管家這幾年已經當整個莊園和萬萬是自己的了,行動進行到一半,忽然被破壞,肯定玩命嘛!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就是龍淵子上篇文章說,如果某人生在民主國家,他是總統總理之才,競選無敵!

管理層幾年間增持股權至6.2%

龍淵子留意萬科這家公司有15年了,好公司在中國不多。王石和管理團隊的專業素養也一流。早期龍淵子也奇怪王石身為公司主席,竟然沒什麼股份,後來才知道他以前擁有一些(不多),後來放棄呢!高風亮節!華潤集團才是第一大股東,不過也就15.6%股權,萬科是絕對的股權分散,所以公司的大權由職業經理人一把抓,董事會裏萬科職業經理人3個,四五個所謂獨立董事(都是王石老友),第一大股東,華潤有3個股東,明顯,沒人能阻止職業經理人的任何行為,可問題是這家公司不是他們的。

後來,王石和團隊兄弟們也意識到這問題,萬科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呀!哈哈,說做就做,兩年多前,職業經理人團隊們決定動手,用不同方法增持萬科股票,包括用槓桿借錢增持,團隊獎金增持……當王石批評姚振華的保險資金4倍槓桿買萬科股票,這錢有問題時,龍淵子就聽說兩年前,萬科管理層不也跟ICBC借了20億元增持萬科股票,最後多少倍槓桿不知道,反正不低。

增持大計半路殺出程咬金

大家回憶一下,萬科以前派息率極差,就10%至15%,直到2014年忽然間提到30%派息比例,2015甚至到了50%,當然,管理層借錢買股票是要給利息的,股票不派息管理層不得了。反正,在兩年之內,萬科職業經理人團隊就火箭噴射般的從幾乎沒持股變成持有了6.2%公司股票了,僅次於寶能的25%,和華潤的15.5%,如果沒有寶能,也就是管理層現在就是第二大股東,沒有寶能的公開市場爭奪,龍淵子相信管理層的持股可能已到了10%,看清楚了嗎?如果沒有外人進入,不論是寶能、華潤、安邦,還是誰,可能三五年後萬科職業經理人團隊持股就超過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呢!所以,當王石他們發現寶能這傢伙在搶貨,而且這麼猛,當場就急了!事情就這麼簡單!所以龍淵子不是寶能支持者,也不覺王石有多清高!

鬥歸鬥 不能損害小股東權益

最火的是引進深圳地鐵,攤薄2017/18年EPS逾十個巴仙。其實鬥歸鬥,但為了趕走寶能,竟然引進深圳地鐵,最離譜是以兩塊地就成了世界第一大發展商的第一大股東,當大家白痴呀!什麼地呀?就算兩幢IFC都不可能啦!這兩塊地大部分還是商業,住宅入帳要等到2019年。這種行為不是傷害小股東權益嗎?

萬寶之爭最後應該還是華潤做最後終結者,郁亮及管理層留下是好事,也肯定會留下。我就搞不清楚為何王石不可以退休,六十好幾,退休不是很正常嗎?

[龍淵子 清源茶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03&issue=20160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87

【今日笑一笑】老鷹在開餐厚臉皮烏鴉賴死唔走想黐餐

1 : GS(14)@2017-01-14 07:54:28

美國阿拉斯加冬天一片雪地,食物對野生動物來說十分珍貴。網上一條片段可見,一隻發現食物的老鷹,正在大快朵頤之際,一隻烏鴉飛來,裝作沒事,但卻暗中監視老鷹有沒有掉下食物,希望可以「執死雞」。老鷹覺得不耐煩,把牠嚇走。但烏鴉死纏爛打,數度折返,希望老鷹分享食物,老鷹也沒牠法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3/198956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