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5/155623.shtml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光影重梅 光影重梅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四箭齊發,騰訊能否搭上“直播大風口”?

黑馬說:

當下談文娛必言直播,資本快速在直播領域跑馬圈地,有業內分析師認為直播行業將開啟600億市場空間,直播儼然已成風口。在直播最為火熱的時候,騰訊旗下的4大平臺開始同步發力,是一個明智之選嗎?

文|光影重梅

如果你對騰訊直播領域布局還停留在龍珠、鬥魚上,你已經OUT 了!4月以來,騰訊密集布局直播賽道,一口氣推出了騰訊直播和企鵝直播兩大平臺,前者主打泛娛樂和明星粉絲直播,並提出要做直播領域的“開放平臺”;後者專註於體育直播,疑似是鬥魚體育頻道拆分而來。

54996119220866520

在直播最為火熱的時候,騰訊旗下的4大平臺開始同步發力,有人將此形容為“正規軍入場,將會掀起血雨腥風的廝殺”。

然而,當娛樂資本論仔細研究了企鵝直播、騰訊直播兩款新產品之後,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騰訊對於自己的這兩款產品半遮半掩,欲說害羞,讓人琢磨難定,我們只能通過種種蛛絲馬跡,猜測騰訊的真實意圖。

510155839989992924

但仔細分析之後,我們發現,騰訊對於直播展現出了極強的野心,尤其是希望在遊戲直播和體育直播方面分到一杯羹,但由於整體布局“慢半拍”,部分產品運營思路並不清晰。

看起來,聚集了4大平臺的“騰訊直播群”,仍處在戰略布局期,未來怎麽發展,或許騰訊內部也還在摸索當中。

企鵝直播低調上線,這是鬥魚體育頻道的“整體遷移”?

企鵝直播像是騰訊“橫空出世”的一款產品,上線之前沒有半點風聲。因為產品還在測試期,目前外界所知的信息並不多,僅知道這是一個定位為“垂直體育類的視頻直播平臺”,已經開發出網頁版和安卓版,iso版目前還沒上線。

娛樂資本論通過多種渠道接觸企鵝直播方面,對方都三緘其口,對於新產品保持低調。我們登錄企鵝直播的網頁版,意外發現,網頁界面、板塊設置與鬥魚幾乎完全一樣,一些直播內容也與鬥魚直播雷同。甚至,點擊客服之後,頁面會自動跳轉到鬥魚直播的客服頁面上…… 

4 

5

盡管從界面,到客服,企鵝直播看起來都與鬥魚有著千絲萬縷聯系,但在內容定位上還是截然不同,鬥魚主打遊戲直播,而企鵝直播主打體育內容。甚至有消息稱,企鵝直播實際上是鬥魚體育頻道的整體遷移。

娛樂資本論發現,早在4月底,一些鬥魚主播就曾在微博發布“告別“鬥魚的宣言,並宣布“移師”企鵝直播。但其實,單就企鵝直播現有的內容來看,內容還是非常少,即便對比鬥魚體育頻道,內容也要少很多。騰訊是鬥魚最近一輪融資的領投方。今年3月底,鬥魚TV融資 1億美金(約6.7億元)融資,其中騰訊出資4億人民幣領投。

業務上的親緣關系,或許就是跟資本的聯結有關。有業內人士猜測,騰訊在NBA等重要賽事上擁有版權,因而在體育直播領域有著相當強的話語權。背靠大量賽事版權資源,再結合鬥魚現有業務,重新打造一個體育直播平臺,騰訊或許還有機會。

騰訊直播,要做泛娛樂內容,還要做開放平臺?

在企鵝直播之外,騰訊近期還“橫空出世”了另一個直播平臺——騰訊直播。與企鵝直播相比,騰訊直播的打法則更加另類。在早些時候,騰訊視頻曾將旗下的直播頻道稱之為“企鵝直播”,直到4月27日,騰訊官方微信公號推出消息——《號外|騰訊直播新版本上線 只為給你更好的體驗》,正式確認企鵝直播更名騰訊直播,全新升級並於4月27日正式上線蘋果APP Store。

286525707562944619

小娛下載了騰訊直播的app,令人費解的是,這並不是一款針對普通用戶的直播應用,更像是針對主播的一個工具產品。點開app之後,用戶只能申請成為主播,而無法觀看直播節目,並且,小娛申請的主播賬號已超過48小時,仍未被審核通過。

看起來,這一app只是一個後臺,所有的直播內容,都將通過騰訊視頻app當中的直播頻道來呈現。根據微信公號“騰訊直播”的介紹,更名後的“騰訊直播”定位為騰訊視頻旗下的一款手機直播平臺產品,以泛娛樂為主,以明星和粉絲內容為核心,關註明星和達人養成的直播內容,近期舉辦了papi醬拍賣會直播、《歡樂頌》發布會直播等活動。

我們在互聯網上還發現了一篇新聞通稿,當中稱騰訊直播希望打造一個直播領域的開放平臺,並且,在2016年4月26日,騰訊直播聯手騰訊視頻、GMIC舉辦了一場評選——首屆“互聯網最具人氣主播”TOP10,獲獎者來自鬥魚、映客、花椒、龍珠等20家直播平臺。

現在登錄騰訊視頻的直播頻道,當中的確涵蓋了多個不同直播平臺的內容,看起來像是一個聚合平臺。但根據微信公號“騰訊直播”提供的信息,主播如果要想將自己的直播內容送上騰訊視頻,還需要提前預約申請……

連日來,娛樂資本論同樣多次嘗試聯系騰訊直播方,但對方一直以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婉言謝絕。

總之,這並不是一個像映客、花椒這種對“素人”友好便捷的直播渠道,看起來更適合PGC。騰訊視頻直播頻道力推的,不少還是像明星發布會等活動官方直播這一類“媒體”屬性較強的內容, 與其他一些平臺推崇的“素人直播”或者“生活直播”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四箭齊發,騰訊能否搭上“直播大風口”?

鬥魚+龍珠+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騰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下子擁有了4大平臺,快要形成了一個直播矩陣。

在娛樂資本論看來,騰訊介入直播賽道邏輯很簡單——直播風口上,騰訊不能缺席!在4月29日,娛樂資本論主持的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點擊左邊複習一下~),包括中國文化產業基金、經緯創投、南山資本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明確表示,直播會是下一個投資風口,要積極介入,尋找機會。

音樂人&投資人胡海泉甚至感嘆:“我已經投不進映客了,但我一直在看新的直播平臺的機會”。

然而,騰訊這樣“四箭齊發”,是一個明智之選嗎?

從策略上來看,騰訊押寶在了遊戲直播和體育直播兩大領域,前者有鬥魚+龍珠,再加上騰訊在遊戲領域的巨大實力,的確有機會分一杯羹;後者則是正在籌備中的企鵝直播,盡管尚未正式推出,但產品雛形已經形成,坐擁大量版權,企鵝直播的未來不容小覷。

而在誘人的“秀場”類直播部分,騰訊幾乎果斷放棄,轉而追求做一個聚合平臺。總體來看,騰訊在直播領域的布局還是比較清晰,但由於起步明顯晚於其他平臺,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這兩款產品也都處於測試期,未來究竟如何還存有比較大的變數。

延伸:互聯網巨頭們的直播情懷

在騰訊之外,國內多家互聯網巨頭均已開始布局直播,陌陌、微博相繼推出直播計劃,360的花椒直播運營超過一年時間,相比之下,騰訊的反應顯得慢半拍,而且整體布局似乎偏保守。接下來,我們看看其他互聯網巨頭在直播領域究竟是如何布局的。

陌陌、微博直播:初入戰局還未找到焦點

把陌陌和微博直播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們有很多共通性:都有上市公司財團支持,已經在細分領域取得第一位置,差不多同一時間點殺入直播領域。

880006996850791435

陌陌對直播可謂寄予厚望,直接在一級菜單欄中推薦,和原本“附近的人”處於同樣地位,主打陌生人直播。但目前發展狀況並不十分理想,一般主播只有百人左右的觀眾,與映客直播動輒上萬有明顯的差距。

微博最新推出獨立APP “一直播”,雖然參與人數同樣不多,但是微博正試圖依托其龐大的用戶流量,捆綁發展。比如,微博最新話題#參與直播搶宋仲基粉絲見面會門票#,就捆綁了“一直播”,但由於起步相對較晚,目前仍在早期階段。

花椒直播:周鴻祎野心很大,但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360旗下的花椒,在早起曾進行過多種嘗試,比如新聞直播、科技直播、體育直播等,充分反映出周鴻祎的野心,但現實卻不買賬,流量並沒有大的提升。在此條背景下,花椒直播幾乎拋離了之前的科技、體育等新聞類的直播,越來越向秀場轉型。

最近,花椒還推出了“直播+VR”概念,賺足了眼球,宣傳片上亦構建了一個美好的直播未來,至於最終效果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百度:百度百秀由9秀提供運營 

百度最早的直播產品可以追溯到百度貼吧中的直播嘗試,但是收效甚微,後來百度又推出自己的百度百秀,其內容是由9秀提供的秀場模式,但同樣運行不太理想。

阿里:優酷土豆力推“來瘋”“來玩”

阿里在直播領域並未直接入場,反而旗下的優酷土豆集團站出來力推直播產品,優酷的來瘋和來玩兩款產品相繼推出,據說有著不錯的流量和盈利數據,但距離現象級產品還有一段距離。

_username=yulezibenlun_副本

視頻直播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42

龍珠直播獲聚力傳媒強力註資

在資本算不上景氣的當下,與直播網紅的令人艷羨的收入相呼應的是幾大直播平臺接連傳出的天價融資新聞。

11月15日,直播平臺龍珠直播宣布獲得來自蘇寧集團旗下的聚力傳媒超過20億元的資金。按照龍珠直播方面的表述,這一筆超過20億元的資金是中國直播行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註資。

龍珠CEO陳琦棟表示,現在決定一個直播平臺發展的主要是資金。“有錢可以買主播、買內容、做推廣。但未來決定直播市場格局的是資源,特別是內容資源,而錢僅僅是入場的門檻而已。”

有錢才能活

兩個月前,有消息稱熊貓TV完成了6.5億元的A輪融資,估值為24億元,該輪融資由樂視領投,金額約3.6億元,但這筆融資並沒有得到熊貓TV的證實。

今年8月,鬥魚直播宣布完成C輪15億元人民幣融資,該輪融資由鳳凰投資與騰訊領投,深創投、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紅土成長等跟投。事實上,今年3月,鬥魚還宣布獲得1億美元(約合6.7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2016年1月,映客獲得昆侖萬維領投的8000萬元人民幣投資,以此計算,2015年5月正式上線的映客在半年內完成了三次融資。

此外,《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還了解到,去年11月完成了由新浪微博領投,紅杉資本、韓國YG娛樂等跟投的2億美元D輪融資的一下科技預計將在下周宣布E輪融資的消息。

各家直播平臺鉚足勁快速融資的背後是直播市場轉瞬即逝的紅利期。

花椒直播副總裁郭鶴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政府開始重視直播行業,資本市場開始收緊,半年之後直播熱退潮會開始顯現。“到時候到底穿沒穿‘褲衩’就知道了。那個時間點,錢是第一位,沒有錢那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對於這一次蘇寧投的超20億元資金,龍珠方面表示這錢將用於內容采購、主播扶植、戰隊運營等方面。

不過對於陳琦棟來說,20億元並不夠多。

“20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20億可以解決問題,那現在就不會出現這麽多直播平臺了。”陳琦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直播是一個對資金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內容采購、主播工資、帶寬成本、市場推廣等的費用每個月至少幾千萬,現金流是命脈,任何一家平臺只要稍有閃失就可能突然死亡,之前包括龍珠在內的絕大部分直播平臺都面臨了巨大的資金壓力,但是現在我們背靠蘇寧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無獨有偶,今年8月鬥魚宣布完成C輪融資,當時業界最普遍的觀點是,身處帶寬和內容成本奇高的直播行業,鬥魚要繼續發展也急需資金投入。

對此,鬥魚直播創始人兼CEO陳少傑當時接受采訪時表示,直播行業發展進入淘汰賽階段,充足的資金為鬥魚業務發展的深化提供保障。

不可忽略的大背景是,整個遊戲直播市場上,各家都在從遊戲直播向其他直播領域擴展,這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投資。其中包括秀場直播、遊戲直播、手機直播、監控直播、體育直播,也涵蓋高清的戶外直播、演唱會轉播,發布會轉播等多個維度。

只不過,直播平臺同質化的情況下,主打遊戲直播的平臺和其他直播平臺都在拓展內容範圍的情況下,各家平臺差異化並不明顯。

“直播只是技術,就是因為技術門檻的降低帶來的這樣一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所謂直播行業是不是存在其實都打一個問號,它跟不同的領域結合可能有不同的化學反應出來,大家可能會根據自己優勢的不同,最終選擇不一樣的路徑。當然現在可能產品看起來是類似的,但是我覺得可能半年、一年以後,就會很不同。” 陌陌副總裁賈維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這樣解釋道。

陌陌公司董事長兼CEO唐巖在第三季度財報的分析師會議上首次透露了陌陌主播的收入情況。據唐巖稱,9月份陌陌平臺上月流水在3萬以上的“頭部主播”,收入占比總營收40%~50%,這些人可以看作是職業主播。

“另外的主播金字塔形的底部,每月1000元流水以下的主播有40多萬人,這群人基本是純以社交娛樂為目的的陌陌平臺的既有用戶群體,對於這部分人我們的看法是重在參與度而非賺錢。”

此外,唐巖還表示,從陌陌平臺用戶消費的情況來看,月花費在5000元以上的高額付費用戶占到了一半左右。

直播內容戰

除了蘇寧的投資,龍珠直播這一次還宣布將聯合騰訊、蘇寧、遊久、軟銀等在內的新老投資方,聯合成立了一家新的電競公司,運營方向包含直播、賽事、經紀和內容自制,旨在打通整個電競產業鏈。

“在引入蘇寧的資本後,我們也將整合蘇寧的體育資源,未來大家一定會在龍珠直播看見最精彩的體育內容。同時,龍珠還將通過自制、采購或是版權合作的方式積極拓展泛娛樂市場。”陳琦棟解釋道。

對此,鬥魚直播相關負責人也認為,資本的加持助力直播的升溫,直播平臺內容日益多元化,用戶人群也不斷拓展。

而這背後是各家直播平臺在直播內容上的競爭。畢竟有了錢才能買更多的內容和更多的服務、主播。但買更多的內容意味著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同樣也可能獲得更大的回報,而更多的內容投入可以將直播平臺各家的差距逐步拉開。

在陳琦棟看來,直播是個大趨勢,從當初的遊戲直播,到後來的社交直播,直播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應用,可以想象未來行業是個“直播+”的市場,比如直播+體育,直播+購物等,必然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不過,在大多數直播平臺還在依靠燒錢來維持的時候,陌陌已經成功讓直播成為拉動業績的主力。

陌陌前幾天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營收為1.57億美元,同比增長319%。其中直播服務的業績表現突出,占總營收的69.17%。而在陌陌單獨公開直播收入的前兩季的占比分別為30.65%和58.48%。

受此拉動,陌陌這個季度凈利潤為390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80萬美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陌陌的凈利潤為4950萬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90萬美元增長了11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64

【科技籽】《龍珠》30周年 龜波氣功回歸

1 : GS(14)@2016-03-09 16:59:37

高地仁是一位插畫師,間中還有投稿到日本《週刊少年Jump》。



【科技籽:玩物達人】鳥山明的《龍珠》由1984年《週刊少年Jump》連載,共519話、42本單行本,再加2002年起發行的34卷完全版漫畫,全球累計銷量達二億三千萬冊以上。今年適逢動畫版30周年(1986年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龍珠》熱重燃,今天找來三位香港動漫迷,重溫龜波氣功的故事。

插畫師高地仁:由《龍珠Z神與神》reboot

高地仁是插畫師,有近十年的手機遊戲、人物插圖及人偶等設計經驗,他一手好畫受鳥山明啟發,「我是飲《IQ博士》奶水大的,大概是小學吧,一次考試成績不好,被家人丟了儲下來的漫畫。小六時,偶然在學校壁佈板看到一個頭髮向上開叉的公仔,當中好像看到鳥山明的影子,後來得悉他是悟空,由漫畫到動畫,問同學借書到愛上,一愛就是二十多年。」訪談間,高地仁取出小學那些年以木顏色、水彩筆及原子筆繪畫的圖畫簿,一整本的都是龍珠人物!八、九十年代是《週刊少年Jump》的黃金期,《聖鬥士星矢》、《JoJo的奇妙冒險》、《足球小將》、《北斗之拳》、《男兒當入樽》、《幽遊白書》……等等,高地仁至今還是最愛《龍珠》,「鳥山明都是插畫師出身,他每一格都畫功細膩,再加上精心佈局與故事流暢連貫,故能營造出強烈電影感,近代漫畫家不是冇人做到,不過罕見如他般出色。」



《龍珠GT》非鳥山明原創 不入「正史」

由1984年的《龍珠》少年篇,直至1996年播放完畢的《龍珠Z》是鳥山明筆下的「正史」,1997年播放的《龍珠GT》故事大綱非鳥山明原創,故不被高地仁納入正史行列,「直至2013年劇場版《龍珠Z神與神》,2014年《龍珠Z復活的F》菲利回歸,與現在日本播放中的《龍珠超》,才是真正的《龍珠》系列reboot,原因是今次由鳥山明親自監修劇本及人物設定等一概事務,相隔十多年,真心fans才感覺到《龍珠》的真正回歸!而且《龍珠Z神與神》開始至《龍珠超》,其時間軸發生在魔人布歐篇與最後一次武林大會之間,原著故事當中就有近十年空白期,此三個故事就是補完當中的空白,所以絕對能納入正史行列。」30周年除了動漫,商品亦同步reboot!「30周年對fans來說就是一個購物節!因為空白期太久了,喜歡一套作品亦會喜歡它的產品,而且還來自不同的層面,如手機遊戲、卡片遊戲及figure等,大量吸金!而真心fans的反應是:你來取我的錢吧!絕對樂見其事!」



高地仁最愛儲書,他說愛一個漫畫家就要愛他的手稿,此書由日本買來,是鳥山明親身教用電腦畫悟空。

萬變卡隨時代轉變,已經變成手遊的一種,不但可以儲,現在還可以玩呢!

這張是少年版悟空與高地仁自畫像速畫。



這套figure是高地仁最愛,是十多年前隨動畫DVD Boxset附送,現在很難找到了。

相對小學時期作畫,構圖的透視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不過我反愛此畫大膽用色,充滿童心。

從日本購入、由同人推出的自製萬變卡連畫冊。



配音員刀鋒:超級撒亞人大發明

刀鋒是《龍珠Z復活的F》動漫中菲利的配音員,「喜歡《龍珠》由九十年代初開始,那時《聖鬥士星矢》剛播完,感覺好空虛,緊接是《Dragon Ball Z》登場,吸引我的是鳥山明的畫面張力與拳拳到肉的武打場面,與一般打鬥漫畫大不同;再來是斯路出場,想不到由悟空對魔童,再去娜美星,斯路竟然一直監察他們兼偷取功夫,在那年頭,怎想到動畫的鋪排可如此強?」那些年小朋友沒手機,小朋友主要娛樂就是看電視及儲漫畫,雖然同期有好多不同卡通,不過《龍珠》勝在有創意,「未有超級撒亞人前,好多人都冇想過如何將主角強化及成長;以《聖鬥士星矢》為例,要變強只可轉轉盔甲,由青銅聖衣變成黃金聖衣罷了;悟空在菲利篇有一個世紀大發明,就是超級撒亞人!往後20年《週刊少年Jump》,所有主角都會有類似撒亞人的狀態,之前是沒有這類變身方法的。另外在斯路篇,一般人只會留意悟空的第三次超級撒亞人變身,其實劇中還有一個可圈可點的合體技能,到今天好多電影及漫畫,都還沿用這種合體變身。」



《龍珠超》畫質崩壞 似小學生蠟筆畫

《龍珠》的經典豈只這些?「大家還記得第一個撒亞人出場,誰是悟空哥哥?是拿迪斯,他在地球上首次使用眼鏡形偵察儀,第一個被偵察對象不是強者,而是一個普通農夫,那一刻的對白是:『嘟嘟!戰鬥力只有五,垃圾!』這對白與按眼鏡動作,到今天還有人用來取笑別人是廢物。」由劇場版《龍珠Z神與神》與《龍珠Z復活的F》的古怪設定,到連載中的《龍珠超》的畫質崩壞,作為fans的刀鋒有何感想?「前兩者劇場版,網上批評得最多的是超級撒亞神,就是藍色頭髮的悟空及比達,很多人說有點似淘寶的老翻公仔,胡亂填上顏色,紅色頭髮的原意是六個超級撒亞人心連心才能變成,藍色是變完超級撒亞神後,以身體餘下的能源所變身而成,能力比超級撒亞人3為高。其實由細到大,第三段變身感覺已經是最勁,而且戰鬥一直以一個人力量來完成,所以對超級撒亞神不大有好感。至於《龍珠超》,最大問題是畫質崩壞!簡直似小學生蠟筆畫,日本有fans定格捕捉崩壞畫面,發現眼睛左右不對稱、面相走樣等問題,最慘是故事用好長篇幅交代悟空等人日常生活,例如耕田、工作及行山等,又重新覆述前兩套劇場版劇情,令人傷心。」



《龍珠Z復活的F》菲利配音員刀鋒

玉郎漫畫版《龍珠》單行本卷一(左)、文化傳信版《龍珠完全版01》。

刀鋒曾到日本Jump Shop找龍珠產品,內有大大個悟空坐鎮店舖中間。



玉郎漫畫版的《龍珠》單行本,今天極罕有了!當時為了評為I級漫畫,竟然私下為莊子的出浴鏡頭加入肥皂泡。

這《龍珠Z復活的F》對戰情景,達手辦級,但香港不太受歡迎,所以當時入手價只需$200。



總編輯ISHI:初版《龍珠》頭十期最好賣



文化傳信日本漫畫部總編輯ISHI:「《龍珠》第一輯是冒險故事,八十年代在《430穿梭機》播放,及後激鬥笛子魔王、菲利與斯路的《龍珠Z》,可能血腥場面較多,例如斯路篇以屠殺地球人為遊戲,兒童節目好難播放,故改在深夜播放,當年我都是小朋友,當年不少爸媽都會和小朋友一起看。話說當年的日本漫畫只有老翻,如果要說香港首批取得日本原作者正式授權的漫畫,就是《多啦A夢》及《龍珠》了!聽前輩說,當年就有自由人及玉郎漫畫(今日文化傳信)一齊爭奪《龍珠》授權,最後由我們取得,在未有先例情況下取得日方授權非易事,日方認為市場有正版漫畫就可杜絕翻版,事實亦如此。」好多人都認定《龍珠Z》是最受歡迎故事系列,原來錯了。ISHI:「當年還未完全電腦化,初版漫畫用菲林印製,全套42本《龍珠》單行本以頭10期最好賣(第10期為第一次天下一武林大會),平均需要再版加印20至30次,每次加印二千至四千書不等,據稱最高一冊書數可達十萬本。」



文化傳信日本漫畫部總編輯ISHI

《龍珠》最近重出,今次重新以電腦上色(左),感覺似看動畫。

最舊《龍珠》單行本,好難齊書,書脊能合併一張大圖畫。



考《龍珠》迷的三個問題

訪問公關最怕遇着講官腔,ISHI卻是非一般公關!訪問間她考我對《龍珠》有幾熟悉,只是簡單三個問題,我完敗了!問題相當刁鑽,如果你都想試試自己功力深淺,就先不要看下面圖片答案,一,誰是非撒亞人,但變金髮後會有好強大戰力?二,仙豆需要多少天種植時間?三,史上最強地球人是哪一位?這裏編輯部的同事,全是不折不扣動漫迷。



答案一蘭芝!打噴嚏後會變成惡女,龜仙人都怕了她。

答案二悟空在一次重傷後,由於仙豆食盡,所以要入廠維修;而貓仙人則在對話間透露出仙豆種植時間需要一個月。

答案三十歲的人類歐布是邪惡布歐轉世,與悟空在天下一武道會激戰!他出現後,無限才讓出「人類最強」的稱號。



記者:朱崇德攝影:鄧鴻欣、劉永發、林栢鈞編輯:陳漢榮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9/19521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395

龍珠島別墅 連環跌穿200萬

1 : GS(14)@2016-05-08 01:51:50

【本報訊】被視為隱世平盤的屯門龍珠島,連環跌穿兩球。最新成交的龍珠島別墅F2座2樓一單位,實用286方呎,成交價僅190萬元,呎價6,643元,是屋苑自去年7月以來首度失守200萬元,可能是全港最平的海景別墅。同座另一單位亦以190萬元易手。



荃中又失守300萬

荃灣中心又跌穿300萬元。濟南樓低層C室,實用329方呎,成交價271萬元,創屋苑今年新低,造價只僅次太原樓「六屍凶宅」及六屍凶宅同層戶。另外,元朗YOHO Midtown的9座高層C室,實用880方呎,原叫價1,200萬元,減價280萬元至920萬元售出。美聯曾金強表示,馬灣珀麗灣17座極低層E室,實用472方呎,原叫價350萬元,減至323萬元售出,樓價創屋苑兩年新低。九龍灣淘大花園兩房戶一度跌穿400萬元,現低位反彈一成。消息指,H座中層3室,實用378方呎,剛以435萬元售出,呎價11,508元,同座高層3室於今年1月僅售395萬元,現中層比高層平40萬元。有代理直言,「今日一定冇可能買返1月個價」。美聯吳肇基表示,鰂魚涌太古城昨單日錄兩宗買賣,海天閣低層H室,實用759方呎,剛售1,160萬元,呎價15,283元,較去年高位跌價約10%。另春櫻閣高層D室售1,500萬元,呎價16,269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5/195985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810

【日本馬路奇觀】魔童揸車買外賣 龍珠當錢使

1 : GS(14)@2017-04-08 20:45:37

喺日本路上,你可能會遇到蝙蝠俠,又可能會見到幪面超人1號同旋風號......今次,就係《龍珠Z》入面嘅菲利、魔童叔叔。影片今日開始在網絡瘋傳,看到兩位Cospalyer駕著Kart仔在路上行駛,而且還要泊車再去買外賣,最正係配樂就是元祖《龍珠》的主題曲!魔童去到有Drive-through的快餐店買外賣,不過他超初沒有付錢,而是給了店員兩粒「龍珠」,不夠?再給兩粒......到最後當然有付錢,而四粒「龍珠」都送給店員,爭三粒便可以許願。之後再看看他的Twitter,這位Cosplayer「てっちゃん」應該是剛在今年高中畢業的,趁青春要玩到盡啦!影片來源:Twitter@72YvfJSronkb5CF
http://bit.ly/2oLvTRr文:Joestar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去買外賣,還將「龍珠」給店員想當錢使。

兩位外星人,來到地球爆地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8/19983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732

龍珠島花園首破千萬 創屋苑紀錄

1 : GS(14)@2018-04-25 10:51:4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336&issue=20180425
【明報專訊】樓價高企下,連帶位置較偏遠、樓齡約27年的屯門龍珠島花園亦錄得首宗逾千萬元成交。土地註冊處顯示,龍珠島花園1座地下單位,實用1197方呎(建築1494方呎),連約570方呎花園及一個車位,上月以1050萬元登記易手,實呎8772元(建呎7028元),較毗鄰黃金海岸近月成交呎價約1.1萬元仍低逾兩成。

原業主2003年以220萬元買入,持貨15年,帳面獲利830萬元或3.8倍。屋苑對上高價成交為今年2月,一伙實用753方呎低層B室以588萬元易手,實呎7809元。事實上,龍珠島屬屯門東南面一個小島,有一條行車橋進出小島,不過風暴吹襲時容易水浸。現時島上有4個私人屋苑,其中龍珠花園一伙連天台單位,去年中以約950萬元易手,登記買家為蔡明麗,為毛記葵涌(1716)創辦人之一林日曦的妻子。

新都城實呎首破1.9萬

此外,中原副區域經理張鎮邦表示,將軍澳新都城1期2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364方呎(建築511方呎),2房間隔,連天台,以698萬元成交,實呎19,176元(建呎13,659元),成交價創屋苑同類新高外,呎價更創屋苑及寶琳一帶屋苑二手新高。原業主2004年9月以156萬元買入,帳賺542萬元或3.5倍。

盈翠2房連約935萬破頂

另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蘇順華指,青衣盈翠半島9座中層實用523方呎F室(建築658方呎),不可睇樓及連租約下以935萬元易手,創屋苑及青衣區2房戶新高成交價,實呎17,878元(建呎14,210元)。原業主早於2000年265萬元購入,帳面賺670萬元或2.5倍。

廣源邨實呎12350元 沙田公屋王

另土地註冊處顯示,沙田廣源邨廣楊樓高層15室,實用217方呎,本月以268萬元(已補地價)易手,實呎12,350元,呎價貴絕沙田已補價公屋。原業主2012年以22.68萬元(未補地價)買入,料扣除補價後仍獲利不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