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了挺魏德聖 黃志明甘跳錢坑

2011-7-4  TCW




如果有一份工作,讓你一睜開眼就是被錢追著跑;遇到人,不是開口借錢就是想辦法還錢;每天下午固定在銀行跑三點半,借來的錢還不是讓自己爽,而是幫另一個人完成夢想。你,幹不幹?

過去一年多來,專業電影製片人黃志明過的就是這種生活。為了幫魏德聖完成《賽德克.巴萊》,他幾乎賠上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放棄了擔任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執行製片(line producer)的機會。

「沒辦法,我掉進(《賽德克.巴萊》)這個(錢)坑裡面去,掉太深了,」失去與李安合作的機會,黃志明明顯流露出遺憾與無奈,但一挑眉,嘴角又浮現一絲完成歷史壯舉的得意微笑。

二十年資歷:重要國片推手都是他

一般人對「黃志明」這個名字或許不熟,但在台灣電影史上,他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台灣與美商哥倫比亞首次攜手合作的《雙瞳》、砸下兩億資金、網羅亞洲一線明星的驚悚片《詭絲》、創造五億票房奇蹟的《海角七號》,背後都有他的運籌帷幄。

他專玩大成本製作。《詭絲》耗資兩億,《不能說的秘密》、《海角七號》各約六千多萬,加上七億多的《賽德克.巴萊》,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億萬製片」。

他 也是幫導演完成夢想的幕後推手。第一部《愛情萬歲》,就讓蔡明亮奪下第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接下來與王小棣合作《飛天》,陳國富《徵婚啟事》、《雙 瞳》,蘇照彬的《愛情靈藥》,戴立忍《台北朝九晚五》,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鈕承澤《情非得已》,到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這些台灣導演的成名電影, 通通由黃志明擔綱製作。

驚人意志:拿一百五十做三百的事

一位美商八大電影發行公司行銷總監直言:「沒有他,就沒有魏德聖!」

不過當被問到對「製片」這個工作的看法時,這位「幫台灣導演完成夢想」、「台灣當前最資深的專業製片」卻噴出一口菸,大笑說:「哪有這麼崇高?就是在追錢,」「你說製片是什麼?製片就是被導演逼上梁山當好漢,口袋裡面只有一百五十萬,但是要做三百萬的事!」

「他都是用當前的經驗,玩超前的事,」與黃志明合作七年、《命運化妝師》導演連奕琦說:「他對電影有一種驚人的意志力,可以在有限的資源跟能力內,想辦法讓事情完成。」

有趣的是,這個一天到晚追錢也被錢追的大叔,二十年前其實是個成績優異,對政治抱有崇高理想的文藝青年。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大學時熱心投入黨外運動,黃志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其實是立法委員許榮淑的助理。退伍後遇上解嚴,政治氣氛改變,他的滿腔熱血一下子無處發洩。朋友介紹他到中影幫忙搬膠卷、送拷貝,他覺得有飯吃、有戲看,何樂不為,沒想到從此一頭栽進電影世界。

「就是喜歡,然後,看到浪頭來了就站上去,」談到自己的電影人生,黃志明自嘲:「我人生沒有規畫,我是遊牧民族。」

「喜歡」這兩個字,讓黃志明一方面不斷創造出新的里程碑,一方面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沉重代價:妻離子散等壓力接踵來

因為全心投入電影,他弄到妻離子散。《海角七號》後期,預算一路從三千萬追加到五千萬,他連家都不敢回,一個人躲在民生東路的辦公室裡,每天抽菸、打電話、借錢,想辦法熬過難關。

在南橫拍片時,父親生重病,吐血兩千cc,他傍晚七點從台東坐飛機回台北,隔天一早再回拍片現場。

幫李安籌備《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前期工作時,離婚的太太打電話來跟他說讀國中的兒子叛逆失蹤,他原本把車從車庫中倒出來,打算從台中趕到雲林找兒子,卻又因為好萊塢的工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他又把車子開回車庫。

甚至,當父親在去年七月過世時,他也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放肆宣洩悲痛,因為擺在眼前的還有《賽德克.巴萊》迫在眉睫的龐大資金壓力。他只能壓抑著、強忍著,默默處理完後事,轉頭繼續幫魏德聖搞定每一筆發不出來的薪水,還清積欠阿婆三個月的便當錢。

「我 沒辦法去講對家人的虧欠,因為太重了,」回憶起過去這幾年在電影界開疆闢土的代價,原本侃侃而談的黃志明突然顯得有些語無倫次:「 這幾年的生活已經混亂到、自己是怎樣的人都搞不清楚,我沒有做什麼壞事,但外面的力道(資金壓力)太強,我已經不知道我自己是怎樣的人。」「也許片子 (《賽德克.巴萊》)上映以後我得找個地方躲一下,把事情理清楚。」

永遠把拍片放在第一優先,周旋在資金、導演、場景、道具等瑣碎繁複的事情中,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失衡,讓黃志明在業界評價兩極,有人覺得他是開創者,專門挑戰不可能的事;也有人覺得他做事毫無章法,沒有好萊塢製片應有的專業與俐落。

例如,他是國內第一個被美國片商邀請到香港,接受好萊塢級專業會計制度與預算管理訓練的製片,但卻很少見到他用這種方式與導演或投資者對談。

「我通常都比較站在,我願意幫的導演,我自己的標準是,他對他的案子,是愛的。但是,你(導演)愛不愛,我很清楚,」黃志明說。

卑微心願:提高市佔讓大家都好過

「志明真的很像文青,做事憑感動,就是這樣才會跟魏導很合拍。」連奕琦觀察:「他們就是用熱血去開創,把計算丟到後面,」「因為,你要開創是無法計算的,就像爬一座山,多高不知道,爬了再說,想辦法衝到頂點。」

在 霧社街接受專訪時,魏德聖感慨的說,拍攝《賽德克.巴萊》讓他看遍人情冷暖,但是一轉頭,他指著黃志明說,「他很保護我,很多事情都不讓我知道,怕我煩 心。」「他從來沒有跟人家借過錢,生平第一次借就是為了我,而且一借就是幾千萬、上億。」走在後面的黃志明笑著,笑容中混雜著一點氣惱與無奈:「製片本來 就是要扛起這些dirty job(骯髒事)啊!」 看遍了電影人的悲劇,有人妻離子散,有人當了製片,電影製作了不少,小孩「製造」不出來,最後求助試管嬰兒;追錢的、被討債的;賣房子、抵押貸款的更是家 常便飯。很多人選擇不離開,和黃志明一樣,都是一股熱愛,才支持下去。

「如果要說對電影有夢想,那就是國片的市佔率可以達到台灣電影市場的二五%,這樣大家日子會比較好過,」「或者有那麼一天,(台灣電影工作者)可以像李安的團隊那樣,拍片像上班一樣,還可以把老婆、小孩帶來台灣上美語學校,順便學點中文。」

這就是黃志明,一個典型的台灣電影人,因為喜歡而付出了一切,卻只卑微的希望能讓其他人過更好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9

盡地一煲 魏德聖

2011-11-03  NM

「如果我沒有賭這幾把,大概也消失了。」魏德聖最近這一把,賭注七億(台幣,下同)。 他是台灣最賣座的導演。 十年前,台灣電影霉氣,只要賣過兩百萬,便已大事慶功。那時魏德聖更霉,帶着全副家當十五元落街,買杯麵及茶葉蛋慶生,也會掉了十元硬幣落坑渠。 他不罵天,只罵手中五元:「怎麼掉的不是你?」 他失業在家,寫原住民的抗日史詩、寫四百年前的海盜文化,他覺得台灣應該有大英雄、有大歷史,可別人看了劇本,對他說:你不是李安。「他媽的,我這輩子就 因為不是李安,所以什麼都被幹掉嗎?我不服氣,我不應該只是這樣子,我覺得我在同輩是數一數二的,我相信有一天,自己一定是個角色。」 二○○六年,台灣片總票房才四千萬,他卻舉債湊五千萬開拍《海角七號》。那時母親禱告,說他是迷失的羊;太太帶着孩子,含淚押上房子。○八年上映,台灣百 衰齊至:金融海嘯、台灣棒球名將王建民重傷……《海角》拍出本土的草根價值,讓台灣人自豪,狂收五億三千萬。 他一鋪翻身,挾着《海角》的二百萬觀眾,又押上所有,赤身回歸,拍攝製作費七億的《賽德克•巴萊》。「如果你連自己都不願意投資自己,還怎麼要別人投資 你?」


《賽德克•巴萊》九月初於總統府門外首映,馬英九和蔡英文撐場,魏德聖刻意不安排他們說話造勢。「第二天報紙頭版寫着,這是一場獻給台灣電影人的電影。」四十二歲的魏德聖坐在辦公室,一臉快慰。直至截稿為止,電影票房已近七億,刷新台片票房紀錄。 《賽德克》講述原住民抗日的歷史,是一個從一開始便只能選擇如何死亡的悲壯故事。片名譯自原住民語言,「賽德克」是族名,「巴萊」解作真正的人。用他的說話:戰士應該在戰場上流血,獵人應該在獵場裡追捕。做該做的事,便是真正的人,正如他應該在片場發號施令。


魏 德聖長得瘦小,溫聲細語中,卻倔強直白。他的工作室,名曰「果子」,商標旁邊戳上「特有種」。「那是台灣特有種類的意思,也是特別有種,很有guts的意 思。」他曾經這樣寫過自己:如獅子般的性格卻覆蓋了一個瘦小的軀殼及孩子般的幼稚面孔,這讓我有能力做大事卻沒有人願意相信。

押注
你 押注多大,夢想便有多大。別人先叫他傻子,後來改口,稱他瘋子。與拍攝的題材無關,而是指他那近乎豪賭的土法融資。 ○三年他舉債兩百五十萬,拍了五分鐘的《賽德克》宣傳片集資,當時台灣加入世貿不久,台灣片市場萎縮到只剩兩個百分點,但他卻想籌二億。短片在網絡贏口 碑,捐款卻只有幾十萬,後來都捐給慈善機構。 還是先拍《海角》,講述一個失意樂團主音回鄉,發現本土價值的故事。一般新進導演靠着幾百萬輔導金圓電影夢,拍完之日便是在影圈消失之時;他不省,舉債三 千萬,湊夠五千萬開拍,「那是電影無法回本的年代(○六年),但我覺得或許可以創造高票房,我的目標是三千萬(票房),花了五千萬還是虧本,但或許接下來 就有機會拍下一部電影,一步一步賺回來。」


《海角》大賣,他帶着所賺的五千萬、政府票房獎金一億及融資一億,開拍 《賽德克》,過去台灣電影幾乎沒有破一億的製作,魏德聖一下子把製作費拉到七億。開拍未幾,便彈盡糧絕,三百人的劇組,三個月沒有糧出,曾經有劇組要挾燒 他的場景,他隔空暴喝:「你敢燒我的街,我去燒你家,看誰兇。」 皇帝變乞兒,債務衝二億,陌生來電不敢接;和幾十間公司談投資,越講越扯火。「他們的投資要先回收,我可以OK,但後面還有投資,如果我答應你,已經割地 賠款了,後面還會有人進來嗎? 缺錢的消息在圈內傳開,周杰倫以一元利息借他四千萬,徐若瑄(有份參演)認頭一千萬;工作人員各自搾乾提款卡,為他墊支 。「他們(演藝圈)一開始很氣我:『台灣電影好不容易復甦起來,你偏要搞這東西把它拉垮!』到我們缺錢,他們罵完了,就問:『還缺多少?』感覺就像媽媽, 一邊罵一邊支援你。」大家都知道《賽德克》太大,魏德聖一旦倒下,全行陪葬。


監製黃志明過去從沒欠人錢,為他背了兩億,卻心甘命抵:「台灣需要number(票房),你跟投資者說破嘴也沒用,壞太久了,我們說什麼都像是騙子,而魏德聖是一個創造number的人。」拍攝完畢,台灣中影公司董事長郭台強(郭台銘弟)注資三億五,魏德聖終於還清債務。 有沒有想過一鋪清袋?「沒有想那麼多,光是製作已經很難,我已經沒有去想仁義道德了。如果沒有完成,就會被別人笑死,如果完成了,所有曾經譏笑過你的都會閉嘴。」

證明
魏 德聖生在台南永康,爸媽經營修理鐘錶眼鏡的小店。初小到國中,成績沒好過,是每年都得全勤獎那種守規矩、不起眼的學生。他在台南遠東工專唸了五年自己完全 不感興趣的電機,服兵役後,隨一位讀電影的兵哥,闖台北電影圈。「只是因為不想回去(台南),那時候只想過日子,沒有什麼夢想。」 在台北當過倉務員、賣骨灰盅、送海報,騙家裡高薪厚職,其實窮的時候,三餐只泡牛奶果腹。「我講話有南部口音,又很窮,我第一次感覺不公平,有點被人看不 起的感覺。」等了兩年入行後,才發現電影圈封閉,歧視他不是科班。「入了門之後,我才知道,為了這麼的小事,我被排擠到門外兩年。為什麼我沒有學過,就不 可以進來,不過就是買便當,不過就是打掃,不過就是你叫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好,我進來,就要比你弄得更利害。」


他 每天自修,租影帶就着分鏡圖逐秒對看,又強迫自己每天寫劇本,他看不懂大師的藝術片,但知道故事怎樣才動人。二千年,他得楊德昌賞識,任《麻將》的副導 演,楊導火大,有次舉凳要砸下來,魏德聖大喝:「你敢砸下來,就跟你拼!」翌日反而是楊導主動與他和好。○二年為大片《雙瞳》任策劃,本來那次是找他當導 演的,卻被資方嫌沒有經驗,這已是他最接近導演的位置。 他窮瘋的時候,策劃「賣馬桶」廣告,但大多時候,他清高得每天寫着自己的劇本。動筆寫《賽德克》前,他跟着一支紀錄片攝製隊當義工,後來寫到原住民吊頸一 幕,入迷似的去體驗上吊,幾乎一命嗚呼。「如果那時候死掉真的很難看,因為脫光光(他習慣在家脫光),人家會說,這個人有導演夢,卻沒有執行,抑鬱寡歡, 終於決定上吊自殺。」 「其實我的人生都在失業,」魏德聖十年前用筆名寫過《小導演失業日記》一書,當時還沒有勵志結局。「直到○七年前,每天都很悶,看不到未來,但就是不想離 開,因為我知道離開了就回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妻子
那個只剩五元、本要挨餓的生日,女友早為他準備了蛋糕。再倒楣 的日子,魏德聖也不哭,當晚在蛋糕前卻哭得一塌糊塗。 那女友就是他現在的妻子,從未在媒體曝光,卻總出現在魏德聖命運逆轉的節骨點。她是魏德聖在台北出租屋的鄰居,三男三女《老友記》的情節。電機系(全系只 短暫出現過一名女生)出身的魏德聖,第一次拍拖便走進教堂。 她在銀行工作,月入數萬,在魏德聖那長達十年的等待中,一直省吃儉用,擔起頭家。「她從不會講:『工作室的租是我在付,房子的貸款是我在付,家裡的開銷也 是我在付。』可是我心裡知道,所有都是她在付。」他要買手提電腦寫稿,向妻子要了錢,不到兩個小時便捧回家;與妻逛街,不滿她只逛不買,她反問:「你以為 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那個時候她真的不知道我在幹什麼,只知道我每天沒有工作,有工作又不接,就拼命寫劇 本。」他寫的故事屢獲新聞局的優良劇本獎,畫下的story board以公斤計,始終無人問津。 ○三年要貸款百萬拍片,那時妻子身懷六甲,是兩次人工受孕失敗後自然得來的兒子,拍與不拍,魏德聖狠心不下,叫太太作主.她說:「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 但是你有,有夢想的人很多,會去做的人很少,可是你是一個少數那幾個會去做的人,你要做就去做,不要到了老的時候再跟我說當初如果怎樣怎樣就好了。」


妻子一直默然,待到魏德聖拍《海角》彈盡糧絕,要求押樓貸款,兩人才吵了一架。「如果輸了,我就會認命地工作,電視台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會抱怨,把自己當機器,去賺錢賺錢賺錢。」他跟妻說:「就試一次,輸了就輸了,贏了,就都是我們的了。」 那天魏德聖不在台北,公司會計拿着一千五百萬的貸款書給妻子,她抱着兒子,簽字作保一刻終於崩潰痛哭,此後兩個月二人無話。「外人只看見你很堅強,可是沒有看到你沒對家庭負責任。」 《海角》後魏德聖賺了五千萬,立刻付清房貸。他問老婆,有沒有覺得自己是富翁?老婆笑了,說:「你下一部不是要拍《賽德克》嗎?」 「我娶對了老婆。」票房還未及回本,他已大賺。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3

歐洲央行暗戰延續 魏德曼引領反QE陣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49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有關“資產負債表的措辭調整的決定並非一致通過”的說法再次引起波瀾。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和其他三位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反對德拉吉對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擴張給出具體目標。

在周四的央行行長發布會上,德拉吉對於資產負債表擴大的措辭從預期(expected)調整為有意(intended),他同時強調這一變化並未得到管委會的一致認同。

11月徳拉吉曾表示,歐洲央行預計(expected)資產負債表將邁向2012年初的水平。2012年3月,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2.96萬億歐元,現在為2.1萬億。這或意味著,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有8600億歐元的擴張空間。

而在有關於是否擴大刺激的問題上,徳拉吉當時強調央行管委會一致同意將毫不猶豫的采取措施——如有需要的話。這一基調被視為歐洲央行德國籍成員對於徳拉吉的支持,但是12月的最新措辭意味著央行內部分歧顯著。

《法蘭克福匯報》報道稱,一些支持QE的委員要求最快於1月22日就采取行動,此外,QE支持者也認為需要將資產負債表規模進一步擴大。不過周四德拉吉並未對具體QE時間表做出表態,他只是表示央行將在明年對現有的寬松措施進行評估。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周五警告稱歐元區不應該直接照搬日本和英國的貨幣政策。魏德曼還表示,要求德國采取財政刺激是不明智的;極低的利率導致各國實施結構性改革的意願下降。

而據德國世界報獲得的信息,德拉吉面臨的來自歐洲央行內部的阻力比之前想象的要大。他已經不能依靠執委會的多數支持。

除了之前就對購債計劃持懷疑態度的Lautenschlager和Mersch,現在,法國人Coeure也對德拉吉的計劃表示反對。此前,歐洲央行內部也有不支持德拉吉的聲音,然而,德拉吉一直擁有多數支持。(歐洲央行執委會由6名官員組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62

魏德曼警告歐央行QE風險 成員國或無視財政紀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30

BN-GO897_weidma_M_20150123080313

《華爾街日報》周五(1月23日)報道,歐洲央行管委會成員、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在采訪中表示,歐洲央行最新的購債計劃讓歐元區各國央行成為了最大貸款人,令成員國可能無視財政紀律。

“這帶來了無視財政紀律的風險。”魏德曼在德國《圖片報》(Bild)周六即將公布的采訪中說,這可能會對歐央行構成政治壓力,暗示他對歐央行獨立性的擔憂。

魏德曼表示,當政客們對經濟感到不適時,就會將手伸向央行。歐洲央行需要聚焦到其核心職責上,那就是在中期內維持物價穩定。

“當利率需要再次上升時,那會極具挑戰性。”魏德曼說。“購買歐元區的主權債並不像其他工具那樣,它是有風險的。”

盡管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周四的發布會上宣稱QE計劃獲得管委會“絕大多數”支持,但彭博援引歐元區央行官員稱,這項購債計劃仍然遭到了管委會兩位德國成員帶頭的反對。

歐洲央行周四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的全面QE計劃,將從3月起每個月購買600億歐元,持續到2016年9月,若歐元區通脹回升接近2%則會停止購債。如果持續到明年9月的話,總規模接近1.2萬億歐元。

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歐洲央行管委、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以及執委會成員、德國央行副行長Sabine Lautenschlaege對上述購債計劃表示反對。而其他幾位管委會成員,包括荷蘭央行行長Klaas Knot,奧地利央行行長Ewald Nowotny,以及愛沙尼亞央行行長Ardo Hansson也對目前開啟這項全面購債計劃表達了保留意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89

魏德曼或被迫放棄競選,歐央行延續貨幣寬松政策

德國當地時間8月23日下午,歐洲央行發布了7月的會議紀要,紀要的主旨基本與6月保持一致,強調為了讓歐元區的通脹率能長期維持在2%水平,在2019年夏天前不會考慮上調歐元利率。

“貿易爭端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紀要稱,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歐元區,最近的經濟數據下滑可能部分歸因於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包括保護主義政策和貿易爭端升級等因素。這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並導致了美國國債和德國政府債券的需求增加,擴大了負面溢價。

歐洲央行理事會一直認為當前的貨幣政策符合當前市場環境的需求,“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警告我們必須保持謹慎”。理事會必須保持政策的靈活性,並準備多種備選方案。

按目前的計劃,自10月起,歐洲央行每月購債規模將從當前的300億歐元縮減至150億歐元,並將在2018年底結束已持續多年的購債計劃。同時紀要中也強調,如有必要,將隨時動用所有的貨幣政策工具。

總體而言,理事會認為雖然圍繞對外貿易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歐元區經濟仍處於穩健增長的軌道上,這表明通脹率將會逐漸達到既定的目標。

當地時間23日上午公布的歐元區8月制造業PMI初值54.6,創2016年11月來新低,不及預期的55.2;服務業PMI初值54.4,符合預期。綜合PMI初值54.4,略遜於預期的54.5。同日公布的德國8月制造業PMI初值56.1,不如預期的56.5;法國8月制造業PMI初值53.7,略高於53.4。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與美國的貿易爭端給歐元區的制造業造成了一定壓力,尤其以制造業聞名於世的德國受影響最大。

不過,歐元區經濟整體增長依然強勁。歐盟統計局7月31日發布的預估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年化通脹率為2.1%,回升至2012年以來最高。

歐元區近兩年通脹率走勢(來源:歐洲統計局)

貨幣寬松政策大概率延續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是歐洲央行理事會(ECB)成員,有權參與決定歐元區貨幣政策。23日,他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指出,貿易戰可能會嚴重傷害全球經濟,現在是時候改變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了。貨幣政策正常化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延遲。

據德國媒體報道,現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任期將於2019年秋天結束,但德國政府不再希望讓魏德曼成為德拉吉的接班人。此前魏德曼是呼聲最高的候選人,默克爾也曾公開表示支持。究其原因,是因為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任期也將於2019年底結束,相對於歐洲央行行長,德國政界更覬覦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而默克爾如果確定參選,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可以匹敵。作為歐盟內部勢力權衡的交換,德國人只能放棄歐洲央行行長一職。

魏德曼與德拉吉的立場相反,他在理事會中多年來一直持鷹派立場,曾多次直言不諱地批評歐洲央行實行的貨幣寬松政策。盡管外界普遍認為,正是寬松的貨幣政策讓德國經濟自2009年以來保持穩定增長,失業率更是處於25年以來最低位。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克萊默(Jörg Krämer)在23日公布的一份分析報告中寫道:“如果歐洲央行有意轉變貨幣政策,準備收緊並走上加息道路的話,魏德曼無疑是最佳的人選。”但他表示,由於歐洲債務的遺留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尤其是在意大利,歐洲央行必須保持貨幣寬松政策才能維護歐元區的穩定。因此,他認為,像魏德曼這樣的強硬派不太可成為繼任者,下一任歐洲央行行長將不會過度偏離德拉吉現行的貨幣政策。

歐洲央行在公布紀要後,歐元對美元匯率未有大幅波動。8月15日,歐元對美元曾一度跌至1.13,此後幾日迅速反彈,8月22日回升至1.16,截止發稿時保持在1.155-1.160區間。

美銀美林G10外匯策略主管萬瓦克迪斯(Athanasios Vamvakidis)21日表示,將在今年秋季尋找機會,在明年之前做多歐元,預計歐元兌美元將於中期升至1.22。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潘寅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627

魏德聖新片玩神秘

1 : GS(14)@2016-09-11 05:50:36

台灣導演魏德聖(小圖)繼《海角七號》之後另一部愛情電影《52Hz, I love you》,鯨魚一般發出的音頻範圍是12至25Hz,不過有科學家就發現,世上有一條鯨魚的音頻好特別是52Hz,因為同類聽不到牠的呼喚,而被喻為世上最孤單的一條鯨魚。魏德聖用聲音幻化在片中的男女主角身上,而為保持神秘感,10月才公佈男女主角名字。他表示希望拍一部讓人不孤單的電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1/197669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30

魏德聖講單身故事反問記者:你也很孤單吧

1 : GS(14)@2016-11-24 07:39:32

「我很好奇單身的朋友們,從下班後到睡覺前都在做甚麼?後來發現他們真的沒有在做甚麼,才知道雖然身在擁擠的城市,但還真的還蠻孤單的。你也是吧?」導演魏德聖帶着新片《52Hz I Love You》來到紐約展映,講述都市裏的單身的故事,反問在紐約的記者「是否也覺得孤單」。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我其實很少覺得孤單,但有一兩次家裏人不在只有我一個,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幹甚麼,前兩天還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感覺,第三天就開始想要打電話找他們。」魏導說,新片是從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中直接反映出來的故事:「身在這樣擁擠的城市中,卻有這麼多孤單的人。」他表示,現在人與人之間已經不像從前一樣到親友家坐坐,甚至還要先預約打電話,而不是直接敲門拜訪就可以,以至於產生了一種疏離感:「我們每個人從家裏來到城市,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這些個體間的交流已經不如以往頻繁密切,而大家心底裏孤單的聲音,也越來越不被聽到。」他甚至笑言,只有停電的時候才是最不孤單的時候,因為每個人才會從家裏走出來,彼此交流。而新片《52Hz I Love You》則想透過一個孤單的故事講述一個不孤單的結果,以現代城市的男女、孤單的族群為主,呼喚更多的人面對自己的內心。這次來到美國上映,他談到收到的反應很好:「可能是因為在海外的大家對孤單有更深的體會,從而在看完電影時獲得更多地滿足感。」至於為甚麼沒有先在台灣放映,他坦言除了是對於美國觀眾一直以來的回饋,這種台灣的聲音傳遞到美國,再傳遞回台灣的過程,也與影片的主題「傳遞聲音」相呼應。這部電影是魏導第一次嘗試音樂電影的形式,畫面中有唱有跳,他提到這也有着特別的意義:「這樣的劇本僅僅靠文字寫出來的時候,會顯得太偶像劇,太『小情小愛』,而用歌唱、舞蹈的形式融合,可以讓對感情的描述更有厚度,因為這些深層的情感只靠對白無法呈現,只有音樂才可以表達。」魏導說,希望觀眾看完這部電影可以獲得一點點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重新擁有分享愛、分享感情的動力,鼓勵更多的人享受愛與被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4/198442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18

二少 《52Hz, I love you》 魏德聖的甜點 2017-01-19

1 : GS(14)@2017-01-24 03:39:44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 ... 4%9c%e9%bb%9e-14019

魏德聖回來了。經過兩部《賽德克‧巴萊》,再來監製棒球歷史電影《KANO》,這次魏導新作《52Hz, I love you》是部歌舞片,不像前幾部作品般歷史感厚重,下下死人冧樓,這回的音樂喜劇十分輕鬆,節日感滿載。


世上最寂寞的鯨魚
首先得解釋一下「52Hz」的概念,因為電影裡完全沒有提及。早在1989年,美國海軍一直有收錄深海聲波,以監聽敵軍行蹤,當時他們就錄得了一條鯨魚,以52Hz的音頻發出聲音。我們至今都不知道牠的品種和性別,只知牠跟大藍鯨發出的40Hz不同,音頻高出不少。海洋哺乳類科學家Bill Watkins一生研究這題目,他在2004年過身前完成報告,指出52Hz鯨魚,很可能是全個海洋唯一發出這音頻的鯨魚,未幾,「世上最寂寞的鯨魚」之說,不逕而走。魏導的創作原點,就是以寂寞出發,寫城市人的孤單,總是找不上「那個人」。


音樂劇要回來了?
音樂劇(Musical)這個在三十至五十年代大熱的戲種,近幾十年幾乎絕滅了,但今年成了大熱,即將上映的《星聲夢裡人》叫好叫座,Muscial要回來了嗎?華語世界要拍歌舞片,似乎更難,去年有杜琪峯的《華麗上班族》,挾影帝影后歌神(陳奕迅、湯唯及周潤發)、強勁無比的創作人(羅大佑、林夕)登場,但票房幾乎全軍覆沒。依我看來,《華麗》想模仿百老匯風格,但首先,音樂並不動聽。看罷好的歌舞片,散場時總會手舞足蹈,總有一兩首歌琅琅上口。這方面《星聲》就做得到,而且主題音樂哀而不傷,勾魂入魄,一播就使人落淚。


仿迪士尼音樂劇
西方歌舞片有百多年爵士音樂底蘊,再加上百老匯舞台劇歷久不衰,人才濟濟,當歌舞片節奏一起,主角快樂跳起踢躂,觀眾都感受得到,那是一套人所共知的藝術語言。華語片沒有這個傳統,於是《52Hz》找來流行作曲家李正帆寫曲,並由嚴云農填詞,據魏導說,他們要做的,是恍如迪士尼式的喜劇音樂劇。台灣沒有百老匯人才,這個思考相當理性正路。電影中的歌曲多達17首,幾乎是歌接歌,當中有好有壞,比較可惜是劇情及歌曲,由頭到尾都在談「愛」,寫遇上不對的對象,寫愛重要還是麵包重要,寫同性婚姻,在題材上比較單薄,但整體而言,節日氣氛不俗。


魏導說,《賽德克‧巴萊》、《KANO》都是大餐,這回是甜品(成本八千萬新台幣),跟其前作比較,新作只算是小本製作。全片4對戀人,幾個重要角色都找來台灣獨立樂隊成員演出,包括「宇宙人」主唱小玉、「棉花糖主唱小球、原住民歌手舒米恩(曾得金曲獎)、小男孩樂團米非,都是唱得之人;年老一對則找來林慶台(《賽德克巴萊》演中年莫那魯道)跟趙詠華。戲中以演癡情戇男的舒米恩喜感十足,最討喜,小球可愛(但不漂亮),演一對同志的張榕容、李千娜,二人演來自然漂亮,最具默契;林慶台本不是演藝人才,要他又演又唱,就有點吃力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63

魏德聖借《星》片吸觀眾

1 : GS(14)@2017-02-09 23:44:23

台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新作《52Hz, I love you》,今天在港上映,是他繼《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後另一嘗試。魏德聖日前接受本報訪問,講到構思的緣起:「開始是想聊愛情,但又害怕拍出來像偶像劇,才決定用音樂劇形式。」片中4位主角來自台灣不同樂團,魏德聖說:「希望觀眾看時候投入性比較強,他們不是大明星,明星男的帥,女的美,觀眾看的時候知道永遠不會是我,沒方法投入進去。」至於跟近期大熱的歌舞片《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打對台,魏德聖自信滿滿的說:「《La La Land》來得正是時候,可以幫我們打前鋒,真是天助我也。」採訪:曹家誠攝影:葉君海場地提供:8度海逸酒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09/199219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