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殷勇:穩健性是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3375.html

6月4日,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長助理殷勇稱,相對於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而言,中國貨幣政策的回旋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他說,在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上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從傳統政策工具,越來越向非傳統工具轉移,最開始把利率從正值降到零,實行所謂的零利率政策,後面又進一步實行了擴展資產負債表的量化寬松政策,在這些政策效果不是很明顯的情況下,一些主要的中央銀行又實行了負利率政策。不過,目前對負利率的爭議還比較大,今年2月份前後,圍繞負利率的負面效應,還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比較大的動蕩。

殷勇介紹說,現在,又有人提出更新的貨幣政策概念,就是“直升機撒錢”,聽起來是一個更不常規的工具,但是也許可能會成為未來某一種或者多種形式的貨幣政策體現,會在一些經濟體里面,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實踐或者嘗試。這樣一些貨幣政策變化,主要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應對經濟複蘇乏力的事實,也應對通縮緊縮壓力比較大的局面。

“直升機撒錢”這種說法來源於貨幣主義經濟理論的鼻祖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為財政赤字進行貨幣融資的方式,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不顧其獨立性,主動為政府財政赤字埋單,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註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幹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

他認為,相比而言,中國經濟目前還處在一個中高速的增長水平,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從歷史上看,目前還處在一個平均的水平,離中央銀行確定的3%的通脹目標上下浮動,保持在穩定的程度。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利率工具、準備金率都有正常調節的空間,央行沒有進行量化寬松。從這一點看,中國貨幣政策回旋空間還是比較大。

殷勇說,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形態的準確描述是中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過,目前市面上有三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是從緊的。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角度來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增速已經連續下滑,從2015年下半年起,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了收縮,目前大概按年比3%—5%左右的速率在縮減。這一點,跟全球絕大多數的中央銀行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的擴張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實際上是在偏寬松的。從基礎貨幣角度來講,M2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3%左右的速度,上下波動。今年一季度,貨幣的增速還比較快,但同期,實際GDP和名義GDP增速都出現了比較大程度的下滑,這樣基礎貨幣和名義實際GDP的增速之間的差距在擴大。也就是說,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貨幣投放還保持了穩定的速度;

第三種觀點認為,中國的貨幣政策是比較適中的。他們看問題的立足點就是實際利率。目前不管是以一周的回購利率為代表,還是以國債利率從短期到長期為代表,目前的實際利率水平,幾乎都處在過去十多年來的平均水平,處在一個比較中性的水平。

殷勇說,在面對全球經濟金融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過程中,中國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包括資本流動變化,包括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包括經濟結構調整的變化。因此,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就要統籌協調好這些不同的方面,而不能只是看其中的某一個指標或者某一個角度,因此,穩健性是中國央行追求的貨幣政策目標,實際上也是對目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形態的一個準確描述。

只是,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都還面臨不少挑戰,包括中國在內。

他說,一是在潛在增長率下降的環境下,貨幣政策很難解決結構性問題,如何繼續做好貨幣政策,面臨很大的挑戰;二是在債務可持續性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也挑戰著貨幣政策,如果采用較低的利率,雖然債務的融資成本會下降,但是負面效應就使得大家沒有動力去杠桿,去降低這債務,如果利率水平較高,不但會使得解決債務問題緊迫性更加突出,更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比較大的沖擊;三是在經濟轉型的過程當中,如何做好貨幣政策的數量目標和價格目標之間的權衡,也是一個挑戰;四是如何做好宏觀政策和微觀調整之間的平衡;五是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金融監管等各種政策的協調要求,在新經濟環境下,全球都面臨更高的挑戰。追求的宏觀經濟目標越來越多,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金融穩定、結構優化等,但是央行所擁有的宏觀政策工具數量是有限的,如何處理好有限工具之間和多個目標之間的關系,需要有更好的政策協調。

在平衡宏觀、微觀經濟方面,殷勇提到,經典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傾向於認為貨幣政策整體是一個宏觀政策,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不少國家也用貨幣政策進行一些微觀的調控或者針對性的調控,或者叫精準性的調控,比如歐洲推出的TLTRO的抵押貸款政策,就是鼓勵銀行對企業、實體經濟放款。比如日本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中,要購買治理結構良好的公司的股票等,中國央行也在這方面進行一些精準調控的嘗試。但另一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微觀調控,往往是需要交給市場去做,通過金融中介、金融市場來做這樣的調控。比如企業的信譽狀況好不好,是由銀行、債務投資者、市場的利差等指標進行調整的。過度依賴央行的結果就考驗著央行的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