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中畢業,身為長子的張永昌就認清了宿命。父親張炎泉在台北市寧夏夜市一帶賣滷肉飯出了名,生意好到連淹水也不能休息,不能升學,他只能選擇接下棒子。 但這個反骨的年輕人不甘於當餐風飲露的小攤販,他總認為驚驚袂著等,於是先說服父親從攤頭搬進店頭,再重金禮聘顧問、建立制度、設立中央廚房,開起連鎖店,把滷肉飯當成企業經營。 為衝高市占率,張永昌開放加盟,卻因未達規模鎩羽。他調整戰略改為直營,並展開國際化及年輕化改頭換面,終於穩住老招牌。 現在,他已是年營收上看6億元的企業老闆,可惜衝鋒陷陣的過程裡,曾經緊緊相扣的手足之情已然變調,擺盪在事業與親情之間,滷肉飯大王也有許多無奈。 秋陽舒坦,張永昌走到民生市場外,面對著一間四根柱距寬、縱深極淺的矮厝仔沉思。他在這度過年少油湯歲月。 「一間矮厝仔要擠七口人,還要放生財器具,天光起柴火前,攤頭(路邊攤車)得推出去,才能空出地方煮東西。」張永昌說。 騎樓小攤 連鎖發光 如果我們把時空推回一九六○年代,這時會看到一身瘦骨嶙峋的張永昌,推著招牌上寫了「雙連魯肉飯」的攤頭,和他留了滿臉鬍鬚的父親張炎泉一同步出矮厝仔,沿著現在雙連街一帶曲曲折折的巷道,踩著沉甸甸的腳步往民生西路、太原路口去。 那是這家人營生的亭仔腳(騎樓),五十年以後滷肉飯竟做成年營業額五.八億元、全國三十一家直營店的事業,不但賣上華航美西航線,還在日本東京鬧街上開了連鎖店。 讓滷肉飯走出騎樓與台灣的,是第二代長子張永昌。一九七九年,他說服父親租下寧夏夜市店面,結束十八年路邊攤歲月,不僅如此,他還在店裡裝設冷氣和洗碗機,又設收銀機開發票,在在都是當時的創舉。 張永昌的太太郭碧芬回憶說:「夜市的人都在背後說,滷肉飯哪有做成這款的,鬍鬚仔太寵兒子了!」此時,張永昌的三個弟弟張誠吉、張永昇和張世杰都陸續加入,由於生意太好,早晚班都用到二十六個人工,每日平均賣七百二十碗滷肉飯。 重金禮遇 顧問教戰 一九八六年,張永昌用年薪五百萬元的代價,挖來前震旦行總經理張燦文當顧問,擬訂戰略,並引進責任中心制,準備發展連鎖事業。 張炎泉擔心一家溫飽都賠了上去,堅決反對,寧夏夜市老鄰居張永賢告訴記者:「他爸連著幾天氣呼呼來找我,說昌仔都講不聽,一間店好好做,三頓都吃不完了,開什麼連鎖店?」 然而張永昌到頭還是辯贏老爸,一九八七年,鬚鬚張第一家分店在北縣三重開張。張永昌說:「我花很久時間才說服他,我說,驚驚袂著等(害怕就到不了巔峰)!」後來眼看兒子順利跨出步子,張炎泉也樂得天天抱著孫子在寧夏夜市走門串巷。 想不到,張炎泉二年後出海釣魚,船被遠洋漁船攔腰撞上,同船的人都順利逃命,張炎泉卻被翻覆的船身困住,往生了。 另設央廚 開放加盟 當時鬍鬚張正準備開第三家店,噩耗傳來,人心渙散、陣腳大亂,兄弟拆夥之說甚囂塵上。張永昌挑起擔子,召集家族成員和幹部開會,他說:「不要猜忌,毋須不 安,兄弟沒有爸爸,一樣要團結。」張永昌力穩陣腳奏效,父親去世後一個月,鬍鬚張第三個據點∣承德店順利開張,接下來三年內又陸續追加了四間店。 一九九二年,鬍鬚張位在太原路巷內的三間中央廚房,因噪音和衛生問題,連續遭到台北市政府稽查並開罰。「中央廚房不能動,配送立刻出問題,那是鬍鬚張生死 存亡的關頭,我力排眾議,決定去五股買地蓋中央廚房,雖然六千萬元貸款超出負擔,但我還是認為要繼續前進,不能開了七間店就停了。」 隔年,近二億元打造的鬍鬚張五股中繼廠(中央廚房)開始運作,估計可以承擔七十七家店的食材供應和配送。張永昌說:「真是吃了好膽藥搏下去,否則鬍鬚張不會有今天!」 兄弟齟齬 分家收場 為儘早擺脫建完廠後沉重的利息負擔,張永昌決定開放加盟,然而這個決定卻讓張家兄弟間的矛盾檯面化。 儘管張永昌高薪聘用專業經理人,又導入現代化管理制度,但鬍鬚張還是間家族色彩濃厚的企業,各房妯娌難免為大小事鬧得不愉快。張永昌的大弟張誠吉說:「結婚前,四個兄弟好比一把筷子,怎麼都折不斷,結婚後卻不再是那麼回事。」 鬍鬚張加盟拓點計畫啟動幾年後,張誠吉決定和大哥分道揚鑣,用八百萬元賣掉手中股份,去士林開了陶碗魯肉飯,三年後,張永昇也離開鬍鬚張,到北投開了小味道魯肉飯。 除了已升任總經理的張家老四張世杰外,張永昌和大弟、二弟已經很少來往。張世杰說:「合在一起,局面會比今天更好。」然而做大哥的卻不這麼想。張永昌說:「就算回來,同樣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外界把分家的苗頭指向張永昌引進經理人張燦文,甚至說他「功高震主」。我問起這事,張永昌連連搖頭,皺著眉說:「既用他就不要懷疑,既信賴就要給最大授權。他從不在兄弟間挑戰火,總會替我找到方法,建議後就不多說話。」 口蹄疫情 雞肉應急 張永昌主導的加盟計畫一度推動順利,一九九六年,加盟店總數曾達五十一家,連同十二家直營店,營收突破三億元。 沒想到,一九九七年三月,台灣爆發口蹄疫疫情,豬肉沒人吃,鬍鬚張的業績第一個月就掉了四成,張永昌改推雞肉飯等非豬肉產品應急,下半年就補平了虧損,但短短一年內,仍有十多家加盟店結束營業。 「就算犧牲自己的毛利,加盟主的抱怨還是很多,品質也不好,至今還有顧客誤會我們,十年了還不進來吃。」張永昌決定不再招攬加盟主,全力發展直營,鬍鬚張靠加盟擴展領土的想法,至此功虧一簣。 張永昌說:「設備更新要投資,要花錢,加盟主不肯跟進,競爭力就喪失了。」張誠吉則替加盟業主抱不平,認為要花的錢是畢生積蓄,不跟進是有苦衷。不過同業則說,鬍鬚張應該更務實,讓店數「長出來」,現在似乎連跨出台北縣市都還有壓力,顯見團隊還有進步空間。 加盟受挫後,鬍鬚張重擬發展直營體系的策略,並推行ISO9001認證,二○○三年日本東京鬧區的鬍鬚張分店開張。 結合潮牌 創新活力 二○○八年,鬍鬚張更展開組織再造和店鋪設計革新,店員穿起街頭服飾品牌Pizza Cut Five設計的潮T;在鬍鬚張贊助的野台開唱(Formoz Festival)上,張炎泉的大鬍子商標有了骷髏頭模樣,張永昌也換了副時尚黑框眼鏡,要向年輕人靠攏。 野台開唱之前,鬍鬚張十五歲到三十歲的客人只占一○%,活動結束後提升到一七%,今年甚至達到二二%。全年營收也從二○○四年的三億元,爬升到二○○九年的五.八億元。 張永昌說:「創新不一定得到好結果,但一定帶來活力。」然而維持滷肉飯傳統口味這件事,他卻很堅持。「一個月滷一百鼎粹魯和八千鼎是兩回事,量變生質變,但我卻可以驕傲地說,鬍鬚張魯肉飯的味道,和我爸那時候完全一樣。」 張永昌還住在寧夏夜市裡。儘管如今身價非同小可,他還戴一只舊錶、開車齡十多年的進口車,屋內也沒有任何現代裝潢。 才剛升寧夏店指導員的大兒子張廷瑋,最記得叔叔們鬧分家前的往事:「以前都會在這裡開家庭聚會,大人在樓下講事情,小孩則聚在另一層玩鬧。」 油湯人生 自重人重 張誠吉二年前動過心導管手術,他說:「我的滷肉飯又改良過了,比鬍鬚張的還接近阿爸的氣味,兒女不接,我也不打算傳給別人、讓人家和鬍鬚張打對台。大哥就算有私心,但家裡他犧牲最多,我也該留一線情!」 通化店開幕那天,張永昌上完香,念完祈禱詞後,有感而發地說:「以前做路邊油湯生意,社會地位低,連在親友面前都自卑,但自重而後人重,今天我沒有看輕這 碗滷肉飯,做到連鎖了,做到笑我們的人都尊重你。」現在,他敢「宏聲」了,新店員工齊唱貝多芬〈歡樂頌〉改編的〈鬍鬚張之歌〉時,歌聲極好的張永昌嘴張最 大,也唱得最大聲。 百變鬍鬚張 張永昌小檔案 生 日:1955.1.19 學 歷:三重初級中學畢業 經 歷:流動攤販、鬍鬚張總經理 家 庭:與妻郭碧芬育有4子1女 興 趣:唱歌、釣魚、閱讀 最 喜 歡:聽歌、唱歌 最 討 厭:被欺騙 經營哲學:堅持才是成功最短的距離。 鬍鬚張小檔案 ˙鬍鬚張─張炎泉是雲林人,本來是木工師傅,1959年到台北謀生的隔年,轉行當攤販,與三叔在民生西路、太原路口等地擺攤,先賣鹹粥,再換油飯、筒仔米糕,5年後換成了滷肉飯。 ˙「做雞就筅,做人就扳」(指通權達變)是張炎泉的生意經。 ˙黑美人酒家總鋪師喊他鬍鬚張,於是雙連魯肉飯就變成了鬍鬚張魯肉飯。總鋪師又給他意見,說好的滷肉飯要用禁臠肉(豬頸肉),他便用3倍於舊米價錢的當期米、搭配每隻豬只能供應1台斤的禁臠肉、特級砂糖和國產珠蔥調製的粹魯(滷汁加滷肉),做出好吃的滷肉飯。 後記 張永昌吃滷肉飯時,總是坐得又直又挺,把熱騰騰的飯端在眼前,然後狼吞虎嚥起來。 他每天至少一餐是吃鬍鬚張的產品,除非遠行。「自己的東西,當然要百吃不膩,別人喊不香,你也跟著喊,那麼東西要賣給誰?」 他隨身帶著筆記本,聽了什麼或悟了什麼,立刻記下來。他有好幾十本記錄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每一頁都可以是精神訓話的素材。 要當他的員工,最先要適應的是有個愛說理的老闆。他相信理能服人,所以總是絮絮叨叨,就怕員工沒領悟了什麼。於是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擱來啊」,員工私下這樣叫,連太太、兒子也會這麼喚。 百吃不膩,不厭其煩,要有這樣的修養,道行都要很高啊! |
|
||||||
一場漲價風波,從台北市政府、媒體與作家都群起撻伐的主角,是一碗由六十四元漲到六十八元的滷肉飯。 最後,在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並宣布調回原價之下,畫下句點。 「我是為顧客的感受道歉,讓大家感到不滿意、不舒服,要為此道歉,」張永昌接受本刊專訪時坦承自己這次的錯誤,是沒有在顧客滿意和員工照顧之間,取得一個好的平衡點。 「做生意不只賺錢,而是贏得人心。」這句話是張永昌在記者會前一天深夜失眠時,在自己筆記本封面內頁寫下的。雖然他仍強調鬍鬚張的經營成本高於小吃店、路 邊攤,不能擺在同一天平上做對比,但當輿論壓力大過成本壓力時,他也不得不妥協,為了挽回消費者支持和企業形象,最後做出降價決定。 但商家反映成本、調高價格,本來就是常見之事,也不是只有鬍鬚張漲價,且滷肉飯並非民生必需品,消費者大可不吃,最後商家自然會因市場機制而被淘汰,為何這次引起各界如此大的反彈? 地雷一: 景氣壞時喊漲,惹惱顧客 「他們選錯時機了!」多位餐飲業者直指,雖然餐飲業皆因原物料漲價與油電雙漲而承受壓力,但在景氣接連亮出十個藍燈、基本工資緩漲等消息瀰漫社會時,「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湊熱鬧!」一位業者如此說。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洪順慶表示,漲價是下下之策,因為這是最容易讓消費者有感的。雖然漲價是店家的權利,但若怕影響生意就要兼顧消費者感受,如果 價格提高但來客數減少、總需求量下降,經營反而更辛苦。他指出,在成本壓力下,還是有其他做法,例如以促銷方式吸引來客,或用套餐搭配提高客單價,量大了 以後,單位成本自然會下降。 然而,更大的問題也許不只是出在時機點而已。張永昌說,今年年初的時候,其他部分店家一口氣漲了五元,他自嘲當時「自以為是」的為顧客著想,先漲兩元(指小碗滷肉飯),這次再漲兩元,但反而引起消費者有「一年連漲兩次」的負面觀感。 地雷二: 高估滷肉飯,價值難凸顯 「重點不在於漲了那兩塊錢、四塊錢,而是因為『滷肉飯』三個字。」一位不願具名的餐飲業者指出,滷肉飯即使和牛肉麵一樣被定位為庶民美食,但牛肉麵至少還有牛肉,烹調過程也較複雜,相較之下,滷肉飯食材與料理方式算簡單,價格背後的「價值」較難凸顯。 他指出,上萬元的高價牛肉麵畢竟只有一、兩家,供應量也有限,但鬍鬚張是連鎖經營,追求的是量大,因此在價格上就不太可能拉得很高。 但這並非表示平民美食就只能賣低價,例如,欣葉餐廳的菜脯蛋,主食材只有三顆蛋,可以賣到一百八十元;再如鼎泰豐的小籠包,一籠十個賣一百九十元。張永昌 坦承,如果單純講食材成本,鬍鬚張和小吃攤的差距沒有這麼多,「會被嫌貴,表示消費者沒有感覺到我們做的附加價值,這是我們要檢討的。」 此外,當漲價事件被媒體報導以後,鬍鬚張第一時間的說法是,米飯等食材成本及油電費用上漲,「成本是你家的事,消費者不會替你考量。」洪順慶說,消費者只會考量自己付出的價錢和相對應得到的價值感。 麥當勞亞洲區前副總裁、現為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連鎖經營EMBA總裁班教授李明元也說:「越去講成本,大家越會去幫你拆解計算,然後發現兜不起來,你也解釋不清,就會像滾雪球,越鬧越大。」 地雷三: 漲主力產品,容易被關注 不過,這也不代表經營品牌或企業化,就只能自己默默吸收原物料高漲、勞工薪資墊高等經營成本,畢竟企業經營仍以獲利為前提。所以,考驗的就是每家企業的經營能力。 李明元表示,滷肉飯之於鬍鬚張,被定位為iconic product(象徵性產品),主要功能是吸引消費者進店消費,而非關鍵獲利來源,不能用成本的思維去決定售價,售價一旦定出來了,能不動就不動,因為消費者對此價格會非常敏感。 若真承受不住成本壓力,非漲價不可,洪順慶建議,可以調其他品項,例如配菜、湯或飲料。因為飯是主食類,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的「必要性」較高,而其他品項的選擇度大,如果嫌貴可以不點,會去點的消費者也是對價格較不敏感者。 此外,研發新產品也是解套方法之一。不管是開發新口味或是研發新菜色,在此情況下,消費者沒有比較心理,容易接受其價格。 過去鬍鬚張的滷肉飯一直為單一口味,「只有大、中、小碗的區分,以為就是這樣了,沒有其他延伸,」張永昌說。但如此就會陷入單一產品被拿來比價的迷思與侷限。現在他體認到,舊產品是維繫感情,新產品才可能有新生命、新價值,「同樣的東西也可以做出不同變化。」 即使因為政府單位干涉、媒體大幅報導,因此放大了輿論效應,但張永昌仍然樂觀面對,「這是我學到最寶貴的一堂課,」他說。 |
||||||
| ||||||
上月內地爆發H7N9禽流感,疫情擴散,人人聞雞色變,海天堂集團主席吳耀明就冇有怕,繼續每星期北上,返惠州佢個自家農場養雞種菜,招呼來參觀的團友,「我養嘅係龜苓雞,旅行團都排住隊嚟食。」 龜苓雞 鬍鬚佬吳耀明利用惠州的舊廠房空地,開了個環保農場,種了十多種瓜菜和飼養數百隻雞,他無懼禽流感威脅,拎住菜葉入棚邊餵雞邊說:「呢度養嘅雞好健康,食菜同藥渣,仲食埋龜苓膏。」鬍鬚佬搞這個環保農場,原本純粹給自己打發時間,用藥渣來種菜養雞,食真正冇農藥的菜和健康走地雞,後來瓜菜愈種愈多,於是送給朋友吃,大受歡迎,「生產線每日都有好多藥渣,又唔想浪費,加埋雞糞曬乾,可以變成肥料,又環保又減少污染。」興之所至,他索性搞大個環保農場。這天他就帶埋正修讀中醫的細女吳苑冰(Christita)到農場,他手執已曬乾的肥料,教女兒如何用視、嗅、觸來分辨藥渣。負責公司食品品質安全的Christita說:「有部分包裝唔合格的龜苓膏,同埋龜的內臟加埋粟米煮熟後,都會用來餵雞,所以啲雞叫做龜苓雞,比食一般雞隻食得更健康。」 招呼旅行團 由於不少人慕名想食龜苓雞,鬍鬚佬在新廠房預留地方,發展成旅遊觀光點,「新廠房有個容納過百人的飯堂,剛開放了幾個月,暫時只接待一些團體來參觀和食有機龜苓雞火鍋。」飯堂樓下設有展覽館,展示世界各地不同品種的龜標本,「全亞洲都無邊個地方,有咁多、咁齊嘅龜資料。」有諗頭的鬍鬚佬更自製了大批T恤當紀念品發售,「我啲員工都係著呢啲T恤。」將廠房變成旅遊點,以為鬍鬚佬可以賺多筆,點知佢話:「其實無錢賺,我哋只接待團體來參觀,無收任何入場費,只想俾大家睇嚇生產過程,食都食得安心,而且想帶出環保概念,藥渣都唔會嘥可以循環再用,我哋目標想做到零污染、零垃圾。」 |
| ||||||
鬍鬚之於中東男子氣概的重要性堪比胸部之於女性的魅力指數,這種風行多年的審美觀促成土耳其醫療美容產業的利基地位,相關的醫美手術一年就為土耳其注入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億元)收益。 根據《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土耳其是歐洲最新醫美旅遊目的地,每年三千多萬名遊客中就有二十七萬人是為了醫美手術而來,而且,其中最賺錢的產品是男人植髮、植鬚,以伊斯坦堡毛髮中心(Istanbul Hair Center)為例,最大宗客源來自中東。 「物超所值」,是土耳其發展男人植髮、植鬚市場的第一要素。根據路透(Reuters),對於歐洲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的消費者而言,國內醫療體系昂貴、手術時間缺乏彈性,是他們轉向土耳其的主要推力。以英國為例,植髮手術要價九千一百美元,在土耳其卻是三千美元有找。 免稅醫療區吸跨國資金 另一方面,土耳其引進與歐、美等齊的設備,並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因此能吸引來自阿爾及利亞、亞塞拜然等國的消費者。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如今有許多中東男性指定診所為他們植出土耳其藝人塔特力賽斯(Ibrahim Tatlises)、塔特力特克(Kivanc Tatlitug)一般瀟灑的八字鬍。 土耳其政府也在後方點火使力,提供發展醫美的強力誘因。今年二月通過法令,以免稅醫療區為號召,為老舊公立醫療院所引進私人資金,以活化經營,現已有馬來西亞主權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美國私募基金凱雷(Carlyle)、卡達第一投資銀行(First Investment Bank)以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金主進駐。 衛生部官員艾丁(Dursun Aydin)表示,土耳其備齊人才、金流後盾,可望在兩年內衝高醫美的遊客人數到每年五十萬人次,市場產值激增至七十億美元的野心亦指日可待。 有趣的是,中東男性想在土耳其一圓濃密八字鬍之夢,但當地顧客反而更崇尚山羊鬍造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引用市場調查資料顯示,一九九三年,七七%土耳其男性留有八字鬍,二○一一年卻只剩下三四%;反而是留著長長山羊鬍的土耳其男性從一八%增加至二四%。 |
| ||||||
被人稱為14K掌門人之一的鬍鬚勇,在黑社會打滾五十年,曾經雄霸砵蘭街和油尖旺,他的江湖路也是香港幾十年歲月變遷的歷史側影,但最叫人嘖嘖稱奇的是,如今他放下西瓜刀轉揸筆,過去一年更成為中國當紅的專欄作家。 上月尾他筵開五十席壽宴,更成為本地江湖十年未見過的盛事,說得出口的江湖大哥,都俾面出席。是夜,各大哥輪流上台和鬍鬚勇高歌,歌聲碰杯聲中,有人狂笑有人落淚,每人都有一段刀光劍影的江湖歲月回味。 鬍鬚勇在社團呼風喚雨,但七年來飽受病痛折磨,不斷進出醫院,先後割去一半肝臟、腸胃,病魔迫使他認命,但因病得福,鬍鬚勇尋回興趣,轉型變作家,刻下埋首寫自傳,總結「我的前半生」。 「回首往事百感生,幾許兄弟早先行。命喪妻前刀下有,魂斷異鄉也幾人。」他說,命運有得選擇,他其實不想走入江湖。 江湖上這樣說,黑社會被警方嚴密監視和打擊,早已是一盤散沙,若果想看到各路大哥真面目,只有鬍鬚勇每年的壽宴。而警方也會在這日派人影相,作為更新黑幫人物的檔案記錄。 大陣仗 鬍鬚勇六十五歲壽宴在尖沙咀香格里拉酒店舉行,半百O記和西九反黑早已在現場「恭候」,警方在酒店對出麼地道一帶,來回兩條行車線都設置路障,檢查來往私家車和的士,所有出入車輛都會被盤查一句:「係咪來參加鬍鬚勇壽宴?」警方對壽宴極為緊張,更在街上擺出臨時登記點,一來防出亂子,二來也要顯示場面是由警方控制。當晚各大幫會的前任和現任負責人均到場慶賀,包括勝和「太上皇」,人稱「囝囝」的黑色梁粉張銓漢、勝和現任坐館沙田Me,前坐館雞腳黑和崩嘴崩,近年掀起水房風雲的超級元老「百花蛇」,澳門賭廳大姐大司徒玉蓮,新屯門之虎新義安跛榮等。白道也是來賓眾多,包括「慈雲山十三太保」,後從良成為傑青的陳慎芝,以及來自演藝界的岑建勳和陳欣健等。鬍鬚勇去年年尾末期癌症復發,今年鬍鬚勇的壽宴,他除了替自己沖喜,他的兄弟友好抓緊相聚的難忘時刻。跟隨了勇哥三十年的古惑仔阿強說︰「今晚好墟冚,可能勇哥病咗,大家好關心佢,珍惜相聚日子,其實係勇哥先至有power,叫到咁多江湖大佬嚟飲。」 江湖情 壽宴請到昔日14K「慈雲山十三太保」之一,演員李兆基為司儀,瘦了一個圈的鬍鬚勇,當晚站上舞台,萬般感慨地說︰「舊年因為身體唔好,驚今年嚟唔到,好彩今年可以企在台上,記住,往後最少要有十年見到你哋!」李兆基看到勇哥如此愁傷,即提高聲調說︰「勇哥祝大家身體健康!」眾賓客即舉杯高呼︰「勇哥生日快樂!」此時樂隊奏起音樂,鬍鬚勇雙眼變得炯炯有神,然後溫柔地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觀眾報以熱烈掌聲,鬍鬚勇陶醉於掌聲與樂曲中,多少往事湧上心頭。「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鬍鬚勇看到「大家姐」司徒玉蓮,這位曾是澳門猛人「街市偉」的紅顏知己,鬍鬚勇與她識於微時,彼此以「家姐」和「細佬」稱呼。 江湖人物賀壽 憶兄弟 回想○六年農曆新年前夕,他致電給司徒玉蓮︰「唔好同何鴻燊食飯喇,過嚟香港玩啦!」司徒由澳門專程過來與鬍鬚勇和朋友歡度除夕,數天後,鬍鬚勇發現患上第三期結腸癌,要入院檢查。一向性情剛烈的大家姐,竟然親自替鬍鬚勇準備毛巾牙刷等日用品,百般溫柔,教鬍鬚勇心存感激,「誰說江湖無情?」「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此時,一眾兄弟簇擁鬍鬚勇唱歌,鬍鬚勇攬着出生入死的兄弟,他又想起在一九七五年的炎夏橫掃砵蘭街,血戰大圈仔,成為全港第二大麻雀館「九龍麻雀館」的「睇場」。當時麻雀館給大圈仔「踢場」,就連本地黑社會也不敢惹他們。鬍鬚勇窮,唯有豁出去,他準備三十把菜刀,趕走大圈仔。血染麻雀館,鬍鬚勇獲得每個月有七千五百元作睇場費。散場,鬍鬚勇離開酒店,另一個畫面又如電影般在腦內放映,四年前同一個地點,新義安「最後一個打手」泰龍被勝和大佬紋身忠當街車撞後再斬殺,最後橫屍街頭。鬍鬚勇回想泰龍死前數小時,他和兒子與泰龍在酒吧喝酒聊天,泰龍最後一句話對鬍鬚勇說:「勇哥,你咁打得,你簡直係我偶像!」三人更一同合照,豈料數小時後,便傳來泰龍死訊,從此兄弟陰陽相隔。五十年的江湖情與事,這夜,他說一一在腦海閃過。 起朵 行走江湖,響「朵」(外號)最為重要,就像鬍鬚勇,初入黑社會被稱為「Teddy」和「飛仔勇」,鬍鬚勇說︰「以前留長頭髮,成個臭飛咁,所以人哋叫我『飛仔勇』,同埋嗰個年代飛仔都興叫自己做『Teddy」。」過了數年,鬍鬚勇由卒仔上位成大佬,開始「收僆」,他說︰「嗰時我baby face,又細粒,細佬個個都好大隻,唔識我嘅人以為我隔籬嗰個係大佬,後尾諗吓諗吓,不如留啲鬚,個樣老積啲成熟啲啦,其實初時都唔鍾意有鬍鬚個樣。」但江湖也有A貨「鬍鬚勇」,張栢芝的爸爸同樣留着二撇雞,自稱「鬍鬚勇」,不過近年欠債纍纍,追數佬卻有眼不識泰山,將債務算到14K鬍鬚勇身上,氣得鬍鬚勇的手下捉住張父,強行剃去張父的二撇雞。鬍鬚勇指,一般江湖人物的「朵」是由外界命名的,大多依外貌而起名,而九十年代「灣仔之虎」陳耀興、「尖東之虎」黃俊,如此「虎虎生威」的名字,卻出自傳媒的手筆。 寫專欄 鬍鬚勇患癌後轉趨低調,去年登上大陸雜誌《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後,近年埋首寫自傳和替該雜誌寫專欄,專欄以「14K三大掌門人之一」稱呼鬍鬚勇,讓他記錄在黑社會的經歷和抗癌心得,讀者遍布大江南北。大陸人透過他的江湖故事,也了解香港由七十年代到九七年前的黃金歲月。人生走到關口,他豁了出去,但總不忘提醒讀者,江湖路是一條不歸路。鬍鬚勇曾向門生表示,很驚訝大陸的官方媒體會找他寫專欄,門生阿強表示︰「聽講勇哥問過《南方人物周刊》,『你話我係14K掌門人,合唔合法o架?』對方回答話『大陸每份刊物報章都經過中宣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審批』,咁即係共產黨批准啦!」夜宴後,記者與鬍鬚勇飲茶詳談江湖歲月,他呷一口茶,低頭寫下︰「硬闖閻關又一場,今夜摯友聚滿堂,台上一曲心底話,盡吐愁絲別肝腸!」說起寫專欄,讓鬍鬚勇重回小時候讀書的感覺,他腼腆說︰「我一直對寫作感興趣,第一次揸筆桿子,感覺幾得意,而家年紀大,累積很多經驗。寫專欄好滿足,我將十次專欄稿費,頭一筆八千蚊人民幣,我唔用,包起佢珍而重之收藏,以後稿費就捐慈善。」鬍鬚勇曾因手術斷了幾期稿,有讀者心急如焚,在網上留言︰「前幾期少了鬍鬚勇的專欄,便以為這位14K掌門人大病未癒,哀痛以為他逃不過一死,重新看見這個專欄,終於出現了,好開心啊!」有讀者強烈要求他寫自傳,「鬍鬚勇可以在閒暇,多寫些回憶性的文字,甚至將自己的經歷慢慢地記錄下來,直到他不能表達的那一天,或許這該是一本好書吧!」去年癌症復發並擴散,鬍鬚勇要切去一半肝和腸胃,也因此暫停寫專欄,專心休養。鬍鬚勇估不到收到fans信,他說:「好多讀者寄坊間醫癌嘅偏方,有成百幾個,我話我自己有o架喇,跟得邊個吖,多謝你哋(大陸讀者)啦!」 鬍鬚勇專欄節錄一入江湖歲月催 那幾年我的心理開始有些轉變,以前做違法事情,心中始終感覺有些不舒服,後來習慣成自然,不過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會堅持原則。例如販毒,父親在世時除了教導我做人本分外,特別強調要遠離毒品,它甚至影響了整個民族,鴉片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的親哥哥也是染了很深的毒癮,身受切膚之痛。當時很多人染上了白粉癮,初吸時將小量海洛英放進香煙內吸食,嚴重時就把香煙的錫紙當作鑊,將白粉放在錫紙上,然後點火在下面燃燒,用口含着火柴盒當吸具吸取。燃燒後冒出的煙,因燃燒鑊時要將白粉在鑊裡上下推動,所以坊間都叫作「追龍」,毒癮再重時要用針筒直接打進動脈裡,嚴重的吸毒者幾乎全身手腳的動脈都用過,所以經常發現一些道友(吸毒者)突然暴屍街頭,主因都是血管閉塞。我親哥哥也因吸毒太深,最後身體出現多種問題,送醫不治。他未染上毒癮時是我的偶像,無論樣貌、才智、身手都出眾,可惜一染上毒癮,就萬劫不復,走上了不歸路。很多和我同期出來混的兄弟,也是一樣,到現在能夠健在的,鳳毛麟角。提到這些事感到很不開心,倒不如輕鬆一下。之前曾經提過的一位兄弟,他以前出來混過,後來做生意非常成功,在國內也做了很多善事,叫「蛇哥」(以前綽號「百花蛇」,現在人人都叫他爵士,又叫玉郎)。那時他已是一個撈家兼大哥,也曾在自己幫裡內訌時受襲致重傷。他的人生充滿傳奇,現在閒來寄情粵劇、跳舞又喜歡填詞及寫詩(但多數以打油詩為主)。有天午夜,他突然給我WhatsApp傳來一幅照片,那是他一間新店的開幕典禮,名為百樂門宏天國際宴會廳(他有二十多間酒樓,全部都以百樂門集團為名)。我即時作了一首詩傳給他:「百業宏開滿香城,樂見吾兄步步升。門高店大宏天號,國際宴會聚精英。」他說:「百業宏開譽滿城,樂見佳績步步升。門寬店廣宏天號,國際宴會喜迎盈。哥,容許我把你之佳句私下改動,並請許我標題在店內。弟懇。」我回:「當然好。」8月5日(收購元朗恒香酒家(餅家)移交日)他傳來與明星薛家燕合影剪綵的圖片與另一首詩:「百年老號話恒香,賢達鄉紳賀玉郎。彩剪一揮宏基業,元朗美點請品嘗。憶當年刀光劍影,看今朝詩來歌往。」我回他:「浪迹江湖數萬千,幾許疏落嘆辛酸,賢兄有幸登高處,落花遍地有誰憐!汝是很特別的一個,但大部分行走江湖的生活都很坎坷。」來源:南方人物周刊專欄 2013年09月2日 想自殺 回想七年抗癌之路,鬍鬚勇說自己死過翻生,刀傷骨折他不怕,但最難捱是化療,身體難以承受化療的痛,曾想過輕生,但他四個子女和江湖兄弟,變成他的止痛藥。昔日江湖兄弟也不斷來電︰「陳慎芝令我好感動,化療時我最辛苦,佢開解我話冇事o架,講到最後佢喊起上嚟『我好唔捨得你o架潘生(鬍鬚勇)!』我自己都喊起上嚟。「好似爵士(百花蛇),知道我患癌有危險,佢都打嚟︰『喂!你唔好同我哋班兄弟作對呀!唔准你死呀!我哋同你打氣o架。』自己真係好似打咗個底,有啲十幾廿年都打電話嚟,呢啲咪友情、兄弟情親情,呢啲對一個病人好有鼓勵性。」「因為我自己住,囝囝囡囡輪流嚟睇我,我唔俾佢哋望到我個病樣,唔入得我間房。有一日我頂唔順,要個女陪我入醫院,好辛苦,第一次想自殺,我叫佢掹晒啲喉,我頂咗好耐,但個女一喊『爸爸你唔死得!』幾艱難忍住道氣,都捱住,證明親情嘅力量好大!一句說話有無窮力量!」鬍鬚勇於是麻醉自己︰『我叫鬍鬚勇,我係超人』我唔可以死。」人生匆匆,鬍鬚勇表面風光,但他對黑社會卻是否定,「一百個(大哥),有九十九個生活唔好,不是說沒好結果,而是生活唔好,好似我表面睇唔憂柴憂米,但係我生活指數係唔好嘅!好簡單,我冇好家庭,我啲細路仔細個冇咗老母,我用咩方法都彌補唔到。」 後記:單挑 鬍鬚勇說︰「江湖不離打打殺殺,出得嚟行,好似賭博咁樣,會有人贏錢,但係大多數都輸。一輸,就係輸條命。」江湖二字,一橫一直,在刀光劍影的生涯,勝者能站起來,敗方隨時「瞓低」死去。沒有架生傍身,赤手空拳便是武器,鬍鬚勇學過散打、詠春、泰拳各類武術,鬍鬚勇用力向枱邊出拳,鏗鏗作響,他說︰「以前我同啲兄弟日日操,操到好大隻,人哋唔夠膽恰我鬍鬚勇。」他自認是武痴︰「○七年在赤柱監獄服刑半年,好多人都想搵我『過招』,但係當時有病在身,體力大不如前,依家仲要接受電療,剩番兩成功力,無力喇。」記者親身當人肉沙包,看看鬍鬚勇「兩成」功力,不過記者明言未食過夜粥,只懂以蘭花手招架,怎料鬍鬚勇「認真」地向記者示範,「首先要一手捉住對方,將其扯開!」說着一手捉住記者手肘,往後用力扯,記者差點撼頭埋牆,然後鬍鬚勇再示範詠春的黐手,一掌擊向記者手臂,鬍鬚勇說「三十年前,如果我用盡全力,擊向對手胸前,一定會斷幾條肋骨!」 | ||||||
| ||||||
一年四個月前,鬍鬚張一碗魯肉飯漲兩元被罵翻,二○一四年一到,王品宣布旗下六個品牌、共一百七十三家店自一月三十一日聯袂漲價,漲幅最高達一○%,不僅順利漲價成功,還帶動王品股價、業績雙雙成長,股價挑戰五百元大關。 這一次,台北市西餐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法樂琪餐廳主廚兼營運長張振民第一個跳出來發聲:「王品年營收超過百億元,EPS(每股稅後淨利)超過十元,獲利表現這麼好,說漲價是因為食材成本壓力,實在說不過去。」 但張振民也不得不佩服王品讓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漲價手法。原來這門「漲價學」,闖關成功的背後隱含五大心法。 時間回到二○一二年九月,鬍鬚張宣布小碗魯肉飯從三十三元到三十五元,才漲兩元就引來各界撻伐,甚至連台北市政府都出面干涉,最後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禁不起輿論壓力,出面公開道歉並降回原價。 對比漲幅與影響範圍,台灣餐飲龍頭王品一百七十三家門市齊漲,影響消費者高達千萬人次,且漲價最高金額達五十元,是鬍鬚張的二十五倍,卻能「順利」闖關,雖然台灣是自由競爭市場,店家本來就能自行決定價格,但一樣是漲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 心法一:先掂掂自己定位 第一個要學的是抓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學,「一個是消費者常吃的庶民小吃,一個是偶爾上門享受服務與用餐氛圍、裝潢等的餐廳,兩者當然不同。」台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教授孫瑜華指出,主要來自產品定位的不同,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完全不同。 一樣賣餐飲,吃飽跟吃巧不同命,有本事讓餐飲服務加值,漲價的阻力相對比較小。 「他切入的時間點非常漂亮,這點我很佩服,」張振民指出,王品訂一月三十一日開始調價,正好是農曆大年初一,因為是過年節慶期間,對於比平常高一點的價格,消費者較能接受。 王品內部高層指出選在農曆年初一,的確考慮到消費者心理感受與反應,「過去我們也盡量都挑在這時候調整價格。」 心法二:景氣差別喊漲 這是第二個心法,漲價也要看「黃道吉日」,對比鬍鬚張上一次漲價事件,踩到的地雷之一就是選錯時機,多位餐飲業者直指,雖然餐飲業皆因油電、原物料上漲壓縮利潤,但,在景氣接連亮出十個藍燈、基本工資緩漲等消息瀰漫時,「除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湊熱鬧!」 心法三:提前喊話緩情緒 第三個漲價心法是預防勝過治療。雖然,王品並沒有直接公開宣布漲價訊息,但餐廳在一個月前即開放訂位,而訂位時就會告知客人即將漲價訊息,等於是提早一個月告知,孫瑜華分析,「消費者現在會覺得還很遙遠,到時候情緒又已經被吸收,淡化反應效果。」 心法四:漲幅別超過五% 此外,漲價幅度也有心法,學問是要讓消費者有感卻不痛。王品這次實際漲價幅度為二.九%到一○.一%,除了石二鍋從一百九十八元漲到兩百一十八元,漲幅達一○.一%,其他都在五%以下。孫瑜華說,消費者對價格認定通常是在一個範圍之內,對於五%以下的價格變動敏感度較低。 王品集團品牌副總經理高端訓表示,這次漲價的六個品牌當中,夏慕尼鐵板燒成立至今八年沒漲過價,西堤牛排與陶板屋也有五年沒調價。 心法五:不偷漲也不常漲 最後,要漲就要做到誠實才是上策,王品這次六個品牌一起漲,雖更加引人注意,但王品高層透露,這件議題在內部也經過一番討論,因為去年集團旗下已有兩個品牌調漲過,如果再一個個漲價下去,加上現在資訊流通發達、網路傳播效應,不可能「偷偷漲而不被發現」,反而讓人有「怎麼王品一直在漲價」的印象,因此最後才決議把幾個獲利率低於水準的品牌一起調高售價。 政大企管系教授洪順慶指出,雖然一般說來,消費者不會替企業或店家考量成本問題,但去年的食安風暴,讓消費者提高意識,對於過低的價格抱持懷疑,認知到「低價所產生的高成本(代價),因此不再一味追求低價至上。」 以王品來說,食材成本約占總營收二六%,但去年食材比重僅較前年提升一個百分點,因此食材上漲並非主因。其實,王品最大成本來自人事費用,包括全台員工薪水、獎金、勞健保支出等,約占營收四成。今年因應基本工資調漲,基層員工將加薪一.五%到四.五%,換算下來一年約多兩億元人力成本。 攤開王品財務報表,去年前三季營收雖然成長,但營業利益率較前年下滑一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率為七.九%,也比前一年降低○.八三個百分點。 所以王品確實面臨了壓力,但這次漲價成功,顯示王品除了會做品牌與服務,原來還有一門獨門漲價工夫,讓人看到企業在對的時機、好的說法與誠懇的態度,想漲價真的不難。 【延伸閱讀】這樣漲,消費者不反感 ——餐飲業常用漲價術 1. 選對時機別和油、電一起漲,最好選節慶期間,消費者對微幅漲價較可以忍受 2. 掌握比例原則漲價幅度控制在5%以下,較不會影響消費者消費意願 3. 一次漲足盡量避免分階段或分批漲價,否則給人持續不斷在漲價的印象 4. 預先告知提早告知或宣布漲價訊息,給消費者心理緩衝期 5. 提升價值漲價時最好更新菜單、產品組合、裝潢,讓消費者有相對價值提升感 整理:黃玉禎 | ||||||
2014-12-01 TCW | ||
《尊重市場機制》 只要符合公平正義,「自由市場」應該是追求經濟效率的基礎;但從民間企業到公營行庫、從產品定價到營運結構,違背市場機制的現象隨處可見…… 撰文‧楊卓翰 鬍鬚張滷肉飯一碗從六十四元漲到六十八元,引來人民與台北市政府撻伐;鼎泰豐加價五十元賣高級的醬油炒飯時,消費者也群起抗議。有些東西用錢買不到,但有些東西用錢買是天經地義,但台灣是不是犯了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反漲價」的集體迷思? 鼎泰豐事件發生時,媒體以「比成本貴四十倍」為由,指控鼎泰豐黑心暴利,最後鼎泰豐只得取消提供醬油炒飯,事件很快平息;但是有誰想過,禁止餐廳販售高價商品,台灣社會到底賠掉什麼價值? 「台灣人總是先看『價格』,而忽略了『價值』。當你眼中只容得下便宜的東西,自然就排除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政治大學校長周行一說:「看東西,除了價格和成本,還要看它品質好不好;但是台灣社會,顯然欠缺這種能力。」從鼎泰豐的炒飯事件,可以看出台灣社會對於價格及價值的盲點:台灣的消費者不以價值,而是以商品成本來決定商品價格,忽略的,就是商品的附加價值。「當整個社會都看不到價值,到了提供商品及服務的企業端,他們的品質自然就會越來越差。」周行一分析。 這種成本思惟,間接戕害了自己。周行一以這陣子的食安問題為例:「當成本下降到一個程度,就會出問題。」更可怕的是,同樣的成本價格思惟,可以在台灣社會的各種層面看到。 周行一觀察:「現在政府有安排很多學程和課程,來讓民眾自修,但是你會發現,民眾只喜歡上免費的,收費課程則乏人問津。這就是用價格去排除掉價值好的東西。」他認為:「當社會整個在壓低價格,結果就是社會價值不斷下降。」「這是一個迷思。」周行一分析,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約為兩萬美元,一直以來都輸給韓國;但若以購買力平價後(去除物價因素的實質所得),台灣的消費力其實比韓國好。「這不是應該自豪的事。實際上,這是因為台灣6物價比韓國低,但是有沒有人去想,台灣的東西便宜,那我們的生活品質有比其他國家好嗎?」周行一認為,台灣人應該摘掉價格的近視眼鏡,而去追求價值。消費者若要求品質,企業自然就會提供相應的東西。周行一提醒:「追求價值,就是要花錢。企業如果追求價值,它會花錢雇人、投資和研發,就算貸款它都肯。反過來,不看價值而看成本,企業就不願意花錢,就處處是限制,又怎麼能叫它加薪?」台灣產業要升級,就應該學會「漲價學」,人民也應該習慣「漲價」。但現在,除了用成本思考產品價格的習慣外,台灣人也把漲價視同「窮人買不起的不正義、不道德」,經濟市場裡充斥泛道德想法,更是成為阻撓發展的無形障礙。 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的暢銷著作《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講的是美國市場機制無所不在的現象:有錢人可以買更好的醫療、可以公然遊說政府實施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桑德爾指出,金錢與正義應該有一條界線,那一條界線是市場機制應該止步的地方。 金錢與正義的界線在哪裡?每個社會都不同。顯然,美國的界線很偏右,而台灣的這條界線卻太偏左。 大學學費要漲價,人民說不准,因為影響窮人受教權,這理由值得深度探討;但鼎泰豐與鬍鬚張的「漲價」會影響到誰「吃的權利」?滷肉飯、炒飯又不是這兩家餐廳獨占,是不是該交由市場機制去決定呢? 市場不應該泛道德,在台灣要轉型到提高產業附加價值的關鍵點上,我們更要回過頭來檢討──台灣「反漲價」背後的迷思。 行動方案 一味追求便宜,藉消費者力量抑制市場機制,結果只會讓價值無法提升。 拋棄價格迷思,從價值著眼,才能推升我們的生活水準。 |
近年來,標榜健康、安全的餐飲店在全球都很受歡迎,如果再加入在地、手作等元素,即使只是超市便當,營收都能大躍進。英國的高價便當名店畢翰廚房(Charlie Bigham's)就是一例。 根據產業專刊食品製造網(Food Manufacturer)的報導,畢翰廚房上半年營收一千九百萬英鎊(約合新台幣九億四千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創辦人畢翰(Charlie Bigham)估計,全年成長幅度不變,截至年底可望進帳四千萬英鎊。 主張下班拒吃微波餐 他說:「我們的顧客很在意錢要花得值得,意思是,他們願意花一筆負擔得起的錢,善待自己。」就以畢翰廚房招牌便當為例,一套兩人份的紅酒燉牛肉佐香煎奶油千層馬鈴薯餅盒餐要價八.五英鎊,比一般售價貴五成以上。 畢翰廚房業績強漲,《金融時報》 Financial 畢翰說,這是他一九九六年創業時的第一守則。當時年約三十歲的他觀察到,忙碌已成生活常態,許多人就算得空與生活伴侶坐下來共進晚餐,常常是拿著塑膠刀叉,將就微波食品。「那種生活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他拿出積蓄兩萬英鎊,創辦這家走精品路線的「英國版鬍鬚張」,擬定菜單堅持「食物絕不放進微波爐」的原則,發想出一道道烤箱加熱的熟食餐點。貴婦超市威卓斯(Waitrose)歡迎它的產品上架,一擺將近二十年。 現在的畢翰廚房共有二百五十名廚子,每天手作一萬六千個便當,單一年度獲利逾兩百萬英鎊,堆出畢翰逾一億英鎊的身價;他也將部分股權採信託方式派發給全體員工,獎勵他們。 畢翰坦承,八年前金融海嘯曾重挫業績,僅僅一週,營業額就驟降四成,逼得他裁員、減產。儘管如今已有餘裕上電視打廣告,但他說,做得大不一定就能做得好,「我只想用對的方式做對的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