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潤創業(291)噚日公佈,做咗7年幾、做到副董事總經理嘅鄺文謙,將會喺月底離開,通告話佢「稍作休息後再向其他事務發展」,個位會由華潤微電子(597)調嚟嘅黎汝雄接任。 近 年華創業務轉型得到市場認同,除咗有大股東支持,一班手足落力執行亦好重要,尤其公司資料披露方面實在值得一讚,雖然到今日仲有好多公司堅拒做季度報告, 但華創早於02年11月就開始自願公佈季度業績(02年第3季),而且仲係幾詳細嗰隻。華創有咁嘅改進,相信同鄺文謙好有關係,事關佢出身投資銀行同證券 行,之前係嘉誠分析師,知道透明度對提升一間公司嘅形象好重要。佢02年2月入華創,負責同證券界同傳媒溝通,華創當年11月就公佈季報。 華華希望黎生繼承佢嘅開明作風,保持華創嘅高透明度。 | ||||||
在證監會與交易商協會的聯合整治下,評級行業的市場環境有望得到凈化。但在當下,個別通過向評級機構付費來上調評級的發行人似乎面臨更嚴峻的問題。
近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先後公告,給予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資信”)嚴重警告處分,責令其限期整改,並暫停證券評級業務及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一年。這一處罰是否過重?在業內人士看來,錯報風險是可控的,但內控風險反映整個公司的問題,處罰並不為過,處罰帶來的警示效應將有助於凈化評級行業的市場環境。
在當前時點,那些曾經通過向大公資信重金購買系統進而上調評級的發行人似乎面臨更嚴峻的問題。記者了解到,新光控股就曾以970萬元的價格采購大公資信提供的企業系統。9月22日“17新光控股CP001”即將到期,當期短融的本金為10億元,另有20億的“15新光01”也將於9月25日面臨行權。
變相收費或與評級收入低有關
一位曾在大公資信任職的人士告訴記者,在公司被處罰之前他就已離職。“公司和部分高層存在明里暗里賣評級的現象,管理混亂、內控機制缺乏是我離開的直接原因。”
另一位早年在大公資信擔任分析師的信評人士則認為,大公資信雖然存在內控問題,但評級體系比較健全,大公、聯合以及中誠信在內的評級機構為買方研究輸出了大量信評人才。“頻繁的出差、低廉的評級收入下,人員流動頻繁是行業現狀,信評轉行去券商做債券承做或者去買方做內部評級的大有人在。”某評級機構部門總經理告訴記者。
一部分接受采訪的人士表示,大公資信變相收費或許與評級收入低的現狀有關;但更多受訪人士認為,即使評級行業收入再低也不應該失去獨立、公正的底線。
大公資信近日也回應,將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按要求逐項對照、徹底整改,並認真研究解決行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各項業務和工作完全合規合法、穩步有序推進。但多數受訪人士表示,大公資信此次受罰滿一年後可能很難再恢複元氣。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一懲罰可能會給一些底層分析師帶來不小的沖擊。一位買方信評人士告訴記者,“最近在招的一個崗位,有七八封簡歷都是大公的員工投過來的。”
前述從事債券發行的人士告訴記者,錯報風險是可控的,但是內控風險反映的是整個公司的問題,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一年的處罰並不為過,處罰帶來的警示效應將有助於凈化評級行業的市場環境。記者獲悉,未來一年內大公資信將不能參與新發債券的評級,但存續項目的跟蹤評級仍然可以進行。
行業亂象:不只是花式收費
企業發行債券時是如何選擇評級機構的?一位債券承做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在正式評級開始之前,評級機構往往會根據公開信息以及發行人提供的文字材料進行預評級,在這個階段往往會有不只一家評級機構參與。
而在幾家評級機構完成預評後,發行人會選擇其中一家評級機構為其進行正式的評級工作。預評之前不簽協議、不進場,預評之後評級基本就定了。“選擇的標準主要是看評級結果,也就是哪家評級機構給的評級高就選擇誰。口碑和費用也是考慮因素,評級機構對主體評級收費在20萬元左右。”他告訴記者。
不難發現,預評級的過程已經在某種程度與“競標”類似。在這種發行人主導的選擇機制下,評級機構即使沒有額外收費,也會造成評級虛高的結果。
在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看來,評級虛高並非行業性的問題,但個別公司評級偏高的情況正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在“一手評級一手咨詢”的業務模式下,如何建立防火墻、有效地避免利益沖突是一個需要思考問題。他還提到,評級調整的“峭壁效應”值得關註。“峭壁效應”是指評級公司在授予評級時,通常會授予AAA、AA+、AA這三個級別;當主體接近違約邊緣時,又會進行大幅跨級下調。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監管部門重拳處罰大公資信,只是規範評級行業的標誌性一步,未來嚴監管態勢將會延續。
證監會近日表示,將與人民銀行繼續加強監管協作,深入貫徹落實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精神,進一步推動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不斷加強監管協作,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信用評級行業規範發展。交易商協會近日也表示,將加強對銀行間市場自律管理,著力維護市場良好運行秩序, 繼續加強與相關監管部門的協同配合。
“留給發行人的時間不多了”
對於買方而言,面對這些可能存在兌付風險的債券,如何判斷相關債券的兌付風險?
記者了解到,市場上主流的買方機構都有完善的內部信評體系和信評團隊,每個新入池的債券都要重新完成內部信用評級。滬上一位券商固收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內部評級的基礎上還會比較關註中債隱含評級的變動。中債市場隱含評級變動直接影響中債估值,反映的是債券信用資質的顯著變化,性質與外部評級不同,通常時效性也更強。
前述評級機構人士告訴記者,有個別債券承銷商來咨詢為發行人更換評級機構的問題,未來一年內有發債需求的企業也有重新評級的需求。
在當前時點,那些曾經通過向大公資信重金購買系統進而上調評級的發行人似乎面臨更嚴峻的問題。“留給發行人的時間不多了。”一位券商信用債研究人士感嘆道。
記者了解到,新光控股就曾以970萬元的價格采購大公提供的企業系統。3月21日,大公國際將新光控股的主體評級上調至AA+;隨後,聯合評級也在4月13日上調了新光控股的主體評級。
第一財經註意到,“17新光控股CP001”將於9月22日到期,距離到期日僅剩一個月時間,當期短融的本金為10億元,另有20億元的“15新光01”也將於9月25日面臨行權。
受托管理人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近日公告稱,公司2018年下半年合並報表層面到期和回售的有息負債總額較大,其中2018年下半年到期的有息負債總額為人民幣98.82億元,2018年下半年涉及回售的債券為人民幣45.86億元,公司正計劃通過多方渠道安排相關資金。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