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飲食籽】周中猜猜猜 $200分子料理食乜

1 : GS(14)@2016-04-01 15:47:12

周中與分子料理廚師徐匡龍的猜謎大戰究竟誰勝誰負,即將揭曉。



【飲食籽:識飲惜食】今日是愚人節,愚人節以整蠱人為己任,就如分子料理一樣,明明整道菜擺在眼前,嗅過吃過,依然未知自己在吃甚麼。從科學角度去處理和烹調食材,從而改良菜式,令人可吃到「像半生其實是全熟的三文魚」、「包在薄膜內的蜜瓜汁」和「泡沫狀的醬汁」。這種打破固有認知的做法,不只食客,其實廚師亦不易猜到底蘊。這次便邀得名廚周中師傅品嚐只需$200的分子料理,讓他猜猜當中六道菜式使用了甚麼食材。周中師傅出名風趣,但甚少人知他是中西融合菜的先驅,把鵝肝和三文魚作中菜的食材,且看分子料理又能否考起他?

一咬即破 唔係蛋黃係乜東東?

這次周中挑戰的是主打二百元六道菜的立食分子料理,主理人徐匡龍希望透過站立進食的方法增加客量,從而以更相宜的價錢推廣分子料理。正好本月菜單更新,新菜單中更有兩道菜是由中菜轉化而成,大家不妨跟周中一起猜。徐匡龍先上第一道菜,匙羹盛着像蛋黃的東西,下面一片火腿,上面一點綠。周中二話不說把匙羹上的東西放進口中,輕鬆地說:「這個哈密瓜真不錯,想必是哈密瓜火腿吧?」原來這是將皺紋瓜瓜肉打成汁,加入海藻酸鈉粉做成像蛋黃般一咬即破的狀態,為的當然不只是驚喜二字,「這道菜選用比原版更濃味的西班牙黑毛豬火腿,為了令哈密瓜的味道不被蓋過,除了轉用更香甜的澳洲皺紋瓜,還要增加它與味蕾的接觸面,最直接的方法是榨汁,然後以分子料理方式做成晶球狀,即所謂的蛋黃。至於上面的綠點,是薄荷晶體,用作平衡油膩感。」徐匡龍說。整道菜經過細心思考,才能把哈密瓜火腿這道經典前菜更進一步。



哈密瓜分子晶球配西班牙黑毛火腿,將澳洲新鮮皺紋瓜瓜肉打成汁,做成一咬即破的晶球,令味道在口腔內爆發,周中一口就估中。

徐匡龍不時要在液態食材裏加入各種添加物,如大豆卵磷脂和檸檬酸,使其做出晶球化和啫喱狀等效果。

每次將食物放入口前,周中總會做出誇張的表情,像接受大懲罰一樣。



膠袋雲吞皮 食得㗎咩?

第二道菜是以快速製煙機做的煙熏三文魚,自然也難不到他。來到第三道菜,徐匡龍拿出虹吸式咖啡壺,用大地魚粉和木魚絲煮湯,加點蝦籽,煮沸的水從下方沿着吸管流到上方,湯煮好後倒進杯,再把盛有啡色粉沫的膠袋上碟,完成。「它原是一道眾所周知的中菜。」徐匡龍臉帶微笑地補充。頭兩道西菜被拆解,更難的謎題卻留在中菜,這道菜真的令周中摸不着頭腦。喝口湯,再把「膠袋」吃下,還是沒甚麼頭緒。「湯用蝦籽、大地魚粉和木魚絲煮,膠袋的是櫻花蝦和肉鬆……」答案是雲吞,在場大概誰也沒把這看出來。所謂的「膠袋」,是以大豆卵磷脂及薯粉製成的。跟首兩道菜比較,這道菜更趨向玩味,是徹頭徹尾的偷換概念,怪不得周中猜不出來。「蝦不彈牙,肉不爽滑,又怎能說是雲吞?說到底,分子料理只是噱頭掛帥,用來賺錢的手段。」他說。徐匡龍把第四道菜端上桌代替回應,這次是一個盛着飯的砂鍋,一大樽白色泡沫,「這道菜也是改自中菜。」他補充。



膠袋雲吞配虹吸管日式雲吞湯,靈感來自雲吞,外形與口感卻大大脫離了原版,難怪周中猜不透。

輕易估中!即席煙燻慢煮三文魚,用快速製煙機即席在客人面前煙熏三文魚,過程非常吸睛。

這道變種版雲吞,即使在周中面前即席製作也摸不着頭腦。



煲仔飯醬汁起泡 玩嘢喎!

這次先揭謎底,它是煲仔飯。周中把飯一口接一口地吃掉,說嘗到飯焦味也夠濃,白色泡沫其實是蒜香忌廉汁,把汁加進去吃,終於露出一副滿意的表情。有些分子料理是較概念性、玩味的,但徐匡龍更重視如何透過科學令原有的菜式更上一層,那不一定是法國菜,也可以是中菜。「佐以煲仔飯的醬汁必須夠濃,原理跟蜜瓜火腿一樣,都是從味蕾的接觸面出發。但液體會使飯焦變腍,這次把醬汁變成泡沫,放在飯面上便不易滲入,味道相對較淡,不用斟酌使用量。」剩下兩道分別是龍蝦慕絲和液態氮西班牙濃湯,周中師傅也沒能猜出。



估中!煲仔鮑汁神戶牛面頰西班牙飯配分子蒜香忌廉泡,鍋邊有飯焦,配搭蒜香忌廉泡吃不會太濃味。

龍蝦慕絲配魚子醬、椰菜花,將椰菜花切碎放在底部,口感非常特別,不易估中。

液態氮西班牙凍湯,將液態氮倒入西班牙凍湯,變成脆口的凍湯,感覺非常新鮮,考起周中師傅。



將蒜香忌廉汁打成泡沫,可做出味道較輕盈而不會使食物變軟的醬汁。



分子料理≠西餐

競猜遊戲最終以3:3收場,周中在途中所提出的「口感、噱頭和賺錢」等議題卻教人深思。每當提及分子料理,大部份人會聯想起世界首五大餐廳之一的el Bulli和The Fat Duck。「分子料理因el Bulli而在各國變得聲名大噪,同時也因el Bulli而被人定型,更準確點是誤會。主廚Ferran Adria看準了分子料理中把食材拆解重塑的部份,將其糅合在自己的菜式,這些菜式獲得空前成功,卻使人們將拆解重塑這部份當成分子料理的全部。」徐匡龍說。



廿歲仔自學分子料理

別小看這個二十來歲的小伙子,他閱讀發明分子料理的化學家Nicholas Kurti和Hervé This所撰寫的論文,自學分子料理,時常創作並付諸實驗,「也許你可按食譜做出分子料理,但你永不會了解這樣做的目的和原理,這樣對烹飪本身毫無裨益。」希望未來能將這些技巧套用在中菜上。「以蒸魚為例,再了得的師傅都不能將幾十斤重的魚蒸得全熟同時保持滑嫩,通常他們會選擇捨棄部份魚肉來換取肉質,也許慢煮能解決這問題。這只是冰山一角,只要別把分子料理看待為西餐,而是烹調技巧的一種,總有一天它會被運用於所有菜系上,受益的將會是所有人。」



Three Dice Kitchen銅鑼灣禮頓道136號希雲閣地下2號舖備註:$200六道菜(新菜單將於四月中旬供應)



分子料理進化論



1988年分子物理料理由已故牛津大學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與化學家Hervé This於1988年所創,當年不少廚師十分抗拒。1992年一班意大利科學家和廚師討論烹飪與科學的關係,分子物理料理一詞也縮短成分子料理。

2005年廚魔梁經倫於2005年在中環雪廠街開業創辦Bo Innovation,主打中法融合菜,當中用了不少改變食材結構的方法,如把臘味飯做成雪糕,將鮮奶和伏特加做成泡沫等,是香港分子料理的第一人。

2006年el Bulli主廚Ferran Adria與其他一眾名廚於2006年共同簽署表示自己的烹飪手法非受1992年所發佈名為分子料理的方法所影響,並說不承認這是一種烹調手法,而Ferran Adria則稱自己的烹飪風格為解構主義。



2015年供應分子料理的都是高級餐廳,動輒幾千元一位,2015年徐匡龍將分子料理融合立食文化,創辦Three Dice Kitchen,以平民化價錢,只需$200提供六道菜,意味分子料理趨向大眾化,普羅大眾都有機會享用。



記者:蘇健進攝影:伍慶泉、徐振國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01/195522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85

食乜會壓力無晒黯然銷魂飯有得解?

1 : GS(14)@2016-08-09 07:10:39

電影《食神》中的黯然銷魂飯,令家燕姐又喊又笑,其實這不只是電影情節,因為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食物原來對人類的情緒有一定影響力,甚至可從一個人的飲食喜好,推測對方的情緒變化。研究顯示,人類的情緒容易受體內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神經傳遞物質所影響,而吃了某些特定食物,當中的營養素能影響人體內分泌物質,從而影響情緒,這些食物叫作「情緒食物」,像魚、肉、奶、蛋類等高蛋白質食物,可在體內分解酪胺酸,提高神經遞質的含量,使人處於較活潑的狀態;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則有助於色胺酸進入腦細胞,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前體,能使人放鬆、平靜。另外,我們還可藉由飲食習慣變化來緩解情緒,壓力大時可以吃些辣的食物。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刺激口腔神經末梢,使大腦釋放出可讓人愉快的化學物質—腦內啡。另外,香蕉富含的鎂也可緩解緊張情緒。反過來說,我們亦可由一個人吃甚麼食物,來推測他的情緒變化。例如,容易緊張的人喜歡吃鬆脆、含鹽的食物、心情不好的人喜歡甜食,易怒的人則愛吃肉等等。 如果心情不好,不妨試試改變飲食來舒緩一下情緒吧!東森新聞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8/19727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964

【中秋故事】越南版嫦娥係男人?外國人賞月食乜?

1 : GS(14)@2016-09-17 16:16:53

中秋節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越南等都有慶祝中秋節的傳統。



中秋節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越南等都有慶祝中秋節的傳統,中國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原來日本、越南都有類似神仙奔月神話。那當地人又會如何慶祝中秋節?韓國人在中秋節最開心,又是甚麼原因?想知,睇片啦!



記者:何嘉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5/1977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78

【中秋食乜】菱角剝出心形肉 全靠一把鉗?

1 : GS(14)@2016-09-17 16:16:53

老一輩的人在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會預備菱角和芋仔來應節。在九龍城街市已賣菜數十年的嬌姐說:「菱角在中秋前才會有得賣,過了中秋便沒有。但現在菱角已較少人買了,後生的又不認識它,認識菱角的老人家也已仙遊啦!」嬌姐說菱角其實很易用,烚熟便可吃,又或者可以用來煲湯或燜排骨都得。既然嬌姐都說到後生的一輩不認識菱角,那便給大家說說菱角吧。菱角又名龍角,長在池塘、湖面等濕泥地,在中秋前半個月左右開始有收成。傳統在中秋節食菱角,寓意聰明伶俐。可是菱角硬如石,關鍵問題來了,到底菱角要點樣開?嬌姐說烚熟可直接咬,但我試過,還是太硬,最後還是出動尖嘴鉗幫忙,先剝開底部,之後再剝兩邊,很容易會剝出完整菱角肉。而另一樣應節的食物芋仔,原來在中秋典故中叫「剝鬼皮」,不過不用怕,因為從前是用芋仔來代替人頭作祭祀求僻邪保平安。嬌姐教路,想芋仔更好食,洗淨後曬一至兩日,烚起來會更煙韌。芋仔和菱角在中秋時食法很簡單,同樣在滾水烚25分鐘,熄火後加點鹽,再焗5分鐘便可。



攝影:周芝瑩、王國輝記者:謝翠玲


芋仔要選圓滑的為之靚,曬幾天讓其收乾水才烚會更煙韌。

開菱角要用上鉗子會較輕鬆,由菱角底横夾一下後,再開兩隻角便很易取出菱角肉。

開好的菱角原來不是角形,較像心形。


嬌姐•九龍城街市清海(阿嬌)菜檔檔主•菜檔開業逾50年,發哥發嫂是熟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15/19771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280

腸胃癱瘓食乜嘔乜人妻靠鼻喉餵食維生

1 : GS(14)@2016-09-29 08:05:32

澳洲一名患有罕見疾病的女性因消化系統癱瘓,連一小片多士都會令她嘔吐6至7天,美食當前也吃不得,只可靠鼻喉餵食,她不求自己可以完全康復,只希望政府可以提供藥物津貼控制病情。來自新南威爾斯省的35歲沃克-考特(Charmain Walker-Caunt)原本是商務經理,5年前開始在午餐後嘔吐,後來情況更不斷惡化。「我在9天之內瘦了20公斤,我吃不下去,幾星期內我的膽囊排出體外了,因為我的病殺死它了。」醫生為她檢查後,發現她腦部至消化系統的神經已經損壞,令她患上胃輕癱(gastroparesis),她稱:「現在我的內臟全癱瘓,它們不再運作了。」沃克-考特由喉嚨至腸道完全癱瘓,目前僅靠一一條兩米長的餵食管,由鼻孔直達腸道24小時餵食。沃克-考特指:「這感覺就似面對着一個漢堡包,但你要被迫捱餓一樣,如果我吃了一片多士,我可能會嘔吐6至7天,直至它們全部排出體外為止。」她坦言,要不是丈夫一直不離不棄在旁扶持,如今未必可以生存下去,她說:「他真的很了不起,要是沒有他我肯定捱不過去,他總在那兒傾全力去救我。」這種病每35萬人才有一人患上,澳洲的病例更是少之又少,她的醫療費用高昂,其中一隻抑制噁心的藥物每10粒索價49澳元(292港元),她每天已要服4粒;而餵食的藥液每兩周也要高達600澳元(3573港元),她希望政府這款藥加入藥物名冊,減輕負擔。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5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64

【咳分7種】秋天最易風燥咳 食乜可舒緩?

1 : GS(14)@2016-11-10 07:40:40

咳咳咳咳,一轉天氣,周圍男男女女都立即,咳!咳,就一個字,但如果仔細分,其實咳都有好多種。



首先分外感和內傷。外感分風燥,風熱,風寒。風燥咳:天氣餘熱加上燥邪,身體會覺得又熱又㷫,秋天最易發生,咳的時候痰上頸,不斷飲水都覺得乾。食療方面,推介桑葉杏仁梨皮煲水,可以清肺止咳。風熱咳:人本身比較燥熱,風邪入體熱化,形成咳嗽。咳的時候,喉嚨覺得乾覺得痛,人比較易出汗。食療方面,可以用金銀花焗綠茶,散熱紓緩不適。風寒咳:因為個人陽虛,風邪入體寒化,形成咳嗽。人比較怕凍,沒有汗出。食療方面,紅糖紫蘇生薑焗水,有散風寒止咳的作用。內傷就分為痰濕、痰熱、肝火犯肺、肺陰虧虛。痰濕:常食生冷野,飲凍飲,令脾臟受損,運化水濕能力下降,以致痰液出現,存在肺部。口經常會有黏脷感覺,早上經常有痰吐出來。食療方面,陳皮杏仁老絲瓜煲水,能夠健脾,理氣化痰。痰熱:痰濕化熱演變而成。食療方面,非常簡單,可以用羅漢果煲水,清熱化痰。肝火犯肺:肝火太盛影響肺部,情緒波動時特別容易出現。情緒壓力大、憤怒,就會不斷的咳。食療方面,杏仁菊花煲水幫到手,可以清肺瀉肝。肺陰虧虛:通常是感冒後期演變,而在晚上咳嗽通常較嚴重。咳聲比較低微,喉嚨有點痕有點癢。食療方面,最簡單就是麥冬梗米煮粥,可以化痰止咳。資料提供:註冊中醫師徐澤昌記者:李聰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9/19827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62

【新年食乜糕】 北角小店堅持即蒸即賣 粒粒爽口馬蹄糕

1 : GS(14)@2017-01-18 22:22:53

馬蹄糕,入口清甜爽口,有淡淡的馬蹄香,每底$28或每件$5。



以往新年總少不得馬蹄糕,只因馬有「龍馬精神」之意,糕亦有「步步高陞」之名。然而近年連鎖餅店多主打蘿蔔糕或口味新奇的紫薯、芝士年糕,卻甚少聽到馬蹄糕的名字。北角卻有一間糕品店,十多年來堅持即蒸即賣各種中式糕點。



「我們都是由早蒸到晚,沒停手。」豪江糕品第二代傳人林德強說,「(糕點)都是邊賣邊做,如果賣完你就要等下一輪了。」他們的廚房雖然只得十餘呎,卻要輪着蒸出馬蹄芝麻紅豆砵仔糕等傳統甜點。馬蹄糕沒有用上糖精,卻用上新鮮的馬蹄粒、馬蹄粉和片糖煮成的糖水而成。店員將粉漿倒入錫紙盤,等大概半小時,熱騰騰的金黃色馬蹄糕就出爐。馬蹄糕吃下去清甜爽口,而且每一口都吃到好幾顆馬蹄,認真足料。「這些糕一定要放雪櫃,最多放三天好了。」他提醒我們,因為糕點都沒有加防腐劑,故買回去最好立即食用。豪江糕品的前身,其實就是豪江豆業。高峰時期,他們在香港的舊區有近十間分店。「(我們)最早在灣仔石水渠街街市開店,在那邊做了七八年,業主由兩萬八千元租金一口氣加到八萬五千元,這叫人怎樣做生意呢,還不如搬走。」林德強苦笑道。後來他們去過屯門,也去過北角春秧街街市開店,卻都難逃加租的命運。我看着糕點的價錢牌,只是九元就有兩大片馬蹄糕(其他糕點也是一樣價錢)。即使是錫紙盤裝的糕點也只是28元。「既然租金加了,為甚麼不加價呢?」我問,「如果加價了就沒人來買我們的糕了。」他無奈的說,「難道你要人用十多元買你的糕嗎?不可能吧。」採訪當天雖只是平日,但兩小時內卻不斷有街坊學生光顧,雖然每個人不過付出十元八塊,但生意還算不錯。「新年前想必會更多人吧,以往街坊都要排着隊來買我們的糕呢。」林德強自豪的笑說。大概只要還有街坊支持,他們的糕點也會繼續每天出爐吧。記者:黃映嫚攝影:徐振國豪江糕品專門店北角琴行街22號地下C舖


店內所有糕點都是即蒸即賣的。

芝麻糕,有濃郁的芝麻香且不會太甜,每底$28。

紅豆糕,用料十足,不過吃下有點膩,每底$28


豪江糕品雖然店面不大,卻有不少街坊熟客光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8/199001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99

【橫綱食乜?】早午晚都食相撲鍋 脂肪不超標?

1 : GS(14)@2017-02-09 23:44:50

相撲鍋用料相當豐富,每位計$230,不足夠的話可以另點菜式,或學白鵬般另加白飯。



相撲手的生活,大家能想像得到嗎?日本最高級別橫綱相撲手(力士)白鵬翔跟我們分享:「相撲手每日的訓練,主要是練習、進食和睡覺,特別是年輕的力士,他們特別需要鍛煉體形,飲食就變成很重要的其中一項訓練。」既然如此,這次就由他來介紹,融入相撲手生命裡的美食──相撲鍋。



日本如今相撲的流派有五十多個,每一個都有自己流傳下來的相撲火鍋,位於銅鑼的全新開業的「鵬」,就是依照白鵬所在的「宮城野部屋」50年代開始用的食譜。餐廳總廚沖田耕作稱,相撲火鍋跟一般火鍋分別不大,可以使用很多不同食材,但特別着重食材要高蛋白質而低熱量,亦要求不時不食,只選當造無添加食材,以蔬菜、雞及魚作主打,亦少用調味。沖田大廚說:「湯底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用上雞肉、魚及大量蔬菜,每天新鮮熬煮,並提供四種口味──鹽味、味噌、醬油和辣味。」這東京風味的湯底入口鮮濃,但又不會覺得油膩,最出色是經湯底煮過的菇菜,變得更清甜而滑溜,底部自家用免治沙甸魚和池魚製成的魚丸,入口亦軟腍帶鮮。對於白鵬來說,由他15歲開始加入宮城野部屋接受訓練,相撲鍋就成為他生命一部份,本來只有62公斤的他,每天在早晨訓練後及午睡至晚上後都會享用,直至如今已經150公斤,但他仍然自豪地說:「我的體脂肪量只有24%,證明大部份是肌肉。」亦可見相撲火鍋非常健康。在「鵬」供應的相撲鍋,其實已經比真實相撲鍋細得多,每位計$230,份量依然十足,若有相撲手級食量的話,可以另點牛、豬、雞、海鮮及蔬菜等,餐廳亦有其他菜式供應,選擇比白鵬在東京開設的餐廳更廣泛。鵬銅鑼灣登龍街18號V point3樓記者:黃穎妮攝影:王國輝、潘志恆


身高1.92米、體重150公斤的白鵬,體脂肪量只有24%,比不少城巿人還要標準。

餐廳亦有其他菜式供應,選擇比白鵬在東京開設的餐廳更廣泛。

位於銅鑼灣的新店不算大,氣氛輕鬆,適合大家大小或三五朋友分享相撲鍋。


現年31歲的白鵬為日本最高級別橫綱相撲手,屢破相撲界長勝紀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9/199221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53

【尋回生活】80後港男移居沖繩:我員工最大煩惱係諗晚餐食乜

1 : GS(14)@2017-10-08 23:41:06

Kytus說人生最有型是「有得揀」,所以即使家人反對,他都決定居於沖繩。



不安於現狀的人,要麼守在comfort zone怨氣衝天,要麼勇於接受全新生活、接受自己可能潦倒、可能快樂的未來。居於沖繩4年的何展圖(Kytus)屬後者,「如果我看到20年後的自己仍然過着同樣生活,那我今天死和20年後死都沒分別,繼續留在香港不就是虛度嗎?」



今年33歲的Kytus,在香港有份不錯工作,一如不少年輕人一樣,二十多歲時因為情傷,毅然離港到澳洲工作假期,寄情在大堡礁轉念希望當潛水教練,幾年間在不同國家遊歷與潛水之後,機緣巧合最後落腳沖繩,「我本來從沒考慮過留在日本,但來到沖繩看到巿場很大,而且這裏的日本人,完全不懂做遊客生意。」在當地工作一年之後,召喚香港好友Tony一起開潛水店「沖繩潛水」,至今三年,主力做港台及國內客生意,生活逍遙自在。「日本人常會說『Okinawa time』(沖繩時間),是甚麼呢?你知道日本人以守時聞名,但沖繩人經常遲到,而且行事特別慢。」



「沖潛」的工作間靠近美國村,同為Kytus與員工的宿舍。

居於數百呎的房間,不單價錢便宜得多,空間感亦更佳。

Kytus即使有合作夥伴及員工幫手,但亦習慣親自回覆客人查詢,希望與潛水客建立朋友一樣的關係。


一班同事每天最大的煩惱,就是想晚上吃甚麼。

潛水店會為客人預備充足的高質潛水裝備,確保遊客能無憂下水。

裝備對潛水員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他們出海前都會小心檢查。

悠悠閒的生活也許讓人失去動力,而且日本人收入平穩,近二十年全國平均薪酬其實沒多提升,「做老師也好、麥當勞也好,不同工作月薪都是大約20萬日圓,這裏平均月薪就是20至30萬日圓,其實這會令社會有點頹廢。」加上在日本做打工仔,辛苦指數拍得住香港,像他一樣創業做老闆反而更輕鬆。「這裏不會有地產霸權,不會不斷加租,在日本和業主關係好可以不斷減租呢。」雖然收入較少,但能夠尋回生活,他說在香港返工8小時,實質工作十多小時,老闆隨時發訊息又要回覆,壓力極大,「但我們員工每天最大的煩惱只有一個,就是吃甚麼,那人生不就會開心得多嗎?」



店內部份員工同樣實習以考取正式教練牌,不時要畫出水底地勢作為功課。

Kytus說潛店上下就像一家人,他們亦希望客人能感到自己是家的一份子。

潛店會為客人預備特色水底體驗,同時亦會保護水底環境。

愛遊日的香港人應該開始發現,香港物價比日本還要高,Kytus說日本已經20年沒有通脹,「消費上,東京比香港低三分一,沖繩消費再比東京低三分一,在沖繩基本上零消費,交通不便所以懶出門,全城巿穿衣要求都隨隨便便,生活在海邊嘛!」追求少,衣服及奢侈品等不實用的不會買,戒掉胡亂消費的習慣,最多只想食餐好,「在東京、大阪吃飯,過萬日圓都有,但在沖繩食得再好,每人都不過三千多日圓。」就連對香港人最大的消費項目──住宿,在沖繩一樣低得要緊,例如說Kytus在當地租住的工作間連宿舍,屬於他的房間約二百呎,「在香港住的話,這樣的房都要幾千港元租,但這裏租全幢才一萬。」但附帶的是要遵守非常不明文規矩,例如和鄰居的關係,「萬一垃圾分類做得不好,社區會貼紙出來說不收你的垃圾,你把垃圾放回屋中,鄰居看到又會投訴你。」



Kytus酷愛潛水,在水底尋找另一個美麗世界。

即使是初次潛水的人,都能在他們帶領下探索水底世界。

身為潛水教練,Kytus亦需要肩負起客人的安全。

但無論如何,Kytus這刻還是選擇扎根沖繩,「頭數個月在這裏住,你會覺得生活無憂,錢不用賺得多,壓力好細,你的開心指數高好多,但到住得久可能會似坐監,但至少我可以選擇。」沖繩潛水網址:http://www.facebook.com/okidives/採訪:黃穎妮攝影︰伍慶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7/201747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90

【任食要識食】睇住成本價嚟食 放題食乜老闆最入肉?

1 : GS(14)@2018-01-07 16:35:06

我們從入貨單着手,總結了八樣成本最貴的食物。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如果客人識食嘅話,專食貴食物,會冇命!」滿屋老闆林華海說。


他開的這間銅鑼灣爆場放題,每月營業額有過千萬。背後老闆是他,2005年在尖沙嘴開「大吉」,最高峰有12間分店,所有大字開頭的放題店,如大喜屋、大瀛喜、大滿喜、大本瀛等都是由他和另外三個股東持有,拆夥後現擁有4間分店,我們從他的入貨單着手,搵出八樣成本最貴的食物。究竟做放題生意,乜食物老闆最蝕錢?睇片啦!


記者:何嘉茵攝影:鄧鴻欣、徐振國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3/202529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