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從現有的盈利模式來看,資本的跑馬圈地真的能夠解除移動醫療在盈利上的圍城之困嗎?

經歷了2014年的融資新高,移動醫療在2015年仍有43億美元的流入。盡管國內資本寒冬之說盛行,移動醫療企業依舊在2015年下半年公布了數起巨額融資。

但國內的移動醫療項目五花八門卻又大同小異,從現有的盈利模式來看,資本的跑馬圈地真的能夠解除移動醫療在盈利上的圍城之困嗎?

頻受資本青睞,移動醫療的“膨脹”

去年12月份,就醫160成功登陸新三板奪得互聯網醫療第一股的稱號,隨後經歷了人事變遷的華大基因也成功IPO。其中就醫160在2013-2015年虧損超過4000萬元,和移動醫療關系不大卻成為醫藥行業啟明燈的華大基因,2014年的凈利潤也不過2812萬元。移動醫療的“膨脹”和資本的青睞不無關系。

掛號網此前也獲得3.94億美元融資,估值在15億美元以上;不久前平安好醫生對外宣稱正在籌劃A輪融資,估值將達到30億~40億美元。除此之外,春雨醫生的C輪融資額為5000萬美元,丁香園也獲得騰訊的7000萬美元投資,杏樹林、貼心醫生、紫色醫療等企業也公布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消息。尋醫問藥、快速問醫生等也透露了準備融資的計劃。

可以說整個移動醫療行業都似乎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BAT也打算涉獵,其中騰訊就已經在StartUp Health的融資報告中,它與高通風投、Rock Health、Venrock在投資數目上並列第五。

但這些移動醫療公司真的如此值錢嗎?舉一個例子,一位移動醫療從業者在聊天時透露說,他們公司將要完成B輪融資,金額在3千萬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幣已然達到了2億元。這家移動醫療企業的主要產品是醫生社交APP,目前僅有不到20萬的註冊醫生,而問及用戶活躍度的時候,這位朋友卻三緘其口。

不難想象,憑借這20萬註冊醫生可以講出一連串的故事,諸如醫生社交、多點執業、在線問診、病歷管理等等。但一個無法掩飾的事實是,單個註冊用戶在B輪融資上的價值已經超過1000元,這還是不考慮活躍率和醫生忠實度的計算結果。諸如此類的公司還有多少,投資者們是再清楚不過了。

盈利模式尷尬,燒錢該如何回血

之所以用“尷尬”一詞來形容移動醫療項目的盈利模式,真正盈利的移動醫療企業並不多,所謂的盈利模式更像是在畫餅。於是乎,很多移動醫療大佬也紛紛用燒錢來形容移動醫療當前的競爭狀態,那麽這些可能盈利的發展模式能夠讓投資者回血嗎?

我們不妨先來盤點下國內移動醫療企業主流的盈利方法。

其一,流量廣告。包括尋醫問藥、快速問醫生在內的一些老牌醫療信息網站,雖然在媒體上名不見經傳,依靠PC端的流量廣告卻也有著不錯的收入,至少目前都處於盈利狀態。不過,這種盈利模式恐怕還不屬於移動醫療的範疇,至少和移動醫療的故事內容有些許不符,事實上快速問醫生和尋醫問藥也推出了自己的在線問診APP,依靠PC的流量優勢在移動端的成績可圈可點,但在APP上顯然難以複制補丁式的廣告推送。目前來看,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的主要利潤來源也是流量廣告,這種盈利模式本身沒有競爭壁壘,也並非是可以打動投資者的利潤來源。

其二,流量分享。移動醫療的一個重要盈利思維就是流量變現,和多數移動互聯網服務本同末離。流量分享的形式有很多種,廣告只是其中的一個,在大數據時代,很多移動醫療企業都試圖通過大數據把流量倒給上下遊的醫療服務。比如說可以把年輕女性用戶導向美容機構和一些女性疾病服務商,為醫療器材、醫藥廠商導入用戶,甚至可以利用入口優勢向醫院和醫生收取傭金。但流量變現也可能面臨危險。一方面,醫療本身就涉及用戶隱私,本身就缺少醫療服務資質的移動醫療很可能遭致用戶的反感甚至起訴。另一方面,如果用戶體量上不去,所謂的流量變現仍是無稽之談,也就註定了醫療行業會淘汰不少參與者。

其三,O2O。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上門送藥是O2O,春雨醫生等嘗試的線下診所也是O2O。一些掌握了掛號等入口資源的移動醫療玩家還在考慮導診、支付、診斷信息推送等一系列流程,從而打通服務醫院、患者、醫生的三段,一端是銜接醫院,一端是連接線上,並通過收取傭金等方式盈利,本質上也是O2O。百度利用百度外賣的騎士團隊嘗試了上門送藥、阿里也和滴滴一道試水了醫藥O2O,這類服務的大規模普及仍未出現,特別是在國內的醫療體制下,醫藥O2O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困難重重。微醫集團等通過分級診療、互聯網醫院等嘗試更大層次的醫療O2O,這張餅能否畫完還不得而知。

其四,醫療保險。2015年國內商業健康險領域可謂異常活躍,先是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與健康保險相關的通知、辦法,盡管不夠解渴,但已破土動工;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積極試水,高歌猛進這一巨大潛在市場。與之同時,移動醫療便成了保險公司謀求的合作夥伴,但未來移動醫療能否成為健康險方面的主心骨還不得而知,在健康險之外,移動醫療還需要謀求更大的醫療保險市場。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移動醫療還在嘗試擴大在線問診的規模,從而向醫生收取服務費而實現盈利,在群狼環伺的情況下,能夠生存到最後的移動醫療企業才能真正嘗到這一甜頭。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醫療的門檻要遠高於其他行業,如果醫生們在醫院坐班時都要排隊掛號,他們還有精力去在線問診嗎?而那些門可羅雀的醫院和醫生,又怎能吸引到患者的興趣?況且院長們作為既得利益者,會讓移動醫療分一杯羹嗎?在線問診的爆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移動醫療需要更大的格局

移動醫療能否如其所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國家的醫療改革能否如期完成,而且從春雨醫生到微醫集團再到好大夫在線,盡管各方在布局上有所差異,盈利方向卻極為相似。對比國外的移動醫療現狀,國內的移動醫療企業需要更大的格局。

首先,海外或許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歐美發達國家早已實現了分級診療、自由執業等國內醫療從業者期許已久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為移動醫療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好比說,雖然國外推行自有執業,很多醫生便缺少了有效的病歷管理工具,國內相關的免費服務有很大的競爭力。再好比說,不少國家推行了家庭醫生制度,國內很多APP在嘗試在線問診、團隊互助等服務,在國外或許更有市場。當然,移動醫療公司能夠看到更多的機會。

其次,從各自為戰到合縱連橫。正如艾媒咨詢師所說,國內移動醫療市場的快速增長離不開移動運營商、信息平臺系統提供商、醫療設備制造商、APP應用開發商等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但現有的移動醫療模式仍徘徊於提供咨詢、掛號、交費等醫療服務外圍。通過移動醫療建立平臺,從而聯合醫藥企業、民營醫院、醫療設備、保險公司等,由線上走向線下,讓移動醫療不再是空殼子,醫療設備制造商不再單純的賣設備,醫療保險有更多的切入點,或許大有可為。

再次,服務醫院還是取代醫院?2015年不少移動醫療和傳統醫院的院長們可謂勢不兩立,根本原因就是移動醫療傷害了院長們的利益,甚至想要取代醫院。對很多移動醫療創業者來說,懷著服務醫院的形態沒準更有出路。傳統醫院接受了第三方軟件公司的HIS等醫療系統,也開放了掛號、轉診等互聯網入口,如果移動醫療能夠轉變思路,讓在線問診變成解決醫生和患者接觸的平臺,將管理權還給醫院。根據醫院的數據流入,結合互聯網上的大數據幫助醫院對數據進行理解、整理、分析和組織,幫助醫生和醫院進行診斷決策等等。又何嘗不是移動醫療的一種存在形式。

國內的移動醫療APP已經近3000多款,業界討論最多的仍是移動醫療能夠走多遠的問題,顯然資本的湧入只會讓移動醫療的競爭更加激烈,絕不是移動醫療企業活下去的保障。資本總會破滅,故事總會結束,那時移動醫療又將如何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