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訪PC之父 三十年前發明PC 如今平板不離身 狄恩:PC將步上黑膠唱片後塵

2011-9-5  TWM




在惠普宣布賣掉PC部門後,PC 已死的說法如今再度甚囂塵上,本刊特別邀請IBM當年開發第一台PC的狄恩,請他發表對PC及未來科技發展的看法。

撰文‧林 宏文

惠普宣布將PC部門賣掉,引起市場相當大的震撼,不僅因為它是全球最大PC品牌,市占率達一七.五%,也因為惠普是對台灣採購量最大的 外商,去年在台灣委託製造的訂單金額高達二五○億美元。

相較於二○○五年IBM將PC部門賣給聯想,惠普這個宣布晚了六年,未來不論賣給哪 家公司,以及賣掉之後可能的衝擊,都是台灣業界非常關心的議題。

八月十二日,是IBM公司推出後來成為標準規格個人電腦(PC)的三十周年 紀念日。不過,最早參與設計並擁有三項專利,且有「PC之父」之稱的IBM科學家狄恩(Mark Dean)卻表示,PC將逐漸沒落,而他個人現在也改用平板電腦了。

狄恩是IBM內部第一位取得技術領域最高榮譽院士(Fellow)的非 裔美國人,也帶領大型研發團隊開發包括一GHz的微處理器。為了進一步了解狄恩對PC的看法,本刊特別取得他針對多個問題的第一手回答,以下是狄恩的訪談 內容摘要。

取代PC地位的不是裝置,而是新穎的理念PC已經發明三十年了,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日子。當年我參與IBM「五一 五○」機型PC的設計時,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創意後來竟可以創出一項巔峰期年銷售達三億多台的產業;身為IBM設計團隊的一分子,我感到相當自豪。

儘 管「後PC時代」已經來臨,我自己所使用的電腦,也已改成平板電腦;但是,當初我協助設計PC時,並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親眼看見它沒落。雖然PC未來仍會 被大眾廣泛使用,但很明顯的,PC已不再是提供創新的來源。

我認為,PC將步上打字機、卡式錄音機、黑膠唱片、真空管的後塵,逐漸沒落,不 再是人類創新活動的中心。取代PC地位的並不是另一種裝置,而是各種新穎的理念,決定電腦運算在人類進展中扮演的角色。

近來趨勢日益明顯, 人們創意的泉源不再是特定的裝置,而是各種裝置形成的「社群空間」。如此,電腦運算才能對人類的經濟、社會及生活造成更大的影響。

雖然我這 樣講可能有點奇怪,但我還是要說:更令我感到驕傲的是,IBM在二○○五年就決定退出個人電腦事業,並把它賣給了聯想公司。當時,許多科技業人士都很質疑 IBM的決定,但如今事實證明,在「後PC時代」中,IBM又一次居於領導地位。

從參與PC的開發,到進入後PC時代,IBM在這個發展的 故事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理念,那就是,IBM永遠關注著下一個最重要的大事,我們期待這個世界的變化,並試圖去領導與超越,而非被動地做出反應, 甚至坐以待斃。

一九九○年代中期,IBM就積極進行轉型,並取得了很大的改造成果。在IBM一百年(編按:今年六月十六日是IBM創立一百 年的生日)的歷史中,就是因為有不間斷地改造與轉型,IBM才能屢屢創下高峰。

歷經百年改造與轉型,確認軟體與服務為未來發展方向如 今,IBM為顧客及社會帶來更多整合性的科技與生意,我們引領許多基礎的科學研究,並且設計全世界最頂尖的晶片與電腦,提供軟體及諮詢服務等,讓我們的客 戶也可以像我們一樣持續性地進行轉型。三年前,我們推出「智慧地球」的計畫,目標是協助解決這個地球最複雜的問題——讓地球可以運作得更好。

我 們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想法,就是盡量退出大宗商品的事業,轉而擴大投資高價值的市場。因此,在過去十年間,IBM除了退出PC事業外,也 陸續退出硬碟及印表機市場;另外,我們持續地投入研發,每年達到六十億美元的金額,就像最近IBM開發的華生電腦,在美國知名的益智電視節目 「Jeopardy」中,擊敗了前任冠軍一樣。

同時間,IBM也不斷地建立我們在軟體及服務上的能力,特別是在邏輯分析領域的投資,從二 ○○一年至今,IBM已花了三三○億美元,收購了一二七家公司。

IBM的轉型,給公司的業績帶來很正面的貢獻。以出售PC部門的前一年、也 就是○四年為例,當年IBM的稅前營益率為一一.一%,去年(一○年)的數字則已明顯提高到一八.九%;更特別的是,由於IBM認真耕耘新興國家,因此, 在許多成長型市場中所創造出來的利潤,已經相當於或甚至超過在許多成熟型市場的利潤。

至於我在IBM的角色,如今也有所改變,目前我擔任 IBM中東與非洲地區的首席科技長職務,服務地點在杜拜。我的工作特別聚焦將IBM的技術與解決方案,帶給非洲大陸的客戶及政府,讓他們可以發展並提升科 技技術及電腦科學,雖然PC革命已經帶給這個世界很大的衝擊,但我相信IBM與其他公司正在做的努力,未來會給非洲大陸帶來更重大的影響。

我 很高興我有機會在PC革命中扮演一個角色,更幸運的是,我還有第二次機會來參與並改變這個世界——幫助非洲人達成他們的夢想,並創造屬於他們的機會。我 想,這應該就是科技可以帶給人類最大的進步吧!

狄恩(Mark Dean) 現職:IBM中東與非洲地區首席科技長經歷:IBM聖荷西大型研究團隊副總裁IBM開發1GHz微處理器負責人學歷:史丹佛大學電機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7

【飲食籽】自製削刀不離身 摩打手一秒削三條麵

1 : GS(14)@2016-05-21 17:51:45

盧師傅練了16年刀法,出刀奇快,做一碗刀削麵前後不過一分鐘。



【飲食籽:故味重嚐】刀削麵,左手托麵,右手執刀,一削一收,快如閃電。削麵師傅平常深藏不露,有客人點麵,卻使出平生絕學,出刀快狠準,一秒三條,舞出一團刀花,麵條漫天飛舞,躍入水中,少點眼力也看不清。可惜香港有這種功力的師傅不多,難得有位師傅自鑄隨身兵器,16年來刀不離身,刀法爐火純青,雖隱身屯門,卻值得拜訪。


「這把刀跟了我16年了。」甫見到一品刀削麵的盧建仁師傅,他就亮出寶刀,予我過目。只見這把無柄削刀,刀身雖然有少許褪色,刀片依然鋒利,中央明顯的凹痕,正是指頭長年累月用力造成的。盧師傅十多年前專誠跑到杭州,跟一位刀法了得的山西師傅學藝,問他為何不到山西拜師,他瞪大眼說:「到山西學?他們不會教你的!我也是經朋友搭路,那個山西師傅才肯教我,還只是教皮毛,不是傾囊相授。」學滿一年,剛削到一碗比較像樣的刀削麵,師傅就跟他說滿師了,「他只教我搓麵削麵,對於那把刀卻絕口不提。」盧師傅笑說。問過師傅幾次如何製刀都沒結果,於是他偷偷拿紙筆,記下那把刀的尺寸和形狀,回港後找了塊不銹鋼鐵皮,跟着那張「設計圖」動起手來。「以前打工時,老闆那裏有刀提供,但我用不慣,自己用慣那把刀就是那把刀,一定要隨身帶住。」他握實手中削刀說。盧師傅曾在荃灣一間很有名氣的刀削麵店做過,之後也在元朗做過一段日子,到現在他自己開店也差不多五年了,他敢說現在香港真正會做刀削麵的師傅已所餘無幾,「我這把自做削刀無柄的,其他店都是買刀來用,『直不甩』像菜刀怎樣削?那叫刀刨麵,不叫刀削麵!」說得毫不客氣,但他絕對有資格說這話。話未說完,盧師傅走到廚房拿出一個大如冬瓜的麵糰,反覆搓揉後擱在竹板上,「麵糰一定要壓實,這過程很重要,若麵糰壓得太鬆,口感像棉花;太緊的話,口感又會太硬似紙皮。」說罷,他左手一拉一托,麵糰隨即跌入他的手裏,右手舉刀對準麵糰,準備使出畢生絕學。削刀、麵糰很重要,但刀削麵之妙,妙在刀功。我凝神以待,但師傅出刀時還是來不及反應,一片刀光殘影,麵條就打着旋飛落滾水中,平生第一次覺得自己眼力不夠,只恨師傅習慣快刀,慢不下來,一刀接一刀,宛如流星追月。嚓嚓嚓,由削麵、起鍋到上枱,全程不過一分鐘,採訪後翻看錄影片段,我以有限的眼力數過,師傅最快每秒可以削三刀,實在太厲害。



豬頸肉刀削麵$36每日買新鮮豬頸肉回店自家醃製,非常入味,但稍嫌乾身,配上同樣有嚼口的刀削麵同吃,頗為不錯。

特色冷刀削麵$39冷吃的刀削麵口感較硬較煙韌,將青瓜沙律與刀削麵拌勻吃,味道清爽又很飽肚。

雲吞水餃刀削麵$32盧太每天親自包雲吞水餃,每隻都有半個拳頭般大,皮薄多餡,非常足料。


麵條非每條一樣長短,但厚薄相近,而且每條都是中間厚兩側薄。

麵條有嚼口吸盡牛骨湯精華

隨意夾起三條麵條比較,雖然長短有參差,但厚薄相近,每條形狀大致相同,中間略鼓,兩邊凹下,明顯看得出刀鋒走過的痕迹,這樣的麵條最能掛湯。刀削麵,就是要吃它的咬口,入口果然煙韌有嚼頭,軟而不黏,越嚼越有麵粉香,而且麵條完全吸收了牛骨湯的精華,好味得令人一口接一口,「有些人牙齒不健康,我可以削薄點,他們就不用那麼辛苦,哈哈。」盧師傅開玩笑地說。雖然刀削麵要有點厚度才夠嚼頭,不過我也相信以盧師傅的功力,叫他削得如紙般薄也沒有難度。既能滿足口腹,亦能大飽眼福,這樣一碗手工麵才賣不過三十多元,即使要我山長水遠走到入屯門,我也願了。



【刀】特製削刀自家鍛造

跟坊間買回來的直刀不同,這把削刀是自家鍛造,跟足山西傳統削刀的形狀及尺寸。削刀以不銹鋼鐵皮製成,先用鐵鎚將鐵皮打成薄片,捲至合適長度,方便手握,再用磨刀將刀片磨得鋒利,用砂紙打磨至刀面光滑,最後將刀片微微拗成弧形即可。每個師傅手勢不同,用的削刀弧度也不同,大多要一邊試削,一邊調校刀形,但必定不能用直刀,因為直刀難削,削出來的麵條會太厚。








【削】握法奇特中指用力

削刀無柄,靠拇指及中指夾實。拇指放刀背,中指放刀面,其餘手指虛握。削麵時五指用力反而不好,中指用力於一點會更易削。刀法起碼要練一年,手腕要靈、用力要均勻、出刀要穩,才能做到麵條粗細長短相近,還要夠快夠準,削太慢的話,第一條下鍋的麵條跟最後一條的熟度不同,口感就完全不同。




【麵】中筋麵粉麵糰夠彈

麵粉要用有筋,起碼有中筋,做出來的麵糰才夠彈,麵條也較煙韌,但不能用高筋麵粉,筋度太強,削時會黏刀。水和麵粉比例要準確,一磅麵粉三両水,搓成麵糰後放室溫發酵半小時,再壓實,放入攝氏4度的雪櫃冷藏成形,直至麵糰質感夠硬,重複按壓搓揉,再試按一下,如果馬上回復飽滿,就證明麵糰品質良好。



一品刀削麵屯門石排頭路康德花園4D舖



旺角即做刀削麵最少學師三年

如果覺得屯門太遠,於旺角鬧市中亦能尋到刀削麵的身影。走到瓊華中心內的翡翠拉麵小籠包,只見師傅在一塊長形大玻璃後搓壓着麵糰,走近一看,卻發現除了刀削麵外,其他各式拉麵、手揪麵片等也是即叫即做,原來麵檔師傅要經過長期訓練,由新加坡的拉麵總監審核後才能即場做麵,難怪個個身懷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要成為一個可以做刀削麵的拉麵師傅,資質好的至少要學三年,資質稍微差點的也不知道要學到何年何日。這裏的麵糰用高筋混合低筋麵粉製成,加入低筋麵粉是為了令麵糰不易發酵膨脹,如果在削的過程中麵糰繼續膨脹,會影響麵條口感。師傅用的不是傳統薄鐵片,而是餐廳特別訂製的有柄削刀,比起傳統鐵片削刀當然更易掌握,削出來的麵條無論長短厚薄都更均勻。餐廳特別在食客可以按自己個人口味,選擇超過廿款不同的湯頭及配料,我選了水煮牛肉刀削麵及四川擔擔刀削麵。先說前者,麵條不太厚,紅油掛滿麵條送進口,辣勁雖夠,卻蓋過了麵粉的香味,只餘麵粉感覺;後者通常配幼滑麵條,第一次試配刀削麵,味道出乎意料的好,擔擔肉醬的麻香,加上刀削麵彈牙的口感令人着迷,一試難忘。



店內規定麵檔師傅不能上鏡,保持神秘感。

削出來的麵條,長短厚薄都比用傳統鐵片削刀削出來的更均勻。

削麵前,要將麵糰反覆搓揉至回復彈性。



師傅用的是特製有柄削刀,比傳統鐵片削刀更易掌握。

水煮牛肉刀削麵$68水煮牛肉辣中帶鹹,肉質滑嫰,湯頭辣勁雖夠,卻蓋過了刀削麵的麵粉香。

四川擔擔刀削麵$54麻醬香與擔擔肉醬的微微麻辣,加上彈牙的刀削麵,非常過癮。



翡翠拉麵小籠包旺角彌敦道628號瓊華中心8樓



記者:黃子卓攝影:劉永發、伍慶泉編輯:李寶筠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19/19617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61

無辜孭爛賭妻百萬巨債前夫避彈衣不離身

1 : GS(14)@2017-01-12 08:03:14

內地《婚姻法》第二十四條,令不少配偶在不知情下,被判決需要夫妻共同承擔債務,令社會關注規範債權,共債共簽才能避免因「第二十四條」而遭無辜負債。江蘇南京周姓男子(46歲)就是其中一名受害者,他因前妻爛賭欠債240萬元(人民幣‧下同),離婚2年後無辜成為「債仔」。周男家門牆上有着三個大字「沉住氣」,這是他親手書寫。他指每天都會這三個字前站很久,鼓勵自己努力活下去。這幾年他能堅持下去,靠的是三:頭盔、避彈衣和這三個字。因為害怕債主找上門,又擔心被襲擊,周男特地買頭盔及避彈衣。周男本來家境殷實,擁有多套房產和商舖。但他的前妻經常賭錢。2013年,賣掉多套房產還妻子欠下的賭債後,他亦正式與妻子離婚。離婚兩年後,2015年7月,他突然接到法院聽證通知,被告知:「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他的前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借款240萬元,作為連帶責任人,也被列為被告。」他已無力償還這240多萬元的欠債。臨近年關,不斷有人上門討債,為了應付不同的追債人,他每天都在驚恐中度日。周男認為,如果有「共債共簽」,自己也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江蘇城市頻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1/198934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