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什麽阻礙了裸眼3D通信落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733.html

科幻大片中,三維立體圖像通訊已是電影標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盡管曾有廠商聲稱推出了具有裸眼3D效果的科技感爆棚的設備,但後來證明多是炒作和打擦邊球。

真正飄浮在空中、全角度的裸眼3D實現雖未必不可能,而在當前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網絡傳輸能力等硬性條件限制下,高清晰度的靜態裸眼3D圖像、動態裸眼3D圖像在國家級實驗室里短期內實現也有較大難度。

實驗室勉強實現靜態裸眼3D

在6月初舉行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來自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組裸眼3D顯示設備引起頗多參觀者駐足。

裸眼3D立體成像的側面照與正面照

通過一塊飛速旋轉的圓形屏幕,在屏幕正上方空氣中,這套學名叫作“可探入光場三維顯示系統”的設備投射出了三個可愛的立體卡通圖像。

通過設備的三維影像獲取攝像頭,記者現場采集了記者的三維頭像,並且當場演示,雖然記者的三維頭像顯示效果比之前預采集並演示的立體卡通圖像更為模糊,但如果調節圖像角度、從上往下俯瞰,努力睜大眼睛,記者的三維頭像依稀可辨。

雖然顯示效果不盡如人意,但這個小測試證明了,在當前國家級實驗室設備下,在裸眼環境下實現一定角度的靜態三維圖像效果並非不可能。據實驗室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浙江大學這套設備在我國率先實現了浮現在空氣中的三維顯示。

但隨後的情景卻可以讓作為圍觀者之一的記者從幻想退回現實。

首先,這套系統太大。全球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時,體積可塞滿幾個屋子。而該系統的體積,除了桌面的超大旋轉屏幕,還包括一個冰箱大小的支持系統。

其次,這套系統並非全角度三維顯示。當記者從和屏幕同一高度的水平角度看過去時,就失去了三維立體效果。

再者,即使在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儀器中,要實現動態三維立體圖像顯示依然不現實。當物體移動起來,其實時顯示的裸眼3D圖像,也如同落葉一般破碎飄離。

“理論上來講,裸眼3D通信未來是可以實現的。”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上述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但當前科技還不具備實現動態三維圖像顯示條件。

市場裸眼3D產品多為擦邊球

即使顯而易見的整套顯示設備過大問題逐漸解決,因為裸眼3D立體成像橫跨光學、材料、計算機、網絡等多學科,一個環節的瓶頸未能突破,也可能制約裸眼3D技術發展和產業化。

例如對裸眼3D圖像大數據的采集、計算、存儲、傳輸等問題,就非當前科技能夠完全解決。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當前三維攝像頭對數據的采集問題不大。從二維圖像曝光成像原理來看,只要有足夠的曝光時間,再微弱的數據都可以形成較為清晰的圖像。不過,如果做到人眼對移動的三維圖像較為流暢的感觀,當前的三維攝像頭能否完全勝任還是個未知數。

可見光三維立體圖像需要采集的數據量大到讓人驚嘆,上述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僅實現當前質量的顯示效果,每秒就要處理可能高達20Gb數據。從網絡傳輸能力來看,到2020年,5G網絡或許都不能實現對移動三維立體圖像數據的支持。而如此海量圖像數據的計算和存儲,對當前技術也構成挑戰。

不僅浙江大學研究者在開展裸眼3D技術研究,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裸眼3D技術研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沒有權威研究機構對動態裸眼3D技術拿出比較符合產業化要求的研究成果。從部分宣布能實現動態裸眼3D顯示的研究成果來看,其畫面幀數依舊粗糙。

目前,市場上時不時有廠商宣傳其產品能實現裸眼3D功能。例如,百度搜索關鍵字“裸眼3D手機”就有近百萬個搜索結果,此外,還有電視廠商、筆記本廠商也號稱實現了裸眼3D顯示。

為何裸眼3D技術的產業化如此超前於國家級實驗室研究和多學科基礎技術發展,實在讓人奇怪。當然,三維立體畫的存在也證明,在靜態的二維平面上顯示讓人眼誤以為真的物體,例如懸崖、陷阱,是可以實現的。

只是,讓人眼產生上述錯覺而誕生的裸眼3D技術,在部分純技術流看來是擦邊球。

而在學院派裸眼3D技術產業化方面,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已有潛在買家感興趣。盡管其圖像質量當前尚不高,但技術潛力和應用潛力吸引買家關註。

在可預見的未來,更多學科技術瓶頸突破,將進一步改善國內裸眼3D技術成像效果。而隨著清晰度逐漸提升,至少在靜態裸眼3D技術應用上,已展現出潛力。例如,對大面積區域的三維立體模型顯示、戶外廣告,等等。

當該技術逐步展示出產業化能力,帶來的可能就是一片產業新天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76

什麽阻礙了裸眼3D通信落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733.html

科幻大片中,三維立體圖像通訊已是電影標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盡管曾有廠商聲稱推出了具有裸眼3D效果的科技感爆棚的設備,但後來證明多是炒作和打擦邊球。

真正飄浮在空中、全角度的裸眼3D實現雖未必不可能,而在當前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網絡傳輸能力等硬性條件限制下,高清晰度的靜態裸眼3D圖像、動態裸眼3D圖像在國家級實驗室里短期內實現也有較大難度。

實驗室勉強實現靜態裸眼3D

在6月初舉行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成果展上,來自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組裸眼3D顯示設備引起頗多參觀者駐足。

裸眼3D立體成像的側面照與正面照

通過一塊飛速旋轉的圓形屏幕,在屏幕正上方空氣中,這套學名叫作“可探入光場三維顯示系統”的設備投射出了三個可愛的立體卡通圖像。

通過設備的三維影像獲取攝像頭,記者現場采集了記者的三維頭像,並且當場演示,雖然記者的三維頭像顯示效果比之前預采集並演示的立體卡通圖像更為模糊,但如果調節圖像角度、從上往下俯瞰,努力睜大眼睛,記者的三維頭像依稀可辨。

雖然顯示效果不盡如人意,但這個小測試證明了,在當前國家級實驗室設備下,在裸眼環境下實現一定角度的靜態三維圖像效果並非不可能。據實驗室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浙江大學這套設備在我國率先實現了浮現在空氣中的三維顯示。

但隨後的情景卻可以讓作為圍觀者之一的記者從幻想退回現實。

首先,這套系統太大。全球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時,體積可塞滿幾個屋子。而該系統的體積,除了桌面的超大旋轉屏幕,還包括一個冰箱大小的支持系統。

其次,這套系統並非全角度三維顯示。當記者從和屏幕同一高度的水平角度看過去時,就失去了三維立體效果。

再者,即使在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儀器中,要實現動態三維立體圖像顯示依然不現實。當物體移動起來,其實時顯示的裸眼3D圖像,也如同落葉一般破碎飄離。

“理論上來講,裸眼3D通信未來是可以實現的。”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上述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但當前科技還不具備實現動態三維圖像顯示條件。

市場裸眼3D產品多為擦邊球

即使顯而易見的整套顯示設備過大問題逐漸解決,因為裸眼3D立體成像橫跨光學、材料、計算機、網絡等多學科,一個環節的瓶頸未能突破,也可能制約裸眼3D技術發展和產業化。

例如對裸眼3D圖像大數據的采集、計算、存儲、傳輸等問題,就非當前科技能夠完全解決。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當前三維攝像頭對數據的采集問題不大。從二維圖像曝光成像原理來看,只要有足夠的曝光時間,再微弱的數據都可以形成較為清晰的圖像。不過,如果做到人眼對移動的三維圖像較為流暢的感觀,當前的三維攝像頭能否完全勝任還是個未知數。

可見光三維立體圖像需要采集的數據量大到讓人驚嘆,上述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僅實現當前質量的顯示效果,每秒就要處理可能高達20Gb數據。從網絡傳輸能力來看,到2020年,5G網絡或許都不能實現對移動三維立體圖像數據的支持。而如此海量圖像數據的計算和存儲,對當前技術也構成挑戰。

不僅浙江大學研究者在開展裸眼3D技術研究,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裸眼3D技術研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沒有權威研究機構對動態裸眼3D技術拿出比較符合產業化要求的研究成果。從部分宣布能實現動態裸眼3D顯示的研究成果來看,其畫面幀數依舊粗糙。

目前,市場上時不時有廠商宣傳其產品能實現裸眼3D功能。例如,百度搜索關鍵字“裸眼3D手機”就有近百萬個搜索結果,此外,還有電視廠商、筆記本廠商也號稱實現了裸眼3D顯示。

為何裸眼3D技術的產業化如此超前於國家級實驗室研究和多學科基礎技術發展,實在讓人奇怪。當然,三維立體畫的存在也證明,在靜態的二維平面上顯示讓人眼誤以為真的物體,例如懸崖、陷阱,是可以實現的。

只是,讓人眼產生上述錯覺而誕生的裸眼3D技術,在部分純技術流看來是擦邊球。

而在學院派裸眼3D技術產業化方面,浙江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已有潛在買家感興趣。盡管其圖像質量當前尚不高,但技術潛力和應用潛力吸引買家關註。

在可預見的未來,更多學科技術瓶頸突破,將進一步改善國內裸眼3D技術成像效果。而隨著清晰度逐漸提升,至少在靜態裸眼3D技術應用上,已展現出潛力。例如,對大面積區域的三維立體模型顯示、戶外廣告,等等。

當該技術逐步展示出產業化能力,帶來的可能就是一片產業新天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23

樓繼偉:數字經濟應征稅但存在既得利益阻礙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23日在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稅收高級別研討會上表示,基於稅收公平原則,應該對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進行征稅,但存在著既得利益阻礙、征稅技術困難等問題。

在“稅收政策如何促進創新活動和經濟包容性增長”研討會環節,樓繼偉表示,對於數字經濟、電子商務、共享服務等需要收稅,現在很多這類活動沒有征稅。在數字金融領域,其中很多是影子銀行,還包括覆蓋面很廣的共享服務、共享經濟。

樓繼偉舉例說,中國今年對跨境電商開始征稅。中國之前對跨境電商稅收很低,貨物從國外過來比中國國內的增值稅還低,這打擊了國內相關的研發和制造活動,“這很不公平”。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零售額增長28%,實體店零售額只增長8%。

樓繼偉表示,大家一直以為鼓勵創新就是要給予稅收優惠,但稅收征管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公平,這樣才能減少對資源配置的扭曲。

不過,樓繼偉進一步指出,數字經濟征稅很難。一是他們越來越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有既得利益的阻礙,二是對其征稅技術上很困難。

樓繼偉強調,要對數字經濟征稅首先要實現監管,例如防止一些共享經濟會通過互聯網逃避知識產權監管。

“現在大家希望賦予稅務部門很多職責,但稅收不能代替監管,監管需要先行跟上,征稅才能成為可能。”樓繼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10

菲總統痛斥首席法官:若阻礙我反毒品 就宣布軍法統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周二威脅首席法官西仁諾,如果最高法院阻礙他的反非法毒品之戰,他將宣布軍法統治。

杜特爾特在一個步兵營中發表了上述針對西仁諾的講話,他痛斥說,“你是司法部門的中心人物。我是總統。我有在工作,你沒有。沒有法官在街上巡邏。沒有你的法官在抓人。”

他說,“請不要這樣對我,我不是傻瓜。如果繼續阻止我,非要我宣布軍法統治嗎?”

杜特爾特發表講話的前一天,西仁諾曾質問有七個法官涉及非法毒品的指控。西仁諾說,只有高院被授權懲戒司法部門的成員。

杜特爾特警告西仁諾不要制造一場憲法危機,他說,否則“我將命令行政部門的每一個人不承認你。”

杜特爾特說,公開指名那些據稱涉及非法毒品交易的人,是他作為國家總統的責任。

他說,“我從沒有指控任何人,除了讀出他們的名字。它不是一種告發性的說法。它同我作為菲律濱總統的責任是一致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814

中國醫生缺口數十萬 重複認證阻礙華人醫生回國效力

平均每隔20分鐘,有一架飛機在中國或美國的機場降落,每年有約500萬人在兩國間往返,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美國求醫問藥。中國人生活富足後,糖尿病、癌癥等疾病正處於高發期,醫生數量不足,人性化服務稀缺,跨境醫療成為新的社會熱點。

徐宇紅是美國的一名急診科醫生,在2016年世界華人醫師年會上她對比了兩張照片,一張是淩晨四點的北京協和醫院,排隊掛號的人已經排成長龍;另一張是美國診所淩晨四點靜悄悄空無一人的場景。

中國現在兒科醫生的缺口是20萬人,全科醫生的缺口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0萬人,急診醫生也存在缺口,而報考醫學專業的人數在減少,有些醫學專業的名額招不滿,和睦家醫療副總裁胡春介紹。

醫生缺口,特別是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中國短期內無法迅速解決,合理利用美國等國家的優質醫師資源,可以緩解國內醫療市場的供不應求的壓力。

美國華人執業醫師協會會長錢湘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的醫學生在美國留學的有20余萬人,其中有約6000人拿到了醫師執照。

美國的醫師執照門檻非常高。候選人首先應該是大學畢業生,或者大三、大四學生,能夠通過醫學生入門考試MCAT(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進入醫學院後,候選人還需要通過USMLE 考試,即美國執業醫師執照考試(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這個考試淘汰率非常高。最後,如果要成為住院醫師,候選人還要參加相應的資格考試。2014年,美國招錄的住院醫師只有不到3萬人,美國醫生的選拔殘酷程度可見一斑。

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說,美國的華人醫師有不少是醫學界的精英,有一些在美國已經幾十年,父母年紀大了,孩子也已成年,希望有機會能回國效力。

付鋼表示,醫生是醫療衛生的核心,醫院只是醫生行醫的地方,優秀醫生的價值越來越重要。在2016年世界華人醫師年會上,百洋醫藥集團、和睦家醫療、美國彼愛醫療集團等都對華人醫師伸出了橄欖枝,希望延攬華人醫師精英到自己的平臺工作。

然而,華人醫師在中國向患者提供服務仍然有很大的阻力。以北京為例,華人醫師首先要通過北京的醫生執業資格考試,這個考試每年只有兩次報名的機會;通過考試後,華人醫生還要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工作許可證,還有一些其他的手續,準備周期至少在兩個月以上。

有華人醫師在2016年世界華人醫師年會上表示,在美國獲得醫生執照已經經歷了重重考試,為什麽在中國還要再進行執業資格考試?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及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稱,重複資格認證的問題,預計將會逐步得到解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表示要擴大健康領域對外開放,這令希望從事跨境醫療的中外機構非常興奮。

開發跨境醫療的市場,中外機構有好幾套商業模式。一種是直接提供診療服務,美國彼愛醫療集團的短期目標是為在美國的短期居住遊客及長期居住華人提供私人醫生、亞急癥等醫療服務,並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對接各大醫學中心、醫療體系和頂級專家;其中長期目標是與中國醫療機構合作,在美國為華人提供醫療服務同時,在中國建立醫療中心、專科診所和醫院,在中國本土提供醫療服務。

和睦家在中國已經開出多家醫院,從美國聘請了60余位醫護人員直接為中國患者服務。

跨境醫療服務的另一種模式是提供間接醫療服務。百洋醫藥集團有掌上醫訊和易複診兩個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為中國醫生提供咨詢和診療建議是其重要功能。付鋼說,希望引進知名的華人醫師到其移動醫療服務平臺,有多種增值業務可以開發,包括為中美遠程醫療提供對接服務;華人醫師如果回國行醫,可以提供經濟人服務;撮合中國高收入人群與海外醫療機構對接等。

2013年,中國醫療衛生消費超過3萬億元,胡春稱,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6萬億元以上。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醫療支出還會有大幅度的增長,這為跨境醫療將提供更多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87

意大利強震遇難人數升至250人 余震頻發阻礙救援

據BBC最新報道,意大利民防局25日證實,目前地震造成的遇難人數已經上升到了250人。其中,拉齊奧大區的列蒂省有204人遇難,其他地區有46人遇難。此外,這次地震還造成至少365人受傷、入院治療。

目前,還有數十人被埋在廢墟之下,大約有5000名救援人員在廢墟中搜尋幸存者。但余震不斷襲擊受災地區,導致許多建築不安全,阻礙救援人員的搜索工作。 周四下午還發生了強度為4.3級的余震。

意大利強震過後余震不斷,阻礙救援

一些救援人員用雙手在廢墟中搜尋幸存者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救援方表示,不排除本次地震最終死亡人數會超過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據悉,2009年的意大利拉奎拉地區發生6.3級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並至少造成290人死亡,1500人受傷,另有數以萬計的人無家可歸。

整個建築在此次地震中被夷為平地

阿馬特里切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曾是度假勝地

地震於當地時間8月24日淩晨3時36分發生,震級為6.2級,震中位於羅馬東北面100公里的翁布里亞大區佩魯賈省諾爾恰市附近,震源深度10公里,屬極淺層地震。

據中國駐米蘭領事館消息,目前尚未收到中國公民在地震中傷亡情況的報告,提醒領區中國公民提高安全防範意識,隨時關註地震信息,註意防範余震及滑坡等次生災害,避免前往有建築倒塌隱患的區域,準備好應急的食品和物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52

美國大公司抱怨強勢美元阻礙企業盈利

特朗普上臺後的強勢美元之下,美國企業越來越擔心它們的利潤會被侵噬。

以蘋果為例,蘋果iPhone在海外部分地區的售價已經上漲多達40%,以抵消當地貨幣兌換成美元所受到的匯率損失。不過高企的價格無疑將影響到產品的競爭力。

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匯率問題已經成為蘋果和其它在海外有業務的美國公司現實的問題。美元太高了。”

為了增加價格的競爭力,蘋果已經開始轉向印度制造。根據印度科技部長周末向媒體透露的消息,蘋果從今年4月起就將開始在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的一家工廠裝配,由中國大陸負責裝配蘋果產品的臺資制造商緯創來運營。最為優惠條件,印度政府此前已經宣布考慮讓蘋果免交手機組件的進口關稅。

安永聯席總監楊子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元匯率提升對於出口型企業更難了。像蘋果這樣的企業,價格漲了銷量肯定下跌更快。如果不調整海外價格,那麽海外收入算成美元的金額就降低了,導致並表收入下降。”

不僅僅是蘋果,營業額達400億美元的美國高科技制造企業霍尼韋爾也在最近將今年的銷量預期大幅下調6億美元,並在匯率市場進行對沖。霍尼韋爾把美元和歐元的對沖鎖定在1.15美元,以保護企業盈利,並把今年的銷售預期由此前401億美元下調至395億美元。霍尼韋爾首席財務官Tom Szlosek表示:“下調盈利的唯一原因就是匯率因素。”

同為美國工業產品制造商伊頓公司的財務賬面上顯示,從2013年以來,受到美元高企的影響,已經抹去了25億美元的營收。伊頓首席財務官Craig Arnold表示:“近四年來,強勢美元已經成為對公司營收造成負面影響最大的因素。如果你是一個出口商,這意味著你在全球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將會變得更貴。”伊頓稱今年公司可能繼續將銷售額下調3億美元。

全球航空航天和建築業提供高科技產品和服務的美國制造企業聯合技術公司稱,強勢美元將令公司今年的銷售銳減6億美元。美國另一個制造巨頭3M公司也表示,即便是在對沖之後,匯率的波動仍將對公司今年每股盈利造成20美分的損失。

自從特朗普去年11月8日贏得總統選舉後,美元指數就一路上漲,此前美元已經創下10年新高。在美國上調利率等因素影響下,美元指數又在近三個月內上漲近3%。2014年夏季以來,美元累計上漲近20%。

與此同時,標普500公司盈利今年有望創下2011年以來的6年新高。根據彭博社預測,今年標普500公司整體盈利將大幅上升11.9%。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近300家公司的財報,盈利整體擴張了5.8%,營收上升了4.2%。

但是強勢美元可能遏制美國企業的迅猛發展勢頭。金融服務公司Janney Montgomery Scott的報告顯示,美元匯率每上漲10%,對標普500盈利的影響就會拉低3%至5%。“這會對資產價格造成一定壓力。”報告作者首席投資策略師Mark Luschini表示。

管理著18億美元資產的“債券大王”格羅斯表示:“美元是一個很大的憂慮,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元將繼續保持強勢,同時讓墨西哥等地貨幣進一步貶值,這對於美國和全球經濟都是不利的。”

美元匯率的上漲將影響在海外有業務的美國公司以美元計價的收支,包括在華美國公司。以上海迪士尼為例,根據上海迪士尼方面財務高層向第一財經透露的情況,盡管公司大部分收支均以人民幣計價,不過向迪士尼母公司所繳納的貸款和專利費是以美元計價的,這部分開支的成本將會增加。

此外,如果美國公司要把中國的人民幣現金收入以美元形式轉出,也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雖然我們不必非得以現金形式轉出,但是現金還是受到很多美國公司的歡迎。”這位上海迪士尼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未來,特朗普還宣稱將大幅上調美國企業的進口關稅至20%,以保護美國本土制造的優勢。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這一計劃可能讓美元繼續升值最多至25%。包括哈雷戴維森CEO Matthew Levatich在內的美國大公司高層上周四會見特朗普總統,但不確實是否涉及到關於匯率的議題。哈雷戴維森首席財務官John Olin表示:“阻礙美國大公司擴張的關鍵因素就是強勢美元。如果美元保持今年年初的強勢,將對公司業務產生2000萬至2500萬美元的損失。”

此外,特朗普對工作簽證的大審查也將導致美國科技公司勞工成本的急劇上升。包括蘋果、谷歌和Facebook在內的大公司已經聯名寫信抵制特朗普的“工作禁令”。根據特朗普的計劃,未來美國公司如果要雇傭外籍員工,所需要支付的最低年薪將由現在的6.5萬美元翻番至13萬美元,這將進一步增加美國企業的負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64

國稅總局官員:依法打擊騙取出口退稅不會阻礙外貿發展

2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開展在線訪談。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副局長文月壽就“有效查處騙稅虛開違法行為”等與網友在線交流。

在回答關於國家大力支持外貿發展,而稅務總局開展打騙工作,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的問題時,文月壽表示,二者不矛盾。

他指出,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決定,稅務總局與相關出口監管部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貿易便利化的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外貿發展。與此同時,應註意防範出口騙稅風險。依法打擊騙取出口退稅不僅不會阻礙外貿的發展,而且能夠為出口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正常的出口退稅秩序,更好地促進中國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

文月壽還透露,2017年稅務總局將重點組織查處一批跨區域大案要案,對騙稅、虛開的上下遊企業實施全鏈條打擊,進一步加大威懾力量,盡最大努力挽回國家稅收損失,同時,抓緊研提防範騙稅、虛開的相關政策、制度建議,力求從根本上遏制騙稅、虛開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以下為問答節選:

問:騙稅是近年來才出現的嗎?

文月壽:不是,自1985年實施出口退(免)稅政策以來,騙取出口退稅違法犯罪活動就相伴出現。分析其原因,國家大幅提高出口退稅率是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一個重要誘因。近年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穩定和擴大外貿出口,國家連續多次大範圍提高出口退稅率,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相關部門也陸續采取了海關無紙化通關試點、外匯核銷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降低出口貨物查驗率等便利企業出口的措施。這些支持出口的政策和便利措施有力促進了外貿出口,但同時客觀上也降低了騙稅的成本,加大了騙稅風險,防範和打擊騙稅面臨更加嚴峻而複雜的形勢。

問:2016年,稅務總局在打騙打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的工作措施?取得了什麽效果?

文月壽:我局力求多角度創新,不斷拓展工作成果,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創新工作機制。在防範和打擊出口騙稅部際聯席會議領導下,我局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和人民銀行成立四部委打擊騙稅和虛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指揮、協調和督導全國打騙工作。二是深化數據應用。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精準篩選高風險案源,為精準打擊騙稅和虛開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組建專業團隊。我局在全國範圍內抽調業務骨幹組建20個工作組,派駐20個重點地區直接查處重點案件。四是全面檢查取證。各地稅務機關會同公安、海關和人民銀行,通過案頭分析和實地檢查,找準案件突破口,全鏈條調查取證,確保案件查深查透。五是加強考核督導。通過定標準、細指標、劃檔次,督促各地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成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有效挽回國家稅款損失;二是成功查處深圳“鐵鍬1號”和“鐵鍬2號”、上海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騙稅案、河南某光電公司騙稅案、青島趙某某團夥騙稅案等一大批典型騙稅案件和廣東“6·26”、廈門“7·08”、湖北“12·08”、福建“11·27”等重大虛開案件,有力打擊了騙稅虛開分子的囂張氣焰;三是及時治理整頓了醫藥、棉紡、服裝、電子、家具、大宗商品交易等高風險行業稅收秩序,化解了部分地區涉稅違法案件高發頻發的稅收風險,有效提升了行業和區域企業的納稅遵從;四是進一步凈化了外貿營商環境,對規範地區外貿秩序產生積極影響;五是宣傳震懾效應持續增強。

問:為什麽將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和打擊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作為“一盤棋”考慮?兩者之間有什麽關系?

文月壽:一般而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是騙取出口退稅的上遊違法行為,不法分子實施出口騙稅往往需要先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以,查處虛開是實現騙稅行為全鏈條打擊的必要環節。打騙打虛不是割裂的,需要統籌考慮,協同打擊,才能事半功倍。

問:現在國家大力支持外貿發展,而稅務總局開展打騙工作,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呢?

文月壽:不矛盾。為貫徹國務院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決定,稅務總局與相關出口監管部門先後出臺了一系列貿易便利化的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外貿發展。與此同時,我們應註意防範出口騙稅風險。依法打擊騙取出口退稅不僅不會阻礙外貿的發展,而且能夠為出口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正常的出口退稅秩序,更好地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

問:稅務部門每年怎麽確定查處的出口企業名單?

文月壽:需要強調的是,打擊騙取出口退稅一定是建立在科學選案、精準打擊的基礎上,它是保障國家財政資金安全,維護外貿經濟正常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稅務總局每年會下發一批高風險企業下發各地重點檢查,各地也會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案確定重點檢查名單。在選案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科學構建騙稅高風險企業數據分析模型,從海量數據中精準發現案源線索,實施有效打擊。

問:只有私營企業才會騙稅吧?有國企背景的企業不會騙稅吧?

文月壽:我們發現騙稅涉案主體日益多元。不法分子之前實施騙稅主要借用外貿公司作為平臺,近年來生產企業也頻頻成為涉案主體,騙稅行為有增加的趨勢。不僅如此,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也開始被不法分子作為退稅平臺。

問:虛開在哪些地方、領域比較高發?

文月壽:在地方政府保護幹預較多的內陸縣鄉和稅源與稅收征管人員數量不配比的沿海發達地區,虛開、騙稅較為集中。涉農行業產生的“農產品票”、大宗商品、日用消費品批發行業產生的“富余票”、超額財政返還等形成的“優惠票”、變造海關進口繳款書信息形成的“進口票”往往成為虛開騙稅票源,並向下延伸一系列虛開騙稅問題。

問:營改增後,哪些新增的虛開風險需要註意呢?

文月壽:營改增全面推開後,虛開在範圍、領域、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會產生新的變化。特別是建築、房地產、生活服務等行業,成本核算複雜難控,供貨單位零星分散,進項發票不易取得,存在潛在的虛開風險。目前,部分地區的稅務機關已經發現相關行業有的企業存在虛開專用發票、虛抵進項和虛開普通發票問題。

問:2016年稅務、公安部門查獲了多少起騙退稅案?現在騙退稅案有何特點?

文月壽:2016年,全國稅務機關在公安、海關和人民銀行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有效查處一批典型騙稅案件。從查處的案件分析,與以前相比,騙稅、虛開活動主要呈現以下新特點:一是分布構成相對集中。不法分子較為熟悉稅收法律、政策和管理規定,往往選擇社會管理和稅收征管相對薄弱的領域實施騙稅和虛開違法活動。二是作案手法更加專業隱蔽。隨著國家持續加大治理力度,不法分子采取更加專業化和隱蔽化的作案手法,逃避監管打擊。三是出現新的涉稅風險。當前,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業務等出口新業態蓬勃興起,但有的企業防範稅收風險意識不強、內控制度不甚健全,部分不法中小企業或虛開騙稅團夥利用出口平臺達到騙稅的目的。

問:2017年,稅務總局怎麽組織打擊騙稅和虛開,會采取哪些措施?

文月壽:2017年,稅務總局將繼續緊密圍繞“打、研、改、防”總體思路,按照“標本兼治、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完善制度”的要求,針對騙稅、虛開重點地區、重點產品進行精準選案,以選派專案組和屬地查處相結合方式,加大稅務部門行政執法力度。今年我們將重點組織查處一批跨區域大案要案,對騙稅、虛開的上下遊企業實施全鏈條打擊,進一步加大威懾力量,盡最大努力挽回國家稅收損失,同時,抓緊研提防範騙稅、虛開的相關政策、制度建議,力求從根本上遏制騙稅、虛開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17

美歐想重啟TTIP 面臨特朗普“買美國貨令”阻礙

時過境遷,在上一次《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中明顯更加熱情的歐洲對於此次美國特朗普政府想要重啟TTIP談判的想法反應冷淡。

近日,多位歐洲消息人士對TTIP談判的走向給出了最新解讀。他們認為,如果美歐之間想要重啟貿易談判,需要徹底重新設置TTIP的談判議程,比如把“金融服務”等內容排除在外。另外,目前還看不清,歐盟想要通過TTIP進入美國政府采購市場的訴求,將如何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原則相調和。

出於對特朗普政府上臺後“解凍”TTIP不易的預判,歐盟也將雙邊貿易協定談判的優先權鎖定在了日本等國家上。

歐盟不想重蹈覆轍

在上一次耗時三年多的談判中,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強力推動的TTIP談判呈現出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景象:當時的美國奧巴馬政府把更多的談判資源用在了沖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中,這讓TTIP談判的時間和資源嚴重不足。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的談判中,即便歐盟在出價中表示可以把多達8000個項目(總共97%)的美國商品征稅降至零,以敦促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並有策略地修改其“買美國貨(BuyAmerican)”的法案,美國彼時的談判團隊也並不為之所動。

此前,TTIP因談判僅取得有限進展,美歐雙方實質上放棄了在2016年完成談判的設想,TTIP談判正式擱淺。當時法德都嗆聲美國奧巴馬政府及其談判團隊沒有拿出真正的誠意來進行談判。時任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更是評價美方團隊稱“激情活力都只停留在嘴上”。

導致TTIP談判擱淺的原因在於,美歐團隊在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地理標識以及 “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等重要條款上的談判都陷入了僵局,比如由於爭議過大,有關ISDS的談判從2014年3月開始就被凍結了。

此次歐盟知情人士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如果雙方再次在這些領域的談判中“卡住”,重啟談判就沒有什麽意義了。為此,美歐雙方的談判隊伍必須在重啟談判之前就列出一個清單,將此前的爭議內容大幅度削減。

這一表態同此前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在華盛頓參加活動時的表態類似。朔伊布勒表示,有可能在談判中,美歐雙方令TTIP太有野心、太複雜了,在重新開始的時候,“這次我們將把它簡單化和透明化”。

朔伊布勒所言的更簡單和更透明,在此前談判中有蹤跡可尋。實際上,在去年TTIP談判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歐美雙方商業界曾提出可以先達成一個TTIP簡約版,即令TTIP變得更簡單,例如在TTIP中避談政府采購等章節,僅在達成共識的領域先集結成文本等,不過這一提議後來被美歐雙方否決。

怎麽看待“買美國貨”

談判TTIP,歐盟方面看上的就是美國巨大的政府采購市場:比如歐洲建築公司可以競標美國公路合同,以及美國警察系統在采購警車時可以采購寶馬。

然而要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美國就必須修改“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法案。

實際上,歐盟從來沒期待“買美國貨”法案被徹底廢除,歐盟希望的是在州一級層面,美國政府可以創造行政性豁免條款等機會,並且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奧巴馬政府的談判團隊對此毫不退讓。美方還拿出數據稱,歐洲企業在美國公共采購市場方面的準入已經是美國企業在歐洲的兩倍,而且這還是在剔除了“買美國貨”法案以及其他限制之後算出來的結果。

當地時間2017年4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更是在4月18日簽署了一項“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行政令。這項行政令號召美國政府機構優先考慮美國制造產品,並開展為期220天的研究,調查那些實際上令外國企業被視同美國國內企業的美國貿易協議。

歐盟方面知情人士指出,歐盟開展TTIP談判的主要興趣之一就是進入美國采購市場的機會將增多,但是特朗普的此項行政令表明,美國不太可能在此方面做出額外的讓步,更何況歐盟委員會此前對奧巴馬政府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方面的表現就已不夠滿意。

除此之外,由於英國脫歐,美歐若重啟TTIP,雙方在金融服務方面的談判內容也將大幅更改:金融服務準入是英國曾經力推的談判內容,作為交換,美國能得到的也將是英國極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場開放。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此次美歐雙方都對重啟TTIP表示歡迎,但是重啟TTIP均不是雙方的優先談判內容。

在美國方面,目前正在等待負責國際談判的美國候任貿易辦公室代表(USTR)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就任,並盡快開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談判。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還表示,除了NAFTA是首要任務之外,美國同和日本談雙邊貿易協定也很有興趣。

歐盟此次也並不急於求成。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為了對沖風險,歐盟已經開始同日本等國積極進行雙邊貿易談判,據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目前歐盟正在談的貿易協定超過20多項。

此前,由於美國也在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11個國家商談TPP,為防止貿易利益受損,歐盟也針對該11國家分別進行雙邊貿易談判。而在美國退出TPP後,歐盟表示將繼續推進或完成同這11個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其中,歐盟已經與秘魯和加拿大結束談判;與新加坡和越南的自貿協定即將生效;和日本的談判正在收尾;正在與墨西哥進行自貿談判;計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智利展開談判。

為此,歐盟方面的人士表示,考慮到德國大選以及2018年意大利總統選舉等因素,也許最早TTIP要到2019年的早期才能正式恢複談判,不過2019年,美國將面臨中期選舉。

TTIP首輪談判於2013年啟動,根據此前計算,如達成TTIP,歐美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25

什麽阻礙了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專家稱是評估顧慮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市場對於科技這一生產要素的需求度正在不斷增加,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被提上了日程。

繼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修訂)(下稱《轉化法》)推出後,各地相繼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法規和條例。

比如,上海不僅出臺了《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在《關於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中還明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扣除直接費用後凈收入的70%以上可用於獎勵個人和團隊,極大激發了科技人員的活力,

“《轉化法》有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操作階段有很多東西沒有顯現出來,比如國有資產管理與轉化項目評估之間的問題。項目評高了,企業不願意,成果轉化不了;萬一評低了,如果該項目以後被企業做大,科研機構領導可能會被追究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曹阿民談道,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是國有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而現在國有資產管理很嚴。“科研院所領導有這個顧慮,會多找幾個地方評估以防止評低了,而一旦評估時間長,錯過了時機,人家企業也不要這個項目了。”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在其提交的提案《改進科研成果轉化手續的建議》中就表示,現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規定嚴重影響到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從2017年1月開始,易建強便投入了科技成果國有資產價格評估所需要的各項瑣碎工作中。在超過半年時間里,他不斷向第三方評估機構遞交各種材料,最終意向公司自身資金出現變化,這次轉化也不了了之。

曹阿民對記者說,科研人員要有積極性,同樣科研院所的領導也要有積極性,這樣才能早點把成果推到市場上去。“不管成與敗,只要這個程序是公正透明的,就應該給這些決策的領導免責。”他表示,“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從操作層面來講,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都卡在這上面。”

同時,曹阿民對科技人才的評價問題也十分關註。他說,“目前,基礎研究類人才在人才需求里占百分之二三十,而百分之七八十的需求是工程技術類人才,但這類人才在現有的評價體系里很難引進。我們不能用一個尺度去衡量所有人才,需求是各種各樣的。”

“工程技術類人才一般論文會少一些,他可能會在某一方面有很多特長或者很多經驗,現在我們的高端人才引進主要是以論文為主的。”曹阿民建議,基礎研究類人才還是用論文來評價,工程技術類或者應用類人才由頂級專家小組來評定。“聘請該領域內最有名的幾個專家,按照他們水平和經驗來判斷這些工程技術類人才,比如工程院的院士,也許沒有太多的文章,但實際工作經驗很好,也應該作為評價標準來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