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黑馬+雲孵化”第一期開學,小微公司和上市企業在一起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30/149917.html

黑馬說:今天,一批小微公司和明星企業“在一起”了,如此聯姻是為什麽呢?原來,今天“黑馬+雲孵化”第一期開營了。

在全民創業的浪潮中,有太多沒有等到天使就覆滅的小公司、沒有看到朝陽就夭折的種子項目。誰來給它們添第一把柴,加第一把火呢?創業家攜手上市公司、明星企業、投資機構,一起為小微企業加油。

文 | i黑馬  婁子研
編輯 | 王冀

 

5月29日,北京中關村,黑馬全球路演中心二層懸掛了一團團雲狀物體,很是可愛。一群身著湖藍色Polo衫的年輕人聚集在這里,他們臉上有著掩抑不住的興奮與期待,這是“黑馬+雲孵化”第一期開營。從今年3月初開始,1500家初創企業報名參選孵化,最終有39家企業殺出重圍,參與了今天的開營儀式。


導師團隊陣容豪華

\\\開營期間,恰逢黑馬營第十一期、黑馬大賽2015第一場同期舉辦,而參與黑馬+雲孵化第一期開營的導師團隊陣容同樣豪華:包括創業家副總裁劉儀偉、科寶博洛尼創始人兼CEO蔡明、美年大健康副董事長郭美玲、暢捷通小微企業研究院院長瞿建川、全通教育副總裁崔勇、探路者旅遊事業群總裁甄浩、探路者旅遊事業群戰略與投資總經理陳勝、微播易CEO徐揚、執信(天津)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楊牧、創業家助理總裁黑馬學院教研副院長羅小渠、創業家黑馬基金合夥人胡翔、樂視控股首席運營官樂視致新總裁梁軍等。

上市企業攜手投資機構,加上“過來人”黑馬大師兄現身說法,如此陣容,可見創業家對小黑馬的重視與青睞。


雲孵化幫助初創企業過第一道生死關

創業家副總裁劉儀偉首先致辭:從2008年開始,創業家服務了中國幾萬家草根創業者,誕生出像酒仙網這樣的黑馬明星企業。現在,創業家希望走向更早期的創業者們,幫助種子期的項目拿到第一輪融資,度過初創時期的生死關。

創業家是一家“媒體+創業服務”機構,聚焦各個行業大佬、各個投資機構,把這些資源投放在種子期的項目上。雲孵化開營,不是一個往常意義上的培訓項目,而是幫助初創企業達到三個目的:找到核心合作夥伴、修正商業模式、拿到投資。


一張圖說明什麽是“黑馬+”

創業家助理總裁黑馬學院教研副院長羅小渠用一張ppt闡釋了什麽是“+”的含義:
 

\傳統+互聯網,我看好

黑馬營導師、科寶博洛尼創始人兼CEO 蔡明是成功的企業家,兩年前進入互聯網,兩年間投了20多個項目,而科寶博洛尼也徹底轉型為O2O企業。對於創業,蔡明作為投資人有著自己深刻的見解:投資創業公司的第一個階段,往往是什麽熱投什麽。現在跟風式的投資已經成為過去,蔡明告誡初創企業最開始就要明白自己的項目方向定位是什麽,盈利模式是什麽。對於純燒錢的項目,一定要小心。


領軍企業一一出場

美年大健康副董事長郭美玲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國越野拉力賽賽手。她在接受《創業家》記者采訪時說到,創業者需要具有時時刻刻挑戰自我的精神。

暢捷通小微企業研究院院長瞿建川向小黑馬講述自身優勢在於:1.擁有成熟完備的管理軟件開發應用經驗;2.有著2000家優質渠道,能夠迅速幫助小微企業推廣。

全通教育副總裁崔勇是80後,該公司運營著中國最大的O2O教育渠道,具備一個龐大的渠道發行能力,關註更多更好的校內項目。

執信(天津)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楊牧專註醫療行業,希望醫療類的創業者摒棄浮躁,沈下心來做事。

探路者旅遊事業群總裁甄浩用幾個關鍵詞與小黑馬們分享探路者生態圈的成功:夢想、行動、堅持、超越。

最後,黑馬營三期學員微播易CEO徐揚以親身經歷,講述如何“混”黑馬社群。


投資人助力初創企業融資

創業家黑馬基金合夥人胡翔有著投資人的冷靜和理智。他一針見血地告訴小黑馬們,在這一個季度的訓練當中,就是要幫助小黑馬搞定融資。參加“黑馬+雲孵化”,商業計劃書和路演統統不是問題。


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

創業是一種勢能。當身處一個創業的團體,那股勢能會推著你往前走。在“黑馬+雲孵化”第一期中,小黑馬得到的不僅僅是創業勢能,還有各大行業領軍企業的全力輔導,更將獲得死亡率最低的商圈之一——黑馬社群的力量。

孵化不再是一件空洞的事情,創業家將讓它擁有實體,也讓小黑馬在創業路上走得更加從容。既然走上創業這條路,就永遠記住:只要和創業家在一起,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婁子研,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2015-08-31  TCW

【back to school淺談】

● to get back into study mode 開學收心A:Look at your gorgeous tan! You must have had a great time at the beaches.(你曬得真好看!一定是去海邊玩得很愉快。)B:Thanks! But getting back into study mode after the long break is tough.(謝啦!但是長假之後收心可難了。)

● to distract 分心A:I need to turn off the video games, or I'll get distracted. (我非得關掉遊戲不可,否則會分心。)B:Me too! We'll be back to sitting in class, and we need to focus. (我也是!我們要重回教室,也要重拾注意力。

● to replenish 補充、備足A:How much is your budget for replenishing school supplies?(你學校用品的補貨預算是多少?)B:Besides the necessities, I am thinking about buying a tablet.(除了必要用品,我還想買一台平板電腦。)

【延伸關鍵字】

1. shopping list:購物清單2. saving tips:省錢秘招3. essentials:必需品4. to get back into work mode:上班族長假收心

多益時事通工作團隊獨家授權



從切洋蔥丁到經營管理,15個月學會 藍帶來台開學 百萬學費課程曝光

2016-07-18  TCW

有「餐飲哈佛」美稱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在台分校終於開課,究竟是怎樣的十五個月,可以打造出俘虜全球味蕾的好手藝?

七月十五日,標幟了台灣餐飲教育的重要一天,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台灣分校開課。這意味著,未來台灣人不必出國,也能享受原汁原味的藍帶課程,取得結業證書。

成立於一八九五年、在全球擁有五十間分校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是世界上最大的廚藝學校,由米其林餐廳名廚或得獎主廚授課,每年吸引兩萬名學生就讀,報名踴躍,倫敦和巴黎、上海等藍帶學校都得排隊三個月以上才能上到課。台灣則每年約一百五十人出國一圓「藍帶夢」,為職涯鍍金。

知名藍帶校友有美國名廚巴塔利(Mario Batali),身兼烹飪節目主持人的他,在全球擁有二十二間餐廳,遍及美國、香港與新加坡,包含明星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等都是座上賓。台中樂沐法式餐廳的主廚陳嵐舒同樣畢業於藍帶,該餐廳已連續三年拿下「亞洲五十最佳餐廳」獎。

四年前,高雄餐旅大學與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合資,成立高餐藍帶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高餐藍帶)。將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原 吋」的搬來台灣。

課程分為法式廚藝(Cuisine)和法式糕點(Patisserie)兩班, 十五個月要價一百零 五萬元,由兩名法國 藍帶主廚全英文授課,報名須檢附英文能力證明。高餐藍帶總經理蘇國壺坦言, 有些貴婦對課程有興 趣,但因英文門檻被擋在門外。

四階段課程,包括管理

究竟高餐藍帶教什麼?攤開課程規畫,內容由淺到深分為四大階段。以法式糕點課為例,第一階段有刀工、揉麵糰等基本功夫,第二階段則是巧克力等製作課程,第三階段則必須開發甜點菜單和規畫下午茶等,學習組合套餐。

相較大多藍帶學校為九個月的廚藝課,高餐藍帶加上第四階段、長達六個月的餐飲管理課,打造「全方位廚師」。蘇國垚觀察到,許多台灣學生拿了藍帶證照,回台開咖啡廳卻經營不善。「如果不懂溝通、領導統御和市場行銷,有技術也是枉然。」他說,廚藝加上管理,才能為創業加分。

藍帶以嚴謹教學出名。畢業於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凱瑟琳,弗林(Kathleen Flinn)就曾在書中紀載,她在九個月內做三百道菜,學著冷靜面對兔子、羊頭、豬內臟等食材,從切菜技法、調製醬汁到擺盤等,每個細節都不得馬虎。例如即便是簡單的洋蔥丁,也要保持每面兩公厘大,就像機器切出來的一樣,顆顆方正、大小如一,做不到就得重來。

就地取材,表現台味創意

藍帶也強調就地取材的重要性。高餐藍帶教學主廚、在五星級飯店擁有二十五年主廚經驗的葛曉博(Sebastien Graslan),在七月初的試做中烹調法式田雞腿料理時,就加入台式香腸。現在他在超市和夜市尋找食材,包含火龍果和蓮藕等,未來都將納進教學,「傳統的烹調方式,加上地方特色,就是嶄新料理!」

隨著課程內容加深,學生能在料理中展現個人特色。曾拿到歐洲盃甜點大賽冠軍的法國名廚尼可拉斯(Nicolas Belorgey)未來將訓練學生裝飾蛋糕的技巧。他說,裝飾之前,包含食物特性、顏色和口戚,都得仔細拿捏。裝飾時則不宜過度鋪張,搶走蛋糕風采。「每個人可以在這堂課訓練美戚,表現不同創意。」

講求紀律,重視習慣養成

此外,藍帶學校有嚴格紀律。例如學生只要遲到十分鐘就禁止進入教室;為確保衛生,做菜時,滴落在爐台旁的髒污要立刻擦拭,就連擠花之前剪下的塑膠袋小角,也要馬上丟掉,以免不小心摻進其他食物中。做完菜,衣服保持潔白,不能有一絲污垢。

「對素人來說,建立對的習慣很重要。」非餐飲科系出身、取得日本東京藍帶證照的郭彥嘉說,廚房如同戰場,一不小心就亂了方寸,藍帶的訓練讓學生懂得建立流暢步驟,做菜也能有條不紊。

更深的改變是信念。「在藍帶學習到料理的真正精神。」李中煜在北投麗禧溫泉酒店擔任主廚,領有巴黎藍帶證照。 他分享,藍帶強調食材自然原味,高湯和醬汁都得自製。現在的他懂得從食材中提煉香氣,不依賴人工調味料。

但越來越多人有藍帶 證照,這張紙在業界吃香嗎?

「拿到證書,一切還是要從學徒開始 做。」蘇國盎提醒,許多人蜂擁而至, 以為畢業後就是「藍帶主廚」,其實只是「藍帶校友」,未來發展因人而異,一般從入行晉升主廚,至少要十年。「如同去念管理課程,也不可能一開始就當總經理。」

即便如此,憑藍帶百年教學經驗,明年起高餐藍帶將和高餐合作研發「中廚藍帶課」,讓中廚料理走向國際。同時,全台七間大飯店更主動接洽,將開設員工教育訓練課程。

「這是為台灣餐飲教育提供新選擇。」蘇國垚說,台灣餐飲教育面對國際化競爭,卻無計可施,藍帶課程可望帶來新刺激。高餐藍帶,會是打造國際級餐飲人才的解方嗎?

搬到台灣,藍帶規格不打折!——高餐藍帶課程

國際標準教室

5間國際標準廚房烹飪教室-2間示範教室、3間一般教室、1間書店、咖啡廳、物流室和更衣室

3個月開一次課

每3個月一期,每期法式廚藝和法式糕點課程各開設2班,一班16人

全英文授課

2名法國藍帶主廚全英文授課,含廚藝課和管理課程,每週上課3-4 天,共15個月

資料來源:高餐藍帶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整理:李雅筑

撰文者李雅筑

 

教育部:高校領導參加開學典禮不得領取報酬

9月2日,從教育部網站獲悉,中共教育部黨組日前印發《高等學校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若幹規定》。規定要求,校級領導幹部參加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出席校友活動等屬於領導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不得領取勞務報酬。

規定還指出,要嚴格管理兼職取酬。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在社會團體、基金會、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企業兼職;經批準兼職的校級領導人員不得在兼職單位領取薪酬。

以下為規定全文:

高等學校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若幹規定

為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高等學校的深化落實,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作風建設,根據中央精神,針對高等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如下規定:

一、嚴格執行出國(境)管理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持普通護照、港澳臺出入證件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未按規定公示的不予核銷相關費用;不得以學術交流合作或其他出訪名義變相公款出國(境)旅遊。

二、嚴格執行兼職取酬管理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在社會團體、基金會、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企業兼職;經批準兼職的校級領導人員不得在兼職單位領取薪酬;經批準兼職的院系及內設機構領導人員在兼職單位獲得的報酬,應當全額上繳學校,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關獎勵辦法,給予適當獎勵。

三、嚴格執行科技成果轉化取酬有關規定。學校正職領導人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可以按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規定獲得現金獎勵,原則上不得獲取股權激勵;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科技成果轉化,可以獲得現金獎勵或股權激勵,但獲得股權激勵的領導幹部不得利用職權為所持股權的企業謀取不當利益。

四、嚴格執行津貼補貼和獎金發放有關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政策法規規定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不得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和獎金;不得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校級領導幹部不得在校內所屬單位違規領取津貼、補貼、獎金、勞務費等;校級領導幹部參加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出席校友活動等屬於領導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不得領取勞務報酬。

五、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學校不得將休假、探親、旅遊等活動納入公務接待範圍;不得組織公款旅遊和與公務無關的參觀;不得混淆內外賓接待開支;不得列支應當由接待對象承擔的差旅、會議、培訓等費用。

六、嚴格執行會議管理等有關規定。學校不得借會議名義組織會餐或安排宴請;不得借舉辦會議、幹部教師社會實踐等名義組織觀光旅遊;不得組織高消費娛樂活動;不得發放會議紀念品。

七、嚴格執行婚喪喜慶事宜有關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不得邀請與舉辦者本人有直接領導關系的下屬單位人員或工作職責涉及的管理服務對象參加;宴請人數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不得違規使用本單位公車、公物或有業務往來單位的賓館、飯店、招待所、食堂等辦理婚喪喜慶事宜;不得分批次、多地點或采取“化整為零”方式變相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借機斂財。


一年15萬!開學季=破產季?這天價開學清單嚇得我瓜子都掉了……| 養娃要花多少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09/1037623.html

猶記得小編上大學的時候,爸媽也為這問題向周邊的親戚朋友咨詢了下。其它的都好算,不過這生活費給多少,倒是一家一個標準。然而最近,一位北京的爸爸曬出女兒的一張“天價”開學清單,著實讓很多人震驚了一把:從書包、文具,到各類課外培訓班,還加上旅遊、零花錢等,一年總花費超過11萬!

2021194thumb_head.thumb_head

孩子開學到底要花多少錢?

 

猶記得小編上大學的時候,

爸媽也為這問題向周邊的親戚朋友咨詢了下。

其它的都好算,不過這生活費給多少,

倒是一家一個標準。


然而最近,一位北京的爸爸曬出女兒的一張“天價”開學清單,著實讓很多人震驚了一把:從書包、文具,到各類課外培訓班,還加上旅遊、零花錢等,一年總花費超過11萬!


 

仔細看看這份清單,除了開學準備外,還有不少全年的培訓項目,其實算是孩子一年的教育花費。

 

很多網友都在抨擊這位爸爸,說他“花式炫富,助長孩子攀比之風”,也有一些網友認為選擇符合家庭收入的教育方式,沒什麽不好。看到這份清單,更多的家長默默給自己孩子算了筆賬。

 

杭州媽媽曬清單:一年花費將近15萬

 

這兩天,有記者采訪了杭州近二十位中小學的家長,學校有公辦,也有民辦。其中,大部分家長都認可這份清單,並且根據各項目列出自家花費。采訪中,杭州一位媽媽說,讀五年級的女兒,一年花費也要將近15萬元。


 

這位媽媽說,孩子所在學校是一所熱點民辦小學,身邊同學的家庭條件都不錯。她列出的一年教育開支清單是這樣的:




 

 

 

“女兒前兩天剛買了臺電腦,1萬元,每年都拍照留念,3000元,還有不少瑣碎的項目就不算了,畢竟也不算教育支出。”這位媽媽說,很註重生活品質,女孩最好富養,給她的條件都比較好,所以和別人比起來,她的這份清單可能稍微高一點。


大多數家長花錢主要在培訓班和旅遊

 

采訪中,不少家長說,如果仔細算下,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開銷也有11萬元左右。不少人和北京爸爸相似,花費“大頭”都在培訓班和旅遊項目上。說來理由也差不多,培訓班一是幫孩子培養興趣,二是提升學習成績。而旅遊,很多都是每年一次國內遊,一次國外遊,帶孩子開拓眼界。

 



 

一名熱點公辦小學三年級男生,一年花費95000元左右。其中培訓班共5萬,有鋼琴、英語、書法、唱歌、樂高等;旅遊4萬,出國一趟,國內遊兩趟。

 

一名二年級女生,媽媽是老師,她的教育規劃是一年10萬,其中培訓班4.8萬,都是培養孩子興趣,有跳舞、英語、鋼琴、乒乓球、美術等;旅遊3萬左右;有一點比較特別,她家每年買書的投入很大,有近1萬。

 

一名公辦小學五年級男生家長說,每年給孩子的教育投入三四萬元,不算多。但其中2萬花在培訓班,1萬花在旅遊。

 

一位爸爸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心態,別的孩子在上培訓班,我孩子也得上。別人出國遊,我也不能讓孩子落後,是有些無奈,但必須跟上。

 

 

也有家長直言,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每個家庭情況各異。絕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國外遊,沒有高費用的培訓班,也照樣健康快樂。每個家庭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還是要量力而行,沒必要攀比。

 

到底給不給孩子“零花錢”?他們說……


在北京爸爸這份清單里,我們發現每月給孩子的零花錢是500元。記者采訪了17位家長,都說數字有點大,不會這麽做。

 

對零花錢的問題,受訪的17位家長中有9位明確表示不給孩子零花錢,但孩子有需要時提出,合理要求會滿足。另外8位家長會給孩子零花錢,其中6位定期給,2位不定期給。

 

金額方面,小學生基本都在50元/月以內,初高中生在100元/月左右。綜合看來,有規劃給零花錢的家庭,基本都是小學二三年級開始給的。男生女生之間的差別不大,大多是根據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收入水平決定。 

 

 

一位媽媽說,兒子二年級了,每周給5元零花錢,自由支配。孩子出去玩想買小禮物送朋友,都從自己零花錢里取。一名小學五年級男生每月50元,存下的錢可以自己買書或大件玩具等,家長不幹涉。還有一名六年級男生,想要零花錢就會積極做家務,用勞動來賺錢。

 

在教育投入方面,很多家長對孩子如何管理零花錢,如何理財,也很有智慧。

 

一位媽媽是小學教師,她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有一整套方案。“女兒今年讀二年級,去年開始給她零花錢。每個星期20元,要求完成一周計劃表才能領取,如果完不成,則會扣除部分。”

 

計劃表的內容很豐富。基本是一周的作息時間表,最主要的是孩子能自己規劃放學後的時間安排,比如鋼琴1小時、英語練口語、舞蹈基本功,還要完成學校的作業等,到什麽點做什麽事情。

 

“女兒表現不錯,每月基本都能拿到80元,一學期下來,能拿到三四百元。”媽媽說。

 

而且,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給孩子創造了不少賺錢的機會——比如幫媽媽整理書櫃,可能給5元、10元;爸爸研發產品,女兒一起加入討論,頭腦風暴一下,也能給5元、10元。讓孩子懂得付出勞動才能有收獲。

 

“用錢要有規劃。孩子的零花錢,由自己決定,分別放在三個儲蓄罐,一個是日常開銷,包括學習用品的補給等;一個是旅遊經費,可以買些旅行紀念品;另一個是儲蓄、投資用。想要學會理財,不僅開源,還要節流。

 

“暑假里,女兒特意取出17元,交給外公,請他幫忙炒股投資。外公很認真,專門寫下來,幾月幾日用孫女給的17元,買了幾股某某股票。當天股票漲了幾毛錢,全家都很開心。雖然錢很少,但女兒知道了投資是怎麽一回事。


 

“接下來,準備明年讓女兒自己做規劃,一個學期需要多少錢,根據需求先做好計劃書,從家長這里預支。如果學期結束,零花錢還剩,下學期則會按一定比例遞增。相反,如果不夠花,下學期則會遞減。

 

“做這些不求她將來賺多少錢,只是想讓孩子學會獨立,獨立管理時間,管理財富,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位媽媽說。


 

 

你知道養孩子要花多少錢?


曾經有人說過:在中國,你每生一個孩子,就是放棄了一次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你可能隱約知道養孩子是一筆龐大的家庭支出,不過到底會花多少?





(圖片和數據來源:騰訊教育頻道)


調查數據顯示,從嬰兒時期的尿布、奶粉,到上學之後的學費、補習班興趣班花費,足足可以將100萬元分分鐘消費一空。


 

國外養娃多少錢?

 

美國住房開支節節高。在美國,年收入6.15萬到10.65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養育孩子到18歲需要花費24.53萬美元。美國養育開支中占最大比例的是住房,占30%;其次是孩子的照顧和教育,占18%;接下來是食品16%,交通15%,醫保8%,衣服6%,還不包括大學學費。


德國生活和教育開銷各占一半。關於德國家庭養育孩子的總體花銷, 0~6 歲平均每月花銷468歐元,總計花費約33696歐元;在7歲以後,一般一半的開銷用於衣食等基本生活,一半用於教育、培訓等軟性投入。在德國要把孩子養到18歲,大概要花費124752歐元。


日本大概3000多萬日元。孩子的撫養費和教育費折合人民幣150萬元。一個日本孩子從0歲~22歲最基本的撫養費大約是1640萬日元,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費用約為1600萬日元左右。其中孩子出生時期和嬰幼兒時期的花費約為91萬日元。

 

來源︱都市快報 中國經濟網 新浪育兒 綜合

編輯︱朱丹 見習編輯 李卓

 

  • 南方日報綜合
  • 杜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1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 default-avatar

    每經網友 (福建省福州市) 2016-09-11 00:14:46

    寫這樣的文章有什麽意義呢?有人有錢那就多花點,有人沒那麽多錢處處也能省的下來。愛怎麽花怎麽花,你個小雞小便急個啥啊?

    回複 (0) 支持 (0)


2016年開學季,校園市場創業三大現狀之反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923/158898.shtml

2016年開學季,校園市場創業三大現狀之反思
孫淩 孫淩

2016年開學季,校園市場創業三大現狀之反思

校園創業仍獲融資但熱度下降,走出校園已成趨勢。

金九銀十為校園市場最火熱的兩個月,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內的校園市場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3000萬優質大學生用戶,被各大企業所爭奪,而在“雙創”的大主題下,大學生創業項目也是層出不窮,筆者從事校園市場已邁入第六個年頭,此前也寫過一系列文章,今天跟大家聊下2016年的開學季。

通過半個多月時間的觀察,校園市場開學季的主流並未改變,仍然是以三大運營商為主,教育培訓類公司為輔助,再加上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校園宣傳推廣輸出,而我個人最為關註的還是校園創業項目,發現有以下三個現狀。 

1、校園創業項目走出校園

例如國外的Facebook,2004年從校園用戶起家,後走出校園,發展到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而國內PC端時代風光無限的“校內網”同樣走出校園,改名“人人網”並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而近幾年興起的外賣市場獨角獸“餓了麽”最初也不過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個創業項目,最終脫引而出,占據市場大量份額,可見校園市場創業項目,在發展到一個階段後,走出校園為一個較大趨勢。

可能與校園貸監管開始趨嚴有關,國內校園分期市場巨頭趣分期在7月宣布新一輪融資並改名趣店集團後,時隔不到兩個月,在開學季期間,宣布正式放棄校園金融業務,轉型為消費金融業務為主,這轉型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校園分期市場魚龍混雜,而在近半年時間里負面新聞不斷,美好藍圖背後那些齷齪之事浮出水面,而另一家校園分期巨頭分期樂,雖不比趣分期的堅決,但同樣早已走出校園市場,分期樂將定位從大學生分期,擴充至“新青年”消費金融,不僅有學生分期業務,用戶已經橫跨校園、白領、藍領等主流消費人群,並且除分期業務外,其理財業務以桔子理財APP也在順利推進中。除分期業務外,兼職業務中,例如兼職貓也將用戶範圍從學生放寬至白領、藍領用戶;而校園O2O電商業務中,如8天在線,已將校園周邊的實體便利店開進社區,拓展覆蓋校園周邊社區人群。

2、校園創業熱度降低

9月17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2016年全國高校營銷大賽的啟動儀式,而本次大賽的主辦方易企推、校園PR俱樂部團隊,曾連續兩年舉辦創業實戰大賽,今年卻改創業為營銷。參會嘉賓中興、鬥米兼職、校導、紅演圈等公司校園負責人在現場對校園創業話題展開了圓桌論壇對話。

近三年以來,大量宣傳提倡學生創業,似乎在經濟增速減緩、失業率上升的當下,創業又成為了一條的新的出路,並且被諸多人認為是捷徑。可創業的失敗率實在太高,更何況沒有資金、人脈、資源的學生創業,並且一旦走上創業之路,學生其實很難再調整心態回歸正常的上班工作狀態,因此在新一輪輿論的引導下,在校學生盲目創業人數逐漸下降,整個校園市場創業熱度降低,回歸理性。創業並不適合所有人,不必人雲亦雲,學習才為大學生活的主流。

3、校園創業項目仍獲融資

7月底,校園O2O平臺兼客兼職對外宣稱獲大營資本領投的3000萬元A+輪融資,在校園兼職市場瓶頸期,似乎這則消息又讓人看到一些曙光。據兼客兼職方面透露,目前其已有300萬用戶,月活躍用戶達到50萬。而去年6月兼客兼職,曾宣布獲得由上海鑫遊資本的1000萬A輪融資。

8月24日,8天在線召開了C輪融資發布會,此輪融資由蘇寧雲商戰略領投。此輪融資主要用於升級供應鏈和拓展青年社區便利店這個新興細分市場。8天在線我曾多次提及,其是一家校園互聯網零售平臺,采用全直營模式,通過PC及移動端,面向在校大學生提供快消品銷售及配送服務。

9月2日,自行車共享項目“ofo”已經獲得了經緯中國領投、金沙江、唯獵資本跟投的數千萬美元 B 輪融資,其此前已獲得兩輪,總計 2500 萬元人民幣的融資額度。ofo 起家於2014年,做的是為在校師生提供自行車共享服務的平臺。用戶在使用時,通過移動 App 輸入車牌號即可獲得密碼解鎖單車,並可以將車騎去校內任意的地方,隨時停放,目前擴張速度極快。

9月8日,俺來也召開了3.0發布儀式,同時,俺來也創始人孫紹瑞在會上宣布,俺來也獲得2.4億元B輪投資,由森馬投資、We+母基金、一德集團以及天財資本聯投。截止此次融資,俺來也已獲得四次融資,並且新版將會重點發力校園社交。

結合以上三點現狀,按照筆者一貫的觀點,校園創業項目,就應該分為兩類,一類為單純服務學生用戶的產品,而另一類則為以學生用戶為切入點,面向全體社會用戶的產品。

例如筆者此前負責運營過的超級課程表就明顯是單純針對學生用戶的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對學生用戶而言,有較強的粘性和認同感,但最為明顯的弊端就是在三四年之後,隨著學生畢業帶來的用戶流失,難以挽回。再比如一些校園O2O電商平臺,由於渠道均在校內,特別有的植根於寢室,學生用戶畢業後顯然無法繼續使用該產品。而關於單純面向學生的產品,如果希望得到理想的估值,一定需要打造校園生態,定位於吃掉整個校園市場的方方面面,畢竟目標市場的規模足夠大,對資本才有故事可講。可是這樣一來,校園社交就成為了不得不做的一點,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高粘性將各類需求聚集在一起,進而滿足。但不幸的是人人網的前車之鑒還在眼前,在微信、微博以及95後最愛的QQ空間面前,不知單獨的校園社交產品,又有何價值和意義,在此我也表露下個人觀點,本人不看好所有校園社交類產品。而在我看來,單純的校園產品,具有兩條出路,一條為專註工具屬性,成為校園流量入口;而另一條則是專註校園細分垂直領域,並且深挖下去,哪怕采用較重的模式,也要形成一定的壁壘,這兩種模式可能都無法在資本市場獲得理想的估值,但都具有不小的真實商業價值,而這可能才是當下最為合適的,經濟下滑之時,我們就該去其名而取其實。

而另一大類則為那些面向所有用戶群體的產品,但由於社會渠道獲客成本過高,因此把學生用戶作為最初的獲取目標。比如分期類產品,社會市場上,主流分期需求早已被信用卡占據,獲取用戶的成本極高,而校園內在學生信用卡暫停發放後,學生分期反而成為一個機會,趣分期、分期樂無疑都抓住這個風口,快速完成基礎用戶的獲取,形成一定的體量規模,進而走出校園。同樣像兼職類互聯網產品,用戶群體中,大學生所占比例並不高,但優勢在於人群集中,較為方便的進行用戶獲取,因此如鬥米兼職,也會將校園作為獲取用戶的重要渠道。這一類產品在我看來,最大的優勢在於目標市場大多有著比單純校園市場更大的規模,具有更高的視野,並且很好的解決了前一類產品中,學生畢業用戶流失的問題,用戶畢業後仍可以繼續在平臺上活躍,並且由於較長的使用時間,用戶反而對該平臺,有著更好的忠誠度。

而關於校園創業的問題,其實我比較贊同洪泰基金聯合創始人盛希泰的一句話,當下不是冬天,只是回歸常態,回歸商業本質,回歸精英創業,回歸線下。校園創業項目,大多以學生為主,但學生無人脈、無資金、無資源,創業成功的概率不足1%,當下大學生創業降溫應屬回歸常態,雖有項目繼續融資,但與去年相比真的已經少之又少。

本文作者孫淩,多年校園創業者,微信號:sunoling

校園市場 反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美議員建議開學校必修課重擊“假新聞”

隨著“假新聞”一說在美國持續發酵,美國教育界和立法人士紛紛提議,要開設專門培養學生甄別假新聞的課程。

除了各大高校開設相關的新聞素養課之外,已有兩名加利福尼亞州議員遞交了提案,建議當地高中開設教學生辨明新聞真假的必修課程來重擊“假新聞”。

怎麽教

北加州參議員多德(Bill Dodd)提出,建議當地高中開設一門叫做“媒體素養”的課程,結合在1年級到12年級的社會科學課表里,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研究以及“數字公民”的能力。

“假新聞和帶有誤導性的新聞影響太深遠了。”多德在聲明中稱,“更多的關註度集中到了我們的教育缺乏傳授人們辨明事實和虛假消息的能力上。”在多德看來,通過給予學生合適的工具和分析媒體的方法,將有利於他們作出更明智的決定。

洛杉磯議員戈麥斯(Jimmy Gomez)介紹了另一個獨立但與多德有些相似的提案,那就是將“公民線上推理”課程寫進學生的課表。同樣是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這種能力的培養將廣泛地融合在7年級到12年級的英語、自然科學、數學和歷史這些學科教育里。

戈麥斯提醒稱,2016年的美國大選就顯示了“受假新聞驅動的蓄意宣傳行動所產生的危害”。他在聲明中表示,當假新聞被重複傳播,就很難被公眾識別出真假,最大的後果是將直接威脅美國的民主。因此,他希望上述課程可以幫助年輕的美國人在一大堆蓄意誤導人的假新聞中擦亮眼睛。

非營利且無黨派的媒體素養中心負責人喬爾思(Tessa Jolls)認為,上述立法者的提議早就該落實了。在假新聞的幹擾下,美國總統已經選出並已進入最後的交接階段,人們才突然說,”噢,這是我們需要的”。

喬爾思表示,沒有哪個單門課程能完美地解決假新聞問題,但美國人的確應該在閱讀任何信息時都開始思考一個核心的問題——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她建議,一個理想的課程應該教學生去識別每一則新聞傳播背後的動機以及對其他公眾來說會產生什麽影響。

“他們必須甄別出,這是一則八卦還是有用的信息,我是否要通過社交媒體來分享它;又或者他們認為這則信息可能會傷害一些人,所以決定不分享。這類決定很重要。”喬爾思說。

82%學生分不清新聞和廣告

根據斯坦福大學此前的一項研究報告,大多數中學生都無法區分真實新聞和假新聞,82%的學生甚至分不清真正的新聞和廣告軟文;近70%的中學生會被一篇銀行高管撰寫的金融假新聞欺騙。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當選總統特朗普都在最近的幾周內多次譴責“假新聞”。奧巴馬發出警示稱,錯誤信息和虛假報告的傳播以及人們對可靠來源的不信任將威脅美國的民主制度。本周,特朗普也牢抓“假新聞”這個關鍵詞,直指那些未經證實的對他的指控,並且專門指責了BuzzFeed和CNN這些新聞媒體。

根據喬爾思的觀察,最近幾年大量的美國人從原先的太過相信新聞說的一切突然變成了什麽都不信。這種什麽都不信反而催生了一種“不可能的標準”。

“我們想要的是批判性思維,而不是憤世嫉俗。”她表示,“憤世嫉俗是你什麽都不相信,而批判性思維是你擁有可靠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2016年12月皮尤研究中心對1002名收入、教育水平和黨派關系各異的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4%的人認為,假新聞令他們對基本事實產生“極大困惑”,而32%經常在線觀看捏造的政治新聞,23%曾分享過假新聞,14%稱自己明知是假新聞但還是轉發了。


四胞姊妹開學惹轟動

1 : GS(14)@2014-09-14 10:04:52

山東菏澤四胞胎姊妹「冰清玉潔」(圖),同時考入了山東藝術舞蹈學院,9月12日到位於濟南的學校報到,引來眾多學生和家長圍觀。校方為方便四胞胎學生的生活起居,安排她們同住一間宿舍。今年16歲的申冰、申清、申玉、申潔四胞胎姊妹長相一樣,加上修長身材,格外引人注目。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4/18865522

栢芝帶仔返港長住「碌昆」九月開學

1 : GS(14)@2015-08-06 08:46:21

栢芝自從2011年同前夫謝霆鋒離婚,一直帶住兩個仔謝振軒(Lucas)及謝振南(Quintus)過住「遊牧民族」嘅生活,前年傳佢同仔仔移居加拿大,又真係生活咗一排嘅,跟住上年就同仔仔再去新加坡住兼喺當地讀書,更不時被網民捕獲野生栢芝,成日帶埋啲仔仔去行街街買嘢,昨日有周刊指,栢芝今次同啲仔返嚟香港停留,係因為栢芝決定由新加坡回流香港,Lucas同Quintus亦順利考入同一學校。據周刊報道表示,栢芝早年曾幫大仔Lucas報讀沙田ICS國際學校,當時張堅庭同鄧萃雯幫手,搵牧師幫Lucas寫推薦信,Lucas都有去面試,最終都PASS唔到,不過今次栢芝想留喺香港長住,又要仔仔Lucas入ICS,今次搵咗鄭明明幫手,Lucas終於成功入讀,與同Quintus喺今年9月正式開學,到時一家三口會搬番香港,據知,呢間學校唔止學費唔平,要入讀都唔係咁易。其實栢芝同霆鋒離婚初期,Lucas當時考到入香港仔加拿大國際學校,不過嗰陣栢芝心情低落,成日帶住兩個仔周圍飛,就連去拍內地外景都要帶住啲仔,2013年喺加拿大國際學校開學日就缺席,校方要求家長解釋,兼落最後報到限期,點知栢芝仲潛埋水,Lucas最後被取消入學資格。目前Lucas同Quintus順利考入ICS,栢芝都決定同仔仔搬番去舊居世紀大廈嗰個過億元單位住,出入安排司機接送仔仔,周刊又指,栢芝一直想搬返嚟,因為家人都喺香港,起碼有咩事都有照應,得閒又可以見下佢教會朋友,返內地做嘢,都可以返嚟見個仔。話晒早前有傳栢芝同大佢12年嘅內地富商孫東海過從甚密,今年初更被內地傳媒影到栢芝喺北京工作,喺對方豪宅住咗2晚,據悉男方係為咗方便栢芝喺北京及新加坡往返,先專程喺機場邊買豪宅,依家搬咗返香港,返嚟似乎更加快。另外,栢芝今年三月仲用咗佢個姓氏,加兩個仔個名嘅單字,成立「張南軒」慈善基金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806/19244934

大陸最騎呢開學禮跳辣舞傳聖火假霆鋒唱歌

1 : GS(14)@2015-09-22 02:29:46

四川成都一所航空專修學院,日前舉行了一場高規格的開學典禮,用直升機送來校旗,滑滑翔傘上演空中芭蕾舞,八名航空公司空姐空少傳遞聖火。另外,還有俄羅斯喀秋莎舞蹈隊,女舞蹈員身穿三點式舞衣,火辣登場。最有趣的是,有女生扮成「聖女」點燃聖火,各個環節可謂「風馬牛不相及」,甚麼元素也有,似娛樂騷多過似開學典禮。央廣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18/193005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